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子奋斗日常-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清殊走在最后面,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对皇帝说道:“父皇,十一哥还在院子里跪着呢,他会不会也中暑呀?”
皇帝无奈地笑了一下,摸摸裴清殊的头:“就你心软。”
裴清殊俏皮地吐吐舌头。
皇帝说:“去让他起来吧。”
“谢谢父皇!”裴清殊说完便转身跑了出去。
目送他跨出门槛之后,皇帝才转回视线,看向钟太医:“这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钟太医露出难以启齿的表情来,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微臣刚才帮三皇子解开衣物的时候,发现他身上起了一些红疹。”
皇帝大惊道:“怎么会呢?!睿儿虽然没有种过牛痘,但他也是种过人痘的啊……”
皇帝会这么说,是因为在宫里的这些皇子之中,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种的都是人痘,从四皇子之后的皇子,才赶上了种牛痘。所以皇帝听钟太医那么说,本能地就以为是落后的种痘技术害得三皇子染上了天花。
谁知钟太医却摇摇头道:“依微臣所见,三皇子得的,恐怕不是天花,而是……花柳病。”
皇帝愣住了。
“花柳病?”他不敢置信地看了一眼床上的儿子,颤声说道:“怎么可能,他才十七岁!”
钟太医连忙低下头道:“其实微臣也并不是很确定,皇上不妨再请两位经验丰富的太医过来确诊。”
皇帝心里头荒凉一片。他知道,钟太医这么说,只是不想说得太过肯定,以免激怒自己罢了。以钟家人的医术,确诊一个花柳病还是不成问题的。
皇帝也不再叫人过来,只是沉声问道:“可有法子治?”
钟太医用袖子擦了擦汗,低声道:“若是三皇子配合的话,可以缓解,但恐怕难以根除。”
皇帝沉痛地叹了口气,对钟太医说道:“这件事情,你一定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钟太医连忙应道:“皇上放心,微臣明白!”
皇帝点点头,让钟太医先退下。自己则走到三皇子床前,冷冷地看着他。
“禄康安。”皇帝咬着牙说:“把他给朕弄起来。”
“这……”禄康安犹豫地看了皇帝一眼,见皇帝坚持,只得掐着三皇子的人中,强行把他叫醒。
三皇子睁开眼后,茫然地看了看四周,最后看向皇帝:“父皇……?”
“混账东西!”皇帝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出宫才几个月,就染上了这种脏病,是不是偷偷摸摸地跑到窑子里去了?!”
三皇子目瞪口呆地看着皇帝:“父皇,您在说什么呢,儿臣怎么会去那种地方?”
皇帝被他气得七窍生烟:“你还给朕装!你得了花柳病,身上起了那么多红疹子,难道自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么?”
三皇子愣愣地说:“儿臣找太医看过了啊,太医说这是一种皮肤病,只要多穿一些,把皮肤遮起来,每日擦上一些膏药就会痊愈了,怎么会是花……花柳病?”
皇帝见三皇子这般神态不似作伪,心中也升起一丝疑惑。
难道,真的是钟太医看错了?
以皇帝对三皇子的了解,这个儿子虽然骄纵任性了些,可是他向来有什么说什么,断然不会有如此高超的演技。
皇帝还要再问,一个太监突然冲了进来,扑倒在地,口中大声叫道:“皇上!”
皇帝皱起眉道:“没规矩的东西,朕让你进来了么?!什么事这样咋咋呼呼的?”皇帝问完,心中忽然一沉,“是不是母后……?”
那太监摇摇头道:“不是太后娘娘,是六,是六皇子殿下……”
皇帝急忙问道:“跃儿怎么了?”
“刚刚,刚才,六皇子殿下忽然口吐鲜血,跌倒在地,现在已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皇帝只觉脑中轰隆一声,有一种天塌了的感觉。
他身形一晃,差点摔倒。多亏禄康安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皇帝。
皇帝颤声道:“快,快扶朕过去,朕要看看跃儿……”
三皇子躺在床上,见皇帝如此紧张六皇子,从鼻子里发出一声不屑的轻哼。
听说六皇子成了那个样子,他也没有要去看六皇子的意思,而是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皇帝赶回正殿之后,远远就听到太后声嘶力竭的哭声。
九皇子跪倒在塌边大哭,宁贵嫔则是拿着帕子,在一旁默默地抹着眼泪。
“跃儿怎么突然就……就成这样了……”先是太后,又是三皇子,再是自己最疼爱的这个六儿子……皇帝突然之间感到心力憔悴。
他转过身,低声问了问刚刚给六皇子诊过脉的太医,得到的答案是,无力回天。
皇帝心中一震,多亏有禄康安在旁扶着才勉强站稳。
他缓慢地,颤抖着坐到六皇子塌前,心疼地帮儿子理顺额前被汗水黏住的发丝。
“跃儿,跃儿啊……是父皇啊,你听得到父皇的声音么?”
皇帝握着六皇子的手说了半天的话,可六皇子只是微微仰着脖子,快速地喘着气,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理。
这边六皇子还没有转好,那边太后忽然哭晕过去,慈安宫里头乱做了一团。
皇帝从太阳高照守到黄昏,终于等到六皇子转醒。
皇帝惊喜地看着六皇子说:“跃儿!”
六皇子对着皇帝勉强地笑了一下,然后吃力地歪头看向宁贵嫔,张口不知说了些什么。
皇帝忙道:“你放心,朕一定会善待你母妃。”
六皇子点点头,又看向嗓子已经哭哑了的九皇子。
“六哥!”九皇子连忙扑了过来,哭得龇牙咧嘴,难看至极,“六哥你不能走啊,你不能就这么丢下我一个人!六哥!”
六皇子看着这个一心追随自己的弟弟,眼圈儿发红,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能艰难地用口型说了两个字:保重。
说完这句话之后,六皇子便头一歪,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站在一旁的太医犹犹豫豫地走了过来,测了测六皇子的呼吸和脉搏,然后跪倒在地上,请皇帝节哀顺变。
短暂的沉默之后,九皇子突然抱住六皇子的尸体,嚎啕大哭起来。
裴清殊人在外殿,都能清晰地听到九皇子的哭声。
他从没有听过如此凄厉的哭声,好像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一样。
想来九皇子已经不仅仅是把六皇子当成哥哥,还把他当成人生的信仰来追随了吧。
只可惜,天妒英才,老天爷偏偏要让六皇子这样才华横溢之人英年早逝,实在是太可惜、太令人遗憾了。
想起自己和六皇子为数不多的接触,裴清殊不知怎的,也不禁落下两行泪来,心里越想越难受。
“六哥……”
七皇子揽住他的肩膀说:“十二弟,节哀吧。六哥病了这么久了,有这么一天,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裴清殊点点头,脑子里头明明清楚是怎么回事,只是心里一时却无法接受。
“只是没想到,六哥竟然会走在皇祖母前头。”七皇子看着内殿的方向,叹了口气,“皇祖母本就病重,知道六哥的事情之后,恐怕会大受刺激吧。”
七皇子说得没错,太后醒过来之后,尽管皇帝已经竭力瞒着了,可太后一会儿不见六皇子便起了疑心。等了半天都没有见到六皇子之后,太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她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走了。
太后原本一心想要催着皇帝赶紧立太子,结果在皇帝下定决心之前,她最心爱的孙儿就已经走了。太后绝望至极,只觉人世间再无留恋,一句话都没留给皇帝,就直接去了。
皇帝一时间悲痛欲绝,悔恨交加。几天的时间里,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处理太后的丧仪。
皇帝按照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辍朝五日。五日后,皇帝颁下诏书,文武百官皆着素服入公署,行三跪九拜之礼。
皇子、宗亲、大臣,后妃、公主、命妇,皆着素衣,每日哭丧三次,为期三天。三天之后,每日哭灵两次,直至太后薨逝二十七天后为止。
这二十七天里,举国上下无论贵贱,皆须戒酒、戒荤腥,食素斋,不得婚嫁、宴饮。各地寺庙需敲钟三万杵,以致哀思。
穿素服,吃斋饭,这些对裴清殊来说都算不得什么,他最发愁的就是哭丧的时候该怎么办。
他和太后没什么感情,除了前几天是想着六皇子才哭的之外,后来裴清殊的眼泪就像是干涸了一样,怎么哭都哭不出来了。
好在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裴清殊把自己的烦恼说给淑妃听之后,淑妃很快就给他了一种催泪的药膏。每次哭丧的时候,只要往眼睛上一抹,裴清殊就会哭得涕泗横流,俨然是一位孝子贤孙。
相比之下,十皇子的伎俩就比较拙劣了。他每次来哭丧,都会怀揣半个洋葱来到灵堂,搞得屋子里头一股洋葱味儿。
因为味道太大,这招数才用了两天,便被皇帝发觉,把十皇子臭骂了一顿,还罚了他半年的月例。
十皇子的腰包本来就不怎么鼓,这样一来,他就不敢再拿什么东西来催泪了,只好在每次哭丧的时候,狠命掐一掐自己的大腿。
或许是由于太后太过偏心六皇子的缘故,裴清殊觉得他们这些皇子里头,没有一个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太后哭丧的。
倒是太后的幼子,裴清殊的九皇叔看起来挺伤心的样子,已经哭晕了好几回了。
相比之下,倒显得皇帝也不是那么的难过了。
裴清殊觉得,比起伤心,皇帝心里更多的是悔恨,悔恨自己没有在太后走之前完成她的心愿,立六皇子为太子。
就算六皇子只能当几天的太子又如何呢,起码是对太后的一种安慰,能让她走的安心啊!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裴清殊怕皇帝郁结于心,会伤了身子,一有时间便去给皇帝按摩捶背,夸他是怎样一位为了社稷着想的好皇帝,让他放宽心,好好保重身体。
好在皇帝不是一个死钻牛角尖的人,不仅是裴清殊劝他,两个贵妃劝他,心腹大臣们劝他,就连他自己也在劝自己,告诉自己他做的是正确的选择,争取早日从那种自责的情绪中走出来。
裴清殊本以为,六皇子走了,太后也薨了,这一年里发生的大事已经够多了。等熬过这一阵子之后,日子就会恢复以前的平静。
谁知太后薨逝的第十三天,也就是六皇子去世后的第十四天,平日里给六皇子看病的太医忽然跪倒在皇帝面前,说出了一个令整个后宫都为之震荡的消息。
第75章 查案
这位太医姓明,是与钟太医品阶相同的正五品太医院院判。打从六皇子出生开始; 就是这位明太医给他瞧病的了。因此六皇子的身体状况如何; 没有人比明太医更加清楚。
据明太医所说; 六皇子虽然天生体弱; 这一年来身子也不大好,但他还远不至于突然无缘无故地咳血而亡。
所以明太医推测,应该是有什么外力的原因,导致了六皇子的死亡。
皇帝听说之后十分气愤,质问明太医为什么不早点说出自己的疑惑。
明太医跪倒在地,颤抖着告诉皇帝,原来事发当日; 他便起了疑心; 只是他的上司张太医等人没有给他近距离检查尸体的机会。他才匆匆看了两眼; 六皇子就被人抬了下去。
按照规矩,人死之后都要停灵七日,再入土为安。明太医本想着次日再验也来得及,谁知六皇子走后没多久; 太后就跟着去了。
当时皇帝悲痛至极; 宫里面乱作一团。明太医没有证据,不敢随意和皇帝说出自己的猜测。
皇帝拉长着脸问道:“那你现在怎么敢说了?跃儿都走了快半个月了,尸体也已经入土为安了,你现在告诉朕跃儿有可能是被人毒害的,是想让朕开棺验尸,让跃儿死了都不得安宁么!”
明太医跪在地上; 声泪俱下地说:“当时皇上太过悲痛,几次哭晕过去,自顾尚且不暇,微臣不敢再刺激皇上,就找到了皇后娘娘……可皇后娘娘说,让微臣不要多事,就这么闭嘴。微臣当时心里就是一凉……”
“皇后?”皇帝拧起眉头道:“你是说,是皇后让你不要再继续追查了?”
见明太医点头,皇帝的怒火并没有消减半分,而是忍不住在明太医背上狠狠地踢了一脚:“混账东西,你既然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为什么不告诉朕?皇后给了你多少银子,让你为她隐瞒她做的那些好事?”
“皇上,臣冤枉啊!”明太医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在宫里也算是有些名望,此时却是毫无形象地伏在地上,涕泗横流地说:“微臣从头到尾,都没有收皇后娘娘的任何东西。只是臣那日回家之后,就得知臣三岁的幼子被人给绑架了。绑匪不要一两银子,只要微臣闭嘴,不要再继续追查六皇子的死因……微臣知错了,微臣不该为了一己之私隐瞒皇上,可是臣实在是没有办法呀!”
皇帝冷眼看着他说:“那你现在怎么肯说了?”
明太医哭倒在地,断断续续地说:“因为……因为臣的幼子,还是被他们给杀了呀!若不是臣早早将其他家小转移,他们恐怕就要灭臣满门了啊!”
皇帝越听心里越沉,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对明太医说道:“你起来。从今日起,你就住在宫里,哪里都不要去,朕会派朕的亲兵保护你。等到需要你的时候,朕自会叫你出来作证,你可敢当面与皇后对质?”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小儿子,明太医咬着牙点了点头。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明太医揭发皇后毒害六皇子一事,很快就在宫里头传开了。
皇帝难得果断一次,让人围了皇后的坤仪宫,将皇后软禁起来。
太后刚刚薨逝不久,丧仪还需要有人来主持。皇帝考虑过后,决定让荣贵妃暂时代行皇后之职,暂领后宫。
皇后谋害六皇子一案,则交给全贵妃来调查。
裴清殊觉得,皇帝这样做,应该是他十几年来积怨下来的结果。因为皇帝明明知道,皇后和全贵妃是有过节的。
如果让荣贵妃查案的话,皇后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要是把皇后交给了全贵妃,那等待皇后的将是什么样的结局,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全贵妃得了皇帝的命令之后,几乎将坤仪宫挖地三尺。名义上说的是要找出皇后毒害六皇子的证物,可她若想要在搜查过程中做一点手脚,简直不要更容易。
不过,全贵妃这个人就像她的封号一样,办事向来十分周全,是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才想起来对皇后下手的。因为如果皇帝没有选择让她来查案,而是让荣贵妃来查的话,那么这样一个扳倒皇后的大好机会就要错过了。
最后全贵妃搜出来的物证,的的确确是皇后自己的东西。那是皇后托人从宫外偷偷运来的毒药,专门为六皇子准备的。
现在人证物证都已经有了,可全贵妃觉得,要想扳倒皇后,光凭一个明太医的话恐怕并不够用。于是全贵妃便将皇后宫中的宫人全部押入大牢,严加审问。
皇后其人,并不擅长笼络人心。没审几天,便陆陆续续地有宫人招出皇后的罪行,只是他们供出来的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不涉及六皇子性命。
查案的关键,还是在皇后的心腹秦姑姑身上。
那秦姑姑可是个硬骨头,她终生未婚,没有子女,寡母早逝,没有什么牵挂。她几乎可以说是与皇后相依为命,是这世上对皇后最为忠心之人了。
全贵妃用尽刑罚,也没能让秦姑姑张口供认皇后的罪行。全贵妃虽然生气,但出现这样的情况,也算是在她的意料之中。
好在她并不将宝全都压在秦姑姑一人身上。她还请示皇帝,捉了太医院的张太医。
张太医是正三品太医院同知,算是皇后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只是这张太医年老体衰,到底不如秦姑姑骨头硬,严刑拷打了几天便招了。
张太医承认,皇后的确曾经咨询过他,什么样的毒能让人看起来像是自然死亡。虽然从皇后宫里搜出来的毒并不是经张太医的手带入后宫的,但张太医见到六皇子的死状之后,便猜测是皇后下的手,所以下意识地为皇后隐瞒,不让明太医等人检查尸体。
得到张太医的口供后不久,秦姑姑受不住严刑,死在了牢房里。
全贵妃虽然生气,但也并不慌乱。她让人把秦姑姑伪造成畏罪自杀的模样之后,就将早已写好的供罪书上呈给皇帝。
这回,人证物证都很齐全了。
皇帝思考了很久,该怎样处理这个害死他儿子的皇后。
从皇后被囚禁开始,皇帝就把查案一事全权交给了全贵妃,没有再见过皇后一面。不过他让禄康安去看了两次查案的情况。
据禄康安所说,皇后娘娘打从被软禁开始就一直在喊冤,说要面见皇上,当面向皇帝解释。皇帝当时在气头上,不想去和她吵架,就一直都没有理会她。
可这会儿事情已经到了最后一步,皇帝觉得,他们到底夫妻一场,是该见皇后最后一面,和她把事情说清楚。
因为知道皇帝要来,全贵妃赶紧让人把皇后收拾了一番。
这些日子里,全贵妃倒是没有怎么借机折腾皇后,只是也没有如何善待她。
出事之后,皇后就没有换过衣服、洗过澡了。因为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皇后吃不习惯,加上心中郁结,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眼窝都凹陷下去,看起来老了十多岁。
皇帝看到自己的结发妻子憔悴成如今这般模样,心里头也是十分不好受。
想当年他尚年少,刚刚娶妻的时候,也曾在心里发誓要一辈子对她好。两个人相敬如宾,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只是没想到,皇后会是那样一个性子,仗着皇帝好说话,动不动就给他脸色看,没有一点正妻的气度。
刚开始皇帝还哄着她,可是哄着哄着,就累了,烦了。
皇后又不是生得国色天香,性格不好,又没有什么才情,皇帝能喜欢她什么呢?
只不过是出于责任,皇帝才会每个月过来这里看她几次,商量一些事情罢了。
如果不是六皇子的事情,皇帝觉得,他可以勉强这样凑合下去,和皇后凑合一辈子。
可是现如今,皇后毒害了他的儿子,还是他最心爱的儿子,这是皇帝无法容忍的事情。
皇后,触碰到他的底线了。
……
皇后困在坤仪宫里,除了那个她恨不得活活掐死的全贵妃之外,好些日子没有见过外人。冷不丁见到皇帝,皇后还愣了一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待她回过神来之后,皇后立马扑了上去,抱住皇帝的大腿,尖声叫道:“皇上,妾身是冤枉的啊,都是全贵妃那个贱人陷害妾身的啊!”
皇帝冷眼看着她说:“人证、物证都已经找到了,你还要抵赖么?你的心腹张太医已经招了,秦氏也已经畏罪自尽了,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皇后愣了愣,忽然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你说什么?阿若死了?!”
皇帝没有听过阿若这个名字,不过略一猜测便知道,应当是秦姑姑的闺名。
一想起秦姑姑临死前的认罪书,皇帝便恨得咬牙切齿:“她死了又如何,她那是死有余辜!你们合起伙来害死朕最心爱的儿子,难道不该死么?!”
第76章 指责
皇后慢慢地松开了抓着皇帝的手。
她低头哽咽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 看向皇帝; 声音嘶哑地说:“我没有害死你的儿子; 从来都没有!”
皇帝冷笑着说:“事到如今; 你还想狡辩?那朕就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你告诉朕,从你宫里搜出来的毒药是怎么回事?别告诉朕,那是你想用来服毒自尽的。”
皇后用手撑着身子,向后挪了两步,从皇帝的阴影中挪了出来。她浅笑一声,幽幽道:“皇上想听实话么?那我就告诉您。那药的确是我托人寻来; 想要给老六使的。只不过我还没来得及下手; 您那心尖子就没了。”
皇帝轻哼一声; 不屑地说:“你觉得,朕会相信你的说辞么?”
皇后一改之前的态度,不哭也不嚎了,而是用一种冷冰冰的口气说:“我知道皇上早就厌了我了; 只是苦于找不到我什么大的错处; 一直拿我没办法罢了。可是皇上,你知道么,全妃她们一心盯着我这中宫皇后的位子,所以害我,我能理解。只是皇上你……我们可是结发夫妻啊!您竟然帮着外人一起来害我,我可真是心寒呐!”
皇帝怎么都没想到; 案子都查到这个地步了,皇后不仅不跪下来求他,还倒打一耙,指责起他来了。
皇帝气不打一处来地说:“朱氏啊朱氏,你总怪朕看不上你,可你做的是朕让你看得上的事儿么?你看看你的样子,从头到脚有没有一点母仪天下的气度?无论跃儿是不是被你害死的,你都已经有了害人之心。你这个皇后,朕不能留了。”
许是终于看清了皇帝的态度,皇后也不再苦苦哀求,而是讽刺地笑了笑,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皇上啊皇上,你终于肯说实话了。其实在你心里,你也是信我刚才说的那番话的,对吧?你明明知道我是被人陷害的,可你还是要处置我。因为这就是你的目的对么?你就是看不得我好过!想要让我难堪,想要要我的命!”
“你能不能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的身上?从始至终,你就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么?”皇帝说着说着,好像是在说服自己一样,“谁知道你是不是在演戏骗朕呢!不管你怎么说,现在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你,就是你害死了跃儿。”
“皇上,我都沦落到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必要骗你呢?我朱氏是不是一个有心计的人,十几年了,您应该看得很清楚。我做过什么事,我会承认,可我没做过的,就是死我也不认!”
见皇帝露出犹豫的神色来,皇后继续说道:“而且皇上,您也不好好想想,如果真的是我害死了六皇子,那他已经死了好些天了,我为什么还要把毒药留着,藏在我自己的寝宫里?这不是找死么?”
“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可能是没来得及处理掉吧!”皇帝烦躁地说:“朕只要知道,你刚才已经亲口承认了要害死朕的儿子,至于动机是什么,朕不用问也清楚,就是为了你那个不争气的儿子!”
提起三皇子,皇后的脸色略有变化,像是有些后悔自己刚才和皇帝说话时言辞太激烈了。于是皇后稍微缓和了语气,沉声说道:“皇上,睿儿不仅仅是妾身的儿子,也是皇上你的儿子啊!他小的时候,您也是很喜欢他的不是么?他虽然被我宠的有一点小脾气,但您知道,他心眼不坏,不是个坏孩子啊!”
“有你这样恶毒的母亲,能教出什么好儿子来。”皇帝想起三皇子身上的疹子,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是皮肤病还是花柳病。最近六皇子和太后相继离世,又闹出皇后这档子事情来,三皇子的那点“小毛病”他都顾不上过问了。
“皇上,”皇后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再次跪到皇帝面前,“我打算毒害六皇子的事情,睿儿一点都不知情。他早就搬出宫去了,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和他商量过的,皇上千万别因为我而迁怒于睿儿啊!”
“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你还奢望让朕立老三为太子么?”皇帝口气冷淡地说:“朕只能答应你留他性命,至于太子之位,这辈子都不要想了。”
皇后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等到将来皇帝百年之后,她就能像之前的太后一样,成为后宫里最尊贵的女人,再也不用看谁的脸色了。
可是现在,皇帝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完全打破了皇后一辈子的梦想。
皇后的梦,碎了。
她突然眼前发黑,耳朵里也轰隆轰隆地响起响雷一般的噪音。她什么都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如同一个被抽去灵魂的木偶一般。
皇帝看她这个样子,心里头又气又恨,又有一丝可怜。
他叹了口气,转身正欲离开,忽听皇后心平气和地问了一句:“不立睿儿,那你想立谁呢?”
皇后竟然这么平静地问皇帝,想要立哪个妃嫔所出的皇子为太子,实在出乎皇帝的意料。
他回过头看向皇后,还没有开口,就听皇后问道:“是大皇子么?他有勇无谋,是诸皇子之中功课最差的一个。你立他为太子,是嫌大齐气数未尽么?”
“老二?他荒淫无道,还在宫里时便与内监不清不楚,出宫之后更是养了一院子的美人。这样的人,你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还是说,老四?那个不通人情世故,只知道吟诗作对,画花画鸟的老四?别笑人了,皇上。”皇后笑了两声之后,缓缓收起笑容,目光锐利地看向皇帝,“你向来只知道指责我不会教儿子,可是你忘了,‘子不教,父之过’,你的其他儿子又好到哪里去了么?!是,老六是不错,聪明又懂事,可是你别忘了,他是天赋异禀,不是你教的好。你啊,才是那个自己什么都不是,只会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的人!”
“够了!”皇帝被她激得忍不住大吼一声,青筋暴起,“你给朕住嘴!立谁为太子,朕自己心中有数,用不着你这个无知妇人在这里胡言乱语!”
皇后好像没听到皇帝的话一般,大笑着躺在了地上,神情轻松,好似一个疯子一般。
皇帝厌恶地看了她最后一眼,甩袍快步离去。
……
天气转凉之后,太后过了五七,裴清殊他们身上日日戴着的孝终于可以拿下来了。不过身为皇孙,裴清殊他们还需要为太后守孝一年。
皇帝是天子,可以以日带月,守孝二十七天就可以了。不过其他的宗亲王爷和长公主,就要守满二十七个月。
在守孝期间内,他们不能婚嫁,不能饮酒作乐,夫妻不能同房。对于裴清殊来说,影响倒是不大。不过像四皇子和令仪他们这样年纪较长的,婚事就要再往后拖一拖了。
皇后毒害六皇子一事,按说已经查明了真相。可是不知为何,皇帝迟迟没有处置皇后,而是将皇后一直软禁在坤仪宫内。
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务,目前是由全贵妃和荣贵妃两个一起处理的。
没有了太后和皇后在头顶上压着,两个贵妃在后宫平分秋色,暂时维持住了一种诡异的平衡。许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双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生养息。
后宫看似平静了下来,可是皇帝一日没有处置皇后,众人的心便悬着一日,不知道宫里接下来的风向会如何变动。
皇帝会废后么?如果皇帝废了皇后,那三皇子就不算是嫡子了。六皇子已死,那么皇帝是不是就要立大皇子为太子了?
皇帝过去一直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这么大的事情,按说他一定会找人商量才对。
可是这一回,无论是公孙先生,还是内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