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宠冠六宫-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舜华喜欢过的人只有顾成晁。
可是在他们“回来”之前,顾成晁已经将颜舜华对他的喜欢消磨殆尽。颜舜华绝不会留恋一个心中爱着别人的人,更何况那个人还一直利用她。
颜舜华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把自己能给的一切都给对方,就像飞蛾扑火一样付出所有。
可是颜舜华爱得决绝,抽身也很决绝,不爱了就是不爱了。
后来顾成晁后悔了,暗示朝臣上书说皇后应该尽早诞育太子,颜舜华不仅没有回心转意,还亲自主持选妃,撺掇朝臣将家中女儿都送进宫,借机笼络了很大一批人。
那时他在北疆,听到释静探来的这消息时心情大好,晚膳都多用了一碗。他喜欢的女子,怎么可能会为了心中爱意委曲求全。
占着那皇后之位,不过是为了方便行事罢了。至于顾成晁这个“夫君”,她是一点都不想要的。
东华郡王的目光回到颜舜华身上,又忍不住染上了笑意。
颜舜华察觉了他的好心情,说道:“你好像一直在笑。”虽然不算明显,但那双眼睛里明明满是浅笑。
东华郡王说:“我心里高兴。”
颜舜华:“……”
不是很明白。
东华郡王不介意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见到你,我心里就高兴。”
颜舜华一滞,耳根莫名发烫。
她不敢置信地抬头看向东华郡王。
东华郡王一脸平常,仿佛刚才的话不是他说的那样。他说:“他们好像都商量完了,是不是该回去了?你还得为我引荐一番,要不然求见程先生的人那么多,我可能连程先生的面都见不着。”
颜舜华巴不得东华郡王不再提,马上接口:“没问题,我们中午去程先生家蹭饭就好。”
说完她又忍不住瞄了东华郡王一眼。
这家伙瞧起来和以前没有丝毫不同。
难道刚才那满含情意的话,其实是她听错了?
一定是!
这家伙当初还怀疑她给的药,放在一边不肯用呢!这家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喜欢她!
颜舜华镇定下来,问:“你骑马过来的吗?”
东华郡王说:“有时骑马,有时坐马车。我身体虽然好转了,但还是经不得一路骑马,所以走得比较慢。”
颜舜华也想到东华郡王应该才刚病愈不久。她说:“你不该这么快就长途跋涉地到北边来。”
东华郡王深深地看着她。
颜舜华竟有种他会说出“我一刻都等不了”这种话的感觉。
东华郡王却没有那么说。他笑道:“我走得慢,不要紧的。在京城呆着,身体才会不好。”
颜舜华:“……”
原来她想错了!颜舜华问:“那你等会儿是骑马还是坐马车?”
东华郡王说:“路程不算特别远,我可以骑马。”他叫人把自己的马牵来。
东华郡王的马通体漆黑,没有一丝杂毛,膘肥体壮,四肢挺直,瞧着十分矫健。
颜舜华两眼一亮:“好马!”她走上前,绕着马儿走了一圈,马儿的脑袋也从左转到右、从右转到左,琥珀色的眼睛盯着她看。
颜舜华伸手摸了摸它漂亮的鬃毛:“真的很漂亮,一定跑得很快。”
马儿仿佛听懂了她的话,撅起蹄子蹬了一下,像是在像她炫耀自己的前蹄有多有力。
颜舜华惊奇不已:“它听得懂我说话啊!和永旭哥哥的贪狼一样聪明呢!当然,我家雪球也很聪明!”她好奇地望向东华郡王,“它有名字了吗?”
东华郡王说:“煤球。”
颜舜华:“……”
她同情地看向马儿。
马儿眼睛顿时水汪汪。
好委屈。
作者有话要说:
郡王殿下:我和晚晚当然要用情侣名,骑的马也要情侣名。
煤球:好难听,一点都不炫酷嘤嘤嘤嘤嘤嘤!!!!
*
昨晚写着写着不小心睡着了!!!
早上三点默默爬起来撸完一章……
发现终于爬上月榜了!!!!不过等这两天风流大大的新书上来了又会掉了QAQ
你们好冷淡,忍不住去写新文小妖精抚慰我心,哼
还是会坚持日更啦,不过有时候工作比较忙,写着写着总不住秒睡……
☆、第34章 33。1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三十四章
东华郡王从小缠绵病榻,长居慈孝寺,就连他母亲都没见过他几次,旁人自然不认得他。两人骑着马回书院,东华郡王看着沿途的北地风光,时不时看上几句,偶尔也给颜舜华说说京城的趣事,一路上倒是相谈甚欢。
到了书院,颜舜华没进去,而是领着东华郡王去拜访程应星。程应星平日里大多在家中修史,两人下马,但见柴扉虚掩,有童子在园中修整花木,瞧见颜舜华来了,童子说道:“姑娘,先生有客人呢!”
这童子是附近人家的孩子,周围人都知道程应星名气大、学问好,经常主动把孩子送来给程应星当书童,还弯弯绕绕地找上程应星的老父。程应星拒绝不得,便找了些闲活给他们做,偶尔教上两个字或者分他们一些吃食——于是童子们自己也喜欢往这边跑,端茶倒水修花剪草,殷勤得很。
颜舜华从袖里变出一包枣花糕,酥松喷香的糕点让童子两眼发亮,擦干净手掌接过,跑去和同伴分享。东华郡王见了,望着她说道:“你自己还是个小孩,还是这么喜欢哄孩子。”
“顺手带的,又不费事。”颜舜华就喜欢小孩子,喜欢看他们亮亮的眼睛,随便给点什么都很高兴。小孩子们都很容易满足,等慢慢长大了,想要的就多了,想高兴起来反而难了。
东华郡王明了颜舜华的想法,说:“你说得对,下次我也试试。”几文钱买个高兴,听着挺划算。
颜舜华脑中浮现出东华郡王从袖里掏出一包糕点哄人的模样。她瞅着东华郡王,横看竖看,都觉得那和东华郡王很不搭。
东华郡王说:“在你眼中,我就是那种难以亲近的人吗?”
“不是在我眼中,”颜舜华果断表示这锅我不背,“是在所有人眼里头你都像天上的神仙,不沾人间烟火的那种。”
东华郡王:“……”
这一点他隐约能感觉到,但是能这样直白地说出口的,也只有颜舜华了。
东华郡王目光一顿,顺势叹着气说:“所以我没什么朋友。”
颜舜华听着东华郡王幽幽的叹气声,顿时心软了。她说:“总会有的。”东华郡王这“神仙哥哥”般的气质是一方面,东华郡王的身份则是另一方面。颜舜华向东华郡王保证,“我一定会让先生收下你!”
东华郡王说:“多谢了。”他望着颜舜华,又补了一声,“晚晚。”
东华郡王的态度太自然,颜舜华挑不出半点古怪之处,只能点点头,领着东华郡王去书斋那边。
书斋是沈云初改建的,因为他们常过来这边叨扰,沈云初命人搜罗了不少古书新书,凑满了一屋子。
屋中四面墙几乎都是书,中间则摆了一张长长的椭圆桌子和绕成一圈的桌上书架。椭圆桌子前摆了一圈的椅子,到书斋里来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位置上落座,取用桌上的书和笔墨纸砚。
书斋建成之后,他们但凡来了程应星这边,一般都是围坐在书斋里说话。颜舜华邀东华郡王坐下,东华郡王也不急,拿起桌上的书看了起来。
他们没等到程应星送客,倒先等来了沈云初和程咏絮。沈云初在外头遇见了那童子,见对方在吃枣花糕,便知颜舜华回来了。一问,却听到颜舜华带回一客人。
沈云初与程咏絮径直来了书斋这边。
颜舜华和东华郡王手上各拿着一本书,东华郡王兴许是看到了什么不解之处,把书拿到颜舜华面前询问。颜舜华自然放下自己手里的书,和东华郡王说起话来。
程咏絮一怔。这人眉目俊秀,像是画中走出来的仙人,明明也才十来岁的年纪,却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但与颜舜华坐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却又那么地和谐融洽,叫人不忍开口打扰。
也许是因为这人与颜舜华都不是凡俗之人吧?
程咏絮心头一跳,看向身边的沈云初。沈云初平日里对颜舜华的关切她都看在眼里,她伤怀过、羡慕过也辗转难测过,最后是在父亲的劝慰下才真正放下。
这人是谁呢?
看起来与颜舜华似是旧识,但又不是书院的生员,难道是颜舜华在书院外认识的人?
沈云初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沈云初还没想出答案,东华郡王已察觉他们的到来。东华郡王抬眼望向他们,眼底含着笑意,搁下手里的书,起身斯文有礼地向他们拱手问好:“两位兄台,我是顾清棠,京城来的,心慕于程先生的高才,想来鹿鸣书院求学。这几日走到通州境内,见到石岗村那边的灰泥路觉得新奇,多留了两天探个究竟,正巧遇上了颜家妹妹,就一起过来了。”
东华郡王这番话说得严丝合缝,神色也从容自若,没有丝毫破绽。见沈云初望过来,他也含笑与沈云初对视。
东华郡王知道,沈云初绝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温文尔雅。沈云初骨子里有着股狠劲,一旦有了想做的事便会不达目的不罢休。沈云初眼底藏着的警惕,他已经发现了。
东华郡王看向颜舜华。
颜舜华果然对此一无所察。她也起身替东华郡王介绍:“这是我表哥,姓沈,表字云初;只是程先生的堂侄,表字永旭。”
东华郡王马上再一拱手:“云初兄,永旭兄。”他的目光在程咏絮身上停留片刻,转向颜舜华,眼底有着显见的询问之意。
颜舜华不着痕迹地点头。东华郡王驻守北疆,自然也知道程咏絮的事,当初程咏絮女扮男装被人揭发,闹得沸沸扬扬,连她曾被鞑人掳走也被传开了。
颜舜华在东华郡王眼里看到了与自己相同的赞叹与惋惜。
这一次,应该会不同吧?
颜舜华顿了顿,说:“先生正在见客,我们在这边等着。方才清棠兄看了草原语那本书,发现有几个错处,你们也来参详参详。”
沈云初微讶:“清棠兄远在京城,竟也通晓草原语?”
东华郡王笑道:“京城外邦人多,我自幼爱胡闹,喜新鲜,常到外面去寻那外邦人玩儿,草原语、西域语都常听,自然略通一二。”
颜舜华听东华郡王信口胡诌,脸上却那般正经,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东华郡王注意到颜舜华的眼神,便朝她一笑。他这话半真半假,草原语自然不是儿时学的,但儿时爱往外跑却是真的。
两人相处的时日不多,默契却是有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都恰恰只有彼此能捕捉到。
沈云初找不出东华郡王话里的破绽,却莫名地觉得有些他无法控制的事正悄然发生。他撩袍坐下,不动声色地说:“那清棠兄且说说看吧。”
东华郡王也坐回原位,拿起刚才正在看的书,点出了其中几个错处。说完了,他才补了一句:“其实也不算错,在草原上也有这样说的,只是鞑人不会这样说而已。我看着这似乎是草原西边的话。”
程咏絮听到“草原西边”,立刻插话:“可是圣山那一带?”
东华郡王说:“是的,确实是那一带。永旭兄也知道那边的事?”
程咏絮说:“我小时候捡了只大狗,据说它父亲是狼,我就央父亲去问了一些情况。父亲知道圣山那一带是养狼的,找人问了不少经验。”
东华郡王说:“看来你父亲很疼爱你。”
程咏絮一滞。
东华郡王继续说:“若是换了别家的父亲,知晓捡的狗儿有狼的血脉,必定不会让孩子养了。你父亲知晓后却煞费苦心地为你去讨教经验,教会你如何驯养它,可见他是个心胸开阔、眼界宽广的人,而且对你万分疼爱。”
颜舜华忍不住看了东华郡王一眼。
这拍马的本领,他什么时候学的?
此时程应星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清咳一声,捋着胡须说:“晚晚,这是你带来的朋友?”
颜舜华:“……”
她明白了,这家伙肯定是发现程应星在外面,才故意夸成那样!瞧程应星捋胡子那动作,心里肯定是再满意不过了。
颜舜华觉得这次相见之后,东华郡王时时刻刻都给她不一样的感觉。难道这才是他的本性?
倒是有些可爱。
颜舜华说:“是的,先生,他想到鹿鸣书院念书。”
程应星打量了东华郡王几眼,发现这少年端的不凡,怎么看都不是寻常人家。
程应星方才的满意收了大半。
遇上皇亲贵胄、高门子弟,程应星向来是先生出七分警惕,余下的三分自然也不会是喜爱。
程应星说:“来念书是可以,但鹿鸣书院没有不考而入的生员,你还是得通过我的考验才能进书院。”
颜舜华暗暗发笑。
程应星的脾气她比谁都清楚,肯定是一看东华郡王出身不寻常就不想收了,东华郡王的马屁算是白拍了。
东华郡王瞧了眼颜舜华一眼,眼底都是无奈。不帮忙就算了,居然还幸灾乐祸!
颜舜华假装没看见他的求助目光。
东华郡王的本领她是知道的,断不可能被程应星难住。他要是连程应星的关都过不了,怎么可能被骆宜修认同?
东华郡王只能说:“那是自然。”
程应星也不多言,当下就出题考校东华郡王。
东华郡王一一作答。
程应星听着听着,不由坐直了身体。是个好苗子,可惜出身不凡……
程应星把该考校的都考校完了,正沉吟着,东华郡王往袖中一掏,掏出封信,说道:“程先生,这是骆宜修骆先生让我给您的信。”
颜舜华:“……”
这家伙果然还是这么周全。
作者有话要说:
替换完啦!
最近晚上老是秒睡,一觉醒来才发现已经快十二点了……大家么么哒!
☆、第35章 34。33。1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三十五章
有骆宜修举荐,程应星自然没不收的道理。
虽然一个身在朝廷,一个远在通州,他们的心意却是共通的,骆宜修的大部分主张他都支持,他的大部分意愿骆宜修也都尊重,骆宜修要他收下这个学生,程应星怎么会不收?
而且东华郡王的学识、品性也都对程应星的胃口。不说别的,就说他通过考核后才拿出推荐信的举动,就让程应星十分满意。
东华郡王就这样入了鹿鸣书院,学习会也迎来了东华郡王这个新成员。倒不是颜舜华徇私,而是沈云初有意多观察东华郡王、程咏絮觉得东华郡王才识过人,都主动推荐东华郡王加入。
既然如此,颜舜华自然不会阻止。
东华郡王很欣赏沈云初的“大度”。他心情愉快地参加学习会的各项活动,包括为与君子社的赌约出一份力。
东华郡王精通内政,改变一个村庄于他而言实在再简单不过,要不了多久就折服了一批人。同时东华郡王还参与了“草原语教材”的最后修订。
东华郡王指出的谬误,让李卓然心生警惕。
他学草原语比中原人快,是因为他有原来的底子在。可也正因为他有那样的底子,才会出现一些他自己发现不了的误区,就像很多人说话难免会带上地方口音那样。
原来他再怎么不愿承认,到底还是有儿时留下的影响在——他的出身留给他的似乎不仅仅是一双眼睛。
李卓然心里有点不安。
这种不安很没道理,但他最近总是心惊肉跳,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自信能打得过很多人,可越是见识得多,他越是发现很多东西不是打得过就可以的。
不安归不安,李卓然还是照常做事,训练孩子、打理庄园、护卫颜舜华。他每天忙完颜舜华交待的事,就悄悄躲到颜舜华上课的地方的屋顶上,听着颜舜华每天应对夫子的问题。
姑娘能这样快活真是太好了。
日子这样悠哉悠哉地过去,很快到了六月多,天气炎热,到处都闷得慌。颜舜华怕热,到了夏天就像只懒洋洋的猫儿,一根指头都不想动。但看到东华郡王都勤勤恳恳上课,颜舜华自然也不能躲懒。她与东华郡王坐一块,下课时懒得动,东华郡王就给她带回一些冰,放到桌旁给她消暑。
颜舜华得了便宜还卖乖,指责道:“你来了以后,我过得越来越舒坦了。我都要给你惯坏了!”她望着东华郡王,“要是你回了京城,我肯定会不习惯。”
颜舜华年纪小,别人当然都会照顾她,只是东华郡王懂得多、做得巧,颜舜华往往是在享受完之后才发现东华郡王又做了什么。以前她怎么没发现这人心思这么细呢?
颜舜华直直地看着东华郡王,仿佛想从东华郡王脸上看出花来。
东华郡王神色如常,由着颜舜华打量,甚至还朝颜舜华笑了笑,笑容如同满月清辉,霎时间照亮一片。直至看见颜舜华瞪着自己,他才说:“我可不是惯着你。其实我自己想享受,又不太好意思,才借着照顾你的名义蹭蹭方便。”东华郡王指了指他们中间用来降温的冰,“你看,冰放在这里我不也可以凉快?”
颜舜华:“……”
他说得好有道理,竟无言以对。
颜舜华说:“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人!”
东华郡王说:“一般人我不会告诉他的。不过晚晚你这么大方,应该不会介意我蹭你方便才对。”
颜舜华笑了起来。这家伙就是有这种本事,对你好还让你觉得那么地理所当然,甚至不让他对你好还为难了他。她说:“以后谁若嫁了你,一定舒心得很。”
东华郡王竟大大方方地接话:“那是自然,像我这样好的男人,天底下是找不着第二个的。”
颜舜华:“…………”
她不想和他说话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家伙这么不要脸呢!
东华郡王却没有说够,自顾自地往下说:“谁若是嫁了我,我定然会一心一意待她,一生一世只对她一个人好。”
颜舜华一愣。
她抬起头,对上东华郡王灼灼如星的双眸。
东华郡王眸光流转,有着难言的专注,仿佛时时刻刻只注视着她一人。
她想起以前自己年少无知,堵着顾成晁说:“你只能对我一心一意,一生一世对我好!”后来见的人多了,才知道世间男子大多风流多情,一生一世一双人都是骗人的。就像顾成晁口口声声说他爱薛璇玑,不也广纳后宫、雨露均沾?好在那时她已再无所求,自然也不会在意。
听东华郡王说起这样的话,颜舜华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仔细一想,可不就是恍如隔世吗?
“上一次”的自己,那么天真、那么愚蠢,总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去争取,最终总会如愿以偿,从来没想过后路,从来没想过退却。两世为人,终归还是让她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那时候的天真念想。
颜舜华说:“一生一世那么长,谁都保证不了的。”那时候她也觉得自己会一生一世地执着下去,后来不也不再在意了吗?
东华郡王心中一痛。
当年他从小就被当成准太子来培养,将来继承皇位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是以他从小学的、从小练的,都是在为治理国家做准备。结果父亲暴毙,母亲改嫁,他自己则重病缠身,看见谁都怀疑对方要害自己。
所以他知道倾尽全力最终却一无所有的感觉——那会让人灰心丧意,不敢再往前迈出半步。
他曾经有过那样的心态,所以分外明白颜舜华的感受。
可是他后悔了。
他后悔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后悔没有把颜舜华抢过来,后悔自己沉浸在过去的阴影之中没有尽力去争取。
东华郡王思绪万千,面上却笑道:“那是自然,不过若连说都不说,岂不是更没保障?”
颜舜华也笑了。方才她还觉得东华郡王认真得叫她有些不安,听东华郡王这么一说心情霎时轻松下来。能把花言巧语说得这般坦荡的,大概也只有这家伙了。
此时夫子走了进来,颜舜华与东华郡王的闲谈也随之结束,两人都正襟危坐地听讲。
屋顶之上,李卓然仰躺着,耳朵里却听不进夫子的讲学。他满脑子都是东华郡王刚才那些话。颜舜华能当东华郡王是在开玩笑,李卓然不能。李卓然敏锐地察觉东华郡王的意图,这家伙是在光明正大地对颜舜华说情话——说完还要让颜舜华不觉得唐突的那种!
李卓然很确定这并不是自己多心。
姑娘会不会被这东华郡王拐跑了?
沈云初不知道,李卓然却是知道的。当初颜舜华让他托镖局送药到京城,正是送给这个东华郡王。这代表颜舜华在沈云初面前那番说辞是假的,其实颜舜华与这东华郡王早已相识。
东华郡王就是为他们姑娘而来。
不知不觉,姑娘已经到了引人觊觎的年纪了吗?可是他们姑娘才七岁啊!最多也只是接近八岁!远远不到议亲的年纪!
李卓然发现,想要安安稳稳地呆在颜舜华身边似乎没那么容易。
李卓然闭上眼睛。
夫子又点他们姑娘回答问题了。
他们姑娘对答如流。
东华郡王主动提出补充。
夫子连说了几个好字,对他们两人流利又全面的应答再三赞叹。
这个人相当厉害,也相当出色。
即使对东华郡王怀有敌意,李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自从东华郡王来了以后,他们姑娘好像开怀多了。
放学钟声一响,李卓然就从屋顶上消失。他独自去了西瓜地,见有几个西瓜已经成熟了,便回去取了网袋,网上一网带回去。颜舜华一回到庄子,第一眼就看见泡在水里凉着的大西瓜,大木桶里面滚着五只,皮是有纹路的,苍翠夹着浅青,像幅漂亮的画儿。
颜舜华一喜:“日子过得真快呀!西瓜这就刻意吃了!”她看向一旁的李卓然,“我都没时间去照看,多亏了卓然你一直在庄子里悉心料理。”
颜舜华托人往程应星、沈家姥爷、沈家姥姥三处送了一个,剩下两个都自己留着。
李卓然拿刀把最大的那只西瓜切开,里头红红的西瓜瓤子就露了出来,那颜色鲜红欲滴,看着就是清甜多汁的!颜舜华很想自己捧着半个西瓜直接吃,可这边人不少,她哪好意思独食?于是叫李卓然继续分,谢蕴清那边分一些,李嬷嬷、珠圆、玉润她们分一些,剩下的她、东华郡王、沈云初、李卓然分了,这样把剩下的两个西瓜全分完,每个人能尝到的也没多少。
李卓然见颜舜华意犹未尽,便说:“过几日还会有不少可以吃的。”
颜舜华两眼一亮:“那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今天依然踩点成功(x)
☆、第36章 35。34。33。1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三十六章
很快地,鹿鸣书院大多数人都尝到了西瓜。傅昆神通广大,竟从李卓然手里弄到了一整个,带回去孝敬傅公公。
傅公公年纪大了,本身又怕热,都躲在庄子里避夏。见傅昆来了,还捧着个稀罕物,不由坐了起来,说:“昆儿,你带了什么回来?”
傅昆说:“这叫西瓜,西边传到草原,草原那边传过来的。沈家庄子里种出了一批,我去找他们要了一个,拿回来给爹尝尝。”他眸光微转,含笑道,“这沈家在吃这一道上实在了得,什么都能让他们给种出来。”
去年过年时,沈家的丰和楼供应了不少新鲜蔬果,数量之大连傅公公也吃了一惊。虽说禁宫中有暖房,可以在冬季为皇家提供蔬果,但那也只是供给皇家的,做不到这样大规模供应。
傅公公本就奉命盯紧沈家,见到沈家这种能耐心中暗惊。是以傅昆回来后,傅公公便让他寻机接近沈家那个沈云初与他表妹颜舜华,傅昆与沈云初年纪相仿,应该有机会从沈云初身上挖出更多事情才是。
听到傅昆的话,傅公公说:“那是当然。沈家要不是有这种能耐,怎么可能让那位记挂着。虽说我已经老了,但那位对我还是很信任的,派我过来代表那位十分在意沈家。”
傅昆虽然不甚相信傅公公的说法,面上却半点端倪都不露:“爹爹且安心避暑,我会帮您盯着。”说完他亲自取了刀,把西瓜切成两半,利落地将中间的果肉挖出来放入盘中、切成小块,送到傅公公面前,“这瓜我已经冰镇过,吃起来冰爽可口,叫人暑意全消。瓜籽不要扔了,来年让人种下去,我们自己的庄子也能吃上它。”
傅公公点头,让傅昆回书院去。
傅昆照着原路回去,忽见路旁的茶寮坐着个妙龄少女,看着似乎是独自一人在歇脚,实际上周围几桌人都在护卫着她。这批人身上有着凶煞之气,看着就是勇武好战之人,手上少不得沾过人命。
若是换了旁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避之唯恐不及,傅昆却不同。他天生喜欢刺激,察觉异状之后反而停了下来,下马去茶寮要了碗茶。
妙龄少女妙目一转,目光落到傅昆身上。
傅昆举止潇洒,仰头便把一碗茶喝光,对四周投来的目光视若无睹,朗声招呼店家:“好茶,再来一碗!”
妙龄少女蹙眉看了看碗里的清茶,模样平平无奇,香气也平平无奇,为何这锦衣少年竟夸它是好茶?莫不是有什么她尝不出来的妙处?
妙龄少女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发现口感有些涩,加的香料也不好。中原人的口味真是古怪!
第二碗茶上来了,傅昆却没急着喝。他已从这少女的神色里瞧出端倪。这少女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中原人。她带着这么多侍卫,显然是要到这边来做点有趣的事——比如绑个相公什么的。
傅昆心中一乐,目光落到那妙龄少女脸庞上。这少女长得这般漂亮,便是不绑恐怕也有不少人愿意跟她走吧?
傅昆敲敲桌沿,沉吟片刻,站起来端起茶走了两步,来到了少女身边。
四周的侍卫都警惕地看着傅昆,有的甚至已经拔出剑。
傅昆泰然自若地坐下:“姑娘一个人?”
妙龄少女眉头一挑,并不说话。
傅昆莞尔:“我猜猜看。”他搁下茶碗,手指在桌上一下一下地敲着,“你不说话,不是因为你不想理我,而是你听不懂中原话,对吗?”
妙龄少女惊愕地看着傅昆。
傅昆这些话,是用草原语说的!
傅昆说:“没什么稀奇的,在我们那儿,能像我这样说草原语的人绝对不下二十个。”他虽不是学习会的人,但也有办法弄到学习会的“教材”,这草原语他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也算成效斐然。难得有机会用一用,傅昆自然不会放过。
傅昆说得云淡风轻,却在妙龄少女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中原竟有这么多人能说草原语吗?而且说得这般好!
妙龄少女说:“你是谁?”
傅昆说:“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