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官-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摆着就是故意肇事,为了些银子要与我过不去,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方应物若有所思:“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么他们只是打着敲诈银子的名头,其实却另有图谋?既然不是为了钱,那就是为了人……为了人……”
说到此处,方应物忽然大叫一声“坏了”!然后急急的分析道:“那两个作死太监到辽东杂铺飞扬跋扈,一开口就要接着采买名头勒索一两万银子,姚员外是绝对承受不起的。而你这个靠山又不在京中,那么姚员外只能来找我。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那些明白辽东杂铺有你为靠山的人,再看到前日我也为辽东杂铺撑腰,岂不就等于间接证明了我和你确实有勾结关系?如果陛下也接受了这个猜测,还能对你这东厂提督放心么?”
汪芷当即醍醐灌顶般的明白了,捶案道:“对极!这就是不对劲的地方!他们以有心算无心,你竟然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能言善辩的方应物竟无言以对……没想到在这里吃了个哑巴亏。当时自己也太大意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点去?
自己这个大臣为汪芷扶持的店铺出头,在有心人眼里很明显不对头啊,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意识到?这真是无心被有心算计了!
如果汪芷真的丢掉了东厂提督差事,那自己所面临的形势可就加倍严峻了,这是今天在刘珝万安可能合流之后,第二个不确定性但非常有可能的噩耗。
御马监太监号称内监里的兵部尚书,地位很高不假,但哪有东厂提督实惠好用?
第六百二十六章 让你失望了
方应物越想心越沉,若老泰山刘棉花在内阁被首辅万安和刘珝联手边缘化,汪芷又没了东厂提督职务,那自己岂不像是左膀右臂齐齐断掉?
那样的日子可不好过啊,没了真正的硬实力支撑,自己这清流名臣岂不真成了徒具嘴炮的人?
想到有可能面临的形势,方应物忍不住烦躁起来,他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踱步,频率之快晃得汪芷有些眼晕,便抱怨道:“你坐下来说话!”
方应物忍不住发火:“你说你为什么要离京?简直太不负责任!不然也不会给了别人如此多可乘之机!更是正因为你离京,所以我们才会被钻了空子!”
汪芷登时被训斥得恼羞成怒,涨红着脸叫道:“我说过,我又不是有意如此!你还想怎样?”
何娘子此时从门帘子缝里露出脸来,“哎呀呀,两位老爷何必脸红脖子粗的吵闹,伤了和气岂不亏了?叫奴家也怕怕的呢,且喝口茶消消气。”
汪芷与方应物又面面相觑片刻,最后汪芷幽幽叹道:“眼下可如何是好?遇到你这个浑蛋东西,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果不曾认识你,我一门心思唯万娘娘马首是瞻,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奸邪小人,才不用管你的死活,每日里痛痛快快单凭本性行事,决计不会有如此多烦恼。”
方应物义正词严地指出:“你这话大错特错,若非遇到我,你现在不是去凤阳倒夜壶就是去孝陵扫地了,说不定连小命都难保,已经沉到了后宫哪口井里。就算现在不是这样,将来必然也是这样……”
汪芷嗤笑几声,讥讽道:“你还有闲心跟我算计这些没用的?我去当御马监太监有什么所谓,又不是被发配充军。反正发愁的不是我,最后谁坐稳太子宝座跟我有一文钱关系么?无论我将来死了活了亦赖不到你老人家!”
方应物顿时哑口无言,苦思了一会儿,才斟酌着抬头道:“我想要先弄清楚,那两个作死太监到辽东杂铺来试探,究竟是梁芳的自作主张,还是圣上直接下旨叫他们来试探的?”
“这有区别?”汪芷疑惑地问道。
方应物解释道:“这两种意味,完全不一样。若是梁芳自作主张试探,那就等于是奸邪蒙蔽圣明,而圣上只是耳朵软了一次,我们还有机会纠正,尽力想法子就是;
但如果是圣上本人产生了疑心,亲自派人来试探,那可就棘手了。当今圣上是个外圆内方,心里执拗的人,认准了的事情很难轻易改变,我们想扭转更是难上加难。”
汪芷亦想了想,“我觉得,应当是梁芳自行为之。皇爷本性还算……厚道,没你这么阴险,应当不是耍弄那等鬼蜮伎俩的人。”
“我决定了!”方应物猛然转身,指着汪太监道:“接下来,我要上奏疏弹劾你!对不住了!”
汪芷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愕然道:“你弹劾我作甚?”
方应物答道:“我要弹劾你依仗东厂权势,大肆盘剥民财、揽权生事、欺压有关职司!”
汪芷气急败坏地反驳道:“你不要血口喷人,哪有这些事?”
“姚员外经营关外辽东与中原的买卖,你以保护为名,分账不少罢?你在锦衣卫安插亲信、排除异己,不是揽权生事欺压有关职司是什么?还有其他一桩桩一件件……”
汪芷感觉自己简直要抓狂,“我不是问你弹劾我什么,是问你弹劾我有什么用处?你能有什么好处!”
方应物叹息道:“这算是面临可能发生的事故——比如你真离开东厂,所实行的预防性举措罢!解决问题的法子要慢慢想,走一步看一步,但当务之急必须要扎紧篱笆预防事态进一步恶化。”
汪芷仍然没有明白,“你的思路到底是什么?能否详细说明?”
方应物便解释道:“一是在这种情况发生时,能得到一些补偿,总不能白白看着你被迫走人。
若我抓紧时间抢在前面上疏弹劾你,然后如果你真被调离东厂,那在外人眼里,岂不成了我将你弹掉了,总能收获几分名声,不算彻底吃亏。
二是梁芳之流肯定技不止于此,我们还要防着下一步,务必要预防梁芳之流将你我勾结的消息散布出去。
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甚至会很大,为了打击你我,梁芳之流继续扩散消息不奇怪。
如果我先撕破脸猛烈弹劾你,梁芳之流再散布你我勾结的消息时,别人就不会轻易相信了,那么你我就还能保留一些余地。
三是做给陛下看的,虽然陛下看到我弹劾你,未必轻易相信你我没有瓜葛。但能扳回一分印象是一分,就算不能扳回,起码也可表明我的态度。
如果陛下自以为拿捏住我的短处了,我还是无动于衷的样子,肯定要让陛下不喜。所以要做出点慌慌张张的惶恐举动,这样才能让陛下满意,这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态度。”
汪芷听完方应物的条理,连连冷笑,“真真是好算计,一条条一件件的硬是要把你摘得清清白白稳稳妥妥!你拿我当什么了,一个任你拿捏的木偶道具么?”
方应物苦笑着作揖,低声下气道:“好人儿!你我这见不得人的关系……”
“呸!”听到这句,汪芷脸色突然又红了红。
方应物苦口婆心道:“其实你不怕被曝光,对你没什么损失,你一个太监能勾结上我这样的清流名臣,那简直是荣光万丈、光宗耀祖。”
“呸!”汪芷听到这里,忍不住又轻唾了一口。
方应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继续说:“而我所处位置则不同,一个大臣与你这样的太监勾勾搭搭,那就是丑闻。所以当前是我危险而不是你危险,重点肯定是我如何自保,而你就得受受委屈。”
汪芷气咻咻地胸口起伏不定,眼珠子转了又转,最后咬牙切齿道:“反正我不许你来攻击我,我心里不痛快!”
方应物不确定地问道:“你真不许我来弹劾你?”汪芷很肯定的回应道:“不许,我忍受不了你来骂我。”
方应物仰天而叹,英俊的面容上充满了萧瑟之意,意兴阑珊地说:“既然如此……”
汪芷忽然有些心软了,便是让他蹂躏一番又何妨?日常攻击自己的奏疏还少了?也不多他这一次。
“那就只好让我那老泰山出面了。”方应物又道。汪芷有点糊涂,怎么事情又扯到次辅刘吉身上了?
只听得方应物说:“你可不知道,这老人家认定这两年是他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而且是这辈子最后的机会。故而为了压倒别人,想刷名声快迷瞪了,这次弹劾你的任务就让给他罢!”
这也行?汪芷十分无语,说来说去,还是这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她想要方应物明白,她不是予取予求的人像木偶,更不是有事就用一下的夜壶,而是活生生的人,女人!
“你刚才说,不许我攻击你,那就只好换个人了。改成叫老泰山上奏疏弹劾你,以后你真的有了变故,就算我那老泰山白捡回一点声望。
将来他若能当上首辅,对内廷的你也没坏处,毕竟你在内廷有些事情也需要外朝配合。
从我这边来说,如果我那老泰山出面了,别人也会联想到我身上,也勉强相当于我撇清了与你的嫌疑。”
听着喋喋不休的各种冷酷无情没人味的分析解释,汪芷只觉得身子发寒,空前的孤独寂寞冷感受萦绕在全身。
此时一只手扶上了她的肩头,“对不起,我不会说好听话哄人,让你失望了,周遭这环境也不许有太多的花前月下儿女情长感情用事。不然会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特别是你这样特殊的身份,我宁愿大家都好好活着,也不想壮烈地失败。”
汪芷慢慢抬起头,狠狠白了方应物一眼道:“谁说我失望了?”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一样的
回到家中已经是傍晚,方应物问过门子,知道父亲方清之已经回了家,便去见父亲。
在书房里,方应物将昨日自家门前有人捣乱以及今日得到的线索消息全盘告诉了父亲。不过方清之听完后无动于衷,没有太多表示,慢悠悠地品茗不语,一副沉默是金的派头。
看着父亲风轻云淡的样子,方应物感到父亲好像不太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便道:“父亲不要以为只是木秀于林后,一些人想败坏我家名声而已,要站高了看,往深里想才是!”
方清之开口问道:“怎么站高,又怎么深想?”
方应物对答道:“在当前局势下,我父子的升迁是朝局焦点,已经不仅仅是我父子两人的荣辱,而是象征着东宫一方实力的起落!有人蓄意捣乱,阻止父亲上任,这说明另一方要发力了!
见微而知著,隐隐透露出来的信息更是令人不安,如果刘珝真的投向首辅万安,那么内阁整体上就站在了东宫的对立面!这岂能不引起重视?
而且自从那日文华殿内外廷集议上,诸公商定我父子各有任用之后,只见物议纷纷,但在程序上仿佛再没了下文,这说明其中必然有巨大阻力。”
方清之叹口气道:“谤言实乃人之常情,升迁这种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须得把心放平常了。”
方应物很露骨地说:“词臣养望便如鸡卵孵化,养足了望迁转,便如鸡仔就要破壳而出。父亲这次机会难得,国子监祭酒绝非寻常官职,如若错失非常之可惜。”
方清之依旧很淡定地说:“你不要这样急躁。即便这次被阻止了,你我又有什么损失?其实你要明白,对你我个人而言,这并不是输不起的事情。”
“父亲大人淡泊名利,儿子我深感佩服。”方应物很没脾气地无奈道,遇上这种不懂事的父亲还真够操心的,自己又要多花几倍精力来折腾了。
方清之微微一笑,“其实你说的不是没道理,但你对为父说这些话有何用处?你是找错人了罢?”
方应物愣住了,感到父亲不同于往常,很有点玄乎样子。
方清之又道:“你接下来是不是又要举出若干妙计,然后差遣为父配合你行动?可你也是饱读史书的人,肉食者谋之这句话你应当耳熟能详罢?你说站高了看,那也只是看看而已。
高处的事情,自该有高人去处置,你我还不是这个高人。你的锦囊妙计即便机巧万千,未必比得上高人们的一句话。”
方应物皱起眉头,这话好像也不是没道理……没想到,父亲大人居然也悟出一力降十会的哲理了,可他方应物向来是四两拨千斤的路数。
方清之深有感触地叹息道:“你不明白,宫里事情和别的事情不一样,远远不一样。从根本上的规矩大不相同,如果拿你往常的经历套进来,必将吃大亏。”
方清之虽然碍于清流的脸面,不愿很直白说一些不够君子的话,但方应物却能隐隐约约地听明白。
皇位之争,这根本不是儿戏,与其他所有事情的规则都不大相同。或者说,这里面根本没有规则可言,是很纯粹的胜者为王、赢家通吃的世界。
这样的世界,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实力为尊,更适合一力降十会套路的生存,四两拨千斤的路数反而落了下乘。
想至此处,方应物背后流了几滴冷汗。险些忘了,自己参与进来的事情是皇位之争,而不是人生中又一场游戏。
纵览史书,皇位之争不知产生过多少血淋淋的一幕,尽管大明朝在这方面已经很温柔了,但仍然不可小看。
方清之一针见血地说:“归根结底,你内心深处不相信别人,一切都想掌握在自己手里,唯愿所有事情都在你的操纵下运转。
为父不知道,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信心,你好像觉得只有你才是最完美的,别人都是提线木偶。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没了你天也不会塌下来,这世道也未必会变得更差。反过来说,就是有了你,事情也未必能变得更好。”
知子莫若父,方应物竟无言以对,难得默默地听着父亲的教导,认认真真咀嚼其中每一句话的含义。
好罢,东宫的最大支持者,在内廷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天子生母周太后,在外朝是下定决心投机的刘棉花,这才是肉食者。
如果把有人阻击方家父子的事情上升到另一方打压东宫实力的高度,那这边对抗也该由刘棉花、怀恩出面。自己一个待察在家的小官僚操什么心?殊不知操心多了容易变老……
而且自己虽然意气风发,但在东宫国本之争里,还只能算是高级炮灰而已。自己的根本目的还是安身立命,而不是为了太子去献身。不对,应该说天子垂拱而治,谁当皇帝都可以接受,无非就是发达或者不发达的区别,犯不上玩命。
当然上面这句话,是绝对不会从父亲嘴里说出来的,但父亲内心到底怎么想的?方应物突然发现自己第一次看不懂父亲大人的心思了。
想到这里,方应物试探道:“那父亲的意思是?”
方清之道:“当年为父进东宫之前,你送给为父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些年为父反复揣摩这句话意思,深有所感。怎么你自己反而忘了这句话?”
方应物不禁愕然,自己只是凭着史书上看来的段子,不求甚解、现学现卖、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抄来送给了父亲,但自身却没认真想过其中内涵和深意。
半晌之后,方应物才对方清之道:“看来父亲大人在东宫侍班这几年,真是没有白过,长进非常不小,儿子我也大可放心了。”
说是这么说,不知道为什么,方应物莫名其妙地有些失落,仿佛失去了什么。宫里这个地方,果然是有几分邪门的……
第六百二十八章 另一种解读
方应物告别父亲后,其实他和父亲或者说别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别人不知道确切的“未来”,根据过程去追求自己的“结果”;
而他是先知道“结果”,然后从结果强行倒推过程,想尽办法维持自己所熟知的结果顺利产生。
比如他知道刘珝肯定要倒霉,而刘棉花将会成为次辅,所以行动上便始终站在刘棉花这边打击刘珝,没有机会也要制造机会打击刘珝。
又比如他知道尚铭会被废,所以绞尽脑汁和尚铭这堂堂的东厂提督相斗;知道李东阳将来要发达,所以尽心尽力地烧冷灶,能帮的时候便帮一把。
想到这里,方应物忍不住吟了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到底是他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了他?
他又忍不住苦笑几声,听起来自己真像是穿越者之耻啊。别家穿越者无不以改变历史大势为己任,而自己却致力于维持历史大势不走样,追求的是历史仍是自己所熟知的历史。
想来他对历史最大的改变,好像也就是挽救了汪太监的政治生命,让本该已经去南京扫地的汪太监如今还在活跃在京师。
但往深里想,自己能够一直依赖于“先知”么?随着地位的上升,蝴蝶效应越发明显,不可控的因素会越来越多。
如果自己仍然竭力保持“大势”,最终只怕要导致全面失控,自己所创造的局面彻底崩盘也不是没可能。
最后方应物嘀咕一句,也许是自己想多了,便沉沉睡去。
及到次日,方应物就放下了各种缠身杂事,专心在家逗弄两个儿子玩耍。王瑜王兰两个小妾见夫君难得有闲情,齐齐陪伴着说笑,一家子倒也其乐融融。
其间方应物忽然想起什么,对王兰道:“你去将你兄长叫来,我有几句话吩咐他。”
因为方家为了娶亲要大兴土木,方应物便派了王英管事,一般情况下也就不跟随左右了,倒是换了娄天化来。
王兰应声而去,不多时将王英从工匠那里带了过来。王瑜瞅着王英那勤勤恳恳的模样,忍不住嗤笑道:“你是姓王的人,给外姓盖房子倒挺仔细,别的事情不见你如此上心过。”
王英擦擦汗,“瑜姐儿莫要打趣我,只是从未做过土木事情,唯恐误了秋哥儿的大事。”
王瑜撇了撇嘴,嘀咕道:“误了就误了,早两月晚两月有什么打紧?”
方应物咳嗽一声,阻止了王瑜泛酸,对王英道:“我有几句话,你去刘府传给刘大老爷去……”
方应物打发王英去刘府传口信,主要是将自己对刘珝动向的猜测告知与刘棉花。
他听了父亲劝告,可以暂时忍住,不急于求成的充当炮灰。但无论如何,刘棉花作为“高人”却应该知道这件事,并作出反应。(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就像是混社团的,小弟受了欺负,大哥该出面罩,不然大哥的威望从哪里来?
而且刘珝如果与万安合流,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刘棉花的地位。说实话,方应物很好奇自己这位最擅长绵里藏针的老泰山会如何反击。
王兰也很好奇地问道:“按照往常惯例,若有事情,夫君不是该自己登门去找刘相国么?今天怎的只派哥哥去传话?”
方应物听了父亲的话后,便有所感悟,觉得自己事必躬亲,动辄赤膊上阵实在没个派头,所以今天干脆就打发亲信去传话了。
如此他对兰姐儿笑道:“我方家有自己的家风,不能因为他们是宰辅之家就低了一头,以后须得立起规矩来。
在公事上都是朝廷臣子,就该有个公对公的模样,哪能私相授受。再说这事是帮着提点刘大老爷,该是他感激我,我犯不上低三下四地登门去。”
谁料半个多时辰后,王英回来对方应物禀报道:“刘府大老爷说了,再请秋哥儿走一遭,他就在府里等着。”
因为刚在小妾面前吹过牛皮,方应物闻言脸色变了又变,暗暗纠结去还是不去。去了太没面子,不去的话,又怕让刘棉花不满,在目前自己还是离不了刘棉花撑腰。
王兰抿嘴一笑,推了推夫君道:“去去便回,没什么大不了的。”方应物心有戚戚地离了家门,望刘府而去。
一路无话,到了刘府中,方应物便听老泰山说:“你今天打发人来传的事情,其实老夫早有预料!”
对此方应物想道,这是老泰山不想欠人情的说辞罢?若这都能预料到,难道老泰山真成铁口直断的半仙么?
刘棉花知道方应物想什么,又道:“你不要以为老夫是压你的人情。本来万安瞧不上刘珝的假清高,先找过老夫,但老夫婉拒了。”
这话方应物倒是真的信了,前几天老泰山确实有点变异,发了狠要刷名声博首辅。方应物一直不大明白老泰山为什么突变,但今天前后对应,便明白了。
想必是首辅万安作为反太子一方,曾经拉拢过老泰山入彀。如果首辅次辅皆站在了同一阵营,那影响力是巨大的,至少在内阁是统一了。
但是老泰山衡量得失之后拒绝了,那么以万安的性子,八成要转而再试探第三大学士刘珝的意向,所以老泰山才会说“早就有所预料”。
不过方应物对万安的行径很好奇,一个首辅至于如此行事么?要说他方应物没个稳重样子,万安的行为又何尝有首辅样子?
一个首辅,又叫元辅,那是被看作宰相的存在,那就是群臣之首。毫无气节的鞍前马后为贵妃效力像什么话?
当初万安为了当上首辅,腆着脸去巴结万贵妃虽然令人不齿,但总在可以理解范畴之内。如今万安荣华已极,还有什么值得念想的?竟然不惜违背正统、背弃世人人心也要帮着万贵妃废掉太子?
方应物忍不住要问道:“万眉州已然位极人臣,何至于此?”
对女婿这个疑问,刘棉花只能笑呵呵,“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万眉州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南京做官,品级还不低。你懂的……”
方应物闻言也恍然大悟,只能“呵呵呵”了。坏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感慨好人难当、坏人滋润,那都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万安这首辅品性败坏、名声恶劣,十年来屡屡协助天子排斥正道,在士林舆论里简直劣迹斑斑。
这样的人在台上还好,一旦不在了,那必然会引发反攻倒算,毕竟当今人心尚未完全沉沦。常言道邪不压正,就是这个秋后算账的意思。
就算没了万安那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在,肯定要成靶子的。更何况听刘棉花的口气,万安这两个儿子的官职只怕也有不地道的地方,若是没万安护着,以后迟早被清算掉。
万安自己位极人臣不假,但他总不能长生不死永远做首辅,总要为身后事盘算。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走到黑,帮着万贵妃插手东宫废立之事了。若能扶持邵宸妃皇子登基,那就能立下拥立之功,其后自然可以荫及子孙。
设身置地地想去,若关系到自家儿子的前途命运,自己又能怎么做?方应物不由得叹口气,忽然有点同情起这位老首辅了。
自从当初为了靠上万贵妃,他出卖了节操,得到了首辅位置,却也失去了很多,从此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再无回头的可能。堪称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年过七十了还要担忧儿孙辈的命运。
方应物突然又想起了两位大舅哥,当初自己还暗暗讥笑刘棉花想不开,任由两位大舅哥在科举里扑腾,也不利用权势拉一把。最后两位大舅哥三十多了也一事无成,还得去国子监读书混功名。
现在看来,老泰山的选择未必就是错了……很多道理可能人人都知道,但有几个人真正可以做到?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连方应物自己也不敢保证,将来如果自家儿子不成器时,他会忍住亲情不出手提挈。可是一旦提挈,那就是把柄……
一个连亲儿子破绽都不会留给别人的纯政客,真是理智到可怕的地步。方应物只能庆幸,自己当初抱上大腿倒是其次了,关键是不会成为这样可怕人物的对手。
正当方应物感慨万般神游天外之际,忽然又听到老泰山开口道:“如果刘叔温真的恬不知耻投靠了万眉州,未见得就是坏事,老夫有什么可担忧?
如果真到了那时候,内阁四人中,三个成了逆党,只有老夫一力支撑大局!看似是被孤立了,但是别忘了,内阁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官宦,大势何去何从?
必然是万众归心、人心所向,都要力挺老夫,一干正道清流也要捏着鼻子奉老夫为首。想起这个,老夫心里竟然有点期待啊,就算失败也没什么遗憾了。”
方应物愕然,自己觉得很严峻的形势,在刘棉花眼里居然是这么个模样。这哪是严峻?而是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最后方应物捏着鼻子道:“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老泰山高瞻远瞩,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拯救大明社稷的重任便托付给老泰山了!”
刘棉花笑而不语:“还须你来佐助,不可懈怠了。关于你的前程问题,我会替你留意的。”
方应物便觉一阵轻松,让别人出头的感觉也不错!若刘棉花不成,自己再想想法子也不迟。
第六百二十九章 被看穿的阴谋
天子最近烦恼很多,最大的烦恼当然就是想重新选个称心如意的继承人,但却遭到了强力而普遍的反对。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别说是换太子这样一件事了,简直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行上马也不是不可以,但后患很大,所以要将外朝、内廷、后宫都得摆平。
后宫这里,母后态度坚决支持现太子,那只能靠自己软磨硬泡了,无论哪个皇子不都是他的孙子?又何必厚此薄彼?
外朝方面,已经托付给忠心耿耿的首辅万安了,尽可能地拉拢同党,减少阻力。听说已经有了效果,有些重量级大臣会投向自己这边。
而在内廷这里,则是己方最弱的地方。关键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力挺现太子,相比之下却找不到能与怀恩分庭抗礼的人物。自己指使的梁芳等人威望差点,实在无法与怀恩抗争。
本来另一个重要太监汪直或许可以出面,但她态度却有点暧昧,在太子之争的问题上一直表现得不积极,平白无故让己方损失了一大助力。
在政治地位和实力上能与司礼监掌印太监掰腕子的角色,只怕也只有东厂提督勉强可以稍稍胜任了。
既然目前这个东厂提督不愿配合,那么是不是另换一个听话的人?天子朱见深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始终没有拿定主意。
这日,天子将梁芳和汪直都召了过来,很是开诚布公地谈道:“汪直你若不想参与废立之事,朕也不勉强你,但你总不好占着位置不放。”
梁芳大喜,上前奏道:“汪直杂念太多,总不能全心为皇爷效力。但皇爷仁慈,且放他去罢。”
汪直奏道:“奴婢身上一切皆由陛下所赐,皇爷若有旨意,奴婢全无二话!另外奴婢觉得,万万不可由梁芳接任,请皇爷明察。”
天子摆摆手道:“最烦听你们互相攻讦,你们就不能和和气气地共事?揭人短处的事情不必奏了,等过几日你们换一换职位。”
汪直欲言又止,最后无奈道:“皇爷既然不想听,奴婢也就不说了。”
按下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自从南方回来并上交钦差关防后,从程序上要接受都察院的考察,然后根据考察结果敲定新职务或者差遣。
如今考察的各项工作大都已经进行完毕,只差召方应物去都察院过堂询问了。在这日,都察院派了吏员去方家府上,告知方应物明日来都察院走程序。
不过到了次日,都察院并没有等来方应物,只有方应物派的长随过来,并携带文书一封呈递给负责此事的右副都御史屠滽。
屠大人对方应物不能到场颇为奇怪,拆开文书看了看,却大吃一惊。
原来这方应物声称前日被恶贼绑架,受了惊吓,也有轻伤在身,故而要在家里养一养,不能前来都察院接受考察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