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的小公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安玥在他怀里揉了揉眼睛,说话的声音还带着睡音:“你去哪里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出去了一下。”顾淮景轻声答道,然后想了想,问了一句,“我离开的时候吵醒你了吗?”
  赵安玥拱了拱身子,继续以八爪鱼的姿势缠上顾淮景,把顾淮景当成枕头,轻轻嗯了一声,嘟囔着:“枕头抱起来不舒服,你以后不能睡着睡着就不见了。”
  顾淮景微微一笑,抵在她耳边,像吻着她的耳垂一般:“为什么?”
  “因为你刚刚不见了我都找不到你。”赵安玥睁开了眼睛,还有些迷糊,语气倒是凶巴巴的,“所以我都没有睡好!”
  “你刚刚找我了?”顾淮景倒是没想到,因为他之前离开的时候,赵安玥依旧睡得香甜。
  赵安玥重重的点头,清醒了很多,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姿势,有些脸红。她睡得很霸道,脚搭在他身上,手也搭在他身上,就像抱着枕头一般。
  但是她又不想松开,于是她权衡了一下,还是保持着这样的姿势说话:“对啊,我醒来发现你不在。然后我就去找你,可是我都没有找到。外面太黑了,我就回来了。”
  赵安玥声音脆脆的软软的,没有隐瞒。却无端听得顾淮景心里一动。
  他稍稍放开她,低下头看着她,黑暗的夜色中能看到两只亮晶晶的眼:“玥儿,你为什么要找我?”
  赵安玥呆了一下。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但顾淮景问了,她也就想了一下,但是发现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找他。而且好奇怪,为什么他不在身边睡,自己就会醒?
  他不在的时候,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让她在梦中都有些不安。醒来发现人不在,就下意识要去找人。
  赵安玥自己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但她突然间想起了肚子里的小安鱼,顿时豁然开朗。
  她挺了挺小腹:“是小安鱼要找你哦,不是我。”
  顾淮景无奈的叹了口气,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不过也许自己要的回答,赵安玥都想不明白,她怎么给他?
  而且这也没有那么重要,他们有足够长的时间,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顾淮景伸手覆在她小腹上,微笑道:“之前不是说小安鱼不要我吗?还让我离你远一些?”
  赵安玥瞪着眼睛:“那我怎么知道?之前不要,现在就要了啊?小安鱼还那么小,当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呀。”
  “好,我知道了。”顾淮景轻轻摩挲着她的脸颊。
  赵安玥哼了一下,然后又问道:“你到底去哪里了?”
  顾淮景想了一下,反正这种事情也无法隐瞒,于是道:“我去了趟皇宫。”
  赵安玥眨了眨眼睛:“你去皇宫找皇上了吗?”
  “嗯。”顾淮景答的很简单,“接下来朝局会动荡,不过很快就会结束。这些日子你尽量待在侯府,不要出门,好吗?”
  赵安玥在怀了孩子之后就不太出门了,主要是上次遇袭的时候,让她也有些怕。
  现下听顾淮景这般说,她眼珠子转了一下,脑袋也转得很快。
  顾淮景这般说,很有可能宫里的皇帝已经出事了,那皇位很快就能换人。虽然她觉得杨卫礼那里有点不对劲,但是顾淮景这般心机深沉狠辣无情的无耻小人,应该是不会输的。
  那他很快就要登帝,皇帝跟侯爷毕竟是不一样的。
  赵安玥觉得自己也要未雨绸缪了。她开始想着自己母后平日是怎么做的,因为父皇宫中那些妃嫔时常要陷害母后,但母后一般都不放在心上,而且从宽处理。她曾经很不解,问过母后为什么。母后说,她得了父皇的心,便已经赢了。
  得了父皇的心?
  赵安玥有些迷茫,似懂非懂,干脆依葫芦画瓢,学着母后对父皇那般对顾淮景柔声道:“好,那我在府中等你回来。”说完后,她偷偷吐了吐舌头,都被自己恶心到了。
  她答得很乖,乖得顾淮景内心有根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他心里柔软的一塌糊涂,把赵安玥抱住,手轻轻擦过她顺滑的发丝:“嗯,睡罢,离天亮还有好一会儿。”
  赵安玥应了一声,蹭了蹭,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打着哈欠睡着了。


第100章 100
  寅时; 天蒙蒙亮。
  “啊——!”
  皇帝宫殿中突然间传来映嫔的尖叫声,声音尖锐; 刺破了清晨的寂静; 惊飞了不少栖息在宫殿屋檐上的飞鸟。
  李福全和几位小太监纷纷惊醒。
  他们平日也会在殿外偷偷眯一会; 但昨夜眯得有些长。李福全连忙站直; 看了看殿外依旧站如松; 兢兢业业守着的大内侍卫们,稍微放下了心。想必有他们在,定然也不会有人进出,故而安下了心。
  他连忙戴正了帽子; 赶紧推开房门小跑了进去:“皇上; 映嫔娘娘,可是发生了——”
  太监尖细的说话声突然间顿住,然后下一秒; 比刚刚映嫔更大声的尖叫从殿中传了出去:“皇上!皇上您怎么了!快,快传太医!”
  太医匆匆忙忙赶到的时候; 也是吓得心跳都快要停止。
  只见映嫔娘娘失魂落魄的坐在一旁,皇上躺在床上,闭着眼睛; 口角还带着血迹,整个人青紫,仿佛没了生息。
  太医小心翼翼地伸出了手,然后忙着退后了一步,手无意识垂落; 眼对上李福全的眼,两人眼里写满了恐慌。
  太医唇微微颤动:“皇上,皇上,皇上驾崩了……”
  映嫔以手掩面,一行清泪缓缓流下。
  太后早逝,皇后和齐皇贵妃已死,十一皇子生母欣妃也早以因为陷害皇子被赐死。如今尚在妃位的,只有位病体有恙的娘娘。
  而除了这些,后宫中位份和资历最深的居然是映嫔。
  其他都是刚进宫不久的年轻妃嫔,皇上还没来得及从这些人中立妃位。
  除此之外,皇帝膝下也无子。
  所以最先赶来的,是杨卫礼,连带着皇帝那一帮坚实的杨氏皇族拥趸者。
  杨卫礼和几位老臣跪于地面,对着床上的皇帝悲恸大哭。
  映嫔抹了把眼泪,李福全悲从心来,不知今后如何,也是掩面而泣。
  他看向那位跪得端端正正的杨卫礼,心下想着,下一任皇帝,于情于理都应是这位杨大人罢?这杨大人,他似乎未曾得罪过,不知可有机会继续在这位新皇帝跟前伺候着?
  接着,又有不少大臣听到后纷纷赶来,只是顾淮景未曾出现,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殿中哭声一阵接着一阵,慢慢地便停了。
  杨卫礼脸色有些苍白,他擦去泪水,问道:“太医,皇上究竟是因何而亡?”
  朝臣们见此齐刷刷的盯着太医。
  太医如实道:“皇上想必是昨夜气急攻心,一时没有缓过来,所以才……才。”
  齐大人看向映嫔和李福全:“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映嫔娘娘可守在皇上旁边?既然如此,为何皇上会出事?”
  映嫔连忙哭道:“这确实怪我,这些时日皇上每日噩梦缠身,夜间常常惊醒。我一直都在候着,可昨夜实在太累,睡熟了过去,竟是什么都没有察觉!待我醒过来后,皇上便这般了!我现下实在难过,无论如何,我都要和皇上一起,和皇帝一起陪葬!”
  此言铮铮,心下存疑的忠臣不再说什么,又看向那李福全、几个小太监,以及昨日守着的大内侍卫。
  几人仿佛串了口供一般,每个人都说昨日确实在殿外守着,除了映嫔,未曾有人来过,也没有听到声响。
  “李公公,我听闻奴才守夜,偶尔会有小憩。你们昨夜可有打过盹?”
  李福全心里一凛,自然不敢承认,忙道:“齐大人,奴才自然不敢打盹。而且昨夜守在门外数十人,总不能人人都打盹罢?”
  其他小太监和宫女纷纷点头。
  那齐大人一顿,眉头一皱,看向杨卫礼:“杨大人,皇上死因实在让我奇怪。昨夜赵峰统领府出事,几乎无人幸免。赵统领乃皇上身边忠臣,恰巧昨夜出事,实在让我心下疑虑,怕是有心人为之。”
  杨卫礼道:“自然要查,让所有太医都为皇上诊治一遍,并请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对昨夜值守的人分开审讯,并且彻查统领府一事,诸位认为如何?”
  大家纷纷点头。
  齐大人也同意这样,他看了看在场的官员,发现位高权重之人差不多都在此,而且顾淮景还没来。
  于是他突然间拜向杨卫礼:“杨大人,还有一事。皇上已逝,大祁无主。但如今群臣无首,大宴和蛮族一南一北,这新皇一事得提上日程。”
  杨卫礼连忙阻止:“齐大人,如今不是提这个的时候。皇上无子,新皇选举更应当慎重。依我之见,七日后,我们于金銮殿上,由文武百官共同选出新皇,如此才算名正言顺。这七日,如果诸位大人没有异议,便由我先主持一下朝局,如何?”
  大家都点头同意,如此最为妥当。
  齐大人和几位老臣,也只能点头同意。
  **
  皇帝驾崩的消息没过几个时辰,大祁京都便传遍了。
  除了对皇帝的死感到难过外,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便是新皇的人选。
  最近宫中忙着处理皇帝的丧事,文武百官人人镐素,连顾淮景也免不了要出席,三叩九拜,共同为皇帝守灵三日。
  故而也没有多少人管百姓们的议论,故而百姓越发大胆。
  这位皇帝是历朝最为可怜的,也算英年早逝,死后身边居然无子,没有皇子可以继承帝位。
  皇家宗室也在皇帝生时,被残害的差不多了。唯独一个隔了好几代的杨府。杨府的祖上也是皇子,但经历过多朝,血脉已经稀薄,薄到皇帝放了杨府一马,都没放在心上。
  可如今矮个子里选高个,再怎么说,杨府也是杨氏皇族的血脉。
  懂得不少的书生几番分析过后,都觉得新皇定然就是杨卫礼,因为于情于理,杨卫礼都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可是其他不懂,甚至什么杨府,杨卫礼都没听过的百姓却不这么想。
  朝中官员数目多,然后他们最熟悉,最崇拜,最为爱戴,深埋于心的,那只有一人!
  便是顾淮景!
  顾淮景守卫大祁十年,吓得蛮族不敢入侵,护佑大祁平安。
  如今皇家没有人,那就是选最厉害的,在百姓心目中,最厉害的只有顾淮景了!
  所以新皇很有可能是顾淮景!
  这样传着传着,传到最后,传成了新皇定然就是顾淮景!
  杨氏皇族拥趸者的几位老臣,其中就包括齐大人,被百姓言语气得不轻,吩咐京兆尹府去抓人。
  可惜被杨卫礼知道了,拦了下来,说是皇帝刚逝,应大赦天下,不该做这种事情。
  齐大人等人还仰仗着杨卫礼,而且杨卫礼登上帝位,前途无量,于是便不敢得罪。
  但这事是刺在他们心上的刺。
  杨卫礼却一笑而过:“诸位不用忧心,让百姓说便是。新皇的人选,是我们选的。”
  是啊,新皇的人选是文武百官选的!
  根据这几日的情形来看,几乎所有官员都对杨卫礼言听计从,连那冯安重,都不太和顾淮景来往了!
  顾淮景这几日身边无一人,都是形单影只。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就算顾淮景在百姓中声望最高,那又如何?结果出来后,难不成百姓能改?
  果然还是杨卫礼想得通透,真不愧是下一任新皇。
  **
  这几日,赵安玥都不出府了。
  姜佩绮因为孩子还小,杨卫礼也特地嘱咐过她。故而姜佩绮也深居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刘梓倒是有心要找两人,但一人夫君在朝中声望最高,一人夫君在百姓中声望最高。多事之秋,刘梓也只能叹一声气,憋在家中,等着这日子赶快过去。
  杨府除了杨卫礼外,其他父兄弟,表兄表弟,其他房的人都没有什么能成气候的。但是消息却十分灵通,早早听了杨卫礼可能会登帝之事,兴奋得不行,觉得下一瞬间自己便要成为风光无限的皇家国戚,每日卯足了劲头去奉承杨父杨母,还在外头作威作福。
  那些少夫人也纷纷来找姜佩绮,姜佩绮嫌烦,一人都不见。
  杨父和杨母,和杨卫礼的亲兄弟们倒是被奉承的飘飘然,每日喜笑颜开,完全将杨卫礼之前嘱托过的事情忘在了脑后。已经口头上许出了不少官职,仿佛杨卫礼成了皇帝之后,什么都可以按照他们心意来。
  但杨卫礼见此,也没有多说什么。杨府中大多数都是谄媚之人,平日尽做偷鸡摸狗之事,日子长了,必然会成为甩不掉的麻烦和包袱。
  所以,这倒也是个脱离杨府,自立门户的好机会。
  否则,他只能陪着这些人一起腐烂。
  **
  十月二十三,皇帝死后七日。
  赵安玥还在酣睡之时,顾淮景已经换上了朝服。
  他走到床边,居高临下望着睡得东歪西倒的赵安玥,宠溺得叹口气,弯下腰给她盖好被子。
  期间她睁开了一下眼睛,打了个哈欠,迷离的看了顾淮景一眼,然后又闭上了眼睛。
  她怀了身孕后,其他症状倒是没有,唯独比较嗜睡,而且特别喜酸。
  顾淮景问道:“你不和我说什么吗?”
  赵安玥知道今天是选新帝的日子,但她真的不怎么在乎。
  皇帝和皇后之位也许对其他人很尊贵,但是赵安玥的母后就是皇后,父皇就是皇帝,她从小看到大,真觉得没什么。
  而且她觉得,她父皇根本不喜欢那个位置,母后也不是很喜欢。
  所以对赵安玥来讲,真的没有什么意思。
  她皱起鼻子,微微嘟着唇,无意识的撒娇:“我很困,别打扰我睡觉。”
  说完后,翻了个身,背朝着顾淮景。
  顾淮景又叹了口气。
  没良心的小家伙。
  他甩甩头,走出了顾国侯府,连顾老夫人也还在睡梦中,没有来送的意思。
  和这边冷冷清清的顾淮景不同,杨卫礼今晨出门之时,是被簇拥着出去的。
  父亲和母亲,以及哥哥弟弟亲切的搀扶着他,其他表兄弟,堂兄弟,一个个跟在身后,兴高采烈的。
  “卫礼啊——”三伯开口,叫到一半,连忙改口,“杨大人,你飞黄腾达之后,可别忘了你三伯啊。你堂兄如今还没有官职,到时候就麻烦你看看啊。”
  “卫礼呀。”一位堂兄出口,“我最近在外头惹了点小事,到时还得麻烦你和刑部大人说一声。”
  “行了,你们少说点!”平日非常看不惯杨卫礼的亲兄长呵斥了一声,然后对着杨卫礼温声道,“卫礼,你快去罢,我和父亲母亲等你回来。”
  诸如这样的声音不少,一句一句涌入杨卫礼耳中。
  他微微笑着,显得温和有礼,和大家拱拱手后上了马车。
  马车驶向皇宫,一路开去,都见到不少百姓。
  甚至在皇宫外,还围了不少人,翘首以盼地等待着,都无比好奇新皇人选到底是谁。
  马车不得驶入宫中,众臣在宫外停下,然后步行入金銮殿中。
  顾淮景下马车的时候,围在远处的百姓们远远瞧见了,发出此起彼伏的喝彩声。
  他转头微微一笑,然后面色平静的走了进去。
  今日大家都到的很准时,按照官员整齐站着。
  杨卫礼是主持朝局之人,于是站在众人之间,眼神扫过各位,肃然道:“大家都到了,那便开始罢。皇上无子,且驾崩突然,也未留下任何旨意。故而按照大祁律法,由文武百官选出新帝!大家有何人选,不用顾忌,都可提出!”
  此话一落,齐大人是率先站出来的。
  齐大人身为三朝元老,如今虽然年老,但依旧身康体健。且地位尊贵,是先皇亲封的齐国公。
  他出来说话,最为合适不过。
  齐大人清了清口,道:“我心目中的人选,自然是杨大人!杨大人是皇家旁氏,身上流着皇家血脉,于情理自然只能是杨大人继位。且杨大人的才能品德,诸位自然有目共睹,平日也深受皇上信任,这七日,更是将朝事处理得妥当!”
  齐大人越说越激动,语气更加高昂:“杨大人有皇室之血脉,帝王之仁才,如此之人才,自然当成为我大祁之君王,保我大祁子民安康,佑我大祁国富兵强!”
  此言一出,朝中不少人点头同意,平日和齐大人一起的几位老臣,更是第一时间表明了心意。
  杨卫礼闻言朝齐大人微微点头致意,然后看向其他人,道:“诸位可还有其他人选?”
  顾淮景微微垂下眼眸,没有言语。
  其他大多数朝臣都偷偷看向顾淮景的神色,依旧没有说话。
  这些朝臣的小动作,齐大人等人因为过于得意,没有看在眼里。
  但一直注意着的冯安重却发现了。
  那日马车前,顾淮景低语的几句话,一直让冯安重震惊。
  然后他开始留意被自己忽略的一切,比如这些朝臣的小动作,比如杨卫礼和顾淮景偶尔对上的眼神。
  他看出了什么,但是却无法阻止。
  顾淮景率先告诉他这些事情,代表着对冯安重的信任,也代表着让冯安重正式加入他顾淮景的阵营。
  冯安重没有退路,这一切早就大局已定,不是任何人能改变的。
  要说,也只能说顾淮景太可怕了,到底要有什么样的心性和智谋,才能编织出这样一张大网?
  到底要如何有魅力,才能让如此多的能人异士甘愿听命于他?甚至连冯安重自己,知道这些事情后,不觉愤怒,反而有种理所应当的感觉。
  顾淮景,本就是理所应当的。
  冯安重看向杨卫礼。
  杨卫礼见没有人开口,于是微微一笑。
  齐大人心中一喜,觉得杨卫礼称帝已经是板上钉钉。
  杨卫礼道:“既然诸位无人选,杨某倒是有一人。”
  齐大人一怔,不太明白杨卫礼的意思。
  杨卫礼看向齐大人,先朝齐大人躬身微微一拜:“齐大人刚刚之言,实在让卫礼有愧。卫礼自知自己能力,恐无法胜任。如果强行登位,便是害国害民,此不忠不义之事,恕卫礼不敢做,不能做。”
  齐大人的眼中浮起几分不可置信!不知为何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帝位对杨卫礼已经是手到擒来了,杨卫礼却还说出这样的话!
  而且这些日子,齐大人明显倒向了杨卫礼,杨卫礼虽然没直接说,但种种情形都表明了他接受齐大人的提议,愿意当这新帝!
  可现在,说反悔就反悔!不,杨卫礼为何反悔?有谁能拒绝那帝位?怎么可能!杨卫礼说的这些,怕只是托词而已!
  齐大人勉强稳住自己的心神,眼睛却不知为何看向了一旁站着的顾淮景。
  他们这些老臣最怕的是顾淮景,谁都可以登帝,唯独顾淮景不行!
  可是,往往怕什么来什么。
  杨卫礼居然几步走了过去,朝向顾淮景,掀开朝服,直直跪于地面,说话声铿锵有力:“卫礼心中人选,唯顾将军一人尔!顾将军身上虽无杨氏皇族之血脉,但诸位可切莫忘了,当年我大祁建国之时,乃是杨家和顾家携手而为,一起开疆辟土,才有了今日之大祁!这些年间,顾府为了保佑我大祁江山,奔波于战场,不顾自身性命,此大义大勇,卫礼感激于心。大祁百姓更是在心中铭记,宫外此刻围着的百姓便是最好的证明!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顾将军成为我大祁君主,是民之所向!方才齐大人赞我才能品德,可这些日子,想必各位都知道,顾将军的才能皆在我之上!我有时心中难免嫉妒,前不久对着顾将军说出不当之语。之后卫礼细细想着,才觉得自己有错。”
  杨卫礼心怀激动,满腔热血,看着顾淮景的眼里带着由衷的臣服:“顾将军身为开国功臣之后,乃是民之所向,而且有着将士之才,帝王之能,自然是帝王的不二之选!在顾将军带领下,我大祁将士定然能彻底击溃蛮族,统一永安大陆,成为永安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君王!”
  杨卫礼的每一个字都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大多数文武百官。
  他们原本都是最为低贱的人,被顾淮景所救,由顾淮景培养,才能被顾淮景赏识,仿佛获得新生一般,能够来到这以前未曾想过的朝堂中,做自己想做之事,以一己之力为大祁出谋划策,保佑大祁国富民强。
  而且在顾淮景的统治下,他们相信朝中再无淤泥之地,每一处都敞亮光明,每一位同僚都带着忠诚之心。
  忠于顾淮景,诚于百姓。
  而且永安大陆存续以来,从未一统过。但在顾淮景手上,一切都有可能。
  这将会是一个不同的朝代,必然会在永安大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兴奋!他们等着一刻,已经等了很久了!
  杨卫礼以头触地:“我杨卫礼愿以顾淮景为皇!”
  姜达率先激动的站了出来,咚得一声跪在杨卫礼旁边,对着顾淮景道:“我姜达愿以顾淮景为皇!”
  “我陈起愿以顾淮景为皇!”
  “我刘孥青愿以顾淮景为皇!”
  “我李从愿以顾淮景为皇!”
  “……”
  齐大人等几人,眼看着情势逆转,朝中那些素来从未与顾淮景有过交集的朝臣,居然一个个跪在了顾淮景面前。
  他们表情难掩激动,那是发自内心的臣服!
  如果不是这样,现在不会是这个局面!
  这样的臣服,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些人都是顾淮景的人!
  顾淮景不知从何起,居然将自己的人安插在了朝中,占了人数三分之二!
  而还有一部分,虽然不是顾淮景的人,但前段日子都和顾淮景走得很近,这般情况下居然也被此时气氛感染,中了毒似的跟着跪下高呼!
  如今,朝中只站着少数几个人,还有一个是冯安重。
  齐大人看了过去,结果见到冯安重面色通红,眼含热泪,早已被这样的场景所震撼,向来自愿明哲保身的他,居然难得有了年轻之时的豪情壮志,双腿一弯,跟着跪了下去:“我冯安重愿以顾淮景为皇!”
  齐大人等几人面色一白,往后退了一步。
  顾淮景不能为帝,谁都可以,但顾淮景不行。
  因为顾国侯府的事情,他们当初都有插手,顾国侯府人丁稀少,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与他们有关。
  可他们的意见一点都不重要。
  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就算齐大人事先知道,也没有办法。
  而杨卫礼之所以一直吊着他们,只是不想在这种关键时候节外生枝罢了。
  齐大人却还在挣扎:“这不可……”
  然而接下来的高呼声,直接把齐大人的声音淹没,齐大人的声音如同蝼蚁发出的,没有人会去听,没有人会在乎。
  因为无足轻重。
  众臣已经表态,结果不言而喻。
  大家以头触底,对着顾淮景高呼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淮景站于众人之前,双手负于身后,身姿挺拔,面容平静且坦然。


第101章 101
  顾淮景成为新帝的消息; 以飞快的速度从皇宫往外传去,没一会儿就传遍了整个皇城; 然后再由皇城往外扩散。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异常; 脸上表情喜气得仿佛过年一般。连那些小小儿童都蹦蹦跳跳地; 手里拿着大人买的冰糖葫芦; 学着大人用稚嫩的童音念:“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今日刚到大祁京都的张树玉; 隐在众人之间,一脸风尘仆仆,眼中更是带着一抹愕然。
  他从大宴远道而来,自然是为了见赵安玥一面。
  那日赵安玥从顾淮景偷的兵书; 早已到了他手上; 他通读过后学到了很多,但同时每日都担忧着赵安玥的处境。
  如果这被顾淮景发现,赵安玥会有危险; 甚至会被厌弃,日子定然过得孤苦无依。很可能被顾淮景扔在偏院; 夏日无冰块纳凉,冬日无炭盆取暖,节衣缩食; 那些往日赵安玥爱的瓜果点心想必是再也吃不到了。
  每每想到这些,张树玉都坐立难安。
  今年,他终于找到机会,和皇帝请命,从大宴宴城到祁宴边境驻守。
  他在祁宴边境待了数月; 现两国之间并无任何异动,边境风平浪静,他无所事事之余,干脆借病休养,偷偷来了这大祁京都。
  只是见公主一面便好。如果公主过得好,他便立马离开。如果公主当真被顾淮景苛待,他无论如何也要把公主带走。
  前几日赶路之时,在一家茶肆喝茶,偶然间有听闻大祁皇帝驾崩的消息。他当初还想,大祁皇帝驾崩,而且诸位皇子皆亡,新帝人选必然一番腥风血雨。这样下来,大祁国力衰微,反而利于大宴崛起。
  可是今日,他刚来到京都,便听闻只不过七日,新帝人选已经定下,是顾淮景。
  居然是顾淮景!
  张树玉今年十八,顾淮景二十六。
  顾淮景成名于十一年前与蛮族的一战,之后更是次次骁勇,打得蛮族不敢入侵,每次都有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战术。
  所以张树玉七岁的时候,就听着自家父亲说着顾淮景长大的。小时候,每每张树玉偶尔偷懒,陪着比他还小两岁的赵安玥玩耍,给赵安玥当替罪羔羊时,事后总是被父亲指着鼻子骂:“你看看那大祁的顾淮景,人家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跟着父亲上战场杀敌了!结果你呢!你看看你自己!张树玉,我告诉你,你再这样下去,人家顾淮景怀中有娇妻,日子过得甜美的时候,你都不知道缩在哪个角落里哭呢!”
  事实证明,他那脾气暴躁的父亲,有时候说话还真的挺准。
  顾淮景如今不仅将赵安玥娶走了,还当上了大祁皇帝。
  这样的结果,让张树玉很不安。
  这些年间,他研究了很多顾淮景的战术,越研究越是心惊。再加上那本赵安玥送回的兵书,上头顾淮景写的见解,更是让他折服。
  如果两人不是敌国阵营,张树玉会奉顾淮景为师,定然不吝请教。
  然而没有如果,如此心机深沉,狠辣的男子登上帝位,对大宴并不是好事。
  他不由的皱起英气的眉毛。
  而且如果顾淮景登帝,那赵安玥呢?赵安玥如果成了大祁皇后,事后祁宴有冲突之时,赵安玥要如何自处?
  只要一想,张树玉都为赵安玥感到忧心和心痛。
  他真的得见赵安玥一面。
  可是现在,依照他的身份,他不可能光明正大的上顾国侯府去见。
  他身为大宴将军,来大祁之后不夹着尾巴做人,还光明正大赶上前去,岂不是嫌自己活得太久吗?
  张树玉悄悄的离开了人群,来到顾国侯府对面的门外,蹲守了好一会,见到了出来帮赵安玥打探消息的荷鱼。
  张树玉一路跟着荷鱼,见四处无可疑之人时,快步跟了上去,保持着差不多的速度在荷鱼旁边走着,低声道:“荷鱼。”
  荷鱼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