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冠六宫-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三十来岁的男子长身而立,笑容疏朗,与同僚们言笑晏晏,哪有传言中的落落寡欢与不合群?
    即使见惯了京城许多风流人物,薛璇玑也得赞一声“俊朗不凡”。
    这样的男子,配林灵妙那偏执孤高的母亲倒是可惜了。
    薛璇玑望向林灵妙。这小姑娘虽然从小被她母亲灌输了不少东西,却没有继承她母亲那份可笑的执念,不拉一把实在可惜得很。
    薛璇玑微微一笑,说:“妙妙妹妹应该是近乡情怯吧?”
    薛夫人轻轻横了女儿一眼:“你说的什么话?小小年纪的,说话总老气横秋。还近乡情怯,以为你妙妙妹妹是你吗?”
    薛璇玑也不多说。长辈们总觉得只有大人才会有种种愁思,却不知孩子有时比大人更敏锐。林灵妙面对她们时的沉默艰涩,应该是因为得知了她母亲的所作所为。
    那些东西,薛璇玑从来没打算帮林灵妙瞒住。让林灵妙知道她母亲在别人眼里是怎么样的、让林灵妙明白她自己的处境,对林灵妙是有好处的。
    免得林灵妙和她母亲一样一意孤行,非要做不该做的事、嫁不该嫁的人。
    林灵妙被薛夫人抓着手、被薛璇玑看着,只觉心里一阵冷一阵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马车停了。
    前面传来了府衙众人与薛侯爷寒暄的说话声。
    薛璇玑还没撩起马车的门帘,就听外面有人高兴地喊:“妙妙姐,你可算回来了!”
    林灵妙一顿,撩开门帘,对上车外那张如花笑靥。
    颜舜华还是这么高高兴兴的,和那天拦下她马车说要上她家玩时一模一样。
    真好。
    所以她想念通州。
    颜舜华跟东华郡王打听过林灵妙的消息,知道林灵妙这次如愿以偿地进了静雅学坊,自然是为林灵妙高兴。
    “上一次”不知是什么原因,她在静雅学坊没见到林灵妙。这次能得静雅学坊那边的认同,林灵妙到了嫁娶年龄也有学坊老师可以给她把把关,绝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地嫁给那个风流好…色的浪荡子。
    看到林灵妙回来,颜舜华是真的为她高兴。
    颜舜华继续编排林州丞:“妙妙姐你不知道,前些天林叔听到你要回来的消息后整个人都呆了,刚才知道你到了,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幸好他刚刚在我们书院那边的,见着了我!要不然的话,他可真是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过来见你了!”
    “颜晚晚!”林州丞正与沈大郎一起迎接薛侯爷,客气话说完了,便见颜舜华正眉飞色舞地与林灵妙说着什么。林州丞不用想都知道颜舜华会说出什么话,也顾不得钦使还没迎进屋,气急败坏地跑了过来,“你是不是在妙妙面前胡说!”
    颜舜华不服:“我才没有胡说,我是实话实说!”
    林州丞刚才也是脑子一热,回过神来察觉薛侯爷、沈大郎他们都看了过来,女儿也正定定地看着自己,林州丞像被什么掐住脖子、梗住喉咙,三十来岁的大男人,一瞬间竟不知该怎么往下说,只能静静地看着大半年不见的女儿,鼻头发酸,眼眶发涩。
    林灵妙也是经颜舜华一说,蓦然想到这些年来林州丞在她们母女面前的小心翼翼。
    那不是厌弃、不是疏离,只是想要靠近却又不知该怎么靠近。
    林灵妙到底还只是个八…九岁的小孩,再如何沉静早慧也不由红了眼睛,再也顾不得那么多,张手抱住怔怔立在车前的林州丞:“爹爹,我想您了,我可想您了。”
    林州丞被林灵妙带着哽咽这么一喊,眼泪顿时止不住地往下掉:“妙妙,妙妙。”
    车中的薛夫人不由侧过头,用绢帕擦眼角。她向来最见不得这些事,别人难过痛哭她受不了,别人喜极而泣她也受不了,都想跟着哭。
    薛璇玑的目光却落在车外的小姑娘身上。
    那小姑娘才七八岁,那么矮的个头,一张小脸却满是高兴的笑,叫人看了也觉得心里也暖洋洋的,竟注意不到她那过人的容色。
    颜舜华也从林灵妙父女伸上移开视线。她看向车内时,着实吓了一跳。
    薛璇玑!
    薛璇玑为何会在这里!
    和林灵妙同车而来!
    颜舜华瞪大眼。
    接着她想到了刚才见着的钦使。难怪她觉得眼熟,原来是那风华无双的薛侯爷!
    老实说,见到薛璇玑她心情有点复杂。
    她早已放下对顾成晁的执念,甚至觉得自己有点眼瞎。如今一见到薛璇玑,她就想起自己天真又愚蠢的少女时期。
    ……还好薛璇玑也没好到哪里去。
    她看清顾成晁的时候,薛璇玑还觉得顾成晁还有救!
    颜舜华如此这般地自我安慰完,便觉得眼前的薛璇玑顺眼多了。吵了那么多年的家伙突然变成小孩,还不认识自己,感觉真是奇妙!
    颜舜华秀秀气气地一笑,向薛璇玑两人问好:“薛夫人,璇玑姐姐,你们好呀。”
    薛夫人已平复好心情,见颜舜华两眼亮亮的,乖乖巧巧地站在那儿望向她们,心中便生出几分喜爱。
    只是这小姑娘看着眼生,到底是谁家的孩子?
    颜舜华当然没忘记自我介绍:“我叫颜舜华,小名晚晚,你们叫我晚晚就可以了!”让一生对手喊自己小名什么的,感觉还挺有趣呢!她挺爱和薛璇玑吵的,薛璇玑懂得多,也讲道理,输了就认——不像有的家伙,输不起!
    薛夫人一听便明白了,这就是颜家寄养在外家的嫡长女。沈家把这小姑娘养得很好,也教得很好,虽不如京城那些世家千金规矩,却活泼开朗、灵动可爱,叫人一看便跟着她一起高兴。
    薛夫人下了马车,柔柔地握住颜舜华的手:“原来是晚晚。我与你母亲见过几面,你与你母亲很像,都这么讨人喜欢。”
    颜舜华没想到薛夫人会提起母亲。她想起姥爷举起拐杖打颜正卿的那一幕,心中涌上一种难言的酸涩。有的人眼里容不下人,就觉得对方哪里都不好。
    颜舜华说:“母亲那么好,为什么有人就是不喜欢呢?”
    薛夫人见颜舜华眼中有着鲜见的黯然,顿时明白自己说中了颜舜华的伤心事,一时有些无措。她不由望向薛璇玑,向自己女儿求援。
    薛璇玑也知道颜舜华的身世,对颜舜华有了几分同情。她说:“再好的人,也会有人不喜欢的。”
    颜舜华听薛璇玑柔柔地开口,哪还有什么伤怀。薛璇玑说得对,有时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再好的人也会有人不喜欢。就像有的人爱吃甜的,有的人爱吃辣的,这本来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颜舜华脸上的黯然一扫而空。她笑盈盈地看着薛璇玑:“我听大舅舅提起过璇玑姐姐,大舅舅说璇玑姐姐你可厉害了,白马寺山墙上那首你能解出五十五首!”
    薛璇玑纠正:“五十六。”
    颜舜华一愣。
    薛璇玑说:“来的路上我又解出了一首。”
    颜舜华:“……”
    她果然还是不想和薛璇玑做朋友_(:з」∠)_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么么哒(づ ̄ 3 ̄)づ
    每次看到留言稀少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写崩了哼
    看到有人夸我又原地满血~(≧▽≦)/~啦啦啦
    大家么么么哒,有空可以撒个花给作者一点谷粒呀要不然蠢作者总是提不起劲更新QAQ

  ☆、第39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三十九章
    钦使下来,自然是为了新农具。虽没赶上春耕,但补种的范围也不小,今年通州的税钱缴纳得特别早,早得连江南富饶之地都要羞惭。今上知晓后十分重视,派出薛侯亲自过来。
    薛侯父亲是薛国公,当初今上登基靠的就是薛国公支持,若说今上会信任什么人,那必然是薛国公一家无疑。
    薛侯爷来得晚,晚饭时间已经过了。沈大郎大手一挥,把人都领到丰和楼去。薛侯爷一行人入座,家眷则坐到另一边,颜舜华和伙计们都很熟悉,与沈家大舅娘一起把几桌菜安排下去才坐下陪客。
    谁都没想到亲事会连夜到来,他们这边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沈家大舅娘落座,满含歉意地开口:“招呼不周,请不要见怪。”
    薛夫人见沈家大舅娘虽然出身平平,举止却落落大方,不由含笑说:“是我们唐突了。入了通州境内被很多新鲜事物迷了眼,不知不觉就误了时间。”
    又是一番客气,前菜就上来了。既是远客又是贵客,自然不能让客人久等,丰和楼先挑做得快的菜送上来给客人垫垫肚,大菜还在后面有序地准备着。
    过了不久,林夫人也来了。薛夫人热络地拉林夫人坐下,闲话家常。女儿出息了,林夫人到找回了几分世家之女的气度,笑着与薛夫人叙旧。
    林灵妙从林夫人过来后就紧绷着心神。
    颜舜华入座后见了,笑眯眯地给林灵妙夹菜,小声说:“妙姐姐,这个好吃。”
    林灵妙看向她。
    颜舜华说:“这筷子公用的,没有沾上我的口水!”
    林灵妙:“……”
    颜舜华虽然已经吃过饭,但还是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面前的菜肴。她这人没什么喜好,就是喜欢吃好、穿好、玩好,也没多大野心,只想着每天开开心心就好。
    知晓了沈家的秘辛,颜舜华隐隐明白了舅舅们相继离世的原因。
    沈老太爷是不争的性情,当初他到京城绝对不是掌厨那般简单,否则今上对沈家绝不是这态度。
    沈老太爷当初应该在今上继位过程中出了不少力,事了之后却飘然离去,对京城繁华没有丝毫留恋。
    上位者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无法掌控的存在。
    若是沈老太爷贪财,可以用钱财控制沈家;若是沈老太爷贪色,可以用美色控制沈家;可是沈老太爷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求,只回到通州这破落地方,娶个屠夫女儿,当个寻常百姓。
    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有的。
    但在有的人眼中却不可能有。
    比如在皇家人眼中。
    你要是什么都不求,他反而会觉得你所图甚大!放沈家后代入仕,从一开始就是今上的一种试探,当沈家人的威望日涨——甚至功高盖主之后,今上就会认为自己的猜测是对的,沈家果然有倾覆朝廷、倾覆顾家皇室之心。
    于是今上就下手了。
    颜舜华尝了一口桌上的新菜式。她已经回来大半年,也渐渐把心态调整过来,以前相信的、以前依赖的、以前喜欢的,她都可以放下了,并且乐意尝试新东西。
    既然被怀疑了,何不坐实那样的怀疑!与其让朝廷一次次把北疆十二州拱手让给鞑人,与其让朝廷弄得整个大晋民不聊生、满目疮痍,还不如揽兵揽权,叫那些人心存忌惮,不敢轻动!
    这样的想法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但颜舜华不在意。大晋的腐朽是从根子开始的,不把那长在身上的毒瘤暗疮连根拔起,给它再多阳光、给它再多肥料,都只会加快它的枯死。
    眼下要做的,就是客客气气地送走钦使,继续哼哧哼哧地搞好通州的民生,再悄然把手伸到北疆其他州去。
    颜舜华笑吟吟地给薛夫人等人介绍菜肴,她吃什么都吃得香,其他人不由也胃口大开,把桌上的菜都一一尝了个遍。
    宾主尽欢。
    钦使一行人的住处安排好了,颜舜华也暂且回沈家住着。见了沈老夫人,自然又被拉着手一番念叨。只要孩子不在身边,总会觉得她瘦了、憔悴了,肯定在外头太累了没吃好没睡好。颜舜华好生哄了半天,才回院子睡觉。
    一轮圆月高高升上半空。
    屋内的人都已入睡。
    夜凉如水,秋风送来远处的木叶芬芳。李卓然躺在屋顶,看着天上明亮的月光。
    这几日夜里都有霜,屋顶的瓦片湿漉漉的,又冷又滑,李卓然却全然不在意。不知什么时候起,他总想多守着姑娘一会儿,姑娘上课时他守着,姑娘睡觉时他也守着。
    一闭上眼,他就会做梦。梦见圣山,梦见狼群,梦见妇孺们抽刀把族里的马匹和牛羊都杀死,鲜血溅了他一脸;梦见自己被绑在马腹下,逃过了一场又一场的屠杀;梦见自己孤身一人逃过边界,逃入中原——梦见姑娘说:“我叫晚晚,你叫什么呀!”他默念着“晚晚”两个字无数遍,却一直没有喊出口。
    再睁开眼时,李卓然身上冷汗涔涔。
    他多希望那都是一场梦啊!
    他希望他只是李嬷嬷的儿子,是姑娘的随从。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家国天下,他一点都不在意,只要能这样跟着姑娘、替姑娘做事就好。
    李卓然闭上眼。
    不眠的人不止李卓然一个。
    东街三巷。
    傅昆微微地带着笑,邀对面的妙龄少女喝酒。一杯喝完了,他才说:“雅若姑娘,机会来了。”
    被称为“雅若姑娘”的少女不是很懂:“什么机会?”
    “钦使来了啊。”傅昆淡笑起来,“你拿一些身份凭证,去找那李卓然吧。不要带真的凭证,真的先留在这里派人守着,免得他强抢。你就跟他说,钦使来了,他若不跟你走必然会连累他家姑娘。”
    少女皱起眉:“就这样?”
    “对,就这样,”傅昆谆谆善诱,“对于有些人来说,既是让他死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更不会向任何人屈服。但若是威胁到他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的话,他一定什么事都肯做。”
    少女握紧拳头,鄙夷地看着傅昆:“你们中原人就是狡诈下作!”
    傅昆一点都不介意:“你若是不想将他带回草原,自然可以不照我说的做。”
    少女语塞。
    除此之外,她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吗?少女又想到白天远远见到的那“姑娘”。李卓然看向他“姑娘”的眼神是那么专注,当“姑娘”兴高采烈地与别人说话时,他眼底也会出现几分笑意。
    中原有傅昆这样的阴险小人,也有那样快快活活的好姑娘。她更喜欢那“姑娘”,但她却只能照傅昆说的去做,因为她答应了兄长一定要把人带回去——
    不管用什么办法!
    少女很快下定决心。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庄子附近等着李卓然。
    李卓然披着满身露水往回走时,少女把他拦下了。她将傅昆给的说辞说了出来,李卓然果然把她制住要强抢她手中的凭证。
    少女又照着傅昆所提的威胁说了一遍,并表示即使杀了她也没用,如果她不回去就回有别人去钦使那告密。
    原来当年青狼族遭灭顶之灾,是因为青狼族派人刺杀中原皇帝。中原皇帝大怒,联合当时势弱的鞑人,给武器给粮草,杀到了圣山脚下。却不想当年的联合,给大晋自己也创造了一个可怕的敌人。
    青狼族与朝廷之间的恩怨说是血海深仇也不为过。虽说中原有不少人家中会养着西域奴隶、草原奴隶之类的,但一旦确定是青狼族人必定要扭送官府,以防再重现当初那场叫人触目惊心的刺杀。
    谁若是窝藏青狼族人,很容易给人栽一个包藏祸心的罪名——更何况沈家本就已经让今上起了防心。
    少女劝说李卓然不成,只能去东街三巷找傅昆。傅昆得知李卓然的身世,眼珠子一转,便决定拿这个做文章。
    傅昆叫少女静候时机。
    如今时机到了。
    少女屏息等待李卓然的答案。
    李卓然握紧双拳,望向少女的目光满是厌恶与痛恨。
    少女心中委屈,但还是咬咬牙瞪着李卓然,等李卓然答复。
    李卓然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碧绿的眼底幽暗不明。也许从见到少女的那刻起,他心里就有了这样的预感。他知道一旦他的身份被揭露,姑娘肯定不会在意,肯定会全力保他。可是他并不是普通的青狼族人,他是青狼族前任大君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些草原来客是要他回圣山继任青狼族大君之位——要他率领青狼族余勇与鞑人相斗!
    这些人既然能威胁他一次,也能威胁第二次。下一回说不定会直接把姑娘掳回草原——这些强盗最爱做这种卑鄙下作的事!
    李卓然永远都不想连累颜舜华。
    更不愿意颜舜华因为自己受到任何伤害。
    想到母亲绝望凄伤的目光,李卓然心中一痛。他怎么能让姑娘遭受同样的痛苦!
    李卓然把拳头握得更紧。
    “三天。”李卓然说,“三天之后,我随你离开。”
    少女惊喜不已。
    李卓然厌恶地看了少女一眼:“三天后这个时辰,你直接到城外十里坡等着。这三天,你离我、离姑娘都远一点!若是让我看到你,我一定拧断你的脖子!”
    少女受伤不已,恶狠狠地威胁:“三天就三天!到时我若见不到你,一定会带着你的身份凭证去找中原朝廷的钦使!”
    李卓然头也不回地走了。
    回到庄子,李卓然把葡萄架都看了一遍,发现大部分葡萄苗儿都已经爬上架子。等过了这个冬天,气候暖了,它们会长得更快,葡萄架上会爬满葡萄藤。酒坊已经着手在建了,在葡萄结果之前会先酿一些别的酒,反正沈家酒引多,再建几座酒坊都不怕。
    这庄子里还建着别的工坊,都有管事在管着,他向来不爱揽权在身,每做完一件事都会转手给别人去负责,倒也不用做什么交接。
    李卓然在心里盘算了一遍,又去找李嬷嬷,告诉李嬷嬷葡萄该怎么照料。李嬷嬷奇了:“不是一直是你在管吗?”
    李卓然说:“我一向不爱管事的。”他总会把所有时间都空出来,等着看颜舜华有没有什么新想法,有的话他就直接入手去做。
    李嬷嬷也知道李卓然的习惯。也不知是不是为了避免被人注意到,李卓然通常不会接受要长久和人接触的事务。
    李嬷嬷说:“那好吧,我记着,回头有适合管这事的人选我再告诉他该怎么做。”
    李卓然点头。
    他转过头看着外面还空空荡荡的葡萄架,心里似乎也空空荡荡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卓然:_(:з」∠)_不开心,求安慰

  ☆、第40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四十章
    李卓然到了晚上就不见人影。
    颜舜华回到庄子,就听李嬷嬷念起葡萄的事。颜舜华有点纳闷:“卓然又不想管了?”
    李嬷嬷说:“他那脾气,你也知道的。做什么都不愿意长久。”
    颜舜华一顿。她想到了李卓然的身世。因为“上一次”李卓然一直留在她身边,她理所当然地觉得李卓然以后依然会陪着她。
    可那时不一样。
    那时薛璇玑发现了李卓然的身份,便要她去官府揭发,说是她根本不知道,不会受牵连。她那时和薛璇玑不对付,觉得薛璇玑这话说得没道理,她怎么能去揭发卓然?
    其实薛璇玑只是不明白卓然之余她不仅仅是随从那么简单。卓然是她青梅竹马的玩伴,从她还在京城时就陪伴着她,他们认识的时间算起来甚至比云初表哥还久。
    薛璇玑的建议是好心。
    只是她绝不会照做。那时她仗着今上对自己好,就入宫向今上求恩旨。今上亲自见了卓然,见卓然武艺超群又忠心耿耿,也就揭过了卓然身世的事情。
    如今她们没有去京城,她没有见到今上,更没被特许喊一声“皇帝伯伯”,自然不会有那道恩旨。那么如果有人拿卓然的身世做文章了?
    她居然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颜舜华说:“那卓然要是回来了,你让他过来找我。”
    李嬷嬷点头答应。
    颜舜华在房中看书。到了夜深,门被敲响了。她听出是李卓然,披起衣服,说道:“进来。”
    李卓然推开门,看着披着外袍、显然是在挑灯夜读的颜舜华。
    他的姑娘这么小,不应该有那么多的烦忧。
    李卓然站在不远不近的位置。
    颜舜华鼻子向来最灵,她微微睁大眼,说:“外面下雨了吧?”
    是下雨了。秋雨一贯最缠绵,经常没完没了地飘,这夜的雨势却有些急,好像绷紧的弦骤然崩断,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李卓然点头。他望着颜舜华:“姑娘找我有事?”李嬷嬷一直在外面做鞋子,边做边等李卓然,听到李卓然回来的动静便把颜舜华的吩咐告诉他。
    颜舜华听到李卓然的话,有些出神。她越发确定肯定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再加上她刚才嗅见的——
    ——除了雨后泥土的气息之外,还有明显的血腥味。
    李卓然会杀人吗?当然会。颜舜华比谁都清楚,李卓然有着狼的天性,他天生不惧杀戮。只是在通州,在这还算太平的世道,李卓然杀了谁?
    颜舜华说:“卓然,你没有什么话对我说吗?”
    李卓然沉默。
    颜舜华也静静地等着。
    明明屋里这样安静,李卓然却明白颜舜华已经知道了一切。
    李卓然说:“不管身在何方,我都听姑娘的。”
    颜舜华心头一跳,定定地望着李卓然。
    李卓然双眼如星,碧色莹亮,眼神是那么地专注和认真。颜舜华说:“如果我不问,你是不是就一声不吭地走了?”
    李卓然猛地站直了身体。他眼底带着几分迷惑,却又有着几分了然。
    李卓然说:“不会。”他会像姑娘道别的,只不过只会在一切都解决完之后。
    颜舜华说:“你今夜去杀了什么人?”
    李卓然停顿片刻,如实相告。他潜入东街三巷,观察清楚都有哪些人出入,逐一将他们格杀,取回了他们掌握着的身份凭证。傅昆到那边时,他还将刀放到了傅昆脖子上,只是他知晓傅昆的身份,很清楚若是自己杀了傅昆,必然会给沈家和颜舜华惹来天大祸事。
    那可就真的坐实了沈家窝藏青狼族人的事实。
    李卓然只是卸了傅昆手脚的关节,让他暂时无法动弹,也受几天累。经此一事,他算是知道沈家与颜舜华的处境有多凶险,那么多的财狼虎豹躲在暗处,等着扑上来将沈家撕咬分食用。
    颜舜华想要保沈家人,何其困难!
    李卓然说:“姑娘一定要小心此人。”
    颜舜华深吸一口气。早知这傅昆不是善类,哪知他竟歹毒至此。就算李卓然走了,傅昆也会将凭证捏在手里,倒是不仅告她们一个窝藏青狼族人的罪名,还会告她们有意放走青狼族人!
    傅昆已对她身边的人下手,她竟还想着与傅昆在正事上一较高低!
    颜舜华握紧拳头。她说:“一定要走吗?”
    李卓然说:“我知道姑娘一定会保我。”
    颜舜华捏紧拳。
    李卓然说:“我的心与姑娘的心是一样的。”无论如何都要护住对方,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对方受伤害,即使做出的是最不冷静、最不理智的决定,依然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李卓然说:“我已经取回能证明我身份的青狼令,傅昆那边不能再拿它做文章。”
    颜舜华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是要走?”
    李卓然安静下来。他希望能帮上颜舜华的忙,能让颜舜华永远快快活活的。他很明白,光靠跟在颜舜华身边帮忙是不够的,他至少得像沈大郎那样,手中有更多可用之人、有更多可用之财,才有可能替颜舜华做更多的事。
    这一切,在中原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他这段时间辗转难眠,恨不得能时时刻刻都陪伴在颜舜华身边。
    其实他心中早有去意。
    只是他不喜欢被威胁,所以即使要走,他也是将那雅若姑娘用来威胁他的东西取走、杀光那雅若姑娘身边的人——最后与颜舜华道别过后才离开。
    李卓然说:“拿着那青狼令,我可以号令青狼族人。我武艺好,在草原那边不会有事。等我重整好青狼族的人,就可以在草原上与鞑人抗衡。到时通州这边要清剿鞑人,我也可以从后方协助。”
    李卓然说的道理颜舜华都明白。只是她从回来以后,一切都顺顺利利的,突然要失去李卓然,颜舜华有些难过。
    她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把李卓然的陪伴当成理所当然。
    这世上根本没有理所当然的事。
    自然也没有不用付出半点努力就可以轻松做到的事。
    这大半年来的轻松愉快,令她几乎忘记了所有凶险,忘记了往后可能遇上的所有可怕的厄运。
    颜舜华说:“卓然,对不起,我一直没想起这件事……”
    李卓然说:“是我没有与姑娘说起。”
    颜舜华与李卓然对视。
    颜舜华闭上眼。
    离别总是会来的,只是早晚而已。
    可他们都还太小,李卓然才十来岁,她才七八岁。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再见之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虽说李卓然武艺高强,但草原之中的凶险哪是李卓然单枪匹马能应付的?
    至于要整合青狼族人,那就更难了。且不说青狼族如今还剩下多少人,就算剩下的人多,也不一定会听从一块令牌号令。
    “那你要答应我,”颜舜华仰头看着李卓然,“若是实在危险你就回来。”
    李卓然说:“那是自然。”他深深地望着颜舜华,目光专注而认真,“不管将来如何,我一定会再回来姑娘身边。”
    若是有机会,他就将整个草原送给他们姑娘当礼物。
    最好的战马、最好的牛羊、最好的草甸和甘泉,都将属于他们姑娘。
    这些话,李卓然没有说出口。他只悄然把这一切都深埋在心底。
    不管将来是否会忘记这一刻在心中立下的誓言,此时此刻李卓然心里是真的这么想的。
    此时此刻的李卓然,还只是个只有十几岁的懵懂少年,他的目光纯粹到如同世间最美丽的宝石,没有丝毫杂质。
    他不知道此时此刻心底涌动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只专心地考虑着如何能帮到颜舜华,如何能在一切结束之后回到中原,回到颜舜华身边。
    颜舜华说:“好,那我等你回来。”
    李卓然眼底泛起微微的笑意。他知道他们姑娘是最聪明的,也最想得开,聪慧豁达是她的优点。
    他在姑娘身边所做的事,会有别的人可以顶替,但他回到草原后所能做的事情却不是别人能做的。
    这样明显的道理,他们姑娘是能想明白的。
    李卓然有和颜舜华道别的打算,却不打算和李嬷嬷道别。接下来的两天,李卓然把自己手中的资产都整理出来,托颜舜华交给李嬷嬷。
    颜舜华最见不得生离死别,也就没提前告诉李嬷嬷。等第三天李卓然走了,颜舜华才将地契和银票交给李嬷嬷。
    李嬷嬷看着那地契和银票,无声地落下泪来。她跪在地上向颜舜华磕了个头,吓得颜舜华忙把她扶起来。李嬷嬷说:“当初我正经历丧子之痛,见卓然和我孩子年纪差不多,便把他带在身边。我听他说话,已知他不是中原人,但还是舍不得把他赶走,所以一直带着他到了颜家。姑娘我知道的,若不是身世暴…露,卓然绝不会突然离开……”
    李卓然终究会离开,这一点李嬷嬷是早就知道的,是以得到这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