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爷,黑化步伐要稳-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酒的后劲,还真他妈足啊……宋寒枝想着想着,就已看不清眼前,不觉扔了杯子,开始身形不稳起来。
“谁让你逞强,撑不住了可没人……”顾止淮话还没说完,宋寒枝就晕乎乎地往后仰去,顾止淮见状迅速地伸出手去,一把揽住宋寒枝的腰,顺势一勾,便将她抱在了怀里。
赵成言抚掌,似是看懂了什么,笑道:“今晚这丫头估计是打架打累了,横竖现在婚宴已是礼成,顾兄不如现在就将她带回去。皇上和丞相那边,我替你通报一声。”
“不必了,我自己的事,不必劳烦赵兄。”顾止淮拖住宋寒枝的腰,忽而抬头,变了眼神:“关于这丫头的事情,我想,赵兄最好还是守口如瓶。”
“我影门的事,想必赵兄很是清楚,若是不想牵扯到无辜,赵兄最好按照我说的来。”
“自然。”赵成言回答得云淡风轻,丝毫不像被威胁的样子:“只是顾兄,你不必担心,我并不觉得,我会害了这个丫头。真正威胁这个丫头的,我不说,顾兄应当清楚。”
顾止淮深深看了赵成言一眼,随即打横抱起宋寒枝,吩咐了王敬伦一声,便自侧门,离开了盛天殿。
经过一夜的折腾,他出宫时,已是将近黎明的天色。眼前的长空是淡墨一样的颜色,只有远处的天边有一线光亮,悬在楚都重叠的宫殿之上,清气盈满天地。四周都似蒙了一层纱,瞧得见,却又看不清。长街寂寂,身后的楚都尚是一片欢腾,仿佛片刻前的骚乱与杀戮只是一段插曲,一切都还是好好的模样。
可顾止淮并不觉得。
方才大乱刚解,宋寒枝就凑到他跟前,将外间发生的事全数说与了他。毒双在宫殿内被一针刺死,襄水之上的一伙贼人借船逃去,以及不知道何时混进队伍的刺客,都让他无比警觉。
他自诩做事滴水不漏,狡兔三窟,却还是在今夜失了手。而与他对弈的人,正毫发无损地坐在盛天殿内,谈笑风生。
宋寒枝的一席话更是扰乱了他的心绪。
“主子,你说,毒双都被人扒出来了,我是不是也会被扒出来?我要是也被暗害了,一刀毙命,那你给我的银子不就可惜了?”宋寒枝倚在柱子旁,看着彼时的楚秉文和赵静歌,良人成双,高烧银烛,一时感慨道。
顾止淮喝止了她:“你闭嘴。”
宋寒枝无所谓地摇头:“我是认真的,干我们这一行的,能多活一天就是一天,指不定哪天就栽了。所以啊,我劝你不要克扣我的银子,说好了给多少就得给多少。”
“我能走到现在,绝不是靠运气,可我要是想继续活下去,还是要靠我运气的。而且,我这人有点倒霉催,运气一直不怎么样。”
其实她的后文是,所以,等老娘攒够了银子,就卷铺盖走人了,还管你个屁的影门。老娘要离你们远远的,去过几天安生日子。
顾止淮却没了回答。
不会的,他不会让宋寒枝死的。
他曾眼睁睁看着她去送死,可她却阴差阳错地活了下来。她自乱世之中,从一个随时会饿死的街边小乞丐,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血雨腥风有,尔虞我诈亦有,小小的孩子一般的人,就那么一声不吭地爬到了今天的位置。
她能自如地谈论生死,能想当然地看尽后路,可顾止淮却不能。
他不能眼睁睁地再次看着宋寒枝去送死。
赵成言离开时说的话,他都懂。
马车轰隆着从后方而来,王敬伦带着一队人,赶到了顾止淮跟前。
“主子。”
“嗯。”顾止淮将宋寒枝放在了马车上,看了看此刻她正睡得憨红的脸,薄薄的青衣皱成一团,便脱下了外衣,替她盖在身上。
“将她好生送回府上,不要惊动任何人。”顾止淮最后看了一眼宋寒枝,下了马车,说道。
“是。不知主子现在去哪儿?”
“我自然是回宫内,还有一堆麻烦要料理。对了,江修齐那边怎么样?”
“的确如主子所料,镇远王见江总管要赴江北,故意派人使绊子。江总管在路上耽搁了两三天,估计这才离开天启,进入江北境内。”
“人没事就好,让狼卫不要放松警惕,镇远王虽是鞭长莫及,可江北那边也不太平。”
“是。”
顾止淮吩咐了数句,便放了一行人走。远远望着马车渐驶出了宫门,消失在拐弯路口,这才抬脚,向宫内赶去。
早间的晨风清爽,将顾止淮的袖袍刮得不住摇动。原本坚持不动摇的他,在此时,在盛天殿里,为了不知是何的执念,要更改决心,做出一个他过去想都不会想的选择。
清灰的晨色里,盛天殿有了倦样,红烛燃尽,楚秉文也早已携着赵静歌回了纯元殿,顾止淮再进来之时,宴会已快收尾。
顾遂锋被一群人簇拥着,正准备出来,突然见到去而复返的顾止淮,不由问道:“你又回来干什么?”
“我来,只是为了给你说一声。我答应你。”顾止淮的声音不算洪亮,却也清晰明朗,教人听得清楚。
一群人皆是不明就里。
顾止南站在一旁,神色复杂:“你说这话何意?倒把一群人听得云里雾里。”
顾遂锋从后面猛地走出来,推开顾止南,有些颤抖地说:“你再说一遍?”
“我说,我答应你。”顾止淮目光平静,话一说完,楚都高高的宫墙上,新阳自如墨的天际挣脱,一下照在了顾止淮的身上,恍如神迹。
无论前方是万丈荣光,或是万丈悬崖,为了所在乎的人和事,我都该去试试。
天光渐渐布满了楚都,市井生活开始步上正规,人们来来往往,喧嚷不住,有些消息就传播地格外快。
比如,昨夜盛天殿内,太子大婚时,进了贼人,还闹出了不小动静。
又比如,老皇帝不管贼人如何闹,依旧是坚持完成了太子的大婚。
再比如,顾家小公子,当着一众高官宦臣,答应成为影门的接手人。
是的,无论是江修齐的苦口婆心,抑或是顾遂锋的威逼利诱,都没能将其拉回一步的顾止淮,昨晚上不知中了什么邪,忽然就答应了。
对此,一众街市上嚼舌根的人,讨论了半天,终究是得出了结论:不了解,不清楚,不明白。
顾止淮是出了名的怪性子,性格难以揣测,谁知道他突然间经历了什么事,一夕间就主动承下了影门这担子。
对此,各方势力皆是重新打量起顾家。原来的影门归顾遂锋管,毕竟是上过无数次沙场、杀敌无数的老将军,手下的影门自然不弱,在楚国内也是杀出了名声,其中更以影门十八卫的名声为最盛。
而现在,楚国内最为剽悍的一支军队易了主,大权交给了顾止淮,正是翩翩少年郎的年纪,还恰巧生了一副好面容。众人皆是好奇在这如玉公子的带领下,影门是否能雄风依旧。
太子大婚第二日,宋府的女眷冒着晨光回到宋府,彼时宋寒枝正睡得不能再死了,天大的动静也没吵醒她,直到暮时,终觉睡累了,方慵懒地从被窝里探出头,伸了个懒腰。
顾止淮这家伙故意的吧,一杯酒而已,自己就睡了一天,简直比迷药还好用啊。
不过借此,宋寒枝也算是对自己的酒量有了清新的认识,不不不,自己就没有酒量一说,这辈子怕是都不会碰酒了。
宋寒枝把兰花叫了进来,高高兴兴地张罗了一桌子的饭菜,正啃着鸡腿,便听见了顾止淮接手影门的消息。
这……
好像有点刺激啊。宋寒枝楞了一会儿,摇摇头,低头继续啃起来。她本准备好好权衡一番利弊的,可权衡来,权衡去,自己还是要被顾止淮那小子管,那还权衡个屁。
不想了不想了,按柳氏的性子,晚间必会将一大家子姐妹拖过来嘘寒问暖,自己还是赶快吃完了睡,睡了那一大家子就无话可说了。
果然,柳氏半道上就听闻宋寒枝梦中忽坐起,风卷残云地收拾一大桌子菜后,又麻溜地爬到床上睡了,自己也不便去打扰,只好带着一群人又回来了,当夜无话。
第23章
楚秉文大婚三日后,市斤上开始流传一个故事,说是楚历五月初八,楚秉文大婚那一晚,有人曾在天启之地目睹泗水倒流,沿途山崩地裂,月隐星河。
与此同时,江北亦传来消息。原本一片晴好之地,在那一晚狂风暴雪,不少房屋皆被暴风雪摧毁,死伤无数,流民遍野,开始向天启一带迁徙。
楚国建国这么多年,如此严重的天灾,实属少见。
再加上那夜宫中进了刺客,还闹出了不小动静,实乃人祸。这天灾人祸加起来,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场大婚进行得毫无祥瑞之意,更像是不幸降临的前兆。
“所以啊,哥儿几个听我分析,是不是觉得有些忒邪门了?”
已是六月初的时节,楚都内一唤为温玉轩的茶楼里早已挤满了人,台下一群人在闲着话家常,其中一长着络腮胡的汉子压低了嗓音,向围坐的一桌人小心翼翼地说着。
“邪门,当然邪门,我看这定是灾祸要来领的征兆,看来,老天爷是真的动了怒,这太子的婚事,怕是不吉利啊。”
“真的假的?这么玄乎?”
“我看有道理,楚国怕是要不太平了。”
台下的人叽叽咕咕,台上却有一群千娇百媚的舞娘,是异域的装扮,红纱覆面,长裙曵地,一双大眼睛流转生采,教台下的人几乎都快被勾了心魄。
茶楼的最中间,坐着一个白衣公子,茶桌虽大,却只坐了他一人,还有两黑衣侍卫站在身侧,看上去身份不凡。这公子全程安安静静,大部分的时候都在低头喝茶,偶尔抬头,也不过是瞥向戏台上的舞女。
待茶壶里的水冷却,这公子眉眼不动,只是将茶杯轻轻扔在了地上,掷地有声:“动手。”
立即从茶楼里外暴起一群带刀侍卫,一阵杯盏破碎声里将方才散播谣言的人全部扣住。戏台上一群舞女惊叫着四下逃开,唯有一个身形最小的舞女,在台上朝那白衣公子点点头,便身形敏捷地爬上茶楼高处,掏出衣物里的匕首,一脚踢开雅间的窗,翻了进去。
片刻之后,茶楼里的闲人散尽,只余下被刀架住脖子的一群人瑟缩在地上。顶楼里的雅间尚有打斗声,且愈发激烈。
这白衣公子,便是影门的新掌门人,顾止淮。
顾止淮听着雅间里打斗不停,一时皱了眉,刚准备叫两个人上去帮帮宋寒枝,便见一个男子被踢出了门窗,直直地从高处砸在地上,在凌乱的桌椅间挣扎,仔细看去,竟是双手已被斩去,血流成河。
一个了,顾止淮挥挥手,便走上来一群人,将这人拖走了。
不多时,剩下的三人皆被踢下来,顾止淮照单全收,一一押了下去,温玉轩这一打着茶楼名号的细作据点,算是在今天收了尾。顾止淮摇着扇子,坐在桌上颇是悠闲,静静等着穿着暴露的舞女宋寒枝下楼。
顶楼安静了会儿,接着,宋寒枝小小的脑袋便从破碎的窗户间伸出来:“把衣服拿上来。”
顾止淮故作正经:“今日走得急,没给你预备衣服。”
宋寒枝大窘,看了看上下漏风的舞女衣服,喝道:“那便去买!你想让我衣冠不整地下来吗?”
“方才见你在台上跳得很是尽兴,怎么这一下了台,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你闭嘴!还不是你给我找的破差事!”宋寒枝一想到为了今日混进来,跟着江修齐到处逛窑子,才算是磕磕绊绊地把舞学了下来,就气不打一处来。
她是影门十八卫,是打架杀人的刺客,竟然被逼到了去逛窑子跳舞的地步?
宋寒枝再次为自己的前程担忧起来。
顾止淮打趣完了,收了折扇,将准备的衣物拿来,亲自给她送了上去。
“可要穿好了再出来,还有,舞跳得不错。”
“你可以滚了。”
顾止淮将衣服扔了进去,不急不慢地踱下楼,吩咐道:“把屋子收拾干净了,所有文书信件都要整理好,今晚之前送去洛水间。”
“是。”
一场皇城大婚,就牵出了这许多事,尤其在楚都,流言似瘟疫,一点不当言论便能波及四海。这段时间,楚都已是被这些谣言祸害得鸡犬不宁,草木皆兵,顾止淮不得不下狠手,但凡造谣者,格杀勿论。
与此同时,顺着造谣者这条线,影门已是顺带摸出了好几个据点,都是镇远王安插在楚都,为散播谣言所用。眼下这个温玉轩已是被捣毁的第四个据点,刚刚开张不过几日。
宋寒枝换好衣服,只觉得松松垮垮,只好扯掉那舞衣上的腰带,一把系在腰上,边打着结边下了楼。
这段时间宋寒枝跟着顾止淮四处跑,楚都内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走了个遍,原本就瘦小的她,现在看起来更是瘦的凄凄惨惨,系上腰带后,盈盈一握的腰登时显露无疑。
“主子,接下来去哪儿?”
“天香楼。”
“天香楼?这名字好熟悉啊,难道天香楼也被镇远王拿下了?”
“你脑子里一天在想些什么?”
宋寒枝:“……”
当宋寒枝跟着顾止淮走到了天香楼,闻到饭菜的香味,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原来顾止淮的意思是让自己来吃饭。
只是好巧不巧,又是这天香楼。
上次江修齐也是,她自觉之前有些对不住江修齐,为了还他的人情,答应请他在楚都内逛一圈,花销她给。江修齐刚刚从江北回来,一路舟车劳顿,听见这话,登时精神就好了,从早上就溜出去,大大小小的亭台楼阁、茶楼戏院逛了个遍,还颇是豪爽地在天香楼点了一大桌子吃的。天香楼本就是楚都内最负盛名的地方,吃喝具有,玩乐亦有,东西自然不便宜,宋寒枝欲哭无泪地看着自己快见底的钱袋,默默别过了脸去,愣是没忍心下一筷子。
果然,比起自己掏腰包,还是蹭吃蹭喝来的好。
不过,对于宋寒枝来说,天香楼比较特殊,如果可能的话,她希望顾止淮永远别来这个地方。
“你又怎么了?魂不守舍的?”顾止淮已经坐下,宋寒枝还在后面拖着步子,一副装满了心事的样子。
“没什么,我只是不太饿。”
顾止淮:“……”
这绝对是个笑话。
“不饿也要给我吃,也不看看自己瘦成了什么样。”
宋寒枝乖乖地坐了下来,等到小厮把饭菜端上来,还真是没胃口的样子,心不在焉地挑了几碟菜,吃了两口,便撂下筷子:“我吃饱了,我们走吧。
顾止淮手里的一盏热茶都还没喝完,闻言瞥了她一眼,道:“你今日中风了?”
宋寒枝一时噎住,只好又拿起了筷子。
“你在躲什么?”顾止淮放下茶,继续不咸不淡地说。
“啪嗒。”宋寒枝手里的筷子顿时掉在了桌上,随即有些心慌地捡起来,道:“哪有,想必是今日打架打得乏了,这才胃口不好。”
“原来如此。”顾止淮眉眼一动,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叫了一个小厮上来。
“你们这里,最小的仆人多少岁?”
宋寒枝的心顿时被揪了上来,看这架势,顾止淮好像是知道了什么……
“爷,我们这里只收十三岁以上的人。”
顾止淮摇头:“不对,应该比这更小。”
看了一眼紧张的宋寒枝,顾止淮继续道:“你再仔细想一下,应该只有八九岁。”
宋寒枝的小脸顿时煞白,去他妈的好像,顾止淮这就是知道了!
“哦,我想起来了,爷,我们这里几个月前是收留了一个不大的孩子,掌柜的看他快饿死了,就把他招了进来。小孩子嘛上不了台面,就在下面刷刷碗什么的,爷要是想见他,我现在就把他叫过来?”
“不必了,你下去吧。”顾止淮挥手道。
“好勒,爷。”
宋寒枝此时笑得比哭还难看,结结巴巴了好半天:“那个,我不是,你,是不是知道了?”
顾止淮不动声色地端起了茶。
“你说呢?”
“武晋祠一家,共有二十一人。我很是好奇,你能眼睛都不眨地地杀了其他二十人,为何偏偏对那小孩子下不了手?”
宋寒枝一愣,咬咬牙将筷子放下,面上是从未有过的正经之色:“顾止淮,我这一生从没有求过别人,但今天我求你,放了那个孩子。”
风自窗刮过,宋寒枝及腰的软发在衣上来回摩挲,脸上倔强而又不服输的凝重之色让顾止淮滞了滞,他忽然想起来,两年前他在庆云镇第一次见到宋寒枝时,她就是这副模样,时至今日,她骨子里的本性,是一点也没有变。
把玩着手里的茶杯,顾止淮偏了头:“理由。”
“武晋祠确与齐王有来往,无论是打击齐王,还是斩草除根,武晋祠一家的确该杀。可武嘉只是个八岁的孩子,他对此一无所知,不应该因为他父母的过错而被杀。”
“可我记得,当时你接到的命令,是杀了武晋祠满门,你私自放了武嘉,若是父亲知道了,怕是不会饶你。”
“所以我求你,不要将此事告诉任何人。你要我做任何事我都答应,只要你放了那个孩子。”
宋寒枝想起她的刀刺向武晋祠时,武嘉瑟缩在院子里的眼神,那种迷茫无措的眼神,叫她一下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心下一时软了下来,几次三番提了剑,都没忍心刺下去。
有过之人,她能毫不犹豫地杀,可无过之人,她下不去手。
罢了,她收回剑,打晕了武嘉,将他扔在天香楼的后院里,便走了。
“宋寒枝,你要知道,怜悯这种东西会上瘾,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顾止淮安静了好一会儿,方轻轻说道。
“我不后悔。”
“我答应你,这件事我会压下来。但是你要明白,这是我唯一一次手下开恩,若是你下次再敢枉顾命令,我不会饶过你。”
宋寒枝心里的石头登时落了地:“谢主子。”
顾止淮喝起了茶:“先别谢,你说的话我可都还记得,算上群芳阁那一晚,宋寒枝,你可欠我两个人情了。”
第24章
宋寒枝虽然书读的少,但一加一等于二她还是会算的。她有时候会想,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她有机会摆脱影门的控制,远走他乡,那她欠顾止淮的人情,无论是多少件,怕是一辈子都还不上了。
“顾止淮,谢谢。我会偿还你的。”这话颇是底气不足,宋寒枝的声音低到自己都快听不见。她忽然有点愧疚,顾止淮待她不薄,可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攒钱,然后卷铺盖走人,似乎,不大厚道了点。
“知道就好。”顾止淮恨铁不成钢地瞥了宋寒枝一眼。
宋寒枝心虚地想要开溜:“那个,我爹今天在家,我要是回去得晚了,估计会被抓包,要不我先走了,你一个人坐着喝会儿茶?”
顾止淮头也没抬:“去。”
宋寒枝忙不迭地站起来:“那我走了,不奉陪了。”说完便掀开珠帘,小小的身形渐从楼梯下去。
顾止淮放下杯子,起身站在栏杆处,掀开珠帘,便见下面的宋寒枝刚刚出了门,在人群里有些艰难地挤出去。发烫的阳光洒在顾止淮的手上,也将宋寒枝包了进去,他伫在这里,手里握着的,仿佛是她的温度。她一如既往的瘦小,迎面走来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她体型的两倍,齐肩的软发随意搭在身后,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未及笄的顽童。
说到及笄,他忽然想起来,宋寒枝今年已是及笄之岁了。也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自己的生辰,若是记不得,那该找个什么由头去补她的及笄之礼?
宋寒枝一阵推搡,慢慢走到长街的尽头,接着转了个弯,便在顾止淮的视线里消失了。
此时的顾止淮还没意识到,不久之后,他将面临相同的情景。他站在高高的楼台上,眼睁睁看着宋寒枝一步一步地走出视线,也一步一步地走出他的生命。
长街的风刮起顾止淮的衣袖,他忽而自嘲般地笑起来。
顾止淮,你上过杀场,淌过苦寒,江北千里的冰山雪原都不曾憾动过你,而如今,一个小小的宋寒枝就教你没了办法,失了后路。
遇到宋寒枝,他再也不是那个狡兔三窟的冷面将军,每一步棋都不自觉地循着宋寒枝的轨迹,铤而走险,破釜沉舟。
宋寒枝,你要知道,我不过是帮你瞒下一件细微之事,你便感恩戴德。若是我告诉你,我枉顾我十七年来坚持的道义,放弃为之隐忍修缮十七年的兄弟之情,而当着天下所有人的面接下影门,也是为了你呢?
为了你不再像两年前一样生死未卜,也为了不再眼睁睁看着你去送死。
你说你会偿还,可是我又能让你拿什么偿还呢?
苦笑一声,顾止淮放下了珠帘。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他比谁都清楚,这是一场不公平的赌局,谁先动了心,谁就输了。
他想起宋寒枝方才神色认真,脱口而出的一句:我不后悔,亦是心神荡了荡。
那便输了吧,我也不后悔。
楼下传来繁杂的脚步声,被顾止淮安排在宫里,已是许久不见的王敬攸突然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
“主子,刚刚接到消息,皇上午时中风,现在已经在寝殿里昏迷不醒接近一个时辰了。去看病的太医都说,皇上这次,怕是熬不过去了。”
天灾人祸尚在,正是谣言四起的时候,楚怀远这风中的也太不是时候。
“蠢货,既是午时发生的事情,为何现在才说!立即传下去,楚都各道宫门派重兵把守,自现在起,任何人不能出宫,但凡要进宫中的人,须得搜身三次。任何人不得言论此事,违者处死。”
“是。”
“楚都内还有四处已经被证实的细作据点,不用等了,立即派出狼卫,明天日出之前,我要这四处地方没有一个活口。若是逃了一个,所有人提着人头来见。”
“是。”
镇远王存了心不让他好过,楚都内四处安插探子散播谣言,为的就是这一天。只是顾止淮没有料到,这一天竟来的这么快。
当今楚王楚怀远征战一生,待平复河山,已是将近花甲之岁。常年的征战让他身体不堪重负,膝下子嗣亦是体弱多病,唯有一个楚秉文平安至今,却也是个言语不通的傻子。
若是楚怀远一死,那必定要扶持楚秉文当皇帝,他相信,到时候不止是镇远王,天下所有怀有异心的人都会按捺不住,造反一事,只是早晚而已。
他的手攥成一团,顾遂锋阴恻恻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楚都变天了。
当晚,楚宫兵马来往,严防部守,冲天的火光将人心映照得惴惴不安,所有人都是识相地闭了嘴,城墙上挂着的一排排尸体在夜风下摇晃,皆是一群乱嚼舌根的人,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
只是谁都没有注意到,越发深重的夜色里,赵家大门紧闭,府内却暗暗地生了光,赵寅的书房内,影影绰绰的烛火下,立着眉头深蹙的三个人。三人面前,是一堵厚黑的石墙,仿佛隔开了无尽的秘密,昏暗的烛光里更显神秘。
“爹,消息可靠吗?若是……”讲话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子,这女子,恰是那日宋寒枝在赵府内翻墙时撞见的人。
宋寒枝以为她是赵成言的小相好,实则不然,这女子叫赵攸宁,是赵寅年纪最小的幼女。彼时两兄妹正在屋里商讨事情,宋寒枝大刀阔斧地翻墙,二人是一点不漏地看完了。
“现如今,皇上在宫中生死未卜,顾家又把楚宫围得滴水不漏,我们的确不该贸然行事,可若是错过了时机,日后要想成事,怕是也难了。”赵寅亦是举棋不定。
赵成言静静地听完,烛火下如玉的脸渐渐恢复了神色:“爹,你可还记得长姐送来的密信?”
“信?我自然是记得,可歌儿说的未免太过轻巧,见机行事,还要我们相信那个……”赵寅一时没有说下去。
“爹,长姐自小聪慧过人,她既然这样说,就必然有这样做的道理。现如今举棋不定,倒不如听长姐的话。”
“可是,若是这样,皇上的计划不就乱了吗?”问话的是赵攸宁,“皇上这局棋,已经布了好些年,要是乱了……”
“那便乱吧,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若是那位真的想出了更好的法子,我们不妨试一试。”赵成言目光沉静,眼神里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长姐信赖的人,必然不是俗辈。
房内安静了一晌,过了许久,赵寅的脸上才闪过无奈,缓缓点头:“那便依你的。”
赵成言轻轻一笑:“爹不必多虑,我一直很相信长姐,说不定真的有惊喜呢。”
“哼,希望如此。”
房里的光亮不久就灭去了,余下的黑夜似乎永远走不完,而黎明的到来却只有一瞬。黑夜里亮起了无数双眼睛,都在翘首以盼着一个遥遥无期的黎明,涌动的暗流愈发不息。
而黎明之后,这天下,又该是谁做主呢?
漫长的等待里,这一夜还是走到了尽头,该留的终究是留不住。
第二日,夜气还未全退,宋寒枝尚在被窝里酣眠,楚宫钟楼上鸣起的国丧钟声陡然响起,她吓得差点滚到地上。
这什么情况?会不会听错了?
宋寒枝惊疑之际,国丧钟声再次鸣响。
这……
这么刺激的吗?之前一点风声都没听见,不过是睡了一觉,老皇帝这就,挂了?
觉也睡不下去了,宋寒枝随意披了件衣服就下了床,外间已然是乱成一团,晨间骤起的国丧钟声将楚都搅动得地覆天翻。
“小姐,你不能穿成这样就出来啊,早上露重,会着凉的。”没想到兰花这么早就候在院子里了,宋寒枝裹紧了衣服,抓住兰花的手,“爹呢?”
“老爷刚刚进宫去了,小姐还是快回去休息吧,接下来怕是有好几天要忙的了。”
还忙个鬼,忙着给老皇帝念经超度吗?老皇帝这说挂就挂了,镇远王和齐叔垣怕是马上就要造反,到时候又有好几场大战要打,你还是忙着逃命吧。
外面的街道上马蹄声不息,军队的号令声一阵高过一阵,宋寒枝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做些什么。
不慌不慌,顾止淮既然没有下命令,那自己便好好在府里待着。
宋寒枝让兰花退下,自己反手锁了屋子,在床边小坐一会儿,便打开屉子,拿起好久未动的纸笔,开始描画起来。
前几日她还麻痹自己,说时机未到,不必细细筹划将来发生的事情,可眼下天下将乱,她觉得,是时候为将来做打算了。
宋寒枝在纸上先画出一块区域,代表楚国。楚国上方大部分的领土为齐国所有,羌梧在西北,路途遥远,且常年与楚无争,可以忽略。再到下方,是镇远王控制的南中边陲。而楚国,就夹在这虎狼之间,且二者沆瀣一气,楚国形势并不乐观。
从兵力角度讲,齐王应该是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