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冠六宫-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眼看见,接着她也很快追到了黄泉之下,倒是算不上太过伤心。而大舅舅她是真的很多年没见了……
  颜舜华记得小时候她最喜欢让沈大郎抱自己,高高兴兴地玩沈大郎的胡子。后来她回京了,不知不觉就长大了,该议亲了,不能再像儿时那般胡闹。
  守青涧城时,她睡得少,每回一合眼就梦见通州。
  她梦见自己还小,大舅舅他们还在,一切都还好好的。
  母亲待字闺中时种下的花又开了,姥爷站在花前绷着脸练拳。她一跑过去,姥爷的脸就绷不住了,慢慢露出了笑容,白花花的胡子也跟着动。她觉得有趣,可着劲跳起来抓姥爷的胡子,姥爷“哎哟”一声,怒瞪着她,连声说:“不乖,不乖,晚晚不乖。”她想笑,眼泪却飙了出来,醒来时脸上温热一片。
  颜舜华鼻头一酸,小声地再喊了一遍:“大舅舅。”
  沈大郎最疼这外甥女,哪会察觉不出颜舜华的不对劲。他小心地将颜舜华抱起来:“谁欺负我们晚晚了?”沈大郎说着,目光落到了旁边,瞧向跟着颜舜华过来的陶知晏。
  难道是这小子?
  陶知晏吓了一跳。他虽然顽劣得很,什么都敢做,可也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怕。
  这可是圣上亲封的威武大将军啊!
  那些戏文都怎么唱来着?沈大郎一人就杀了几百鞑子,还用鞑子的脑袋在城外垒出个“人头堡”,吓得鞑子不敢再进犯!
  更要命的是,这位威武大将军特别宠爱颜舜华。想到刚才自己差点推了颜舜华一把,陶知晏顿时后怕不已。要是沈大郎知道了,不会把他的脑袋也垒到人头堡上吧?
  陶知晏退了几步,准备开溜。
  沈大郎一眼瞧出陶知晏的心虚,目光一凝:“陶家小子?”
  陶知晏被点了名,把心一横,梗着脖子说:“我才没有!明明是我被踹下水!我哪里欺负她!”想起李卓然那悄无声息的一脚,陶知晏心有余悸。这都什么人啊?太吓人了。
  见陶知晏眼睛瞟向李卓然那边,沈大郎就猜出了大概。陶知晏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想推颜舜华下水反倒被李卓然弄了下去。都是小孩间的玩闹,沈大郎也不再计较,他哈哈一笑,夸了李卓然一句:“卓然干得不错,以后都这样干。”
  换了别的下人,恐怕早就受宠若惊地表忠心了。李卓然却不一样。他顿了顿,“嗯”地一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沈大郎眼底掠过一丝异芒。李卓然本领了得,脾气却太冷了点,什么都难以打动他。这等意志坚定之人,日后定能成大事。
  好在李卓然对别人都漠不关心,对颜舜华和李嬷嬷却是不同的。有李卓然护着颜舜华,就算让颜舜华去京城他们也能放心。
  沈大郎右手抱着颜舜华,左手一动,倏然袭向立在一旁的李卓然。李卓然一愣,下意识想还击,看见沈大郎抱着的颜舜华时却收了势,硬生生受了沈大郎一击。
  李卓然面色不变,岿然不动地站在原处,脸上看不出半点情绪。
  沈大郎:“……”
  他手掌一转,拍上李卓然肩膀,再次夸道:“真的很不错。”
  李卓然目光一闪,看了看颜舜华,总算没有躲开沈大郎的手。
  沈大郎:“…………”
  敢情他还嫌弃来着?
  李卓然不吭声,颜舜华不乐意了:“大舅舅你怎么能以大欺小!”别人不知道李卓然的脾气,她还不知道吗?颜舜华挣扎着滑下地,关心地问,“卓然你没事吧?”
  李卓然说:“没事。”
  沈大郎摸摸鼻头。他只是想试试李卓然如今的身手,谁知李卓然居然不还手也不躲闪?
  见宝贝外甥女恼了,沈大郎只能赔礼道歉:“好了,是大舅舅不对。”他朝颜舜华伸出手,“来,大舅舅抱你回家。”
  颜舜华说:“不要,硬梆梆,不舒服。”
  沈大郎只能改为牵起颜舜华的手:“好,不抱不抱,我们一起走回家。”
  见沈大郎满脸无奈,颜舜华才再次露出笑容。李卓然跟着他们往回走,眼底也染上几分笑意。
  他们姑娘就是这么善良,看不得任何人受委屈。
  等颜舜华一行人走远,陶知晏才回过神来。
  天哪,这两个人可真吓人。
  一个硬生生受了威武大将军一击,另一个更可怕,居然为自己下人和威武大将军闹脾气!
  陶知晏没了玩耍的兴致,偷偷摸摸地回了家。
  沈家很快热闹起来。
  沈大郎不在,沈家尚且宾客盈门,沈大郎来了自不必说。沈大郎忙得连轴转,妻子种玉卿也没闲着,各家的女眷都陆续登门拜访。种玉卿是将门虎女,对着送来的帖子一筹莫展,这么多帖子得见到什么时候去?
  种玉卿头疼,颜舜华眼珠子一转,替种玉卿将帖子分门别类地摆开。左右谁也不会想着见一次就攀上多少交情,分批见一见,考察一下哪些可以深交、哪些不可深交。
  种玉卿并不笨,她只是不擅长而已。一看颜舜华的动作,种玉卿便明白过来。她笑着说:“还是我们晚晚聪明。”她拿定主意,领着晚晚去找沈老夫人。
  于是颜舜华也忙碌起来。
  比旁人多活一世,颜舜华往日的张扬肆意虽不曾完全收敛,但也不至于像从前那样一下子让自己变成众矢之的,连个闺中之友都难交。
  女孩子也有女孩子的可爱呀!
  几场宴会下来,颜舜华结识了不少女孩儿。
  沈大郎这次回来不仅管着通州军务,还兼着通州州牧的位置,各家女眷都得了嘱咐要好好结交种玉卿和颜舜华。颜舜华也不挑,谁来都玩得好,小女孩间流行的投壶她能玩出许多花样,到后来成了她在教、其他人在学,竟一下子成了女孩儿间的中心。
  眨眼间已到了腊月,颜舜华单独请了几家姑娘来赏梅。说是赏梅,其实就是玩儿,吃吃喝喝聊聊天。
  颜舜华爱吃也爱美,这都是女孩之间永恒的话题,她换上丰和绣庄新裁的冬衣,样式是她让人照着做的,颜色也是她亲自配的,小孩子的衣服没那么多避讳,往往是色泽鲜亮的,一堆女孩儿坐在那儿,光是看着都觉得赏心悦目。
  颜舜华也觉得舒心。她耐心听着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询问颜舜华新样式是不是能买到、自己又适合穿什么颜色、配点什么样的首饰好,一一答过去,女孩儿们都欢喜不已。
  几番接触之下,颜舜华每每出行便不是形单影只了,想做什么都有几家姑娘陪着,好不惬意。
  有颜舜华愿意走近些的,自然也有颜舜华疏远的。颜舜华从前从不出现在女孩儿的聚会之上,她们原本隐隐以另一个人为首。
  那是林州丞家的女儿林灵妙,弹得一手好琴,琵琶也练得不错。
  陶宽年岁渐高,很多事无力再管,几乎都交付给这林州丞。是以沈大郎被重用之前,林灵妙才是一直被捧着的那个。而颜舜华的身世则被她们议论了许久,都觉得颜舜华在沈家住得不明不白、十分尴尬。
  眼下沈大郎高升了,颜舜华被捧起来了,林灵妙一下子被挤到一边。
  林灵妙心里自然不大舒坦。回到家被庶妹挤兑了几句,林灵妙心情更加不好,回到房里眼眶就红了。
  都怪颜舜华!
  以前颜舜华就够抢风头的了,连陶州牧的孙子陶知晏都比不过她,别人都踩着陶知晏夸她聪慧。不过那时颜舜华不爱和女孩儿凑一块,沈家人也不掺和各方宴请,林灵妙倒也没那么在意。
  不想沈大郎突然入了圣上的眼,连她爹都得巴结。每回她去沈府赴宴,她娘都再三嘱咐,要她好好和颜舜华相处,不要意气用事。
  可林灵妙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林灵妙不想一辈子耗在通州,她每年都盼着随母亲去京城外祖家,亮出一手好琴技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
  要是连在通州都压不过别人,还怎么去京城!
  林灵妙说:“绿绮,给我准备一下,我要练投壶。”颜舜华虽然投得好,花样也多,但她不甘心就这么输掉。
  颜舜华教的,她都听懂了。既然听懂了,怎么可能做不到?技艺这东西,比个手熟而已。她能把琴练好,就不信对付不了这投壶!
  下次再赴宴,她一定要叫颜舜华大吃一惊!
  *
  与此同时,沈大郎与州牧陶宽完成了交接。
  陶宽眉间忧虑重重。
  通州交给沈大郎他是放心的,可其他州呢?朔北十二州,有几个沈大郎这样的人?有多少人愿意像沈大郎这样放弃富庶之地,来守着这危险重重的朔北十二州?
  陶宽叹了口气,问起另一件事:“你刚从京城回来,应该知道不少消息。早前就听说南边蛮子乱起来了,如今怎么样了?”
  沈大郎面色一顿。他的心情也沉重无比:“朝廷……准备把越州、青州让出去。”
  陶宽浑身一震:“什么叫让出去?”
  沈大郎说:“就是给蛮子封王,把越州、青州赐了他们。等过年时蛮子使者来了,这事就会定下来。”
  陶宽久久无法回神。
  沈大郎说:“蛮子势大,此番来势汹汹,朝廷无奈之下才作此权宜之计。陶大人不必灰心,日后朝廷定会将越州和青州取回。”
  这话其实连沈大郎自己也不信。
  都已经是吃进嘴里的肉,能那么容易让对方吐出来吗?
  天色阴沉,满天积云遮天蔽日,仿佛将要下雨,又仿佛将要下雪。陶宽安静了许久,终是问出了忧虑已久的事情:“沈将军,你说朝廷会不会将朔北十二州也让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既然你们这么谷粒我!今天我的更新一下子就变早辣!(喂)
今天一看,爬到了月榜第七位!还差三位就可以爬上wap月榜!噢大家快来陪着我一起往上爬!每多一个留言多一个点击多一个收藏都可以爬上一小段!不要害怕,也就是把积分翻一倍而已!(被打死_(:з」∠)_
*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谢谢浇灌!(づ ̄ 3 ̄)づ
读者“静静”;灌溉营养液+52016…08…22 07:56:01
读者“scarlett”;灌溉营养液+12016…08…22 01:03:41
读者“柒肆七七”;灌溉营养液+12016…08…22 00:00:50
读者“scarlett”;灌溉营养液+12016…08…21 23:48:3

  ☆、第 14 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十四章
  首发于晋。江。文。学。城
  京城,慈孝寺。
  白马寺要做一场盛大的法会,顺带邀请了慈孝寺主持去观礼,回来之后,主持圆空大师便回了禅房。想起法会之盛况,圆空大师心如刀绞,这本该是属于慈孝寺的啊!
  圆空大师闭门不出,直至夜幕降临仍兀自坐在房中。夜色笼罩整个慈孝寺,四周都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响。
  圆空大师和衣而卧,偏又忐忑难眠,正要起身念念佛经静静心,却听幽幽琴声从不远处的禅院传来。
  琴声幽沉,如茫茫江水,无波无澜,明月当空,澄江似练,好一片幽茫景象。
  圆空大师不是懂琴之人,却将琴声之意听得真切,心中不由跳出几分思量:这弹琴之人技艺许是不算超群,但胸中必然有大智慧,否则绝不可能弹出这般意境。
  仔细听来,这琴声竟与他此时心境极为切合!
  圆空大师满腹怅然,不由走出禅房,仰头看着天上的圆月。又是一年将过,慈孝寺的香火一日不如一日,他眼前真与那琴声似的,天也茫茫,地也茫茫,寻不着前路。
  正想着,那琴声突然异峰突起,宛如百潮齐生。
  月色犹在,江水犹在,却与方才的幽茫不再相同。
  倏然间,浪起涛涌,犹如千军万马趁着月夜渡江而来,惊起四野飞禽。一时浪也汹汹,马也嘶嘶,禽鸟振翅而飞,划破幽寂夜空。
  圆空大师再也无法安立原地。
  他快步走出自己所居住的禅院,喝令其他人都退回禅房之中,自己径直前往琴声所在之处。
  那里,住着一位贵人。
  这一回,圆空大师没有丝毫犹豫。他赌了今上对慈孝寺的观感,已经赌了师叔留下的药,到了这一刻,他还有什么好犹豫?
  自从白马寺先一步得了今上青眼,慈孝寺就注定没了出路。在京城这种地方,天子的喜好就是一切——慈孝寺日益惨淡的香火就是最好的证明。
  达官贵人的亲眷就算要等个几天,也宁愿等白马寺的一间禅房,而不会转往慈孝寺这边。
  圆空大师迈入“贵人”的禅院。
  已是深冬,禅院中的花木都只剩光秃秃的枝桠,只有两株梅树还开着花,稍稍点缀了这冷清的禅院,不至于让它显得过于寥落。
  禅院之中有一处小亭,有一人身披裘衣坐在那里,姿容绝佳,气度出尘。
  他的手还按在琴弦之上,仿佛还有余韵萦绕在他指尖。
  这如画般的一幕落入圆空大师眼中,却只看到另一样东西:这位贵人身上紫气更甚,那缠绕在他眉间的黑气却正在消退!
  有人替这位贵人解了灾!
  圆空大师心中惊骇不已。什么人运道这般强盛,居然能替这位贵人解灾?惊骇过后,圆空大师眼里光芒大盛。
  眼前这位贵人命中有三灾六劫,十余年熬过来,先是父亲暴毙,应了火灾;几年后又逢母亲改嫁,应了水灾;再到不久前的命悬一线,应了风灾;至此,三灾算是过完了。余下的六劫只是应三灾而生,若能早作提防,未必不能险中求生——险中求胜!
  圆空大师念了声“阿弥陀佛”,上前坐到了“贵人”对面。紫气扑面,让圆空大师心中郁气全消。
  有的,只剩对将来的期望。
  *
  年关将近,颜舜华越发忙碌。
  李卓然沉默寡言,不是经营店铺的好人选,颜舜华观察了一段时间,将那机灵的伙计拔为掌柜。
  伙计叫赵平,有个弟弟叫赵凡,很平凡的两个名字,搁在寻常百姓家却透出了点不凡的味道。要知道百姓家里起名,大多会像沈家那样,最年长的叫大郎,排行第二的叫二郎,接着就是三郎、四郎、五郎,赵平、赵凡这样的,已经算是有人为他们悉心取名了。
  赵平为人机灵,善于应变;赵凡却木讷少言,若不是他有个会来事的哥哥,谁都不会注意到他。
  赵凡不善言辞,在算术方面却十分了得,食坊的账目经他一整理,马上变得清楚明白,连颜舜华都能轻松看懂。
  稍一打听,颜舜华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这两兄弟虽然出身寒微,却曾有幸得比邻而居的秀才教导,识得不少字,算术也略通一二。
  若不是深知没有家世、没人举荐,寒门子弟不可能有出头之路,他们说不定会一心钻研学问,以盼日后能出人头地。
  眼下的话,他们母亲病重,需要钱来治病——出人头地什么的,还是别去想了。
  颜舜华知道赵平与赵凡的情况后没说什么,只将食坊交给赵平去打理,账务则由赵凡掌着。
  食坊厚道的价钱、方便的吃法招来了不少客人,不过才一个多月,盈利已经相当可观,说出去恐怕会吓别人一跳。
  赵平和赵凡当然不会说出去。赵平主动找上颜舜华:“我觉得在北边可以多开一间。我们不开,别人也会开的。”
  颜舜华说:“钱够么?”
  赵平点头。他指的钱够当然不是买铺位,而是租铺位,过了春天,天气转热,这生意可能就不好做了。
  眼下店中收留的孤儿已有近二十人,人手过多,难免有人偷懒耍滑,不好弄,还不如分两家,多赚一把。
  至于过完春天该怎么弄,赵平相信颜舜华是有主意的。
  赵平将自己的分析和手里能动用的钱的数目说出来。
  颜舜华说:“那就开。”她笑眯眯,“这事交给你去办。”
  赵平没觉得意外。他会挑这个头,自然是有心表现自己。
  得了这句话,赵平马上行动起来。年底了,城里的租金都涨了一番,不过赵平耐性好,嘴巴又巧,硬是让他以极低的价格租下了店铺。过不了多久,另一家食坊就悄无声息地开了起来。
  这边食坊闷声赚钱,丰和楼管事那边一时也没注意上,等第二家食坊开了,他们才察觉有这么个小小的“对手”。
  派人去一刺探,管事哭笑不得,去见沈老太爷时提了一句:“姑娘手下的人可真厉害。”
  沈老太爷自然也知道李卓然蹭着丰和楼的方便购入食材的事,叫来管着这事的人一问,才知道李卓然要的量很大,几乎超了丰和楼十来倍!
  这不仅是一天的数,接连大半个月都是这样!
  这当然和丰和楼的精益求精有关,经营到丰和楼这种程度,早已不再追求量了。
  可饶是如此,这样大的量还是叫人吃惊!若不是靠着丰和楼这边的便利,食材恐怕会供应不上了。
  沈老太爷思及李卓然的脾气,怎么都不信这是李卓然张罗出来的。他左思右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直接叫来李卓然,开门见山地问:“那两间食坊是你开的?”
  李卓然坦然地说:“不是。”
  李卓然的嘴巴撬不开,沈老太爷只能谆谆善诱:“你把它给了你母亲?”
  李卓然说:“不是。”
  沈老太爷:“……”
  沈老太爷和李卓然打交道的次数不少,知道和李卓然绕弯子是行不通的,唯有直接问:“那是谁出的主意?”
  李卓然只是犹豫片刻,便照实回答:“是姑娘。”
  沈老太爷吃了一惊:“晚晚?”
  自己这外孙女有多聪慧,沈老太爷自然是知道的。他虽不管事务也不与人往来,心里却还是为此而自豪的——但是即使他这外孙女再聪慧,也不能悄悄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啊!
  转念一想,“悄悄”的应该不是他外孙女,而是眼前这个不爱说话的李卓然。
  这事他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他根本没想着过问——如今这一问,这小子不就照实说了吗?
  真是个闷葫芦!
  沈老太爷随口问:“晚晚怎么想到这个?”
  “姑娘说,‘我们抢抢丰和楼的生意,看看姥爷会不会生气’。”李卓然面色没有丝毫变化,语气也平静无波,仿佛真的只是在复述颜舜华的话。
  沈老太爷:“……”
  总觉得这小子眼里头藏着笑!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会笑了?
  一定是错觉!
  沈老太爷摆摆手,让李卓然自己去忙活。
  李卓然将别庄的事安排好,回城去找颜舜华。沈老太爷的感觉并不是错觉,他心情确实很不错。姑娘说过,他应该多笑笑,他照做了,觉得挺有趣。当然,他更想尽快将这事告诉颜舜华。
  姑娘笑起来才叫好看。
  李卓然默默想着,悄无声息地转到颜舜华的院落。结果里头却没人,只有李嬷嬷在。见到这位养母,李卓然乖乖问好:“娘。”
  李嬷嬷见李卓然来了,心里自然高兴,免不了又拉着李卓然说了许多话。知子莫若母,李卓然一直“嗯嗯嗯”地应着,李嬷嬷也察觉了他的心不在焉。她叹了口气:“姑娘在花园那边招待客人。”
  李卓然转身去了花园。
  李嬷嬷看着儿子消失的背影,出神许久,回过神后再次叹了一口气。她入过宫,也去过大户人家当差,什么人都见过,哪会不明白儿子那种专注的眼神代表着什么?
  只是她不能点破。
  点破又能怎么样?
  劝?
  她这儿子是能听劝的人吗?
  李卓然当然不是听劝的人。只不过在走到花园那边时,李卓然蓦然收回了脚步,站在回廊处望着花园里的姑娘们。
  姑娘们在玩投壶,颜舜华没有下场,但是不少姑娘都围拢在她身边。都是年纪和颜舜华差不多的小女孩,衣着亮丽,发饰鲜艳,都像花儿一样美丽。不用走近,李卓然也看得出她们很高兴。
  在沈大郎高升之前这是没有的事,她们姑娘一直是一个人玩,顶多是带上他或者珠圆、玉润。
  李卓然目光瞬也不瞬,定定地看着被人围在中…央的颜舜华。
  都是因为沈大郎高升。
  这些小姑娘,还有其他的客人,都是因为沈大郎高升才上门来的。李卓然年纪尚小,纵使比同龄人要早熟,也只能隐隐约约得出这样的结论。
  同时他也看了出来,他们姑娘很高兴。
  高升?
  大将军?
  这些离李卓然都有点遥远,远得让他生出了难得的迷茫。他抿了抿唇,目光回到了花园那边。
  看到这一轮起身的那个小姑娘后,李卓然目光一凝。
  这小姑娘,对他们姑娘有敌意!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更新依然如此粗长!
晚晚的后宫开始壮大起来了(不对
*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づ ̄ 3 ̄)づ
读者“scarlett”;灌溉营养液+22016…08…23 08:26:52
读者“柒肆七七”;灌溉营养液+52016…08…22 19:34:21
读者“墨衣抱雪”;灌溉营养液+202016…08…22 18:59:20
读者“诡瞳”;灌溉营养液+112016…08…22 17:51:02

  ☆、第 15 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十五章
  首发于晋。江。文。学。城
  颜舜华也感受到林灵妙的敌意。
  林灵妙,林州丞长女,妻子出身颇高,是京城贺家之女。贺家乃官宦世家,林灵妙外祖乃是贺太师,宰辅三朝,门生遍天下。在场的人中就数林灵妙最有来头。
  颜舜华以前见过林灵妙。
  记得她以前喜欢到处玩耍,经过一处阁楼时见有个小女孩掀开帘子悄悄往外看。她抬起头,对上一双明亮又好奇的眼睛,立刻高兴地挥手:“来呀,下来一起玩吧!”
  那个小女孩却放下了帘子。
  琴声从阁楼上传来。
  珠圆说,那是林州丞家的女儿,叫林灵妙,打小就聪明过人,六岁就练得一手好琴技。
  她听来听去,只听出一个意思:这女孩儿不会陪她玩。
  她有点失望,但也不再多留,继续带着珠圆和玉润到处撒野。
  她后来也见过林灵妙。
  林灵妙是争强好胜的脾气,早年常去外祖家,很快传出“琴艺绝群”的名声。
  林灵妙没机会见识过人世险恶,过不了多久就订了亲。可惜那不是一门好亲事,丈夫是个花心的家伙。林灵妙因为是高嫁,一心当个贤妻,反倒助长了丈夫的风流,一次因缘际会,林灵妙丈夫见了林灵妙庶妹,竟要将那庶妹纳进府里。
  颜舜华再次见到林灵妙时,林灵妙竟因病双眼失明,琴是再也不弹了。那时林灵妙对她说:“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弹琴。”
  林灵妙静了静,又莫名地说了句:“我真羡慕你啊。”
  不知怎地,颜舜华就想起当初窥见的那双眼睛。
  那是一双美丽而灵动的眼睛,而不像失明之后宛如死水般无波无澜。
  眼前的林灵妙,即使对她不服、对她敌视,也比日后那哀若心死的模样要好看多的。七八岁的女孩儿,丹凤眼,柳叶眉,桃花腮,俏生生,水灵灵,怎么看都讨喜。
  至少颜舜华很喜欢。
  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小姑娘们依然玩起了投壶。
  所谓的“投壶”,就是准备一个双耳壶,在离壶三箭远的地方用箭矢投射,投入壶中者得一分。当然,细玩起来花样更多,从投法上有双投、背投、盲投,从命中的位置上来分又有中、正中、连中、贯耳、连中贯耳。更别提许多人会给自己的投法起个名字,比如“飞燕踏枝”“风雨归舟”“金榜题名”等等,直叫人眼花缭乱。
  林灵妙准备下场。
  她悄然看了颜舜华一眼。
  在颜舜华参与她们的投壶游戏之前,她会的花样是最多的。
  现在她依然会是。
  林灵妙这样想着,手比刚才更稳了。
  颜舜华却开口:“等等!”
  林灵妙看着她。
  颜舜华说:“妙姐姐的架势摆得好正经,让我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其他人有迷茫了:“少了什么?”
  林灵妙抿抿唇,定定地望着颜舜华。
  颜舜华说:“玉润,帮我把琴抱来,我给妙姐姐弹琴助兴。”投壶是雅事,雅事自然少不了雅乐。
  刘阳被关进大牢去了,另一位夫子却还在。相处了两个多月,颜舜华总算知道那位不苟言笑的女夫子叫谢蕴清,脾气清冷,却细心又尽责,时常会坐在不远处看着她们玩耍,针对颜舜华每日的进益给她指点。
  近来谢蕴清教了颜舜华一些新曲子,是给投壶时助兴用的,正巧能让她们玩得更热闹。
  颜舜华自然学得用心。
  不知为什么,颜舜华总觉得谢蕴清好像知道她对琴艺不甚上心,只当学来修身养性用的——要不谢蕴清教她的曲子怎么总是这么“有用”。
  见林灵妙一本正经地准备投矢,颜舜华觉得这样的机会正好可以和林灵妙拉近关系——棒!
  于是她决定给林灵妙弹琴助兴。
  林灵妙听到颜舜华的话,心猛地跳快了两下。她一双丹凤眼里含着恼意,却不得不拿出“名门之女”应有的气度:“好。”
  在林灵妙看来,颜舜华是在投壶上压了她一头之后又想和她比琴艺。
  真是太过分了。
  林灵妙稳稳地握着箭矢。
  珠圆已经摆好琴桌,等玉润抱着琴来了,颜舜华在琴桌前坐定,对林灵妙说:“妙姐姐,我开始弹啦。”
  林灵妙点头。
  《鹿鸣》响起。
  颜舜华弹琴不会严守章法,这《鹿鸣》本就是宴饮之乐,经了颜舜华的手更是让满园都添上几分欢愉之意。
  林灵妙呆了呆,手一顿,抬手投出一箭。
  有人报出结果:“正中!”
  林灵妙已将第二箭投出。
  这下其他人也惊叫起来:“连中!”
  《鹿鸣》变得更为欢快,仿佛也在为林灵妙投出的好箭而高兴。
  林灵妙投出第三箭。
  惊呼声几乎压下了琴声:“啊!贯耳!是贯耳!”
  投壶用的壶是双耳壶,所谓的贯耳就是箭矢投入了双耳壶的小耳中——壶口本就小,耳口又比壶口小数倍,能投出“贯耳”说明技艺高超无比!
  在惊呼声与琴声相伴之下,林灵妙投出了第四箭。
  连中贯耳!
  双耳都插上了箭矢!
  琴声停了。
  林灵妙静立原地,衣裙翩翩,宛如雪中仙子。她看向颜舜华。
  颜舜华没再弹琴,而是用力地鼓起掌来:“妙姐姐真厉害!!!”
  林灵妙:“……”
  在颜舜华脸上,她没有看见任何妒忌、不甘和敌意,只看到由衷的欢喜和赞叹。她以为她们是敌人,颜舜华却真的只是想弹琴替她助兴,等她投出所有人都惊叹的“连中贯耳”,颜舜华也真的在夸她。
  难道颜舜华一点都不想回京,一点都不想叫那些把她扔到通州的人后悔?
  林灵妙不信。
  她母亲那么出色一个人,嫁到通州之后还不是日日夜夜都在恨,恨林家,恨贺家,恨自己独自远嫁到通州这种穷乡僻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