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零零章人去了

  桃三爷先说分家的事,说完就开始交代遗言了,众人眼神里全是悲凄之色。
  桃三爷笑着说道:“大宝十三岁就到悦来饭馆帮工赚钱,到如今也快二十年了吧!”
  大宝点头,桃三爷继续说道:“有饭馆这个营生,有你岳父在一旁看顾着,我也不用担心了。二宝这孩子从下就喜欢学医,到医馆当学徒工的时候,比你还小一岁,第一个月瘦成个麻杆儿一样,我当时那个心疼哟,恨不得把他带回来。后来的事我就不说了,二宝吃了很多苦,终是学有所成,能回到桃家村,帮周围乡邻看病,我这个当爷的也很欣慰,虽然医舍赚不多少钱,治病救人的事是行善积德,二宝要好好的做下去!”
  二宝走上前,对爷爷保证道:“孙儿知道了,爷放心吧!”
  桃三爷点头,满意的看着大宝二宝,半饷,才转头看向三宝,道:“你小子从小就是个野猴子,挨的打最多,挨的骂更不用说了。后来嚷着闹着要出去赚钱,瞒着家人全蜀州的跑。后来遇劫差点丧命,要不是修竹救你一命,你早就葬身鱼腹了!”
  三宝难得没有嬉皮笑脸,凑到爷爷身边,认真道:“爷,我错了,害的你风餐露宿找了我许久!”
  桃三爷拉起三孙子的手,慈爱道:“你没有错,你是好孩子。当时你舍命救李掌柜,就用行动说明了你是咱老桃家的好孩子。爷爷当时心存希望,不觉辛苦。只是后来希望没了,才是真痛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你们这些晚辈是体会不到的!三宝,你这命是殷家人给的,你要好好报答人家!”
  三宝眼睛红了,不住的点头道:“爷,孙儿记下了!”
  “四宝,你过来!”桃三爷朝四宝招手道。
  四宝走过来,被桃三爷拉住。慈爱道:“你是最踏实最勤劳的孩子。这些年耕种家里的田地,其中的辛劳,爷爷最清楚。好孩子,咱庄稼人就得这样勤劳肯干不偷懒!”
  四宝抹掉眼角的泪。说道:“爷。我一定把家里的田地种好!”
  桃三爷满意道:“好孩子!好孩子!”
  五宝很自觉的上前。依偎在爷爷身边,桃三爷道:“五宝!你是爷最小的孙子,你比四个哥哥都聪明。会读书还考上了童生。咱们这样的山窝窝,能考中童生已经很不错了,爷虽然没多少学识,也知道仕途慢慢,比种庄稼艰辛百倍!爷还是那句话,不求你们加官进爵,只求你们明事理知进退。你要是愿意读下去考下去,咱家人一定会支持你,要是你不愿意,咱家人也不会逼你。”
  五宝把头埋到桃三爷肩头,闷声道:“知道了,爷!孙儿记下了!”
  桃三爷抬手拍了拍五宝的后脑勺,目光看向了殷修竹,殷修竹走过来。桃三爷笑道:“好孩子,我没记错的话,你在咱们桃家村落户已经十二年了吧?”
  殷修竹点头道:“是的,爷爷!整整十二年了!”
  “当年你们兄妹救三宝于危难,又机缘巧合的落户桃家村,当年的兄妹俩,如今都各自成家儿女双全,想来都是老头注定的。”桃三爷道。
  “是的,爷爷,都是注定的!”
  “这些年,你帮着桃家村对抗灾害抵御匪兵,又无偿提供粮食和种子,桃家村虽然都姓桃,却都是懂得感恩的人,都会记得你的好,都会看顾着你们家的!”
  殷修竹点头,向桃三爷深深的鞠躬。这时,桃氏带着家中三个小子来了,一进门,桃氏的眼珠儿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爷,你咋不叫我来,是不是我嫁出去了,就不是你的孙女了!”
  桃三爷笑道:“瞧!我家的桃子小孙女哭成这样,这是干啥呢?爷还没死呢,谁这么瞎胡闹,把孙女都喊来了!”
  “我!是我叫人去喊的!咋啦?不行啊!”李氏红着眼睛进屋来,“分家也不叫我这个老太婆!”
  桃三爷道:“你这老太婆还怪上我了!我这不是想把家里的事都处理好,让你好好养老吗?”
  李氏眼睛一红,骂道:“你活的好好的,老念叨这些后事干啥?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再操心也没用,往后的日子,让他们自己过去吧!”
  桃三爷笑道:“我都说好了,咱们俩死之前不分家!”说完,对在座的诸位乡邻说道:“感谢各位来做个见证,大宝,把写好的分家契约拿来,先让你爹和二叔看看,同意了就按手印吧!”
  大宝把三份分家契约拿过来,长富和长贵都没看,颤抖着手按了红印儿,几个见证人也按了手印。桃长耀把一份折好,拱手道:“三叔,你安心歇着吧!这事就这样定了,长富和长贵两位老弟都是老实人,即使分家,照样会和睦共处亲如一家的!”
  桃三爷点头,对桃长耀道:“这事一了,我就真放心了。你爹也在那边等我十多年了,我有好多话要跟他说呢!你这个族长当的很好,以前不爱说话,如今也能侃侃而谈了!相信你爹知道这个消息,定会很高兴的!”
  桃长耀心里一酸,向桃三爷鞠躬,道:“三叔,我们这就回去了!”
  桃三爷笑着说道:“回去吧!记得把咱们桃家村治理好啊!要团结!”
  桃长耀转身,眼泪就流了下来,他胡乱擦了两把和其他几个长辈出了屋去。
  长富道:“爹,你歇会儿吧!说了这么久,也累了!”
  桃三爷摆手,眼神看向长富和长贵两人,道:“爹只有你们两个儿子,爹也知道你们都是善良诚实的好人,爹很高兴把你们教育成这样,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加官进爵,但日子过得和睦幸福,爹知足啦!等我跟你娘百年之后,你们两兄弟也要团结互助,和和睦睦的过下去!别为了一些小矛盾,伤了兄弟间的感情!”
  长富和长贵跪在桃三爷面前磕头,保证道:“爹,你放心吧!”
  桃三爷看了看一屋儿孙,道:“除了小玉儿,一家人都在这儿。该说的我都说完了,往后啊就靠你们自己了!”
  儿孙们都跪了下来,有些都哭出了声。桃三爷道:“别哭啊!我这不好好的吗?我的话也说完了,都该干嘛干嘛去吧!咋都不走呢?地里没活吗?家里没活了吗?去吧去吧!别围在我这个老头子身边,让我静静待一会儿!”
  李氏道:“都忙去吧!”
  儿孙们才抹泪出了屋,李氏走到桃三爷身边坐下,喃喃道:“老头子,你就没有啥话跟我说吗?”
  桃三爷扭头看着满脸皱纹的李氏,笑道:“晚上想吃顿疙瘩汤,最好能放点猪油,撒点香菜!”
  李氏笑道:“这还不简单,晚上我亲自给你做!能吃三碗不?”
  桃三爷仿佛陷入回忆中,许久才笑道:“当年家穷,你嫁过来啥都没有,仅有的一点面,被你做出一锅疙瘩汤,真香啊?我当时吃了三碗,其实我都没吃饱,给你留着呢!”
  李氏笑:“其实我吃一碗就够了,你还非给我再添一碗,我撑得胃都疼了,当时我就想,能嫁给让我吃到撑的男人,我一定跟他把日子好好过下去!”
  “这辈子辛苦你啦!秋莲!”
  “等着,我给你做疙瘩汤去!”李氏起身,抹泪。
  晚上,桃三爷吃了一碗疙瘩汤,睡前,非要李氏把曾经给他做的绣着金元宝的布鞋拿出来,爱抚了好久,赞道:“我也喜欢金元宝!”
  第二天,鸡鸣第一声,李氏起身,桃三爷睁眼,笑着对她说道:“秋莲,记得给我穿金元宝布鞋!”
  然后,含笑去了!

  ☆、第二零一章终章

  人总是会在死前把能交代的事都说一遍,仿佛是回忆一生,又仿佛是展望来生,纵使有太多东西放不下,无奈人生走到了终点,也只能说再见了,此再见,即是再也不见!
  桃三爷昨天说的话,儿孙们都知道是在交代遗言,当晚都睁着眼睛到天明,直到正房里传出李氏的哭声。
  刘氏赶忙去灶房烧热水,端到正屋,李氏亲自给桃三爷净身,换上寿衣,穿上那双绣金元宝的布鞋,由儿孙们抬着,放入棺木内。
  灵堂设在族里祠堂,三宝肿着眼睛提前去族里祠堂打扫卫生,紧接着,桃三爷的棺木被儿孙们抬到族里祠堂。
  桃三爷家儿孙多,加上早有准备,操办后事并不显慌乱。长富去联系事先预定好的殡仪锣鼓唢呐,长贵去请风水先生,选一处风水俱佳的坟地,是庄稼人最看重的。
  大宝几个则分头行动,有的上山去砍柏树枝桠,有的去镇上买香蜡纸,殷修竹负责写挽联。大秦氏过来陪着李氏,儿媳孙媳们忙前忙好的准备丧宴。
  风水先生很快来了,他对着桃三爷的生辰八字和死亡时辰,推算出最佳的下葬时间是在四天后,坟地也挑好了,在祖坟西头靠近桃三爷家先辈的地方。
  随后几天,村里村来了好多吊唁桃三爷的人,好些同辈的好友哭晕过去。
  长子桃长富带着长孙桃永麒重长孙桃明斌(桃家这辈本是清字辈,犯了新王朝清国的讳。遂改为明字辈),披麻戴孝守在灵堂一侧,给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鞠躬致谢。
  ‘拉孝子板凳戏’是吊唁会必不可少的,村民和诸位亲朋都来到祠堂外,悲泣声四起!
  ‘拉孝子板凳戏’一开始,桃长富就被殡仪拉着边哭边唱,直到把桃三爷的生平事迹哭唱完,才结束。殡仪声音悲怆,哭腔十分具有感染力,再配上锣鼓唢呐哀乐声声。桃三爷的儿孙哭的肝肠寸断。
  出殡这天。送葬的人跟在棺木后面,沿着风水先生事先定下的路线,把桃三爷送到族里坟地。风水先生指挥众人烧坑烧纸落棺填土,最后。桃三爷变成了一堆黄土。上面满是白色的纸钱和纸幡。
  桃长富端着装满五谷杂粮的木盆站着。风水先生站在一旁默默念叨,送葬的人依次从木盆里抓几颗粮食揣到兜里,接受逝者的祝福。
  桃三爷入土为安。享年七十五,比起来算高寿了,这是喜丧!
  桃长富准备了丧宴,村里当家立户的人都去了。等到丧宴散去,桃家人还要站在院门口,恭送参席的村民和亲朋好友。
  每隔七天,桃长富就会带着儿孙去桃三爷的坟头烧纸,直到烧够七七四十九天才算真正的办完丧事。
  这年八月十五,阴雨绵绵。
  桃家请山腰殷家和村口潘家一起过节,殷修竹提着中秋礼,带着妻儿下山来,潘掌柜和孙氏也提着礼物过来,三家人凑到一起,挤挤满满坐了四桌。
  中秋月饼是刘氏和张氏做的,李氏精神不大好,对灶房的事早就放手不管了。
  男人们那桌,给桃三爷留了上席的位置,摆上碗筷,斟满高粱酒。三宝把爷爷的烟杆子摆在桌上,喃喃道:“爷,过节了,也来陪着喝几杯吧!”
  李氏道:“三宝,挑几个你爷爱吃的果仁馅月饼放碗里,让他慢慢吃着!”
  三宝恩了一声,挑了几个品相好的月饼放在碗里,“爷,你慢点吃,别噎着了!算了,我再给你泡杯茶吧,泡你最爱喝的花毛峰,茶味特别浓,是二哥去县城特意给你买的!”
  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吃了中秋团圆饭,殷修竹带着妻儿回去山腰去了。
  斌斌提着风灯,把潘掌柜和孙氏送到村口潘家才回来。
  刘氏和张氏带着儿媳妇已经把碗盘搬到灶房收拾去了。等到收拾完毕,端着热水出来让家人洗漱完毕,李氏才起身去休息,手里拿着桃三爷的烟杆儿,背影看起来特别萧索。
  儿孙们看在眼里,書快電子書急在心里,奈何桃三爷去世带给李氏的冲击太大,无论儿孙们如何逗李氏开心,都没大的成效。
  八月节一过,日子就过得更快了,到了冬月里,王顺带人到附近村子收猪,只要离桃家村近,王顺都会过来探望李氏。
  这天,王顺又来了,还没进院门就嚷道:“三嫂,来客了啊!还不泡茶招待!”
  李氏守着火盆坐在正房里,听见王顺的声音,起身出来。
  王顺道:“三婶,这可不像你啊,换着以前,你早就嚷开了!”
  李氏笑了笑,说道:“进屋来坐,茶水有得是!”
  王顺进屋来,凑到火盆前,恨不得把火盆搂在怀里,“三婶,这火烧的真旺!”
  “我说你啊,都抱孙子的人了,咋还这么拼命,收猪让你儿子跑去呗!你还折腾啥啊!”
  “三婶,我只是面相老,其实我年轻着呢,我比长贵哥还小两岁,看不出来吧?哈哈!” 王顺笑着把烤热的手往脸上搓。
  “真没看出来,我说王顺啊,听三婶的话,能交给孩子的就交出去,多抽些时间在家陪陪媳妇,夫妻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真要先走一个,留下来的那个日子最苦!”李氏眼睛红了。
  “三婶,你看你咋想不开啊,三叔都能笑着走,肯定看不得你哭着过日子,儿孙们对你也孝顺,你老钻到牛角尖尖里干啥?”王顺开解道。
  “我听人说过,世上有一种鸳鸯鸟,雄雌不相离,若是其中一只没了,另一只就会相思而死。这世上也有一种鸳鸯夫妻,就跟水里的鸳鸯鸟一样,一个走了,另一个也活不长的!”李氏喃喃道。
  王顺道:“三婶,五宝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小玉儿也带信来说有喜了,妞妞不久前也有了身子,我媳妇天天在家念叨着准备啥贺礼才好,这么多喜事都等着你操持呢,你就多想想你这些儿孙吧!”
  李氏笑了笑,说道:“我心里明镜儿似得,你也别天天跑来陪我了,三婶我心里有数。好啦!忙你的去吧!算账的时候当心点,别把账算错了!”
  “嘿嘿,我可从来没多掏过银钱!”王顺得意道。
  “我是担心你给养猪人家少付了,那可是人家一年的辛苦钱!”李氏道。
  王顺起身,给李氏鞠躬,“三婶,放心吧,我可不做那种昧良心的事情!三婶,我忙去了,改天再来陪你!”
  李氏点头,把王顺送出去,猛然才想起没有给王顺倒杯热茶,喃喃道:“哎哟,瞧我这脑子!倒茶都忘记了!老头子,你知道了肯定会骂我糊涂吧!呵呵,这一年我真是糊涂的不行,东西一过手,就忘记放哪里了!看来啊,人不操心脑子很快就锈掉了。老头子,我不想操心了,想跟着你去啊!”
  李氏是在第二年的二月走的,抱着桃三爷的烟杆儿,面带微笑的睡了过去。
  鸳鸯夫妻,大抵如此吧!
  ps: 春耕秋收,四季一轮回。
  出生死亡,一生一轮回。
  轮回完,此书终!
  写给心中的桃源,缅怀逝去的亲人!
  感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各位读者,第一次写作,有很多不足之处,感谢你们的包容和支持,小等在此谢过!
【小说下载尽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