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浓花娇芙蓉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就说老四和老六和老七,他们去了才不过二十年,启圣已经忘记了他们流过的血,我们余家对得起天下人,可天下人却对不起我余家。”
  “天下人对得起余家,也没有人负过余家,现在是你想负了余家的列祖列宗。”余玄礼高声一喝。
  成国公瞳孔一缩,目光阴晴不定,片刻后,冷声道:“我没有对不起余家的列祖列宗,我要做的是让余家在此之后被永世记入史书,让余家儿郎的血没有白流,让后世人皆知我余家英烈之名。”
  “只怕到时候被史书记载的不是余家的英烈之名,相反,余家会因你只过而遗臭万年。”余玄礼声音冰冷,面容冷峻。
  成国公因这一句话脸色顿时一边,眼底涌出了难以抑制的杀意,那煞气似离了弦的箭一般射向了余玄礼,满目阴鸷的道:“你放肆。”
  面对那布满杀意的目光,余玄礼露出一个惨然的笑意,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哀涌上心头,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敬重爱戴的长兄。
  余三郎看着这目光亦是一怔,不可置信的望着成国公,半响后,放声大笑:“大哥,余家如今只剩四子,今日我们就把话说个明白,我同样不赞同余家踏上宁川王的贼船,就当弟弟私心作祟,我尚有妻儿在京中,这么多年不得相聚,我已是受够了,只盼大哥高抬贵手,放我一马,让我回京与妻儿团聚,至于这蜀地,我永世不会在踏入半步,至于我手下的士兵……”说到“士兵”二字,余三郎顿了一下,才道:“就由二哥统领了。”
  成国公一双毫不掩饰怒意的眸子盯向了余三郎,神色阴晴不定,片刻后,才似嘲似讽的勾了下嘴角:“你们果真都是我的好弟弟,都是余家的好儿郎,原来是我有眼无珠,错看了你们,老五,你呢?可也要回京?”
  一直没有开口的余五郎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大哥,何必呢?二哥有一句话说的不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余家人也该到了享享清福的时候了,卸甲归京不好吗?就冲着余家百年来为启圣的付出,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天变成了什么样,你都是成国公,身份和地位不会有所变化,又何必要搅和进皇家的争权夺利。”
  “好,好,好,果然是我看走了眼。”成国公连声道了三个“好”字,冷声大笑:“那就说你也要回京了?”
  余五郎迟疑了一下,才道:“还望大哥与我们兄弟一同归京,母亲多年未见大哥,心中必然挂念,我们这些不孝子也该在母亲膝下尽尽孝心了。”
  “看来你的选择和老三是一样的,很好,那你手里的兵也是要交给老二了?”成国公冷冷一笑,目光却是看向了余玄礼,他这个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弟弟,似乎第一次看透了他这个人,他以为他是余家的忠犬,却不想竟是一匹怀有异心的贪狼。
  “大哥,我得为我手下的兵寻一条活路。”余五郎闭了闭眼睛,低声说道,其意不言而喻。
  成国公因他这句话,终于压不住心头的火气,随手拿起小几上的盖碗狠狠的砸在了地方,冷笑连连:“你们以为回了京就可以置身事外了吗?”这话充满了威胁之意。
  余三郎猛然抬头,眼中精光闪烁:“大哥是何意?”
  成国公嘴角淡淡的笑容,突然变得从容镇定,他坐了下来,视线落在了一脸寒霜的余玄礼身上:“二弟,你究竟要什么?你我兄弟何至于闹到这般地步,甚至让你不惜挑拨了老三和老五。”未等余玄礼开口,成国公已继续道:“是这成国公府?还是数万将士让你心动?我曾与你说话,若事成,这蜀地便是余家的封地,我为异姓王,你是我同胞兄弟,难道就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
  余玄礼笑了起来,甚至觉得成国公有些可笑,他若想要这成国公府又何至于会等到现在,又怎会在南洋战役中对他以命相护,险些丢了一条命。
  “我想要的是余家人安然无恙,我想要大哥卸甲归京,大哥可能做到?”
  成国公眼底的森然之色渐浓:“若我做不到呢?”
  “大哥若做不到,不念及余家满门,你我兄弟情分至此尽断,从此以后,我余玄礼正式脱离成国公府,日后你我再无干系。”余玄礼沉声说道,神色漠然,不管是因他的私心作祟也好,还是为了余家,他都不能陪着他一起疯,余家不能因他的一念之差落得满门诛灭,余家的英烈之名更不能毁于一旦。
  “你可知你我兄弟一旦离心离德,等待你我下场会是何种?”成国公咆哮而道,像一头被困的猛虎。
  余玄礼淡声反问:“那大哥可知若不离心离德,等待弟弟们的下场会是何种?”不待成国公开口,余玄礼已断然喝道:“余家血脉将会断绝,我无牵无挂倒是无妨,可三弟和五弟呢?就算你不顾及我们,可你膝下的幼子长孙难不成也舍弃了?”
  成国公沉默了下来,最终漠然的道了一句:“为成大事,有所牺牲也是难免的。”
  此话一出,余家三兄弟皆是心中一寒,知道多说无用,如今只能各奔前程,以免全家老小皆为他所累。


第80章 
  严之涣抵达蜀地边界时已是十一月中旬; 天已渐冷,他们一行人乔装成客商的样子进了城; 寻了个不算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了进去,正好把二楼的房间都住满了。
  这客栈虽不起眼; 可推开二楼的窗户; 却可遥遥看见远处的成国公府,严之涣站在窗边,望着那碧瓦朱甍的府邸,狭长的眼里带着一抹冷笑。
  “王……”赵勇刚一开口,严之涣便冷冷一瞥; 他立即改了称呼:“主子; 您看是不是应该传信回去; 眼下这里戒备这样深严可能要出大事。”
  “无凭无据,传信回去要有何用。”严之涣转身往前踏了几步; 沉声道:“吩咐下去; 不可妄动。”
  “是。”赵勇应了一声,又道:“主子; 其实属下觉得夫人有一句话说的没错,您是应该安排人手在外接应; 以免出了闪失; 伤了贵体。”说到这此处,他还小声的嘀咕了一句:“德宗大长公主府都是好手,王妃愿意给您借个几个人,您又何必推脱。”
  严之涣耳朵灵敏; 赵勇小声的嘀咕也听个一清二楚,眉头不禁一皱,张嘴便骂道:“放屁,老子娶媳妇回来是要为她撑起一片天的,又不是图她给老子撑起一片天,没听过自己搞不定事就让媳妇儿出马的。”
  赵勇低着头,说道:“属下这不是担心您的安全吗?夫人只怕也是这个意思。”
  严之涣嘴角勾了勾,赵勇后半句话说的极得他意。
  “你们夫人就是担心太多,若这点算计我都躲不开,日后还何谈护她一世无忧,妇道人家,就是喜欢担心这担心那的。”严之涣压了压嘴角的笑意,坐在了椅子上,一双修长的腿交叠着。
  赵勇干笑一声,心道,您要是把您那放在腿上打拍子的手拿下去,此话可能会更显的有说服力些。
  张萧从外面推门进来,浓眉挑了挑,朝着赵勇挤了挤眼睛,那意思是问,呦!你说什么了,王爷心情这样好?
  赵勇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问道:“怎么着?走一圈打听到了什么没有?”
  张萧见严之涣望向自己,收起了脸上嘻笑的表情,说道:“倒是打听到了一些事,不过也做不得准,市井上的传言本来就三分实七分虚。”
  “说来听听,市井传言有时候那三分实已够我们窥出真假了。”严之涣沉声说道,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轻叩着。
  “市井传言武威军四营中三营已另驻往华千山,如今只留下成国公所掌控的一营在此,人数不足两万,听说成国公已避回府邸,没有留在营中,留守的乃是他手下的一名副将。 ”
  严之涣面色微微一变,眯起了眼睛,眼底厉芒闪现,更衬得那张英挺的面容冰寒异常:“看来余家是起了内讧。”
  “就是不知真假,成国公那样的老狐狸,保不准故意做了这样的局来晃人,以试探圣人对他的态度。”赵勇冷笑一声。
  严之涣却是摇了摇头:“他就是有心做局,余家子弟也未必会配合,这世上谁人不惜命,就算事成,得利的也只是成国公一人,一旦事败,连累的却是余家满门。”严之涣想起来时显昭帝对他说的话,成国公狼子野心,早已把蜀地视作他的囊中物,不臣之心已生,决不可让此人继续盘踞在蜀地,否则将酿成大祸,不管使用何种手段,都要逼迫此人回京,如若不能,便见机行事,一旦事成……严之涣想到那句让他心潮澎湃的诱惑之言,双拳忍不住握紧,蜀地,他势在必得,以亲王之尊入主蜀地,手握三万精兵,到时候谁又能掠他锋芒,可他离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更是近了一大步
  “您是说成国公没有反心?”张萧眼底闪过一抹诧异之色,他以为成国公五年未曾进京述职,是因生出了异心。
  严之涣冷笑一声:“有心而无胆罢了。”他知道成国公并不安分,可若说让他造反,借给他十个胆子他也未必敢有,不过是行宵小之事罢了。
  “那您打算如何做?”赵勇皱眉问道,他知这次的蜀地之行是秘密行事,可真若想成事,逼成国公回京,只这二十人,无疑是送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严之涣眯了眯眼睛,眼底闪过冷色,他更想要的是成国公造反,这样他才有可能执掌兵权,甚至会以平叛之功顺利晋封亲王之位,然后驻扎蜀地,这样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可显然以成国公的胆子,他轻易并不会走这样的路,难道,他只能选择见机行事了。
  “圣人只说带成国公回京,并未论以死活。”严之涣薄唇微勾,他一派气定神闲的坐在椅子中,神情似笑非笑,口中却说出这样杀气凛凛的话来。
  赵勇和张萧神色具是一震,几乎是同时说出了一个“杀”字,可这个字说出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难比上青天。
  严之涣转着拇指上的玉扳子,舔了舔嘴角,脸上笑容显得阴寒而诡异,他抬眸看向了赵勇和张萧,冷声吩咐道:“今夜我会夜访成国公府,你们万不可有异动。”
  赵勇听严之涣这意思,似要单独行动,不由一惊,道:“让属下随您同行,这样若有个什么意外也能护您左右……”
  严之涣抬手阻止了赵勇下面的话:“我意已决,你以为成国公府是什么地方,能容得两人随意进出?”
  “那就让属下去。”赵勇和张萧争相说道,不能眼瞧着严之涣如此以身试险。
  严之涣目光冷冽,断然拒绝:“不必多言,你们今夜只需在客栈待命,寅时之前我必归来。”说罢,一摆手让赵勇和张萧退下,他且闭目养神,只待晚上夜探成国公府。
  是夜,天空似被浓墨重重的泼染过,连一丝星光都瞧不见,只有几缕柔和的月光洒落在地面,月色下,严之涣一袭黑色劲装跃身至成国公府墙头,四下张望了一圈,却谨慎的并未直接跳入府内,而是等了片刻之后,确定并无人经过,才轻手轻脚的从墙头跃身下来,两脚着地,既轻且稳,没有发出一丝响动,随后一个窜身人便闪进了假山丛中。
  严之涣归来时已过了寅时,赵勇和张萧正在屋内度步,想着在过一炷香的时间,若王爷还未回来,他们便要去成国公府寻人,不想猛地一抬头,却见窗户从外拉开,一个人影闪身入内,两人借着月色定睛一看,心中同时松了一口气。
  “主子,您可算回来了。”
  赵勇刚想点燃烛火,就被严之涣出声阻止,他闷哼一声,从怀中掏出一个夜明珠放在桌上,那珠子闪着点点荧光,倒是可以让赵勇看见严之涣冒出的冷汗。
  赵勇当下大惊,失声道:“王爷受伤了。”
  严之涣咬了咬牙,道了声:“无碍,不过是皮肉之伤,你去把金疮药和棉布取来,不要惊动了旁人。”严之涣一边吩咐,一边脱下了身上的黑衫,他胸口正中一刀,血肉和衣布粘在了起来,分开时疼得他汗如雨下,手指都有些不听使唤。
  赵勇拿了金疮药和棉布回来,见此情景,赶忙上前:“主子,让我来吧!”
  严之涣牙关咬紧,把里面被血染红的里衣脱了下来,下颚一扬:“手下利落点。”
  赵勇那金创药敷在严之涣胸口处,那刀伤颇深,从胸口一直延伸到腹部,伤口狰狞,红肉外翻,显然不是严之涣口中的皮肉之伤那么简单。
  严之涣却不甚在意,只等金创药敷好后便扯过一旁的棉布绕着胸膛缠上了几圈,最后打了一个死结,紧咬的牙关也松了开,舒出一口起后,出言道:“成国公果然是在府中,如今成国公府戒备森然,显然是在防备什么人,明天一早咱们启程前往华千山。”
  赵勇一怔,随即想到成国公可以说是蜀地说一不二的存在,而能让他在蜀地有所戒备的显然不会是旁人,必然是余家兄弟中的某一人。
  “主子,就算余家兄弟闹翻,也未必会不顾念这么多年的情分,未必肯帮咱们行事,您此次去华千山岂不是打草惊蛇?”张萧不解的问道。
  严之涣冷冷一笑,伸手在伤口处抚了抚,说道:“你以为今日夜探成国公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探听虚实不成?”他这一刀可不是白白挨的,既然成国公对下面几个弟弟生出戒备之心,他便要借由此事让余家人彻底离心离德。
  张萧这才恍然大悟,之后说道;“主子,要不属下再派几个人去成国公府吓吓那老东西?”
  “不必了,眼下他府里只怕戒备更加森严,我们无须此浪费时间,只等明日去过华千山后再做定夺。”严之涣摆了下手,面上忽然露出了几许阴冷色,若是华千山一行不顺,他只能作出破釜沉舟的选择了。


第81章 
  华千山下的营帐内,桌面上铺着一张布满了小字的宣纸; 余玄礼神色凝重; 几次提笔想在旁边空白的宣纸上写下字迹; 最终只有一滴墨晕染在了雪白的宣纸上,。
  “谁?”余玄礼大喝一声; 身体崩的似拉满弓的弦一样。
  严之涣低笑一声:“余副总兵; 许久不见了; 当真是好敏锐的警惕性。”
  余玄礼瞳孔一紧,看向严之涣的目光阴晴不定; 脸上显现出几分复杂之色,沉默了片刻,才道:“原来是长乐郡王,您不请自来可真让我大感惊讶。”
  严之涣似乎没有一种在别人地盘上的认知,他朗声一笑,目光落在那张布满小字的宣纸上,长眉一挑:“我以为余副总兵料事如神,应该会料到我的到来。”
  余玄礼冷笑一声; 突然逼近严之涣; 沉声道:“郡王隐瞒身份进入蜀地究竟想要做什么。”
  “这话应该我问余副总兵才是; 武威军三营另驻华千山究竟想要做什么?”严之涣淡淡一笑,薄唇勾了勾:“练兵吗?余家的胆子可真不小。”
  余玄礼神色一冷:“比不得郡王; 先是夜探成国公府,如今又只身来我这营帐,郡王就不怕有所闪失吗?”
  严之涣大笑; 一派闲适的寻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挑眉道:“闪失?如果怕有闪失,我就不会来这华千山了。”
  余玄礼脸色沉郁,忽儿又笑了起来,如果不是他注意那双曲握的手,他还真当眼前这位长乐郡王是个不惜命的主了。“郡王来此不会是想与下官叙旧这么简单吧!”
  “余副总兵猜的不错,我来此正是为了叙旧。”严之涣淡淡一笑:“就是不知道余副总兵想不想和我叙这个旧情?”
  余玄礼眉头拧着,盯着严之涣瞧了半响,脸色越发阴沉,薄唇阖动,最终发出了一声叹息:“郡王有话不妨直说,我只盼对得起天地,无愧于圣人。”
  严之涣抚掌一笑:“我就喜欢这样爽快的性子,既然余副总兵让我有话直说,那我也就不绕弯子了。”余玄礼比了一个请的姿势,作出洗耳恭听的架势来。
  “此行我的来意,想必余副总兵已是猜出了一二,来前,圣人曾说希望我能带成国公回京,如果成国公不愿回京,那么一切让我见机行事。”严之涣望了余玄礼一眼,目光颇有深意,同时他压低了声音,缓缓而道:“余副总兵是个聪明人,我想你应该明白这话中的意思,如果真走到这一步,对于余家而言,实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余玄礼拧着的眉头不曾舒展,听了这话,他的目光变更越加复杂,瞳孔深处闪过一丝痛楚,随后森然的开口道:“他是我大哥,郡王似乎忘记了这一点。”
  严之涣朗声一笑,俯身望着余玄礼道:“余副总兵刚刚还说只盼对得起天地,无愧于圣人,再者,成国公是你的长兄,难道余家其他人就不是你的亲人了?余副总兵是一个聪明人,应该懂得为何取舍。”
  余玄礼苦笑一声,他就是因为一直懂得何为取舍才落得如今的下场,令所爱之人别嫁他人,与敬重的兄长离心离德,而现在,他的一句话更会让他就此背负上长兄的一条命。
  “若换做郡王,你会如何选择?”余玄礼忍不住冷笑一声,讥诮的反问道。
  严之涣闻言却是放声大笑:“难道余副总兵不知道我和皇太孙之间的关系吗?如果是我,根本无需作出取舍,手中长刀必要出鞘,直接取他项上人头。”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余玄礼冷冷一笑:“大哥不会束手就擒,我手上的兵力不足以抗衡大哥,若想规劝他,只怕郡王到我这是白走一趟了。”
  “余副总兵看来还是舍不得作出取舍。”严之涣摇了摇头:“看来本王只能见机行事了,我只盼,等我回京以后余家还是哪个英烈之名传诵世人的余家。”说完,严之涣起了身,双手负于身后,面上带了几分惋惜之色。
  他脚步刚走至帐门处,手指尚未推开帐门,余玄礼已冷冷的出声道:“郡王乔装此刻夜探成国公府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兄弟反目成仇,如今目的达到,就这样轻易放手了?”
  严之涣转过身来,叹道:“和聪明人打交代果然是一件难事,余副总兵既已知我用意,想必也知成国公的打算,为何不肯狠下心来作一个取舍?只要成国公随我归京,这成国公府余副总兵便是唾手可得,余家英烈之名更可永世传颂。”说道这,严之涣窥了眼余玄礼的神色,见他并未有丝毫动容,便感概道:“余家除了你兄弟四人,其余人都在京中,如今想想,有亲不能聚是何等的憾事,余老夫人的年纪也不小了,难道余副总兵不想在她老人家膝下尽孝?”
  余玄礼笑了一声,笑声中不含任何的情绪,他目光冰冷,眸光一敛,沉声道:“世人都说长乐郡王性情暴虐且胸无城府,如今看来,不是世人瞎了眼,就是郡王太会做戏,蒙骗了所有人,依着我看来,郡王分明是一个极会蛊惑人心的说客。”
  面对余玄礼的讥讽之言,严之涣丝毫没有动怒,相反淡淡一笑:“余副总兵可是肯作出选择了?”
  余玄礼嘴角带着苦笑,不肯又能如何,显昭帝明显已对长兄存了杀意,不管长乐郡王最终是否能得手,此次不成,便有下次,一个得罪了帝王的余家,又能有什么好下场,总不能因为长兄一人让余家老小都跟着一起送命。
  “郡王想要我如何做?”
  “不是我要余副总兵如何做,而是看你要作出怎样的取舍。”严之涣嘴角微勾,显昭帝那句只要带回成国公即可,不拘生死已是注定了成国公的下场,至于怎么个死法,就要看余家人要作出怎样的选择了。
  余玄礼闭上了双目,掩去了赤红的双眼,只是关节处因双拳紧握而微微泛白,这暴露出他内心的挣扎,作为一个从死人堆里拼杀出来的将士,已可以说他是杀人如麻,见血眼也不会眨一下,可如今,要抉择生死的是他的长兄,是与他血脉相连的至亲,这种痛好比在他身上一刀一刀的割着肉,何为锥心之痛,他如今才算真正明白。
  “成国公遇刺,不治身亡,余家三子将护送他遗体回京。”余玄礼的话好似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中挤出,说完这句话,他的脸上已无一丝血色,右手捂在胸口处,似抑制着心口的疼痛。
  “余副总兵果然无愧于天地,更不负君恩。”严之涣抬手一拱:“我便静待余副总兵的好消息了。”
  无愧于天地?不负君恩?余玄礼大笑,神色癫狂,想他这一生,当年因长兄的一句话,为了成国公府而负了阿姈,如今又因成国公府而负了长兄,世事循环,有因有果,他这一生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悲。
  余玄礼这番癫狂大笑,惊动了守卫,更惊动了两个弟弟,余三郎面有惊疑的望着余玄礼,失声道:“二哥。”
  余玄礼看向余三郎,眉目之间满是沉痛,他扯了扯嘴角:“老三,二哥要对不起大哥了。”
  余三郎心下一个“咯噔”,屏退了身后的守卫,握住余玄礼的手臂道:“二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眼中的余玄礼从来都是意气风发的,何曾这般失态过,又怎会有这样沉痛黯然的神情。
  余玄礼神色似哭似笑,拍了拍余三郎的手臂,又看了同样惊疑不定的余五郎,说道:“老三,老五,你们听我说,后日我们三兄弟启程送大哥进京。”
  怎么送?余三郎这句话险些脱口而出,可看见余玄礼眼底的冷意,他忍不住退后一步,摇了摇头:“二哥,大哥怎么可能会随我们进京。”
  余玄礼知道自己三弟在自欺欺人,若是可以,他何尝不想如此,只可惜,这世上最为难得的就是糊涂人,若能一世糊涂倒也是一件幸事。
  “大哥明日遇刺,不治身亡,你我兄弟则扶棺进京,至此不在踏足蜀地一步。”余玄礼苦笑一声,突然想起了他对阿姈的承诺,如今是不是已算他兑现的诺言,等他们回京以后,武威军只怕就将归于长乐郡王手中,如此,也算为阿姈所用了。
  “二哥。”余三郎和余五郎同时惊呼出声,不敢相信余玄礼会作出这样的决断来,手刃亲兄,是何其残忍的一件事情,一但动了手就没有了回头路,一击不成便在没有挽回的余地,而一旦事成,又该如何面对老母,面对长嫂与子侄。
  余玄礼双目一阖,深呼了一口气,再次睁开时目光之余一片冷色:“算我对不起大哥,对不起长嫂与子侄,可余家不能随着大哥的野心而颠覆英烈之名,况且……”余玄礼声音渐渐低了来:“圣人已容不下大哥了,经此之后,余家子弟三十年不得掌兵,希望如此能保得余家满门安泰无忧。”


第82章 
  京城昨夜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裴蓁懒洋洋的斜卧在窗边的美人塌上; 赤着双足; 有意无意的把一双小脚缩进软被中; 满头青丝挽成了一个云顶髻,用一支白玉嵌翠碧玺花簪固定住; 神色慵懒的拨弄着腕间似一汪清泉般透彻的白玉镯子。
  碧萝从屋外进来; 一边呵着气; 一边搓着手,因怕身上的凉气过到裴蓁身上; 也不敢近身上前,只离着一段距离轻声道:“王妃,兴庆宫的魏总管来了。”
  裴蓁掩手打了个哈气,原本慵懒的眼眸一眯,目光渐渐清明起来,下颚一扬:“还不请进来。”
  碧萝应了一声,转身出去请了魏保进来,魏保进了屋也是离了一段距离给裴蓁见了礼; 然后接过了红桥手上的汤婆子揣在怀中暖着身子; 捂了一会手; 之后才近身上前。
  裴蓁指了一个粉彩开窗花鸟纹绣墩让他坐下,又吩咐红絮去倒一碗热乎乎的甜汤来; 之后才细声细气的开了口:“魏公公可是稀客呀!这长乐郡王府你怕是还没来过吧!”
  “哎呦!您就别拿奴才打趣了。”魏保摆着手,笑道:“奴才什么身份,若没有令哪里能随意出宫。”
  魏保接过红絮递过来的甜汤; 道了一声谢,之后喝了几口暖了暖胃,口中发出一声惬意的叹息,忍不住眯了眯眼睛,之后说道:“娘娘让奴才出宫,是有一件事要和您说。”
  裴蓁秀眉轻挑,这些日子京城风平浪静的,若说有事,也就是皇太孙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除此之外,她也不曾听说了什么。
  魏保见裴蓁挑眉,也没有立即回话,反倒是看了下四周,其意不言而喻,接下来的话是需避人耳目了。
  裴蓁手指一弹,红絮几个便退了下去,她支起了身子,随手扯过一个引枕垫在了腰后,之后又掩手打了一个哈欠,眼里含了泪花。
  “您是不是身子不舒坦?可真若,您可别嫌麻烦,还是赶紧请太医来瞧瞧得好。”魏保关切的望着裴蓁,轻声说道。
  裴蓁轻轻“嗯”了一声,漫不经心的说道:“许是这几日没有睡安生,白天总觉得困乏的很。”
  魏保笑了一声:“您怕是惦记郡王了,说起来郡王奉命去南边巡查也有两个月了,算算日子,年节前必然是能赶得回来。”
  裴蓁嘴角勾了勾,也没有驳魏保的话,只轻声道:“但愿吧!”说着,长眉轻轻一挑,问道:“姨母让你过来究竟有何事?”
  魏保眼中的笑意敛了敛,拉了一下身下的绣墩,离裴蓁更近了一些,甚至连他身上熏的淡香裴蓁都闻的一清二楚,这样的距离让她不禁朝后仰了下身子。
  “九月时圣人幸了个小宫人,如今被册封为了玉美人。”魏保低声说道,神情有些凝重。
  裴蓁却是不以为然,红唇轻轻一翘:“不过是个小宫人罢了,怎么还让姨母上了心,去年圣人还不是宠着一个王美人,如今早就是昨日黄花了。”
  “若说一个小小的美人娘娘哪里会放在心上,更不会让奴才走这一遭了,是昨个,这玉美人宫里的人来兴庆宫说是这玉美人有了身孕。”说到此处,魏保眼地闪过了一丝杀意,嘴角咧了咧,露出一口白牙,配着那森然的目光,他整个人似一头随时食人的猛兽。
  裴蓁闻言先是一怔,随后身子不由自主的靠近了魏保,咬紧了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魏保点了点头,这当然不可能,旁人不知道,可他却知道,当年圣人御驾亲征,不止是折了皇太子,就连他自己都受了心,伤了那处,太医虽未明说,可一句日后子嗣艰难已道出了实情。
  “玉美人敢在宫里与人私通?”裴蓁眉目阴沉,说出一句几乎都让她发笑的话来,一个小宫人出身的嫔妃,哪里生出与人私通的胆子来。
  魏保摇了摇头:“奴才私下盘问过玉美人宫里的人,却没有问出个究竟。”
  裴蓁身子朝后一仰,阖了阖眼,魏保的手段她是知道的,没有人能在他面前说了假话。
  “人都说圣人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如今圣人年纪大了,成人的儿子他又敢疼爱哪个,若是老来得子,这小皇子的福气便大了。”裴蓁声音淡淡的,又透着冷意。
  魏保笑了一声,阴沉沉的:“可不是,若玉美人真生下个小皇子,圣人年轻时错过的天伦之乐,如今可就在他身上寻回来了,好在这事玉美人还瞒得滴水不漏,想来是想着肚子的孩子尚小,怕露了口风这孩子福气太薄,她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