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妆欢-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道:“的确如此。那彦宝见涉及太医院原院判,不敢怠慢,马上上书告知于朕,朕这才知晓此事。”
静贵妃道:“依皇上看,此事是何人所为?”
皇上道:“按照施宅之人的描述,施太医必是被人灭了口。而他在宫中多年,众人皆知他听命于太后,恐怕定然是太后所为。只是他已经归隐山林,是何大事让太后非要灭他的口不可?”
静贵妃道:“想来一定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皇上道:“朕左思右想,觉得此事大不寻常,难道是与皇额娘有关?”
静贵妃道:“皇上是说您的生母孝淑太后?”
皇上道:“朕思前想后觉得与此事有关的可能性极大。”
静贵妃道:“皇上说的有理。太后乃是后宫女人之首,又是天下女子之懿范,对一个小小太医下杀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除非是事关孝淑太后这样的大事。毕竟孝淑太后是皇上的生母,与皇上血脉相连,孝淑太后早逝一直都是皇上心中至痛。”
皇上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静贵妃道:“皇上打算怎么办?”
皇上道:“朕打算先派密探前去彻查此事,从长计议,不可盲目地打草惊蛇。”
静贵妃道:“皇上所言甚是。大清以仁孝立国,当今太后对皇上也有养育之恩,此事只能徐徐图之了。”
皇上道:“也唯有如此。”
静贵妃道:“那军中瘟疫之事可解决了?”
皇上道:“说来也巧,从前被贬的萧太医云游四海,途径川蜀,出手替他们克制住了疫情。”
静贵妃心中大惊,定了定神,说道:“萧太医?”
皇上道:“正是萧太医,朕也没有想到,这萧太医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静贵妃道:“人不可貌相啊,皇上。”
皇上笑道:“的确。所以朕打算召萧太医回京城,重入太医院任职。”
静贵妃道:“此事恐怕不妥。宫中年轻宫女这么多,那萧太医又面貌出挑,若再入宫恐怕又要生出许多事端,不利于宫闱和睦啊。”
皇上道:“朕的确未曾想到这一层,幸亏有你提醒。可是这人才流落民间,未免浪费了。”
静贵妃道:“萧太医已为皇上解了燃眉之急,又何谈浪费呢?他既然在军中立了这一大功,不如就留在军中施展才干,外面天地广阔,更是大有可为呢。”
皇上道:“爱妃所言甚是。军中伤员众多,有这样的人才留在军中是众将士之福。可是军医等级较低,一般只是寻常的医士,如此一来会不会太过委屈了萧太医?”
静贵妃道:“身为大夫救死扶伤乃是天职,若是萧太医志在此处必然不会介意,若是萧太医志不在此而更向往四海为家,那皇上不如由得他去罢。”
皇上道:“此言有理。就按你的意思办。”
静贵妃暗暗舒了一口气,说道:“皇上仁德,乃是万民之福。想来匪患不多时必能剿平。”
皇上道:“但愿如此。还有一事,朕想问过爱妃的意思。”
静贵妃道:“皇上请讲。”
皇上道:“宁嫔本是因玉麟老将军的军功而入宫的,如今玉麟老将军已经辞世,朕愧疚不已,总是想着要不要再赐他些什么。朕想着宁嫔一直侍奉朕勤谨有礼,不如就借这个机会晋封为妃吧。妃位上若能四角齐全也是好事。”
静贵妃道:“此事皇上应该与皇后娘娘商议,怎么却来问臣妾呢?”
皇上道:“爱妃太过谨慎了,你帮着皇后协理六宫,此事本来也有权置喙。改日朕自会再去询问皇后的意见。”
静贵妃道:“皇上爱重功臣之心,臣妾敬服。只是宁嫔入宫时日太短,又不曾诞育皇嗣,连身孕都不曾有。而且年初因皇上大封六宫已刚晋封了嫔位。若是这么快就又封妃,恐怕后宫众人心中不服。臣妾明白皇上想要妃位四角齐全乃是好意,可是且看这妃位上,恬妃是从潜邸就伺候皇上的老人儿了,在宫中资历最深,却因早年不得皇上宠爱近年才刚刚晋封为妃不久;彤妃曾经被贬斥于携芳殿,后来才复位,也算是历经坎坷,去年还为皇上生下了七公主,乃是为皇家开枝散叶的功臣,却因祖制而不能再晋封。此时贸然封宁嫔为妃,与她们并尊,恐怕她二人不会心服。”
皇上沉吟片刻,说道:“说得有理,那此事暂且作罢,也不用再去问皇后了。朕再想别的法子厚赏玉麟老将军的族人就是。”
静贵妃道:“既然族里出了这等名将,想来还有能人。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皇上何不让他们举荐了来先去军中历练着?日后成了大器也未可知。”
皇上道:“此计甚好,如此一来就皆大欢喜了。与爱妃倾谈片刻真是让朕身心舒畅。”
静贵妃道:“能为皇上解忧是臣妾的福气。既然忧愁尽解,不如让人把寿恩和訢儿带来给皇上看看吧。”
皇上道:“好!听着那些童言童语更能解忧。”
静贵妃于是起身唤来锦瑟。
锦瑟接了旨下去了。
第一百六十七回 柔嘉半魔半佛 宁依亦喜亦嗔
隔日,钟粹宫。
祥贵妃正抱着五阿哥不住地逗弄,五阿哥在祥贵妃怀里不断地发出咯咯的笑声。
这时门口进来一个宫女,禀报道:“启禀娘娘,宁嫔娘娘来了。”
祥贵妃向乳母招了招手,说道:“带五阿哥回去吧。”
乳母默默地走上前,从祥贵妃怀里接过五阿哥。
祥贵妃对五阿哥道:“誴儿乖,跟乳母回屋好吗?”
五阿哥挣脱乳母,挣扎着扑向祥贵妃,抱住她的腿道:“誴儿要额娘抱!”
祥贵妃道:“誴儿乖,晚些时候额娘亲自喂你用膳可好?若是不想回房,现在就跟着乳母去院子里玩儿一会儿好吗?”
五阿哥道:“额娘说话算话,誴儿等着额娘喂。”
祥贵妃道:“誴儿放心,额娘说到做到。”
五阿哥笑着转身跑出了屋。
祥贵妃对乳母道:“快跟着!”
乳母来不及回话早已追了出去。
祥贵妃对等在一旁的小宫女道:“让宁嫔进来吧。”
小宫女道:“是,娘娘。”
说罢转身出去了。
少顷,宁嫔进了殿,行礼道:“臣妾拜见祥贵妃娘娘,祥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祥贵妃道:“宁嫔有礼了,起来吧,坐。”
宁嫔走上前去在祥贵妃身旁落了座。
祥贵妃道:“这几日也不见你过来坐坐,可是你宫里有什么事么?”
宁嫔道:“未曾有什么事,只是臣妾深受皇恩多时,一直不见有孕,心中不甘。这几日找了两个太医轮番诊治,因此不得空前来。还请祥贵妃娘娘恕罪。”
祥贵妃道:“太医怎么说?”
宁嫔道:“太医说臣妾宫寒血瘀,因此不易有孕,开了方子让臣妾慢慢调理。”
祥贵妃道:“那便是了,女子最忌贪凉。虽说你年纪小,火气大,可也不该贪凉。你瞧瞧,这才什么时候?你就已经穿得如此单薄,长此以往难保不落下了病根儿。”
宁嫔道:“臣妾悔之晚矣,如今正好好调理,希望日后病愈可以为皇上绵延后嗣。臣妾刚才在殿外看到了五阿哥,五阿哥可真是惹人喜爱。”
祥贵妃道:“别急,你早晚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的。”
宁嫔道:“借祥贵妃娘娘吉言。”
祥贵妃变换了一下坐姿,斜睨了宁嫔一眼,幽幽地道:“你可听说了皇上打算晋封你为妃的事?”
宁嫔心中窃喜,说道:“臣妾不知,从未听皇上提起过啊。”
祥贵妃道:“皇上看重功臣,也看重功臣之家。玉麟老将军意外死于回京的途中,皇上一直耿耿于怀,不能释然,总想要找个机会弥补你和你的族人,因此才想到立你为妃的主意。皇上本已因此事询问过礼部,可是昨夜去了静贵妃宫里,今天就改变了主意。”
宁嫔惊讶道:“祥贵妃娘娘的意思是皇上打消了晋封臣妾的念头?静贵妃她为何要这样害臣妾?”
祥贵妃道:“静贵妃一向能言善辩,若换了别人本宫还不信,可如果说她三言两语就把你的妃位说没了,本宫却不得不信。至于她为何要这样做,那不是明摆着呢么?你受宠于皇上,分了她的宠,她岂会愿意你更进一步呢?别说是静贵妃了,皇后和彤妃也无一不是如此。她们统统都恨你入骨,不会心甘情愿地让你上位的。”
宁嫔道:“可是臣妾对她们一向也算是恭敬,她们的恩宠位份也在臣妾之上,何以至此?”
祥贵妃道:“人心不足蛇吞象。皇恩圣宠谁还会嫌多呢?皇后、静贵妃和彤妃早已沆瀣一气,如今她们知道皇上有意立你为妃,你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宁嫔道:“臣妾该如何自处?请祥贵妃娘娘为臣妾指路。”
祥贵妃道:“从前让你结交温夫人乃是太后的懿旨,也是本宫的重托,可今后此事做与不做、做成与否可不再是为了太后与本宫,乃是为了你自己。”
宁嫔道:“可是结交那位温夫人就能保住臣妾后宫之路一切顺遂么?”
祥贵妃道:“你仔细想来,那温府的正室乃是静贵妃的妹妹,她借此与和硕长公主连成一线,宫内宫外都要压住别人一头。如果你能斩断她们的联系,可以说是大功一件,不仅可以重挫静贵妃的锐气,也断了她与和硕长公主的联系。你要知道,和硕长公主与皇上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份,静贵妃有这样的亲家,岂不是如虎添翼么?”
宁嫔道:“祥贵妃娘娘说的是。静贵妃在皇上面前进谗言,暗害臣妾,臣妾不能让她们那么得意。”
祥贵妃道:“你这么想就对了。你对付她们不是为了太后和本宫,而是为了你自己,想在这后宫有一席之地,必须把拦路的石头给搬开。至于怎么才能搬得开,本宫会告诉你。”
宁嫔道:“多谢祥贵妃娘娘提点,臣妾知道了。”
祥贵妃道:“本宫还要提醒你的是表面上不要动声色,想做什么默默地去做。”
宁嫔道:“臣妾记下来了。”
祥贵妃对着门外高声说道:“唤云,你进来。”
门外走进来一个俏生生的小宫女,白净秀气,甚是可人。
祥贵妃道:“走近些,让宁嫔娘娘看看你。”
唤云轻轻走上前来,对宁嫔行了个礼,说道:“奴婢唤云给宁嫔娘娘请安,宁嫔娘娘万福金安。”
祥贵妃道:“这个丫头怎么样?”
宁嫔道:“祥贵妃娘娘宫里的人那还用说?早年娘娘身边的宫女都得了嫔位的位份呢,臣妾虽然入宫晚,可也听人说过不止一次了。”
祥贵妃道:“你以后要做得事情越来越多,太后和本宫生怕你身边没有得力的人手帮衬,于是将唤云赐给你使唤。这个丫头心细如发,最是聪明伶俐,有她在你身边,本宫和太后也不同日夕担心你因得宠而被人算计了。”
宁嫔道:“太后与祥贵妃娘娘事事为臣妾思虑周全,臣妾感激不尽。”
祥贵妃对唤云道:“唤云,以后宁嫔娘娘就是你的主子了,你要效忠于她,更要帮本宫照顾好她,你可明白?”
唤云道:“奴婢知道了,请祥贵妃娘娘放心。”
祥贵妃对宁嫔道:“时候不早了,你回宫休息吧,太医开的药一定得按时吃,不能耽搁了时辰。”
说完又对唤云道:“你今日就跟着宁嫔娘娘回去,记住本宫跟你说过的话。”
唤云答应道:“是,娘娘。”
宁嫔道:“谢祥贵妃娘娘恩赐,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祥贵妃道:“好,改日再来与本宫叙话吧。”
宁嫔答应着带了唤云回毓庆宫去了。
宁嫔走后,祥贵妃叫进来两个宫女,说道:“为本宫梳妆更衣,本宫要去寿康宫见太后。”
宫女们答应道:“是,娘娘。”
祥贵妃又道:“五阿哥近日喜欢吃虾肉,晚膳吩咐小厨房多做一些来,待本宫回宫之后亲自喂五阿哥用膳。”
其中一个宫女说道:“娘娘放心,奴婢记下来了。”
两个宫女正重新为祥贵妃梳发髻,祥贵妃抬眼往院子里望去,乳母正带着五阿哥捉蟋蟀。
捉到之后,乳母用软藤条粗粗编了一个小笼子给五阿哥装蟋蟀。
“只是一生一世囚于笼子里也就罢了,怕的是日后还要不停地争斗。”祥贵妃小声地说道。
小宫女道:“蟋蟀天生不就是用来斗的么?娘娘心疼它们做什么?”
祥贵妃看了小宫女一眼,露出一丝苦笑,不再作声。
第一百六十八回 前情莫须有 后路未可知
几日后。
晌午,承乾宫。
祥贵妃与静贵妃分列两侧,率领众嫔妃向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道:“各位姐妹请起。暑热难耐,还要难为众位姐妹日日来承乾宫向本宫请安,本宫真是过意不去。赐座。”
众人尽皆落了座。
祥贵妃道:“这样热的天儿,不知皇上可要去圆明园避暑?”
皇后笑道:“今日正是为了此事。皇上与本宫商量过,今年打算早些去圆明园避暑,过几日待圆明园打点好了就起驾。”
恬妃道:“那敢情好,只是不知道皇上带谁去,不带谁去呢?”
说罢瞟了瞟对面的静贵妃和彤妃。
皇后道:“太后这两年身子一向不大好,总是觉得燥热难当,今次当然要一同去圆明园避暑。各位皇子和公主的生母也势必要带着皇子和公主随行。按皇上的意思,其余的便是恬妃、成妃、睦嫔、宁嫔与宝贵人了。”
皇后说罢看向恬妃说道:“恬妃,皇上心目中自然是有你的。”
恬妃道:“谢皇上、皇后娘娘记挂。”
皇后道:“你们几个今日回宫之后早做准备,皇上说了,圆明园的宫室一打扫出来即刻便要启程。”
众人道:“臣妾遵旨。”
皇后道:“宫室方面,本宫住在西峰秀色;祥贵妃住在牡丹亭;静贵妃住在万方安和;彤妃住在碧桐书院;宁嫔住在汇芳书院。以上均与前年相同。恬妃也与从前一样居于绾春轩,睦嫔也依然赐居濂溪乐处。至于成妃,皇上此次赐你居于双鹤斋。宝贵人则赐居洞天深处。不知众位姐妹可有异议?”
恬妃道:“臣妾记得成妃好像也住过碧桐书院。成妃,不知是否记错了?”
成妃道:“恬妃娘娘记得不错,臣妾的确住过碧桐书院。”
恬妃道:“那此番怎地却将碧桐书院赐给了彤妃?难免有顾此失彼之嫌。要知道那碧桐书院离皇上的九州清晏殿最近,谁住在碧桐书院还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么?”
皇后道:“恬妃不仅手越来越巧,口齿越来越伶俐,就连记性也越来越好了。常言道,天时地利人和,仅仅得了地利还不足以成事,还需要天时与人和才行。彤妃上一次随驾去圆明园就是住在碧桐书院,皇上与本宫此番自然仍然许她继续住着。虽说彤妃占了地利,其他姐妹也不必灰心,只要留住了皇上的心,皇上有心前往,远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彤妃刚刚得宠之时甚至一度留宿在九州清晏,若哪位姐妹有这样的本事,本宫也可见其成。”
宝贵人道:“皇后娘娘说的是,臣妾等知道了。”
恬妃道:“宝贵人难得去圆明园一次,有此良机看来是感恩戴德、不愿错失呢。”
皇后道:“恬妃此言差矣,赴圆明园伴驾的时机难得,对谁来说都弥足珍贵。若本宫没有记错,恬妃也有几年未能亲赴圆明园伴驾了吧。”
恬妃道:“臣妾是个无用之人,陪伴皇上那么久却始终不能生下一儿半女,没有子嗣这去圆明园伴驾的好事自然不常有。”
皇后道:“子嗣虽然重要,可有的是没有子嗣的妃嫔仍有机会去圆明园伴驾,重要的还是圣心在何处。”
睦嫔道:“皇后娘娘说的是。宁嫔新入宫不久也无子嗣,皇上仍旧想着带她去圆明园避暑。”
皇后点了点头,笑道:“皇上的确偏爱宁嫔。”
宁嫔道:“皇上不过是念着平乱之功罢了,臣妾本来就无甚才貌,何德何能得到皇上的偏爱。若说是偏爱,谁能比得过静贵妃娘娘呢。”
祥贵妃道:“那倒是,静贵妃的福气旁人可是羡慕不来的。无论是位份晋升的速度还是子嗣的数量都高过别人去了。想当年静贵妃刚刚入宫两三年就封了妃,更是连着为皇上生下了两位阿哥,那风头可真是一时无两啊。”
静贵妃道:“这说着去圆明园的事,怎么就扯到臣妾身上来了呢?”
宁嫔道:“臣妾等是羡慕静贵妃娘娘的好福气呢,只是的确如祥贵妃娘娘所说,这是羡慕不来的。”
皇后道:“静贵妃的确有福气,只是这福气也并非羡慕不来。只要肚子争气,为皇上开枝散叶又何愁没有封妃的一天呢?宁嫔,你入宫日子也不短了,却一直没有身孕。可让太医看过了?”
宁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太医说臣妾宫寒血瘀,不易有孕。现正在调理,可这一碗碗苦药喝下去,仍是不见好。”
皇后道:“咱们北方的女子,生在苦寒之地,难免会宫寒血瘀的毛病,这不是什么大事。依本宫看,这些微末毛病不会阻碍有孕。不知是哪位太医诊断的?”
宁嫔道:“乃是秦太医和韩太医为臣妾诊脉开方的。”
皇后与静贵妃快速对望一眼,旋即收回目光,对宁嫔道:“不如请齐太医再看一看吧。”
宁嫔道:“齐太医每日要为皇后娘娘、静贵妃娘娘请平安脉,又要照顾几位皇子和公主已然是分身乏术,臣妾不敢再劳烦齐太医。再者说,秦太医已开了方子,臣妾每日按时服药即可,想来如此调养些日子就能无碍了。”
皇后道:“也罢,日后若有需要再向本宫说,多几个太医看看总是没错的。”
宁嫔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
皇后道:“时候不早了,大家就先散了吧。皇上不日便要起驾圆明园,请各位姐妹回宫好生准备,莫要误了行程。”
众人道:“臣妾遵旨,臣妾告退。”
说罢众人陆陆续续退出了承乾宫正殿。
甬道上,祥贵妃与宁嫔并肩而行。
祥贵妃道:“你刚才做得很好。那齐太医是静贵妃的人,她为了让他为自己所用,不惜将心腹陪嫁的丫头赐给他为妻。你的病断然不可让齐太医来看,没病恐怕也会被治出病来。秦太医是为太后诊脉的老太医了,医术人品都是顶尖的,他说的必不会错。”
宁嫔道:“祥贵妃娘娘说的是,臣妾明白,岂敢让齐太医为臣妾诊脉,避之唯恐不及呢。”
祥贵妃道:“看你如此受教,又聪慧灵秀,本宫就放心了。”
宁嫔道:“全赖太后与祥贵妃娘娘悉心教导才有臣妾的今日。”
祥贵妃道:“太后仁爱,怎么忍心看着你被她们害了呢?自然是要伸出援手的,本宫自然也不例外。那唤云可还得力?”
宁嫔道:“祥贵妃娘娘赏赐下的人果然了得,一切事项均料理得井井有条,臣妾已让她总领毓庆宫大事小情了。”
祥贵妃道:“得力就好。宫人都在乎调教,也惯会拜高踩低、恃强凌弱的。若她不听使唤,只管打,告诉本宫亦可。日后若是有什么不方便亲自出门的时候也可以派唤云来禀报本宫。”
宁嫔道:“臣妾记下来了。太后娘娘与祥贵妃娘娘事事都替臣妾安排妥当,臣妾受之有愧。”
祥贵妃道:“你可别忘了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切莫坏了太后的大事。”
宁嫔道:“臣妾愿为太后和祥贵妃娘娘效犬马之劳,必不会坏事。”
言谈之间已走出好远。
而静贵妃则站在承乾宫门口远远地望着她们二人越行越远。
第一百六十九回 穿行园林无玉影 绕过水殿有龙舟
未过几日,皇上果然下旨不日前往圆明园避暑。
于是皇上陪同太后,带着皇后、祥贵妃、静贵妃、恬妃、彤妃、成妃、睦嫔、宁嫔与宝贵人一行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圆明园。
一日,皇上突发兴致,想要与众嫔妃登船赏景,于是在游船上赐宴。
御前的传旨太监依次去了各位娘娘小主的宫室里传旨。
众人颇感意外,但仍盛装打扮,登船出席。
盛夏傍晚,圆明园福海。
皇上坐于正中,皇后则坐在皇上右侧。
下面右侧第一桌坐着祥贵妃和恬妃,之后便是成妃、宁嫔等人。左侧第一桌则坐着静贵妃和彤妃,随后坐着睦嫔和宝贵人。
福海和海中的蓬岛瑶台的景名儿都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仙境。福海之名是由于它象征神话中的东海,按照徐福渡海求仙的寓意,取名福海。“蓬岛瑶台”则是象征着东海的神山。
此时正值夏日,岸边柳丝倒垂,犹如挂着一道绿色帐幔。微风拂过,柳条婀娜起舞,如轻烟,似绿雾,宛如翠浪翻空,舒卷飘忽。
远远望去,碧海晴空绿岸,好一幅壮丽奇观。
皇后笑道:“水面上甚是清凉,比宫室里要舒适得多。多谢皇上赐宴,让臣妾等同沐天恩。”
皇上笑道:“朕平日里忙于政务,难得见到众位嫔妃。朕瞧着,有几位嫔妃好久都没见过朕了。今日正好得了空,于是与皇后和各位爱妃同乐一回。”
众人道:“臣妾谢过皇上。”
皇上道:“朕特意让人在酒盏里放了新摘的桑葚,众位爱妃尝一尝。”
高成连忙支使宫女们给各宫娘娘斟酒。酒液流入玉杯,与杯底的桑葚冲和在一起,很快就染成紫红色,果香中荡漾着酒意,如梦如幻。
皇上频频举杯,与皇后及众位小主共饮。
一时间一片觥筹交错之声。
随侍在侧的宫女弹奏的丝竹管弦之声也不绝于耳。
祥贵妃道:“多谢皇上赐酒,这酒香果香融合在一起,真是别有一番意趣。”
静贵妃道:“可是今日为何不见太后娘娘呢?水面上微风清凉,正适合太后。”
皇上道:“朕亲自去请过太后,可惜太后疲乏,不愿出门。”
彤妃道:“那真是可惜了。”
祥贵妃道:“静贵妃和彤妃对太后真是有孝心啊。”
彤妃道:“臣妾对太后娘娘向来敬畏尊重,可惜并不如祥贵妃娘娘那样常常有机会侍奉在太后娘娘的跟前。”
祥贵妃道:“那有何难?若是真有心,每日去寿康宫请安就是。”
彤妃道:“可惜从前勤谨服侍太后的嫔妃下场都不太好,臣妾也不敢贸然去寿康宫打扰太后清修。”
睦嫔道:“彤妃娘娘说的是。臣妾记得从前的荣贵妃、英嫔以及被贬为官女子的赫舍里氏都常常去寿康宫服侍太后呢。”
皇上道:“这种话以后不许再说了,大清以孝治国,众嫔妃都是太后的儿媳妇,都应该有这个福分服侍太后。”
彤妃道:“臣妾失言了。”
睦嫔也道:“臣妾失言。”
皇后道:“皇上,她们也不是有意的。”
皇上道:“宫里有些话还是要避忌一下的,皇后治宫还是要恩威并施啊。”
皇后道:“臣妾知道了,日后一定严加管束嫔妃。”
渐渐地,夜幕降临。
福海周围万绿丛中灯火齐明,从点点灯光中可见依稀可辨的殿影。
龙舟在破浪前进,沿岸景色隐隐绰绰向后流去。
静贵妃道:“碧浪载舟舟破浪,白云笼月月穿云。正是此时此刻之景。”
皇上笑道:“静贵妃博学多才,居然还可以可默诵雍正爷《月夜平湖放舟》之诗。”
皇后道:“皇贵妃果然最得圣心。”
皇上道:“皇后,各位爱妃,都请起身随朕前来。”
皇上起身,扶起皇后,与之携手往船头方向走去。
其他众人也起身跟随在后面。
福海由于水面辽阔,碧波浩瀚,长达数丈的龙舟画舫都可以纵横竞渡。
皇上立于船头,只觉微风拂面,说道:“高成,什么时辰了?”
高成道:“皇上,就在此时啊。”
霎时,千束烟火绽放于夜空之中,天空水面被照得通明。
皇后道:“皇上如此费心,却是为何呢?”
皇上道:“今日乃是六月十九,不知朕是否记错了。”
皇后道:“今日正是六月十九。”
皇上转头向静贵妃走来,执起她的手,说道:“静欢,今日是你的生辰,朕送你这圆明园漫天的烟花,你可喜欢?”
静贵妃方才见烟花盛放心里便隐隐有预感,说道:“臣妾多谢皇上。”
皇上道:“朕终日忙于朝政,难得进后宫,更无法一一为你们过生辰,你们心中莫要怨恨朕,其实你们的生辰朕都记得。”
祥贵妃道:“也就静贵妃有这样的福气罢了,旁人还是不要痴心妄想。”
皇上道:“祥贵妃,你的生辰是正月十三,朕有没有说错?”
祥贵妃道:“皇上说的不错。”
皇上道:“朕记得,今年生辰之日,朕特意让人给你送去一个景泰蓝云龙纹瑞兽火炉,让你的生辰可以过得暖暖和和的。”
祥贵妃道:“火炉再暖也比不上皇上亲临臣妾的宫室,皇上是真龙天子,有龙气庇护,哪里有比龙气更暖的呢?”
皇上笑道:“这倒是朕的不是了。”
说话间,烟花已经燃尽。
皇上道:“皇后、各位爱妃,船头的风有些大,不如随朕回去落座吧。”
皇后道:“臣妾遵旨。”
众人落座之后,皇上看向皇后道:“皇后的生辰乃是二月廿八日,朕可有说错?”
皇后笑道:“皇上说得不错,臣妾的生辰之日确是二月廿八日。”
皇上道:“去年孝慎皇后刚刚不幸仙逝,朕本打算多等些日子再另立皇后。但是仍是赶在你生辰之前就下旨立你为皇后,便是为了让你过一个舒心遂意的生日。朕的这一番苦心,你可明白?”
皇后道:“皇上对臣妾的深情厚谊,臣妾铭记于心,永感皇上的恩德。”
皇上道:“恬妃,你的生辰乃是三月二十日,朕是否记错了?”
恬妃道:“难为皇上记得臣妾的生日。不错,臣妾的确是三月二十日的生辰。”
皇上道:“你曾为潜邸侧福晋,如今又在妃位,朕又怎么会不记得你的生辰?今年三月初朕就想着接富察氏的老夫人进宫与你相聚。高成,你还记得么?”
高成道:“回皇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