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花落惊鸿-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看着他走远,在苏嬷嬷的搀扶下起身回去:“宁丫头,跟我走。”景宁应了,给张怀仁草草行了礼,就跟着老太太走了出去。
剩了张怀仁坐在椅子上,李婉站在一边,心情复杂。“玩儿,看来,四皇子这个亲家结不成了。”李婉有些心急:“老爷辛辛苦苦才得了四皇子,怎么……”“明禅法师的话你也听到了,话外之音就是四皇子不是真龙啊。”张怀仁有些沮丧,他倒觉得以目前的形势看,四皇子才是坐上宝座的人。“依婢妾看,四皇子是个有野心有手段的,宁姐儿嫁过去也是有益的。”李婉不死心的说道。张怀仁看了她一眼,声音有些疲倦:“罢了罢了,这事以后再说罢。”
景宁心情很复杂,她知道明禅法师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祖母求来的。明禅在上一世就是个清高孤傲的人,但是却很有名气,他不论官职钱财,只说有缘人。这一次特地到张府绝不是因为她是有缘人,而是一直为她操心的祖母求来的。
这么好的祖母,为什么上一世就去得这般早呢。
景宁心情很不好,陪着老太太说了会话就回沉云院了。
“嬷嬷,宁丫头是不是知道什么了?”景宁走后,老太太问。苏嬷嬷忙着给老太太收拾,一边回答着:“四姑娘是个通透人,大抵是猜到了。”“哎,我倒希望她蠢笨一点,什么事也不担心多好,才多大的人啊。”老太太叹道。
“若是蠢笨的,老太太也不会这么喜爱了。”苏嬷嬷笑道,“四姑娘机灵是好事,何家姑娘倒老实,事到临头了才闹出来,何老夫人也措手不及啊。”“说的倒是。”老太太又点点头,“何家姑娘是个好的。可惜了。”
苏嬷嬷给老太太整理好靠垫,老太太缓缓的躺了下去。
“但愿宁丫头,一生顺遂罢。”
第九章 明禅点化
景宁的麻烦事算是解决了,张怀仁也没有再说把景宁嫁去皇子府,景宁依言每日去老太太屋子里陪她修剪些花枝,浇水晒太阳。
老太太很喜欢她,常常是一个人扒着叶子,另一个人瞧瞧有没有新芽发出来,闹得像两个小孩子一般。
“宁丫头,明儿就收拾收拾陪我去寺里还愿吧。”老太太剪完一枝花,净了净手对着旁边插瓶的景宁说道。景宁停下手中的活计,点了点头:“祖母,是去见明禅法师吗?”
老太太笑了起来:“你这个鬼丫头,倒是什么都知道。”景宁吐了吐舌头,回答:“明禅法师是宁儿的救命恩人,自然要去见的!”“你这丫头!你怎么又断定是明禅大师要见你了?”老太太饶有兴致的问。
“那是自然了。”景宁把头一仰,“明禅法师离开的时候都还是看着我的,我想他还有话对我说呢。”老太太点点她鼻头笑道:“你倒是鬼景宁的很!”
明禅就住在东城根的归去祠,原来是一个破旧的城隍庙,明禅大笔一挥赐字“归去”,颇有禅意,就在归去祠住了下来。他在归去祠一不参禅,二不供佛,俨然成了明禅的府邸。
苏嬷嬷敲了门,等了许久,才等来开门声,却是有融!
有融也有些惊讶,依旧是那副不羁的样子,就看着景宁。景宁正打算行礼,就看见有融的眼色,便直了腰,也瞪了他一眼。
有融有些惊讶,这个小妮子!“这位公子,明禅法师可在?”苏嬷嬷问道。有融又看了看老太太:“是张老夫人吧?”
老太太眯着眼睛看着有融,没有说话,苏嬷嬷回答:“正是的,来应明禅法师的约。”
有融这才敞开门,让她们进来。景宁扶着老太太进了门,等有融把门关上,老太太一个转身就行了个大礼:“老身参见三皇子。”景宁一见赶忙也跪了下来。
有融勾起笑来,大步扶起老太太:“老夫人认得我?”说着眼光往景宁一瞟,很是责怪的样子,景宁低着头不去看有融的样子。
“三皇子龙凤之身,自然是容易认出来的。”老太太平稳的说,眼光瞥了瞥他腰间的玉佩。有融一看才恍然大悟:“难怪刚刚明禅看我的眼神也怪怪的。”
老太太陪着笑脸,也往里面走。
有融眯着眼睛看着旁边跟着的景宁,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女子总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论认识,他们也只见过一面,倒是听到她说的那番话,只是个颇有见地的小姐吧。他又看了她一眼,见她始终垂着头,突然很想看看她的面容,听说是个相貌好的。
景宁每走一步都有些忐忑,她感觉有融的目光看着她,灼得她背疼,但是她还是认真扶着老太太进了屋。
进了屋,有融就把长袍一撩,坐在了椅子上,手肘撑在椅把上,直勾勾的看着景宁。
“老夫人到了。”明禅看着老太太也笑了起来,看着旁边的景宁又补了一句,“四小姐也来了。”“这丫头可机灵着呢,知道你找他有事。”老太太很是放松,随意就找了个椅子坐下来。
景宁看着这一幕都惊呆了,老太太和明禅法师竟然是熟识,而且关系还不错!
“是个通透的,不枉你这么为她谋划。”明禅接过老太太的话,坐到了老太太隔壁。“宁丫头,我与你祖母旧时相识,你也不必拘束,坐吧。”景宁拿眼神瞟了瞟旁边站着有融,才坐下来。被有融捉到这个目光,那样子就是做错事的小老鼠,很是可爱。
“宁丫头,今天这事,是想跟你说几句话。”明禅肃了神色,接着说,“你是个聪明的,但是你记住,任何事都是在变化的。你闭上眼看到夕颜,睁开眼可能就是日出,你说呢。”
景宁一怔,想起了她的重生,竟然和明禅说得一模一样,她正襟危坐听着。引来有融的嗤笑,他一脸好奇的看着这个瘦瘦小小的丫头。
“丫头,你祖母跟我说这事的时候,我只当是朋友之间帮忙,见到你我还真看出些门道。”明禅说着,看了一眼老太太,“有些人有些事可不能以原来的眼光看待,你是个有大福气的,可不能犯糊涂。”
景宁点点头,现在她相信这个明禅是真的有些道行了。
“有融。”明禅法师突然叫了一声,有融正撑着头看着景宁,猛然听到叫他名字愣了一下,应了一声。明禅才说道:“以后你看见宁丫头有甚困难,一定要出手相救。”
有融撇撇嘴,还是应了。
明禅才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
“行了,你带宁丫头去转转。”明禅又冲有融说道,有融不乐意的应了,冲着景宁使了个眼色,景宁见老太太也点了头才跟着出去。
见两人出了去,老太太才有些急切的问道:“明禅,你老实告诉我,这其中有什么事。”明禅叹了一口气:“实不是我不想说,只是天命如此。”见着老太太不高兴了,明禅才压低了声音:“绮曼,这两人前世欠了债,今世总该还的,有融有个大劫,除了宁丫头怕是没人能解。宁丫头的心结,也只有有融能解的。”
“阿弥陀佛,你说得神神叨叨,但愿我们宁丫头顺遂就是。可我看这两人也不对付。”老太太也学着明禅的样子合十念了一句。
明禅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就是要这般,才有生气呢。”
景宁跟在有融后面,有融大步的走,她也大步的跟着,有融拐弯,他也拐弯。最终有融受不了了:“你怎么老是跟着我!”“你师父说的。”景宁也不怕了,回答道。“叫你跟你就跟!你还是大家小姐呢!”有融没有料到她居然敢回嘴,这可跟她平时的样子不一样。
“不如你,还是堂堂皇子,却是个纨绔少爷。”景宁说道。
有融一愣,看着景宁:“你倒是不像你平时那般畏畏缩缩了,那副样子真是恶心。”
景宁也怔住了,也不知为什么,开口就说道:“你以为你就是个风流少年,其实骨子里说不定怎么规矩。”
有融眯了眼,气氛有些尴尬,他肃了神色:“张小姐,该不该你说倒是掂量着。”景宁也莫名有些害怕,但想到有融说她平日的温顺是装出来的,又觉得气愤。“三皇子这嘴,也该管管了。”
有融一阵恼怒,想到刚刚明禅的话,扭头便走。
“但愿张小姐一如既往的这么不怕死。”
第十章 二姐归来
眼看着中元节就来了,府中也开始忙了起来,李婉不知哪根神经不对,竟然给景宁送来了一盒子的桂花糕,香气扑鼻的,连林嬷嬷也忍不住好奇。
景宁看着屋里的丫鬟眼巴巴的望着,就大方赐了下去。只红绢不爱吃甜的,没有吃,其余的大丫鬟小丫鬟均分来吃了。
景宁依旧每日去老太太屋子里说话,连丫鬟也不带了,就每日蹭着老太太屋里的丫鬟服侍自己。
“过年的时候,宁丫头要给我屋子里面的丫鬟发赏钱才行。”老太太笑道,让绿珠端了一碟子桂花糕,景宁拿起来咬了一口,清新的桂花味道,跟李婉送过来的味道有些不同。
正想说一说呢,就看见红绢跌跌撞撞跑进来跪在地上:“老夫人,姑娘,院子里的丫鬟全部都起了疹子!”
景宁一惊:“怎么回事?”
“奴婢不知,莫名其妙就起了大片大片的红疹子,林嬷嬷也起了。只有奴婢身上好好的。”红绢有些急,声音也抬高了些。
老太太蹙了蹙眉:“叫大夫来看看。”
红绢应了,又急急忙忙跑出去。景宁想了想,对老太太说:“祖母,前些日子二姨娘送了盒桂花糕,我赏给丫鬟们了。今儿我吃桂花糕好像跟那盒桂花糕有些区别。”
“真是反了天了!”老太太一拍桌子,吓了景宁一跳。“宁丫头,你多长个心眼,以后李婉的东西都少碰。”隔了一会,老太太才温柔的说。
景宁默然,李婉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老太太都不敢动她。李婉仰仗着父亲的宠爱越发不把祖母放在眼里,祖母又担心因为李婉和父亲不和。
“祖母,没事的,我猜想二姨娘也不敢做什么的,毕竟要过节了,她又是当家的,怎么说我出了事她都要担关系的。”景宁想了一会,安慰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才叹了口气,点了点头,看着懂事温顺的景宁又想起明禅的话“那日遇到一个和尚,大咧说着接了业务要去沈府批命格,我留心了一下,正是你们府中二姨娘请的假和尚,想把四小姐的命格批成孤星,若真是这样,四小姐一生可就毁了。”老太太心惊,叹了叹,李婉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只是要清除李婉也不是说得这么容易的。
她又看了看景宁,宁丫头又受委屈了。
等了几天,沉云院的丫头还好些了,有些抓破了留了疤,有些恢复的就好。大夫也说没有大碍,只养着就成。
张怀仁派去的家丁顺利将张景予和张景瑶两个姑娘接回府中,两个人一下了马车就去了福安院给老太太请安,又是请安又是分发礼物的,忙了一个下午。
景宁收到的是一尊白玉的观音,是张景予送过来的,张景瑶送过来一串念珠,上面还写了经文。景宁已经记不得两个姐姐的样子了,上一世自从她进宫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偶尔想起来就是这两位姐姐待她都是不错的,也没有大事发生。
景宁收好礼物,领着红绢先去了松隐院,也就是张景予的院子。被丫头告知说是去了捻香阁请安,景宁不想去捻香阁,便拐了弯去了宜修院,三姐姐张景瑶的院子。
张景瑶正在屋子里面整理东西,几个丫头也忙着,见到景宁来了,张景瑶赶忙迎了上来:“四妹妹好久不见了,倒是越来越好看了。”“三姐姐哪里的话,三姐姐身上都有仙气儿了,我就是过来沾沾仙气的。”
“四妹妹嘴巴倒是越来越溜了。”张景瑶笑道,拉着景宁就坐下,赶了丫头去外室,神秘兮兮的问道:“二姐姐还说四妹妹整日躲在屋内呢,是有什么事吗?”
景宁也笑了笑:“也没有什么,近来越发不想动了,就在屋子里写写画画。”“四妹妹别蒙我,我都知道,二姨娘给你使绊子了。”张景瑶撇撇嘴。
“三姐姐都知道啦?”景宁有些不好意思,憨憨的样子让张景瑶乐了起来:“四妹妹且忍着些,除了二姐姐,我们谁没有被二姨娘使绊子过?熬过了这几年便好了。不说这个了,我给四妹妹带了王冕的画回来,不过是幅荷花图,四妹妹可别嫌弃。”
景宁一阵感动,也才想起来张景瑶并不是李婉所出,而是过世的三姨娘,三姨娘难产死了,张景瑶就被抱到了李婉处养着。不过总归没有张景予精心就是。
张景瑶也是熬过了几年,可以分院子了,就选了个离捻香阁远远的院子,倒也是逍遥自在。
才从宜修院出来,就碰上了从捻香阁出来的张景予,两厢见了礼就听得张景予说:“四妹妹怎么出来晃悠了?”景宁有些奇怪,疑惑的看着她。
张景予上下打量了她:“四妹妹可别拖着病体四处乱晃,传染给别人可不好了。”说着还以手掩口鼻,皱着眉转身走了。
红绢使劲瞪着张景予的背影,似乎想要瞪出一个窟窿出来,景宁使劲捏了捏拳头,复又放开。
第十一章 家宴风波
中元节的时候,远在白鹿书院的弘文和弘轩两兄弟终于赶了回来,张怀仁也没有像其他达官贵人一般在酒楼定位置,就在张府的花园里摆了一桌。
因是好不容易才团了圆,就没有分席,李婉原本是摆的铃兰桌,也被老太太撤了下去,一家人闹什么幺蛾子讲什么破规矩。
收拾停当之后一家人齐齐向老太太行礼问安,老太太看着人丁兴旺的府中,也笑眯眯的说了几声好,让各自都坐了下来。
“今儿是月圆人圆夜,咱们家的人是聚齐了的。文哥儿和轩哥儿也从书院回来了,是件大好事。”老太太坐在上席,看着杯盘满著很是欣慰,“咱们今天的团圆席,可不只是大家一起吃吃饭就罢了,今儿祖母我,要考较你们的学问,看看张家儿郎究竟怎样!你们说呢!”
张弘文环视了一圈,首先站起来拱了拱手:“祖母尽管考较,孙儿们都准备好了。”老太太看着他从容自得的样子点了点头:“很好,文哥儿先坐下吧。”
“这第一呢,是考文哥儿和轩哥儿的学问,倒也不难,都是四书五经有的,说了上句,你们答下句便可,这个便由你们父亲来考较。第二呢,是考四个丫头的庶务,人情往来,田地账目都是考较范围之内的。这个由苏嬷嬷来考较。”老太太环视了一圈,李婉有些激动,听到苏嬷嬷三个字的时候整个人都焉了下去。
张怀仁倒是一脸宠爱的看着张弘轩,觉得他这个二儿子应当是个不错的。他清了清喉咙:“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文哥儿?”“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张弘文立马答道。“何解?”“见到有才德的人不能举荐,举荐了却不能重用,这是怠忽的;见到恶劣的人不能黜退,黜退了却不能流放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过错。”张弘文声音清脆,胸有成竹。
张怀仁点点头,转向张弘轩:“轩哥儿,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张弘轩脸有些涨红,看了张怀仁有些不知所措,张弘文则挡了嘴小声的提醒:“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张弘轩仔细听了好久才听出来马上说:“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张怀仁蹙了眉,并没有问下面的话,从刚刚的事情已经看出来孰长孰短了,他内心叹了一声,向老太太说:“母亲,儿子已经考较完了。”
“好好好,都是不错的。”老太太叹道,给苏嬷嬷使了眼色,苏嬷嬷领会,便一一的说了些题给三位小姐,苏嬷嬷并不是真的考较,是以都是很简单的,只是为了让老太太助兴罢了。
闹了这么一通,老太太才下令动筷,景宁则看着张弘文有些鼻酸,自她进宫后,家中的人都越来越好,偏倒是大哥哥不好,这其中的事,景宁虽然不知道所有,但也猜到了大概。
老太太在饭桌上被闹了一通,精神有些不济,吃了饭就会了福安院休息;张怀仁诗兴大发,吟了首诗便拉着李婉去赏月去了,席间就剩了兄妹五人,还是张景予提议道:“我们来行酒令吧,答不上来的人可要喝酒作诗的。”
“好啊。”张弘轩答道,他刚刚没有答上来题,便想在这里压上张弘文一头。他从小不爱四书五经,专爱研究些诗词歌赋。
张弘文想了想:“也可也可,不过我们定一定规矩就是。”“即使中元,便以月为字可好,我们每人轮流念一句有月字的诗词,一首诗不能重复,答不上来的就罚酒一杯。”张景瑶接过话头。
“也好,但是我不能喝酒,若是我答不上来我就给你们跳个舞好了。”张景予说道。“喝酒怕是会被祖母念叨,我们就随便玩玩,跳舞也可,作诗也可。”张弘文补充道。
这么一番下来,把规矩也制定好了,没想到是从景宁开始做第一句,景宁想也不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才说完,张景予就笑了起来:“四妹妹,你这诗可是你五年前学的?”说完还哈哈的笑,景宁也不说话,只等着景瑶说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景瑶答,下一个是弘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接着就是弘轩,弘轩撇撇嘴,觉得太小儿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最后才是景予:“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与月。”
走了好多轮,几人都兴致勃勃,转眼又转到景宁,景宁想了想,确实想不起来了,景予便说:“四妹妹莫不是不知道了?那四妹妹就表演一个吧。”景宁看了一眼景予,没有说话,隔了好一会才问向弘文:“大哥哥,若是我自己作的可以吗?我实是想不起来了。”
弘文点点头:“自然是可以的。”景宁才笑笑小声的说:“两袖清风拟何似,一轮明月满乾坤。”弘文咀嚼了一会叹道:“四妹妹这诗是自己作的?”
景宁点点头:这是一首十字诗,我看卓文君时想到的。”
“是首好诗,只不知前面是什么?”张弘文说。“我也不曾想到。”景宁有些尴尬的说道。
“那四妹妹这个便不是诗,装作有学问的可不行,四妹妹还是给我们跳个舞吧。”张景予总算得到了话语权,便无比讽刺的说道。“二妹妹,你这般逼迫四妹妹可实在不好罢。”弘文说道。
“有甚不好的,愿赌服输,四妹妹是输不得!大哥哥跟四妹妹一路货色,哼!”张景予颐指气使的说道。
弘文也有些气了:“二妹妹倒是好学问,不知道二妹妹的典籍是不是被老子吃了才这般肤浅的。”
张景予被弘文一气,说不出话,片刻就哭了出来跑掉了。
“大哥哥……”景宁小声的喊。“景宁不用担心,不过是被骂一顿罢了。”弘文看着景予的背影,毫不在意的说道。
第十二章 老子《老子》
张怀仁正和李婉谈情说爱,风月无边的,张景予就蹬蹬蹬跑了进来,坐在椅子上就开始哭。把李婉吓了一跳,忙放开张怀仁的手走过去:“予姐儿,出什么事情了?”
“娘,大哥哥骂我肤浅,他和四妹妹联合起来欺负我。”景予抽抽泣泣回答,李婉一愣,看了一眼张怀仁,张怀仁也一愣问道:“怎么回事?”
语气中有些不开心了,李婉也看着张景予。
“本是我们一起行酒令,四妹妹自己答不上来,我便让四妹妹受罚,四妹妹也不答应,大哥哥就骂我,还说我的典籍被老子吃了。呜呜呜,娘……”张景予回答。
李婉看了看张怀仁的脸色,迅速跪了下来:“老爷,这已经是第二回四姑娘欺负我们娘三了,老爷,看在我多年勤勤恳恳服侍您的份上,求你给二姑娘做主……”说着就磕了几个头。
张怀仁一把把李婉架住:“你说的什么话,宁丫头也是个不识好歹的!既然没了之前的顾忌,你放心,我好好教训她。”
听了这话,李婉才破涕为笑:“予姐儿,快谢谢父亲,回去睡吧。”
景予哭着给两人行了礼,径直回了松隐院。
李婉勾了笑,柔顺的靠在张怀仁身上,张景宁,原来不动你,不过因为你是嫡女又没有什么才能,才忍着。想不到竟然能欺负到头上来,真当她这个掌家是白掌的?
上次那和尚莫名其妙变成了明禅,桂花糕你也没吃,算你躲过了一劫,鹿死谁手,咱们还两知呢!
李婉又勾起一抹笑来,想起了明禅的话,富贵命?带黑云?不知道黑云罩顶的时候还是不是富贵命了?
第二天早晨,景宁就被张怀仁叫到了书房,她一进去就看见大哥哥张弘文也在,心下明了。
“请父亲安,大哥哥安。”“免了,我可受不起!”张怀仁怒气冲冲。
景宁站到张弘文边上,垂着手站着。
“你们知道错了么?!”张怀仁忍了口气,问道。
张弘文道:“不知。”
“啪”张怀仁使劲拍了桌子,走到张弘文面前,“不知?不敬爱姐妹算不算错!”“父亲,儿子没有。”弘文答。
“没有?昨天那句你的典籍被老子吃了不是你说的?你既然这么喜欢老子,你给我回去把《老子》抄一百遍!还有你,撺掇兄妹不合,去把女诫抄50遍,没有抄完不许吃饭!”张怀仁先骂了弘文,转头就对景宁骂道。
弘文有些不服:“父亲怎地不说二妹妹,二妹妹对兄长不恭,对姐妹不爱,可不是抄道德经就能抄出来的!”景宁私下拉了拉弘文的衣袖,对于张怀仁,她早就死心了,也没有把这个父亲当回事,也不希望一向疼爱她的大哥哥受罚。
“你!当真是有出息了?还敢顶撞我了?你的学问也被老子吃了?!”张怀仁气极。
“父亲这么宠爱二妹妹和轩弟弟,迟早是要出事的。儿子告退!”张弘文也不想再跟他交流下去了,扔下一句话拉着景宁就大步走了出去。
“嘭”张怀仁把一个茶杯直接掷到了门上,然后气呼呼的坐在椅子上。果然是长大了,还管不了了?张怀仁提笔就写到,“靖十五年春闱,劣子张弘文由明经科转为进士科,望苏大人通融。”又差了人给礼部侍郎苏文渊送去。
“大哥哥今儿太冲动了。”待两人走到花园一处,景宁才对张弘文说道。张弘文还有些气愤:“宁丫头,平日里父亲也这么对你吗?”
景宁摇摇头:“没有,往日府中就我一个人,二姐姐和三姐姐拜佛未归,父亲不曾这么对我。”
“我就知道!”张弘文捏了捏拳头,“父亲也忒偏心了,你还是嫡女呢,倒是宠着庶出的,也不怕人笑话!”
景宁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大哥哥别说了,被听到就麻烦了。”
“有甚麻烦的,明年春闱我便下场考九经,中了就入仕了,到时候外放出去,便带着你一起走。”张弘文说道,眼中是志在必得。
景宁点点头说:“大哥哥有志气是好的,但是我跟着大哥哥算什么?大哥哥不必牵挂我,横竖还有祖母照拂着。”
张弘文才点了点头,无比宠爱的说:“祖母心善,自然对你好的。我也不算对不住母亲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说完恨恨的看着捻香阁的方向。
景宁一下笑出来了:“大哥哥,你还要抄100遍的道德经,何必还要念出来,真是老子惹的祸了。”
张弘文也笑了,两人又往前走。
“四妹妹说的是,老子的《老子》果真是道德啊。”
第十三章 诗文大会
过了中秋,张弘文和张弘轩就回了书院,张怀仁又开始忙忙碌碌,府中又只剩了三个姐妹,整日的面也难得见到。
郭嘉送了帖子来,让景宁出府去玩,还说也邀了何子夕和常滢。景宁请示了老太太,带着红绢和红菱坐着轿子就往酒楼去。到了酒楼就有郭嘉的丫鬟来接景宁上楼,一推门,三个人都玩得不亦乐乎。
郭嘉看到景宁来了,忙起身迎上去:“宁妹妹总算来了,我们都等你好久了。”景宁有些不好意思的见了礼:“让几位姐姐等久了,是我的错。”
“不妨事的,今天是诗文大会,现在还没开始呢。”何子夕说道,让景宁在身边做了下来。
诗文大会?景宁有些印象,前世她没有参加过,但是二姐姐张景予倒是得了个新词奖,在京城名声大噪,都说张府出了个才女,至于后来求娶张景予的世家公子也是络绎不绝。
郭嘉在边上看着楼下搭了台子,一脸兴奋的对其余三人说:“好了好了,诗文大会开始了。”
三人齐齐往楼下看,正见到台上站了人:“各位,今年的诗文大会马上开始。”那人又清了清喉咙,“今年跟去年不同,只两轮,第一轮是给画配诗,第二轮才是作诗。”
景宁也有些好奇,兴致勃勃的看着,不知道前世张景予做的什么诗。
眼光一转,就看到对面一身绿色长袍的有融,有融正倚着栏杆看着他,手中还是把团扇,奇奇怪怪的。景宁瞪了他一眼,依旧看着下面的台子。
那人继续说道:“今年四皇子将参与评价,请诸位好好发挥。”
景宁一愣,看到璟垣坐在台子上方,旁边还有几人,景宁均不认识。景宁看了看对面的有融,发现有融还似笑非笑看着她,她在心中咒骂了一句登徒子,又狠狠瞪了过去。
“今年还有四皇子呢。”何子夕叹道。“四皇子的诗文据说很是不错,人又是飘飘俊朗的。”郭嘉接过来说着。“郭妹妹倒是喜欢四皇子得紧,倒不如我们去楼下看,离四皇子更近点。”常滢笑着。郭嘉一脸通红的去闹常滢。
景宁却一心看着地下的璟垣,第一轮已经完了,璟垣正在写着什么,随即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而来,给璟垣递了一杯茶水,璟垣抬头对她一笑,如沐春风般。景宁心里抽搐得厉害,那送茶水的人,正是景宁的二姐姐——张景予!
两人笑着,很是亲密的样子。
景宁气得发抖,好一个真心实意的四皇子,好一个貌美如花的张景予!真想不到原来如此!
“宁妹妹,你没事吧?”何子夕看出了景宁的不正常,问道。景宁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没有听到,何子夕又重复了声:“宁妹妹?”“啊?”景宁才回过神来,见三人都看着她,她才笑笑,“看得有些入迷了。”
“倒不用急,结果快要出了。”常滢刚一说完,下面就有人念:“今年新词‘一轮明月满乾坤’获新词奖。”
景宁一怔,这首诗好生熟悉!
旁边伺候着的红菱脱口而出:“姑娘,这不是你写的诗吗?怎么会出现在这儿?”景宁几人还没有来得及说话,下面那人又说:“获奖者是张家二小姐,由于男女有别,张二小姐便不来领奖了。”
景宁倒安然的坐下来给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