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妆欢-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需要疏肝解郁。服药倒是还在其次,主要是夫人要保持心境开阔,舒缓情志才多有裨益啊!”

    幽篁在旁边接话道:“那年夫人突然病倒,百草亭的掌柜也是这样说的。”

    齐楚道:“看来是宿疾了。请幽篁姑娘拿一份纸笔来。”

    幽篁连忙将笔墨纸砚拿了过来。

    齐楚道:“在下先开一个方子,夫人先吃着,过段时间在下再过来看,若没有效果就再换一个方子,总要见到温夫人痊愈了,静贵妃娘娘才能放心。”

    齐楚写字的间隙,温宪走到静欢身后,双手搭在她的肩上,悄悄地说道:“是我委屈你了。那次我本不该疑心你装病,如今再也不会了。”

    静欢沉默不语。

    齐楚轻轻抬眼看了一下他二人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写字。

第一百四十九回 以理听言心中有主 用道窒欲腑内俱清

    少顷,药方已然写就。

    齐楚拿着药方对幽篁道:“请幽篁姑娘按方抓药,仔细煎好,服侍夫人用药,一日都不能落下。”。。

    幽篁道:“谢齐大人,奴婢稍后就去抓药。”

    温宪也抱拳道:“有劳齐兄了。”

    静欢起身轻轻地施了个礼,笑道:“多谢齐大人。”

    齐楚道:“温兄、夫人,不必客气。在下也是受了静贵妃娘娘指派,静贵妃娘娘甚是关心夫人的身体,夫人可要好生调养啊。”

    静欢道:“入宫多有不便,还请齐大人代我谢过静贵妃娘娘。”

    齐楚道:“在下定会转达。”

    说罢又对温宪道:“温兄,在下还要回宫复命,否则静贵妃娘娘不知夫人身体是否安康,怕是会心急。不如咱们改日再聚吧。”

    温宪道:“那容我送齐兄。”又转头对静欢道:“稍等我片刻。”

    然后引着齐楚出了府。

    齐楚道:“温兄请留步。”

    温宪道:“有劳齐兄,改日再聚。”

    于是乎双双拜别,温宪转身回了静欢房里,齐楚则入宫向静贵妃复命。

    不久之后,紫禁城永和宫中。

    静贵妃道:“该说的都说了?”

    齐楚道:“一切都按娘娘的吩咐。”

    静贵妃道:“他二人有何反应?”

    齐楚道:“看上去像是要重归于好。”

    静贵妃道:“那便好了,齐大人,你这趟差事办得好。”

    齐楚道:“为温大人温夫人解除误会是积德积福的好事。静贵妃娘娘如此为妹妹、妹婿打算,微臣佩服。”

    静贵妃道:“萧太医离京之后可有消息?”

    齐楚道:“微臣已经按娘娘的吩咐安排妥当,但是他们暂时没有消息传过来。一旦有消息传来,微臣马上向娘娘禀报。”

    静贵妃道:“安安稳稳就最好了。”

    齐楚道:“萧太医吉人天相,想必不会出什么差错。”

    静贵妃道:“跪安吧,风眠,替本宫送送齐太医。”

    齐楚道:“天色渐暗,不必劳烦风眠姑娘了。院子里多有树枝石子,若是踩空摔伤了可怎么好?微臣可自行告退。”

    静贵妃笑道:“好,明日再来请平安脉吧。”

    齐楚道:“微臣告退。”

    说罢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风眠道:“娘娘这又是为何?”

    静贵妃道:“你是说安排齐楚去公主府问诊?”

    风眠道:“既然温大人心系娘娘,又何必如此?”

    静贵妃道:“本宫不想欠她什么,再者说了,宫中的事向来是本宫一个人的事,本宫不想牵连旁人。能与自己心爱之人相守是福分,只是本宫从入宫那日起就已没了这样的机会。风眠,答应本宫,待腹中子一出生,你就随齐太医去吧,不要再留在宫里。”

    风眠低头不语。

    静贵妃道:“花开花落终有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如果本宫注定要败,即便你在宫里也帮不了本宫什么。不如留着性命安稳地度过后半人生。”

    风眠再抬起头时已是眼含热泪。

    静贵妃道:“哭什么?又不是生离死别,总还能相见。”

    风眠低声唤道:“娘娘……”

    静贵妃道:“下去歇着吧,本宫也累了。”

    风眠还想再说些什么,静贵妃挥了挥手,示意她不必再说。

    风眠静静地退下了。

    晚膳过后,和硕长公主府内。

    苑若正在服侍长公主更衣。

    苑若道:“奴婢打听过了,齐太医此番前来说夫人患有肝郁之症,反而引得公子怜惜。”

    长公主道:“果真?”

    苑若道:“的确如此,今夜公子想必是在夫人房里安歇了。”

    长公主道:“看来她是真的放手了。”

    苑若道:“的确如此。”

    长公主道:“那本宫就放心了。温宪辟府另居之事也真该早点筹划起来了。”

    苑若道:“公主放心,奴婢已经派人去找了。”

    第二日午后,永和宫。

    皇贵妃带着宛如和宛兮在宫外叩门。

    守门的小太监见是皇贵妃,连忙跪下叩头,说道:“皇贵妃娘娘吉祥,什么风把您给吹过来了?”

    皇贵妃进了门,边走边说道:“你家娘娘午睡可起身了?”

    小太监连忙爬起来跟上皇贵妃,答道:“静贵妃娘娘刚起身。”

    然后赶快向其他小太监道:“快去通知娘娘,皇贵妃娘娘驾到!”

    风眠、雨落得了消息连忙迎了出来,说道:“给皇贵妃娘娘请安,我家娘娘正在屋里等着您呢。”

    皇贵妃进了殿,快步上前,一把拉住静贵妃的手,说道:“妹妹让本宫想得好苦!”

    转头对跟着的宫女太监道:“你们下去吧,好生在院子里看猫儿狗儿打架。”

    静贵妃对风眠、雨落点了点头,她二人便带着众人下去了。

    静贵妃道:“皇贵妃姐姐何事如此着急?”

    皇贵妃道:“快了!快了!”

    静贵妃笑道:“什么快了?”

    皇贵妃扶着静贵妃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说道:“底下的人来禀报,皇后已经油尽灯枯,只怕是没多少日子好活了!”

    静贵妃道:“可曾禀报皇上?太医去过了么?”

    皇贵妃道:“底下人报上来,本宫就马上禀报了皇上。皇上指派了太医去诊治,暂时保住了性命。不过本宫事后将那太医叫到承乾宫问了问,最多也就是一年半载了,少说就是这两个月的事儿。”

    静贵妃道:“恭喜皇贵妃姐姐,皇后之位近在咫尺,这便要熬出头了。”

    皇贵妃道:“可是这临近了,本宫心里却发慌。可巧妹妹又在养胎,不能时时相见,本宫只能不请自来地上门了!”

    静贵妃道:“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皇贵妃姐姐正是因为对皇后之位朝思暮想,才会在此时心中发慌。”

    皇贵妃道:“是了,妹妹说的是。本宫自从道光一年进宫为全嫔,便被人寄予厚望。本宫自己也存了极高的心气儿。可是几番争斗下来,皇后的地位都丝毫没有动摇,缓缓地心气儿就淡了。可谁知遇到了妹妹,多方筹谋之下这事情又有了转机。如今更是触手可及了,本宫不禁心有戚戚焉。”

    静贵妃道:“皇贵妃姐姐莫慌,此时一定要镇定自若,不能让皇上瞧出不安于室的意思来。向来皇后若是薨逝,也没有第二日就新立皇后的,总要过上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皇贵妃姐姐一定要沉住气。”

    皇贵妃道:“妹妹说的是。这段时日难保太后不会搅局,的确应该稳住。”

    静贵妃道:“此时太后不足为虑,祥贵妃无论恩宠、家世还是子嗣都不能与皇贵妃姐姐抗衡。最重要的是圣心,只要皇上属意于姐姐就好。此时的对手不是别人,乃是姐姐自己,只要姐姐能克制心性,不急功冒进,后位便是姐姐囊中之物。”

    皇贵妃笑道:“听妹妹一席话,本宫这心里就有谱了。本宫如今只盼着妹妹早日产子,咱们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静贵妃道:“十月怀胎,可是急不得的。”

    皇贵妃道:“妹妹好生养着罢!本宫这就回去了。”

    静贵妃道:“怎地如此风风火火的?来了这一会儿还没喝杯茶就要走?”

    皇贵妃道:“本就是来向妹妹讨个主意,如今讨到了就不耽误妹妹安养了,再者这宫中琐事千头万绪,还等着本宫料理。”

    静贵妃起身道:“那容我送一送皇贵妃姐姐。”

    皇贵妃又扶她坐下,说道:“外头冷,不必送了!”

    说罢自行离了内殿,带着宛如、宛兮回承乾宫去了。

第一百五十回 温宪纵酒抒胸臆 齐楚解语叹离殇

    又是一次寒暑更迭。

    京城已然入了冬。

    择了个吉日,温宪由长公主府搬到了自己的宅第。

    静欢居于正房,方盈居于东厢,青芜居于西厢。

    少不得有许多同朝为官之人来恭贺乔迁之喜,温宪一时间对于这些人情往来疲于应付。

    几日之后,傍晚,北风呼号。

    齐楚拿着一坛“蓬莱春”往温宪的新宅子里来。

    行至门前,只见大门紧掩。

    齐楚叩了叩门,门房小厮伸出头来。

    齐楚道:“你家温大人可回了?”

    小厮惊讶道:“原来是齐大人。这么冷的天,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说罢打开大门,将齐楚迎了进来,便往里走边说道:“公子已回来了,正在书房,奴才着人先去通报,请齐大人在正堂稍等。”

    绕过一个燕翅影壁,转眼就到了堂屋。

    小厮说道:“请齐大人稍等片刻,我家公子这就来。”

    说罢,一个侍婢端上来一个三才杯,对齐楚道:“请齐大人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齐楚接三才杯落了座,定睛一看,只见那杯上用粉彩技法绘荷花、石榴等四季花卉,叶脉、花茎清晰可辨。

    轻呷一口,齿颊留香。

    忽又听得温宪的声音响起:“齐兄如今才想起来到访,我还以为齐兄不认得门呢!”

    齐楚搁下茶碗,起身作揖道:“温兄,好久不见。”

    温宪道:“可用过晚膳了?”

    齐楚道:“未曾用过。”

    说罢拎起那坛酒,继续说道:“想来与温兄痛饮几杯呢!”

    温宪向侍婢道:“去告知夫人,今日晚膳请她们自行用膳,我要在正堂待客。”

    侍婢答应着下去了。

    少顷,热气腾腾地锅子已然架了起来。

    正是“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二人都有些微醺。

    温宪屏退左右,说道:“齐兄,那日的游戏还记得吗?”

    齐楚道:“记得。温兄是还想玩一次?”

    温宪道:“今天咱们换一个玩法,我来猜,你可以什么都不说。”

    齐楚道:“有趣,有趣。可是不知温兄想猜什么?”

    温宪压低声音,说道:“我猜,宫里的雅小主还在人间。”

    齐楚大惊,说道:“温兄,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温宪道:“你可以不说,但我知道定是如此。而且我知道一定是齐兄主导了此事。”

    齐楚惊得说不出话来。

    温宪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说道:“若无齐兄的帮忙,此事难以瞒天过海。”

    齐楚道:“温兄,此事非同小可,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啊。”

    温宪道:“可是我就是知道。我不能跟任何人说,便只跟齐兄说一声罢了。”

    齐楚道:“温兄醉了。”

    温宪道:“你知道我为何知晓?此等假死脱逃之计最初是我想到的。那药也是我的旧物。”

    齐楚道:“难道最初打算逃出生天的是静贵妃娘娘?”

    温宪持杯不言,算是默认。

    齐楚道:“难道静贵妃娘娘就是温兄真正爱慕之人?温夫人只是替身?可是不对啊!上一次我想到温兄真正爱慕之人必与三夫人有某种联系。静贵妃娘娘最多也只是与温夫人有所关联,我实在想不到静贵妃娘娘与三夫人有什么关联。难道是我想错了?”

    温宪道:“你刚刚才说了,掉脑袋的大罪,不可乱说啊。”

    齐楚道:“的确是在下失言了,温兄乃是天潢贵胄,又有娇妻美妾,何至于此。”

    二人沉默了半晌,齐楚起身道:“温兄,夜色已深,在下就先告退了。温兄也早点歇息,改日再见。”

    温宪也起身道:“我送一送齐兄。”

    随即二人在温宅门口拜别。

    下人扶着温宪回了正房。

    翌日晌午,永和宫。

    青郁刚刚用过早膳。

    雨落进殿禀报道:“娘娘,齐大人来给娘娘请平安脉了。”

    青郁道:“今日来得倒早,请进来吧。”

    齐楚进了殿叩拜行礼,说道:“微臣叩见静贵妃娘娘。”

    青郁道:“齐太医请起,今日来得好早。”

    齐楚不肯起身,说道:“微臣有一请求,请静贵妃娘娘允准。”

    青郁见他神色凝重,似有要事,便说道:“雨落,带着他们先下去,留风眠在这儿伺候就行了。”

    雨落答应着带了小宫女们下去了。

    青郁向齐楚道:“有何请求,但说无妨。”

    齐楚道:“微臣请求静贵妃娘娘将风眠姑娘赐予微臣为妻。”

    青郁看了风眠一眼,笑着说道:“今儿是怎么了?从前总是推脱,如今怎地自行向本宫请旨?”

    青郁向风眠道:“你们可有商量过。”

    风眠红了脸,说道:“未曾商量过。”

    青郁道:“那齐太医这唱得是哪一出呢?本宫倒是不懂了。”

    齐楚道:“臣昨夜与领侍卫内大臣温大人喝酒谈天。温大人提及他年少时曾有一倾心爱慕的女子,可惜不能相守。温大人曾经设计让她逃出生天,可她却推辞了,并将生机让给了别人。微臣听了,有感于世事无常,人心浮动,因此特来向静贵妃娘娘请旨。”

    青郁自言自语道:“世事无常,人心浮动。”

    齐楚道:“微臣说错了,应该是光阴有限,亟待珍惜。”

    青郁心中震动不已,但仍强作欢颜,说道:“你既有此心,本宫就成全了你。”

    风眠道:“娘娘……”

    青郁笑道:“本宫忘了,还未曾问过风眠的意思。风眠,你可愿意?”

    风眠道:“此事总要等到娘娘顺利生产之后再议。一来是娘娘正在孕中,奴婢说什么也不放心娘娘,二来现今正是寒冬腊月,也不宜婚娶。”

    青郁道:“说得有理。本宫生产之后便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到时候再向皇上请旨也是水到渠成。”

    齐楚道:“一切有赖静贵妃娘娘做主。”

    青郁道:“齐太医有心了。”

    齐楚道:“微臣愚钝,如今方知娘娘的一番苦心。请娘娘放心,微臣会好好地照顾风眠姑娘。”

    青郁道:“齐太医,你的人品和医术都无可挑剔,本宫很放心。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风眠得以收获一段好姻缘,也是一件幸事。也请齐太医为雨落物色一个好归宿。”

    齐楚道:“有娘娘此言,微臣一定尽心竭力为雨落姑娘物色。”。。

    青郁道:“那就最好了。”

    风眠道:“若奴婢和雨落都走了,何人服侍娘娘?”

    青郁道:“无妨,即使你和雨落都离宫了,还有景嬷嬷在。”

    风眠道:“景嬷嬷年纪大了,做不得太细的活计。”

    青郁道:“你们从小宫女里面挑一两个忠心又伶俐的调教几个月就好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永和宫又不缺人服侍,总不能因此就误了你们终生。”

    说罢又转向齐楚说道:“齐太医,温夫人的病还请齐太医多多费心,务必要仔细调理,直至痊愈。”

    齐楚道:“微臣明白,一切都按照娘娘的吩咐。”

    风眠道:“娘娘,请脉吧。”

    说罢将丝帕搭在青郁的手腕上。

    齐楚诊脉之后,说道:“仍旧无虞,娘娘福泽深厚,龙胎后福无穷。”

    青郁道:“有劳齐太医了,回太医院吧。”

    齐楚道:“微臣告辞。”

    说罢就离了永和宫。

    风眠道:“娘娘今日为何没让我送齐太医?”

    青郁看着她,笑着说:“眼看着你就要离开永和宫了,本宫却又舍不得了,就留你多呆一会儿罢。”

第一百五十一回 静贵妃又得佳儿 贤伉俪终成眷属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道光十二年,静贵妃为年近五旬的道光皇帝诞下一个皇子。

    小皇子排行第六,取名奕訢。

    訢,乃是欣喜之意。

    紫禁城永和宫内。

    皇上握住静贵妃的手,说道:“静欢,你又为朕生下了一个皇子,朕不知道再赏你些什么才好。”

    高成在一旁帮腔道:“静贵妃娘娘入宫区区六七年,就为陛下诞下了四位皇子皇女,真是福泽深厚啊!”

    静贵妃笑道:“既然皇上提起来了,臣妾正要向皇上求一个恩典,只是此事稍稍有违宫规,不知皇上能否应允。”

    皇上道:“爱妃尽管说来,朕莫不应允。”

    静贵妃道:“臣妾陪嫁的侍女风眠虽然没有到出宫的年纪,但是她侍奉臣妾一向勤谨,臣妾想赐她一门好亲事,免得她空耗了好年华。”

    皇上道:“这有何难?你可物色到了合适的人选?若是没有,满朝文武大臣,她看上哪个朕都可以替她做主。”

    静贵妃道:“谢皇上盛情,臣妾想将她许配给太医院的齐太医。”

    皇上道:“原来如此,只怕这二人早已暗通款曲了吧?”

    静贵妃道:“风眠冰清玉洁,齐太医也是发乎情、止乎礼,断断没有暗通款曲之说。”

    皇上笑道:“静欢你别多心,朕成全了他们就是。齐太医为你安胎有功,本就该赏,你将陪嫁侍女下嫁于他也算是表了心意了。朕自然乐见其成。”

    说罢转头向高成道:“齐太医何在?”

    高成道:“正在殿外候旨。”

    皇上道:“传他进来。”

    少顷,齐楚进了殿,叩见了皇上和静贵妃。

    皇上道:“齐太医,静贵妃娘娘想给你一个恩典,朕也应允了。可是朕想再给你一个恩典。”

    齐楚道:“皇上和娘娘的隆恩,微臣受之有愧。”

    皇上道:“你为静贵妃安胎劳苦功高,现擢升你为太医院院使,正四品。并且如静贵妃所请,将永和宫宫女风眠赐予你为妻,择日完婚。”

    齐楚道:“谢皇上,谢娘娘。”

    静贵妃向风眠道:“还愣着干什么?快谢恩啊。”

    风眠顺势跪倒,说道:“谢皇上。”

    皇上对静贵妃道:“静欢,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静贵妃道:“谢皇上隆恩,臣妾领情。”

    皇上道:“那你多多休息,等六阿哥满月之后再操办他们的婚事不迟。朕改日再来看你。”

    静贵妃笑道:“恭送皇上,恕臣妾不便起身相送。”

    皇上道:“不碍事,你歇着就好。”

    转头又对高成道:“起驾养心殿。”

    高成高呼道:“万岁爷起驾养心殿!”

    齐楚也随着皇上离了永和宫。

    一个多月之后,繁花盛开,春意盎然。

    静贵妃出了月子,亲手将风眠送上轿辇,更陪送了好些嫁妆。

    齐太医不仅高升院使,更为齐宅迎来了女主人。

    皇上在他们大婚之日又颁下恩旨,封已是齐夫人的风眠为四品诰命夫人。特许她可以以静贵妃母家之人的身份出入紫禁城,看望静贵妃。

    几日后,乃是静贵妃自闭宫养胎之后第一次赴承乾宫向皇贵妃请安。

    是日,祥贵妃、静贵妃分列两侧,率领众嫔妃向皇贵妃请安。

    皇贵妃道:“众位姐妹请起,赐座。”

    众人便都落了座。

    皇贵妃道:“许久未见静贵妃了,看你的气色产后恢复得甚好。”

    静贵妃道:“谢皇贵妃娘娘关心,臣妾生产顺利,如今已有月余,因此并无大碍了。”

    皇贵妃道:“是时候让敬事房将你的绿头牌重新挂起来了。”

    静贵妃道:“谢皇贵妃娘娘记挂。”

    彤妃道:“静贵妃娘娘真是好福气。可臣妾也有一消息想借此良机禀告皇贵妃娘娘与各位姐姐。”

    皇贵妃道:“哦?彤妃有何事禀报?”

    彤妃道:“太医诊过脉,臣妾已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

    祥贵妃道:“三个多月的身孕?那岂不是年底就要分娩?竟然瞒得这样好。”

    彤妃道:“臣妾正是向祥贵妃娘娘学来的。记得祥贵妃娘娘怀五阿哥的时候,也是满了有三个月才让六宫知晓的。”

    祥贵妃道:“但愿你如本宫一样有福气,再为皇上生下一位阿哥,正好与四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作伴。”

    彤妃道:“借祥贵妃娘娘吉言。”

    皇贵妃道:“恭喜彤妃了,皇上可知道了?”

    彤妃道:“昨夜皇上留宿臣妾的承乾宫,臣妾已禀明皇上。皇上说,宫里连着添了三个阿哥,臣妾此胎无论是阿哥还是公主,皇上都高兴。若是像四公主和六公主那样玉雪可爱,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就好了。”

    祥贵妃见她偏偏落下了自己所生的五公主不禁气得牙痒痒。

    皇贵妃道:“四公主与六公主的确是皇上心头挚爱,就连本宫生的三公主都有所不及呢。”

    静贵妃道:“六公主还太过年幼,哪能跟四公主相比呢。”

    皇贵妃道:“寿安今年也不过只有六岁而已。本宫也常常劝皇上,莫要宠坏了她,今后不成体统,失了皇家风范。”

    彤妃道:“听闻三公主和四公主已能诵唐代文德皇后编纂之《女则》,皇贵妃娘娘真是教导有方啊。”

    皇贵妃道:“不过勉强识得几个字,日后免得辜负光阴罢了。听皇上的意思,蒙古的亲贵已有来朝求娶嫡亲公主之意,只是碍着众位公主尚且太过年幼才不得不多等些时日。”

    静贵妃道:“如今四海升平,蒙古的叛乱都已剿灭,臣妾只盼六公主日后可以留在京中,常伴臣妾身边。”

    祥贵妃道:“静贵妃出身蒙古大族博尔济吉特氏,和亲蒙古自然是要由六公主来担当重任了。”

    皇贵妃道:“祥贵妃此言差矣。静贵妃说的是,如今四海升平,蒙古的叛乱已尽数被皇上剿灭,还谈什么和亲?即使皇上为公主们指婚一位蒙古亲贵,也大可留在京中,不必远去蒙古。或是居住在盛京也无不可啊。”

    静贵妃道:“皇贵妃娘娘说的是。蒙古人逐水草而居,受制于山野,因此格外羡慕京城的繁华。据臣妾所知,已有不少蒙古亲贵迁入京城居住,学汉人的诗书礼仪。”

    皇贵妃道:“何止。本宫记得幼年时,阿玛时任苏州将军。本宫在苏州见过不少蒙古亲贵,他们亦对江南的盛景心怀向往。皇上怀柔四海,招抚天下乃是大清之福。”

    彤妃道:“皇贵妃娘娘说的是,只愿再无战乱,免得百姓流离失所。”

    皇贵妃道:“这平定战乱也是宁贵人同族的玉麟老将军之功啊。还有荣贵妃所在的杨氏一族。可惜了荣贵妃与英嫔……”

    祥贵妃道:“春日如此明媚的光景,皇贵妃怎么无端伤感起来了。”

    皇贵妃道:“只是偶然看到宁贵人就想起同为武将世家的杨氏姐妹。”。。

    静贵妃道:“她二人若是知道承蒙皇贵妃娘娘如此挂念,必然心怀感激。”

    祥贵妃道:“如此便是皇贵妃的不是了,她二人怎么说也已经离世,宁贵人可还好端端地在这儿呢!若是不明就里之人还以为皇贵妃对宁贵人心怀诅咒呢。”

第一百五十二回 两岸春风轻柳絮 一窗夜雨瘦梨花

    宁贵人道:“臣妾不敢,臣妾心知皇贵妃娘娘乃是爱护臣妾与臣妾母家之意。”。。

    皇贵妃道:“宁贵人果然是个懂事的,本宫没有白白疼你。时候已经不早了,虽然想多留姐妹们说几句话,可是静贵妃还有六阿哥要看顾,着实不易。今儿就先散了吧!”

    众人行了礼,各自离去。

    傍晚,永和宫内。

    静贵妃刚刚用过晚膳。

    雨落道:“娘娘,风眠走之前说锦瑟这个丫头心细如发,让奴婢多带带她。”

    静贵妃道:“好啊,既然是风眠选出来了,必然不会错,你先带带她吧。”

    这时锦瑟轻轻在门口说道:“娘娘,禄公公来了。”

    静贵妃道:“请进来。”

    小禄子笑呵呵地进了门,叩拜道:“奴才给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静贵妃道:“禄公公此时前来,可是皇上有旨意?”

    小禄子道:“给静贵妃娘娘道喜,皇上今晚翻了娘娘的牌子,不多时就要往永和宫来。高公公让奴才来知会娘娘一声,请娘娘准备接驾。”

    静贵妃道:“有劳禄公公,本宫知道了。”

    小禄子道:“那奴才就告退了。”

    静贵妃道:“锦瑟,替本宫送送禄公公。”

    锦瑟道:“是,娘娘。”

    小禄子又行了个礼,随着锦瑟出去了。

    一炷香的工夫之后,皇上驾临永和宫。

    进殿之后皇上就屏退左右,拉着静贵妃的手说道:“静欢,朕要你为朕办一件事。”

    静贵妃道:“皇上请讲。”

    皇上道:“皇后已然病入膏肓,朕总要送她一程,可是朕不想再见她。将她幽禁之时朕向她讲过,要让她眼睁睁地看着朕对付奕绍。可是长公主入宫替奕绍求情,这事只能算了。慧明从没向朕求过什么,此番朕也不好驳她的面子。所以朕想让你代朕去看一看皇后。全贵妃的性子朕不放心,祥贵妃是太后的人难以信任,朕只有将此事托付于你了。”

    静贵妃道:“皇上可是有话让臣妾带给皇后?”

    皇上道:“你便对她说,朕已安排好她的身后事,会保留她皇后的尊荣,让她安心地去。”

    静贵妃道:“皇上仁德,臣妾拜服。”

    皇上道:“朕不能让天下的子民看朕的笑话。朕身为一国之君,皇后这些年来与朕离心离德……”

    静贵妃道:“皇上放心,臣妾明日就去。”

    皇上道:“静欢,有劳你了。朕早就想让你替朕跑这一趟,可是你之前一直身怀有孕,后来刚刚生产完又不便出门。因此等到如今方才开口。”

    静贵妃笑道:“皇上爱重臣妾之心,臣妾明白。”

    皇上道:“朕还有一摞奏折等着批阅,今晚不能留下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