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敬妃看着全贵妃一脸无辜的样子,总觉得面前的这个女人不可信。
  其实上一回大皇子被人陷害之事,敬妃就在心里面怀疑过全贵妃了。
  只是她知道,荣贵妃尚且没有倒台,凭敬妃自己的能力,根本斗不过荣贵妃,所以敬妃才不想太早和全贵妃翻脸。她想要借着全贵妃的手,先把荣贵妃母子搞垮再说。
  “可上回妹妹不是说,要对俪妃下手,然后推到荣贵妃头上么?”敬妃越想越可疑,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而且前几天,宫里头闹的满城风雨的,你不是还让我和敦嫔帮着添油加醋呢么?”
  “那只是顺势为之呀,并不是我筹谋已久的。”全贵妃瞪着一双大大的杏眼,很是无辜地说道:“我是想着,不管是俪妃自己作死,还是别人对俪妃出的手也好,坏了俪妃的名声,对咱们总是没有坏处的吧。”
  敬妃想了想,是这么个道理没错。
  全贵妃叹了口气,有些遗憾地说:“只可惜淑妃那个贱人多事的很,养着人家的儿子,脑子都养出毛病来了!竟然还帮着俪妃到处周旋!要不是她,俪妃就算生的真的是皇上的儿子,宫里这流言蜚语,也够她受好一阵子的。”
  “可不是么……”敬妃也有点看不懂了,“这淑妃到底图什么呢?”
  “管她图的是什么呢,总之现在的情形对我们很不利。”全贵妃皱起眉头道:“听皇上让人带回来的口信,意思是要带俪妃一起回宫呢!原本想着都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对俪妃的新鲜劲儿也该过了,可谁知道俪妃竟然有这个能耐,都到这个年纪了,还能再生一个皇子出来……到时候皇上若是被俪妃迷昏了头,一时冲动,废长立幼,姐姐你和清德可怎么办呐!”
  敬妃心里也慌了:“那怎么办啊,早知道就早点对俪妃下手了,没想到,没想到啊!”
  “不,姐姐,我们现在应该感到庆幸才对。”全贵妃露出后怕的神情来,“你想啊,俪妃有孕,都快生了,这消息才传回京城,说明皇上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由此可见,他对俪妃究竟有多重视,在行宫里又布下了多少人马。如果我们先前贸然出手的话,只怕现在,你我都没办法坐在这里说话了……”
  敬妃沉重地叹了口气,突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宝慈宫里,荣贵妃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玉藻服侍她用完药后,又要喂荣贵妃一颗蜜饯,被荣贵妃给拒绝了。
  “让他们都下去吧,本宫想静一静。”
  玉藻点点头,让闲杂人等都退下去后,这才回来同荣贵妃低声说道:“娘娘可是后悔,没有听淑妃娘娘的了?”
  荣贵妃摇摇头:“不过一场博弈罢了。赢,本宫就能松一口气,输……本宫又怎么会输呢?”她忽然牵起嘴角,轻轻地笑了一下,“本宫病了,病得不能出门见人,皇上就是怪罪下来,也只能怪到全妃头上。乱嚼舌根的是她们,兴风作浪的也是她们,本宫又做错了什么呢?”
  玉藻知道,荣贵妃说这话虽是真的,可她心里一定还是不大好受。
  “娘娘,您向来心善,到底为什么不愿意捞俪妃一把呢?”其实玉藻觉得,前些天淑妃说的那番话挺有道理的,只是不知道荣贵妃为什么没有听进去。
  难道荣贵妃当真是觉得等俪妃垮掉之后,十二皇子会更加死心塌地地跟着淑妃么?
  “当年的事情,始终是本宫心里的一根刺。”荣贵妃抿起嘴唇,露出忧虑的神色来,“俪妃看似清高不问世事,可当年之事,并不是皇后一人所为,她应当心中有数。本宫是怕……”
  “怕俪妃会寻机报复?”
  荣贵妃轻轻点头:“那件事情,的确是本宫做错了。当初皇后让本宫和全妃一起协查的时候,本宫就应该想个办法拒绝掉才对。”
  玉藻想了想,似乎明白了什么:“对啊,皇后和全贵妃两个,又怎么会放过俪妃呢……”
  “那个时候,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啊。”荣贵妃叹了口气,对玉藻说道:“看这样子,十四皇子的满月酒是要在建福宫办了。你赶紧去挑选几样贵重的礼物,回头让人赶在十四皇子满月的时候送过去吧。”


第92章 委屈
  建福宫里,俪妃平躺在床上; 目光直直地望着床边帐子上的葡萄蝴蝶纹。
  透过浅蓝色的纱帐; 隐隐可见一个身着明黄色常服的男子正朝床边走来。
  俪妃翻了个身; 不去看他。
  皇帝一靠近; 绿袖就要打起帘子,被皇帝抬手制止了。
  他让人搬来一个红木椅子,在俪妃床边坐下,然后对着屋里的人说:“你们都下去吧。”
  宫人们应了一声,除了绿袖留在门边随时伺候着之外,其他人都走远了。
  皇帝盯着俪妃乌黑的秀发,温声说道:“月儿; 朕知道你没睡。既然你不想见朕; 就隔着帘子; 跟朕说说话吧。”
  俪妃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我同皇上没什么好说的。”
  “我知道,你恨朕乘人之危,在你喝醉的时候要了你……”皇帝性子再怎么好; 那也是一国之君; 说起这话时,也有几分难以启齿,“是朕对不住你。你要打要骂,朕都由着你。”
  俪妃听了这话,鼻子突然一酸,声音里透露着隐隐的哭腔:“我不是恨你……我是恨我自己!”
  这几年来; 皇帝的变化,俪妃都看在眼里。
  起初皇帝的身材变好,外表变得更好看了,俪妃都没怎么放在心上,甚至还在心中暗暗冷笑,瞧不起皇帝为她做的这些无用功。
  若她是一个只看外表的人的话,那么她当初早就跟年轻帅气的卢维在一起了,还有皇帝什么事儿呢。
  可皇帝不仅仅是外貌变了,他的人,他的整个气质,都渐渐变得与从前那种油腻的样子不同。
  尤其是皇帝果断地决定送俪妃来建福宫的事情,在俪妃心里为他增加了太多的好感。或许从那个时候起,俪妃就已经不讨厌他了。
  后来,两人通过书信往来了很长一段时间。通过皇帝叙事的风格,俪妃渐渐发现,他与自己的一个读者语气十分相似。
  尽管皇帝刻意变换了书写方式,可俪妃还是从字里行间察觉到了一些端倪。
  去年夏天在建福宫里,在皇帝来找俪妃说话的时候,俪妃忍不住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皇帝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向承认了自己就是那个人的事情。
  俪妃说不清自己当时的感受。
  惊讶,愤怒,悲伤,喜悦……
  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如果用四个字总结的话,大概就是:造化弄人。
  她怎么会想得到,绕了一大圈,最终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会是当初她最讨厌的人呢?
  在两人相认之后,俪妃并没有立即和皇帝和好。皇帝顾忌俪妃的心情,也没有轻举妄动。两人诡异地维持着看似和从前一样的关系,却又完全不一样了。
  那段时间里,俪妃心里头不大舒服,便借酒消愁,日日饮酒。
  皇帝时不时地会去看看她,和她说几句话,可谁都没有把那层窗户纸捅破。
  直到皇帝就要从行宫离开,出发的前一天晚上,皇帝提出要陪俪妃一起喝两杯,俪妃也没反对。
  喝着喝着,皇帝看着月色下自己喜欢了半辈子的女人,忍不住吻了下去。
  之后的一切,发生得水到渠成。
  俪妃不肯回宫,在皇帝的意料之中,所以皇帝也没有强迫她,只是加派人手,将行宫围得密不透风。
  他本打算等次年避暑的时候,再回来见俪妃。虽然心里想她想的难受,但为了俪妃的感受,也为了俪妃的安全,皇帝硬是忍住了自己的冲动。
  直到几个月后,皇帝得知俪妃怀孕的消息。
  皇帝激动至极,可严太医告诉他说,俪妃娘娘不想要这个孩子。
  皇帝闻讯后,忍不住悄悄溜出京城,快马加鞭地赶去了建福宫,只为阻止俪妃做傻事,让她留下这个孩子。
  可见面之后,俪妃却告诉皇帝,她不想一错再错。
  皇帝听她把怀上自己的孩子说成是一个错误,心中不知有多难受。可他还是要忍住心酸,耐着性子劝说俪妃,告诉她太医说这个孩子很健康,让她务必三思。
  俪妃给皇帝的回答,是长久的沉默。
  皇帝陪了她几日之后,见俪妃似乎已经不打算再做傻事了,就加派人手照顾俪妃。之后皇帝便去了皇陵祭祖。
  等他回到京里之后,旁人只知皇帝去了皇陵凭吊祖先,却不知皇帝还曾去过建福宫。
  皇帝原本在书信里和俪妃说过,为了确保他们母子平安,皇帝还是会按照原定计划,等到夏天避暑的时候再过去看他们。
  可是在俪妃临盆之前,皇帝实在是坐立不安,脑子里容不下除了他们母子之外的任何事情了。
  选秀刚一结束,皇帝还没来得及看上那几个小姑娘一眼,便又快马加鞭地赶去了建福宫,陪俪妃生产。
  和十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的俪妃并非戴罪之身。她生的孩子,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嗣。断然没有国家尚存,皇帝健在,却让皇嗣流落在外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出于规矩还是感情,皇帝都是要带这个孩子回宫的。
  孩子生下之后,皇帝看着这个和自己极为相似的儿子,问俪妃可舍得离开这么小的孩子。
  如果她实在不愿意回宫的话,皇帝也可以像当初对裴清殊那样,替他找一位合适的养母。
  俪妃沉默了很久之后,忽然哭了。
  在她哭着点头,说她愿意回去的时候,皇帝忽然心软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告诉俪妃,你要是实在舍不得他,就把这孩子留下来陪你吧。
  可皇帝终究没有说出口。
  一来是这么做不合规矩,二来,若是俪妃母子都能回宫的话,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皇帝。他再也不用像之前的十几年那样,饱受相思之苦了。
  所以皇帝一直忍着,没有说出那句话来。
  不过皇帝看得出来,俪妃最近的心情一直都很差。她不愿意见他,也不愿意说话,只有偶尔看到襁褓中的孩子时,才会露出一点笑意。
  皇帝一直想办法逗她开心,可俪妃就是开心不起来。
  再过不久,他们就要回宫了。
  所以皇帝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找俪妃谈一谈。
  “月儿,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听到俪妃说她恨她自己,皇帝其实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和朕在一起,就这么叫你无法接受么?”
  俪妃转过身来,隔着纱帘看着他说:“我无心伤害你,只是我知道我自己。我最厌恶与别人相争,我不想回到那个地方去,和别的女人抢同一个男人,你明白么?”
  皇帝听了,竟然觉得有几分好笑:“有什么别的女人?朕的眼里只有你。”
  俪妃摇摇头,失落地说:“不是这样的。当初,在你最喜欢我的那个时候,你也偶尔也会去定妃她们那里。”
  “朕从前不知道,但现在朕知道你介意,以后就不会了。”
  当年皇帝虽然很喜欢俪妃,但他并不知道俪妃所追求的是什么,只以为她和其他后妃一样,能够接受皇帝有其他女人的事情。
  不过这些年来,俪妃虽不说,皇帝也通过俪妃的作品看明白了。俪妃很有可能是受了公孙夫人的影响,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而不是和其他女人共享同一个丈夫。
  所以自从他认识到这一点后,皇帝就一直没有召幸其他的妃嫔。来建福宫避暑的时候,皇帝也一个后妃都不带,就为了让俪妃看到他为她所做出的改变。
  听皇帝这么说,俪妃不得不承认,她再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拒绝皇帝了。
  就在皇帝以为俪妃这回终于可以好好地跟他回宫之后,只见俪妃突然将头埋在锦被上,放声痛哭。
  皇帝吓了一跳,赶紧掀开纱帐,冲过去搂住俪妃,心疼地帮她擦眼泪,像是哄孩子一样温柔地哄她:“别哭了,月子里掉眼泪,小心伤了眼睛。”
  俪妃充耳不闻,几乎痛哭失声。
  等她把嗓子都哭哑了,皇帝才明白俪妃到底为什么哭。
  “我若回去了,我就再也不是我了。”俪妃泪眼朦胧地看着皇帝,“我变得不特别了。”
  皇帝愣了愣,才明白俪妃的意思,忍不住好笑地说:“傻瓜,你怎么会不特别呢,你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女子,永远都不会改变。”
  ……
  十四皇子满月之后,皇帝从建福宫里传来旨意,召裴清殊和淑妃母子前往行宫伴驾。
  除了他们之外,七皇子、八皇子和慎贵嫔母子三人,也被传去了建福宫。
  路上,裴清殊无精打采地躺在马车里。
  他原本就有些晕车,现在加上天气炎热,心情又不好,真是一个字都不想多说。
  七皇子平日里叽叽喳喳的一个人,见到裴清殊这个样子,都不敢来烦他了,老老实实地和八皇子呆在同一辆马车里。
  不过眼瞅着他们就要抵达建福宫了,无论是七皇子还是淑妃,都有些为裴清殊的状态发愁。
  按理来说,裴清殊的母妃生了和他一母同胞的弟弟,裴清殊应该表现得很高兴才对。
  可裴清殊就是高兴不起来。
  他甚至有些生气,觉得皇帝和俪妃全都把他当成外人了。
  裴清殊笃定,皇帝肯定很早之前就知道俪妃怀孕的事情了。可是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皇帝一个字都没有向他透露过。
  俪妃也是,明明每个月都会和他通信,却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怀有身孕的事情。
  裴清殊这个嫡亲的哥哥,和宫里的其他人一样,直到十四皇子降生当天,才知道自己真的多了一个同胞弟弟。
  裴清殊说不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感受。
  他心里明白,皇帝和俪妃这么做是为了保密,是出于对俪妃母子的安全考虑。
  他们并不是怀疑裴清殊口风不严,只是担心信件的传递上会出了什么差错,所以才瞒着他的。
  这些裴清殊都知道,也都能理解。
  可是他心里就是不好受,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这一路上,裴清殊真是越想越心酸。
  回想这些年来,他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讨好皇帝,好不容易混成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之一。结果一眨眼,人家就多了个小儿子出来,还是他和俪妃爱情的结晶,那他裴清殊成什么了?
  想当初,还是他帮皇帝出主意追俪妃的呢!就算他的方法不合适,他也付出过努力对吧?
  可现在倒好,裴清殊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笑话一样,明明也是俪妃和皇帝的儿子,却像是多出来的那一个似的。
  偏生这些抱怨的话,他还不能说出口,不然只能显得他不懂事,不孝敬父母,不友善兄弟。
  所以裴清殊只能把这些想法都憋在心里,一个人生闷气。
  孙妈妈心疼他,晚上在营地里休息时,就让其他人都下去,自己一个人守着裴清殊。
  裴清殊心里烦,见她那个样子,就知道孙妈妈有话要讲,八成还是要给俪妃他们说好话。
  想到孙妈妈当初也算是俪妃的人,裴清殊就忍不住有些迁怒于她:“你要做什么?别烦我,我烦着呢!”
  孙妈妈虽然只是乳母,可裴清殊向来视她为长辈,从来没用这种口气和她说过话。
  好在孙妈妈脾气好,知道他心里烦,也不觉得什么,仍旧十分慈爱地说:“奴婢知道殿下心里的苦,可您千万别一个人熬着。有什么不痛快的,就同奴婢说说吧。就是打死奴婢,奴婢都不会往外说出去一个字的。”
  裴清殊听了这话,就是心里一酸。思来想去,孙妈妈的确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一了。他忍不住眼圈儿发红,用哭腔说道:“父皇和母妃都不要我了……”
  孙妈妈听了这话,心疼得直接掉下泪来,口中却劝道:“殿下怎么能这么想呢?无论到什么时候,陛下和娘娘都是您的生身父母,怎么可能不要您呢?”
  裴清殊摇摇头道:“他们有了弟弟,都不告诉我,就是不要我了……”
  裴清殊现在算是明白,当初他刚刚来到琼华宫的时候,令仪为什么会那么排斥他了。
  前世他是家中的独生女,所以不太明白那种感受。现在他算是明白了,当父母突然拥有一个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小宝贝时,很多大孩子心里头都会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像裴清殊这样,猝不及防地得知自己多了一个弟弟的情况。
  过去,俪妃虽然对他冷淡,但因为他是俪妃唯一的儿子,裴清殊总是在心里安慰自己,俪妃这个人就是冷情,不会对别人好,可她心里还是最爱他的。
  可是现在,一想到夏天过去之后,俪妃就会和十四皇子一起回宫,裴清殊心里就像针扎似的疼。
  为他自己,更为当初那个在冷宫里默默死掉的裴清殊。
  他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母妃她,她不愿意为了我出来,却愿意为了弟弟回宫……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她要弟弟,却不肯要我呢……”
  孙妈妈听的心都要碎了,却不能顺着裴清殊的话说俪妃的不是,不然这母子俩从今往后只怕真的要形同陌路了。
  如今俪妃圣眷正浓,如果这母子俩当真生分了,其实受损失的只有裴清殊而已。
  “殿下,俪妃娘娘也有俪妃娘娘的苦衷,您要理解她啊。十四殿下还那么小,怎么能离得了生身母亲呢?起码您当初,也是在俪妃娘娘身边长大的啊。”
  “是啊,我知道我长大了,我不需要被照顾了。母妃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弟弟……”裴清殊嘴上这么说着,眼泪却一直流个不停,“可我当初离开母妃的时候,也还不到五岁而已啊……她为什么能放心让我一个人走呢?她有没有想过,刚去琼华宫的时候,我心里该多害怕呀!”
  这个时候,裴清殊已经全然忘记自己还要加上前世年龄的事情了。毕竟这件事情,他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在俪妃眼里,当初的裴清殊就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所以他现在就像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大孩子一样,越想越难过,越想越伤心。
  “如果不是皇命难违,我一点都不想去见他们。”只有对着孙妈妈,裴清殊才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裴清殊甚至任性地想,如果孙妈妈也背叛他,把他这些话告诉别人的话,那他还不如就这么死了算了!什么讨好皇帝往上爬,什么拯救国家改变命运,这些事情同他有什么干系!
  他累了,他真的累了。在宫里这么战战兢兢地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好想好好地歇一歇,再也不去想这些烦心事了。
  孙妈妈拉着裴清殊,又是哄又是劝,耐心地陪他说了一晚上的话。
  她人不笨,但也不算特别聪明,最大的优点就是忠心,总是为裴清殊着想,把裴清殊放在第一位。所以最后,孙妈妈干脆从裴清殊的利益角度出发,直接说出她的意见:“您真的不能和皇上还有俪妃娘娘闹掰。不然以后的日子,您可怎么过啊。”
  这话不好听,却是大实话。
  孙妈妈继续劝道:“殿下功课这么好,长得又俊,等过几年娶了媳妇出了宫,您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哪能就这么栽在这儿了啊!”
  裴清殊哭了一场,心里头舒服多了。孙妈妈讲的道理,他也能听得进去了。
  “是啊……您说的对。我长大了,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了。”
  只是他从没有想过,自己明明并不是真正的裴清殊,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把自己代入到了这个身份当中去,无论是对俪妃,对皇帝,还是对淑妃,对孙妈妈,他对许许多多的人,都产生了真感情。
  因为无论人长到多大,感情二字,都是很难控制的事情啊!
  “只是,如果这就是长大的滋味的话,那也太痛了。”裴清殊抹干眼泪,最后一次抱住孙妈妈,“如果我永远是个孩子的话,该有多好啊。”
  从明天开始,他就是哥哥了。孩子这个身份,将永远只属于过去。
  所以,就让他痛痛快快的,最后再说一次孩子气的话吧。


第93章 成长
  裴清殊一行人抵达行宫之后,裴清殊直接住进了去年他曾住过的凝和殿。休息了一晚上之后; 第二天早上; 他也不去看俪妃母子; 而是来到了淑妃下榻的昆玉殿。
  淑妃见到他来; 不由吃了一惊:“殊儿,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裴清殊笑吟吟地说:“我来给母妃请安啊。”
  “傻孩子,你怎么不去移清殿看看俪妃和十四皇子呢。”
  淑妃养了裴清殊这么多年,当然能看出裴清殊这些天的情绪不大对劲。可是站在淑妃的位置上,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宽慰他。恭喜也不是,安慰也不是,怎么说都尴尬。
  和孙妈妈谈过话之后; 裴清殊已经想明白; 自己不能再一味沉溺在伤心的情绪中了。当着外人的面; 裴清殊自然会伪装自己。可是面对淑妃,裴清殊一点都不想跟她藏着掖着,而是直接了当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他们伤了我的心,我现在不想见他们。”
  淑妃叹了口气; 无奈地说道:“就算你不想; 可你总归是要装一装的啊。当年你才来我那儿的时候,还不到五岁,那时候就知道叫我母妃讨好我了。这会儿都大了,怎么反倒犯起糊涂来了?”
  裴清殊意外地看向淑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您都知道啊?”
  淑妃说的没错,裴清殊第一次叫出母妃二字的时候; 的确心怀算计,想着就此感动淑妃,让淑妃对他更好。
  那个时候在情感上,他根本就没有把淑妃当做母亲。两人说是母子,其实更像是合作对象。
  可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淑妃看着他,宠溺地笑道:“臭小子,你那会儿才多大!我吃过的饭啊,比你吃过的盐还多呢。就你那点小心思,我要是还看不出来,那不是白在宫里活了这么多年么?”
  裴清殊害羞地笑了笑:“多亏您不跟我一般见识。不过,过去的事情都不重要了。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生身母亲,以后我只孝顺您一个人。”
  淑妃听了这话,感动归感动,可还是本能地感到不妥当:“这怎么能行呢?殊儿啊,你可别犯傻。不管皇上和俪妃做了什么,他们都是你的亲生父母。百善孝为先,若是他们亏待了你,你还孝顺他们,那人人都会为你说好话。可你若是不好好对待他们了,错处可就全都成你的了!”
  “我知道,可我就是觉得不公平。”裴清殊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而不是哭着说话,“当初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不是我自己选择的。为什么他们想要我就可以要我,不想要我就可以不要我,我却还要因为他们父母的身份,一味地顺从他们呢?反正他们现在多了一个宝贝儿子,也不需要我去孝顺他们了!”
  裴清殊没有哭,可看他那忍着眼泪的样子,让淑妃心里剜肉一样疼。
  想想当初宫中谣言四起,裴清殊是怎么对俪妃的。再想想俪妃现在是如何对待他的……淑妃也是个性情中人,情绪一上来,控制不住地说道:“不管他们怎么对你,你都是母妃的宝贝,是母妃今生唯一的儿子。他们不疼你,我疼你!”
  裴清殊听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豆大的泪水一滴一滴地往下砸。
  他这一生的眼泪,大概都要在这几天里流尽了吧。
  淑妃边替他擦眼泪边说:“但母妃疼你归疼你,却不能一味地纵容你。你听母妃的话,就算是装一装也好,一定不能把关系闹僵了。现在皇后成了这个样子,皇上随时都有可能废后,然后另立新后。以他对俪妃的宠爱,说不定会立俪妃为后也不一定。到那时候,你可就是嫡长子了。只要你认俪妃这个生母一天,她的那个小儿子,就永远踩不到你头顶上,你明白么?”
  裴清殊含泪点头:“我明白……不过儿子想过了,这几天,我还是要先冷着他们。”
  淑妃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亏欠了我什么,如果我现在就去移清殿,在他们面前演一出兄友弟恭的戏码,那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我心里的委屈,我实在是不甘心啊!我偏要闹一闹,让父皇对我心怀愧疚,然后再想办法补偿我。我流了这么多的眼泪,总要拿回点什么作为补偿吧!”
  淑妃看着裴清殊,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仅是个子长高了,更重要的是,他终于开始主动地适应这个宫廷,学会如何谋算人心了。
  “不过母妃您放心,我会适可而止的。”裴清殊承诺道,“我会既叫父皇对我心怀愧疚,又不让他觉得我太过不懂事……”
  淑妃听了,不由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慈爱地笑了笑道:“你心里有主意,母妃就放心了。”
  ……
  从淑妃那里出来之后,裴清殊没有回屋,而是叫上几个伴读和内侍,去宴春湖游船散心。
  虎儿不会开导人,就干实事,一声不响地帮着小德子和小悦子划船。
  傅煦和公孙明一左一右地坐在裴清殊身边,眼中都有几分担忧之色。
  “你们不用劝我,道理我都明白。现在我不去那边,也是有我自己的打算,你们就别跟着发愁了。”裴清殊仰躺在船上,看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悠悠说道。
  傅煦的话向来不多,此时也只是肃声说道:“一切但凭殿下做主,傅煦不敢多言。”
  “放松点儿。”裴清殊抽出枕在脖子下的手,用手背拍了拍傅煦硬邦邦的胸口,“天天挺得那么直,累不累啊?都到了行宫里了,就好好歇歇吧,别总那么紧张了。”
  傅煦别扭地,慢慢放下了一直僵硬着的肩膀。
  公孙明见了,不由好笑地说:“殿下还说别人呢,前些日子您总愁眉苦脸的,我们也都跟着不好受啊。”
  裴清殊不以为然地说:“你们两个难受什么啊?你们又不是我。一个是傅家备受关注的嫡子,一个是公孙先生的独子,哪个都要比我幸福得多好吧?”
  “可我们都不是皇子。”公孙明道:“只有您才是啊,殿下。”
  裴清殊自嘲地笑了笑:“当皇子,有那么好么?如果不是生在皇家,我会在弟弟出生之后,才知道自己做了哥哥么?”
  公孙明沉默了一瞬,而后问道:“殿下觉得,陛下和俪妃娘娘不该瞒着您,对么?”
  见裴清殊点头,公孙明出人意料地说:“可我认为,他们不告诉殿下俪妃娘娘怀孕的消息,反倒是一件好事。”
  裴清殊不由一愣:“这话怎么说?”还不等公孙明回答,裴清殊便想起什么似的道:“我知道你父亲公孙先生是父皇的心腹,所以你为父皇说话,我也并不奇怪。”
  公孙明摇摇头道:“父亲是陛下的人没错,可我,只忠于殿下。”
  裴清殊听了,不由自主地坐起身来,神色肃穆地看向公孙明。
  “我跟着殿下有一段日子了,自认为对殿下的性情也有一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