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鱼沉-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夷光看着施父一脸的笑意,面色也跟着柔和起来。转头看着里长,道:“不知是为何?”
那里长走进了施夷光的桌案上,征求她的同意后,执起桌案上的竹卷:“最初的季夫子几年前离开后,我们聘请了个曾经在季夫子名下读过书的年长者继续为夫子。后来这夫子不知道哪里听到什么仁义儒学,丢了老母跑去了鲁国求个什么鬼道。这下好了,咱们连着几个村一下没了夫子。”
那里长说着,继续翻着手里的竹卷:“先生你这册书,内容着实不错!不错不错。”里长由衷地赞道。
施夷光看着里长手里倒拿着的竹卷,点点头:“嗯,的确不错。”
“里长听说了你行过各国,又见识过许多学问。所以想来请你去代做夫子。等到时候找到了新的夫子就好了。”施父在旁边说道。
施冰儿回家之后跟她娘说了施夷光的事儿。施冰儿娘也是把施夷光当做亲生女儿来看的。听了也是开心,在外头说起,尽是夸赞。结果一个说一个,一个又一个添油加醋。到了里长耳朵里,那就成了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博学女先生。
施夷光看着施父希冀的目光,点了点头:“自是可以。”
施父一喜,转头对着里长道:“大人,我这女儿答应了。到时候还请大人多照顾照顾她。”
“自是自是。”里长说着,慢慢放下手里的书卷,又道:“这书内容之深奥,不错不错。”
施夷光点头应声:“是不错。”
里长抹了抹袖子,道:“那既然答应了,往后便是施夫子了。明日就可去学堂。就在往日你学过的地方。之前的夫子将走,学生还没散呢。”
里长告辞离开。施父亲自送了他出去。送完人,又折了回来。施夷光已经坐了下来,继续拿起书卷开始看。跟之前一点儿不同也没有。好似什么都未曾发生。
施父有些讶然:“光儿,你不开心吗?”
施夷光抬头看着走进来的施父,点点头:“开心。”
施父更加讶然。这叫开心?他也没再说什么,而是坐在了施夷光对面,道:“那学堂院子比我们家还大,屋子也宽敞。你要住那边也可以。不过饭菜你从小到大没做几顿,每日就回来吃罢。”
说着,施父顿了顿,有些不自然的开口道:“你母亲心疼你,虽然学堂里这边不远,可没事儿你还是多回来看看她。”
施夷光笑道:“爹,我就住家里。”
“啊?”施父看着施夷光,又惊又喜:“不搬走啊?”
施夷光点头:“嗯,不搬走。”
施父笑起来,道:“哎呀,这多不方便。那你岂不是每日还要来来回回。”说着又赶紧道:“不过没事,反正也不远。”
说完,他目光落在施夷光手里的书卷上,伸手指了指:“你这到底是什么书,里长都说好。”
施夷光将手里的竹卷递给施父:“爹要看吗?”
施父接过,正着看了看,又侧着看了看:“这写的都是什么?”他也是上过几日学堂的,大字还是认得两个。可这里头这些字儿,怎么看都不识得。
“这是楚文字,跟咱们越国大不相同。”施夷光道。
施父闻言,赞道:“这里长可真厉害啊,连楚国的文字都看得懂!”
施夷光笑了笑,想到将才里长拿倒的书卷,没说话。
……
时光飞逝,施夷光安安静静的当着几个邻村的夫子,一当就是三年。苎萝村里来来往往的人走走停停。离去的,过来的。
这些年中,为奴的越王勾践从吴国离开,回了国大事生产。
唯一不变的,就是施夷光和施冰儿以及郑旦,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嫁出去。已经熬过了二十又六。完全是老妇人的年纪了。于是也就成了村里教育孩子的对象。
尤其是施夷光和施冰儿,东西两村出了名的美人,从小夸到大。当年夸的多,如今说道也就多。
不过施夷光无所谓。
又是一年开春。施冰儿在河边浣着纱。听旁边的女子们嬉笑说着话。她轻笑的听着,不时接上两句。
碧波荡漾之中,有舟子行来,上面有两个男子,一个年轻尚轻,清隽英俊。另一个是头发半百的老者。
舟子及近,施冰儿停下手里的纱,看向驶近的舟子。
“请问,此地可是苎萝村?”那头发半百的年长者冲着最靠近岸边的一浣纱女子询问道。
“正是,此地为苎萝村。不知先生前来寻人,还是游历?”那女子抖了抖手里的纱,对着年长者问道。
那年长者没有回话,只将岸上众人女子扫了一遍,露出欣喜之色,最后目光停在施冰儿面上,停滞片刻,惊艳呆愣。
施冰儿敛下眉眼,冲着那半百老者行了个礼,而后转过身子,别开那老者的目光,背过去继续浣纱。
“在邻城便听说这诸暨苎萝村盛产美女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那老者赞叹的声音传来。
“咱们村美人的确多得很。不过啊,这村里头美人中,有两人美甚。”有女子笑道。
那老者闻言一喜:“哦,不知是哪家女子?”
那女子指了指旁边的施冰儿,道:“不过要说最美,便是咱们这东村的施家女了。”旁边的女子们起哄。
施冰儿端着盆子站起来,羞恼的嗔了那女子一眼,转头对着老者道:“先生莫听她们胡闹,咱们村最美的,是我那西村的施家妹妹。只是不知先生向此而来,到底为何?”
那老者跟年轻男人已经下了舟子。年轻男人蹲在旁边系着舟绳。
第361章 选美人
“东施,我们都觉得你比西施美呀。”旁边有女子哄笑道。
施冰儿端着装纱的盆子,转头娇嗔的瞪过去。那几个女子便掩面闷笑。
“此事我还不能告诉夫人。但夫人该知晓,我们并不是坏人,且问及此亦未有伤害你们之意。”那老者对着施冰儿客气地道。
施冰儿见此,也不再多问,冲着老者点点头就要转身离去。
“夫人且慢!”那老者伸出手说道,止住了施冰儿离去的步伐。
施冰儿回头看着老者道:“我并未出嫁,先生不要叫我夫人。”
“啊?夫人还没有出嫁?”老者一脸意外之喜。
施冰儿皱了皱眉头,无奈的道:“先生还有何事?”
老者听闻此,一脸喜悦:“夫人这般……姑娘这般貌美如花,为何不曾出嫁?”
施冰儿现在一听出嫁的事着实有些火。亲娘管了伯娘管,伯娘管完亲人一个个都开始催。如今连个陌生人都要问上一句你怎么还不嫁人,忍不住就有些火气,脸色也有些冷漠:“老先生这话说的,貌美就得嫁人?我们村最美的女子都没嫁人呢,岂不是要遭天谴。”说完抱着那装纱盆子转身就走。
老者在后面跟着喊了几声都没喊住,便只能跟着施冰儿后面上了山林之中。
山林之中寂静然,寂静中却有蝉蜩如沸不绝于耳。
老者追的气喘吁吁,走在前面的施冰儿感觉到后面老者的无力,这才停下了脚步,转身看向被年轻男子搀扶着走来的老者。
“你到底有何事?不妨直说。”饶是施冰儿这样的好脾气,也有些不耐烦了。
老者看了看寂静的山林四周,回身对着施冰儿,先是弯身一礼:“老夫文种,为越国上大夫,叨扰姑娘了。”
施冰儿听到是越国上大夫,很快压住自己脸上的惊讶之色,神色敛起,礼貌地道:“请大人直言。”
老者直起身子,看着施冰儿,深思之后才道:“我们此次前来,皆是为了越国。如今越国宫中需要长相出众的女子,大王任命我和范蠡大夫在国内四处寻找。”
施冰儿听着老者的话,她想知道找美人来作甚,但终究没有多问。毕竟对方这样的身份若是没有提及,想来她也不好多问。等对方想说再说便是。
“原是如此。”施冰儿点点头:“若是此般,两位大人来此地倒是来对了。我们苎萝村里别的好物不多,但美人却不少。但她们愿不愿意跟着大人们去越宫,还不得知。”
话音落下,山林之中出现一阵响动,三人转头看去。从那大树后面走出了一位妙龄女子,年纪看着将过二十左右,身子曼妙婀娜,螓首蛾眉。
老者看了看那那女子,觉得着实惊艳美丽,又再回头看向施冰儿,两相比较,还是觉得施冰儿身上的温婉大气更胜些许。
那女子背着一捆柴,腰间别着砍柴的斧头。粗布麻衣却掩不住天生丽质。她似乎才看到面前三人,冲着施冰儿唤了局“东施姐姐。”便走到她身后掩住身姿。
惊艳之后,文种继续看向施冰儿,道:“不知村里可还有貌美的女子么?若有还劳烦夫人……劳烦姑娘带路。”
“自然是有的。”施冰儿道:“只是我要端纱回去,待我晾好纱再带你去罢。”
“甚好甚好。”文种感谢道。
三人在林中走着。
跟在施冰儿后面的郑旦犹犹豫豫地开了口,对着施冰儿道:“东施姐姐可是要带他们去见西施姐姐?”
施冰儿点头应声:“是啊,咱们村可不就她最好看。”
郑旦闻言吐了吐舌头,凑到东施耳边小声道:“东施姐姐总是这样说,但村里大多人都说你更好看的。”
施冰儿也没有跟她争执,只摇了摇头道:“你不懂的。”有时候好看,不仅仅是五官的端正艳丽。还有由内及外的气质,那种无可替代孤傲绝美的气质。她没有,西施身上却有。
郑旦也不多说此话,闻言只道:“既是西施姐姐,那我带他们去吧。正好我也住在西村,也就不用你再跑一趟了。”
东施听着郑旦的话,想了想,道:“也罢。”而后转头对着身后的文种道:“大人,我就不带你们过去了。这郑旦姑娘将好住在西村,她带你们去好了。”她正好回去晾纱。
文种点头,对着郑旦道:“那就有劳姑娘了。”
山中阳光斑驳,飞雀嬉戏。
郑旦背着一捆柴走在前面,一言不发的带着路。
文种跟在后头,看着山中的景象,似是想到了什么,转头对着俊朗男子道:“来越之后,你经常至此地。我之前还不能理解,如今想来你该不会早知这苎萝村中美人甚多罢?”
“美人甚多又如何,却没有我想要的那一个。”范蠡语气淡淡。
文种叹了一口气,不由得劝道:“少伯,你已经三十又五了。再过几年就是不惑之年。总不能一直这样不娶不生的。就算不为自己,也要想想你那母亲。”
这话范蠡听了不知多少遍。耳过无痕。
前头的郑旦转头,看了一眼文种和范蠡,很快又回过了头。
过了片刻,又转头,看向文种和范蠡,声音怯怯地道:“你们找美人是带去越宫侍奉大王的么?”
文种闻言,看着郑旦。而后开口道:“现在还不便说与姑娘,若是姑娘跟我们去了越宫,便知晓了。”
郑旦闻言,眼睛亮了亮,回头看向文种:“先生是说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去越宫吗?”
文种看着郑旦笑了笑,道:“这也说不定。此行我们需在全国选取美人十位。如今已经选好了八位,只剩两个待选罢了。
两位待选,我瞧着将才那东施姑娘便极为不错。行为举止皆雅观。便只剩下一位待选了。”
郑旦皱眉,小声试探道:“东施不会愿意跟你们走的。”东施有心仪的人,为此已经推拒了许多家境优渥的男子了。家里还有个患病的老母亲。又怎么会抛下老母亲到百里之外的楚宫做大王的侍妾。
第362章 再见
东施肯定不愿意,这一点郑旦心里很清楚。
文种听及此话倒是不生气,笑了笑,道:“如今国之将破,但凡有点儿心的人都不会为了一己私情误了整个国家。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我看东施姑娘是个明理的,她不会不答应。”
郑旦走在前面,低着头咬了咬唇。正因为她很了解东施,所以她知道她不会为了做大王的侍妾放弃母亲和心仪的男子。
可她也知晓,若是在家国道义面前,以东施的性子,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牺牲自己的私情。
只有一个名额了。现在正去见西施。若是西施能入他们的眼,她便是第十一个了。
郑旦捏着捆柴的绳子,垂着眼睑泫然欲泣。
一行三人在郑旦的带领下很快下了山。下了山便是一座桥,过桥只见一座低矮的院子,院子里面晾着各色的纱。
施夷光坐在院子旁边,背着院门,雕着木偶。施夷华光着尻子趴在一旁,撑着小脑袋认真地看着自己的姐姐给自己做小人。
郑旦走到西施家院门口,看着背对着院门的施夷光。一身白色轻纱,柔软的头发披在身后扎成一股。素衣黑发,简单极了。
郑旦舒了一口气,幸而没有装扮过哪怕一点儿半点儿。
“西施。”郑旦唤道。
施夷光早便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这会儿听到郑旦叫唤自己,这才回过头,正‘嗯’了一声应话,目光便落在郑旦旁边跟着的,年轻男子身上。
若是没有三世的记忆,她肯定记不起这是当初她在河边救上来的人。更忘了此人姓谁名谁。
再死一次活过来带着三世的记忆。她怎么会忘记这张如琢如玉的脸,怎么会忘记这个身姿挺拔如松的人。曾经许她归来十里红妆相聘的人,曾经对她笑语晏晏又带她走向毁灭的人。
施夷光捏紧手里的雕刀。思绪千转之间已经看向了郑旦,道:“郑旦妹妹有何事?”
郑旦看着施夷光的脸,明明丝毫粉黛未施,偏偏依旧炫目夺人。她不禁有些自惭形秽。
“是东施姐姐让我带他们过来的。”郑旦往旁边让了让,露出后面的文种与范蠡。
施夷光看向文种与范蠡,目光已经恢复澄澈清明,疑惑地道:“两位是?”
范蠡呆呆地看着施夷光,忘了言语。
文种没注意范蠡,只看着施夷光,见她神色淡然,既没有那东施的推拒,也没有这郑旦的忸怩。目光虽澄澈,却带着难有的沉静。见之十分满意。于是语气愈发慈蔼,道:“在下是越国大夫文种,敢问姑娘何名。”
“秉文。”
施夷光还没有来得及回应,旁边的范蠡已经开了口。他直直地盯着她那一双澄澈明亮的眼睛。
施夷光看向范蠡,面上无波。只带着疑惑。
“秉文,真的是你!”范蠡面色一开始淡漠如斯,当看到施夷光的一刹,先是疑惑,然后呆愣。到如今确定之后的欣喜不已。
真的是你啊。
这么多年了。范蠡感觉自己死去的心在见到她的一瞬,又慢慢的活了起来。
施夷光本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告诉对方认错人了。可对方至始至终都没有问过她,直接就判定了她是当初救他的人。
只见过一面,这么多年之后,还能一眼认出。施夷光不禁怀疑对方也有跟自己一般的记忆。
“你是?”施夷光迟疑地开口,她看着范蠡,目光带着难以察觉的审视。
范蠡闻言,不由得上前一步,看向施夷光的目光欣喜难抑:“是我,当年你在河边救过的人。”在他看来,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不能记住是很正常的,于是又道:“在大约十二年前的冬日,楚国宛地,你可还记得救过一个落水的人?”
施夷光认真地看着范蠡的模样,偏着头,似乎真的在回忆当年的事。
思绪不禁飘远。
施夷光看着范蠡希冀的目光,明亮而专情地盯着自己。没有重生过,没有一丝记忆,就那么一眼便能将自己记得这般深。若还为了自己一直过了而立将近如今不惑之年还没有娶妻,那也是一番深情了。
第一世他是不是如此呢?时间太久,施夷光已经有些忘了第一世他的模样,忘了第一世他和自己的相处。只记得,那一世他许了自己十里红妆。
可谁能想到后来,说沉江就沉江呢。连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的。想到第一世自己还为了这个男人赴汤蹈火,为了帮他完成复国灭敌的大任牺牲了自己最美的年华和生命。
第二世也遇到了个许自己一生一世的熊章,爱你的时候也是深情得不得了。可谁又能想到,后来会任由自己在战场上被千刀万砍死得梆硬呢。
说起来也不是他们的错,只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道义。为家为国,一个女子的性命算什么。
这个时代太多如此的人了。自己坚持的道义凌驾与一切之上。
如范蠡;如熊章。
又如要离;如干将;如子路。
刺庆忌的要离,用苦肉计迷惑庆忌,杀了自己深爱的妻子。因为在他看来,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幸福大于妻子的姓名。事成之后自杀。
干将为了铸剑,将自己妻子投入火炉。在他看来,剑道比妻子和他的姓名更重要。
子路跟人交战时冠缨被击落,他便放下剑去捡冠,道: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在他放下剑捡冠的时候被人砍成肉泥。在他看来,礼仪甚至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
他们错了吗?谁又说得清对错呢。不过每个人所坚持的,所信仰的,不同罢了。
施夷光看着范蠡的眼睛,思绪纷飞,一瞬间看了进去。
活了这么久,她也没什么好责怪的呢。更提不上复仇。所以,这一世,就做擦肩而过的路人罢。
就不要来招惹自己了。
文种在一旁,脸色奇怪地看看范蠡,又看看施夷光。他明明记得当年救少伯的,是个男子啊。
看着面前少女面色沉静又略微思索的模样,许久都不曾开口,于是忍不住提醒。范蠡声音小了小,补充道:“当年你救下我之后,说乃是越国苎萝村人。要我来找你,向我索恩。让我,让我…”
第363章 以身相许
“让我……”
范蠡说着,声音小了下去。脸上带起红晕,看着施夷光,似乎想要她继续往下说。
以身相许么?
去你娘的以身相许。
全村的人都知道她出去游历过,范蠡这样的身份随便一查就能查到当年救他的人是自己。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安阳身上。还说当路人。这样看来,装不知道肯定是不行的了。
既然不行,那就一刀子捅过去吧。
“哦,好似有些记忆。”施夷光恍然,语气悠悠。她说完,看着范蠡,有些不确定:“你是当年我救下来的那人?”
范蠡看着施夷光,见她想起了自己,重重地点头:“正是在下。”
“那时年少,性本轻狂。”施夷光面上不再疑惑,带着浅笑,看着范蠡礼貌地道:“一句儿戏,大人竟记了这般久。”
范蠡的希冀僵硬在脸上。定定地看着施夷光。
一句儿戏?
范蠡心口一缩。看着施夷光巧笑嫣然。面上神色淡淡,似乎真的只是当年的一句戏言。他心中瞬间一片空白。
文种在一旁,看着范蠡怔愣的模样,不由得一阵心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当年范蠡应下了以身相许之诺后,便一直在寻找,在等待,至今未娶。
就算再陌生,救命之恩加上十二载的等待与希冀,早已将此女化作不可分割的血肉。突然一句戏言,何止是生生要撕他一块儿肉那么简单。
“可还有事?若是无事。我便要忙了。”施夷光对范蠡的怔愣和不解置若罔闻,客气地开口。
“你嫁人未曾?”范蠡看着施夷光。
施夷光转头看着旁边光着尻子玩泥巴的施夷华,面带笑意。没有回话。
“你们是哪家的?”身后传来中年妇女的声音。
一群人看向院子后头。只见施母从院子后头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用犊鼻擦着手上的水。目光看着范蠡,带着惊讶于些许激动。
她操心东施的亲事,何尝又不操心自家女儿的亲事呢。两个都是梅之年了。心都快操碎了。
施夷光转头看着施母,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眼中的兴奋之色。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
范蠡的神色很快敛好,看着施母,回道:“在下乃范少伯。此为在下友人少禽。”
“你们这是……?”施母说道,看了看身后的施夷光。
施夷光站在旁边,看着院子外的范蠡没有说话。
“在下本是楚国人,在越国谋职。”范蠡看着施母,缓缓回道:“秉文姑娘当年在楚国救过在下一命。”
说着,范蠡看了眼施夷光。
施夷光心下一凛。
不待施夷光阻止,范蠡已经回过头对着施母道:“当年秉文救我,我曾许诺以身相许。故而这许多年一直在寻她。如今总算寻得。”
施母从一开始的疑惑和点点兴奋,听到这话完全是笑眯了眼。一笑,又觉得不对。
“谁是秉文?”施母看着范蠡,疑惑地开口。
范蠡看向施夷光。
“正是西施姑娘。”
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丝的不确定和询问。施夷光想要打个哈哈或者扯个谎都没法。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注定?
“光儿?”施母转头看着施夷光。
犹豫片刻,施夷光点了点头。
施母见此,整个人都热络起来,急不可耐的上前几步打开了院门迎进了范蠡等人。
“原是光儿的故人,来来来,快些请。”施母道。
郑旦跟在后面走了进来。
将范蠡和文种迎进了堂屋。施母斟了两盏茶,询问起来。
“当年我在楚国,冬日寒冷至极,不甚落入了湖里。被人打捞起来时已经奄奄一息。都救不过来了。”范蠡将当年施夷光救他之事一一道出。说至此,想到后来听少禽说她当日救自己的方式,脸上不禁泛红,目光瞄向安安静静坐在旁边的施夷光:“得幸遇到西施姑娘,她救回了我。为了报恩,当日便许诺以身相许。”
施母越听越喜。闻及此,转头看了眼施夷光,回头再问:“光儿当时怎么说?”
范蠡顿了片刻,又看了眼施夷光,这才回道:“姑娘让我来这苎萝村寻她。”
这就是答应了。
施夷光想到当日的事,恨不得把自己舌头咬了。
当年心心念念的全是怎么逃离越国,怎么逃离越宫吴宫把自己嫁出去。结果东兜西转的将许给了卖了自己的范蠡。
果然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施母听着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天知道她为了自家女儿的亲事操了多少心。
“虽然当年年少,但我家施夷光还是读过许多书的,又跟着圣人先生一起游历过。”一说起施夷光,施母满面全是自傲之色:“跟那些一般的小女儿们可不同。她是个极为重礼的女子。凡事许期必偿。
是吧光儿。”施母转头看着旁边的施夷光。
施夷光微微垂下头,敛起自己的神色,从善如流般地应声道:“母亲说的是。”
施母脸上的笑意更是浓厚了。挥手让施夷光下去后,便留在了堂屋里跟着范蠡寒暄起来。问家中老母问从属兄弟问所谋职为。待听及是国家的上大夫时,却是惊掉了下巴。顿时收起了随意的热情,变得恭敬又小心起来。
但是范蠡更加恭敬的样子又让她更加满意起来。文种见此,带着郑旦也识趣的退了下去。对于怎样说怎样做让别人舒服满意,整个越国还没有一个能比得过少伯。
当年凭着一身的本事那那张嘴能让大王从吴国平平安安回来,就已经足矣说明。
施夷光走出了堂屋门。外头风和日丽。她站在房檐下,抬头看着碧空如洗的天儿,目光沉沉。
当陌生人不就好了么,非得要贴上来。
爱贴就贴吧,贴得越紧,她就刺得越深便是。
房檐下玩着泥巴的施夷华看着自家姐姐出来,赤着脚丫子就跑了过来,将自己手里捏成了一团的泥巴一脸炫耀地递给自己的姐姐看。嘴里道:“姐姐你看,这是我捏的娃娃。好看不?”
施夷光拉回思绪,低头看着施夷华手里黑乎乎的一团泥巴,摇了摇头,声音温柔:“不好看。”
施夷华顿时不开心撇起了嘴。
第364章 登堂
施夷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声音略低,脚步较浮。这是偏老者的脚步。
文种的话,第一世跟她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却对范蠡影响很大。按照范蠡所计划的,是将选好的十个女子送进吴宫。而这十个里面,并没有施夷光。
偏偏文种看中了施夷光,觉得施夷光的心性和智谋才是送入吴宫的最佳人选。甚至高于那选出来的十个女子。于是对着范蠡一番家国道义,终于让范蠡答应,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未婚妻送上了别人的床。
也不知第一世文种到底是看中了她哪一点。第一世她温柔娴静。待人亦是宽和有礼。
后来两世都截然不同。还会看上她吗?
不要理会罢。
身后的脚步声停住。施夷光没有转头。
施夷华坐在她的脚边,看着自己手里的泥巴,委屈极了:“娘说这个娃娃很好看的。”他举起手里的泥巴团,对着施夷光说道,似乎想要重新得到自己姐姐的肯定。
要是平日,施夷光一定会蹲下来,带着他重新捏一个可爱的娃娃。
可现在她却不想身后的人看到她的一丁点儿贤惠。
施夷光垂着头,看着站在自己腿边的施夷华,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带着泪,嘴巴扁着,举着自己手里的泥巴好不委屈。
施夷光将头微微侧着,让后面的人刚好能看到她的表情。她看着施夷华的模样,将心一横,阴狠地瞪了他一眼:“滚。”
施夷华看着突然凶巴巴的姐姐,嘴巴一歪,哇哇哇的哭了起来。边哭边想要打施夷光的腿,可又不敢真下手,于是小手在她腿边虚空的挥舞着,不停的嚎哭道‘姐姐坏姐姐坏。’
施夷光面无表情地低头看着施夷华,目光有些软,很快又遮掩过去。
施夷华还在哭,施夷光突然从他手中拿过了那小泥人,往地下一摔,然后踩在上面走了过去。
历史总是向着既定的方向而去。这是一条早已安排好的路。尽管她身处其中不断挣扎,却依旧被岁月的大齿轮带着往前方而去。不管她愿不愿意。
从前发生过的事,一点点的再次发生。毁灭,或者生存。
但她,还是想要去试探试探。
文种看着摔着泥巴走过去的施夷光,惊呆了眼。
郑旦站在他旁边,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