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闲(山水)-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还特意去求了太皇太后,要求再给儿子两个侧福晋。结果被康熙把这事儿压下了,他非常不满福全的娘插手哥哥的后宅之事。要知道,就算是要给福全纳侧福晋,也得他娘说了算。归根结底,小心眼儿的某表哥,就是不满福全的娘董鄂氏越过自己的娘,去求太皇太后,所以他就别着劲儿,找有磋儿不答应人家的请求。

    去年新封的恭亲王常宁,大婚是在去年年底,紧赶慢赶的在年前办了婚事。新婚第二天,常宁带着李秀凝来宫里请安,还笑嘻嘻的说:“娶个老婆好过年”惹笑了一屋子的人。

    家宴比较随意,就设在西内戏台对面的楼上,太皇太后、皇太后两人各自占了一桌,康熙最小的弟弟隆禧跟着皇太后坐在一起。其余的兄弟三人,都是跟着自个儿老婆一桌。

    戏台上演着戏,决不是平日里看的那种承应戏,这还是常宁为了康熙的生日,特意去南府里赶排的。故事、戏词儿都是请文人编的,唱戏的角儿,都是挑得南府里顶顶有名的,连戏衣都是精心细作的。

    “三嫂,您过千秋节的时候,我三哥给您那么些好东西,这回我三哥做寿,你给准备什么了。”常宁几杯酒下肚,胆子就大了起来,仗着与毓秀熟悉,说话也随意了些。

    “对啊对啊,三嫂,咱们可是好奇得很。”李秀凝与毓秀更熟,从前便是闺中好友,此时跟她相公一道起哄。

    赫舍里氏已是有孕近六个月,安静得与福全坐在一起,抿着嘴看着常宁夫妻两个人挑战皇后。坐在她身边的福全,殷勤的给她挟菜,照顾得还算比较到位。

    “哎,老五,你嫂子给哥哥准备的寿礼,怎么也得哥哥先看吧,你着什么急。”康熙今天破例多饮了几杯酒,此时正斜着眼睛瞪他弟弟。太坏了这小子,你怎么可以窥视你嫂子给你哥的礼物呢,不知道那是私物,不能让你们看么。

    毓秀挑了眉,“五弟的生日,不知道弟妹送了什么?”看你敢不敢把你媳妇送你的东西当众说出来。

    提到这个常宁就委屈,他的生日是在大婚之前过的。后来,他到是找他媳妇要求补过寿礼,其结果……唉,不说也罢,一说都是血泪啊。

    “左右不过是些荷包之类的。”常宁声音小了许多,坐在他身边的李秀凝,也罕见的不大了意思起来。

    “哦。”毓秀拉长了声音,“可我怎么听说是碗寿面啊”

    噗……在座的知道这码子事儿的,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连康熙也拍桌大笑。

    李秀凝这姑娘实在,常宁管她要生日礼物,她也就真的费心思去准备了。为了给新婚相公一个满怀心意的寿礼,她扎到厨房里跟着厨房学了好几天做寿面。等到出了师以后,特意选了一个常宁在家的日子,做给他吃。得说李秀凝还不错,面做得不错,味道很好,关键就在于她做得量有点多,还一起给常宁都盛了去。

    常宁这家伙比他媳妇更实在,真就结结实实的把面都吃进去了,结果撑到了,先是睡不着觉,满地溜达,后来是半夜狂吐,现抓的太医来给他看病。他这一折腾不要紧,把康熙和毓秀都惊动了,最后太医回来跟两人汇报,没多大事,就是恭亲王爷吃得太多了点,一时消化不了,然后身体里的零件闹了回罢工。

    着急了半宿,得来了这么个结果,真是让康熙和毓秀两人哭笑不得。后来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事情始末的康熙,很坏心的帮他弟弟在家里人面前宣传个遍儿,弄得那段时间好些人一见到常宁就捂嘴偷笑。

    常宁阴了好些天的脸,终于被另外的八卦把他这码子事儿给压了下去,结果今天又被毓秀翻了出来,他黑着脸道:“三嫂,揭人不揭短哈,这都过去多久的事儿了,您怎么还提呢”

    “哈哈,呵呵……”他不急还好,一着急变脸,倒惹得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连带着福全两口子笑得更大声了些。

    常宁:“……”不带这么明晃晃欺负人的

    李秀凝坐在他身边低着头,不出声,这么白的相公我真不好意思说是我家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风起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三十八章 风起

    热闹的寿宴过后,康熙和毓秀送走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没看身后眼含期盼的嫔妃们,直接携了毓秀的手,笑道:“今日被老五闹的有了酒,陪我散散去。”

    “好。”毓秀欣然应允,他们夫妻好几天没一起出来散步了。

    慧嫔等人听了,立刻跪地,“恭送皇上、皇后娘娘。”有几人脸上已带出幽怨来,一直到帝后两人走远,余下的几人才各自扶了宫女的走,往软轿走去。原本嫔以下的后妃们是没有资格乘桥的,毓秀想着人家好好的闺女被关进了皇宫,因为自己的原因嫁了老公等于没嫁,总有种耽误了人家的感觉。她总想着同为女人,只要她们都老老实实的,不生风波,除了老公实在不能分享以外,其余的物质方面,她还是可以宽松一下的。某姑娘请示了康熙,下了懿旨允许嫔以下的宫妃乘双人软轿。

    康熙为此还摇头叹息,直觉得他家小表妹,还是那般心善面软,就算是作了皇后,也没多大改变。要不是他从小教导的好,没准他表妹就得被宫里的人给吃了,还能有现在这般自在。

    康熙同志决对是没看过他表妹给他小老婆的宫规手册,否则他就不会认为佟姑娘是个好欺负的了。

    “慧主子,听说皇上过几天就要去东巡了,不知道……”回到储秀宫,安常在试探的问了一句。前几天得主子娘娘开恩,慧嫔的娘进宫来探看过,两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不知道以赫舍里家的人脉,能不能得到些消息。

    安常在本来是满怀着希望进得宫,她自觉容颜出众,并不逊于佟家姑娘多少。甚至认为佟家那位格格,太过娇贵,远不及自己温雅细致。康熙皇帝能够选她为后,还不是占了她是皇帝表妹的便宜。她自信满满的等待着入宫日的到来,就算初封为常在,也没消耗她多少的信心,她有把握进宫之后得到圣宠,在皇上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惜,心愿太高,受得打击便也越大。入宫将进三个月了,别说圣宠,连康熙的面都少见。日复一日的失望之下,李兰琪心中起了怨念。这种怨念在今天寿宴之上,见到李秀凝之后,更是深刻起来。当初在闺阁之时,李家只有她和李秀凝两人容貌最好,只是李秀凝天生性子跳脱,对于女孩子必学的那些课程都远远不及她,还偏爱带着丫头换男装溜出去玩。

    那时候,她嘴里说着羡慕妹妹的洒脱的性子,其时心里是瞧不起她的,认为她粗鲁、莽撞,一点都没有女儿家该有的柔美。谁想到,就是当初她看不起的李秀凝,却过得比她幸福得多。亲王福晋,那是她现在的身份可比的。最让她生气的是,她想着李秀凝与主子娘娘是闺中好友,便想着让她替自己在皇后面前美言几句,也好早点侍寝。谁知,话还未说完,李秀凝便摇头说不,直言道,这种事情她帮不上忙,还假好心的让她认命。呸,她凭什么认命,同样都是皇上的人,皇后凭什么一个人霸占着皇上,她这是嫉妒、是不贤,她不配做皇后。

    可她也只敢在心里说说,看看被罚的顺嫔,她那敢直接去冒犯皇后。偶尔的情况下,听到了康熙打算东巡盛京。李兰琪眼睛一亮,皇上东巡,总不能只带皇后娘娘一个吧。她若是能跟着去,见到圣驾的机会就多些,没准儿就此得了圣宠,运气好些的话,还能得个阿哥。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她才会在寿宴之后,向慧嫔打听消息。她也是算准了慧嫔一向好性,对于她们这些人怀有极大的同情心,才敢如此放心大胆的直接问出来。

    慧嫔闻言转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安常在的话,引起了另外两人的关注,尤其是布答应,一双怯怯的妙目,正定定的注视着她,里面盛满了希望。

    “皇上要去盛京吗?我还真不知道,安妹妹是听谁说的?”慧嫔在赫舍里家长大,她是对深宫里的女人抱有极大的同情,可她也不傻,好歹被赫舍里氏陪养了十多年,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心里有数儿。她怎么可能把她娘进宫跟她透露的消息,就这么巴巴的说出来,这不是把自己的把柄往别人手里送么。

    安常在一愣,勉强的笑道:“妾也是那日去御花园的时候,偶尔听到的。我只当慧主儿您知道呢,就没多说。”

    慧嫔意味深长的道:“安妹妹没说的对的,皇上的事儿,不是我等能够打听的。”说完,抿唇一笑,搭着宫女的走,回自己的寝宫去了。

    安常在身子一颤,脸色慢慢苍白起来,她缓缓转头,看向荣常在和布答应,见荣常在无所觉的冲着自己一笑,也回了屋。布答应却咬着唇,欲言还止,看样子对她的话很感兴趣。安常在对布答应咧了咧嘴,扯出了个难看的笑,也搭着宫女的手回屋了。她心里羞恼极了,暗道,看你们一个个假清高的样子,刚刚在寿宴上还不是和我一样,偷盯着皇上看。想得宠就直说,装什么

    “主子,这次皇上东巡,可是您的好机会,老夫人送进来的药,你最近可以好好的用,到时候生个小阿哥,就连皇后娘娘都得高看您一眼。”抱琴边说,边把手中的茶放在了炕桌上。俏丫头对于自家姑娘进宫几个月了,都没能侍寝一事,怨念很大,连带着把毓秀都恨上了。

    在她看来,自家姑娘家世、容貌、才情都够格做中宫主子,只被封了小小的嫔太委屈了。封了嫔不算,进了宫还守活寡,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欺人太甚了。前几天夫人进宫的时候,她就直接姑娘的事儿都说了,连夫人都气着呢,连说一定要给佟家点颜色看看,省得当他们赫舍里家都是纸糊的。

    慧嫔摇头苦笑,“这次东巡,皇上不会带我们去的。”皇帝要出京,提前就得做好准备,随行的人员,一路上的吃穿用度都是得提前准备好了。更别说还要带着皇太后和皇后一起出去,他们三人的仪驾就够人忙乱的。后宫里随驾的名单虽然没有露出来,但是有经验的人一看内务府准备的东西就知道得差不多了。

    抱琴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这在她看来太不可思意了,那个皇上出巡只带着皇后,不带妃子的。

    “额娘上次来的时候说了,内府务只准备了皇上、太后和皇后的仪驾,旁的人没有。”要是她没记错的话,这可是康熙皇帝头一次回盛京祭祖,也是大婚以来头一个离京。以他现在宠爱皇后的架式,怎么可能带着其他女人去惹他表妹伤心呢到底是爱新觉罗家的人,喜欢的时候能宠上天,不喜欢的时候冷落都是轻的,巴不得把人踩落尘埃,省得人出来碍他的眼。

    抱琴看着自家主子脸上略带苦涩的笑,心疼了,“主子,您别伤心,凭您的容貌和才情,皇上一定会喜欢您的。”

    慧嫔端起茶碗,盯着碗内自由舒展的茶叶,自嘲的一笑,“我还以为我能守住本心,淡然的在宫内生活,却没想不过是三个月不到,便心乱了。这宫内,果然是最难熬的地方。”她得承认,三个月的后宫生活,看着被康熙宠爱的皇后,她羡慕了,也带了一丝说不出口的嫉妒,甚至心中也有了不甘。终究是为什么会有这般的心情呢?是这宫内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那种说不出口的寂寞终于让她难以忍受了。

    慧嫔主仆陷于沉默之时,赫舍里家的主房内,噶拉布的夫人终于抓住了难得休假在家的丈夫,逼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她只要一想自己如花似玉的姑娘,在宫里干熬着日子,连皇上的边都没摸到,心时太不甘。

    “爷,你到说话呀,咱闺女在宫里可是受大委屈了。哼,这中宫主子也太霸道了些,皇上是大家的皇上,不是她一个人的。这就是明明晃晃的独占圣宠,真当咱们这些人家都是好欺负的。”伊尔根觉罗氏,猛得拍着桌子,冲着沉默不语的噶拉布大声嚷道。

    噶拉布死劲儿的皱着眉,“吵什么吵皇上爱招那个后妃侍寝是咱们该管的么?你是不是想惹得皇上不高兴,撤了我的职,你才能消停。”噶拉布真是很烦,自从他夫人进宫见闺女回来,天天跟他吵,非要让他想个法子,教训一下佟家。靠,他真想骂娘,佟家是好教训的么?那是皇上的母族、妻族,佟家一门双公显赫以极,更别提皇上还信任重用,眼看着前几天整编八旗的时候,佟家又多出来好几个佐领,皇上的偏心眼儿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想想自家,前两天皇上刚刚批评完,赫舍里家除了索额图之外,皆愚笨之辈。听听,除了索额图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傻蛋,这其中也包括了他。就连索额图,他看着皇上也不是十分的重视,还没有遏必隆家的儿子得圣心呢。

    伊尔根觉罗氏被丈夫一吼,脸上有些下不来,可是关系到丈夫的前程、儿子的未来,她还是住了嘴。可是想想实在不干心,开口提议道:“听说顺嫔被皇后娘娘罚了,罚得就和进冷后没什么区别,不知道蒙古诸王知不知道,尤其是科尔沁”最后三个字,特意加了重音。

    噶拉布听了,挑了挑眉,若有所思。


第一百三十九章 诸事烦乱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三十九章 诸事烦乱

    不管外面的人怎么折腾,怎样的使手段,做为一国之君的康熙仍然按部就班的实行自己的计划,慢慢的进行着改革。

    康熙这几天心情很好,万寿节那天,毓秀给他的寿礼也让他满意极了。想到这个,随手从旁边炕柜的小抽屉里,摸出了一个荷包,绣着黑地金龙。打开荷包,摸出一块素绢,展开绢帕,映入眼帘的是毓秀那一笔绢秀的簪花小楷。

    康熙目光温柔,轻抚着绢帕上的字迹,细看去,那字分明是用发丝绣上去的,内容正是毓秀生日时,他赠给她的那首关睢。

    “皇上,熊大人、周大人、张大人过来了。”梁九功进来禀告,眼角的余光不小心的看到了康熙又在拿个荷包看,他不由得把头又压低了些,表示自己没有看到皇帝开小差儿。

    “哦,让他们进来。”康熙万分爱惜的把绢帕再度放回荷包内,然后将荷包放入怀里。

    “恭请皇上圣安。”熊赐履在打头,周培公和张英两人跟在后面,依次进门,先给康熙行礼问安。

    康熙温和道:“平身吧。梁九功,给熊师傅他们搬个坐儿。”

    “谢皇上。”三人谢恩之后,同时起身,动作整齐划一的很。咳,具说清朝的大臣们给皇上行礼都是规范的,而且每天在家都必须练习,就怕那次磕头磕错了,把头上的乌纱帽给磕掉了。

    毓秀以前偶尔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曾怀疑过其真实性,后来穿到这里之后,才发现这事儿决对再真实不过了。靠,这些清朝皇帝也不知道都在想些什么,天天不想着怎么发展国力、发展武力,就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做文章,难怪科技倒退一大步,还养出一群不事生产的八旗子弟,败家子

    梁九功带着小太监搬来三个绣墩,熊赐履等人再次谢恩之后,小心的坐了半个椅面,挺直了脊梁。

    “朕今日叫你们来,是为了今科大比。朕过几天便要去盛京,怕回来的时候,时间太紧赶不紧,先找你们来议议。”目光扫过张英和周培公,尤其是后者,更是停留得久了一些。见到面色白净,温文尔雅的周昌,康熙心里得意,他又抓了个可用之人。特别是这个人,文武全才,在要打仗之前能把他挖出来,可真是太好了。

    周昌字培公,清康熙年间非常有名的人物,平察哈尔部叛乱和三藩之乱,都给康熙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他单枪匹马、七进七出王辅臣军营,终于说服王辅臣投降清廷,更是表现出了其过人的智慧。可惜,飞鸟尽,良弓藏,周培公就算有一腔爱国之心,奈何他是汉人,在清初的军中自然受满人排斥,三藩之乱后,被派往山东任职,终是因为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后来噶尔丹叛乱,康熙又调了他任盛京提督,最后卒于任上。可以说,从周培公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清朝初年,汉族官员的下场。有真才实学的,又忠心为国的,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美妙。

    康熙翻找记忆的时候,自然也把可能用的人才都详细的列了出来,对于周培公这样好用的人,怎么可能让他闲着。而且,他也吸取的那个倒霉的教训,一定得顶住压力,把这些真心做事的人保下来。

    “皇上,臣认为考题还可,但是考官必要先订下来。”熊赐履率先开口,他虽也算是康熙的老师,康熙也一口一个熊师傅的叫着,可他心里明白,康熙对他真的是不大重视,尤其是对理学,更是有些厌烦,反到对明末的一些论调持有肯定意见。为了自己能够在朝中立得再稳一些,这次科举的主考他是势在必得。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起汉民族的这些学子们的某些共同特点,小时候上学,寒窗苦读,是为了金榜提名,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提名之后,必定要做官,最好先入翰林,赚够了清名,再做实权官员,兼任几任主考官,多些门生,最后一举入阁,在内阁相位退休,死后得个文正、文和的称号,这一生算是完满了。在他们这一生中,中进士、入翰林、进内阁是最正确的道路,其次便是要做主考取士,当天下举子官员的老师,举子中了进士,做了官,也还是他的学生,这样关系网就全了。

    现在熊赐履眼看着自己进内阁的希望不太大,还赶不上后来张英和周培公两人,他就开始谋取另外的一条路,去当主考。

    要说康熙对熊赐履这人吧,还算是比较看重的,虽然这人号称理学大家,可是要说有什么制国的真本事,木有就是盛在比较好名,为官还算清廉公正,现在人才少,他才将就着用了。

    “培公要随我去盛京,敦复要接管一下江南河堤之事,熊师傅便为此次的主考吧。”康熙是什么人,早就看出来熊赐履的小算盘。可他相信,熊赐履这人胆小,让他去搞什么科场舞弊,他还真不敢。现在的朝中的官儿啊,不求他们有多大的惊天之才,只求有敬畏之心,懂得不敢两字,就算是好的了。

    康熙暗自苦笑,现在吏治就开始败坏,他看着着急,却还不能全都收拾掉了。唉,一口气吃个胖子的事儿,那只是在幻想里。

    熊赐履心中高兴,皇上同意了,说明他还是挺看重我的么。一般来说,科举取士是国家重中之重的事情,选出来的人都是要当官儿的,能不重视么。一般做主考官的人,必然都是深得皇帝信任的人,也怪不得熊赐履高兴。

    主考有了,还得再有两个副主考,还有一些具体办事的人员,康熙让他们回去拟个名单报上来,他做最后决定。

    科考的事完结之后,康熙又提起了另外一个比较让他头疼的问题。昨夜在仙境里,太虚没有出现,只在书房里的玉壁上出现了一行字,“四月二十九日,黄河归仁堤大决口,淮汤田地被淹。五月,暴雨成灾,黄河、淮河并溢。”康熙猛然一惊,急忙去翻找记忆,却发现记忆中也不过些重大事件,对于这种年年都决口的黄河,他还真没有多少印象。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康熙今天把手下的重臣叫了来,打算把加固黄河、淮河河堤之事提上日程。“敦复,你辛苦一次,去河道总督衙门宣旨,让他们今年四月十五之前,必须加固黄河、淮河的河堤。今天的汛期就要到了,朕不希望听到河堤决口的消息。”说完,他抬了抬手。梁九功迅速的从书案上拿过一个康熙写好的圣旨,交到了他的手里。

    “敦复;传过旨意之后,来盛京与朕会合。”康熙把手中的圣旨郑重的交到了张英手里。

    张英不知道康熙为什么对河堤如此重视,按理来说,冬天的时候,不是已经维护过了么?不过,他见康熙神色郑重,便恭恭敬敬的跪地,低头抬手,接过圣旨,“臣,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圣旨送到勒大人手中。”

    张英不知道的是,在黄绫匣里,还有康熙写的一封密信,他之所以派张英前往,就是因为他的清廉,不会借着钦差的身份,在勒辅那里刮治河的银子。

    “培公留下,熊师傅、敦复跪安吧。”康熙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遣退了两人。

    “皇上,图海大人请见。”魏珠儿进来回话。

    “让他进来。”记忆中的图海与周培公两人相知相惜,而且配合默契,希望如今他们两人还能如记忆中的那般。康熙已然决定了这次打罗刹的主将,就是图海和周培公两人。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与这两人好好研究一下,该怎么样进兵,才能保证以最少的伤害换取最大的胜利。

    康熙算计着要出兵雅克萨的时候,毓秀也在西内丰泽园内迎来了自己的家人。

    觉罗氏带着赫舍里氏并文秀、灵秀两人一道进的宫。

    “玛嬷、额娘快起来,咱们自家人,不用这么多礼。”觉罗氏自她大婚之后,已经进宫看她好几次了,可是每次看到她们跟自己行礼,毓秀心里总是酸酸的,难受极了。在这深宫里,虽然康熙、姑姑对她都很好,可她还是想念自己的家人。只是见面之后的礼节问题,让她对跟家人见面又怕又怨。心中不只一次的抱怨万恶的封建礼仪,可是又不得不遵守它。必须这种封建礼仪是她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最基本的法则,在它没有被颠复以前,也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觉罗氏被毓秀拉了起来,又见赫舍里氏被素问扶住了,她才笑着拉觉罗氏坐在了炕上,“玛嬷足有两个月没来看我了,怪想您的。”

    觉罗氏慈爱的看着孙女,见她面色白里透红,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带出来的幸福之感,便知道她过得不错。何只是不错,简直就是太好了。心中安慰之余,面上的笑更和蔼了些,“娘娘虽是皇后,可这里毕竟是皇宫,怎么好常来。”


第一百四十章 闹事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四十章 闹事

    毓秀看了觉罗氏一眼,抿唇一笑。这就是她的玛嬷,就算女儿作了太后、孙女做了皇后,在清朝来说,也算是一门荣耀了,可她却还是记得要守着规矩,不敢有丝毫的过格。

    “玛嬷,您们去见过姑姑了吗?”当着家人的面,毓秀总是不自觉得唤太后为姑姑。

    赫舍里氏脸色微变,“娘娘,您该叫太后额娘的。”

    觉罗氏拉了拉毓秀的手,“娘娘,你额娘也都是为你好,宫中不比家里,任性不得。”

    “玛嬷,我晓得。”毓秀含笑点头。

    觉罗氏无声的叹了口气,“已经见过太后了,就是从慈仁宫里过来的。”

    “额娘,您的身子可好?***好么?”毓秀望向赫舍里氏,眼睛亮晶晶的。是的,毓秀她娘于二个月前再度生下了一个女儿,还未取名,一家人都小妞妞、小妞妞的叫。

    提到小女儿,赫舍里氏眉眼都带着笑,“我挺好,你妹子也很好带,天天除了吃就是睡的,不闹人。”小女儿生下来就圆圆润润的,两个月长开了些,眉眼间与毓秀有三分相像。满月那天,看过的人都说小闺女生得有福相,长大了一准错不了。

    其时大家都明白,有个皇后姐姐在,小姑娘将来的前程决对错不了。佟家的人自然也心知肚明,可好话人人爱听,做为小女娃儿的亲娘,赫舍里氏更是被众人夸得心花怒放。必须从开国到现在,大清国的元后只有她女儿一个,这可是女子中能达到的最高身份了。

    “怎么没把妹妹抱来给我看看。”毓秀有些失望,满月的时候,她和康熙只是赐了东西,人并没有到场。原想着这次额娘进宫,***能抱进来呢,没想到,还在没能看到。

    “小孩子太过闹腾,怕扰了娘娘的清静。”

    “额娘,那是我嫡亲妹子,那有姐姐赚妹妹的。”不过,现在的天气还不大暖和,妹妹还太小,抱出来招了凉就不好了。这个时代婴儿的折损率太高,还是不冒风险的好。“可惜,我过几天要随皇上去盛京,***的百日宴,我又参加不了了。”佟姑娘,想想你现在的身份,你在家也参加不了,很惹眼的。

    “素问,去取我给妹妹准备的东西。”

    “是。”素问转身出去,很快便和灵枢两人回来,身后跟着四个宫女,每人手里都捧着个堆漆的托盘,里面放着长命锁、项圈、手环、脚环,各式小衣服、荷包等等。几个人往赫舍里氏面前一站,手微微放低,将盘中的物件给觉罗氏和赫舍里氏看。

    赫舍里氏有点黑线,出嫁女厚待娘家人也不算过错,可她家姑娘也厚待得过了点吧。“娘娘,妞妞儿一个小孩子家,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你赏得太过了。”如今宫里可不只有她闺女一个女人,赫舍里家的慧嫔、李永芳家的安常在,还有明珠的堂妹惠常在,可都看着呢。别因为这点子东西,让自家闺女在那皇帝外甥心里落下点什么不好的印象。

    “这是我和皇上两人准备的,额娘您就放心大胆的收下。”毓秀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这些可都是她的私房,她喜欢给谁便给谁,谁能管。

    觉罗氏和赫舍里氏两人互看了一眼,不再言语。

    毓秀的眼睛落到了两个堂妹身上,含笑招手让两人到自己身边来。“文秀和灵秀又长高了好些,人也标致,让我都不敢认了。”拉着两个堂妹的手,细细的问着两人如今规矩学到那了,课业如何。

    觉罗氏与赫舍里氏眼含笑着的看着她们姐妹之间的说话儿,也有心让家里的姑娘们跟毓秀多亲热,将来她们的丈夫人选可都掌握在毓秀的手里。

    一时间闲话聊完了,毓秀放了两个妹妹的手,挥退了屋内的宫女,轻声问:“玛嬷,额娘,您们今日来必是有事儿吧。”

    赫舍里氏看了看婆婆,又看了看女儿,话到唇边,又咽了下去,面上现出为难之色。在家里时,她也跟婆婆、丈夫说起过,只是他们都不赞成来她来找毓秀撞木钟。她本也没想说,谁想女儿眼尖到是看出来了。赫舍里氏心下宽慰,到底是自家的闺女,就是跟娘亲。

    毓秀自是也看出来赫舍里氏的为难,想必是玛嬷不让她说,她抿唇一笑,“额娘,我是您嫡亲的闺女,您有事儿不跟我说跟谁说呢。”

    觉罗氏叹了口气,“本不想给娘娘添麻烦,你过几天要伴驾出巡,这会子正是忙乱的时候。”说罢,看向儿媳妇,松了口,“娘娘既然想听,你就说吧。”

    赫舍里氏得了婆婆的首肯,也不再纠结,通通快快的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