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凭桃三爷如何嚷嚷,硬是没有一个人回院子来,孙子孙婿都积极的帮着窖红薯。
  李氏笑呵呵的对孙媳妇们说道:“你们几个命好啊,如今咱家劳力多了。都不用咱们女人去帮忙干活,前些年,窖红薯我们也要去帮忙的,还有掰玉米挖红薯这些活儿,我们这些女人都少不了。”
  潘氏笑道:“奶,从小算命的就说我命好,小时候被爹娘宠着,如今嫁到桃家,上慈下孝家庭和睦,相公体贴日子安逸。可不就应了那句‘命好’吗?”
  小李氏捂嘴笑:“大嫂!”
  潘氏反应过来。脸刷的红了,不好意思道:“说快了!”
  刘氏见大儿媳妇红了脸,赶忙解围,说道:“这夫妻恩爱是好事。没啥不好意思的。我们这些当长辈的见你们小夫妻贴心和睦。心里也欢喜!”
  桃氏附和道:“是啊,是啊,有啥脸红的嘛。二嫂嘴上不说,心里指不定多甜蜜呢!”
  小李氏脸一红,嗔道:“妹妹就会乱说!”
  桃子眨眼贼笑道:“我去茅房的时候路过二嫂屋子,瞧见二哥牵你的手了,还……”
  桃氏还没说完呢,小李氏马上打断道:“啊!妹妹定是眼花了,你二哥只是在帮我把脉而已!”说完,求救的眼光看向桃氏。
  桃氏嘻嘻笑道:“哦哦哦,原来是在把脉呀!想来是我看错了!”
  李氏明察秋毫,眼神扫视过孙女和孙媳,笑道:“妞妞这个傻闺女,从小就是马大哈,如今嫁了人也不知道改一改性子,还这样毛毛躁躁的,啥话都敢说!定是被修竹宠的没边儿了!”
  桃氏嘟着嘴不满道:“奶,你咋这样说我呢?”
  殷氏凑到桃氏耳边,小声道:“嫁给我哥嫁对人了吧?”
  桃氏眼睛都笑弯了,忙不迭的点头,小声回道:“三哥对你也好啊!”桃氏突然想到什么,凑到殷氏耳边,更小声的问道:“三嫂,三哥人面前对你挺守礼的,背地里坏不坏?”
  殷氏脸立刻涨成猪肝色了,不再说话,埋头剥起玉米来,桃氏还傻登登的等着殷氏回话呢,刘氏在一旁能听见一些闺女的豪言壮语,赶忙拿手掐桃氏的手臂,不让这个傻闺女说下去。
  桃氏大眼睛看向刘氏,不解道:“娘,你掐我干啥?”
  刘氏道:“有身子的人了,规规矩矩的坐好,歪着身子谨防绊倒!”
  “嘻嘻,说的起劲儿忘记了!”桃氏赶忙坐好,拿个玉米棒子剥起来。
  刘氏心里叹道:“哎哟,我这个傻闺女是咋回事,啥话都敢说,啥话都敢问,也不知道修竹知不知道?在不在意?修竹那孩子一看就是个有学识的,都说读书人规矩多,她这当娘的操心死了!”
  刘氏这边愁的眉头皱巴巴的,身边的桃氏浑不在意的剥着玉米,刘氏抬眼瞅了瞅闺女的傻模样,又是一阵愁。
  李氏道:“哎!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这些当长辈的也操不了那么多心!”
  刘氏对着李氏笑了笑,眉头舒展开来,暗道:“幸好闺女嫁的近,我这当娘的可不能松了心,该教的还得教,兴许生了孩子,她这傻闺女能醒点神,说话能有个分寸!”
  女人们说着话剥着玉米,五宝上午去了族学,下午和小玉儿割完鹅鹅草回来,就乖乖的在屋里写字了,小玉儿跟五宝学了几个字,才高兴的出了屋子帮着剥玉米。
  张氏最心疼她这个闺女,只要有闺女在,眼光一刻也离不开,远远瞧着小玉儿从东屋出来,赶忙把小板凳摆在自己身边,招呼小玉儿坐到她身边。
  小玉儿如今也八岁多了,眉眼长得像极了张氏,都是细长的单眼皮,眼角微挑,唯有不同的是小玉儿少了张氏眼角的那段成熟风情,多了一份清稚。小玉儿除了眉眼,其他地方倒是和桃家几个孙子如出一辙。
  潘氏夸道:“玉儿妹妹出落的越发娇美了,再过几年准长成个大美人!”
  张氏笑眯了,只要是夸赞她亲亲闺女的事,她都一准儿的来劲,“大宝媳妇眼光就是好,咱这当娘的不是吹,咱小玉儿的模样,十里八村都找不出更好的!”
  李氏翻白眼道:“长贵媳妇说话还是悠着点,不要说太满了,小玉儿长的可人我这当奶的也承认,可这人前说话得留几分,你说的太满,谨防被外人笑话去!”
  张氏道:“娘,我可不是自吹自擂,我说的是实话。”
  小玉儿都听不下去了,对张氏说道:“娘,你少说两句吧,你把我吹到天上去成仙女了,还是不是你闺女啊!”
  张氏眼角一挑,急道:“咋不是我闺女,我心心念念多少年才盼来的闺女!谁也别想给我抢走!”
  李氏看张氏闺女病又犯了,道:“小玉儿迟早都要嫁人的,你这当娘的也要跟过去?”
  张氏明显低落了,无奈道:“要是能找个妞妞这样的夫家,抬眼能见着就好了!”说完,张氏眼露绿光的看向殷氏,道:“三宝媳妇,你家就兄妹两人吗?还有没有哥哥弟弟啥的?”
  殷氏摇头,张氏不死心,继续问道:“表哥表弟堂哥堂弟都行?”
  殷氏笑道:“二婶,我老家那些亲戚远在燕州,且早不来往了,你舍得把小月儿嫁到北边去啊?”
  张氏赶忙摇头,喃喃道:“看来最近的只有冯家村了!”
  小玉儿脸都涨红了,不断的向李氏求救,李氏安抚完小玉儿,大声道:“长贵媳妇,你要再这样神神叨叨的,小玉儿的亲事你就不用管了!好好的一个闺女,被你叨叨的不安神。”
  张氏又委屈又受伤的看向小玉儿,小玉儿乖巧的依偎在张氏身边,说道:“娘,你别乱想了,我知道娘疼我,我也心疼娘哦!”
  张氏的伤心立刻被闺女抚慰,听着闺女懂事的话语,张氏心里舒坦极了。
  桃氏看着旁边上演的母女情深,不满的看着刘氏,嘟囔着:“娘,你刚掐我了!”
  “我还掐少了!你这个不长进的闺女,娘恨不得把你耳朵揪下来!”刘氏恨恨道。
  桃氏委屈的继续剥苞米,听见东边传来笑声,赶忙找寻自家相公的身影,心里的小委屈只有自家相公能抚慰了。
  殷修竹和大宝几个从东边过来,衣服上并没有太多泥灰,由于人多,今年收获的红薯全部都窖完了,李氏赶忙张罗着给儿孙们端水洗手。
  殷修竹很快收到了媳妇委屈的小眼神,他嘴角一翘,含情脉脉的安抚一番,直到媳妇露出新月眼眸,他才走到水盆边洗手,然后跟着大宝去换衣服。

  ☆、第一六七章赏月去皱

  如今的桃家村,很多人家也把孩子送到镇上找活儿干,有的甚至去了县城和蜀州府,攒几年银钱也建上大瓦房,日子渐渐好过起来。虽然有了额外的进项,但立身之本的田地可不能弃,仍是精细的耕种着。
  晚上祭月,李氏提前就把贡品准备好了,月饼是李氏自制的,加上大宝二宝从镇上买回来的点心,还有殷修竹送来的酥皮月饼和水果,祭月的供桌上堆得满满的。从桌上的贡品就能看出桃三爷一家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虽不是大富大贵,但较之以往,庄户人家的日子能过成这样桃三爷还是很满意很有成就感的。
  桃三爷家如今女眷增多,稻草编的垫子也由以前的五个增加到八个。李氏带着家中女眷虔诚的叩拜完毕,由着男人们把供桌贡品收好,再换上客厅的桃木大方桌,把一干贡品和吃食堆到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起月饼来。
  中秋之夜,月华如水,放眼远眺能看见远处山脉流畅的线条和漆黑的山脊,转眸四顾能看见浓密的树冠和几处稻草垛,耳际间萦绕着草丛里的唧唧虫鸣,如同抑扬的琴音,尽显秋夜的静谧和美好。
  李氏把一盘干果馅的月饼推到长富面前,说道:“你们几个爱吃这个馅,放到离你们近点的地方。”
  桃三爷也爱吃干果馅,拿一个轻轻咬上一口,眯眼慢慢咀嚼着,再咽下喝口花茶。满足道:“月饼还是这个味,桂花却再也闻不到了,可惜村东头那棵金桂了,早些年一到中秋就香的醉人,后来竟死掉了。”
  三宝道:“爷,啥金桂,我咱没见过?”
  桃三爷道:“你咋能看到哟?这都是老早以前的事了,你爹和二叔倒是见过的!”
  长富点头回忆道:“是啊,好大一棵桂花树呢,开的桂花是金红色的。全村都能闻到桂花香。我和长贵小时候还去拣桂花,晒干了能做桂花汤圆还能泡桂花茶!”
  “可惜了哇!”桃三爷叹道。
  李氏说道:“这树和人一样,都有个生老病死,那金桂树就那点寿元。没办法的事!就好比这天上的月亮。初一是勾十五是圆。老天爷注定好了的。”
  桃三爷吹胡子道:“啥寿元不寿元的,那棵金桂树就是被桃老大那几个臭小子爬死的!特别是长祖那小子,小时候调皮捣蛋数第一!整日都挂在桂花树上!”
  长富笑道:“爹。也不能全怪长祖哥,村里的孩子都有份,闻着桂花香,都去攀爬折枝,后来不知道为啥,金桂树就死了。”
  长贵补充道:“我记得那时候还被大伯拿着棍子撵呢,他可心疼那棵金桂树了,后来树死了,大伯还伤心了好久!”
  桃三爷面带微笑的追忆了一番,叹道:“哎,桃老大的身体也不行了,今年冬天估计都过不去了。”
  老人都是这样,虽说活了多年,看的比年轻人通透些,可是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会滋生出无限的不舍与不甘来,“一个个的都老了,都走了,总有一天也就轮到我了!”
  李氏抱怨道:“老头子说啥呢!这大过节的,念叨这些干啥!”
  三宝嚷道:“爷,你身体好着呢,能长命百岁!”
  桃三爷骂道:“你小子口无遮拦的,长命百岁的是皇上,咱这些泥腿杆子能活到七十就高寿了!”
  三宝声音小了一截儿,不服道:“皇上那是万岁,爷,你才乱说呢!”
  桃三爷想了想,的确说错话了,理亏道:“好啦,你们的孝心我都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肯定能活过七十,我还等着四世同堂呢!”
  说到这里,大宝几个已婚人士马上面露难色,唯有殷修竹毫无压力的吃着月饼。李氏被提醒了,赶忙说道:“夜露凉了,都早点歇着去吧!”
  三宝抱怨道:“奶,我才刚吃了两个月饼,就赶人去睡觉,还没吃饱呢!”
  李氏瞪了三宝一眼,心想你饱汉不知饿汉饥,明知道大宝二宝一个月才回来一趟,还这样耗着,李氏笑眯眯的对大宝和二宝说道:“你们俩早点歇着去吧,在镇上又忙又累的,回来就好好歇着。”
  大宝和二宝肯定不会早走,这不是明晃晃红果果的向家人摆明干啥去吗?大宝笑着对李氏道:“奶,我真不困,等困了再说吧,再说今天可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啊,咱可不能浪费这大好月光。”
  李氏道:“每月十五月亮都这么圆,有啥赏的,听奶的话,早点休息去吧!”
  大宝朝二宝使眼色,二宝无奈的笑了笑,对李氏道:“奶,每月都有月圆,为何独独选了八月的月圆为中秋,就是因为八月乃硕果累累之季,月中这天的月华最胜,女人赏之最是滋养,所以才有女子祭月一说,这么好的滋养圣物,早早去睡下岂不是浪费了!”
  殷修竹嘴角一翘,朝着二宝看过来,满眼佩服之意,大宝心里也直呼二宝高明。当然,李氏这样的老太太更是好蒙,听二宝一番胡诌,立刻相信了,笑道:“哎哟,我这老太婆真是不懂这些,如此说来,咱们女人就得多晒晒中秋的月亮哟。”
  二宝咳咳两声,笑道:“奶,我瞧你这会儿较之白天眼角的皱纹淡多了!”
  李氏笑的更高兴了,儿孙的话她最是相信,可还是不自禁的问刘氏道:“长富媳妇,你看看,我眼角的皱纹是不是淡多了!”
  刘氏点头,李氏又看向几个孙媳妇,没人说不淡的。
  三宝瞪了二宝一眼,心想:二狐狸就是能胡诌,几句话就把奶哄住了。
  桃三爷看不下去了,对着李氏说道:“老太婆,你问啥问啊?这晚上的月光再亮,也赶不上白天的阳光吧!我看啊,不是皱纹变淡了,而是光线暗看不清楚了。”
  二宝嘴角一抽,无奈的看向桃三爷。
  李氏根本不听桃三爷的,依然很高兴的摸着眼角的皱纹,招呼着儿孙们吃月饼,心情好了就是不一样,恨不得把满盘子月饼塞到儿孙们嘴里。
  桃三爷吹胡子瞪眼睛的说道:“孩子们都长了手的,你安静坐一会儿不行吗?别硬逼着人吃!”
  李氏恨了桃三爷一眼,甚至转身背对着桃三爷,笑眯眯的跟儿媳孙媳们说起家常来。一直到了夜深露重,才散去。
  殷修竹背着桃氏往山腰院子走去,桃氏享受的把脑袋搭在相公肩头,一脸满足的模样。两人才走到山下,小黄黄就汪汪汪的跑下石阶来,一天没见到主人了,想的厉害,叫声又委屈又兴奋。
  桃氏趴在相公肩头,朝着小黄黄道:“小黄黄,早上给你倒的食都吃完了吗?是不是水碗里没水了?叫的这么可怜!”
  殷修竹背着媳妇,脚下跟着小黄黄,一步一步踏上石阶,听完媳妇的话,他笑道:“一天见不到主人,小黄黄是想我们了!”
  桃氏喃喃道:“哎,下次咱们带着小黄黄一起吧,要是大黄黄再咬它,我就让四哥把大黄黄栓起来!”
  殷修竹道:“大黄黄看你对小黄黄这么亲近,它吃醋了才咬小黄黄的。”
  桃氏问道:“是吗?那我咋办才好呢?”
  殷修竹笑道:“我也不知道哦,你比我有经验吧!我才养过小黄黄这一只狗呢。”
  桃氏想了想,笑道:“改天我问三哥去,你不知道,村里的狗看见三哥可亲近了,从来不咬他!三哥肯定知道咋办!”说完,桃氏满意的搂紧了殷修竹的脖子。
  殷修竹鼻子周遭都是小媳妇的清香,他抬了抬手臂,趁机蹭了蹭小媳妇的屁股,肩膀动了动,感受了一下小媳妇的酥胸,感觉这八十三步台阶走起来真是幸福极了。
  小黄黄汪汪汪的跟在脚边,快到院门口了,小黄黄发力冲到前面,迅速的钻到院子里。殷修竹背着媳妇跟上,把媳妇放回屋子,又去烧了些温水,伺候着洗漱完,才宽衣搂着媳妇睡下,听着媳妇平稳的呼吸,算了算日子,觉得好难熬啊!
  殷修竹手掌轻轻抚上媳妇的小腹,轻声道:“儿子,都是你害的!”

  ☆、第一六八章吃独食拉绿屎

  有了娃的殷修竹半夜憋的睡不着觉,没有娃的桃氏兄弟半夜折腾的睡不了觉,没办法啊,爷爷和奶奶如今就是明晃晃的枷锁,稍有不慎就念叨着:“年纪大了,活不长了,能不能抱上重孙子还难说呢!”这种紧箍咒般的亲情镣铐,如同鞭子一样抽打着三个孙子的脊背,逼着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不折腾一个娃出来,誓不罢休!
  大宝和潘氏云歇雨停,潘氏起来就着盆里的清水清洗完毕,又催着大宝去洗洗。大宝累的腰都快断了,懒得动弹,潘氏也是极度困乏,看着大宝累极的模样,只好红着脸帮大宝擦洗一番。大宝枕着双臂说道:“今天爷跟我说,让你中秋节后跟我一起去镇上。”
  潘氏刚放下手中的布巾子,听到大宝的话,心里一惊,全身的困乏烟消云散,她没有想到爷爷竟然松口了,她上床靠着大宝躺下,大宝展开手臂让潘氏枕上,潘氏问道:“真的?爷真的这么说。”
  大宝扭头看了看潘氏,说道:“你也想回镇上住吧?”
  说实话,比起镇上,如今的潘氏更愿意呆在桃家村,她对大宝没有隐瞒,慢慢说道:“你是我相公,如今我也不瞒你,我曾经想着回镇上陪着我爹娘,谁想嫁过来一年,最初的想法也动摇了,我竟然不想回去了。相公,你说我是不是不孝!我心里好矛盾啊,作为桃家的媳妇,我应该留在桃家村。守着婆家过日子,可是我又放心不下我爹娘,我大哥年纪轻轻就没了,我爹伤了心,落下病根,别看我爹整天迎来送往笑脸盈盈的,其实,他心中的痛我这个当闺女的最是清楚。”
  大宝对潘掌柜还是很有感情的,从他十三岁到悦来饭馆帮工,潘掌柜对他一直关心照顾。甚至还把自己的老生闺女嫁给他。这份情,大宝打心眼里感激,如今听完媳妇一席话,也感慨道:“你是我媳妇。你想些啥我都知道。成亲至今已经九个月了。我陪你的时间屈指可数……”
  大宝还没说完,潘氏就伸手轻轻捂住大宝的嘴,感激道:“相公别这么说。相公也是为了我爹才很少回家的,我不怪你,反而是真心的感激你,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你这个女婿把儿子该干的事都干完了。我这个当媳妇的,照顾不了自己的相公,我这个当闺女的,更照顾不了自己的爹娘,我心里有愧啊!”
  大宝拍了拍潘氏的肩,安慰道:“这都是我该做的,岳父把你嫁我为妻,我就要承担起责任来,你放心,岳父虽然只有你一个闺女,但我这当女婿的保证不会让他老无所依。岳父不是在村口买了块山地吗?挑个吉日把院子盖起来,往后岳父和岳母都搬到桃家村来养老,离咱们近,也能时常照看着!”
  潘氏点头,把头埋到大宝怀里,热热的眼泪流了出来,嫁出去的闺女担忧孤独无依的爹娘,心中总有挥不去的愁苦,如今听道相公如此安排和保证,她心里的石头落地了,脸上更是喜泪交加。
  大宝把潘氏搂紧,轻轻拍着,喃喃道:“睡吧,别想太多,万事有我呢!”
  潘氏低泣着,大宝接着说道:“这次我在家多住几天,你只把必要的东西收拾收拾,其它的都留家里,往后咱还要经常回家。”感觉到怀里的人儿点头,大宝又安抚的拍了拍,不再说话。两人也不知道何时睡了过去,第一遍鸡鸣都没有听见,直到院外桃三爷哗啦哗啦的扫地声传来,大宝才猛地醒来,这个声音太熟悉了,从小听到大。潘氏也急急的穿衣起来,把屋里的水盆端出去,顺路去了后院。
  李氏对孙媳妇的晚起一点意见也没有,反而高兴的不得了,潘氏红着脸也不好解释,李氏大手一挥,道:“锅里有热水,洗洗去吧,洗完再给大宝舀盆水过去。”
  潘氏红着脸点头,小李氏和殷氏起来的比她早些,但是比起闻鸡起床的李氏刘氏和张氏,她们几个孙媳妇就算懒的了。潘氏洗漱完,给大宝端了盆温水过去,大宝正在扫院坝呢,桃三爷叼着空烟杆坐在屋檐下,笑眯眯的看着。
  大宝看见潘氏端水过来,指着一处台阶说道:“你先放那儿,我扫完了再来洗。”潘氏点头,把水盆放下,又去灶房帮忙了。
  桃三爷道:“院里院外不扫干净,人看着就心烦,所以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扫院子,你们这些子子孙孙一定要记牢了。”
  大宝点头,桃三爷继续说道:“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别看扫院子是小事,能坚持把这些小事做好,才能做好大事!”
  三宝站在东边屋檐下,嚷道:“爷,大哥又不是去当将军,扫个院子也跟扫天下扯一起。”
  桃三爷跟大宝说的兴致正好,猛地听三宝跟他抬杠,好兴致失了大半,他气的吹胡子,对着三宝骂道:“太阳都晒屁股了才起来,庄稼人都像你这样懒,不饿死才怪!”
  三宝起来晚了心里虽有些不好意思,但面上一点也不显,嘿嘿笑道:“爷,我其实五更就起来了,溜达一圈见你们都没起呢,又去睡了个回笼觉。”
  桃三爷明显不信,道:“啥回笼觉,我才不信呢!你真要是五更起,不坐床上大哭才怪!”
  三宝的起床气是桃家出了名的,听桃三爷这么说,三宝嘿嘿笑道:“真的五更就起来!爷,你咋不信我呢,我啥时骗过你!”
  二宝这时从房里出来,笑道:“你五更起来上茅房吧?”
  “你咋知道?”三宝问。
  二宝不慌不忙道:“我那时候起来练五禽戏,窗户口看见你了。”
  三宝笑道:“幸好二哥有五更练五鸟戏的习惯,不然我还真被爷冤枉了!”
  二宝听见五鸟戏三个字,嘴角抽搐了一下,懒得跟三宝计较,到后院去了。虽然有二宝证明,桃三爷还是没消气,说道:“你是五更起来上茅房,又不是起床,不管咋说,你就是咱家最懒的懒汉。”
  三宝顶着懒汉的帽子,毫不在乎,任由桃三爷中伤,摇头晃脑的去后院找洗脸水去了。桃三爷见三宝不屑一顾的态度,更是窝火,对着大宝抱怨道:“你看看,你看看,如今看我老了,说啥都没人听了!”
  大宝已经扫完了院子,树叶被扫成一堆置于菜地一头,大宝放好大竹扫帚,笑着走过来,对桃三爷道:“爷,你现在咋跟奶一样,整天心思重爱瞎想呢!咱们这几个孙子,谁敢不听你的话啊?谁敢不把你放心窝窝里敬着啊?你就放宽心吧!”
  桃三爷比李氏好些,嘴上虽然抱怨不停,心里的火气却跟豌豆米一样小,儿孙们稍微一劝一哄马上就心情舒畅。李氏却难以安慰,刚跟她说通道理,理顺心情,过一会儿又忧郁上了。如今看来,重孙子才是治病良方,说啥也要把爷奶的心落实了。
  大宝走到水盆边,温水早已变冷,大宝就着冷水洗漱完毕,把废水泼到老院子那边的菜地里,然后走过来对桃三爷说道:“爷,我去后院放盆子,你坐会儿就该吃饭了!”
  桃三爷点头,看大宝端着盆去了后院,起身在院坝里转悠起来,大黄黄忠实的跟在桃三爷身后,毛绒绒的尾巴竖起来,散开成一朵菊花,随着左右摆动的幅度,菊花变来变去,配上大黄黄湿漉漉的小眼神,真真一副忠犬状。
  桃三爷站在梨树下,仰头看着梨树上挂着的果子,大个的梨儿陆陆续续被摘下来吃掉了,剩下一些小的梨儿还挂着树上。这时,一只黄喙褐羽的毛雀儿飞来,停在最顶上的一根树丫上,伸长脖子对着一个小梨儿快速啄食起来。桃三爷急了,挥舞手里的空烟杆朝梨树顶端方向驱赶着,那毛雀儿明显不怕人,只是停下左右瞅了瞅,又继续啄食。
  二宝和三宝洗脸了过来,见桃三爷跃跃欲试的赶着毛雀儿,两人笑着走过来。三宝道:“爷,树顶上光线最好,梨儿最甜,你看那毛雀儿吃的都不带动的。”
  桃三爷道:“那是,别看梨儿小,绝对比蜜甜!”说完,又弯腰四下寻找石块之类的东西,想把毛雀儿驱赶走。
  二宝笑道:“爷,你别急急的又是仰头又是弯腰,这样对身体不好,那个梨儿那么高,就让毛雀儿吃吧,往日里帮着捉虫啥的,也算是有功之臣,赏两个梨儿给它,你也用太在乎!”
  桃三爷道:“这毛雀儿精明的很,其它梨儿不啄,非要啄那最甜的,我想着留几个甜的给你们带到镇上去吃!”
  二宝道:“爷,毛雀儿要吃就让它吃吧,大个的梨儿不是摘了好多吗?上次回来,奶还让我带了好多去镇上呢!”
  三宝一听咋呼道:“啊!啊!我和四宝辛苦摘的,我们都没吃上大梨呢!原来都被二哥带去吃了,哼!吃独食拉绿屎!”
  二宝嘴角抽了抽,笑道:“是不是绿的,你见过?

  ☆、第一六九章藿麻治风湿

  三宝哼了一声,不理二宝,而是张牙舞爪的吼叫,不把树上的毛雀儿赶走誓不罢休。
  四宝和五宝也起来了,循声望向三宝,搞不清状况也懒得理会,搓着眼睛迷迷糊糊的往后院走,遇到大宝,喊了声“大哥”错身而过,继续往后院走去。
  李氏把温水给四宝五宝舀好,四宝嚷嚷着要用冷水洗,满眼的瞌睡不用冷水赶不走。
  李氏才不惯他的毛病,直接把布巾子扔水盆里,道:“赶紧洗了吃饭,一个个的都这么懒!村里人都去地里干完一摊活了,我家这些懒小子才起床,说出去都惹人笑话!”
  四宝一边擦脸一边说道:“奶,地里除了点玉米杆高粱杆要收回来外,没啥活了啊!”
  除了播种收获算重要的大活外,其他的农活真不算多着急的事。李氏想了想也是,家里壮劳力多,玉米很快就掰完了,红薯也挖完了,玉米杆和高粱杆不着急,让太阳晒干了再往家里收也不迟。
  四宝看李氏不说话,呵呵笑道:“奶,你不是常说吗?庄稼人忙时忙死,闲时闲死,在种冬小麦前,你就让我闲死吧!”
  李氏骂道:“大早晨起来,脸都没洗就说死啊死的,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四宝犯了李氏的忌讳,赶忙把手里的布巾子晃几下,说道:“奶,我洗过脸了!”
  李氏瞪了四宝一眼,四宝扔下布巾子就逃了。独独留下五宝乖乖的洗着手和脸。
  李氏转身,看刘氏已经在盛饭了,喃喃道:“一晃眼家里这几个小子都能干活了,我还老以为是当年呢,家里的田地就靠着你爹和长富长贵忙活,咱们这些女人也要下地去帮忙,整日里都操心那些农活干不完,担心落雨了地里的庄稼收不回来,农忙时节整夜睡不好觉!”
  刘氏笑道:“娘,如今多了三宝四宝。还有驴和马。家里劳力多了,你这观念啊得赶紧转换转换!”
  李氏帮着盛饭,又是一番絮叨,张氏和三个孙媳妇也来帮忙端饭。如今灶房里的人手也多了。早饭很快就摆上桌。
  饭后。二宝提了带小李氏去县城看望岳父的事,桃三爷因早先提过此事,点头同意了。让李氏准备些礼给亲家带去。
  由于日子是二宝临时定下的,李氏还没来得及准备,饭后,灶房的活扔给刘氏和张氏去收拾,李氏叫上三宝四宝帮着舂米和磨面。
  二宝对李氏说道:“奶,不用准备这些,我和茯苓到县城了再买,一路上带着太多东西不方便!”
  李氏道:“你这孩子真不会当家过日子,那县上的东西贵的很,那粮店卖的粮食都不知道是多少年的存粮了,哪有咱自己种的粮食好吃,再说了,家里不是有个架子车吗?你把它套马上,这些礼放车上又不要你手提!”
  李氏说完,把装麦子的缸盖揭开,用碗往外挖着麦粒,三宝背着个背篓站一旁,等李氏挖了半背篓,招呼他走,三宝才背着麦粒去了老院子一角的石磨旁。桃三爷已经把毛驴牵过来了,熟练的给驴套上,磨起麦子来。
  四宝背着一些谷子到村里的舂米房去了,舂米房靠近水车,利用水流带动水车旋转,舂米很快的。这些水车水渠堰塘都是庄稼人生活智慧的体现,人们把自然之力有效的利用起来,既能方便生活,又能提高庄稼产量,足见庄稼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
  二十斤白米二十斤白面五十个鸡蛋是必带的,至于酒茶布点心就让二宝去镇上买,李氏给了二宝足够的银钱,说是去一趟县城,到大舅哥家也不能太寒酸。二宝笑了笑,说道:“奶,大舅哥那人挺好的,这些小事上不会挑理的!”
  李氏说道:“别人挑不挑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