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庆丰年-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懂得什么时候该示弱,也知道如何与老爷夫人好好相处。既不会天天凑在人家前面讨人嫌,又让人家总惦记着她。
    所以石氏非常放心的把这差使交给秦姨娘去办了,还特批如果出去交际产生花费,全部实报实销。秦姨娘除了钱文仲一家人,根本没有任何依靠,所以她一定会死心塌地为他们办事,而不会有半点异心。
    得了夫人的首肯,接下来该怎么办秦姨娘心里就有数了。她在胡氏跟她那么说的时候就留了心眼,并没有把话说死,只约她改天出来喝茶再聊。接下去,在这一来二去的闲话中,总会慢慢套出消息来的。
    等到终于回到家里,钱灵犀把自己扔在炕上,彻底累得不想动了。比她更辛苦的还有一个,那就是钱敏君。她们姐俩睡一张炕上,彼此招呼起来方便得很。
    只须勾勾脚趾头,钱敏君便踢到钱灵犀了,“妹子,你来服侍姐姐宽衣就寝吧,服侍得好了,姐就不找你报仇了。对了,最好再去厨房熬点米汤,别忘了搁糖,要甜一点的。”
    她还惦记着早上被钱灵犀耍弄的事情,可那个犯了事的家伙却甚是无赖的呈大字状躺在那儿不肯动,“那我宁可你来报仇,要不你报复得狠一点,多出来的利息就去给我熬点甜米汤吧!”
    “你不是最勤快的吗?好妹妹,你去吧,你不去她们都动不了糖。”
    这话是真的,她们前些时炼出来的糖,石氏全部锁起来了,除了她和钱灵犀各持一把钥匙,其余谁都不能动。
    钱灵犀坚定不移的不为甜言蜜语所蛊惑,“最勤快的人也有累的时候,如果姐姐你能去熬米汤,我许你偷拿两块糖。”
    “还是妹妹去吧,姐姐年纪大了,走不动。”
    “妹妹年纪还小,更加走不动。”
    她们姐妹正赖在床上你踢我一脚,我踹你一脚的踢皮球,忽地软软进来,“姑娘们还没睡么?那可太好了。夫人叫你们起来,有客人来了!”
    谁这么不长眼,偏赶这时候来?可出门一瞧,钱灵犀乐了,那个不长眼的家伙可来得太让人欢喜了。
    (新的一周,请多多支持!)

    第208章

    荣阳。
    夏日的午后,在荫凉的屋檐下虽然有小风儿吹着,但坐久了还是会出汗。在钱家帮忙的女孩银莲午睡醒来,正想打盆凉水洗把脸清醒下,却见林氏低头正在那儿做鞋子,不觉叹道,“婶子也实在太勤快了,成日里我看你就没停过手,这大下午的,怎么也不歇歇?”
    林氏和气的一笑,“我可不象你们年轻人,瞌睡多,这下午难得清静会子,我给丫头做双鞋,你瞧好看不?”
    银莲倒了杯茶坐在她旁边细看,这是一双女孩的布鞋,粉红的底子上绣着黄绿色的藤蔓枝叶,无一朵花卉,却难得的清新雅致,正是近来荣阳最流行的花样。银莲也想要一双,但做鞋的钱还没攒够。
    “真好看。嗳,这双不是给灵丫的吧?”她伸手比划着尺寸,明显比林氏之前做的那双大了好些。
    “这是给我大丫头的。之前陈家少爷赶着要去边关,就先给灵丫做了一双。这双做好了,也给我家凤儿做两身新衣裳,寄回乡下去。”林氏这个当娘的,心思摆得很正,大女儿小女儿都没拉下。
    做得久了,针有些发涩,拿起在头发上抹了两下,忍不住碎碎的念叨,“我家两个丫头,打小都顽皮得紧,跟男孩子似的。要说干活倒都不懒,就是于针线上都差得远了,要是没人给她们做,天知道弄成怎样的疯丫头了。”
    银莲见她嘴上虽是嗔着,却笑得一脸慈爱,心中不由得羡慕不已,“钱婶你这么疼你闺女,做你闺女可真有福了…”
    “你不也是一样?”
    “我怎么比得上?我在你们家挣这俩钱还全给我娘收走了呢,想做双鞋都做不成。”
    见她撅着小嘴,一脸抱怨,林氏反倒笑了,“你这傻孩子。没当过爹娘,怎么明白你娘的心?她收了你的工钱难道自己拿去花用了?不也一样给你攒了起来,日后给你当嫁妆?你现在爱漂亮只是一时风光,可是嫁妆办得体面,才是一辈子的体面。你看我给两个丫头做新衣新鞋,那是因为她们不在我跟前,当娘的难免总是惦记着。又是闺女,正该打扮的时候。可你看在我跟前的扬武他们几个。我做了新衣新鞋么?”
    银莲想想也是,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也拿出自家针线做着,说着闲话,“算算日子,陈家少爷也差不多该到九原了吧?”
    林氏叹了口气,目光中流露出深深挂念,“要说灵丫跟着她伯一家,条件可比她姐在乡下好多了,可我不知怎地。就是担心她。”
    “那是当然,你家大丫头虽在乡下。好歹有亲爷爷奶奶,大伯大娘照看着。看你们待扬名兄弟,就知道她在家里日子错不了。灵丫在那边,再怎么好也不是自家亲人,会担心也是正常的。不过上回灵丫来信,不是说在那边挺好的么?您呀,也就别太操心了。”
    林氏脸上笑容微微一顿。不过随即也笑了,“是啊,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住口不语。心中却更添一层隐忧。上回钱灵犀给家里来了封信,虽然只报平安,但却在信里又夹着一信,要他们私下里给陈晗,并不许声张。
    林氏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生怕女儿是遇上什么难事了,不想让他们担心,才单独找了陈晗。但钱文佑把信给陈晗送去,他又说没甚么大事,只说要去边关一趟。弄得这些天,夫妻俩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钱灵犀到底出了什么事。
    有他家的两个媳妇儿在陈氏手底下打工,想当然的,国公府的三太太陈氏没多久也知道此事了。
    钱灵犀在明里也给陈晗写了封信,只说生意完全开不了张,各种苦水云云。陈氏还有些将信将疑,可是徐荔香说起公婆近日里自接到钱灵犀的家书后一直愁眉不展,心里才渐渐信了。
    却也未免有些幸灾乐祸,教诲陈晗,“想做生意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你们有时候也未免把事情想得太过容易了。虽说是几百两银子的小事,这白糟蹋了确实也让人心疼。你若想去边关走一趟就去吧,若是不让你去,只怕你也死不了心。我派两人跟着你,路上万事小心。”
    陈晗唯唯诺诺,应下就开始打点行李。他虽是有钱子弟出身,却并不娇惯,骑了马带着人就出门。这一路晓行夜宿,急急赶路,恰好就在六月十二,钱敏君生日这天到了九原。
    钱灵犀见之大喜,顿时忘了身上的疲惫,上前忘乎所以的就给了他一拳,“嘿!你可终于来了,我要的人和东西呢?”
    咳咳!石氏瞅着不象话,重重咳嗽了两声,把脸沉下。
    钱灵犀顿时低眉顺眼做大家闺秀状,瞧得陈晗忍俊不禁,那肩膀一耸一耸的,憋笑憋得辛苦。
    钱灵犀狠狠瞪他一眼,他才算收敛了些,上前给众人一一见礼,顾不得风尘劳顿,“婶子,请恕小侄无礼,可我来这一趟不容易,能否请二表妹即刻与我商谈正事?”
    “再急也不在这一时吧,你先去洗洗,吃了饭再说。”
    “不必,真不必了。”陈晗连连摆手,就那么黑眉乌眼的要带钱灵犀出去,“我还请了几个人来,眼下都安顿在客栈里了,请二表妹把事情快些跟我说了,我回头好安顿他们。”
    钱敏君也上前帮腔,“娘,你就快些让表哥和我们谈正事吧。我和妹妹今天也累得慌,都没说什么,他一个大小伙子,有什么好歇的?”
    这话说得太不客气了。石氏横了她一眼,但见几个年轻人都如此性急,石氏便也罢了,放他们自去商议正事,她只负责回头把关就行。
    有正事干的年轻人们总是很积极,钱灵犀二话不说就把陈晗带进她们家地窖了。
    这个地窖原本是两家共用的,后来房东贺家为了出租方便,就在地窖当中砌了堵墙,在两边都做了出口,这就成了两个小地窖。不仅可以存放菜蔬,也可以存放贵重物品。
    譬如——糖。
    自豪的打开木箱的盖子,钱灵犀得意的展示着自己满满一箱的劳动成果。
    虽然已经在信中听说了,但陈晗仍是用无比惊喜的目光看着这些糖,拈了一颗放进嘴里,“味道怎么样?”钱灵犀自信的问着,却也带了两分忐忑。
    毕竟这位才是生意中人,他的评价对于她们未来即将开始的生意来说,尤为重要。
    陈晗长出了一口气,平素总是带着几分玩笑之色的眼睛里多了一抹赞赏之意,“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
    钱灵犀得意之极,又打开另一口木箱,“那你看这些东西怎样?”
    箱子打开,浓郁的花香似被禁闭已久的精灵,瞬间充斥了整个房间,那味道极为甜美芬芳,就象是九原初夏傍晚最柔软的风,层层叠叠沁透人的心脾,让唇角都不觉微翘起来。
    这些,全是当地那种土名叫做温旦革子的花,而这树的学名叫做文冠木,结的果子叫文冠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油料树木。文官果榨的油可不仅仅只能用于点灯,还可以食用。富含丰富的亚油酸,极易被人体吸收。只是当地的老百姓使用的提炼方法不纯,得不到最好的效果而已。
    但眼下果实还没到成熟的时候,钱灵犀只好先折腾它的花了。这主意最早还是赵长生提起的,他那日听到软软说想要这种花的香料,回头还当真巴巴儿的到集市上找了一圈,结果一无所获,回头偶尔在钱灵犀面前抱怨,让她留了心,命人弄了来。
    反正又不要钱,不过花些人力工夫,石氏且由她折腾去了。
    眼下瞧着那满满一箱子的干花,她甚为可惜的道,“我虽然查到一些鲜花提取香精之法,但是试验了几次,总不成功,是以只好命人多多的收集,制成了干花,想来应该还有些用处吧?”
    岂止有用?简直太有用了!陈晗喜笑颜开,乌溜溜的眼睛里又充满了那种戏谑之色,信手拿起一枝干花敲了钱灵犀一记,“你既然查到了提取香精之法,难道就不知道这干花也是可以提取香精的吗?”
    啊?钱灵犀还真不知道。
    她拜托神婆姐姐给她搜寻来一些花卉香精提取之法,却都是使用鲜花的。而且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现代的工艺器皿,什么蒸馏釜冷凝器都没办法弄到。而古法的香精提炼之术已基本失传,任袁芳菲再神通广大也没查到。
    所以钱灵犀虽然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却是一滴香精也没提取出来。只好把新鲜的文官花用吸水性极强的厚棉纸层层包裹起来,放在炉边烘干,制成干花,打算拿它做些工艺品算了。眼下陈晗一句话,可真给了她莫大的惊喜。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啊!
    钱灵犀自知不是专业人才,在最初了解到甜菜和文冠木的经济价值后,立即给陈晗写了封信,让他派专业人士过来协助。她也考虑到万一此事被陈氏发现,说不定又会生出什么幺蛾子来,是以把信夹在家书里,托老爹私下传递过去。

    第209章

    陈晗明知钱文佑夫妇担心,但他为了做戏做全套,不曾透露半点消息,这才瞒过陈氏,暗中把几位炼糖制香炼油的师傅请上了路。
    出门时,又刻意选择了骑马,陈氏派出跟他上路的两个老管事完全吃不消,走不上三五日就主动提出在客栈里等着他回转。陈晗这才带着自己心腹,与那几位师傅会合,一起来了边关。
    听他带点小小得意说起这段过程,钱灵犀再一次确认,跟这小子合作,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其实他们都不是有野心的人,只是不甘愿平白被人摆布所以才出此下策。要说私心人人都有,但若是陈氏能如石氏一般,以开阔的胸怀接纳他们,岂不也能得来实情来此分一杯羹?
    在九原只呆了半个月,陈晗却足足晒黑了一圈,也瘦了一圈,不是伙食太差水土不服,而是太过辛苦。
    石氏瞧着都心疼,“你们也不劝劝他歇歇,这样没日没夜的干,把身子累垮了怎么办?”
    钱灵犀但笑不语,其实她挺能理解陈晗的。连钱灵犀一个女孩子,都想多弄些家业傍身,何况他还是个男孩子,又在商业中浸淫多年,怎么可能没有一点事业心?
    陈晗原本是家中的次子,既不如哥哥受重视,也不如弟弟得宠,是以当年陈氏带信加家想要个侄子替她打理家业,陈家就把他送了出去。
    陈晗虽然从没明说,但从他偶尔漏出来的片言只语里。不难想象,他这些年过得极为辛苦。
    一面要维持学业,一面要打理产业,另一面,还要学习家传的医术。他又不是超人,怎能不累?
    其实国公府的人不知道,自家的三太太陈氏就是个极高明的大夫。只是她就是在做钱家媳妇最风光的那几年,也从没把这门手艺拿出来而已。
    听陈晗说,陈氏最早开始赚钱的买卖。就是从药材起家。不过她自知人力有限,并不主动出去挑大梁,而是通过出资入股的方式。寻了一些有本事又没资本的大夫对外坐堂,她则坐收渔人之利。
    后面钱越赚越多,她涉足的商业也越来越广。酒楼客栈,绣坊布庄,乃至胭脂花粉等等生意里都有她的身影。
    但是,无论她赚再多的钱,对于陈晗来说,这些都是与自己无关。说白了,他不过是姑姑家的掌柜,眼下是因为表姐出嫁在外。所以这些生意都交给他掌管。万一哪天钱杏雨随韩瑛调了回来,难道他还想掌管这些?
    就算钱杏雨一直回不来,等到她自家的亲生儿女长大成人了,她岂有还坐视表弟掌管家计的道理?终归还是要收回去的。到时陈晗在其中又算得上是什么?所以他才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
    为了从商,他已经荒废大半学业了。如果要是连点傍身之财都没有,将来可真的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正因为钱灵犀明白,所以石氏让她劝陈晗的话,她始终没有提过半字,只是更加用心的给他当好参谋,辅助他把制香工坊。炼油工坊建起来。
    至于炼糖工坊,既然已经在军营里建起来了,再搬出来太打眼,就暂且让它搁在那里了。但其他的两个工坊,钱灵犀跟陈晗商量了下,都以那两个师傅的名义在本地开办,他们只在幕后操纵。
    官场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得了助力便能扬帆千里,但若是一旦受阻,那搞不好就是船翻人亡的惨剧,所以拿两个不起眼的师傅做筏子,更加安全。这也是上回炼糖时看石氏行事,钱灵犀学的一个乖。和陈晗一说,他也极为赞成。
    正事已毕,陈晗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活动下僵硬的脖颈,伸了个懒腰,“真是不行了,我今晚一定要好生睡睡,明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看他消瘦的下巴,钱灵犀也觉得这小子怪辛苦的。忙了这些天,明日歇一日,后天就要启程返回,这天高水远的,真不是一般的折腾。
    “那你好生歇着,明儿中午你过来,我亲自下厨给你做几道菜,算是践行,如何?”
    哈,陈晗那眉眼顿时勾了起来,“你还会做菜?能不能吃的?”
    嘁!钱灵犀没好气的白他一眼,“本姑娘岂止会做菜,还会酿酒呢!”
    这可真不是吹的,酿酒就不说了,自从钱敏君及笄之后,石氏就开始教女儿下厨了。这是女孩子出嫁的必备技能,就算不必烹炒煎炸,样样都会,但起码要有几个拿手菜,才不让人笑话。
    钱敏君要去学习,钱灵犀能干看着?自然有空的时候就要陪练的。难的不敢说,但简单小菜还是可以做上两道的。
    “那你说说看,都会些什么菜,看我有没有兴趣。”陈晗一面说,一面跟钱灵犀并肩往外走。
    因钱文仲家房舍狭小,女眷众多,他不便留宿,一直就住在客栈里,好在离钱家不远。这些天时常谈完生意就送钱灵犀回去,走上一路,也差不多到吃饭时间了。钱敏君因为已经成年,自然不可与青年男子过多相处,是以每天过来的只有钱灵犀。下人们都已见惯,并不以为意,在他们身后三五步远处跟着,闲散的慢慢步行。
    钱灵犀最近刚学会了做千层葱油饼,很是得意,陈晗面前显摆,而他却半开玩笑的大肆打击,二人唇枪舌箭,权当逗趣。
    不过笑过一时,钱灵犀却正色问起,“表哥,我家在荣阳情形到底如何,你告诉我实半情好么?”
    这件事,钱灵犀早已盘桓心头多时,却因之前一直忙着生意之事,知道陈晗没心思谈,不好问起。
    跟她往家里报喜不报忧一样,林氏的来信也是一派歌舞升平,但钱灵犀却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最浅显的一事,林氏给她做了双鞋和两身夏天穿的里衣,这是正常的。但嫂子们为何连半丝半缕都没送来,这是不是也太奇怪了?钱灵犀不是争什么,但她身为妹妹,从前可是给她们送过礼的,现在却连个回礼也没有,是有意怠慢,还是忙得连拿针线的功夫都没有了?
    陈晗听她问及此事,眉毛一挑,错开目光,但笑不语。
    钱灵犀见这情形,越发知道家中有事了,“你快说!否则这生意我可不跟你做下去了。”
    陈晗有些为难的挠了挠头,“你家都还好……两个兄弟在学堂读书很是认真。”
    钱灵犀会过意来,“那是我大哥大嫂们的问题么?她们是不是又给我娘气受了?”
    “那倒也不至于吧?”陈晗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婆媳之间,有些纷争也属正常。”
    “你快跟我说清楚!”钱灵犀更加着急了,一个劲儿的逼问,陈晗才把他知道的一些实情吞吞吐吐说了,末了才感慨道,“……其实要说你大哥真是个不错的人,可是怎么娶了这样两个媳妇?”
    钱灵犀默默无语,她能说这是她爹不争气,埋下的祸根么?
    可眼下人已经进了门,你要说休回去,似乎也有些太残酷了。乡下地方,很重这些姻亲关系,你要是平白无故休妻,全族的人都是会来闹的。可是能不能想个法子,帮林氏管教一下两个嫂子,尤其是徐荔香呢?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却见门前树上拴着一匹枣红马,极是神骏。今儿是钱文仲回家的日子,但这明显不是他的坐骑,难道是有客来了?
    才要进门,却见赵大娘从斜对面那头的胡同里匆匆赶了回来。怀里挟着一个瘪瘪的包袱皮,低着头也路都不看,差点跟她们撞上。
    钱灵犀忙提醒了一声,“大娘回来了。”
    “哟,二姑娘回来啦,陈公子好。”
    陈晗很客气的跟人打招呼,“大娘好,您这么匆匆忙忙的,是去办什么事啊?”
    赵大娘的神色却顿时为之一僵,“也没什么,夫人差我出去办点小事。”
    陈晗知道问到不该问的事了,收了口不再多言,抬脚进门,就见到坐在堂屋里的樊泽远。由钱文仲和石氏陪着,正在喝茶。见到他们,樊泽远虽也起身见了礼,但脸上却多少有几分不自然。
    石氏主动上前招呼,“你们才回来,应该都累了吧,都快去洗洗手,一会儿准备吃饭了。”
    二人知道这是有事不方便让他们在场,陈晗道了叨扰,便主动随下人去了旁边的客房。
    钱灵犀自回了房,却见钱敏君如无事人般,仍在那儿低着头绣她的帐幔,便知她也不知樊泽远的来意,连打听也不打听,只是让人打水洗手洗脸。
    只是摘下首饰的时候,她赫然发现自己首饰匣里那个荷花双喜蝙蝠花样的金璎珞不见了!这可是石氏给她的最贵重的首饰了,钱灵犀吓了一跳,忙问钱敏君,“我的璎珞呢?姐姐有没有瞧见?”
    “是娘拿去了。”钱敏君困惑的抬起头来,“爹一回来,他们不知在外头说了些什么,娘就连我的金项圈也拿去了。”
    难道是家里出现了金融危机?不象。那是樊泽远来借钱?

    第210章 抢功

    钱灵犀猜得没错,确实是樊泽远来借钱了。
    石氏手上也没多少现钱,但事出突然,只好让赵大娘当了几样贵重首饰,凑了二百两银子借他。樊泽远拿了银票,写了借据,连饭也不吃就匆匆走了,听说是要快些把钱给家里人寄去。
    等到晚上纳凉的时候,石氏才背着人跟两个女孩感慨,“这女怕嫁错郎,男也怕娶错媳。樊将军家境原本不差,可娶了个不晓事的媳妇,这家境一下子就败落了。”
    此话怎讲?两个女孩诧异莫名,听她详解。
    原来这樊泽远是陇中大户子弟,别看他身为武将,但家中也是世代读书,颇知礼仪。这樊泽远幼时便由祖父作主,订下一门娃娃亲。
    女方虽也称得上是门当户对,却家境败落。要说穷点也没关系,只要人好便也无所谓了。偏偏那个媳妇是个不争气的,你要说她有多坏倒也谈不上,只是生就一股破落户的脾气,死要面子活受罪。一不会当家,二不会理财。
    而樊家爹娘因心疼孩子,待给儿子们娶了亲,就早早的都分了家,让他们各自去过。起初樊泽远觉得挺好,他本就因为从军,不能时常在家陪伴妻子而心怀愧疚,当然希望妻子能在别的方面弥补,所以不仅把家安在离妻子娘家更近的地方,还一成亲就把家里所有的财政大权尽数交到妻子手上,任她花用。
    可他却不知,自己娶的是这么一个有点缺心眼又手中散漫的媳妇,家中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樊泽远因为长年驻守在外,对于家中事情,便是有人知道也不太好跟他说,怕分了他的心神,而父母因为跟长兄住在一块,看这个媳妇每次来时。都甚是礼数周全,还以为她持家有道,也没生疑心。却不想那媳妇完全是个银枪洋蜡头,中看不中用的。结亲五年,不觉已败光了大半家产。
    前年秋天的时候,因这媳妇难产而亡,樊泽远回去奔丧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每次回家探亲瞧见的富裕景象全是假的,媳妇过世了,除了给他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就只有一屁股的烂账。
    樊泽远是个重情意的人,既然媳妇死了,这些事都宁可让它烂在肚子里,也绝不吭声。但是,开门七件事,样样都离不开钱。他人虽不在家中,但家中的孩子要养,按月总得付钱回去。
    为了面子。他不好意思让家里人知道媳妇的不是,也担心若是让爹娘知道媳妇把分给自家的祖产都给败光了会生气伤身,便把孩子寄养在老丈人家。
    可老丈人既然教出那样一个媳妇。脾气秉性又能差到哪里去?心都没有坏心,却同样的不会当家过日子,否则家境也不至于败落了。
    不管樊泽俸禄如何,他们总想着几个外孙既然娘都没了,爹又不在身边,那更得可着劲儿的宠。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万一有点小病小痛,更是要用最好的药材来治。小小年纪。人参燕窝都是家常便饭,这样一来,让樊泽远如何承受得住?
    将领的俸禄虽然不低,但除了归还旧债,他还得想法应付家里的各种开销。成日里拆东墙补西墙,虽然自己过得极是拮据。但仍是捉襟见肘。
    有时同僚难免应酬请客,只好当了这个换那个,把个窟窿越补越大。象上回钱灵犀碰到他去赎当家传玉佩,就是当了冬衣才换回来的。这次来找钱文仲,也是他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
    他家的幼子因为一生下来,母亲就不在,身体孱弱,总是爱病,这回刚刚收到信,孩子又病得厉害,老丈人倒挺负责,特意寻了个好大夫来治,就是药钱特别贵,起码得大几十两的银子。再加上有几笔债得把利息归还,还有杂七杂八一些事情,再不是当几件衣裳能解决的事情。
    樊泽远只得厚颜找到钱文仲借钱,钱文仲早想跟他好生谈一谈了,一问之下,才知原由,很是同情,不过他也觉得老这样举债度日实在不是个法子,便主动提出,一次性多借些钱,让樊泽远先去把一些要算利息的旧债给清了,然后留下孩子的医药费,剩余些钱就置两亩田地,收些租子,起码能缓解一下日常的开销。
    至于他们之间,不拘三年五载,只要樊泽远能把本钱还给自己就行。樊泽远真没想到,他不过是出于尊老敬贤,才对钱文仲关照一二,却没想到,人家这么肯帮助自己,心中很是感动。
    他也实在是被那些债务拖怕了,虽然很不好意思,但还是拿了这笔钱去救急,但他做事公道,也写好欠条,约定若是五年内无法归还,便将自己老家的宅子抵给钱文仲。
    石氏本来有些担心这笔钱恐怕是肉包子打了狗,可是见人家连自己的房子都押上了,也不再好说什么,顿时就拿了贵重首饰把钱筹到。
    “咱们眼下在九原,也没什么大场面要戴那些的。等到年底收了钱,再给你们赎回来就是。”
    钱灵犀于此倒是不甚担心,她只觉得那樊家媳妇虽说是个不会当家的,这樊泽远也太糊涂了些。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面子舍不下的?
    要是她的话,绝对不会这么纵着老丈人惯着孩子。宁可给父母责骂,也要把孩子送回父母身边去。这样一味的和稀泥,岂是解决问题之道?更何况,要是把孩子惯坏了,那日后养起来才是要命的事呢!
    但钱敏君却只觉得樊泽远重情重义,是个好人。遇到这样的际遇,还肯顾念亡妻的名声,就犹为难能可贵了。再想想他上回还借披风解了自己的围,少女的心中不由因为同情,而生出一丝微妙的情愫。
    当夏天炎热的风短暂的在九原停留,就由落叶带来第一抹秋凉的气息时,左护军七营在春天里播种下的第一茬苏鲁,也就是莜麦熟了。
    因为军里的莜麦播种得晚,眼下已经过了老百姓们八月秋忙,龙口夺粮最紧张的收割季节,却也因此讨了个便宜,农具耕牛特别好借。
    钱文仲早早的就跟附近的乡民打好了招呼,对军中的地块也进行了划分,按庄稼的成熟度进行先后收割。
    正式收割的这一日,不仅是钱灵犀她们,连边关统帅王越都亲自来主持收割前的祭祀仪式。
    因为之前钱家给钱敏君办的及笄礼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所以这项工作的前期筹备还是落到了钱文仲身上,由他全权负责。
    这可让钱文仲犯了难,既然是件差使,总不能象当地老农般准备些酒水泼在田间地头就算完事吧?在仔细询问过当地农俗和翻阅典籍资料后,他才拟出一套可行性方案。今日家中妻女全都来了,看他如何行事。
    “以我齐明,以我牺羊,以社四方!”不得不说,钱文仲这样一个纯文言的开场白,迅速镇住了在场的不少人。
    好多士兵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突然听到他以这样抑扬铿锵的语调念着听不懂的话,顿时肃然起敬,被带入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里了。
    钱敏君思忖半晌,悄悄跟钱灵犀咬耳朵,“爹念的这个,是诗经里的吧?”
    “姐姐记得没错,正是祭祀里的一段。干爹引用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