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外戚的自我修养[宅斗]-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出门不方便带太多丫鬟,平常心便被留在了家里,是锦鲤跟着出门,她弓着背缩在马车里,仔仔细细地检查自家小姐的发髻。
  “还好小姐刚刚没有乱动,不然这会子都没办法梳头。”
  顾明珠仰着小脸得意道:“那是,你家小姐我多机智。”
  大概等了半个时辰,她们的马车才缓缓驶入福荣公主府,母女两人换上软轿后,又摇摇晃晃走了一炷香的时间,这才到了二门的入口。
  顾明珠走下软轿,站到了自家母亲大人身边左右看了看,这一套复杂的流程下来,也不知道那些还等在路口的太太小姐们午饭前能不能进门。
  福荣长公主还和第一次见面时那样美貌,虽然已年近四十,但她保养得宜,又喜好穿鲜艳的颜色,显得她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
  今日她穿了一件茜红色牡丹花纹斜襟长衣,外面搭着一件藕荷色妆花褙子,整个人显得娇艳又华贵,尤其是下身穿着的那条凤尾裙,虽只露出一截裙尾,却可见上面金线、珍珠交错,极现奢靡。
  顾明珠看着福荣公主款款走开,脑中只想着,要是我现在上去踩一脚,不知道能不能踩下几颗珍珠来。
  福荣公主走近后见是她们母女二人,脸色刷一下阴沉下来,眯着眼从上到下打量了顾明珠一顿,面露嘲讽讥诮之色。
  大概是不屑之意表现得太明显,周围几个一同进来的贵妇不由得交换了几个眼神。
  看来公主和这位太子妃之母关系不太好啊,难道是太后对太子妃有所不满?
  福荣公主对着刘美凤点了点下巴,敷衍之情溢于言表,随后便挥挥手,让下人们引她们母女二人进去。
  福荣公主不愧为我朝的长公主,据说先帝在时十分喜爱此女,她陪嫁的公主府坐拥全京城最好的位置,占地面积也是嘉定伯府的三四倍。
  母女二人穿过厅堂后,便沿着抄手游廊拐过一个月洞门,一路上青砖铺地,花木扶疏,墙角屋檐尽显公主府的奢华与气派。
  大概走了一盏茶的时间,拐过一幢二层小楼,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便出现在顾明珠眼前。
  是的,不是池塘。
  她家后院那种站着说话对面都能听清的小水池才叫池塘,而福荣公主府上这片烟波浩渺的水域,叫做湖泊。
  湖边遍植垂柳,湖心中央有一四面开敞、面阔五间的水榭,与岸边以一座九曲回廊相连。
  此时初春,垂柳新芽渐绿,身姿摇曳地拂过水面,令人心生欢喜。
  隔着水榭与顾明珠身边的二层小楼遥遥相对的便是此次宴会的正厅——蓬莱阁,此时厅堂之中已经坐了一些较早进来的夫人小姐,彼此正在找相熟的聊天。
  两人沿着回廊朝蓬莱阁走去,刘美凤紧张地拉了拉顾明珠:“珠、珠儿,这、这怎么办呀?”
  “母亲别怕,一会你进去就找角落里坐着,如果有人找你说话你就说,没人理你,你就吃点心喝茶,我听人说福荣公主府上的点心那可是从扬州请来的师傅,十分有水平,还有那茶,都是宫里御赐的,您就当来白吃白喝的。”
  刘美凤一想,有点道理,两人相携走了几步,刘美凤又道:“珠、珠儿,要是有人找我说话,可怎么办呀?”
  “如果对方说的是好话,你就点头说‘是啊’,对方说的是坏话或者你听不懂,你就笑,其他什么都不要说。如果是承恩公张家的夫人和你说话,你就只管挑些好听的话说给她听。”
  刘美凤点点头,又走了两步就停了下来,才要开口,顾明珠便道:“你要是实在紧张或者不知道说什么,你就说要更衣,找个角落躲开一会。”
  刘美凤这才放下心来,母女二人进了正厅。
  和顾明珠预想中的一样,能现在坐在厅堂里的,基本上都是家有爵位或者朝中地位比较重要的人家的女眷。
  虽然她不认识她们,但单看她们瞟向她们母女二人那充满了不屑的眼神,顾明珠就能猜出一二。
  她给她娘找了个风吹不着、人看不到的角落里坐好,低声嘱咐了几句后,自己左右看了看,带着锦鲤进了左边的次间。
  小姐们都在这里面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玩乐,忽见顾明珠走了进来,有人好奇、有人不屑、有人漠然,只有刚刚与她有一面之缘的周湘湘对她露出了友好的笑容。
  顾明珠心想,这小姑娘一看就不是勋贵家里出来的,没有那种眼高于顶的毛病。
  相反,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书香气息,虽然相貌只是清秀,却能让人感觉到,她对待他人与生俱来的包容与友善。
  这样平和的女子,很大概率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官宦小姐,再联系她的姓氏,应该是周阁老的嫡亲孙女无疑了。


第10章 第 10 章
  10
  她人释放了友好的信息,顾明珠也不扭捏,直接就朝她走去,走近了才行礼道:“见过姐姐,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周湘湘正在看人下围棋,此时正好没事,便拉着她到窗下的贵妃榻上坐好。
  “你只比我小一点,也不必叫我姐姐,叫我湘湘就好,我也叫你明珠可好?”
  顾明珠想,那感情好,她的确很难一直对着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姐姐长姐姐短的,有点卖萌嫌疑。
  她爽快地点头答应,又问道:“你自小便在京城长大吗?我听你口音不太像外地人?”
  周湘湘点头:“我家自曾祖父起便一直住在京城了。”
  像她们这样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不管是自身的家学渊源,还是故交亲朋,都不可小觑,是她们这种靠关系上位的外戚最仰视的那种。
  顾明珠想,家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搞起来以后,是不是要琢磨着搞一搞文化进步了,不然真这么混吃等死,都不用等到三代,她这代结束了,就什么都没了。
  她这厢还想再问几句,忽听隔壁间一个小丫鬟走进来禀报:“嘉定伯夫人,我们公主请您到二门去一趟,说有几个自称您亲戚的女眷在大门外大吵大闹,非要进来,但我们公主不认识那几个人,想请您去分辨一二。”
  坐在正中的几个夫人闻言皱起了眉头,如刀的目光纷纷向刘美凤飞去,刘美凤坐立不安,只能局促地站了起来。
  顾明珠快步走到正堂,扶着母亲跟那丫鬟走了出去。
  顾明珠远远瞧着,站在二门门口盛装打扮的一人群,可不就是大伯母和姑姑,以及她们左顾右盼的女儿吗?
  顾明珠心里喜滋滋,天真地觉得助攻的人来了,但嘴上还是要做出惊讶的样子:“大伯母、小姑姑,你们怎么来了?”
  李桂花见这里外人多,便憨笑了一声,道:“我们的车路上坏了,你们也不等等我们,就自己走了,我们紧赶慢赶,好不容易赶到门口,你们已经进去了,这门口拦人的奴才说我们没请帖,不让我们进来,哎呦,你说这可怎么好。”
  顾明珠觉得自己的智商在她嘴里大概和草履虫差不多,但周围人多,她还真不能在这里揭穿她,只好对母亲道:“既然这样,我们和大伯母、姑姑一起进去吧。”
  公主从她们见面起就一直站在旁边冷笑,此时终于找到机会嘲讽:“来得还挺齐全。”
  顾明珠心想,就是这个理,一家人一起出丑,可不得齐齐整整的。
  不对,“齐齐整整”又不是什么好话,呸呸、童言无忌。
  等她们回到蓬莱阁的时候,人已渐渐多了起来,夫人们还坐在室内应酬聊天,顾明珠陪着母亲大人进去的时候,不由得深深佩服万分。
  就一块布料,能从颜色聊到花纹、花纹聊到款式、款式聊到用途,最后引出第二块布料继续聊。
  这等功力不是她们这种半路出家的“暴发户”能练成的,她不由得同情地看了自家母亲大人一眼,她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比较喜欢聊后山哪种野菜什么季节最好吃,村里面哪家新媳妇看上去像是能生儿子的这种话题。
  前者是经济条件决定的,后者是精神层次决定的。
  而此时,母亲恐怕连自己身上这件衣服的布料是什么都弄不清楚,注定不可能加入这些贵妇的话题。
  因此,当刘美凤带着李桂花和顾秋娘坐下后,内心其实是十分愉快的,好歹能有人一起说说话,解解闷,一起聊聊她们曾经最爱的话题。
  结果她还没开口,自家小姑子就捏着手帕往一个不知道什么夫人身边凑去。
  虽然大部分的时间她都插不上话,但这并不能妨碍她的满腔热情与期待。
  李桂花反应慢了一步,再想走开已经不能够了,刘美凤眼疾手快地拉住了她,小声道:“大嫂,你觉得这屋子里,哪个夫人儿子生的最多。”
  李桂花:“……”
  顾明珠让锦鲤和母亲带着的小丫鬟一起找个阴凉的地方坐着聊天,自己带着顾明金、顾明玉、张珍珍三人来到了位于湖心的水榭中,大概是室内人多了起来,小姑娘们便被“赶”到了外面。
  她们四人走进去的时候,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新来了好几个女孩子,令人奇怪的是,中间的正堂空荡荡的,左右两边打通的房间里,倒是各有一群女孩子在聊天玩耍。
  水榭的四周都挂了竹帘,此时已被放下一半,遮挡住了有些晒人的阳光,湖面的水纹映在竹帘上,显出了几分碧波荡漾的光影。
  顾明珠本想带着几人去往周湘湘所在的那边,结果另外一边走出了一名少女,皮肤白皙似雪,乌发蓬松如云,一条石榴裙随着她的脚步微微摆动,更显得她眉眼艳丽、身姿旖旎。
  “顾姑娘,这边。”
  顾明珠被她语气中理所当然的矜傲弄蒙了,莫名其妙就带着三人跟着她进了另一边的房间。
  那名少女带着顾明珠四人坐在了末间的美人靠上,这才继续开口:“我是承恩公府的大小姐,闺名张嫣,不知几位妹妹如何称呼?”
  待几人互报姓名后,张嫣点点头,又道:“这里都是京城勋贵人家的女儿,都是再和气不过的姐妹,你们不要拘束。”
  顾明珠眨巴眨巴眼,扫了一眼四周那些“再和气不过的姐妹们”朝她们一行人投来的嘲笑目光,心想,美人大概是对和气有什么误解。
  顾明金见张嫣虽然神色不那么热情,但态度却很平和,不像看不起她们的样子,便大着胆子问道:“另外一边的都是?”
  张嫣低下头,淡淡道:“她们都是书香门第,清流人家的女儿,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自认为文化水平低下的顾明珠诚恳地点了点头,带着学渣对学霸的敬畏之心,她又往那边投去了神圣的一瞥。
  张嫣说完这话后,便像是有什么心事,自己以手托腮,凭栏倚靠,望着水榭正对着的一片假山石发呆,不再搭理她们。
  顾明珠想着这里都是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小打小闹也没什么影响,便决定把三大神器放出去,大杀四方,自由飞翔。
  “姐妹们不如自去找人说话,我早上起得早,有些困了,在这靠一会。”
  顾明金充满渴望的眼神早就如野兔般撒欢了半天,就等着顾明珠这句话,站起身扭着腰就凑到了正在下双陆的两个姑娘面前,热情地问东问西,没多久就把两个姑娘折磨地脸色通红。
  顾明玉和张珍珍也很快找好了各自的目标,带着一脸笑意混了进去,且不管混得如何吧,至少挺开心的。
  至于那些小姐们开不开心,她可就管不着了,反正她也挺开心的。
  顾明珠看了会,掩着嘴打了个哈欠,靠在栏杆上眯起了眼睛。
  结果迷迷糊糊之际,忽然听到有人在一旁冷笑一声。
  顾明珠听着耳熟,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她们村村头听大爷大妈闲聊的时光,嘴上有痣的王大娘每次见到大眼睛的张大娘,都会这么哼一声,具体原因不明,只知道恩怨的源头大概起源于十年前针头线脑的一件小事。
  半梦半醒间,那个冷笑的姑娘开口了:“怎么一个人坐在这呢,莫不是刚刚和你妹妹拌嘴,生了闷气不成?”
  “你很闲吗,赵芸娘?”
  “哪比得上你忙,听说前几日皇后娘娘召你进宫,后来,又招了辅国公家……”
  “赵芸娘,你难道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吗?”
  “有什么该说不该说的,你做了还不让人说?”
  “你既要说,不如说大声点,让大家都听听。”
  “说就说,我怕什么,你前几日本来就……”
  赵芸娘话没说完,另外一个声音打断了她。
  “芸娘。”
  赵芸娘立即收声,顾明珠心想,色厉内荏,是个怂人。
  那个打断了她说话的女子接着赵芸娘的话口继续道:“张嫣,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但我劝你有点自知之明,别到最后,大家扯开了说,都难看。”
  张嫣冷笑一声:“李嘉柔,连你也这么闲。”
  李嘉柔却没像没听到这句话似的,忽然十分突兀地道:“芸娘,你听到了吗,好像是箫声?”
  赵芸娘细听了一会,笑着道:“是《竹枝词》。”
  张嫣出了一会神,想起了她第一次在揽月楼听到他吹《竹枝词》时,心里的柔肠百转,以及那以后日子的辗转反侧。
  李嘉柔得意道:“我哥哥和周家二公子关系最好,定是他请了周二公子前来。”
  “你说咱们如果去湖上泛舟,能不能看到周二公子他们呀?”
  “应该能吧,哥哥他们就在前面的清风苑,穿过对面那片假山就是了,若坐游船到那湖边,透过墙上的漏窗,就能看到清风苑里的情景了,想必哥哥他们正在饮酒作诗呢。”
  顾明珠听了一会,觉得这如双簧一般的对话实在做作,傻子才上钩去坐那什么的游船。
  电视剧里不都这么演的吗,等游船到了湖中心,那船娘必然跳船跑了,而船上的人自然就只能沉入湖底,连救都救不起来。


第11章 第 11 章
  11
  顾明珠正为自己点亮的宅斗技能沾沾自喜,一个丫鬟忽然跑了过来。
  “小,小姐,公主让我过来传话,说,说慧仪公主身体不适,不能来参加宴会了。”
  “她不肯来?”
  “是……是的。”小丫鬟瑟缩着脖子,只觉得小姐一下子变得有点可怕。
  李嘉柔眯了眯眼,又扭头对张嫣道:“看来你这表姐也没什么面子。”
  顾明珠心道,你家祖上是卖锅的吗?怎么找人背锅的本领这么溜。
  人家慧仪公主分明是不给你面子,关张嫣什么事。
  她以为张嫣会嘲讽回去,结果等了半天也没有,她只是沉默,或者心不在焉。
  听得顾明珠心里着急,恨不得替她说两句,可转念一想,这太后虽然不是太子的亲奶奶,但好歹是名义上的。
  自己随便得罪了人,回头太后不爽找姐姐的麻烦,那可不行。
  她只好嘴一闭,缩着脖子学鹌鹑继续装睡。
  赵芸娘见张嫣丝毫不反抗,不由得跟着嘲讽两句:“不过幸好,你表妹多,这里不就有一个跟哈巴狗似的吗?”
  ……小姑娘年纪轻轻,说话怎么如此难听,好好的骂人干嘛。
  顾明珠虽然不喜欢惹事,但不代表她会逆来顺受。
  赵芸娘这话刚说完,她就蹭一下睁开了眼睛,歪着头打量了赵芸娘几眼,心想,这圆润的大脸盘子和下巴上叠了三层的肉肉,再配上刚刚狐假虎威的跟风嘲讽,说是哈巴狗……啧,辱狗了。
  顾明珠装作刚睡醒的样子,四下看了看,又揉了揉眼睛才道:“我刚刚做梦呢,结果听到了几声狗叫,一下子吓醒了,嫣儿姐姐,我小时候被村里的狗追了一圈,我可怕狗了。”
  赵芸娘顿时怒了,指着她道:“你……你说谁是狗!”
  “啊?”顾明珠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这位姑娘是?我说我被狗叫吓醒了,何曾说过谁是狗?你可别胡说,人怎么可能像狗呢?”
  李嘉柔垂着眼皮看顾明珠:“哈巴狗儿见到人就摇尾乞怜,讨肉骨头吃,长得虽不像,神态却差不多,不信你自己看。”
  说着她让开了身体,顾明珠往后一看,正见到顾明金围着一个通身贵气的女子,喜笑颜开,脸上极尽讨好的神色。
  “那是辅国公府长房嫡女王良玉,可不是你们这种……讨好几句就能够得上的。”
  顾明珠小脸顿时皱成一团,唉,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她现在很想默默摸着自己的小红脸蛋。
  果然人不能太嘚瑟,宅斗技能什么的,对这些古代小姐来说就跟家常便饭一样,自己这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时代四有青年,怎么可能是人家的对手啊。
  “李嘉柔,适可而止。”
  李嘉柔拿着帕子捂嘴而笑,带着胜利的神色和赵芸娘携手离去。
  留下顾明珠忧伤地望着张嫣,不停地眨巴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明晃晃地写着求安慰,求抚摸。
  “你别难过,李嘉柔和赵芸娘这两人,也就只能嘴里不饶人。”
  顾明珠赶紧点头,心想,你才是我姐姐直属上司的亲戚,只要你不生气,其他都好说。
  “我不难过,往上数三代,大家都一样,彼此彼此,有什么啊。”
  本朝自开国以来,就吸取了前朝的教训,规定皇室成员的妻族只能从父兄没有官身的普通百姓中挑选,避免外戚做大,干预朝政。
  且不说这个政策正确与否,最起码,从第一代外戚开始,大家的出身就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当一个家族的太子妃一路幸运加持熬成了太后,家族里的人被捧了几十年,难免飘飘然,真觉得自己是这王朝的豪门勋贵了。
  其实哪来的真豪门。
  顾明珠一个人发散了一会,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容貌妍丽的女孩子,似乎也被自己数了进去。
  ……完了,得罪了姐姐顶头上司的娘家侄女,我现在去找根荆条还来得及吗。
  张嫣见顾明珠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淡淡一笑:“你说得对,我们家和那些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的确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只不过看着风光罢了。”
  可又能风光几时呢,张嫣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意兴阑珊,她对顾明珠挥了挥手,又一个人发起了呆。
  顾明珠知道她不想被打扰,只好换个地方再眯一会。
  她这才在屋里溜达了一圈,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顾明玉的声音。
  “姐姐,你这镯子真好看,能借我看看吗?”
  “不行。”
  “姐姐,你就借我看一会吧,求求你了,姐姐。”
  “你这人怎么这么烦,别跟着我了。”
  “求求你了姐姐。”
  “你走开点,你干嘛。”
  顾明玉从小是个磨人精,在顾家,但凡是她看上的东西,就没有搞不到手里的。
  一般嘴上话不管用的时候,她就会笑嘻嘻地上手抢,身形稳重、手法老练,据说是传承自李桂花的娘家姐姐。
  顾明珠看着赵芸娘被顾明玉挤到了墙角,手上的金镯子晃眼间就被撸了下来。
  作为年幼无知时曾多次受这 “飞龙探云手”荼毒的过来人,顾明珠默默为她点了个赞,只觉得家族真传就是不一样。
  对受害人丝毫没有同情心,我可真是个铁石心肠的坏女人,顾明珠笑嘻嘻地给自己立了个人设。
  赵芸娘见顾明玉拿着手镯就要往自己手上套,气得跳脚:“谁是你姐姐啊,那边那个土里刨食的才是你姐姐。”
  顾明玉脸皮堪比城墙,这种程度的攻击她从来都是笑纳,她举着刚戴了新首饰的手腕仔细看了看,笑着道:“姐姐,这镯子我戴着可真好看,不如……”
  顾明珠早在她开口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此时一个“凌波微步”抓住了她的手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地将那镯子撸了下来。
  随后一转身,装作神情惶恐地还给了赵芸娘。
  “十分对不住,舍妹年纪小不懂事,还请赵姑娘不要和她一般计较,我回去以后必定严加管教,让她不敢再犯。”
  说完,顾明珠便搂着顾明玉,两人靠在一起瑟瑟发抖,仿佛两朵无依无靠,受人欺凌的小白花。
  赵芸娘举着被她套上手镯的手腕,气得“你,你们……”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好歹来。
  她自认是上流社会的豪门贵女,从小学习的是面子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唇枪舌战,大家不管多么讨厌对方,那层脸皮总是还要的。
  可今天遇到的这个顾明玉,竟然不要脸面到这个地步,她简直是闻所未闻,自然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这边眼看着要乱成一锅粥,顾明金身边的王良玉站起来笑道:“既然是个误会,说开了就好了,芸娘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想必不会计较这些。”
  说完她瞟了李嘉柔一眼,意思很明显,赵芸娘是跟着你混的,你得表个态。
  李嘉柔面色阴沉,却还是硬邦邦道:“姚黄,带你家姑娘去更衣。”
  顾明珠奇怪地看了她们一眼,心想,你们贵女圈的爱恨情仇真复杂,这才几个人,最起码有三个争斗圈了。
  李嘉柔都发话了,赵芸娘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只说了一句“我要更衣”,便带着丫鬟离开了。
  顾明玉露出了遗憾的神色,她这一手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才能取胜,务必一击即中。
  因此她之前一直在观察,想看看这个屋里,谁的首饰最贵重。
  看了一圈,她才把目标放在赵芸娘戴着的这个金镯上,那晃动起来的质感,一看就沉甸甸的,绝对是实心的,而且那镯子明显大很多,轻松就能撸下来。
  唉,好可惜。
  还没遗憾完,就看到顾明珠斜睨过来的眼神,赶紧缩了缩脖子,靠边站了。
  顾明珠见她老实了,心里颇为满意,这时一个小丫鬟跑了进来。
  “公主说各位小姐在这里玩久了恐没什么趣,便将家里的游船下了水,请各位小姐们上船去玩,欣赏一下湖景。”
  听到这话后,大家面面相觑,有人蠢蠢欲动,有人犹豫不决。
  那小丫鬟又道:“每条船上都配了一个水性极好的船娘,各位小姐不必担心。”
  她这话说完,原本犹豫不决的几个姑娘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顾明珠想,果然来了。
  她四下看了看,将顾明金、顾明玉和张珍珍喊了过来:“一会她们去游湖,我们就不去了,在这里等着就行。”
  张珍珍眉头一皱就要反对,话还没出口,顾明珠又道:“不愿意在这里坐着的,那就先回去好了。”
  张珍珍:“……”
  “很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这事就这么愉快地定了。”
  顾明珠满意地拍拍手,等那些想要游湖的小姐们都走了,自己往门口一坐,身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王霸之气。
  出点小丑闹点笑话,就当给京城豪门的枯燥的娱乐生活添砖加瓦了,可“落水”这种“湿身”甚至“失生”的事,她可敬谢不敏。
  她姐还只是个颤颤巍巍的太子妃,要是家里的堂妹表妹落水出了“名节”上的丑闻,对太子妃而言打击太大,她必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第12章 第 12 章
  12
  春日,白堤绿柳、水光潋滟,身穿鲜艳春衫的少女们坐在装饰精美的游船上,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顾明珠心情大好,忍不住想高歌一曲“让我们红尘做伴……”
  但她被打断了。
  “顾小姐,这是我们姑娘让奴婢送来的点心,请您和几位姑娘尝尝。”
  顾明珠点点头,几个丫鬟便鱼贯而入,各种点心水果摆了一溜,弄得顾明珠莫名其妙。
  几个丫鬟上完了点心也不肯走,反而站在一旁开始介绍这些点心的名字,什么丝窝虎眼糖、大银锭、小银锭、黑白饼、甘露饼,听得顾明珠都有几分垂涎欲滴。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这些小丫鬟们才笑着退了下去。
  “公主府的丫鬟当真不同,你看到刚刚那个给我斟茶的丫鬟没,那身上衣服的料子,还有手上戴的首饰,寻常人家都穿戴不起。”顾明玉不住地感慨。
  顾明金附和道:“外面不是有句话吗,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以前我们村里面有户人家,就娶了某个大户人家放出来的丫鬟,得意的呀……”
  顾明珠回想了一下她们刚刚的一系列动作,的确是行云流水、进退有度,看来回去以后,有必要给家里的丫鬟们搞一搞职业培训了。
  她这脑内的计划刚打了一个草稿,福荣公主便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来了。
  顾明珠站起来行礼,伸了伸脖子往人堆里瞧,发现刘美凤并不在其中,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她心里有不好的预感,便接着行礼的机会,站在了顾明金等人身前。
  “参见公主。”
  “哼。”福荣公主冷哼一声,带着一群夫人走进室内坐下,“真没想到,在我家举办的宴会上,竟也会有窃贼。”
  顾明珠眼皮一跳,知道此事绝不简单,她扭头扫过身后三人,却见顾明玉微微瑟缩了一下。
  “窃贼?哪里有窃贼?不知道丢了什么东西?”
  说着,她像是闲话家常般走了两步,正好站在了顾明玉身侧,小半边身子挡住了她。
  福荣公主抬了抬下巴,一个丫鬟走出来禀报道:“刚刚奴婢陪我家小姐去更衣,因要重新净面,小姐便将手上戴着的首饰取了下来,放在了外间,等奴婢们伺候小姐出来时,原本放在托盘上的首饰,竟然不翼而飞。”
  这丫鬟便是刚才陪赵芸娘去更衣的姚黄。
  顾明珠点点头,拧了顾明玉一把,又对姚黄问道:“可有人看到是谁偷的?”
  姚黄摇头道:“奴婢们都在室内伺候小姐,并不曾看到,不过后来问看院子的小丫鬟,说是一位穿着碧色衣衫的小姐曾经进过院子。”
  顾明珠心想,除非顾明玉远渡东瀛学了什么影分身术,不然她是不可能出现在那个院子里。
  不过真话假话不重要,目的才重要。
  顾明珠一边朝顾明玉背后伸出手,一边道:“你是赵姑娘的丫鬟,还是公主府上的丫鬟?”
  那丫鬟愣了一下,看了福荣公主一眼才道:“奴婢是赵府的丫鬟,在大小姐身边伺候。”
  “你是几等丫鬟?”
  “够了,你还要闲聊到几时。”福荣公主厉声道。
  说时迟那时快,顾明珠将顾明玉不情不愿递出的手镯飞快地收进了袖子里,然后跨前一步行礼道:“请公主息怒,只是我并非随意打听,而是想帮公主找出那个‘窃贼’。”
  “你故弄玄虚什么,既然有人看到穿碧色衣衫的女子进入院子,想必那人就是小偷了。”
  “公主有所不知,今日穿碧色衣衫的女子,除了公主府内的丫鬟下人,甚至还有好几名小姐,公主若是随意搜这些小姐的身,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
  “据我所知,今日穿了碧色衣衫的,除了我堂妹顾明玉之外,还有一位姓周的小姐,乃是周阁老家的孙女,要知道,于这些读书人家来说,士可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