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此生应不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因为租界里房屋的租价一度高涨,一些原本居住在租界里的,付不起房租了,却又不想出到租界外头去的,就只能垫着一张席子,裹着一张毯子,瑟缩地躺在这与外头的战火格格不入的繁华世界的边边角角。
  锦颐在前往秦非正和于美涵在上海的洋楼时,一路上瞧到了许多这样的人。几乎一瞬间,就感觉鼻子一酸,眼里有些涩涩的。
  百姓或苟延残喘,或流离失所,这就是战争。
  忽地,有那么一下,她想到了丰台小县城里那个对着自己、对着军人满是怨恨的少女。也或者,那少女恨着的,根本不是她也不是军人,而是战争本身,所以恨屋及乌。
  把车停在了秦非正和于美涵家小洋楼的花园外,锦颐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人是秦非正,再不敢分心,以最快的速度整了整心情后,这才进到了花园里,屈着手指扣了扣洋楼的正门。
作者有话要说:  淞沪会战其实并不好打,小日本在这里增了几十万的兵,中国这里,就算没有死伤30万那么夸张,十几二十万应该还是有,更何况历史上这是中国自己在上海为抗日而挑起的战争。所以,大概这里会慢点写吧,这里先过渡一下~
谢谢五月渔郎扔了1个地雷 
谢谢爱你哦扔了1个地雷 
谢谢陈二十一扔了2个地雷

  ☆、第八十四章

  洋楼的门从里面被打开。是秦非正的妻子于美涵为锦颐开的门,并亲自引着锦颐上到了秦非正的书房里去。
  但是; 在这以后; 她并没有在书房里留下; 参与锦颐和秦非正的谈话; 而是吩咐了其家里的下人,为锦颐和秦非正各上了一杯茶后,便就掩上门出去了。
  “不知谢将军今日来找秦某是为了什么大事?”
  没有寒暄,秦非正毫不拐弯抹角地直接开口问道。
  大抵在他的眼里,哪怕是到了今时今日,铁血军已经成了一支英勇之名威传天下的军队,那也仍然是不足以叫他、叫国民政府为之忌惮的。
  ——不像产党、产军; 甚至不像是以往的每一个军阀; 铁血军的司令手里是没有掌握政权; 也没有争夺政权的决心的。铁血军存在的性质,从一开始就限制了它的格局。
  更何况,能让铁血军司令一大早就登门拜访的,只能是她有事相求。
  幸而那秦非正的语气也算不上是恶劣; 甚至他在脸上还挂着一抹笑; 可以说是有些温和的。锦颐也就没了那么多关乎“自尊”和“一时意气”的思虑,几不可见地从鼻腔里舒了一口气后,这才缓慢地、试探着地将自己昨日里盘算好的话给一一说了出来。
  事实上,在她把请求民军派遣来的的部队同铁血军将士暂时做个整合,携手合作着共退日寇的话给说完后,秦非正确实是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的。但当他再抬起头来望向锦颐的时候; 他却又倏尔笑了一下。
  他像一个斤斤计较、却又胸有成竹的商人,手里握着最有力的筹码,志得意满地对着锦颐绕着圈子谈条件道:“我固然也如谢将军、如上海数百万的人民一样,想要一举击破日军的防守,将其彻底赶离上海。但谢将军有没有想过,就算我们抢到了火车站和飞机场这些战略性重地以后,这些地方又该由我们两军的谁来把守?怎么把守,才不会重新留给日军可乘之机?”
  说白了,也就是秦非正想借着这次机会,重新让民军的军队占领上海的军事把守地位,将那些原本落到了铁血军手里的、上海的运输、战略要地,重新掌握在国民政府的手里。
  也不管锦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那秦非正也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多无耻,只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把话给说开了,干脆就假装忽然想起般顿了顿,眨了眨眼睛故作兴致勃勃地说道:“哦,对了!我这次带来的两个师,是专门请的德国顾问训的样板师,配备的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批武器。要是上海各个地方,能由我们民军里类似的这样一批将士把守,定不会再让日军有可趁之机!”
  德国顾问、先进装备。
  这两个词,锦颐已从张腾飞的嘴里听过一遍。虽然她并不觉得这两个词有什么特别的,甚至并不以为她自己铁血军里的将士比所谓的“德国士兵”差上多少。但无可非议,如今德国的武力和兵器,确实是由世界承认的强悍。
  秦非正带来的民军两个师,的确是民军精锐中的精锐,锦颐不会否认。但这是国民政府伺机从铁血军手上争抢底盘和权力的借口吗?还是说在守卫华夏领土这一事上,本身是没有民军的事,国民政府可以置身事外的?
  意难平。
  锦颐的心里是真的久久不能平静。但到底是在出发前,就在心里对秦非正这样时刻都想着要把弄权政的人有了个底,锦颐倒也并不觉得有多意外。同时,也随着年岁和战争在她生命里划下的道道痕迹,她竟也没有感到多少愤怒。
  “呵,”锦颐抿嘴笑开,她说道,“秦先生是想让民军重新驻扎在上海,向华夏本国人乃至世界各国展示国民政府对华夏拥有的绝对主权。”
  没什么字词是需要修饰的,锦颐只不过是用了更直接纯粹的语言,将秦非正的本意给重复了一遍。然而,她的话刚一说完,这下反倒轮到秦非正笑出声来了。
  “谢将军说笑了。”他低着头压着嗓子笑了几声后才满是深意地说道,“我当然是相信谢将军和铁血军的实力的。只是人嘛,总是更愿意相信和重用自己人的。铁血军虽然是挂在我国民政府的名下的,却到底和我们民军不是同一编制。我有些担忧,还是希望将军能理解的。”
  要是将军能领着铁血军彻底归入民军,那上海继续留给铁血军把守倒也不是不可。
  后面这句话,秦非正当然没有说出来。但他想要向锦颐表达的意思,大致也就无非如此了。
  但人其实是很奇怪的,他既希望于民军能牢牢握住铁血军这个不定因素,却又难免会想,如果谢锦颐她真的为了把着上海的领地和守卫权,领着铁血军同意重新与民军融合,那她从前所谓的“绝不参与政治争夺”的一番话里,究竟又有几分是真?
  玩弄政治的人本身就是狡猾奸诈的,自然也就极其多疑。锦颐大概能想个透彻,便也干脆假装听不懂秦非正后面的那番话,只针对着他前面提出的要求说道——
  “上海的守卫工作,民军和秦先生你要是想要,直说就是。我谢锦颐不弄权,只要这华夏的土地仍旧冠以华夏之名,华夏的军队谁守还不都是守?铁血军让了也就让了,还不值当让秦先生为其多费那么多心思。”
  利欲熏心。
  人都说一个人手里的权力越大,他的欲望同时也跟着会越来越大。往往一个人的初心,就是在这样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权力场中迷失的。
  但显然,“利欲熏心”这四个字对锦颐来说是不适用的。她这一生都过得十分纯粹,想避开这乱世的时候,连听别人偶尔谈起都听不得。想亲历战场,亲自了结这场乱世了,那便是不计后果和代价的,拼死去为现在华夏挣得一个黎明!
  正如她自己说的,只要还能让她带着将士们打鬼子,只要还能让她继续为了尽早结束这战乱而斗争,这所谓的“领地”,让了也就让了。反正都是华夏的军人。
  一锤子定音,锦颐短短三句话,就算是同意了这庄“买卖”。
  她和秦非正几乎是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直到听到有国民政府的人打电话来说,日本的鬼子们又开始在海上开着军舰向上海华界开炮,炸毁了许多居民的住房了,这才勉强谈妥了下来,开始按着两人商定的内容迅速动了起来——
  他们双方决定,由民军的先遣将士顶替原本铁血军将士的位置,应付日寇每日不间断的袭击和骚扰。而被替换下来的铁血军则按照双方的约定,直接向日寇的军部本营进攻。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铁血军都是吃亏的那一方,因为这已不是鬼子第一次在上海发动事变了!经过淞沪抗战以后的鬼子,早已在其军部本营建起了更加严密的防御工事!
  锦颐不是没有同秦非正提出异议,但秦非正这人惯来就是喜好在极大程度上,坚定着自己最大利益绝不动摇的人。就像他说的,他能做出最大的让步,即是他们运至上海的所有武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任由铁血军调用。
  无奈中同意了协议,锦颐回到了铁血军军营,待得民军两个师的将士们赶赴鬼子滋事的各个地点,同铁血军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击退了鬼子新一轮的袭击过后,迅疾就召回了全军将士。
  她将士们留在军里休整,只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他们不用去上海各地站岗防卫的原因,当天下午,就想着要同张腾飞一起去鬼子临近公共租界的军部进行试探了。
  因为仅仅是试探,而不是一上去就叫嚷着开战,所以他们并没有带人去。两个人开着一辆普通的小轿车,把车停在了树林里,就坐在车上把一个单筒望远镜架在车窗上,远远地望了过去。
  “怎么样?”
  小轿车是由张腾飞开的,所以探视日军防御工事的工作就落到了锦颐自己身上。可大概是锦颐看得实在有些太久了,沉默得着实也有些太久了,所以,张腾飞忍不住就问了出来。
  “不大好。”锦颐回答的时候,仍旧没有放下望远镜。
  她不断转动着望远镜的转筒,一下看看日本军营用于射击的工事、一下有看看他们用于交通和掩蔽的工事,心情越发荡进谷底,等实在发现自己看不出其他的什么了,这才收起了望远镜。
  她一边把望远镜握在手里,一边叹道:“我早知道第一次事变之后,小鬼子会更加严防死守后,才会肯再有胆量发起第二次事变。但他们的军营离公共租界太近,就算是我们派了人伪装着过来打探过消息,但没有亲眼见过,那些数据对我们来说,真也就只是数据了。”
  武器火力点、炮兵阵地,暗壕、堑壕、交通壕,还有碉堡、掩蔽部、猫耳洞……
  半永久性防御工事配合着永久性防御工事,日本的防御工事竟在他们还没有意识的时候,搭建长达了十数公里!
  “那我们还打吗?怎么打?”张腾飞比较现实,也不管锦颐看到的是什么,率先就问道。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得打!”仅仅这一瞬,锦颐连犹豫都没有犹豫过。
  这是没有商量的事,不是他们主动打鬼子,就是鬼子主动打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开打~
然后说一下,以后更新恢复固定晚上八点,小天使们以后晚上八点再来~
唔,再求个预收~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第八十五章

  鬼子们在其军部四周建设的防御工事太坚固了!
  在鬼子们的“地盘”上,他们是没有任何掩护的。
  他们能做的; 只能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拼出一条血路来!
  七月二十日的下午。不论是日本、西方列国、还是早与锦颐定下盟约的秦非正; 谁也没能想到; 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华夏军队铁血军; 竟然会大摇大摆的驾起了三辆重型坦克冲锋,并启用尽万数人予以掩护,横穿了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径直向着日本的军部行去!
  万人列队过道的场景是不常有的,更何况这还是归由洋人们管辖的地界。
  一路上,所有的人都躲进了街道两旁的店铺房屋里,直到铁血军的部队出到郊外了; 这才三三两两地远远探着头去望那些军人的背影; 一个接着一个从房屋店铺里走了出来。
  从铁血军的军营去到日本在上海市的军营; 想要耗费最少的力气,以最快的时间抵达,便只能是通过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了。
  锦颐心底里明白他们军队横行街道,会给“安逸地”生活在租界里的百姓们带来怎样的撼动; 但她浑不在意。在他们的军队正式进入到日本瞭望台可瞭望到的范围后; 她原本还随着第一辆坦克的掩护步兵走在最前头的,立马就停了下来。
  “全军上下!”
  “是!”
  她沉着丹田,任血色上涌到她的面上,大声地吼道:“前面就是鬼子们的老巢了!全军做好戒备!到了地方后,一切听我指示!”
  “是!”
  随着将士们震天响的应答声,锦颐又回过了身; 继续随着将士们向前走去。
  这是她对他们最后的叮嘱了。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能不能活下来,就全看自己的造化了。
  配合着坦克的速度,他们一点点地向着日本的军营靠近。原本,他们还想着等尽量再往日本军营的大门再走近些了,才开始投入作战的。
  却没想到,不算上鬼子军营的大门,他们就是在离鬼子鬼子军营最外围地一条长长的交通壕都还有三百米的时候,那堑壕旁瞭望台上的一名日本士兵,就想也不想地架起枪“砰”地一下往锦颐他们身前不远处的地上开了一枪。
  “偷么如!”
  那日本士兵收回了枪,叽里呱啦地喊了这么一句。
  那短短的一句话,大概是想要让他们停下的意思。锦颐没有多想,直接举起了一把手、枪,对着天上“砰”地放了一枪后,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吼道:“攻击——!”
  “唰”!“唰”!“唰”!
  数不清地士兵们在听到锦颐一声令下后,迅疾从队伍里冲了出来,向着鬼子们军营的大门冲去,带起了一阵又一阵强劲的风!
  “妈的!这些支那猪!”守在军营门口的日本士兵们纷纷骂道。
  但这一次,哪怕铁血军出动的将士已经足够多了,他们却根本没有一丝的惊慌。或用交通壕构架火炮、或组织士兵们进到战壕里准备迎战,他们井然有序地做着这一切,即便嘴里的话分明是在破口大骂着,语气听起来,却更让人觉得像是在嘲笑。
  “砰!”“咚!”“咚!”
  那些冲在铁血军最前头去为铁血军开路的战士们,顶着一颗颗的子弹,和一颗颗的炮弹,奋力地向着鬼子们的大门冲去。
  他们有的断了手、瘸了腿,连滚带爬慢慢也离得近了,有的却在刚刚冲出队伍的时候,就已经被敌人一枪击毙!
  “轰隆!”
  忽地一下,除开他们身前敌人的火炮以外,在他们的身后,从铁血军开来的坦克上的火炮,也开始发动起了无差别的攻击!
  那火力十足炮弹落在地上,砸出了一个坑,惊起了巨大的火光和浓重的黑烟!
  他们那些一起从队伍里冲出来的兄弟们,有些淹没在了浓烟里,从此就再也起不来了,有些却借着那炮弹惊起的火光和浓烟做掩护,捂着口鼻,艰难地撑着眼睛继续向着他们既定的目的地冲去!
  他们是冲锋队的勇士!只要是在战争中,只要军队里会有死亡,他们必定会是牺牲的第一个!他们不敢怨恨他们军队毫无预兆地开炮,哪怕他们的残肢在那炮声中溅起血花,爆成碎片,他们在死前最后一刻的残念,仍旧只能是完成任务!
  “轰隆!”
  又是一声巨响。
  在这声巨响里,鬼子们又死了许多的人,但同样也是这声巨响里,他们冲锋队一批又一批冲出队伍的将近三千余冲锋将士,彻底覆没!
  甚至,三千多人,没有一个人能进到鬼子防线的百米以内!
  他们固然是绞杀了鬼子很多的士兵,但锦颐心里算得清楚,这场战争是不值当的!或者,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鬼子们死的有一两千人,但他们,却在这里折损了有将近四五千号人了!连他们开来的坦克,都彻底报废了一辆!
  易守难攻!易守难攻!
  锦颐直至这一刻才彻底地感受到鬼子们有恃无恐的缘由所在了!这场战事,同她在丰台打的仗是完全不同的!甚至,鬼子们都还没有启用他们更大型的防御工事,就已经叫他们几乎溃不成军了。
  “撤退!”深怕自己带了的一万将士,会就这样全部折损在了这里,锦颐有些艰难地晃了晃脑袋,颤动着嘴唇,顾不得因为中了弹而一直留着血的左臂,艰涩地低喃道。
  她不想撤退的。
  这剩下的五千多将士一个个的都被仇恨给激红了眼,他们没有一个是想撤退的。
  但现在,已经到了该撤退的时候了。继续在这里耗着,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们的人,死得比鬼子快。但她带出来的一万将士,却不能就这样没有意义地全部牺牲了!
  “全军撤退!”锦颐昂首,握紧了拳头,像是要将所有的愤懑和压抑统统给发泄出来!
  她握紧了手里的枪,一面领着将士们往来时的路退去,一面还依旧“砰”“砰”“砰”地向着鬼子开枪。能多杀一个,就绝不放过!
  “砰——!”“砰——!”
  渐渐地,随着他们推开的距离越远,他们和鬼子双方的枪声也就越远。
  鬼子们没有追上来。他们人少,轻易不愿离开他们坚固的“防护区”。
  然而,锦颐却并没有因此开心多少。
  来时,他们士气十足,壮志满满。回去的路上,他们却变得郁气沉沉,颓丧万分。
  被锦颐安排着守在军营的张腾飞命人打开了军营的大门,迎回了前去剿日的各位战士。
  他没有问锦颐结果如何。端看她那神色,和方才比去时少了将近半数的将士们,他基本也就可以猜到个大概了。
  “日本的坚固的防御工事,也不是我们说能破就能破的。只要他们射击工事里的火力足,我们就是去再多的人,也不够鬼子们杀的!”张腾飞站在一旁看着营里的军医为锦颐的左臂打了麻醉,取出子弹后用纱布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摸着下巴思考着分析道。
  他的本意,是想要劝锦颐暂时放下攻击日本军营一事,暂作休整的。
  毕竟,一次性损耗四千余将士,对于本身就只有几万将士的铁血军来说,实在是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了!
  他说道:“按鬼子的那个防御工事,除非是秦非正肯派出空军部队,从上方攻取,否则光想要从陆地上获取胜利,就只能像今天这样,采取人海战术。用战士们的性命,慢慢去把鬼子们的性命给耗光!先撇开铁血军人数不多这个事实不谈,哪怕就是秦非正派出了空军部队,鬼子也还有可能采取另外的炸机方案,想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攻破他们的防线,进到他们的军营,几乎是不可能的!”
  锦颐收回了军医为自己包扎好的手臂,沉默地听着军医嘱咐完“这些日子最好不要碰到水,不要用力过度”后,点了点头应了下来,送走了军医后便没了其他动作了。
  张腾飞拧着眉看着故意闭着眼翻身躺在床上假寐地锦颐,重重地从鼻腔里哼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没再说其他什么去烦她,转过身也就离开了她的宿舍。
  他以为锦颐没有听进他的话,但锦颐其实听进了。她只不过是觉得,要把希望寄托在秦非正的身上,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依靠着自己来得更容易些。
  她闭着眼,顾虑着左臂有伤,又不敢肆意翻转。心里光是想着日本军营工事的难攻程度,便又是阵阵烦躁涌上心头。
  原本,她还想着能让淞沪会战提前爆发,于华夏而言只会是件好事。但现在看来,鬼子其实早就已经做好了攻击与防御的各方面准备,早些晚些,真的就只是时间上的差别。是她一直以来,抗日战争打得太过顺利了,这才开始把一切都想得太过理想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  Emmmm,作者君解释一下:
1、女主不涉政是因为,她如果不发展政治,民、产是抗战结束后不会放过她。她如果涉政,那秦现在就不会放过她。小天使们别忘了秦是什么人,这是个放着东北不管,也要先解决“内部矛盾”的人。
2、关于抗战之后,民、产都不会放过女主和铁血军,作者君只能说,民军在光是在淞沪抗战里就折了将近70%的精锐,文里当然不会这样写,毕竟现在秦有铁血军帮他扛着嘛。但战争是一场消耗活动,历史上抗战结束以后,产军不也从几十万被打的只剩下了几万?
大家都差不多啊,谁搞得过谁还不一定啊,对女主这种不搞政治的人,“内部矛盾”开始后,当然以拉拢为主啊,谁还想再无谓的消耗自己的兵力啊?
3、最后,这篇文并没有快要完结,抗战才刚开始呢。提一下《大宋》只是单纯的想给下本书全文存稿而已~看见小天使们好像挺累第一人称的,那好吧,那就还是第三人称了~
求评论,求预收,么么哒(づ ̄ 3 ̄)づ

  ☆、第八十六章

  如果不是真的到了别无他法之境,锦颐是不愿意去请求于秦非正的。但若是让她明知是白白送死; 也要固执地坚持让铁血军将士们去同鬼子们血拼; 又与“九一八”事变那一日中; 让战士们“站着死”的糊涂命令有何区别?
  她是不想为; 也必须为之。
  最终,锦颐还是重新去到了秦非正家的洋楼,请求秦非正允许他们立即调用民军的空军战部,对日本军营事实空中轰炸行动。
  事实上,自淞沪战事刚起之后,为了阻止日本陆军战队的援军陆续往上海支援,上海附近一片; 民军携手产军早已同日军掀起了一场场战事。其中; 除却陆军作战以外; 尤以空中作战最为激烈!
  据报刊上的杂文趣事传闻,在杭州有一家馆子,换了六个地方,经历了六次飞机轰炸之后; 干脆就把馆子给改名成了“不怕炸饭馆”。身处这些空战频繁的城市里; 百姓们早就练就了在轰炸中逃命的本事。
  在她的面前,那在你来我往间习惯了刀枪剑意、将利益最大化的秦非正,到最后,在民族兴亡的最后时刻,还是不容犹豫的,出动了民军中的最强兵力。将民军内部一次次武装强化过的空军部队; 尽数投入到了同鬼子们的殊死战斗中去!
  别说现下的情况,民军本身的空军战力已经十分紧张了。就是平常华夏空中战力不吃紧的时候,锦颐也没想过秦非正能轻易将其军下部分空中战队调遣给她使用。
  然而,偏偏是这种时候,在锦颐还搅炸着脑汁,想着怎样劝说秦非正,让其干脆些同意的时候,他竟然自己就二话不说,立马同意了下来。
  “呵,谢将军这说的是什么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秦某难道连这点觉悟都没有?让谢将军对秦某提这么个小小要求,都显得这么战战兢兢的?”
  这句话由任何一个普通人嘴里说出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独独是从秦非正的嘴里说出来,竟叫锦颐有了一种自己是不是还没睡醒、或者是太阳是不是升错了方向的玄幻感。
  怀着狐疑的心情,锦颐随着秦非正亲自跑到了一处临时营帐。当她瞧见了偌大空地上稳稳停住着的二十架霍克III型飞机,以及秦非正当即就挥手对着出来迎接他们的飞行员战士们说道,让他们暂时跟着铁血军作战时,锦颐仍旧有种做梦般头重脚轻的触感。
  直到这一飞行大队的二十人一人一辆的开走了所有霍克机,往她口中所讲述的铁血军大概位置飞去,只剩了她与剩下来备用顶替的四名飞行员士兵开车往铁血军军营回去的时候,她这才故意摆出一副平常随和的模样,随口问道:“你们是哪个大队的?我属陆军的步兵,对空战的战术并没有怎么涉及。这次的空中袭击,主要还是要靠你们大队自己指挥作战。”
  这句话问的,固然是她对这支大队出处的好奇,同时也是她对这支大队实力隐晦的试探。
  如果真正是民军当中的精锐,秦非正怎么会真的舍得说借就借呢?
  所有人都说秦非正这次率兵前至上海,是有备而来,是准备打一场有准备的仗。锦颐原先也是相信的,可现在,她却又有些不大敢确定了。
  “谢将军,您可放心!”没让锦颐在心里忐忑太久,一坐在副驾驶位上的飞行员士兵,忽然咧着嘴对锦颐笑得十分灿烂。
  他说道:“咱们是东北军空军战部第四大队的。当飞行员,当了也有个七八年了,技术那可真不是我们吹的!再说了,咱们老早就想开着咱们的大宝贝儿去打鬼子了!这次一定会全力以赴的,您可就瞧好了吧!”
  东北军?
  搞了半天,仍旧是她高看了秦非正了。这支空军大队,原就是林世源派来增援上海华夏守军的战队,本就不是他秦非正的部下。他秦非正,也不过就是顺手就做了个顺水人情罢了。难怪这一次在自己面前,他会忽然一下就变得那么爽快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生气还是因为无奈,锦颐自己坐在霍克机的后头,牵了牵嘴角就摇着头笑了笑。
  作为曾经的东北王,林世源是富有的无疑。
  据闻,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前,林世源就曾花过大价钱,从外国购置了千余辆的战斗式飞机,以及数以万计的先进武器。只不过是在“九一八”之后,他曾经购置的这些武器,绝大部分就都给日本关东军做了嫁衣。
  其他枪支等武器暂且不论,各式战斗机,在东北军撤出东北时,只来得及开走了两百余辆。她今天看见的这二十辆霍克机,大概就是出自那两百余辆吧。
  每一个东北军的战士,都是强悍的,自信到甚至可以称作是有些自傲的地步的。这一点,即便是王凡和那些已经脱离了东北军的士兵们,仍旧镌刻在骨子里的。
  锦颐在从那飞行员士兵的口中知道了他们的出处以后,大致也就知道他们傲气的缘由了。她没有刻意的去问“九一八”事变之后,他们东北军是以怎样的心情去继续坚持训练的。那是每一个经历过东北事变的人心里的痛,她还没有去揭人伤疤的喜好。
  她领着车里的四名飞行员士兵,晚那些开着霍克机的飞行员士兵们一步回到铁血军。
  因为铁血军军营戒备森严,轻易不敢放任旁人进到铁血军内打探消息的缘故,当锦颐领着另外四个人到的时候,那二十个下了霍克机的飞行员士兵们正被守门的将士们拦在门外。
  “这是东北军派来支援我们的友军。这段时间会留在这里,帮我们一起攻破鬼子们的防线,以后大家伙就可以不用拦他们了。”锦颐随口介绍道。
  说罢,她又让那二十个开着霍克机来的飞行员士兵们,先把霍克机开进铁血军军内的空地上再停下。
  等到这二十四个人飞行员士兵把霍克机给停好,并一一被安排好了宿舍之后,锦颐也顾不得让他们休息,就领着他们去到了总指挥部,翻出由情报处提供的,上海近段时间的情报,就放到了这支仅由二十四人组成的小队的小队长高航面前。
  打仗这种事,并不是说她心里急,就能马上开战的。
  日本军部的防御工事系统、地理位置、守卫士兵大概总数、擅长策略、反击手段的顺序等等这些。不仅仅是陆军战队要考量清楚的,空军战队亦是如此。
  只不过是因为铁血军同鬼子们战斗向来是围绕陆战展开的攻击,对日军参与空战的防御手段和反攻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