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忍住心疼,邱晨抬头看着俊文道:“手都磨成这样了,怎么不吱声?你这孩子傻啊,手疼,不会找块布垫着啊!”
俊文嗫嚅着,低下了头。
用竹箪子旋制药丸,手感非常重要,俊文初学,手感本就难以掌握,若是垫了破布就更难以体会掌握,是以这孩子为了尽快学会药丸旋制,竟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邱晨都不敢想,俊文的手磨成这样仍旧抓着竹箪子旋药丸是该疼成怎样……她心里不仅是懊悔,还有愧疚。兄嫂将几个孩子全心托付给她,她只想着教孩子们学本事了,竟连基本的保护都给忘了!
见俊文反而一脸愧色,邱晨哪还能再说什么,去东厢取了一瓶疗伤药过来,还取了一坛酒精过来,给俊文的伤口消毒敷药……
酒精抹在伤口上,疼的俊文脸都白了,嘴唇哆嗦着却还咬着牙忍着不吭声,俊书俊言俊章几个在旁边看的心直抽抽,最后还是阿福阿满看不下去了,扑到邱晨身边,抱着邱晨的胳膊哀求道:“娘亲,大哥听话,娘亲不要惩罚大哥了……”
被俩小鬼头这么一通哀求,邱晨都忍不住笑了,伸出手指一个脑门儿戳了一指头,笑道:“你们两个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这是给你们大哥治伤呢,哪里是惩罚他了?你们大哥的手破成这样,又沾了水,我不给他消消毒,感染了可就麻烦了!”
那群人,特别是对蒸酒还暗暗垂涎的大壮和泉哥儿都暗暗冷汗,这以后再不对那酒有啥想法了,这仅仅抹在伤口上就疼成这样,真喝到肚子里还不给疼死啊?
酒精进行伤口消毒,有疼痛也是短时间的,说话功夫,俊文的手就不疼了,脸色也就随即缓和过来,就笑着用左手拍拍阿福阿满,安抚两个弟妹道:“阿福阿满不怕,大哥不疼的!”
阿福阿满点点头,只不过那黑亮的大眼睛里明显还存在怀疑。
吃过午饭,其他人稍事歇息,俊书则带了俊言俊章一起,收罗布麻。收药也算是入库的一项工作。
邱晨则取了一床替换下来的旧被面,去了二魁家,让二魁家先把做衣服的活计停停,先用比较柔软的旧被面缝几副夹手套出来。
因为要干活用,邱晨要的手套都是五指分开的,与这里冬天戴的仅仅拇指分开的手闷子不同,做起来费事许多。邱晨细细地解说了一遍,二魁家的听得懵懵懂懂的:“……我先做一副试试,你看着行,我再接着做!”
其实缝制手套并不算复杂,奈何邱晨自己就是针线盲,虽说她戴过许多手套,但并没注意具体结构,说起来有些地方就描述不清。二魁家又没见过实物,听着邱晨含含混混的讲解,自然有些糊涂。
邱晨也没有办法,只要点头道:“成,我看着你做,随时可以改动!”
二魁家的皱着眉头琢磨了好一会儿,才拿了见到开始裁制……她心里想的是做裤子的样子。裤子和手套一样,都是分叉的,不过数量不同罢。还别说,不过两刻钟功夫,二魁家就缝好了一只手套,邱晨拿过来戴在手上一试……还挺合适。
就是棉布做成的手套没有弹性,松松垮垮的,不太贴合,想必戴了这个,做些粗拉活儿还行,细发活儿是做不了。
由此,邱晨不由想起了那种棉线编织的劳动手套,那一种手套工艺简单,耐磨有弹性,做活的时候戴上很舒服!
由编织手套,邱晨又想起了袜子……丝袜什么的她不敢想,用棉线编织袜子若是做出来,她就不用再穿手工缝制的厚厚的布袜子了……
要说邱晨到这里,大裆裤也罢,宽的像扯旗的上衣也罢,她都没觉得太难接受,千层底布鞋除了刷洗不方便外,穿着还是挺舒服的,穿衣方面唯一让她怨念的就是棉布缝制的布袜子了。布袜子全是棉布缝制的,没有弹性不说,为了耐磨,脚底部分还是几层布纳起来的,穿上这个布袜子再穿鞋……那种感觉太难忍受,这都将近两个月了,邱晨还一直未能适应!
邱晨和二魁家的交流了手套的改进方法后,二魁家继续缝制,邱晨则坐在二魁家的炕沿上,倚着墙在记忆中搜索起来……
编织怎么弄来着?大学时期倒是经常见舍友们抱着毛线织,基本的针法她倒想起来一点点,但毕竟没什么底气,她觉得还是暂不露怯了,回家弄一副竹针试试再说。
等着二魁家做好了一副手套,邱晨看看很满意地让二魁家继续做,先做上十二副,干活的人一人一副用着再说。
回到家就找出四根竹筷子来,拿了刀子削,俊书收完罗布麻回头一看姑姑拿了几根筷子削着,还以为邱晨这是捣鼓制药的工具呢,连忙问了邱晨的要求,就把削的半别拉块的筷子接了过去。邱晨看俊书做的比她像样的多,也就放心地继续去东厢旋制保险子了。
按照每瓶搭配两颗保险子的比例,四千瓶疗伤药就需要搭配八千颗保险子,邱晨一个人旋制,一下午功夫也不过旋了三批,一共得了一千来粒。
二魁家做的手套虽然不太贴合,防磨效果却不错,邱晨旋制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觉得太磨手。
出了东厢,邱晨又去了后院,让她很满意的是,配制疗伤药的最后两味药冰片和三七已经粉碎的差不多了。俊文伤了手被禁止旋药,就跑到后院来帮着林子几个过筛,倒是让粉碎速度加快了不少,比邱晨估计的至少能提前半天时间。
看这种情况,今天晚上就可以配制第一批疗伤药了。
兰英这会儿已经炒完了罗布麻,一边儿收拾着灶台用具,一边儿有些忧心地对邱晨道:“海棠啊,这几天咱们收的药可是一天比一天少了。”
邱晨抿抿嘴,道:“这些日子村里人都上山去采,长的还不如采的快,自然就越来越少了。想必,这几天近处已经采不到了。”
这时,一直沉默干活的春英道:“海棠姨说的真真的,开始的时候咱们屋后就有不少,这会儿,走出两三里路都不多了。”
春红没有说话,却也颇有同感地点点头。虽然庆和家的让她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弟妹,每天她还是会带着春红和壮实去山上采些罗布麻,顺带着割猪草,是以,对罗布麻的情况很了解。
看着众人都有些忧心的表情,邱晨微笑着摆摆手道:“这会儿田里的活计不忙,人们还有功夫上山采药,等田里忙起来,上山的人少了,自然还能多一些。再者,咱们村里没有,也可以去周围的村里收啊!咱们收十文钱一斤,若是便宜上两文钱放出去,只管每天中午去运回来,还可以挣一块呢!”
邱晨之所以这么说,一来是为了让自家的罗布麻茶不至于量太小了,二来也算是给几个工人一个点拨。这几人在林家做工,他们家里人完全可以去周围村收罗布麻。但是,想要做这个,有一个条件是必须的,那就是家里要有牲口,最起码要有辆驴车才行。
纵观几个工人,家里有牲口的也只有泉哥儿,也就是村正家。她这也算是间接地给村正家一些好处吧!
听着邱晨这话,众人脸上都是一喜之后,又露出了一层失望,想来也是想到了交通工具的问题。这个就不是邱晨能操心的了。
挥挥手,招呼着兰英、庆和家的,邱晨笑道:“既然今儿的药少,那咱们就借着这个功夫去蒸馒头去,不然明天就没得吃了。也再发些面,我琢磨着,明天咱们第一批药和酒精就做完了,咱们也该做点儿好吃的庆贺庆贺。吃饭的人多,包饺子炒菜太麻烦,不如就蒸几锅大包子吧!就包白菜猪肉馅儿的,又好吃又顶饿!”
众人一听无不赞成,特别是林子、大壮几个半大小子,一个个脸上都快笑成花儿了。都说自从来了林家,天天好饭食吃着,简直像是天天过年了!
往日,刘家岙绝大多数人家虽然勉强能填饱肚子,但不是节庆不来客人是绝对舍不得吃白面的,更别提放了肉的白面包子了,就连过年也不能可着肚子吃啊,一人能吃上两个解解馋就不错了!自从来到林家,虽说馒头一直是加了黑面的,但黑面也是面不是,总比在家里全黑面还吃不饱,还要不时加些高粱面甚至谷糠野菜强得多了!更别提几乎顿顿都能吃到的猪肉荤油了,这样的饭食,之前她们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为自己蒸馒头,又有包子在前边招着手儿,几个妇人都特别带劲儿,两大盆面都没用邱晨动手,就搋好了,整整齐齐的切成卷子放在盖帘和面板上醒着。邱晨就把明天包包子的面发上,难得包一回包子,邱晨盘算着到时候让工人们都给家里人也带几个回去,还要给邻里们送一下,就特意多发了一盆面。
几个妇人边说笑着忙乎着,二魁媳妇已经做好了四副手套送了过来,邱晨拿了一副最小号的戴上试了试,不得不佩服二魁媳妇手巧,经过改进,这回二魁家的做出来的手套已经比第一副好了许多,五根手指缝合的更加贴合,虽说布料没有弹性,但比邱晨想象的要好不少。
这会儿,后院粉碎药物的也做完了,都交到俊书这边,入了库。
然后,一群人,男男女女的就说笑着下工,各回各家。
邱晨叫住也跟着往外走的春红春英:“你们爹娘还没回来,就在这儿帮我烧烧火吧!”
两个闺女很乖巧地答应着,春英就去拿柴禾,春红就去熟门熟路地添水、上笼屉,装锅,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很快就把一大锅,两层笼屉装完,开始烧火蒸制。
搁在现代还是啥都不懂的初中学生呢,在这里却已经能够熟练地做着各种家务活儿。邱晨看着忙而不乱的两个女孩,暗暗地叹了口气,转身去择菜洗菜,去另一口灶上炒菜去了。
等馒头蒸熟了,从锅里拾出来,邱晨拿了个笎子,拾了十多个卷子进去,又盛了满满一大碗菜,塞进春红春英怀里:“天眼瞅着黑下来了,我就不留你们两个在这里吃饭了,带着壮实、结实回去吧。晚上你爹娘可能回不来,你们姐妹俩带着弟弟把大门屋门都关好……”
春红和春英也没推拒,谢了邱晨,喊了两个弟弟,一起回家去了。
吃过晚饭,邱晨就去东厢配制药材。俊文的手没办法旋药,配置药材还是可以的。邱晨按照配伍比例称量了药粉,然后交给他过筛混匀,然后用小铲子装进一个个坛子里,最后,塞上木塞子。有保险子的用石蜡封住口,没有保险子的,就只能暂时留着。
俊文混合药粉分装的时候,邱晨又旋了一次药丸,这回戴了贴合的手套,掌心磨得又差了许多,只是微微的泛红。
这一次的保险子包装也更换了,不再用纸包,而是用了一种手指粗细的竹制小筒,套上盖儿后几乎也是密闭的。坛子里装入药粉后,放入两层毛边纸隔开,上边放入小竹筒,这样用的时候,就比较方便了,不至于生死关头还要花大时间来找保险子。
俊文把药粉分装完毕,邱晨也就住了手。关了东厢房,和俊文分别回了屋。
屋里,俊言俊章福儿满儿都拿了各自写的大字让邱晨检查,又把今天学的字读给邱晨听,然后就缠着邱晨讲故事。邱晨一个人赏了一巴掌,去舀了热水,让孩子们洗脚洗手洗脸睡觉,把几个孩子洗干净了,塞进被窝,邱晨给他们讲了个塞翁失马的故事,就让他们睡觉。
然后,邱晨也顾不上洗澡了,草草的洗了洗也上了炕,借着一盏油灯开始琢磨着织手套。
没有毛线,邱晨就找来家里所有的线轴合在一起用,拿着几根竹针绞尽脑汁,终于起了头儿,然后试着织了两圈儿,邱晨就撂开了。她所要做的就是想起最基础的起扣儿和针法就行,至于后边的分针、锁扣……都交给二魁家去头疼琢磨吧,她对二魁家的女红手艺还是很有信心的。
杨树勇和杨树猛兄弟俩没回来,估计是住在安平城了。就是不知道庆和两口子怎么投宿的,如今,庆和家日子好过不少,应该不至于舍不得一晚的住宿钱吧!
琢磨着,邱晨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也就刚睡醒,就听得大门上的铜环被拍的啪啪响,邱晨忽地坐了起来,俊章睡觉警醒些,蒙蒙撞撞地问:“姑姑?”
“你睡吧,我听着有人敲门,估计是你爹和你大伯回来了,我去给他们开门!”邱晨压低了声音安抚着俊章,一边麻利地穿了衣裤下炕,拱上鞋就往外走。
本来睡眼迷蒙的俊章一听爹爹回来了,登时精神起来,忙忙地也穿了衣裤往外跑。
邱晨摸索着先去墙洞子里点了油灯,一团晕黄的光照亮了房间,也在寂静的深夜里透出一抹温暖来。
这会儿,俊章也穿了鞋跑出来,邱晨回头看着还敞着怀的小子,笑着道:“夜里风凉,还不系好了衣服!”
俊章嘿嘿笑着,一边接着衣带,一边跟在邱晨身后往外走。
刚刚过了三月半,天气晴朗,月色分明,如水银泻地,照的夜色里的一景一物都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美。
邱晨也没心思在乎这些,这完全凭靠天然光线的黑夜,她经过了两个多月,还是有些不适应,总感到阴森森的。
还好,一出屋门,就见西厢的南北屋也几乎同时亮了灯,就知道林旭和俊文俊书几个也都醒了,邱晨那有点儿小惴惴的心脏也回归了原位,快步朝着大门走去。
俊章跑的快,三两步就跑到了邱晨前头,到了大门洞里,伸手就去开门闩,邱晨连忙止住他,然后扬声叫:“大哥?”
门外回答邱晨的却是杨树猛:“妹子,咱哥去送庆和两口子了!”
“哦!”邱晨答应着,这才送了俊章的手。
这小子听到自家爹爹的声音,早就有些等不住了,姑姑一松手,俊章就立刻笑嘻嘻地叫了声爹,抬手把重实的门闩抽开,然后将大门打开,一步窜了出去,欢喜叫到:“爹!”
“嗳,你小子也醒了!”杨树猛欢喜地应着,抬手拍了拍自家儿子的脑袋,任由孝顺懂事的儿子接了手里的马鞭和马缰。
邱晨已经把可以拆卸的门槛拿开,俊文俊书这会儿也赶了出来,接了邱晨手里的木板,铺到门口的台阶上,就成了供马车出入搭桥。俊章就熟稔地牵着马儿,拉着大车缓缓地进了大门。
卸车,喂马的事儿,有俊文兄弟几个,就不需要邱晨操心了。
她上下看了看二哥的神色,确定除了稍稍有些行尘外,并没有太浓重的疲惫,一双眼睛溢满了笑意,在暗夜里也亮亮的,透着一股子到家的欢喜。
邱晨就跟着杨树猛往里走,一边道:“二哥,你和大哥还没吃饭吧?你先去洗洗,我去给你们做饭……”
杨树猛抬手止住邱晨,笑道:“妹子别忙了,我和大哥在程家窑吃过了……嘿嘿,老程非得留饭,不然也不至于回来到这么晚!”
杨树猛说着,就见自家妹子换回头来沉了脸,连忙憨笑着解释起来。
邱晨瞪了他一眼,道:“还知道晚了啊……哼!”
愤愤地哼了一声,邱晨这才缓了脸色道:“那赶紧去后院洗洗吧,还有热水呢!我去看着孩子们卸车去!”
杨树猛松了口气,连连答应着,去西厢房里拿了一套干净衣服和布巾子,去了后院。虽然天还有些凉,但被邱晨半强迫着冲了几回澡后,家里人已经喜欢了晚上冲个澡睡觉了。何况,拉上邱晨用油布做的帘子后,隔了风也不就不是多冷了。
这会儿,二魁也赶着马车进了院门,成子和林旭也都起来了,点了火把插在屋子一脚,几个人就在前院里卸了马,车上买回来的东西,只捡着一些布匹、吃食什么拿进屋,其他的就暂时放在车上,明天再卸。
二魁把马车赶进来后,邱晨就撵着他回家了。看着林旭、成子和俊文几个都忙着卸车,邱晨就又去屋里拿了根火把,去院中的火把上引了火,招呼一声俊书:“你去接接你爹,给他照个亮儿!”
俊书答应着,接了火把匆匆去了。
俊文拎了一个盛食材的筐子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道:“姑姑,没想到你做的这个火把这么好用!”
“嗯,松香本就是松树的油脂,最易燃的,裹了松香的火把,不但好点,点着了还有股松油的香味儿……”
话虽这么说,邱晨却有些嫌恶地把离得火把远了一些。这些火把上沾的是去猪毛的松香,里边夹了猪毛,所以燃烧起来松树油脂的香味儿中就夹杂了一股子燃烧毛发的特异臭气,不知道的或许不注意,邱晨却心知肚明,就总觉得那股子燎毛发的味道,那么明显!
帮着俊文几个把需要卸下来的东西搬进屋里,隐隐火光也由远及近,随即是嘚嘚的马蹄声和杨树勇父子的说话声传进来,几个孩子就匆匆奔出门去接着,邱晨也跟了过去。
一家子接了杨树勇进门,俊文几个自然又去卸了马,连先前的两匹马一起送去后院,饮水喂料,邱晨则跟了杨树勇和洗过回来的杨树猛去了西厢南屋。
炕上三个被子筒儿游戏散乱的放着,邱晨往里卷了卷,就在炕沿上坐了,从炕洞里拎出水壶来,给哥哥们倒了水递过去。
杨树勇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去安平城买的东西,就从怀里摸出一个蓝布小包来,递给邱晨。
邱晨接了,翻开看了一眼,就拿在手里,继续和两个哥哥说起这趟进城的事情来。
小包里是几张纸,与普通纸不同的就是上面那一个个鲜红醒目的印章,彰显着这些纸的分量。
×××××××××
不说邱晨和两个哥哥点灯夜谈,且说廖文清这几天是又欢喜又头疼。
高兴的是,因为有了林家制作的优良疗伤药,廖家已经顺利地拿到了大军药材的供应权。这让本来在安阳府也数不上头号的廖家,一跃而起,不但成了安阳府医药界的魁首,放眼整个北方,也成了不可轻忽的存在。而且,廖文清很自信,只要和军队的供应生意做下去,用不了几年,廖家将会成为北方医药界的翘楚,甚至,将来傲视整个大明医药界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而让廖家如此大放异彩的正是他,廖家三公子,之前因为不喜学习医术而被廖家乃至整个安阳府都看不起的廖三廖文清!
近二十年不被人看重,甚至被人轻视、不屑,也随着廖家的崛起,一鸣惊人,扬眉吐气,廖文清得意傲然,更多的是抑制不住的喜气。
而他自己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步,都与那个妇人有关,那个至今仍旧被称为林娘子的妇人!
就像他敏锐地把握商机一样,他敏感地认知到,若是能将那个妇人纳入廖家,廖家以后就会越来越兴盛,成为全国医药界翘楚也指日可待。
他的父亲廖家丞也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但他的母亲,却始终不肯松口答应迎娶,只同意纳妾……纳妾,这个最初出现在廖文清脑海中的概念,再他越接触越了解那个妇人之后,连提都不敢提了。
面对那位,他都小心翼翼地应承迎奉,可那妇人却只是平淡相对,兄弟相称……最初,他也以为那妇人是不了解那些人的身份,可有了那一场借势而为,他才知道,那妇人早就知道了秦、洪的身份,却仍旧能够那样淡然……他,自叹也做不到!
自从那日离开刘家岙,他就回了安阳,没有回清水镇。一来,接了大军的药材供应,需要紧急调运筹集药材;二来,他也想尽快做通自家母亲的工作,尽快把那妇人迎娶进门……
不知怎么的,自从那日去了一趟林家后,他总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在思及迎娶之事,他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笃定了。他总隐隐有一种担忧,催促着他恨不能立时就把那妇人变成廖家娘子!似乎,稍稍晚了,那妇人就再也不是他能够把握,和触及的了!
他总觉得的自从遇到了那个妇人,他就一下子走起运来,做什么事儿都顺当,有些事儿完全是自己个儿送上门来的,而有的事情则是求而得之,顺利的连他自己都觉得走路带风,难免越加意气风发起来。
而,这一连串让他心情大好的成就,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居然都跟刘家岙的那个林娘子有关。
这不,今天他又得了个好消息,林娘子说的那个可以清理创口的东西已经做出来了。而且,因为顺利最初预备的原料已经用尽,又让她的两个哥哥进城来购买,而且购买的东西比较意外,竟是日常喝的酒,还特别要求最烈的酒。
既然是林娘子的哥哥,廖文清自然好言询问了几句,得知二人进城不但要买酒,还要去县衙给地契上档子时,廖文清就主动地打发了随身的小厮*带路。那杨家兄弟一看就是朴实厚道的农家汉子,对于谈买卖和上衙门应该没甚经验,有做惯了这些事的*带着,就当是领着他们熟悉熟悉门路了。
这会儿,廖文清就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听着*向他汇报,白日带着杨家兄弟去衙门的情况,还有从二人口中打听来的事情。
------题外话------
嘿嘿,亲们真给力啊,又是五十多张月票啊……谢谢谢谢……
那啥,今儿暂时不能加更,粟粟明天加更出来,亲们继续给力的话,明天岂不是要两万……呃……赶紧爬走码字!
☆、第七十七章 立户和媒婆
第七十七章立户和媒婆
杨家兄弟买酒也罢,上档子也好,有了廖家三少的小厮带着,自然顺门顺路,很快就办妥了。
晚饭时分,廖文清刚刚摆了晚饭,*就回来了,他也就随意地赏了他两盘菜,让他吃了再回报情况。小厮吃饭没那么多讲究,没一会儿就吃饱了,抹抹嘴巴,然后就开始向廖文清回报。
“回三少爷,小的带了杨家兄弟去尤家老铺子买了六十坛子高粱烧,都是二十斤的大坛子;之后,带着杨家兄弟去了县衙,找的衙门里的陈书办,陈书办看在廖家的面子上,没有多要好处,也没难为人,只收了二两银子的润手……”
*一件件回报着,带杨树勇杨树猛兄弟俩办的桩桩件件事情,廖文清听着点了点头,扬扬手道:“不过是换个地契罢了,二两银子……哼,也不少了!”
*抬头看了看自家主子,略略沉吟了一下,道:“回三少爷,那杨家兄弟除了给地契上档子外,还有一件事就是给他们妹夫,也就是刘家岙林家原来的家主林升销户……而且,不仅给林升销了户,还给杨海棠,也就是林娘子立了一个女户。不过,那地契还是落在了林家林旭名下……林家,如今是林旭的户主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廖文清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打断*道。
林家娘子的丈夫被征夫边关近三年未归,传闻已经死在边关,却一直未见生死文书。这一回,杨家兄弟居然还要给他们妹夫销户。人一旦销了户,那就说明官府承认人已死亡,那林娘子可就坐实了寡妇之名了。
虽说本朝开国后在律例中添了一条‘人死户销’,但除了出仕为官者,这么做的却并不多,毕竟徭役、赋税都由村正征收督办,人死没死,根本不看户籍,所以意义并不大。那么,杨家在没见到林升生死文书情况下,急着给林升销户又是为了什么呢?
若仅仅给林升销了户,还可以猜测是林娘子急着再嫁,但这立了女户,就把这个可能给否决了。要知道,大明朝女户可不是说立就立的,一般立了女户的,就是打定主意不嫁了,或者准备坐产招夫的。
*、没药都是廖文清身边的两个贴身小厮,若论玩乐机灵来说,没药不弱于*,但若是论起心思沉稳,体察主子的心意来,*就比没药强的太多了。他自然知道自家主子对刘家岙的林娘子不同,而不像*说的,只是玩玩。据他旁观,只怕这回他家三少爷是来真的了。
只不过,他并不看好自家三少爷迎娶林娘子……别的不说,家里老夫人那关就难过,老爷子虽说也有些意动,但只是不阻拦,却绝对不会出手帮忙。
心里胡乱琢磨着,*却也没耽误了回答主子的询问,听到主子让他重复的命令,立刻重复了一遍:“杨家兄弟给林升销了户,给林娘子立了个女户。只不过,那个女户只是个空户,并没有落任何财产地产!”
这一回,廖文清没有再出声,手里拎着一只精巧的酒壶,半仰在躺椅上,微眯了眼睛,似乎正在仔细地品尝美酒,又好像品酒只是表象,实则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也就默然而立,等待着自家主子接下来的吩咐。
好久,廖文清才坐直了身子,将手中的酒壶交到*手中,同时淡淡吩咐道:“准备一下,明天回清水!”
××××××××××
再说邱晨,和杨家两个哥哥说了会话,问了去县城是否顺利后,她还是有点儿惦记庆和家打问的事儿。
说起这个来,杨树勇就微微皱了眉头,摇了摇头道:“庆和家打问了一天,我和你二哥也帮着问了好几个老伙计,都说那家姓王的没有问题,儿子也没啥问题,一直在家里读书,很少出门……可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人说不好……也不知怎么的,我就总觉得不实落……呵呵,或许是人家为人处事就是好的呢,说不上就是啥毛病!”
杨树勇明显的有些不好的直觉,但又拿不出证据来,最后只好自嘲地笑起来。
邱晨也挺疑惑,难道说,王家真的如杨树勇自嘲的那样,为人处事周全的被人人称赞?可俗话不还有句‘一人难称百人心’?
再周全,再与人为善的人,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吧?
杨树猛也摇着头道:“虽说打问的信儿有些让人不实落,可王家的情形我们都去看了,确实不错,我看,丝毫不比你们村老刘家差。那可是镇上,一样的宅院比村里耗费可大多了。”
杨树勇和邱晨同时点点头,表示赞同。
随即,邱晨就起身,笑道:“行了,咱们也就是帮忙打听打听,至于要不要选这一家,还得庆和家自己拿主意……两个哥哥累了一天,就快歇下吧。我回屋了!”
很快,惊扰了静谧夜色的林家院落熄灭了灯火,又重新安静下来。
邱晨给睡热了,把被子蹬的乱七八糟的俊言和阿福阿满盖好被子,又安抚着俊章睡下,这才重新钻进被窝。
躺下之后,邱晨的心里仍旧有一点点小激动,从今天……不,是从昨天开始,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寡妇了。但同时,有了女户,她也可以正大光明地做事,挣钱养家。至于其他的,什么坐产招夫……她没想过,也没太往心里去。
婚姻也罢,男人也好,在她的认知中,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遇上合心意知她懂她爱护关爱孩子们的男人,她也不会固守着不变,可若没有,她是万万不会强求的。
嗯,顺其自然吧!不是有句话么,前面街口转角,会有一个人等你……
默默思量着,邱晨渐渐沉入了梦乡。
这一夜邱晨做梦居然又重回了大学生活--
宿舍里那位被共推为贤妻良母的舍友,正抱着一团烟青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