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花落惊鸿-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听祖母说的,你可别到处乱说。”常滢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说着,“你家祖母恐怕在寻孙女婿的,祖母说都问了好几个了。”
    “啊?”景宁愣道,“这事我在府中也不知的。”
    “傻丫头,老夫人做事为何要让你知道的,祖母给我说了这事,也寻摸着要跟你家祖母一起呢。”常滢哀嚎了一声。
    景宁噗嗤就笑了出来:“滢姐姐可是比我大的,我家里面还有个姐姐,要寻也是你们先寻。”
    “死妮子,好生生的说这个做什么!”常滢怒道,“好心好意告诉你,让你也不至于一抹黑的,你倒打趣起来我了!”
    “滢姐姐我错了,不该这么说的,滢姐姐不愿?”景宁道。
    常滢又叹了口气:“人生在世,总想要求个两全其美,若是喜欢的便罢了,若是不喜欢的,可就苦了。”
    景宁默了默,也不知想什么。

  第五十八章 说亲?

    景宁才回了府,就听得丫头说张景华回来了,正在老夫人院子里呢。景宁一阵高兴,也没有派人去同老夫人说一声,就高高兴兴的去了。
    景宁对这个大姐姐的印象是很好的,过年的时候没说几句话就走了,景宁还懊恼了一阵的,这下她回来了,自然是要去找她说话的。
    老夫人院子景宁已经轻车熟路了,只是奇怪的是,丫头婆子都在外面,就连齐嬷嬷也在门口,而不是在里面。
    她也没有多想,只当是祖母要和大姐姐单独说话罢了,一个劲就往里面冲。
    齐嬷嬷伸手拦了下来,小声道:“四姑娘,老夫人现在不适合见你。”
    景宁一阵奇怪,难道还有什么话见不得人吗?
    虽然很疑惑,景宁还是打算听话的回自己的院子,若是老老太太想她了肯定会派人来同她说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见着大姐姐了。
    她想了想,嘱咐了齐嬷嬷一句:“嬷嬷,等会祖母谈完了,可别让大姐姐走了,我老久没见她,想与她说说话。”
    齐嬷嬷点了点头,景宁才念念不舍的准备走。
    里面就传出来一个声音:“门外是你家四姑娘吗?”然后老太太应了是,那声音又说:“正好了,可见一见?”
    景宁没有听过这个声音,听起来是个嬷嬷的声音,但是府中是不会有这种嬷嬷的,还要老妇人亲自招待。景宁隐隐有些不安,但是现在想走也不行了,因为苏嬷嬷已经出来迎接景宁了。
    景宁看了看苏嬷嬷的神色,很是严肃,心中的不安就更加深了一些。但是她还是敛着神情,挺直了背,跟在苏嬷嬷的后面进了去。
    老太太坐在最上方,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一个老嬷嬷,看上去跟苏嬷嬷差不多的年纪,张景华还坐在下面。
    景宁悄无声息的打量了,心中暗暗有了计较。规规矩矩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的脸色不是很好,但是对景宁的规矩还是开心的。景宁又给张景华见了礼,到这个老嬷嬷才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办。
    老太提虽然有些不愿,仍然说着:“这是袁太师府里的周嬷嬷。”
    景宁随即给这个周嬷嬷见了礼:“周嬷嬷。”然后乖巧的站在了一边。
    周嬷嬷笑着不断点着头,然后对老太太说:“老夫人,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四姑娘果真是规矩乖巧的,人才也是出众的。”
    景宁听着有些异样,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只暗暗想着,这个周嬷嬷是个什么来历,袁太师?景宁对袁太师的印象就是袁太师也是璟垣的人。
    帮着璟垣做了很多事,后来璟垣登基之后封了爵位,是个虚职。
    其余均不记得了。倒是还有一件事的,袁太师家的二孙子袁镇是个傻的,听说小时候高烧烧傻的。
    老太太却没有理会周嬷嬷说的话,生硬的转了话题:“周嬷嬷说的事我都知道了,会好好考虑的。若是周嬷嬷有事,就先忙去吧。”
    这就是在赶人了,周嬷嬷脸色僵了僵,尴尬的起了身:“既然如此,便不打扰老夫人了。”说着就往外面走去,本以为老夫人会让她停下的,谁知道都走出院门了,也没有人叫住她,她内心一恼,这个老太婆真是个不识趣的!
    周嬷嬷一走,老太太端着的最后一点面子都垮了下来,对着景宁就是一顿训斥:“你怎么什么时候就敢往里闯的?!”
    景宁有些委屈,但也没有说话,倒是张景华接过话来:“祖母,这事不能怪四妹妹的……”
    “是不能怪她的,这事,是你惹出来的!”老太太吐了一口气,将怒火迁到了张景华身上,“什么人你都敢往家里带的!你是不是不想要这个张家了?!”
    景宁没有想到老夫人的话这么重,一头雾水的看着张景华。张景华似乎也没有料到,鼻子一酸,憋了憋才说:“祖母,我也没有想到是二少爷,原来看到袁大爷是个不错的。”
    “人都没有闹清楚,你就胡来了?!”老太太更是气极,看着景华哪儿都不对劲的。
    景宁见这模样,赶紧劝道:“祖母,别气了,这不是没有什么事么!”
    她虽然不知道什么事的,但是见这样子的应该是没有发生的,因此才敢这么跟老太太说话。
    她这么一说,老太太的气不仅没有消,反而更旺了些,指着景宁就喝道:“你不是与常家小姐出去了吗?怎地回来了!你们可真是气死我了!”
    “祖母,到底什么事闹得这么严重?”景宁一见怒火烧到自己身上,终于问了出来。
    老太太看着她,然后说:“什么事?袁家要把你求了去做那个傻子的媳妇!你还傻乎乎的往里凑!”
    景宁彻底呆住了,常滢才说了这事,怎么这么快就来了,而且还是袁家的傻儿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把目光投向一边坐着的张景华。
    张景华却没有打算告诉景宁的,毕竟景宁现在还没有及笄,况且哪家的小姐自己讨论这事的。
    “你还不给她说?你真打算把她卖了再说?!”老太太一见张景华的样子就是气,又想起刚刚那个周嬷嬷每句话都说着嫁过去都是福气,真是好不要脸!
    景华才心一横,想到自己嫁的时候祖母也说了,才开了口,不过这话不是同景宁说,而是同老太太说的,也是解释这事。
    “大嫂日前同我说,她娘家的弟弟文采杰出,为人方正,正在寻媳妇的。又说她母亲听说我家四姑娘是个才情双绝的,有意求个婚约的。”景华道,“我见过袁家大少爷的,是个俊秀的才子,我合计着这事也可,就跟大嫂说回来问问祖母的意思。谁知道大嫂直接就回去要了个嬷嬷跟我一起的。”
    景华这么一说,景宁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原本以为袁家大少爷的,结果袁家是看上她来配二少爷的。
    这么说,刚刚那个周嬷嬷就是来相看的?景宁这才觉得浑身发冷,难怪老太太这么生气了,这要是相中了,以后……
    老太太喘着气:“就算是袁家大少爷也是不成的,你那大嫂是个好的么?值得你为她做这么多?”
    —————————————————
    —————————————————
    干妈小剧场
    —————————————————
    某融:我上阵杀敌为国立功,你不给我戏份就算了,还把我媳妇儿许给别人,你可以去死了!
    某出:废话这么多,赐你一丈红!
    某融:我不管我不管,我要回来!!!我玉树临风,潇洒倜傥,让我来拯救我媳妇儿……
    某出:我没听到……那个那个,把有融送远一点~~

  第五十九章 弘文中举

    张景华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老太太看她那样子,只恨不得把她打一顿:“你日常让着你那大嫂便是了,何必因为面子把景宁也搭上去?!”
    “祖母……”隔了一会,张景华才哭将出来,“我是推不掉啊,婆婆偏着大哥已不是一日两日的,这次大嫂先去婆婆那儿的,婆婆对我说,若是不答应,她们就有的是法子把四妹妹算计了……”
    老太太似乎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脸色变了几变,看向景华的眼神也悲伤了起来。景宁却不知道张景华过着这样的日子,日常听何子夕说是不错的啊。
    “罢了罢了,你回去吧,只管说是我我不同意。”老太太叹了口气,“不过,华儿,你是张府长女,万不能忍气吞声的,日子可是人过出来的。”
    张景华抹了眼泪,点点头,然后走过来拉住景宁的手,欠身说道:“宁妹妹别怪我,姐姐也是身不由己。”
    景宁看着她的样子也有些心酸,握着她的手就摇摇头:“大姐姐正经过好日子才是。”
    这事就这么告了一个段落,景宁想着,但是让她嫁给那个傻子,她也是决计不愿的,她重生一世,可不是用来这么蹉跎的。
    好在老太太的态度很坚决,后来周嬷嬷还来了几趟张府,都被拒之门外的,连门都没有让进,这才慢慢消了下去。
    不过老太太却生气了,罚了景宁面壁思过,说是因为她性子横冲直撞的,需要好好磨一磨的,明明知道事情不对劲的,还是直愣愣往里面跑。
    景宁觉得有些委屈,她原本就是打算回去的,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就被叫进去了。
    闷闷不乐的罚完站,依旧厚着脸皮往老太太屋子里面去了。
    这几日正是科举考试的,张弘文前日晚上回了家,脚步虚浮的,倒头就睡了。老太太直心疼着,又说他瘦了好几圈,又派了苏嬷嬷亲自去照顾。
    景宁虽然心情不爽利,但是想到大哥哥的事,还是有些激动的。
    也不知道大哥哥怎样了,若是有消息的肯定也要去祖母院子里面的。
    老太太原本以为景宁要闹一闹脾气的,她的这个孙女,勤俭躬身,性子软和,做事也是规规矩矩的,但是心中的弯弯绕也不少,这本没什么的。可自从李婉失势以来,越发的有些张扬了,连原来的好秉性也埋没了。
    此刻又见景宁进了屋,心中就更暖一些,这个孙女是真心把她当祖母的,受了委屈也要来她这儿呆着,老太太觉得很是窝心。
    又因为着马上要放榜了,老太太的心也悬着放不下来,找了人去拦张怀仁,就想知道张弘文考得怎样。
    景宁才坐到椅子上,就见张怀仁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满脸的喜气,见到老太太更是高高兴兴作了揖,然后语气欢快的说:“母亲,文哥儿中了!”
    这一句话就是投入湖中的一块石头,原本还有些沉默的气氛猛然间就复苏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欣喜,老太太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真的?文哥儿是个争气的,中了好中了好。”老夫人念叨着,很是高兴。
    景宁也一脸的兴奋,她虽然与张怀仁关系不好,但是对张弘文却是很关心,听到此刻张弘文中了,心中也是很欣喜的。
    张怀仁也笑得开心:“母亲,适才我去礼部查名单的,文哥儿的名字就在上面,我又看了文哥儿写的文章,言辞犀利,论点鲜明的,不愧是我张怀仁的儿子!”
    他说的很是自豪,让景宁觉得有些不舒服,好像大哥哥的成绩是靠着他一般,明明从小到大张怀仁都没有在意过大哥哥的。
    但此刻也没有说什么,毕竟是令人高兴的事!
    “好!我张家的子孙合该这么张扬的!”老太太说着,一边问身边的齐嬷嬷,“文哥儿醒了吗?”
    齐嬷嬷摇了摇头,老太太便说:“让他休息着,他也累了。”
    一屋子的人都高兴着,老太太便放话每个人都赏半两银子,这话一出,本来就高兴的人就更兴奋了!
    张怀仁见着这模样,只觉得自己尤其的了不得,儿子第一次考就考中了进士,虽说名次不好,不能进殿试,但是等吏部考试之后就能正式做官了,况且张弘文才十七岁!
    “母亲,等文哥儿吏部考试之后,我想把文哥儿送进翰林院,先从修撰开始历练,有我提携着,到也不必担心。”
    老太太想了想,直点了头,父子两同朝为官,相互扶持,这也是佳话一则!
    景宁在高兴之余,却有些担心,大哥哥是不想在京城做官的,他巴不得走得远远的,张怀仁这么弄,恐怕大哥哥是不会答应的。
    果真如景宁所料的,还没等众人都高兴完了,张弘文的声音就在后面响了起来。
    “父亲莫为我谋划,我与父亲不是一类人的。”
    几个人都转过去看,只见张弘文由小厮扶着,还是很虚弱的样子,瘦了很多。景宁一阵心疼,她万万没有想到一场考试竟然会这么大的精力的,张弘文这样子就像是耗干了所有力气一般。
    “你说什么?”张怀仁敛了笑意,有些严肃的问。
    张弘文慢慢走进来,先给众人都见了礼,才说:“父亲不必为我谋划的,我是想要外放出去的。”
    “外放?”张怀仁眯了眼,“多少学子都巴望着能进翰林院,你却想着外放,我不同意。”
    “父亲,我自己的水平我知道,这次又是末尾几名,儿子觉得应当历练才是!”张弘文的声音有些大,气氛有些僵持着。
    老太太连忙说道:“都别吵,好好一件好事闹出这么多事做什么!横竖做官还早,你们两父子多商量,终归是要做官的!”
    张弘文便缄了口,不再说话,只站在一边。
    张怀仁也有些不满,坐在椅子上也不说话。
    景宁看着两人,觉得这事有些复杂,但是她还是支持弘文的,多出去历练历练见见世界总是好的。
    “祖母,大哥哥有这种喜事,可要庆祝的?”景宁转了话题,问道。
    老太太笑意深刻:“自然是要了,这事就交给你了,把景瑶也叫上,办个宴会也历练历练,届时把苏嬷嬷指派给你。”
    听了老太太一席话,景宁直恨不得拿了脑袋撞墙,好提不提的提这事,真是挖了个坑让自己跳的。
    不过,好在还有景瑶陪着,这样一想,也不是很麻烦的。
    “祖母,这事我可没做过,齐嬷嬷也借我用吧。”景宁想了想,还是决定多向老太太要个人,万一出事了可不好了,又是弘文的庆祝宴会的。
    还没等老太太说话,张弘文就抢了过来:“祖母,不必办什么宴会的,孙儿名次是末尾的,可不值得怎么庆祝的。”
    “办!怎么不办?!”张怀仁吼了出来,他这个儿子怎地现在越来越不识趣的,正好借着这次宴会把名声打出去,再请上几个大人,以后官路上才顺畅,他越想越不对,口气就有些硬了:“不仅要办,还要大办!”

  第六十章 庆祝宴会

    因为张弘文考上了,张弘轩也被书院放了几天假,说是回来庆祝的,也顺道学一学经验,以后好下场用的。
    张弘轩一回来,张府总算是热闹了一回。
    老太太也同意了张怀仁大办的要求,但是张府没有人能主持大局,便让张景华回来操办的这次宴会,因是庆祝宴会,何家倒没有什么不满的。
    景宁也乐得没有差事,只给景华打打下手,和景瑶一起负责起了杯盘碗碟的事。
    这就轻松多了,加上还有苏嬷嬷在一边指导的,两人还有时间去找弘文讲故事,不过张弘文意志很是低沉,往往说到一半就发起愣来,景宁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这次张怀仁可是下了血本的,京中的多半权贵都被他下了帖子,除去一些不必走关系的,来的人也应当是朝中的权臣,张怀仁把着中书省的实权,又有谁不愿意来这一趟?
    越是这样,张弘文就越觉得不乐意,他既不喜欢被赶鸭子上架,也不喜欢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想着应该出去历练的,偏生张怀仁让他在京中,当真是又左右逢源的,欺上瞒下做个糊涂官,他可不想的。
    为官者,自然是清正廉洁的。
    为臣者,应当做纯臣,才对得起国家的栽培之恩!
    眼看着离宴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景宁却看着弘文一点一点消瘦了下去,心中很是心疼,晚上悄悄让翠桃送了好几次的夜宵,也不知道吃了还是没有吃。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这个宴会总算是办起来了,而且还是热热闹闹的,京中在朝之人几乎都来了,张怀仁便拉着张弘文四处的走动,认识更多的人。也为张弘文今后的官路积累人脉,弘文也知道这茬,他虽然心内鄙夷的,但是做派仍旧是翩翩公子的,也赢了许多人的好感。
    “怀仁兄,有这么出色的儿子,当真是你的福气啊!”说话的正是袁太师的儿子袁瑞添,也就是前些日子来求景宁的袁二少爷的父亲,跟张怀仁同在中书省的。
    张怀仁故作着推辞:“哪里哪里,瑞添兄的大少爷也是才华横溢的!”
    说着,两人都笑了起来,举杯相互喝了一杯之后,张怀仁就带着张弘文去拜见下一个人了。
    等权贵都见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开席了,张怀仁兴致勃勃的站在前方,张弘文站在张怀仁身边,风吹起他的长袍,当真是一表人才的。
    张怀仁清了清嗓子,才说:“感谢诸位来张某府中庆贺犬子进士之宴,犬子张弘文蒙诸位提携,于前些日子春闱考中进士,不日将与你我同朝为官,届时还望诸位与朝事上多多帮照。”
    下面坐着的人并没有回答,张怀仁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自豪感油然而生:“犬子弘文,三岁便熟读诗词歌赋,自十一岁送入书院,至今六年。无不是勤学苦练,因而有了这番成绩,我这个父亲倍感自豪,因此举办这宴会,望大家尽兴方已。”
    这话一出,下面才有小小的议论声,弘文只有十七岁,的确是天资过人了!
    “一定一定,令公子天赋异禀,一定是好料子的!”
    渐渐的,有人附和张怀仁的话,张怀仁很是得意,觉得这是李婉被关进后院之后唯一一件好事。
    张弘文却忽然觉得很安定,他看着满厅的人,很是放松。
    张怀仁示意他也说两句表态,以后这些官场上的前辈才会在官路上多多照顾他的,张弘文冲张怀仁一笑,然后就大声的说,
    “弘文谢各位前辈对弘文的照顾,也感谢父亲的栽培。”
    张怀仁听着很是得意,这样子才是他的儿子的,又在众大臣中长了脸,日后指不定多亨通的。
    “但是,大丈夫志在四方,弘文不过是进士榜其中一位,文章侥幸获得各位青睐。却更想出去历练一番的,造福一方再谈兼济天下。”
    此言一出,原来还是热闹的场面一下就冷淡了起来,大多数人都怔住了,这年头都是拼了命往京城挤的,还有人愿意外放,着实让他们吃了一惊。
    脸色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张怀仁,他黑着脸看着张弘文,这下再怎么补也补不回来好印象了。
    “张公子是个有大抱负的。”
    “公子必定会是个好官”
    ……
    这一句句砸在张怀仁的脑中,气不打一处来,这里面的语气是真是假,张怀仁一听都听出来,多半都是揶揄的口气,只不过碍于面子才说了些好话,背地里指不定怎么想的!
    这个弘文,真是不识好歹的!亏得读了这么多圣贤书,真不知道读到哪儿去了。
    这时候他倒忘了,是他亲自给张弘文改的考试科目,就想让弘文落榜的,然后不得不依靠他才能踏入官场。不过,他现在若是记起来了,也会觉得正是他改了科目,才有了张弘文的进士了。
    这话传到后院的时候,已经快要散席了,就跟前厅的反应一样,几桌子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主位上的老太太,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听到前面传来的消息,脸色也僵了,文哥儿这般下他父亲的面子,尤其还有这么多官员在,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的。
    景宁倒是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她了解弘文的,此刻见弘文这么做的,也觉得弘文总算把要做的做了。
    若说前厅的男人们对张弘文这个做法很是鄙夷,觉得是哗众取宠的;那么后院的女人们倒是觉得张弘文这样子很有自己性子的,以后也能独当一面的。
    于是,漫天的夸奖纷纷朝着老太太去了。
    “老太太,您可福气真好,孙儿是个有抱负的”“大少爷这般魄力实在人间少见的”“老夫人,您就等着享清福吧。”
    ……
    老太太本来心中很烦乱的,又不得不应付着各家的夫人夸奖,一时间也忙不过来。
    景宁身边的常滢拉了拉她,小声说道:“宁妹妹,你这哥哥倒是有魄力的,比你强上百倍的。”
    景宁也忍不住点点头,只见常滢面露敬佩,竟是景宁从未见过的样子,景宁心中一动,又想着弘文那模样,想着若是常滢成为她的嫂子会是怎样的。
    想着想着,就笑了出来,惹得常滢一阵奇怪。
    “宁妹妹,你想什么呢,怎么傻了?”
    景宁又看了常滢一眼,越发的肯定了,又自顾自笑了起来。

  第六十一章 有融回京

    看到景宁笑得跟傻子一样,常滢忍不住在心中啐了一口,这小蹄子,在想什么呢!想着也不理她,而且转念想着张弘文的话。
    以往景宁总是说张弘文是个玉树临风、惊才风逸的,常滢并没有见过,也觉得景宁惯会自夸的,此刻听了弘文的这番话,只觉得景宁是没有说错的,这个弘文,是个有抱负,有才能的人。
    心中不由得就对这个景宁的大哥好奇了起来。
    不过今日是弘文的庆祝宴,常滢也不好直接让景宁吧弘文领了来见见,只好坐在一边听着各家夫人的话。
    待席散了之后,张弘文被张怀仁关进了书房,常滢却跟着常夫人回了去,景宁有心让她见见弘文的,也没能来得及。
    张怀仁也是气得不行,好容易府中出个进士,想不到张弘文居然当众下他的面子,以后还叫他怎么在官场上混的,本来时局就有些乱,这下子,更不知道从何入手了。
    于是,他将张弘文关了起来,准备走些关系让他免了吏部的考试,然后直接求了官留在京城,到时候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张弘文也不能违君命的!
    这事便这么遮遮掩掩的过了,过了几日,远在西域战场的秦有融大捷回京,京城又热热闹闹起来。
    有融骑在高头大马上,走在队伍的最前端,他一身的黑衣,似乎衣服上还有灰尘,可见是风尘仆仆的。
    他的脸色很是疲惫,但是眼睛却依然很明亮。他不断的扫视着道路上站着的人,连酒楼上临窗的位置也没有放过。
    四周皆是一脸兴奋的民众,也有害羞着不断扔着绢的姑娘,偏他一点也不在意,只昂首挺胸的往前面走,余光总是刮过街道的每一个缝隙。
    眼看着宫墙在前,他仍旧没有看见她的身影,不由得敛了眼睑。
    好像,她没来。
    有融烦闷了片刻,千里回程,却没有她。
    正在有融抬头那一刻,就看见远处酒楼栏杆上的熟悉身影,她穿着粉色的衣裳,倚在栏杆上,正冲着他笑。
    正如这春日一样,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只觉听到了柳树抽芽的声音,细嫩微小,但是带着希望与明媚。
    不过是须臾的时间,有融依旧是气宇轩昂,英姿抖擞的进了宫城,自然他扬起的笑脸没有逃过那个倚栏而笑女子的眼睛。
    “四姑娘仿佛对三皇子格外上心。”里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意在外面看有融背影的景宁一愣,才想起来苏淮安还在里面坐着。
    眼看着有融回来,竟然把他忘了。
    她微微有些尴尬,从露台上进了来,说道:“苏公子抱着那一对瓶就是了,哪里来的这么多话。”
    苏淮安抬起头笑了笑,日光映在银灰色的面具,竟还有些刺目。
    在这间屋子里面的角落,端端正正的摆着前些日子景宁拿出来的大瓶,天青色的釉彩明明亮亮的。这是刚刚苏淮安去张府里面偷出来的。
    景宁起初看着他扛着两个瓶还觉得好笑,又见他躲着众人耳目悄无声息的把这对瓶搬到这里来,瓶还是完好无损的,才觉得苏淮安是真的厉害的。
    “四姑娘要跟三皇子在一起,怕是有得磨。”苏淮安无所谓的笑笑,景宁就将桌上的茶杯扔向他,被他巧妙的接住把玩起来,“四姑娘别恼,只说有的磨,又不曾说不能在一起。”
    “你——!”景宁喝道,“你叫我来,就为了说这话罢!”
    “自然不是,与四姑娘做生意还是不错的。”苏淮安道,“苏某还有一桩生意,不知道四姑娘有没有兴趣的?”
    景宁看着他,摇摇头:“我可没有第二对瓶与你了。”
    苏淮安一阵失笑,良久才道:“我要这么多瓶做什么,这次是要四姑娘帮我找一味药材。”
    景宁有些疑惑,脱口而出:“什么药材?”
    “这味药称为归魂,炮制已成,呈片或粉状状,味辛。罢了,有毒的药,四姑娘只管将府中的药材画上图,给我辨认就是。”苏淮安说着,又想了想,补充了后两句。
    景宁仍是不明白,懵懵懂懂的点点头,只消回去看看药材便是。
    不过有毒?还有毒药材这一说?景宁又看了他一眼,他要这有毒的药材有何用,难道也是去害人的?
    景宁虽然这么想着,究竟没有问出口,既然是交易的,那就何必问这么多?
    “既然如此,苏公子有何事交换与我?”景宁道。
    苏淮安默了默,而后一字一顿的说:“陈云谒去了家庙,准备把张景予接到四皇子府里去。”
    苏淮安说得很是平淡,但在景宁的心中却激起了千层浪,这可是件大事,张景予难道这么糊涂,甘愿进四皇子府!
    到时候就是把张府架在火上烤了,张府也不得不成为四皇子阵营!
    虽然张怀仁一直都看好四皇子,但是四皇子态度一直暧昧不明,只要张景予一旦进入四皇子府,张府就站队了。
    老皇帝还没有死,大臣就站了队,这是什么概念!
    再说,张景予进入四皇子府,顶多是个侍妾,没有父母之命,加上戴罪之身,私自由陈云谒接进去,这是见不得光的,一旦捅破了,整个张府的名声全毁了,且不说张景宁和张景瑶,就连嫁出去的张景华,也将一并受影响的!
    “已经接进去了?”景宁胆战心惊的问。
    苏淮安见她终于脸色变了变,觉得很开心:“自然是接进去了,没有接进去苏某何必和四姑娘做生意?”
    这么说,苏淮安早就知道这事了。景宁每天都在府中,消息自然没有苏淮安灵通,现在竟然被苏淮安牵着鼻子走,真是可恨!
    “若是早让四姑娘知道了,以四姑娘的心思,怕是早就解决了,现在正好,陈云谒还没公开,苏某也算是给了四姑娘一个提醒。”
    景宁才想起陈云谒来,看样子陈云谒是真的针对她了,怕是有大动作的,否则,凭陈云谒的心眼,哪里容得下张景予!
    张景予,恐怕就是用来对付她的。

  第六十二章 火烧家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