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裴清殊他们也学过一点律法和基础的算学,不过都是朱先生一个人带着教的。现在不同了,皇帝给他们找来了专门的老师。
  和陆先生相比,这两人都比较年轻。教算术的那个姓贾,据说是个算学天才。在他那一届的考生之中,他的算学是全国第一名。所以才三十出头,他就已经当上了正六品户部主事,现在又多了一项教授皇子们的兼职。
  教律学的先生姓秦,也是三十多岁,现在在大理寺任职。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有一层身份,就是十一皇子的舅舅。
  见到秦先生之后裴清殊才知道,原来十一皇子的生母穆贵嫔,是大理寺卿秦大人的女儿。她哥哥考中进士之后,也进了大理寺。他们一家子都是一个性格,也难怪十一皇子从小便是这么个古板刚正的性子了。
  不过由秦先生,裴清殊想到了很多大齐选官制度上的问题。
  据裴清殊所知,大齐选拔人才,采取的虽然是科举制度,可在实际任官的时候,都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官员的家族和出身背景。
  举例来说,就是像秦先生这样,父亲、祖父都在大理寺任职的,他就会想办法,托关系进大理寺当差,将来好接他父亲的班。说得大胆一点,和皇帝培养太子差不多是一个性质的。
  在遇到秦先生之前,裴清殊就知道钦天监的官员都是百分之百世袭罔替的。太医院虽说不是钟家独大,但也差不了多少。
  如果说钦天监和太医院这两个地方,专业性比较强的话,裴清殊还能理解,各个家族要从小教授孩子相应的技能,以便将来的任职。
  可是像大理寺这种司法机构,并不需要从小学什么特殊的技艺。只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很多人才都能做好。所以裴清殊觉得,不应该这样一直让一家独大,否则很容易出现权力滥用、滥竽充数、降低办事效率等等问题。
  不过,看其他人那种无所谓的态度,裴清殊觉得,这种现象存在的时间已经太久了,恐怕一时之间很难改变,因为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
  长华殿内大换血,换了三位老师之后,皇子们上课的形式和制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首先就是,新年之后,裴清殊多了三位新同学。
  因为最大的三个皇子已经出宫建府,六皇子去世之后,长华殿东配殿那边就只剩四皇子和五皇子两个人了。于是两个班级干脆合并,大家一起上课。
  除了两位兄长之外,裴清殊最小的弟弟,也就是定妃所出的十三皇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
  不过十三皇子暂时还跟不上他们的制度,正好原先教授四皇子他们的庄先生闲了先来,就留下来给十三皇子开蒙。等他学完几本启蒙书籍,再加入裴清殊他们。
  因为新加了两门课,皇子们的上课时间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裴清殊最近正好在学认西洋表,这天下午得空,他就和傅煦、虎儿两个一起练习换算时间。
  “辰时开始上课的话,就是……早上七点。”裴清殊先看了一眼左边的时间对照表,再看右边的小怀表,“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咯。陆先生的课是一个时辰,那么下课的时间是几点?”
  空气突然安静了一会儿,虎儿憋着气冥思苦想的时候,傅煦简短而干脆地回答道:“九点。”
  “答对了!”裴清殊笑着和虎儿说:“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七加二就是九,你想明白了没有啊?”
  虎儿憨憨地点点头。
  裴清殊继续问:“休息两刻钟之后,开始上半个时辰的算学课,下课时间是几点?”
  傅煦心算了一下之后,率先答道:“大约十点半。”
  裴清殊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虎儿:“算明白了么?”
  虎儿伸出手指头,一根一根地数。刚开始还数的挺好,结果数着数着,手指头就开始发颤,数乱了。
  裴清殊笑着听傅煦给虎儿讲解。
  现在不仅仅是裴清殊这里,宫里到处都时兴用洋表。据说是皇帝听从了公孙先生的建议,每个宫里都送了一块过来,两个贵妃和四妃的宫里甚至还用上了座钟。
  裴清殊这一块是皇帝专门为他定做的,表盖内侧还刻着一个“殊”字。裴清殊很喜欢,走在哪里都随身带着。
  算学课下课之后,皇子们有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然后再上半个时辰的律学课。
  这样一来,上午的课程要十一点四十五左右才能结束。
  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之后,就差不多是下午两点钟了。这个时候再上才艺课和骑射课的话,就不能在天黑之前放学了。所以皇帝干脆取消了他们的才艺课,改为下午两点钟开始学习骑射,学到五点,中间有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皇子们若是想继续学习才艺的话,就要趁着晚上或者休沐日去学。
  按照几十年前定下的制度,皇子们的休沐日实在太少了,宫里头的实际情况早就与规定不符。皇帝干脆趁着这一次改了革,每十日给皇子们放一天假,每逢节日、皇子或者母妃的生辰再放一天假。
  夏天最热的时候放十日,过年前后放十日。小皇子们听了,都夸父皇仁慈,觉得这样的制度比之前有人情味儿多了。
  裴清殊是一个适应能力不算太强,但也不算太差的人。大概两三个月过后,他完全适应了这套新的学习方式,和他的新老师们。
  不得不说,皇帝这么一改革,裴清殊觉得他学习起来的劲头比以前足了很多。
  过去朱先生讲课,总是照本宣科,只带着他们朗读和背诵。朱先生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主要靠皇子们个人理解经义。不过现在的这位陆先生,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懂得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乐趣,用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辅助他们记忆,所以裴清殊觉得自己背起书来事半功倍。尽管假期多了,可学习的进度反而更快了。
  至于算学和律法,相对四书五经来说,都是非常实际的东西,裴清殊心里更喜欢上这两门课。
  贾先生的算术能力太高,刚开始给他们讲课的时候,总是容易跳步骤,搞得皇子们云里雾里的。
  不过在大家反应了这个情况之后,贾先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师生们磨合了这一段时间之后,像裴清殊这样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已经能够跟上了。
  但是像七皇子、十皇子这种功课不太好的,就特别讨厌上算学课。五皇子、八皇子这种虽然肯学,但算学成绩不好的人,每回上算学课也是十分头疼。
  讲律法的秦先生和他的外甥十一皇子一样,平时都是板着个脸,说话一板一眼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模样。不过裴清殊并不讨厌这位秦先生。
  因为秦先生年纪虽不大,却已经在大理寺干了好几年了。他知道许多各种各样的案例,讲起课来总是令人大开眼界。
  不过,秦先生在功课方面,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以前皇子们只有在岁末的时候,才会象征性地考一次试。现在就不一样了。老师们大换血之后,一套新的考试制度应运而生。
  因为在这几人之中,陆先生从前的官位最高,又曾是国子监的领导人物之一,所以长华殿现在基本上是以陆先生为首,这套考试规则也是由他来制定的。
  除了每日都有可能进行的课堂小考之外,现在裴清殊他们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月考,并且排出名次。每一季度,还要进行一次大考,考试的结果会挂在长华殿院子里一个新设立的榜上。考不好的人,一连要丢三个月的人。所以皇子们一下子都紧张起来,学习态度大多端正了不少。
  三人之中,数秦先生每次扣分扣得最狠,时常给出令皇子们感到脸红尴尬的成绩。所以律学虽是副科,许多皇子反倒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了律学这门功课上。
  因为有四皇子这个大哥哥在,裴清殊在这两个月的月考里,还没有考过头名。无论是考四书五经还是律法算学,四皇子都是皇子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他年纪长,比裴清殊多读了好几年的书,所以裴清殊也不和他比。裴清殊的目标就是进前三名。
  参与排名的一共有十一个人,第一次月考的时候,裴清殊的经义考了第五,律学考了第四,和算学考了第三。
  或许是因为九皇子常年跟着六皇子的缘故,他的四书五经读得要比裴清殊透彻,所以经义考了第二。第三是礼亲王的嫡长子,比裴清殊大几岁的堂兄。律法和算学的第二名,也都是这位礼亲王世子裴清暄。至于律学的第三名,则是由秦先生的嫡亲外甥十一皇子获得。
  第二次月考,裴清殊的经义和律学排名没有动,算学超常发挥,考了第二。裴清殊对自己的成绩挺满意,毕竟他是这些皇子和宗亲子嗣里头年纪最小的一个,上学时间还是比较短。他前世虽活了些年纪,但这些东西从来都没学过。
  四皇子也对他的成绩很满意,向来很少夸奖人的他,还在第二次月考成绩出来之后,特意去景行轩夸奖了裴清殊一次,还送了他一个西洋音乐盒作为奖励。
  都说长兄如父,裴清殊觉得,比起大皇子,其实四皇子更像他的长兄。毕竟当初,裴清殊来到这个世界后写的第一个字,是四皇子手把着手教他写的。


第81章 补课
  现在皇子们的课业都挺忙,所以平日里上学的时候; 裴清殊顶多偶尔和七皇子一起吃个饭; 很少有时间单独和四皇子聚会。不过每逢休沐日; 他们兄弟三个还是会凑在一处; 三个人一起跟以前教四皇子才艺的苏先生学画画。
  因为裴清殊前世的父亲是个画师的缘故,裴清殊的画画功底还算不错。之前卢维还在时,他们要是弹琴弹累了,也会画上几笔画。所以画画这件事,裴清殊一直都没有丢下,只是没有在上面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罢了。
  苏先生在听说裴清殊是卢维的弟子之后,看他的眼神就不太一样了。
  “难怪十二殿下在这个年纪; 就有这样的水平; 天赋高是其一; 卢先生的指点也是功不可没啊。”
  别看卢维在裴清殊面前经常是那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在不熟悉他的人那里,卢维仍旧是一个声望极高,又不慕名利的大才子。
  裴清殊身为他的第一个; 也是唯一一个学生; 算是沾了卢维的光,别人总能因为这一层身份而高看他几分。
  苏先生每次会教他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过后,裴清殊就留下和四皇子他们一起吃个饭。刚开始的时候,容二公子和左三公子还来过两次。不过最近这一个多月,这两人都没有出现过。
  裴清殊想起自己昨天令仪那期待的小眼神; 就帮着她问了一句:“最近怎么不见容二公子他们呢?”
  四皇子淡淡地说:“春闱就要到了,表哥还要复习。”
  裴清殊理解地点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七皇子听他们聊起这个,就随口插了一句:“那左三哥咋也不来了呢?他还没中举呢吧。”
  四皇子顿了一下才道:“他们家里,最近要办喜事。”
  “哦哦哦,我知道了!”七皇子恍然道:“是他姐姐和淮阳姑姑家的大表哥对吧!也是哦,大表哥今年都……”七皇子扒拉着手指头数了数,然后伸出两个巴掌来,“虚岁都快二十了,也该成亲了。”
  裴清殊不想触及四皇子的伤心事,听七皇子说起宋大公子来,赶紧转移了话题,说起几天后他们季度考试的事情。
  七皇子一听到考试二字就觉得脑袋疼,很快就把什么宋大表哥二表哥的抛到脑后去了。
  “四哥,十二弟,你说我天天跟你们混在一起,考试成绩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七皇子一脸悲痛地说:“老天爷真是不公平啊!”
  四皇子斜了他一眼道:“关老天爷什么事,还不是你不肯用功读书!瞧瞧人家十二弟,年纪比你小,功课却比你好多了。这回考试你要是再垫底,你就要在‘耻辱榜’上被人笑话三个月了。”
  “谁垫底啦!”七皇子不服气地说:“这两次考试,老十才是最后一名好么?我可比他强多了。”
  说起十皇子,裴清殊忍不住笑道:“我听说,十哥最近老去找十三弟玩儿,真是应了四哥当初那句话了……”
  四皇子脸上却没什么笑意:“十弟此人,看似大大咧咧,可他未必毫无心机。去年他到处讲六弟即将成为太子的事情,害得六弟被奸人所害,至今都没有找出凶手。所以你们和他相处的时候,万万不能因为十弟看起来胸无城府,就对他掉以轻心。”
  “四哥所言甚至。”裴清殊赞同地说:“如果十哥真的是那种明面上装傻,背地里使坏的人,那他可要比三哥那种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的人可怕多了。”
  说起三皇子,自打皇后出事之后,裴清殊就很少在宫里看到他了。听七皇子说,现在八皇子已经不再做三皇子的跟屁虫了。不过三皇子的事情,还是八皇子了解得最多,所以七皇子知道得也不少。
  “六弟明明就是被皇后害死的,父皇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现在都没有废皇后。”七皇子边嗑瓜子边道:“现在这样可好,三哥仍是嫡子,你们说尴尬不尴尬?搞得我弟那个傻小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裴清殊不好开天眼,劝八皇子不要再做无用之功,只能对此保持沉默。
  七皇子继续道:“老八说,三皇兄的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身体好像也不如从前了。以前三哥还挺喜欢出去玩儿的,偶尔还会接老八一起出宫。可是现在呢,三哥除了办差的时候,其他时间都呆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安分得可怕,就连老八都没怎么见过他了。”
  想起当初在慈安宫里扶起三皇子时,在他脖子上发现的红疹,四皇子喝了口茶,淡淡地说:“可能皇后被软禁之后,三皇兄受了刺激,转了性子,变得安分守己起来吧。”
  “我觉得不像,这里头肯定有事儿。”七皇子凑近他们,压低声音说:“要不,回头我让老八打听打听?”
  裴清殊觉得这样好像不大好,怎么八皇子倒像成了他们送到三皇子那边的细作似的。
  四皇子也道:“不必了,八弟的城府说不上有多深,若是被人察觉到异样,反倒不妥。以后他说什么,你听着便是,无需多问。”
  “哦。”七皇子听话地答应了一声。
  ……
  在春闱到来之前,裴清殊他们迎来了今年的第三次考试,也是第一次季度大考。
  为了这次考试,裴清殊用功复习了好长一段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算学成绩稳定住了,仍旧排名第二。律学有所进步,和十一皇子并列排了第三。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四书五经的成绩还是老样子,排在了五皇子的后面。
  裴清殊觉得自己的脑子一点都不比五皇子笨,只是学习的时长不如人家,一时半会儿很难追上来。
  四皇子看出他好像有些低落的样子,也不会安慰他,就抓着裴清殊和七皇子来修竹馆,重新为他们两个补起课来。
  九皇子不知怎的,也听到了消息。这天上武学课的时候,他趁着休息时间问裴清殊,以后能不能带他一起补课。
  裴清殊意外地看着他说:“九哥,你的功课那么好,还需要补习么?”
  九皇子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副自责的表情来:“不瞒你说,自打六哥走后,我好长一段时间都无心读书,脑子里头全都是六哥的音容笑貌……”
  裴清殊听了,理解地点了点头:“九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我和六哥的接触虽然不多,但我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他。现在想起他时,我还是觉得十分可惜。你和他那么要好,难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九皇子听到裴清殊这么说,差点又落下泪来:“十二弟,谢谢你这么说,谢谢你还记得六哥。六哥走后,所有人就像是把他忘了一样,照旧过他们的日子,可是我接受不了。我接受不了六哥的死,也接受不了他这样的人,竟然会被世人所忘记……”
  裴清殊拍拍他的肩膀,宽慰他说:“谁说世人忘记他了的?父皇不是追封他为亲王了么?他可是咱们皇子里头头一个封王的呢。”
  “人都已经不在了,追封又有什么意义呢……”九皇子苦笑了一下,道:“不说这个了。其实实话告诉你吧十二弟。六哥还在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过,说你人不错,是个可以交往之人。我当时还没听进去。这两个月和你一块练武,我才发现你还真是挺不错的。虽然功夫差,但是一直肯学,除了有点娇气之外,别的都挺好的。”
  裴清殊有点无语:“……九哥你这是在夸我么?”
  “是啊,除了六哥,我可轻易不夸别人的。”九皇子摆出一副“我夸奖你了那你就要很高兴”的表情。
  裴清殊没办法,只得配合地笑了笑:“多谢九哥。”
  “那补习的事情,你是答应了么?”九皇子追问道。
  “啊,这个啊……”裴清殊不好意思地说:“对不住,九哥,我得跟四哥商量一下。其实四哥也挺忙的,只能隔两天教我一次。”
  “那样就已经足够了。其实四哥的才学也不错,六哥不在,他就是兄弟里头最好的了,所以我才想……”九皇子也有点不好意思,“能不能跟着四哥学一些东西。”
  裴清殊点头道:“你放心,我回头就跟四哥说。”
  “那就多谢十二弟了。”
  九皇子的事情,裴清殊没有耽搁,转过头就去修竹馆跟四皇子说了。四皇子听说之后,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就在裴清殊以为他会拒绝的时候,四皇子突然开口,问向一旁正在打哈欠的七皇子:“这事你怎么看?”
  “啊?”七皇子如梦初醒,懵懵地看着他们说:“老九要干嘛?”
  裴清殊看了这个糊涂的哥哥一眼,无奈地说:“每三天晚上,和我们一起补习一个时辰。”
  “哦。”七皇子又打了一个哈欠,“可以啊,我没什么意见。不过他可不能免费使唤四哥,得给四哥送点束脩才行吧?”
  四皇子面无表情地看着七皇子说:“那你怎么不送?”
  七皇子用手指掏掏耳朵,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那点儿月例,每个月都花得一干二净,时不时地还得上十二弟这里打秋风……嘿嘿,不过四哥,你想让我送你点儿啥啊?以前我要送你大公鸡和大蛐蛐儿,你都不要呀!”
  四皇子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说:“你还是继续打你的哈欠吧。”
  七皇子难得听话,紧接着又打了一个超大的哈欠,把裴清殊都给传染困了。
  四皇子转头看向裴清殊:“十二弟,麻烦你转告九弟,他要来可以,不过不能到我那里去,要去你这里集合。”
  裴清殊不解地说:“为什么呀?”
  “要是光咱们三个还好,宫里的人,都知道我们走得近。只是老九……”四皇子顿了一下,解释说:“不管怎么说,这两年宫里宫外一直都有催父皇立太子的风声。虽说我上头还有几位皇兄,可我毕竟是宫里年纪最长的皇子。若是老九频繁出入我的寝宫,只怕外头会传出风言风语,说我四处笼络人心。还是在你这里安全。”
  裴清殊没什么意见:“那就这样定了。”
  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裴清殊后知后觉地发现,六皇子走后,九皇子虽然还没有成为裴清殊他们这个小团体的核心成员,但在外人眼里,也算是他们这一边的了。
  他每天要和裴清殊一起上武学课不说,还要时不时地来景行轩补课。而且九皇子的生母庆嫔,还住在荣贵妃的宝慈宫里。这几层关系加起来,已经足以使旁人,尤其是老十这样大嘴巴的人,将九皇子打入裴清殊他们的阵营当中去了。
  裴清殊倒觉得无所谓。九皇子为人虽然冲动了一些,有些恃才傲物,但是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就会打心眼里敬佩。
  从本质上来说,九皇子不是个坏人,只不过是性格稍微有一些偏激而已。只要不让九皇子知道太多他们的秘密,只是平日里相处,问题还是不大的。
  季度考试过去后不久,天下学子期待已久的春闱终于到了。
  相较于往朝而言,延和朝举行春闱的时间比较人性化,从二月推到了三月。这个时候,京城的天气已经比较暖和了,考生们也不必在大冬天里穿着薄薄的衣物进行考试。
  春闱的正式名称其实是会试,因为在春天举行,所以多被称为春闱。
  中会试者,则会成为“贡士”。中了贡士之后的一个月,就要参加复试和殿试。一路过关斩将之后,才能成为进士。
  科举考试向来是由礼部主持的。因为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三皇子都在礼部办差,所以今年会试的这段时间,皇帝就把三皇子叫进了宫,让他给弟弟们讲一讲大齐科举考试的制度和流程。
  其实裴清殊挺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样做的。以前皇后好好儿的时候,也不见皇帝怎么刻意培养三皇子。这会儿皇后倒台了,皇帝却给三皇子长脸的机会,真是越发叫人看不透了。
  裴清殊这回一见三皇子,就发现他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三皇子长得有点像减肥之前的皇帝,身材偏胖。可现在的三皇子,不仅瘦了很多,看起来还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瞧着甚至比大皇子的年纪还要大。
  更重要的是,三皇子眼中的神态,还有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场,都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过去的三皇子是骄傲的,是自负的。可现在的三皇子微微佝偻着肩膀,神情阴郁,一副恨不得在角落里缩成一团的模样。
  果然……皇后的事情,对他的影响很大啊。
  不过裴清殊发现,三皇子出宫之后,还真是在礼部学到了不少东西。给他们讲解科举制度的时候,条理清楚,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讲完之后,裴清殊等人都听得很明白,可三皇子脸上也不见丝毫得意之色,说了一句让他们好好读书就走了,低调到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真是叫人摸不透啊。
  中午裴清殊吃的有点撑,躺下之后睡不着,看今天天气不错,就在庆宁宫里四处走了走。
  路过六皇子的院子时,裴清殊忍不住又是一阵伤感。
  隔壁七皇子的院子里,梨花开得纷纷扬扬。雪白的梨花越过墙围,开到了六皇子的墙头。只可惜,此情此景,六皇子再也看不到了。
  裴清殊长叹一声,继续向前走去。
  路过三皇子的院落时,裴清殊惊讶地发现,里面好像有人在说话。
  他本以为是留守在这儿的宫人之间闲聊,就没当回事儿。谁知那个男人一开口,裴清殊就觉得特别耳熟。
  他下意识地躲了起来。
  听墙角这种事情,宫里的大多数人都有经验。小德子见了他的动作,赶忙机灵地躲到裴清殊后头去,整个过程非常之快,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我他妈都快变成瞎子了,就为了背这么一个破稿子,背了整整十天。钟太医我求求你了,你就直接告诉我吧,我得的到底是什么病!”
  近距离一听,裴清殊就明白了,这是三皇子的声音。当然,是三皇子原本的声音,而不是他今天在长华殿给他们讲课时那种阴沉沉的声调。
  钟太医镇定道:“三殿下又何苦为难微臣呢,李太医不是已经说过了,殿下得的只是皮肤疾病而已,只要悉心调养就会好的。”
  “放屁!”三皇子暴怒道:“我都找宫外的大夫看过了,他说我得的是花柳病!还是会浑身长疹子,眼睛渐渐看不清楚,身体还不听使唤的那种病!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你,我这病是不是去年在慈安宫晕倒那时候就有了的!如果你早就看出来了,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还不让我告诉李太医你给我看过病的事儿?”
  钟太医心中一惊,沉声问道:“殿下可去问过李太医了?”
  “问了啊,可是他就说宫外那些大夫都是庸医,说我是被人骗了。”三皇子急得都快没脾气了,“钟太医,你行行好,你就告诉我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这一年里,你让我注意的事情,我都注意过了,可是这病还是不怎么见好啊。”
  钟太医无奈地说:“殿下,你还是去问问皇上吧。只要你把今天同我说过的话说给皇上听,皇上就会向您解释清楚的。”


第82章 道歉
  昔日里,在皇后出事之前; 三皇子和皇后这个母亲学的; 基本上没有怕过他这个软弱无能的父皇。
  不过自打皇帝狠下心来; 将皇后软禁之后; 三皇子就有些怵皇帝了。
  因为他突然间意识到,以前皇帝好说话,只是因为皇帝不想和他们一般见识而已。一旦皇帝变得心志坚定起来,那他们的富贵也好,生死也罢,其实全都掌握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现在一想到要去质问皇帝,三皇子心里就有些打鼓。他总觉得皇帝变了; 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了。
  可是钟太医执意不肯说出真相; 三皇子也没有办法。要是搁在以前; 他肯定不会轻饶了钟太医。只是现在,皇后倒台之后,他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三皇子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乾元殿求见皇帝。
  见三皇子要出来; 裴清殊赶忙躲到了宫墙另一边的视线死角里去。
  三皇子和钟太医的对话裴清殊听得断断续续; 不过关键信息他已经掌握住了。简单来说,就是三皇子以为自己得了皮肤病,实际上得的却是花柳病。李太医骗了他,钟太医也瞒着他。只是钟太医看起来是和皇帝一伙的,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裴清殊想不明白,正想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忽听背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见过十二皇子殿下。”
  裴清殊心中咯噔一声,吓得差点叫出来。
  他僵着身子转过身来,强作镇定地干笑着说:“你是钟太医吧,呵呵,快免礼。”
  钟太医收起手,看了看四周,随后回过头来,对裴清殊微微一笑:“殿下方才都听到了吧。”
  裴清殊心虚地笑:“太医说什么呢,我可听不懂。”
  “殿下不懂的话,那是最好的。”
  钟太医说话时,一直温和地看着他,像是长辈看小辈一样慈爱,却让裴清殊忍不住心里发毛。
  这……这又是什么意思?
  上次钟太医在乾元殿门口的一个眼神,就让裴清殊疑惑了好久。
  今天……他又这样……
  裴清殊觉得自己实在忍不住了。
  这位大钟太医,肯定知道俪妃和他弟弟当年的事儿,不然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对他一个陌生的皇子这样。
  裴清殊想了想,试探地说:“前几天我去看姨母,也就是恩嫔娘娘,她还提起钟家呢。说是她小的时候,常随母亲回钟家探亲。钟太医和她可相熟?”
  钟太医听他提起恩嫔,勉强笑了笑道:“恩嫔娘娘比微臣小上几岁,还是和微臣的弟弟更为熟悉。”
  裴清殊顺势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