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秦铮这一句肯定,比邱晨自己说还管用。杨树猛和旁边的家良同时爆出一脸的笑容和兴奋来,让旁观的邱晨只有暗笑着叹气的份儿。
    有这个瓶子,邱晨联想到了自己酿制的山葡萄酒,立刻跟杨树猛、家良商量着,做一种带盖儿的玻璃酒瓶出来,还有玻璃酒杯……不过,那个明显工艺更复杂一些,需要手艺再纯熟些,心急不得。
    这只瓶子自然又被送到了刘氏房中的多宝格子上,与之前那只相比,刘氏仍旧欢喜兴奋,却相差不多了。
    吃过午饭,府衙派来通报的衙役终于到了,天使转天巳时中到达刘家岙,给林家诸人传旨。
    邱晨让赵九可客气气地将衙役送出去,临行送上一个荷包。荷包入手只是微沉,衙役面上不变,心中却在腹诽,毕竟是庄户人家出身没见过大世面,就是难脱小家子气。
    “天寒地冻的,两位差爷辛苦了,这是我们夫人给两位爷的,让两位爷路上买杯热茶喝喝!”赵九客气着。
    那衙役也略略拱手客气道:“这是兄弟们应该的,让夫人破费了。告辞!”
    骑马离开林家,走到刘家岙村口处,后边的衙役赶上一步道:“快看看给的多少银子……我听说这林家虽然兴腾不久,出手却是极大方的,他们二爷府试过了后,头三拨报喜的都是打发的十两银子的赏钱!”
    前头的衙役满脸不相信地撇撇嘴,“那估计是哥们儿的脸小,要不就是圣旨……咳,反正这回不是十两银子,你看看,就这么点儿轻飘飘的……”
    说着,将荷包从怀里掏出来,然后将荷包中的物事倒在手心……
    “你看看……呃,居然是金子?!”正懒洋洋地想让同伴看,不等说完,却惊呼起来。
    从荷包里倒出来的物事不大,也不太重,却金灿灿黄澄澄的,在冬日淡淡的日光下,仍旧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来--竟是四颗浑圆提溜的赤金豆子,每一颗足有一两沉。四颗就是四两,依着如今十比一的金银兑换比例,就是四十两银子!
    “哈哈……我就说,林家人大方,这趟回去,要是让那些混蛋们知道了,眼里还不滴出血来!”另一个衙役喜气满脸地大笑着,伸手从第一个衙役手中捏了两枚金豆子过去,用两根手指捏着,举在眼前细细地看了半晌,扭头笑着道,“这样的好运气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哥哥,你说咱们……”
    “嗯,嗯,就这么着吧,咱们得了十两的大份赏钱,也不好一毛不拔,明儿叫上衙门里的兄弟们,去留客居请他们吃上一顿。”
    另一个衙役也心知肚明,连声答应了,两个人就怎么样带酒水,怎么样应对等细细地商议了,一路欢喜地回府城去了。
    通报的衙役们刚离开,得了消息的林旭也乘车赶了回来。邱晨迎到二门外,带着林旭一起进了二进院,吩咐着钰良伺候林旭洗了澡换了衣物,这才一起来到正屋刘氏的房间。林旭跟刘氏请了安问了好,又去了趟西院,把林娴娘捎回来的物件银两都送过去,又关切地询问了几声林老太太的饮食起居,说了两三刻钟的话,这才辞出来,回了东院。
    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时值喜事临门,自然又是一番欢聚,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吃了晚饭。第二天就要接旨,这一晚虽然众人心中激动,却也不敢熬夜,略略说了几句,就散了各自回屋歇息。
    林旭跟杨家二老辞过,俊文俊书兄弟们簇拥说笑着,走出来往二进院去了。
    邱晨笑着宽慰二老,杨树猛也笑着道:“您二老也不用害怕,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喜事,咱们只管跟着磕个头就行……再说了,京里来的也就一两个人,其他的都是咱们县衙府衙的衙役兵丁,扒拉扒拉说不定还有啥亲戚嘞,怕啥!”有过一次接旨的经验,杨树猛明显放松许多。
    刘氏瞪了儿子一眼,嗔怪道:“这话是你能说的!”
    杨树猛嘿嘿地笑着,道:“嗯,不说了,不说了,您二老今晚好好歇着,今儿那来通告的人不是说了,明儿要道巳时中才到呢!”
    说到这里,杨树猛回头看着邱晨道:“妹妹,明儿要不要留下过来的人吃顿饭啊?”
    邱晨摇摇头:“估计颁旨的天使不会留下来……只不过,也要预备一下,接了旨之后,少不得会有人上门道贺,有些人可能要留下来吃个饭……毕竟咱们住的偏,有些上门的赶上了饭点儿,不留饭有些说不过去。”
    赵氏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听邱晨说到这里,若有所动,转眼看了看刘氏和自家丈夫,终是没有做声。
    邱晨的目光回转,却看到了她的迟疑,笑着道:“好在,这回有娘和二嫂在,这备食材备饭的事儿,我就厚着脸皮托给你们了……不过,我也跟你们说,过去看两回就成,可别亲自动手,若是累到你们哪一个,我可没法子交待!”
    赵氏笑着连声答应,刘氏则直接笑道:“你放心吧,大兴家的和青江家的都是利落人,有她们在,哪用得上我们娘俩动手!”
    又略略说了几句话,一家人也散了,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虽然已经做了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天色未亮,林家诸人就都起来忙乎开了。婆子丫头们比平日仔细认真了几倍地打扫着内外院子,仆从小厮们则又去门首打扫了一番。
    邱晨习惯了早起,跟着孩子们起了床,出门一看,她居然不算早的,杨连成老爷子、刘氏,还有杨树猛和赵氏都已经起了,俱都收拾利落了正往外走。
    无奈地笑笑,跟喜气盈腮的一家人打了招呼,邱晨就直奔前院,重新看了一遍接旨要用的香烛供台,又着人把供在东里间的圣旨和御笔手书捧出来,重新供到正堂之上,四下里看了,确定里里外外都整洁干净,又不失质朴,这才走出大门,去学堂跟潘先生、袁先生给孩子们告了假。这接旨的事情是难得的荣耀,一家人最好是一个不落,至少这里的观念如此,邱晨也只好入乡随俗。
    丁先生就住在一进院,邱晨从学堂转回来,看到丁先生正站在院子里,邱晨笑着打了招呼,将今儿请假的事也说了一声。
    丁先生笑着拱手贺喜道:“给东家娘子贺喜了。承沐天恩是大事,就歇一天也是应该的。”
    “多谢先生。”邱晨笑着曲膝回礼,又道:“今儿或许会有人上门道贺,到时候,少不得要劳烦几位先生替我照应一二。”
    丁先生毫不迟疑的一口答应下来,又跟邱晨说了一两句,邱晨告辞回了后院。
    吃了一顿食不知味的早饭,一家人就各自回屋忙碌准备起来。
    这一次颁旨嘉奖,缘由就是邱晨入疫区之功,自然以邱晨为主角,少不得又要沐浴整理一番。出来之后,玉凤和青杏已经备好了要穿的衣物,虽然一贯的肃静大方,却是一回没沾过身的新衣。
    如此忙碌着,时间过得也快,很快就到了巳时时分。
    御笔林家又要接旨的消息如一阵风,早就传遍了刘家岙,传遍了周遭四围的村庄,这会儿,天使还没见影儿,林家外边却已经站满了刘家岙和周围村子赶来看稀奇的村民百姓。
    邱晨看着银蓝色的绣花长袄,还有玉凤青杏备出来的一干钗环首饰,头都大了,推脱着时辰还早,只穿着内衬的薄棉袄裤在屋子里看孩子们收拾。
    阿福阿满兄妹两个也都是一身新衣,阿福是一身宝蓝色织锦缎长直缀,头戴同色的学士巾,虽然个子还小,却已经颇有些翩翩文士的风度;阿满是一件大红色的半长兔毛褙子,樱桃红的裙子,头顶两侧小小的抓髻上,带着一串细小精致的金铃,随着小丫头一行一动,就会发出细微却悦耳的铃声。
    如是这般,两个娃儿都收拾好了,也过了巳时,邱晨再也推脱不得,只好取过外衣穿了,银蓝色的长袄子搭配地靛青色的多幅裙,头上是一只海棠簪子一只海棠白玉梳,手腕上只戴了一只羊脂玉镯子,腰间也是一块白玉双鱼佩,再不肯戴别的,玉凤和青杏也只好作罢。
    从屋里出来,进到西屋,杨家二老和赵氏也收拾齐整了,刚说了没几句话,前头已经飞跑进来报信,天使已经到了村口,让赶紧出去接着。
    ------题外话------
    为了一个诰封,查了大半天资料,居然没写到……好吧,明儿就用上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诰命

第二百五十五章 诰命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仁心嘉术,悬玉壶以济百姓……蕙心兰质,解上忧济万姓黎民……授杨氏海棠三品淑人……”
    邱晨带着阿福阿满跪在院子中央,上面天使不疾不徐抑扬顿挫的声音传下来的,辞藻华丽又有规矩的部分她听起来很吃力,不过却清晰地听到一句话“授杨氏海棠三品淑人”,心里含糊着,自己这就挣了个品级出来?三品……赶上云逸舟新升的级别了。当然了,人家有实权,她这个就是个名儿,半分实权没有!
    这样很好,这样就好!
    一直对圣旨不怎么在意的邱晨也有了些欢喜,恭恭敬敬地带着孩子们叩了头,谢了恩,这才直起身双手接过五色织锦的诰命卷轴。跪在后头的玉凤等人忙起身上前,接了三品淑人诰命服饰和金册玉印,大兴家的青山家的连忙上前来将邱晨和孩子们都扶起来。
    吴云桥从天使身后绕出来,脸上略带着些赧然地向邱晨拱手道贺:“恭喜邱先……呃,杨淑人,恭喜!恭喜!”
    邱晨大大方方地曲膝行礼,笑道:“我也要恭喜吴大人……呵呵,若是吴大人不嫌弃,我倒是更愿意托大让吴大人称呼一声邱先生!”
    一句话说的吴云桥也豁然笑开了,连连拱手道:“应该的,应该的,说起来,吴某这条命也是邱先生救下的。”
    这话就有些重了,邱晨连忙笑着摆手:“吴大人这话可就不敢承受了。”
    又干脆地道:“我家只有小叔一人,我不跟吴大人见外,几位大人就托付给吴大人照应了。”
    吴云桥连声应承着。
    那位京里的天使郭公公诧异着,跟在他身旁的安平县令忙低声解释道:“当初,杨淑人着男装进了清和县治疫,吴大人就是清和县令。”
    原来如此,郭公公恍然。目光再一次细细地端详起这个看似并不太出众的女子来,越看越觉得惊讶和……钦佩,就这么个柔柔弱弱的年轻女子,在猛于虎狼的瘟疫临头时,并没有避祸,反而冒险进入疫区防治瘟疫,救助无数百姓性命……这份勇气魄力,真真让无数须眉男儿汗颜。
    也是,若没有这份气魄、能力,也挣不下这一场功劳,也得不了皇上的青眼和嘉许……啧啧,一个普通妇人,一下子就授为三品淑人……这样的殊荣,别说景顺年间,就是太祖太宗在位时、甚至前朝恐怕也没这个先例。
    吴云桥很尽职,受了邱晨的托付,就顶起主人之责,和一脸喜气的林旭一起,让着宣旨的天使往堂上去。
    邱晨已经将手里的诰命诏书交给了青山家的捧着,自己含笑曲膝,请着众位大人往正屋里去。
    进了屋门,看到正堂上的御书匾额,郭公公和吴云桥都是微微一惊,也不敢托大,恭恭敬敬在御笔匾额前施了礼。
    再起身却不敢在堂上入座,邱晨连忙示意林旭,让着一行人进了东次间入座。
    邱晨跟进来,看着众位丫头子送上茶点来,安置了,略端了端茶,就告辞出来,转回后院去了。
    后院正堂上,诰命诏书一惊供在了案几正中,她的淑人服饰、金册玉印也都摆在当堂的桌子上。邱晨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会儿,这东西只能放这里了,等将颁旨的天使和大人们送走了,衣服和玉印金册自然能够收起来,诏书就跟前头的圣旨一起送到东里间里供着去吧。
    孩子们回来,已经清理过了身上沾染的灰土,脱了外头的大衣裳,只着了棉袄棉裤在炕上玩耍。邱晨跟孩子们打了个招呼,进耳房略加洗漱清理,再转出来,前院就传了消息回来,天使答应留饭,邱晨微感意外,却也不敢耽搁,连忙将孩子们交给刘氏和赵氏看管着,自己带了玉凤、青杏匆匆赶往后院。
    食材是之前备好的,清汤之类的也是常备的,邱晨进厨房,不过是定了下食谱,也没整什么刀工菜、花活儿,精精细细地定了四个冷盘,六个热盘,两个炖品,两个小锅子,最后主食定的鸡油卷儿和杂粮小窝头。
    前边吩咐了,让潘佳卿和丁先生、袁先生跟林旭、杨树猛作陪。
    从厨房里出来,邱晨瞥了眼后院的窑房……今儿秦铮不想在人前露脸,一早就进了窑房……他的伤,虽说已经愈合了,可也不好在高热的炉子前多待……这么想着,邱晨就让玉凤跟青杏在厨房盯着,尽快把菜送上去,然后自己抬脚往窑房走去。
    秦义秦礼几个都在窑房门口侍立着,老远看到邱晨过来,都笑嘻嘻地躬身行礼道贺:“恭喜淑人,贺喜淑人!”
    邱晨忍不住笑起来,“你们兄弟几个也别道喜了,这会儿顾不上你们,改明儿我亲手做一桌好菜答谢!”
    秦礼最活泛,立刻笑道:“哪里敢劳烦夫人亲自做菜……不过,夫人做的水煮鱼真是好吃!”
    这话一出,连秦义几个都撑不住笑起来。
    说笑了两句,秦义上前将门打开,请邱晨进了屋,随手将屋门关上。
    屋里,炉火熊熊,秦铮一身黑色长袍,衣摆掖在腰间,袖子也挽了起来,手上戴着厚厚的操作手套,手持着一只大铁剪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家良在炉中烧制的玻璃胚子。
    邱晨也不做声,慢慢地往里走了几步,在秦铮身后站定,原本全神贯注的秦铮转回头来,对她微微一笑,随即转回头继续看着炉子了。
    只是这么微微一笑,却让邱晨一阵晃神……转眼,回过神来,邱晨忍不住朝高挺的背影撇了撇嘴,不就是长的好看些么,笑什么笑啊!
    “呵……”一声轻笑传来,邱晨脸色一红,在人家背后做小动作被抓包了!
    “哼,笑什么!”邱晨低低地回了一句,垂着头又翻了个白眼儿,这才稳了神色,看着炉子里的玻璃胚子道,“这好像不是做花瓶?”
    秦铮脸上带着笑,看着故作镇定的女子道:“想做个水丞……”
    说着,已经转回目光,吩咐着家良把玻璃胚子吹涨起来,继而从炉中拿出来,秦铮动作敏捷地上前,左手托了半成型的玻璃胚子,右手利落地拿了剪刀把胚子从吹管上剥离,然后一手托着胚子,另一只手拿了工具将胚口慢慢扩大,瓶身压扁,红透柔软的玻璃胚子渐渐冷却,秦铮又用铁托子托了送进炉中煅烧,少顷,又拿出来整形,造型……几个来回间,一只荷叶五彩水丞已经呈现在邱晨的面前。
    这只水丞的形状已经颇为不错,只是颜色太过艳丽,失去了文房的雅致端宁。
    邱晨默默的端详片刻,抬头笑道:“实在不错,这算是我们烧出来的第一个敞口器具了。”
    秦铮微微皱着眉头,道:“颜色过于鲜艳失了质朴,做个水丞不好……”
    邱晨眉飞色舞道:“你不做水丞,那就给我吧,我拿回去做个花盘子,正好养水仙去!”
    秦铮讶然失笑,毫不迟疑地点头:“你喜欢尽管拿去!”
    邱晨笑道:“那好,就搁在这里,冷却了我就拿回去!”
    又道:“也临近午时了,你们也该歇歇……午饭,你是过去用还是在这里?”
    秦铮含笑道:“就在这里吧!”
    邱晨转身看了看,窑屋里虽然布置简单,但还算洁净,在炉子的另一端摆着几张低矮的脚床,一张矮桌,简单吃一顿饭倒也不是不可以。也就应了下来,告辞离开窑房后,到底让春香带了月桂去将窑房打扫了一番,又送了一套茶具小泥炉过去,这才专心应付前头的事情去了。
    吴云桥虽然耿直犟倔,但也是在官场中混了十多年的人了,招呼一下客人还是很轻松的,又有潘佳卿、丁先生和袁先生的态度谦逊、谈吐文雅,林旭这个主人陪客的压力就小得多了。林家用心的精致菜肴味道真的不错,这一顿饭吃的可谓宾主尽欢。
    一份辣白菜受到吴云桥的喜爱,在饭桌上就直言索要,“这个小菜够味儿,问问家里还有不,有就给我装上一份。”
    安平县令不甘落后,连忙笑道:“别忘了我的一份!”
    林旭笑着道:“都是大嫂亲手腌制的,不值什么,这就让人给两位大人备下去!”
    郭公公对于泡菜没甚感觉,倒是对泡菜中红红的辣辣的调味料起了兴趣,林旭也老实回答,“是大嫂种植的一种叫辣椒的药材,大嫂说过,能祛寒湿,只是吃多了容易上火。”
    一听说是药材,郭公公就笑着点点头不再问了。
    这些人凑在一起,也没甚话题多谈,各自小心翼翼地应酬着,这餐饭吃的也就特别快,不过一个时辰就撤了酒菜,重新上了茶,众人喝过,郭公公就要告辞。
    赵九跟在林旭身后,偷偷将一只荷包送了上来,林旭托着送到郭公公面前,低声道:“老大人一路辛苦,这是大嫂让我奉给大人路上喝茶的,还请老大人不要嫌弃微薄!”
    郭公公笑着接了荷包,入手轻飘飘的感觉让他微微一怔,随即脸上的笑容就深了两份,笑着点点头,低声道:“替杂家谢过杨淑人!以后若有什么事儿,就去西华门上,找一个叫小喜子的。”
    林旭恭声应下,和潘佳卿等人将郭公公送出门去。赵九带人动作麻利地捧了三份礼物出来,既有吴云桥和安平县令要的泡菜,也有自家产的香皂、香露诸物。
    郭公公也得了一份,只是没有泡菜,却多了两个精致的木匣子。
    上了车,郭公公先从袖子里摸出荷包来打开一看,薄薄的一张见票即兑的银票子,面额一千两!满意地点了点头重新装好,又动手打开一只匣子,入目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琉璃小瓶儿,让郭公公微微一怔,随即下意识地合上匣子,吩咐角落里的一个小太监:“去车辕上看着些!”
    小太监是个机灵的,自然知道是有事避着他,连忙垂着手退出去,坐到车辕上去了。
    郭公公这才小心翼翼地从一堆绫罗衬物中取出极小极精巧的琉璃瓶儿,拿在手里细细地端详起来。
    看了一会儿,郭公公才暗暗吐出一口气来,这几只琉璃瓶儿虽然华美精致,但并不是宫里惯用的图样色泽,并非宫里之物……曾经他也见过海外传来的琉璃瓶儿,倒是与这个想象,想来这瓶儿也是林家从洋货铺子里买来的。
    这件东西……若是用好了,倒是比那一千两银子更有用处。
    吴云桥的礼物里除了一坛子辣白菜一坛子泡萝卜外,还有一坛子剁辣椒,当然了,香皂肥皂也备了两盒子,却都是实实在在自己用的好东西,没什么精致装潢。这些东西,当初在清和县吴云桥也用过,邱晨也曾送了些给他,不新鲜,却很喜欢。深觉这位邱先生真正将他当成朋友往来,那份患难之谊倒是愈感深厚起来。
    安平县令的一份基本上跟吴云桥的一样,只不过包装要精美些,同样满意的不行。这些香喷喷的东西,不但妻子喜欢,就连刚刚十岁的女儿也喜欢的不行,偏偏他一个安平县令俸禄有限,这些东西又贵成那样,用俸禄根本用不起……这回好了,家里的几个女人欢喜了,过年家里都能喜庆几分。
    林家喧闹了大半天,好不容易送走了这一拨宣旨的人,林家诸人竟没觉得疲累,个个都是一脸喜色,脚下生风的,将各处很快收拾出来,邱晨让人将上一次的圣旨和这一次的诰命诏书都放在精致的木匣子里,一起放到前院的东里间里供起来。品级服饰和金册玉印同样妥善装起来,收进自己的衣柜中。
    这一切安顿好了,玉凤、青杏先笑着恭喜,春香和月桂也笑嘻嘻地跟上来叩头恭喜。
    邱晨一怔之后恍然,指点着几个丫头道:“你们几个,得,也别磕头了……玉凤把柜子里的花开如意银锞子拿出来,我屋里的几个每人两个,其他人一人一颗!”
    林家铸的花开如意银锞子都是一两的,两颗就是二两银子,几个小丫头更加欢喜,又乱哄哄地磕头谢了赏,这才笑嘻嘻地忙各自的活计去了。
    打发了家里人,相近的村里人,兰英和青山家的几个也过来恭贺。
    邱晨跟她们说了几句话,索性跟兰英道:“明天作坊里加一个肉菜一个炸咸鱼庆贺,这几天大伙儿也受累了,管事加一两银子,工人每个加二百钱!”
    兰英欢喜道:“这话一说出去,那些臭小子们不知高兴成啥样了!”
    青山家的则上上下下地端详着邱晨,感叹道:“海棠这就成了三品的夫人啦……哎,哎,你说说,我咋觉得跟做梦似的,从得了信儿就觉得走路都飘乎乎的,小秀儿几个都笑我,跟着欢喜的晕了!”
    兰英也笑着道:“谁说不是,要不是亲眼看着天使颁旨,我也不敢相信呐!”
    又笑道:“咱们也能扬眉吐气了,海棠成了三品夫人嗳……刚刚听他们说,比府台老爷的官还大呐……”
    邱晨被这两个人说的失笑不已,摇摇头道:“我这不过是名儿,哪里能那么比的!……这事儿也就欢喜欢喜,过了,咱们该怎么过日子还得怎么过日子……”
    说着,邱晨转了话题,笑道:“这些日子我忙着也没顾上,袁先生授课,孩子们觉得还行吧?袁先生家里安顿好了吧?”
    兰英看了看青山家的,笑着道:“好,袁先生待人和气着呢,孩子们也喜欢,说袁先生说得好。袁先生家里也安顿好了,那房子都是新的,到处规规整整的,大件儿家具都摆好了,哪里有不好的,袁先生家里的人也挺好,说话和和气气的,敞亮利落的性子。”
    邱晨点了点头,“嗯,我平日顾不太上,你们两个替我看护着些,人家先生拖家带口地过来授课,咱们不能让人家委屈了。”
    兰英和青山家的连忙答应着,又说笑了几句就告辞回东跨院去了。作坊的出产卖的极好,工人们每日加班加点的工作,产品都供不上,如今林家一日供两顿饭,晚饭后也要挑灯做上两个时辰的工。不过,工人们没有怨言,工坊里如今是计件付酬,多做工就能多领工钱,又有丰盛的晚饭供着,比回家吃的好多了,没谁不乐意。
    送走了兰英和青山家的,林家远没到歇口气的时候,村里几家有头脸的人家也都上门恭贺,邱晨亲自去前院接待了,招呼着在小花厅里喝了茶,吃了点心,直忙乱到天擦黑了,这才将众人打发走了。
    这一天下来,邱晨觉得简直比打了一仗还累人,洗漱之后,又前缘后院地看过一遍,就窝在刘氏的炕上不动弹了。
    第二日起来,镇子上的、县里的,还有府城的各家恭贺送礼的就上了门,这些人大都是派了家人道贺,倒不用邱晨亲自接待。倒是过了中午,安阳府郭大老爷家里派了两个婆子上门恭贺。
    邱晨让人将两个婆子叫进来,就在后院的正堂里见了。
    两个婆子进门后给邱晨磕了头,奉上礼单子,道了贺,邱晨就让玉凤青杏上前搀扶起来,让着二人入座,两个婆子却连连推却着不肯。邱晨只好让人搬了两张鼓凳过来给她们坐了,这才开始说话。
    邱晨问了郭大老爷的情形,得知郭大老爷就是劳累的很了,在疫区又吃不上喝不上的,身体虚弱了些,并没有大病,如今调养了一个来月,情形已经好了许多。邱晨略略松了口气,又转而问候起郭家大太太宁氏和两位奶奶来,两个婆子也细细地回了。
    “……我们太太说了,什么时候杨淑人忙完这阵子,就下帖子请杨淑人过府说话去。这一场祸患闹的,都小半年没见杨淑人了,我们太太想的不行呢!”
    邱晨笑着应下:“前些日子听说郭大老爷安然归来,伯母和两位奶奶也回了安阳府,我就有心过去拜望,只是怕大太太和二位奶奶路途劳顿,没敢上门打扰……你们回去转告伯母,等过了这几日,我就上门拜会问安去。”
    两个婆子欢欢喜喜答应了。邱晨让玉凤拿了大赏封赏了二人,备了回礼,打发二人离开。随后,云家也打发了人过来道贺,而且是云济琛的小厮知书和四名婆子一起过来的。
    邱晨如国家一般见了云家的婆子,问候了云家太夫人、夫人,又客客气气地说了几句话,就打发了下去喝茶歇息。又叫了知书上来。
    知书跟邱晨都是混熟了的,进门二话不说就跪倒磕了三个头,嘴里连声恭喜着吉祥话儿,把邱晨和玉凤几个都逗笑了。
    “玉凤,赶紧的,拿个最厚的赏封给他!”邱晨笑着吩咐。
    玉凤递了一个长长地一串挂件过去,六个各色银锞子编了长长地缨络,精致的丝毫不亚于府城大户高门里的物事儿。知书干脆不起身,又趴下叩了个头,这才笑嘻嘻地起身,将得的缨络就手挂在腰上,走到离邱晨最近的脚踏上坐了,笑嘻嘻地开始跟邱晨回话。
    云逸舟升了布政使,云家自然要搬到正定府去的,邱晨就询问起来。这样的高升,就凭两家的关系,怎么的也得送上一份厚礼道贺才行。
    知书笑道:“杨淑人不用着急,我们家老爷接了任命先赶往正定府赴任,老太太和太太都要慢慢地打理了行李再搬家……我们老爷说了,如今云家住的也不是知府衙门的宅子,倒不用急着搬家,冬日里天气寒冷,老太太上了年纪,刚刚返回来再挪动,怕受不住,索性慢慢地收着行李,过了年开了春,天气转暖再搬往正定府。那边的宅子也要整理修缮,正好能有个空挡出来。”
    “哦,这样也好!”邱晨略略松了口气,她这一两天分不出身来去安阳府,还怕耽搁了给云家道贺,如今看来,倒是不用太着急了。
    之后,邱晨又细细地问了知书关于新任知府唐大人的一些事情,还有指挥佥事的接任人员等等诸事,知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跟邱晨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这才告退了,邱晨让人引着他跟云府的几个婆子吃饭好好歇一晚,第二日一早再转回安阳府去。
    如是忙碌了三四天,林家才渐渐清净下来。
    邱晨琢磨着,这一回上门致贺的人多了不少,态度上却恭敬谨慎了许多,远比当初得了御笔匾额之时井井有条的多。不过,让邱晨比较感叹的是,如今她出门,村里人见了竟多出几分恭敬巴结,却少了几分亲近……唉,难道真如俗话说的,贵不居乡么?

  ☆、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亲拥有探视权

第二百五十六章父亲拥有探视权
    秦铮这几日好像是喜欢上了烧玻璃,几乎代替了之前的邱晨,每日都要去后院的窑房呆上几个时辰。而且,让邱晨比较汗颜的是,人家明显比她的心灵手巧一些,在烧成了水丞之后,又陆续烧制了十多件用具,从最初的拙朴,渐渐地精致起来,颜色控制也渐渐熟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