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氏一听这话,立刻仿佛找到了知音,笑着道:“对吧?我就说她平素里穿着打扮的太过素净了,年纪轻轻的,不说花红柳绿,怎么的也添点儿花草首饰的看着才精神喜庆,你看看,唐公子也说好呢!”
    说完了,还看着杨璟庸示意他附和。
    杨璟庸很是上道,立刻笑着连声附和道:“大嫂说的极是,姐姐平日里穿着的是偏素净了……唔,说起这个来,内府每一季都有应季的堆纱宫花,虽不比鲜花儿色香俱全,但胜在不会凋败,即使隆冬寒天里,也有花儿鲜灵灵艳生生的……回去,弟弟就给姐姐送几匣子过来,姐姐每日挑一枝戴上也好,正如大嫂说的,看着喜庆精神!”
    邱晨抿着嘴笑着,听着两个人一唱一和,目光一转,看着容貌俊美的杨璟庸,突然心中一动,笑着伸手挑了一枝大红色的都胜菊花,笑着道:“听二位一席话,真真令人豁然而明……既然如此,姐姐也挑一枝花儿给兄弟攒了,大家伙儿一起喜庆喜庆!”
    这个时代,中国古代,攒花可不是女人的专利。不说历史上无数风流公子会攒花,曾经有一段时间,男子也会傅粉点脂……古代文学小说中描写公子俊美往往会描述:面如傅粉,唇如点脂!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是以,邱晨略带着玩笑意味的替杨璟庸挑选菊花,杨璟庸却并没有不高兴,周氏和在场的丫头婆子也并不觉得邱晨失礼。杨璟庸一来跟侯爷夫人都是熟识的,熟不拘礼;又口口声声称呼邱晨为姐姐,举止言谈也只是亲切,并无轻侮猥亵之意,倒更像姐姐弟弟之间的亲近自然。
    “多谢姐姐!”杨璟庸不但不反对逃避,还笑嘻嘻地拱手做谢。
    邱晨自然就招呼过承影来,将菊花交给她,“攒到鬓角上!”
    眼看着承影答应着,接了花走过去,曲曲膝行了礼,然后小心翼翼对将花攒到杨璟庸的鬓角之上。
    片刻,花儿攒好,承影曲膝退开,杨璟庸毫不躲避,也不扭捏地含笑对上邱晨审视过来的目光,眼角眉梢甚至带了些自得的笑意,微微挑了眉问道:“是不是,玉树临风,倜傥风流?”
    ------题外话------
    一大早起来,喝了一杯黑咖啡,一壶茶,却仍旧犯困……唉,先更这些!
    明儿多更补上!

  ☆、第五百四十六章 鸭绒

杨璟庸一番耍宝自然引得邱晨和周氏笑了一回,却又怕邱晨笑的过了伤了身子,随即又连忙拿话题把邱晨的注意力转移了,说了一会子河工上的事情。特别是以工代赈招募来的那些半大小子的事儿,跟邱晨说的颇为详细。
    “……之前我从没想过吃不饱饭是什么滋味儿,更没想过,吃不饱饭还要卖力干活,以挣粮食回去养活家里的母亲弟妹甚至祖父祖母……年纪最小的不过七岁,还不及我的腰高……就已经撑起家里的重担……”
    这个话题难免让人唏嘘一番,邱晨叹息一声,转眼很是鄙视地瞥了杨璟庸道:“你说的这种在老百姓家里再平常不过了……你看到的是灾后,七岁的小子能出来出分力气挣些粮食回去,已经很不错了。若是没有你们去赈济,那些灾民估计有许多已经坚持不到这会儿了……”
    九月里已是深秋,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灾民们没了家园没有了房屋的庇护遮挡,自然也没有像样的棉被避寒,树枝干草搭起来的简易窝棚四下里透风,根本不暖和……有窝棚的还是好的,家里没有壮劳力,只有老弱妇孺的连个窝棚都搭不起……白天吃不饱,甚至连续饥饿,夜里又没处避身之所,如此饥寒交迫,体弱的根本坚持不了几天。邱晨那一句没有说完,杨璟庸和周氏却都明白她的未尽之意。
    ——没有救助和赈济,那些老弱病灾民,一大部分早就不在了。
    看着杨璟庸和周氏神情彻底低落下来,邱晨又连忙转了话题,浮起一抹轻笑道:“不过,今年的着赈济很得力,又有周边许多庄子的协助,施粥施药的,也救助了不少人。如此,灾民们基本能凑够过冬的吃食了……若是能够号召各家捐助一些旧衣裳、旧棉被出来,给那些体弱老小,差不多就能帮着他们度过这个冬天去了。”
    夏季发生灾祸最怕的是瘟疫,冬季发生灾祸,瘟疫暴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可本身寒冬的酷寒低温就是最致命的威胁。这个时代可没有温室效应,没有暖冬,京城周边的地区,冬季至少有两个半月处在摄氏零下十度以下,河流湖泊真真是冰封三尺的。这样的酷寒天气,没有取暖设施最起码也得有保暖措施,棉衣棉被都不全,根本撑不过去。
    杨璟庸的嘴角溢出一抹苦笑来,摇摇头道:“粮食还好说,有银子就能买来,京城买不到,南下也能买来……可棉被棉衣,一下子募集太多,只怕不太容易。”
    邱晨微微一怔,随即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也知道,咱们这样的人家,不说你我穿的衣裳,就是丫头婆子们穿的衣裳,也没法子给那些人穿……”杨璟庸看着邱晨一脸没落,连忙出言解释,也是宽慰。
    正是因为想到了,明白这些才会叹息,邱晨点点头:“嗯,我知道。”
    这个时代物资之匮乏,邱晨来这里几年,生活也优渥起来,却仍旧会不时地觉得无语。
    靖北侯府两个主子的品阶不算最高,上边也就只有王爷和国公了,整个国家基本算是金字塔尖顶位置了,何况邱晨财力雄厚,靖北侯秦铮继承了越国公的百年积淀,又征战北戎和南陈,家底在京城里不说是最雄厚的也差不离了。这样的前提下,就是邱晨不尚豪奢,日常的吃穿用度,不论主子仆从们都比较宽厚了,专供仆从们餐食的大厨房里,每日肉香不断,一顿饭至少一个荤菜一个素菜,逢年过节或者遇上喜庆事,还会加菜。而且,这里说的荤菜绝对不是说白菜炒肉片,一大盆白菜帮子里看不见几丝肉的那种。仆从们的月例银子也丰厚……
    这般情况,主子们吃剩的饭菜,丫头婆子们也会当好东西分了……
    现代哪怕是打工仔,谁会吃别人的剩饭剩菜?不能说一个没有,绝大多数人不会!这其中固然有现代人卫生意识的觉醒,究其本质,还是社会物资的丰沛所致。
    另一个方面,即使如邱晨这般家财万贯,地位极高的人,一年四季也置办新衣裳也是有数的。一件衣服绝对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不至于。搁在现代的富豪身上根本不可能啊!
    关键是,这是社会常态!
    吃穿足,则温饱无虞,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连社会最顶层的人,都自然而然地节俭,这已经能够充分说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从而导致物资匮乏……
    邱晨这个阶层尚且新三年旧三年,普通百姓们的衣物被褥自然没有多余的,衣服上打补丁非常普遍,家里的被褥能可着人头配备已经是比较不错的人家。贫瘠些的家庭,几个孩子睡一床被褥,七八岁的孩子仍旧跟爹娘睡一铺被褥……都很常见,并非个例。
    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想要跟百姓募捐衣物被褥根本不现实,富贵人家的衣物被褥,正如杨璟庸说的,又不能给灾民们穿用,那么唯一可行的就是购买棉布、麻布之类的布匹衣料,再购买棉花做新的……只是,这样一来,银两筹集较难不说,那么多棉花布料也比较难买到。
    邱晨端了茶盏,垂着眼,用手摩挲着茶盏底部微微粗糙的部分,默然沉吟……
    杨璟庸怕她思虑太过伤了胎气,斟酌着劝慰道:“这事,我跟秦侯爷商量着办去,必能找到解决之道的……”
    他的话未说完,邱晨却猛地抬眼看看过来,一脸灿烂笑容道:“这事儿还真有一个办法!”
    杨璟庸微微一怔,随即也被感染的喜悦起来,满眼期盼地看着邱晨问道:“你有何好法子,快说来听听!”
    邱晨莞尔一笑,并不答杨璟庸的话,反而转向周氏,笑问道:“大嫂,我让存的鸭毛鸡毛都存着的吧?”
    周氏眨了眨眼睛,笑着道:“存着呢,都按你说的发自洗干净还煮过了,压成一个个大包袱,塞了两间屋子呢……”
    杨璟庸愣怔怔地看着姑嫂俩,有些闹不明白,好好地说着灾民们的衣裳被褥,咋就扯到鸭毛鸡毛上去了?
    对于周氏的回答,邱晨很满意地点点头,转回目光来,心情极好地跟杨璟庸道:“你筹集银子吧!我负责给你做过冬的衣裳被褥!”
    “好!”杨璟庸心里疑惑,却仍旧下意识地答应下来,完了,才眼巴巴地看着邱晨,“姐姐也好歹跟我透个底儿,你怎么就能包了棉衣棉被……上万人,可正经要不少棉花呢!”
    邱晨笑笑,没有答话,只招呼月桂起身,笑道:“也坐了好半天了,走,我带你去看件东西!”
    周氏是见过的,邱晨一说她就明白了。是以,毫不意外地上前来扶住邱晨的胳膊,只有杨璟庸落在后头,茫然懵懂地愣了片刻,醒过神来,看到邱晨由周氏和丫头们搀扶着已经走出十多步去了,杨璟庸也只能暂时抛开疑惑,赶紧地追了上去。
    杨璟庸看到的是一个很是鼓囊囊的物事,由丫头子抱在怀里,只能看出用布料裹了什么东西,皱巴巴鼓囊囊一团。因着之前的对话,他大概能猜出布料里裹得可能是鸭毛或者鸡毛,却看不出这物事究竟是作何用的。
    邱晨瞟了一眼满眼惊讶疑惑的杨璟庸,吩咐丫头们将物事铺在她常坐的榻上。
    不过半盏茶功夫,丫头们已经将东西铺在了木榻之上,杨璟庸从头至尾关注着,自然看到丫头们将原来铺设的丝绵锦褥揭了下来,而将那个鼓囊囊的包袱拍打开,均匀地摊在榻上。
    铺好之后,丫头们退到一侧,垂手侍立。
    杨璟庸站在榻边,伸手摸了摸,只觉得很是柔软、轻盈,轻飘飘的没多少分量……这样的东西真的能够代替棉花、丝绵御寒?
    很是怀疑地回头看了邱晨一眼,就见不止是邱晨,连温厚淳朴的周氏也是一脸坦然的笑容,平和宁静,没有丝毫的不安……更没有笑谑之意,显然,两个人不是开玩笑,而且,心里很坦然,很镇定,很有底气。
    邱晨没有说话,只略略抬了抬头,示意杨璟庸坐上去试试。
    “唔,这么软!”杨璟庸半信半疑……不,几乎是满心疑惑怀疑地如言坐上去,立刻就忍不住低低的惊呼了一声。然后,抬起头,满眼探究询问地望向邱晨。
    周氏终究敦厚,这会儿看杨璟庸也试不出个所以然来,忍不住告诉他道:“唐公子大可放心,这物事我们在老家就用着,冬天用这个做被子做褥子,不但暖和还隔潮气,又体轻不沉,盖在身上轻飘飘的,却暖和的很,只用两三斤,絮出来的被子就比五六斤的厚棉被暖和。”
    杨璟庸起身,回头扯起羽绒被来端详了一回。就是以厚实著称的三梭布缝制而成,深青色的布料还算精细的针线……好吧,说白了就是毫无出彩之处,要不是身在靖北侯府之中,他一定会认为这是庄户人家用的物事,没有半点儿光彩鲜亮之意。
    不过,这样的物事拿出去给灾民用倒是正合适,就是不知道,邱晨所说的存货够不够……
    ------题外话------
    某粟不是有意食言,半夜里病了,吐泻折腾到现在……
    欠下的记着,好了就补上。

  ☆、第五百四十七章 你主子呢

在试过柔软度之后,邱晨又让丫头们拿了一件贴身的羽绒袄子过来,帮杨璟庸穿在身上,结果,没多会儿,杨璟庸就开始出汗了,连忙把袄子脱下来,同时也算是对羽绒的保暖作用给予了肯定。
    “当然,咱们自己用的褥子袄子,用的都是鸭绒、鹅绒,就是鸭、鹅身上最柔软的羽绒朵朵。但这种绒的产量太少了,几十只鸭子产的绒才够一件袄子……这样,咱们只能将羽毛打成碎片来用,保暖自然是不如绒的好,但比棉花还是不差的。”邱晨又解释了一句,喝口茶,笑道,“咱们存货不够没关系,先紧着那些老弱用,我再打发人支个摊子收购去……再搜刮一些棉衣什么的,也就差不多了。不指望人人有棉衣,怎么着,一家子也得有两床被子,也就能挨过去了。”
    说着话,邱晨垂了眼,心里想起的是现代得力的救助赈济措施。每逢灾难,国家和民众齐心合力支援钱物、人员,帮助搭建帐篷,发放粮米饮用水,连配套的医护人员都很快就能到位……不像这会儿,遭了灾,朝廷虽然也有赈济一说,但下拨的赈济钱粮经过一道道关卡,真正用在灾民身上的恐怕连一成都没有。而且,赈济的钱粮也不会下发到百姓手中,而多以粥棚之类的形势体现,一天能给灾民发两碗稀饭都是好的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较才知道,现代的社会虽然也有种种不合理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相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真的是很幸福了。
    眼下,景顺帝在位,她是没什么话说的,夹着尾巴做人还来不及。若是眼前这个能登上九五之尊之位,或者有可为……
    他是希望她的目光多多停留在自身,可对方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却又从他身上越过去,不知最终看到何处。她的目光中有怀念,有感叹,有寥落,有希望……并不空洞,情绪纷纷转换之中,最后终于收回来,准确地看在他脸上,露出一个期许的笑容来。
    杨璟庸心里一阵发毛……她看着他的目光,怎么就那么……过分殷切期许,让他有些承受不住!
    “姐……姐?”
    杨璟庸试探着呼唤。
    邱晨收回思绪,脸上微微展开一抹微笑,看着杨璟庸道:“要是能够设置一个应急制度,一旦有哪里出现灾情,不论是水灾、地动还是旱灾种种,都能够及时地拨银米下去……就好了!”
    杨璟庸从诡异目光中醒过神来,又听到邱晨这一番话,再次愕然了。好一会儿才道:“此事……关联诸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邱晨轻轻叹了口气,点头道:“我知道的。”
    又弯起嘴角一笑,道:“我只是给你提一个期许,希望你能够让百姓温饱无虞,衣食无忧,有灾必救,有灾可救……”
    说着说着,邱晨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默了片刻,抬眼看着杨璟庸一笑:“你多少天不回来,回来一趟不容易,我就不留你吃饭了。等你们的工程完结了,再过来,我好好整一桌给你们庆功!”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杨璟庸也不好赖着了,起身告辞,离开靖北侯府。
    安辔跟在主子身后,看着之前打马飞奔的主子从侯府里就沉默了,也不催促马儿,信马由缰的缓缓而行,杨璟庸只骑在马背之上,半垂着头,似乎在沉吟什么。安辔也不敢惊扰主子,只落后两步,策马紧紧跟在主子身后,看似同样沉默着,其实注意力都关注在主子身上,只要主子一声吩咐,他绝对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应对着。
    默默行了半晌,眼瞅着再过一条街就要到雍王府了。杨璟庸却突然勒住马匹,端坐在马背上,望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马行人驻足片刻,突然一拨马头,往皇宫方向而去。
    “爷,您不回府……”安辔微微一愣,也紧跟着追了上去,同时不得不开口询问了一声。
    家里几个主子可是眼巴巴地盼着爷回一趟府呢!从进了城,不止打发一趟过来问信了……
    杨璟庸头也不回地打马前行,好一会儿,冷冷地丢过来一句:“再有打听爷起居的,都打发了!”
    安辔激灵灵一个冷战,警醒地答应一声,乖乖闭上嘴再不敢多说了。
    府里那几个也是,爷摆明了一碗水端平的,不偏不吝的,怎么就那么看不开呢?唉,话说回来,大宅院里深深宫闱之中的女人们,大多数可不就是这么过来的。有儿子的想着替儿子争个出路争个前程;没有儿子的算计着生个儿子……那些女人啊,争的不过是一份荣宠,靠的也是一份荣宠,哪怕都明白,那份荣宠不过是一时烟云,一时繁华!
    想当初,多少人笑话靖北侯娶了个带孩子的寡妇,又有多少人看不起出身庄户还醮夫再嫁的安宁郡主,再看如今,靖北侯连个通房都不纳,一心守着安宁郡主,哥儿也有了,如今又要临产……只怕,那些当初笑话、看不起的女人,又该羡慕嫉妒靖北侯夫人好命了!
    不过,话说回来,满京城内外那么多夫人太太,又有谁能及得上那一个呢……唉!
    安辔心里暗暗感叹了一回,回头瞅了瞅已经看不到的靖北侯府,又转眼看了看不过隔着一条街的雍亲王府,终究只能无声地叹口气,催马紧紧跟着自家主子往宫门而去。
    临到宫门,杨璟庸下马将马缰马鞭往安辔怀里一扔,走了两步,突然顿住脚步转回头来,吩咐道:“挑着九转金丝菊给靖北侯府送去。嗯,其他的不拘什么,金玉满堂和素衣西风各挑上十盆送过去!”
    安辔微微一愣,猛地想起靖北侯夫人鬓间攒的那支九转金丝菊,心头忽地一跳,连忙垂首恭声应着,恭送着王爷进了宫门,这才抬起头来,看着肃穆的宫门怔了片刻,叹息一声,匆匆抽身,挑菊花去了。
    打发走雍王爷,邱晨进净房洗漱了一回出来,丫头们已经奉了一份餐点上来。
    邱晨看看小巧的龙眼包子,接了筷子,一边让着周氏:“大嫂也吃两个垫垫。今儿,我让她们放了荸荠……唉,可惜了,不能放蟹黄……菊花黄蟹脚痒,正是蟹子膏满脂黄的时候……唉,不说了!”
    无限感慨着,邱晨夹了一只龙眼包子放进嘴里,肥瘦得宜的肉馅加了虾仁,又加了荸荠丁,鲜香中偶尔的脆甜,咬一口汁水充足,鲜香四溢。
    “唔,还不错!”邱晨漾开一脸的笑,看向周氏,“大嫂尝着怎样?”
    “好吃……不过,太小了。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菜肉大包子!”周氏附和一声,也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这种精致的饭食,一个包子还不够一口吃的,怎么都觉得不像吃饭。
    邱晨失笑着摇摇头,低头吃包子喝一口莼菜豆腐汤,感受着莼菜爽滑地口感,汤汁的鲜香饱满,点点头,道:“今儿这汤熬得好!”
    月桂在旁边回道:“刚刚小喜说了,今儿的汤用的是大舅太太带来的新瑶柱,比旧日的鲜甜一些。”
    邱晨唔了一声,点点头。
    干贝吊汤却是不错,但她还是怀念鲜活海鲜的美好。哪怕是小吃摊上的粉丝扇贝,如今想起来都让她忍不住吞几回口水。可惜了,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太差,想吃海鲜,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海边儿……
    想起这个,她也实在没有想法了。嫁进京城三年了,都没能回安阳一趟,更何况去海边儿旅游?这个时代,哪有旅游这个概念啊!
    吃过加餐,邱晨扶着丫头的手在屋子里缓缓地走了几圈,昀哥儿从外头跑进来,手里捧着两只红彤彤的柿子。
    “娘亲,姥姥给你吃!”
    柿子熟了会涩,需要阑熟了才能去除涩味,成就柿子的满口甘甜,咬一口,稀甜如蜜。
    周氏先一步上前,接过昀哥儿手里的柿子放在桌上,又把昀哥儿抱起来放在榻上,承影连忙跟上来替昀哥儿脱掉鞋子。
    邱晨如今是真的不能抱昀哥儿,只能伸出一条手臂揽住儿子,俯首亲亲。昀哥儿也特别亲昵娘亲,小心翼翼地搂着娘亲的脖子,蹭蹭亲亲,一番亲昵之后,忍不住好奇地伸出小胖手去摸邱晨的大肚子:“娘亲,今儿弟弟调皮了没?”
    邱晨笑笑,还没等说话。
    昀哥儿就抬起头来,很是一脸郑重地跟邱晨道:“娘亲别生气,弟弟调皮不怕,等他出来,我替你教训他。”
    这话一出,邱晨和周氏连同屋里的丫头婆子们无不失笑起来,昀哥儿却毫无所察,低下头,抚摸着邱晨的大肚子碎碎念地开始他的教育工作:“弟弟,你怪怪的哦,不要让娘亲受累,不然,等你出来,哥哥我要教训你哦……”
    噗……这还没生出来呢,就威胁上了!
    邱晨跟周氏又笑了一阵,邱晨精神不支,周氏就把昀哥儿抱了出去,让邱晨歇一会子。
    也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午饭时间,俊言俊章俊礼和致贤致德和箴一群小子从前院回来,邱晨也起了身,跟孩子们一起,在前厅又用了午饭。
    用罢午饭,还没等孩子们散去呢,外头通传进来,说是雍王府打发人送了好些个菊花进来。
    靖北侯府给雍王府送了节礼,雍王妃也打发人回了礼,这会子又给送菊花……一想就知道,必定是杨璟庸那不靠谱的王爷的手笔。只是,这么大张旗鼓地打发人送许多菊花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微微一愣,邱晨就随意地吩咐道:“抬进来,让大伙儿看看。”
    一边说着,邱晨一边跟周氏和俊言俊章道:“你们也掌掌眼,挑着好的,搬去如意院两盆,俊言致贤几个也给你们老师搬两盆过去。”
    孩子们一听有自己老师的份儿,都格外精神抖擞,眼睛亮亮地跑到廊檐下翘首以待。
    不过片刻,小厮们捧着抬着各色菊花鱼贯而入。
    “这一品是九转金丝菊的金玉满堂,我看着比咱们府上的还好一些呢!”月桂笑着在邱晨耳边介绍,“这一品是有凤来仪,也是九转金丝菊;这一品是独立西风,还是金丝菊,不过是九转金丝,是锤鍱金丝……咦,夫人,雍王府送进来的菊花都是金丝菊呢!”
    不用月桂介绍,邱晨自己也看到了。看着金色的、红色的、金红色的、乃至紫色、绿色种种色色的金丝菊花摆满了廊前阶下,她除了无语还是无语了。
    雍王府这是独种了金丝菊咋地?送进来的竟然没有别的品种!
    咧咧嘴,勉强扯出一抹笑来,邱晨无奈道:“金丝菊富丽堂皇,真真是彰显了王府气象!”
    众人除了附和,也说不出别的来了。
    不管品种单一还是如何,周氏和孩子们也乐呵呵地挑了几品,送到如意院和前头的大厅、学堂等处摆设。
    雍王府送来了几大车几十盆菊花,众人挑选之后,仍旧剩下许多。邱晨干脆挥挥手交给陈氏和承影月桂等人处置,她牵着昀哥儿的手慢慢走回后院,歇午觉去了。
    九九重阳,宫里皇帝带百官,后妃携命妇,一起登万岁山,以畅秋志。
    邱晨这等模样,自然是没办法参加的。早早地打发人进宫告了假。秦铮有差事在身,在西郊永定河河工上,同样没有回来。
    俊文俊书和阿福阿满等孩子们放了假。
    重阳节,正是秋色正好之际,自来也是文人才子们登高望远,赋诗抒怀的日子。
    宜衡的夫君邵梓言早就打发人来跟俊文俊书送了信,约好了这一日一起去参加文会。初八傍晚回来,俊文俊书却又道,霍飞柏和胡旸同样下了帖子邀请二人去赴诗会。
    邱晨微微蹙了蹙眉头,平和道:“既然是早就答应了梓言,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再说,梓言参加的文会多为前两科的上榜之士,如今不是在翰林院就是在六部供职,跟他们多多结交学习,对你们大有裨益。”
    俊文俊书本来也只是回来一说,对霍、胡二人自然没有邵梓言这个亲戚亲近。再说,自从二人进京,邵梓言没少带契他们参加文会,平日里学业上也多有指导交流,说起来,他们的关系比邱晨还亲近的,毕竟男女有别,邱晨这个大舅子媳妇,跟邵梓言这个小姑子女婿客气有加,却远谈不上亲近。
    俊文俊书答应着,自然打发小子跑一趟,给霍、胡二人回信,婉拒了他们的邀请。
    邱晨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里,随即抛到脑后去了。
    九月重阳,王静姝和宋兮儿联袂过来探望。
    寒暄过后,宋兮儿看着邱晨的大肚子,自然而然地说起了常佳仪刚得的哥儿:“……姐姐不知道,常姐姐刚得的哥儿真是好看,她家大哥儿长的就俊,这个只怕更俊上三份。大家都说了,这个长成了怕是比女孩儿还俊上几分!”
    邱晨也跟着惊讶不已。但是想想也有些了然。
    长乐长公主是皇家出来的,各种优秀基因的搭配组合,自然是容貌出众;能被挑中为驸马的,自然也是仪表堂堂。从而,长公主府的大公子人才非凡,清俊飘逸,虽然邱晨见到的时候已经蓄了短须,却仍旧品貌不凡。常佳仪的容貌也是极出众的,不说那份品格性情,单单容貌,当年在京城也是数得上的美人儿。如此一来,常佳仪生出丑娃娃才不正常咧!
    “……听你说的这般好,真想亲眼看看。”邱晨感叹着。
    王静姝笑着道:“姐姐不必心急,常姐姐很快就出月子了,到时候,姐姐下帖子,让她抱了哥儿过来,你不但能亲眼看看,还能亲手抱抱呢!”
    “还是算了!”邱晨笑着摇头,“佳仪出了月子就能出门子,孩子却还小。日子太浅出门子,万一吹个风什么的病了,我该愧疚死了。算了算了,等再大些个,至多再等上两个月,我也就随意走动了,到时候过去她府上看去。”
    王静姝跟宋兮儿看着邱晨的大肚子,心里担忧不已,脸上却只是一派欢喜安慰,连连道:“正是这话。到时候,把你们的娃娃抱到一起,说不定把常姐姐家的比下去了!”
    邱晨倒也不谦虚,抚着自己的肚子,嘴角含笑道:“我这里可是有个女儿的,我家的女娃娃……女孩儿香喷喷的,自然比臭小子好!”
    昀哥儿原本在邱晨身后玩着王静姝和宋兮儿带给他的玩具,不知怎么的听到娘亲这话,探出一颗小脑袋,眨巴着眼睛看着邱晨道:“娘亲,昀儿不臭!”
    说着话,摇摇晃晃地举着小手往娘亲的鼻子底下送,那意思是,让邱晨闻闻,人家洗的白白的香香的,哪里臭了?
    邱晨和王静姝、宋兮儿被小家伙这可爱的模样给逗得笑起来,宋兮儿一把抱过昀哥儿,捏着他的小手闻闻,亲亲,笑着道:“昀哥儿可不臭,昀哥儿香香的。”
    又逗昀哥儿:“你娘嫌你臭臭,兮儿姨姨不嫌,兮儿姨姨喜欢昀哥儿,昀哥儿跟着姨姨回家好不好?”
    昀哥儿看看宋兮儿,又可怜巴巴地回头看看邱晨,最后还是张着手朝向邱晨:“娘,不嫌昀儿!”
    邱晨笑着握住昀哥儿的小手,揽住亲亲道:“不嫌,不嫌。娘说臭小子,只是那么说法,不是嫌昀儿臭。么……”
    “嗯,昀儿也不嫌娘亲,娘亲也香香!”昀哥儿心满意足,立刻伸着小胳膊搂着娘亲的脖子,像小狗一样闻闻嗅嗅,然后很是大方地回了一个宣示!
    “呃,呵呵……”邱晨哭笑不得。再看宋兮儿和王静姝两人,已经笑得直不起腰了。
    鉴于邱晨的情况,王静姝和宋兮儿也没多待,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儿,就起身告辞了。
    邱晨却是精力不济,也没勉强,扶着丫头的手将二人送到沐恩院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