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妻多娇[封推]-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慈宁宫,秀女们还没过来呢,苏颖先拜会了一番皇太后以及平阳侯老封君,太后娘娘着人赐了座,平阳侯夫人果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太后娘娘也被她哄得开心,拉着苏颖的手不放,还叫太后娘娘打趣了一声。
等秀女进门,她们再留在这里不大合适了,平阳侯夫人就趁机拉了苏颖避了出去,苏颖远远瞧了叫过来的秀女。
秀女们都穿的差不多样式的衣裳,只除了细节上有些不同,远远的看过去都差不多,不过苏颖还是认出了苏言容来,她瞧着神色不错,看来在宫里应该没受什么罪吧。
平阳侯夫人突然开口叹道:“瞧这些小姑娘们,可真是一举一动都像是一幅画呢,跟她们相比我可就是烧糊了的卷子了。”
☆、333章 平淡无奇
苏颖闻言收回落在秀女们身上的视线来,侧过脸来瞧了突发感慨的平阳侯夫人身上,她小儿子都要说亲了,年纪比苏颖的大嫂罗夫人还要大一些,不过位居高位,家中富裕,日子过得大多数诰命夫人都要好,又兼之保养得当,她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多点的模样。
不过,想想也是,在这平均年纪也就是五十岁的年代,别说平阳侯夫人,就连苏颖这样才二十出头的,都已经算不上什么多风华正茂的年纪了,那群十四五岁的秀女们才是呢。
平阳侯夫人回头瞧了一眼苏颖,笑着说:“你么,也就是个将糊不糊的。”
苏颖假假的说:“你这话儿可是夸我呢,我可不是什么将糊不糊的,我也就个烧糊的了。”
平阳侯夫人一愣,啐道:“你说这话儿可把我往哪里放。”她年纪可比苏颖大多了,不过就算是多大的女人了,也最忌讳旁人说她老了,当然她自己谦虚着说自己的时候不算。
苏颖无辜的说:“还能往哪里放,自然是往炉子里头放了。”
平阳侯夫人气笑了,放了苏颖一马,就和她在太后宫里的花园里散散步。
苏颖还能怎么着,她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如果不是平阳侯夫人拉着她,她这会子应该就已经出宫去了。
宫里的规矩太大了,就算苏颖本身对皇权什么的没有这里的人那么大的畏惧心,可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瞩目,还有人提点,大氛围是这样,自然也就被渲染了。让人不自觉的紧张。字字句句的还得斟酌再斟酌,这才多长时间,苏颖都觉得特别累得慌,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适应的。
如果陈宛秋不死,她现在也该是要参加选秀了,苏颖暗想,就以陈宛秋那样的脾气规矩的。到宫里来可说不准会闹出什么来呢。
平阳侯夫人主动说起了苏言容。“那姑娘我是见过的,都说侄女肖姑,细看起来。那丫头也真是有几分像你,是个大方孩子。”
苏颖笑盈盈的说:“我方才远远的瞧见她了,瞧她精气神不错,回头娘家人都可以跟着放心了。虽说知道她在宫里头一切都好。可做父母的还是止不住跟着挂心呢。”
平阳侯夫人点了点头:“这话儿在理,便是我那小儿子在国子监念书。日日都是要回家的,可一日里头我家老祖宗都得念他好几回呢。”
平阳侯府的爵位日后由大儿子继承,所以对聪明伶俐的小儿子就难免偏疼一些。
这样的情况和傅家有些相似,可平阳侯夫人不是傅母。就算再偏疼,也不会乱了国法家规,导致兄弟阋墙。不说旁的。可就是傅母的事情一出,多少偏心的人家都得到警醒。
毕竟被剥夺诰命。那就是里子面子都没有了,还要遭人嗤笑,谁都不愿意再做第二个,就算心里没多少改变,最起码行为上也不敢做的太过了。
如此一来,不知道造福了多少不受父母偏爱的人家呢。
平阳侯夫人见苏颖有了谱,也接下了话,她心里也安定了下来。
过了一刻钟,就有两个宫女前来寻人了。
她们在宫里呆的时间也不短了,既是太后和皇后娘娘还要相看秀女,她们也就不好多呆,先前这情况,看样子是太后娘娘想给老夫人做脸,才把她留下来看看小姑娘。
苏颖和平阳侯夫人对视一眼,笑了笑,就跟着前来寻人的宫女往正殿里去。
其中一位宫女多看了苏颖一眼,苏颖觉察到她的视线,看了过去,习惯性的微微一笑略微颔了颔首,那宫女脸上的表情在那一刻实在是太精彩了,都不能说是惊慌失措还是惊骇无比,苏颖都在心里反省了,难道她有这么恐怖了?
很快那宫女就反应过来,恢复如常,也不再往苏颖这边看了,只不过那不着痕迹的瞥,更是显得欲盖弥彰。
难不成还真是什么历史遗留问题么?
苏颖仔细想了想,她还真的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见过这宫女了?
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是她,不,苏侧妃认识的人。可一个宫女?这怎么牵连上的?
不过,就像是苏颖自己跟禄小娃说的,她现在是妥妥的勇武侯夫人,苏侧妃什么的跟她毫不相干,顶多也就是相貌有几分相似罢了。
平阳侯夫人没注意到这个小插曲,毕竟也就那么一个照面的事儿。
等到了慈宁宫的正殿,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看来对先前的评断很满意。平阳侯夫人见状,笑容就更大了些,毕竟是她主张找了这样一个小儿媳妇,老夫人满意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皇后最后说了两句勉励的结束语,这一次皇宫之行就这么结束了。
苏颖也不嫌弃皇宫之行那么平淡无奇了,平淡无奇那才是最正常的好吗?
不过,皇后话音儿刚落下,就有宫人迈着细步往她耳朵边凑,皇后的脸色立马变了,她脸上还强撑着笑,脸色却不大好看了。
苏颖她们自然不会傻了吧唧还留在这儿,立马就告退了。
怎么来的怎么出去,等到神武门下了轿子,平阳侯夫人搀扶着她家婆母下了轿子,打眼一瞧就冲苏颖笑了起来,笑中还有些不怀好意。
“都说勇武侯夫妻感情好,这可真叫人羡慕呢。”
苏颖也看到傅奕阳了,又被平阳侯夫人这么一打趣,脸就有点红。
老夫人拍了拍平阳侯夫人的手背,嗔怪道:“你这人,尽仗着自己脸皮厚去排揎人家年轻媳妇了。”
平阳侯夫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打趣勇武侯夫人,回头我可就要去打趣您那孙媳妇了。”
“你敢!”老夫人虽然嘴上责怪着平阳侯夫人,但实际上都能看出她们婆媳关系挺好。
平阳侯夫人点到为止,有些话不好在明面上说,但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不好说的意会就行了。
辞别之后,苏颖走到自家马车前,脸上还带着粉色。
傅奕阳打量了她一下,虽说仍旧绷着脸,可眼里带了柔光。
苏颖还真怪不好意思的,不过心里头又觉得甜蜜蜜的,笑着说:“你衙门里头还有要务要忙,快去吧,我这儿不打紧的。正想着回娘家一趟呢。”
傅奕阳咳嗽一声:“回岳母那儿也是应当,你且去吧。”
“哎。”苏颖笑眯眯的应了一声,这地方可不是诉衷情的地方,傅奕阳也是抽空过来一趟,说了两句话,送苏颖上了马车,他就上马准备离开了。
苏颖上了自家的马车,听见了马蹄声,就掀开车帘子透过去看了看,直目送着傅奕阳离开,马车也悠悠的行驶了起来。
苏颖这才坐稳当了,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
为了不在宫里失礼,早上起来连水都没敢多喝,只喝了半碗粥了事,能撑下来没唱空城计,那都是天赋异禀。也有
可能是在宫里头光顾着拧紧头皮了,没能管到肚子,现在出了宫一放松,肚子就来抗议了。
在上车前,紫苏专门包了一包点心来着,苏颖找出来,捏了一块儿枣泥山药糕往嘴里塞,一口咬下去满嘴香甜,吃了一块儿才舒服的叹出口气来。
进宫什么的绝对是摧残人的,绝对不是个享受活儿。不过这话儿也就自己想想,别往外说,不然那些个没机会进宫沐浴圣恩,显示自家有能耐受宠的人,肯定会羡慕嫉妒恨,认为她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果不其然呢,等到了苏家,早得了信的苏家人都对苏颖进宫表示了喜闻乐见,胡氏都直接说了羡慕,就连罗夫人都有些个意动呢。
苏颖还能说什么,只有撑着笑了。
“得皇后娘娘恩典,远远的瞧了言容一眼,她在宫中一切安好。”苏颖看了一眼大嫂罗夫人,顿了顿加了句,“今日一同进宫觐见的还有平阳侯老夫人以及平阳侯夫人,平阳侯夫人还夸起言容呢。”
苏言容既然是早早被相中了,还是被平阳侯家相中的,皇后再怎么着,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会对苏言容关照一二。
既是苏言容不会被留在宫中,那么就和其他秀女没什么直接利益冲突,其他秀女也不会傻了吧唧的去为难她,在这种情况下,她自然是一切安好的。
苏颖后一句也是给罗夫人一个定心丸,这门亲事是平阳侯府先有意的,如今定下来,未来婆母满意总比心有不满,日后成婚了给儿媳妇穿小鞋来得好。
罗夫人自然是明白苏颖话外之意,喜不自禁。
胡氏在一旁瞧着,也只有跟着高兴的意思。虽说苏言容是罗夫人的女儿,可那也是苏家的姑娘,她嫁得好了,整个苏家面上都有光不是。
见苏夫人和苏颖娘俩有私密话要说,罗夫人和胡氏就很识趣的道了恼离开了。
“我瞧着老封君也对言容挺满意的,如此一来,等言容嫁过去,只要经营的好,日子定然会过的和和美美的。”
这门亲事都已经定下来了,苏颖自然不会去说些扫兴的话,毕竟她本身也是个嫁出去的姑娘,只是苏言容的姑姑,没看着就连苏夫人这个做祖母的,都隔了一层的么。
苏夫人有些淡淡的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罢。”
☆、334章 左右逢源
苏夫人并不多想孙女再嫁入高门,只现在看着事已成定局,她这个做祖母的还能再说什么。说多了,无非就是更招人嫌罢了。
苏夫人怜爱的看了看苏颖,别看女儿现在过得和和美美了,就能忘了先前受的苦难了?
旁人能忘,苏夫人是片刻都不能忘的,“燕窝雪蛤最是滋补,每天早上一小碗,你就拿去补身子吧,我瞧着你都有些清减了。”
苏颖不由得摸上自己的脸颊,“真的?”
苏夫人怜她小女儿情状,伸手摸了摸她的脸,一摸嫩滑,不由得又摸了一把,很大方的说:“左右我这儿多着呢,你就拿去吃吧。”
苏颖窝到苏夫人怀里撒娇:“还是母亲疼我,不过母亲倒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说着就把礼单拿出来,苏夫人见上头也有些燕窝人参的,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那是你的一片孝心,回头给老祖宗送去罢。她老人家近来常常念起你的,”说着苏夫人不免叹口气,“再过一旬就是她老人家的寿辰了,我正想着要办的热热闹闹的,请咱们家的亲朋好友都过来聚一聚。只盼着到那会儿,京城里这一摊子事儿都尘埃落定了。你若是便宜,把你家那几个孩子都叫过来叫老太太掌掌眼。”
“母亲?”怎么说的,好像苏老太太行将就木了一般?
苏夫人瞧着苏颖一脸沉思的,就点了点她的额头,“我这是舍不得你呢,你们家那位可不就是再熬日子了,说不得这个夏天都熬不过去。到时候你们可不得跟着回祖籍扶灵,这一转眼可是要好些日子不见了。”
苏夫人对傅母恨之入骨,私下里从来就没个好脸,就连称呼起来也都是“那位”“那位”的。不过,既是苏颖夫家的事情,他们只当是没知道那一茬,当然。私下里该做的事情一点都没少做。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罢了。
苏颖在心里松了口气,笑着说:“那有什么的,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而已。说不得到那时候母亲都有重孙子了。”
“那敢情好。”苏夫人又瞧了一眼笑盈盈的苏颖,“姑爷在户部可还顺遂?”
苏颖起身倒了一盏茶捧予苏夫人,一面皱眉,一面思量道。“我听着他话里的音儿,因着如今有那有倾族之祸的前车在前。原先有哪些个刺头也老实不少,户部那边的工作开展起来比过去可是顺利不少呢。”
“母亲怎么说起这个来了?”
苏夫人笑着说:“我不过是随口问一句罢了,不然可不就显着我这个做岳母的不关心女婿了。”
苏颖一瞬间觉得自己好像是夹在老娘与老婆之间的夹板了,她想了想说:“说起来。母亲先前看中的那些物件,姑爷有心孝敬您呢。”
苏夫人挑了挑眉,笑道:“这敢情好。我就等着姑爷的孝敬了。不过也就几张字画,几本子书罢了。也不多值当的呢,真要说起来也不过是我给你几个侄子选的。”
苏夫人的言外之意,苏颖很清楚,既然是给几个侄子选的,那就真算不上给岳母尽孝心了。苏颖头皮发麻,夹板真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最起码都会两面讨好,会说甜言蜜语。
苏夫人见她踌躇,忍着笑意喟叹道:“女生外向啊女生外向。”
“母亲!”
苏夫人还真怕苏颖恼羞成怒了,温声说:“现如今你这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在我这做娘的看来那比什么都让我觉得舒心了。你也不用管旁人的酸言酸语,那些个人可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
苏夫人虽然不怎么管家了,可她在这家里仍旧是积威犹在,有些事该知道的都是知道的,这也是她对罗夫人冷冷淡淡的一部分原因了。
“自己的日子过得好那才是真的好,便是为了那虚名弄得自个表面上看光鲜内里也不过如此的,辛酸的还不是自个,这图个什么呢。”
孙女是得她疼爱,可那毕竟是隔着一层,女儿才是从自己肚皮里蹦出来的。更不消说,那等子为了所谓家族中女儿的贤名做理由劝诫的,根本就站不住脚,苏夫人却不欲把这种事儿叫苏颖烦恼,想了想反而对傅奕阳满意了几分,意味深长的说:“‘惧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做的好了,可不照样也能博得美名,女婿这一方面倒是叫我满意一分了。”
苏颖第一个反应就是,怪不得人家总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虽然这女婿都当了五六年了。
再想到苏夫人话里的深意,苏颖也忍不住红着脸低下头。傅奕阳作为一个原汁原味的古代人,能做到这份上实在是不容易。
毕竟原先的傅侯爷就是一个正统的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实属正常,对于嫡妻,便是没多少喜爱之情,也给予敬重。照着这年代的标准来看,傅侯爷的行为真算不上宠妾灭妻。
苏氏先前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就这年代的大氛围来说,毕竟家里头没有贵妾,二房之流。便是魏姨娘和柳姨娘,这两个抬成姨娘的,也不过是婢女出身,远远比不上原先傅煦阳的那位官家出身的王姨娘呢。
傅母宁愿是往傅奕阳房里塞家生子出身的侍妾,也不愿从外面找良家子出身的女人来,给傅奕阳‘添砖加瓦’。
从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苏氏“成也傅母败也傅母”,“成也傅母”自然指的是上面说的这些了,“败也傅母”指的自然是傅母不想大房生出嫡子,对苏氏下药——自古至今,对于女人,最可靠的并不是枕边的男人,而是自己的儿子。这条定理,更适于这年代。
不管过去如何,如今的傅奕阳做的实在是够好了。回到家里,皇后那边的赏赐已经到了。
芦荟她们都跟着松了口气,这一通闹腾下来,苏颖还没怎么着,几个丫环都好像是要折寿一年的。不过恢复的也快,叽叽喳喳的围着皇后赏赐下来的东西啧啧称奇。
“这几天倒叫你们忙的脚底都打转了,也罢,我也不叫你们白忙活。”说罢,一人赏了一对二两重的金镯子,底下的丫环也照着等次各有赏赐,连粗使婆子也得了个金戒子,一时间人人都喜笑颜开。
苏颖瞧了她们几人一眼,都没把金镯子戴上,就笑道:“这有什么的,等你们嫁人时,我另外再给你们添妆。”闹得几女都脸红不已。
苏颖自然不是说说而已,傅母那边儿可是在熬日子了,她们几个大丫环也该尽早说了人家,尽早嫁出去,别叫她给耽搁成老姑娘了。
原本芦荟的哥哥林起有意薄荷,双方都有意,这门亲事只等着过了明路了。可除了薄荷,她这身边还有芦荟、白芷和紫苏三个呢。
苏颖在心里叹口气,她还真是舍不得这几个丫头,颇有种“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傅奕阳回府时天色已晚,苏颖先嘘寒问暖:“老爷回来得晚,可用过晚饭了?”
“嗯,同同僚在知味楼吃的,大家辛苦了一场。”傅奕阳别看被有些人背地里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可他并不是不懂为官之道,不然凭着他的年纪和资历,如何能那么快在户部站稳脚步。
这里面固然有皇上的“圣光笼罩”,可他若是没什么真本事,那也是白搭的。
有真本事,又有圣眷,再加上待底下人是真心的好,人最是护短不过的。
这点和他那爱欲其生、恨欲其死的性格也有关,手下的人对了是对了,错了也是对了,不管什么事他都能担着,他吃肉底下人也能喝汤。
这样一来,户部那些人都对他蛮信服的,便是国库欠银一案,实施到现在户部基本上没出什么大的岔子。
“可是吃了酒?”
“拗不过有人劝酒,就喝了几杯。”
苏颖想象着有人顶着傅侯爷的冷脸鼓起勇气去劝酒,“扑哧”笑了,叫人去厨房叫热水让傅奕阳好好洗洗。
等他洗完澡出来,坐在床边儿上,问她:“今儿在宫里如何?”
苏颖过去给他打散头发,边梳理边说:“太后和皇后娘娘俱是和善之人,我冷眼瞧着,可还真叫你说对了。我在宫里头见着了平阳侯府老夫人婆媳二人,瞧着像是来叫太后跟着掌眼相中的孙媳妇呢。皇后那边儿也是勉励了几句,我都一一领了。”
那面有异色的宫女,也不过被苏颖当成了一个小插曲,不管里头有什么猫腻,但凡与历史遗留问题有关,那就不关苏颖什么事儿。
苏颖扶着傅奕阳躺下,自己坐到梳妆台前,想起回娘家的事儿,就笑着说:“我回娘家,母亲还赞你这做姑爷的孝心呢。”
苏颖真觉得自己可真是两面讨好了,唉,她可真是不容易。
傅奕阳支起身子来朝她这边看了一眼,半晌没等到她下一句话,清了清嗓子说:“应当的。”
苏颖用梳子把头发打理好,又把镜子放好,把梳妆盒盖上,到床上和傅奕阳并肩躺下。
傅奕阳见她嘴角一直带着笑意,拿手指勾勾她的下巴:“什么事儿这么乐呵?”他直觉应当是与他有关的。
苏颖抿抿嘴,“没什么。”
傅奕阳挑了挑眉,黑沉沉的眸子就那么定定的看着她,苏颖先屈服了:“这可是你想知道的。”
☆、335章 近水楼台
“选婿当选傅侯爷呢。”苏颖说完这句话,趴在傅奕阳身上吃吃的笑起来,“便是面容不够,品德来凑。”
这年头,最符合人们审美观的便是面容俊秀,身材颀长的白面书生型,才子与佳人的故事里,才子定是要先有一副姣好的面容才可。
傅侯爷长得不属于俊秀的行列,是一种冷峻的好看,但不属于主流审美观里的那一型的,加上气势太盛,虎目一瞪,都能止小儿啼哭的那种。
苏颖现在想想,他这样的都被标上好丈夫、好女婿的标签,就觉得特别可乐。
傅奕阳听了这话一怔,不知该作何反应了。
苏颖眼底的笑意都没有淡下去,鬼使神差的又加了句:“这是夸你呢。”
傅奕阳一皱眉,“怎的,难道还是贬我的不成?”
苏颖闻言,笑的花枝乱颤。
她是一时喜笑颜开了,等到第二天腰酸背痛的在榻上躺了半天。
偏桂嬷嬷高兴,“瞧见太太跟老爷夫妻如此和美,老奴便是出去了,心里也只有高兴的。”又悄悄的跟苏颖说:“虽说太太已经有了昀哥儿和晨哥儿,可大家里头只有嫌儿子少,没得嫌儿子少的。便是再生个姑娘,那也只有更金贵的份。”
桂嬷嬷这是冷眼瞧着,傅奕阳对大姑娘雯玉上心,都和苏颖商量了要给她找女夫子的事了。
倒也不是非看个几岁的姑娘不顺眼,只是但凡是跟苏颖过来的老人,心里都有道过不去的坎,谁叫雯玉的亲姨娘是魏氏呢,便是魏氏没了。心里的疙瘩该在的还是在呢。
苏颖对此倒不以为意,桂嬷嬷见苏颖淡然的模样,知她自有分寸,便也罢了。
“不说这个,我正有事要和嬷嬷商量呢。”苏颖耳垂上挂着的红宝石坠子轻轻晃动,“祖母过寿,这寿礼我准备了一些。可总觉得不够周全。叫嬷嬷帮我掌掌眼。”
桂嬷嬷稍微一想,也有些明白苏颖的意思,这寿礼自然是要往年要厚几分的。可又不能打眼了。
“这有什么的,太太若有什么想送的,不记在礼单里,私下里送过去便是了。”
苏颖眼前一亮。“这个好。”
两个人选好了寿礼,苏颖又拿出一张单子来。拢了拢鬓发,“芦荟她们几个的亲事,这是我一桩心事了。前几天和老爷提了句,今儿他叫永平送了张备选人选的单子来。虽说我是能做主。可也不能两眼一抹黑,就胡乱点了鸳鸯谱不是,我想着就得麻烦郑荣一回了。”
“他哪里当得太太这一句。不过是跑跑腿的功夫。”桂嬷嬷接过单子一瞧,很是错愕。感叹道:“老爷的眼光定是再好不过的了,老奴冷眼瞧着,这可都是些少年才俊,便是叫她们几个的老子娘去找,可再找不到这么好的。哟,这里头怎还有他呢?”
“谁呀?”
这名单写的也算详细,名字,年龄,何处当差,连相貌都化个上、中、下三等了。
可这在苏颖看来可不算详细,最起码得有家里情况,芦荟她们几个是一直跟在苏颖身边的,刚来那会儿病的不轻,她们天天在床边守着,跟着熬得眼圈下面都是青的,等她好了,她们几个都跟着瘦了一圈。
再是忠心不过的,虽然她们这是跟原来苏氏的情分,但苏颖心里绝对是承了她们的情,对她们是不一般的,这亲事自然是得好好看看的。
这点,桂嬷嬷也是如此,那座三进的院子虽说是买的“赃货”,可也不便宜。
桂嬷嬷指着最下面一个,这字就比旁的小,看上去好像是临时加上去的。
“周永平?”
“可不是永平那老小子。”
桂嬷嬷这一说,苏颖就挑了挑眉,永平这是瞧上她身边的大丫环了?
苏颖一瞧他在容貌上写了个中等,“他倒是实事求是呢。倒不知他看中了谁?”苏颖想了想,最可能的怕是薄荷和芦荟中的一个,几个丫环里头,白芷管着苏颖的库房私物,紫苏管着小厨房,都很少到外面去露面,寻常有什么事儿多是薄荷和芦荟出面的。
永平若是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得有得‘月’可见才行么。
桂嬷嬷沉吟着说:“他倒是个不错的人选,跟在老爷身边识文断字不说,是个机灵能干的,咱们也是知根知底的。他家里头的事儿太太也是知道的,也就一个老子还有个妹妹。他那老子最是老实巴交了,他妹妹小萍是个伶俐的,跟着孙妹妹学药理,我瞧着孙妹妹是拿她衣钵传人了呢,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
桂嬷嬷一琢磨觉得还真是不错的人选,又道:“既如此,一家子都得承老爷和太太的情,也不怕他日后敢耍什么心眼子。我瞧着太太跟前也离不了芦荟她们几个,若是说给了永平,日后也当个管事娘子,太太这儿也不至于突然缺了个臂膀,觉得空落落的。”
再加上永平是傅奕阳跟前的第一人,把跟前的丫环嫁给他,也有拉拢之意,总归是多一层保障。桂嬷嬷这话儿没说出来,不过她是看好永平的。
苏颖掀掀眼皮,“叫他做候选吧。”
桂嬷嬷笑眯眯的瞧了苏颖一眼,“哎”了一声。
不过半晌呢,桂嬷嬷就乐呵呵的过来了,人老了都爱这些保媒拉纤的活儿,跟苏颖嘀咕了。
永平瞧上的是芦荟,苏颖哼道:“他倒是好眼光。”
桂嬷嬷也有些得意:“太太身边的四个大丫头,哪一个不是个顶个的好。识文断字不说,每个都有每个的优点,便是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都见多识广呢。”要不怎么就有句“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的俗语呢。
“再看看,这事儿总归得芦荟同意才行。”
桂嬷嬷知道苏颖这是真心对几个大丫头好,不过桂嬷嬷也想了,总归是苏颖跟前的大丫环,亲事谋划好了,对苏颖有益处才行,不然可不就叫她们白担了主子对她们的好。
苏颖这边儿是要精挑细选了,还把几个丫环叫过来,细细问过她们对未来夫家的要求,等问完,几个丫头臊的不行,脸红的跟什么似的。
那边儿周永平自前几天从傅奕阳口中得了这么一个活,就抓心挠肺的难受。他可实在担心,他“一片丹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若是再没个动作,看中的姑娘就成别人家的了。
所以,可不就在送到苏颖手上的单子上,一咬牙就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送完了名单,正心里上火呢,突然福至心灵的一拍额头,他不是没处问啊,他妹妹萍儿跟在孙嬷嬷身边当学徒,那不就是在正院里,这才是近水楼台呢,去探探口风可是很要得的。
苏颖隔着玻璃看到萍儿凑到芦荟身边去,不由得挑了挑眉,这一个个的怎么都是把亲妹妹当成了红娘。
薄荷那边儿可不也是芦荟去偷偷探口风的,等到了芦荟,就成了永平的妹妹萍儿过来架桥拨火,啧啧。
苏颖看见芦荟红扑扑的脸,突然生出了“女大不中留”的感慨。
苏颖这感慨还真没白感慨,没过几日,芦荟问过了苏颖就点了头。
在那之前,薄荷家里头已经和芦荟家里头过了小定,听说永平在里头出了不少力。这还没定好呢,他就想着“曲线救国”,去讨好大舅子了。
如今芦荟点头了,永平可是个顺杆子往上爬的,趁着来服侍傅奕阳的空档里,悄悄的托他妹妹塞给芦荟一个荷包。
苏颖起先不知道,跟薄荷说了句:“怎么一上午都没瞧见芦荟?”
“她在屋子里躲羞呢,”薄荷也没什么当人家嫂子的自觉,嘻嘻一笑转手就把未来小姑子给卖了,“太太不知道吧,今儿早上萍儿过来,送了芦荟一个荷包,那荷包倒也没什么,只里头有一对玉镯子,我们都说她们是姑嫂相宜呢。”
哪里是什么姑嫂相宜,那镯子明显是永平的心意,又不好自个送给芦荟,只能派妹妹上了。
“芦荟只说太贵重了,不好收下,萍儿就叫芦荟给做双鞋,算是全了彼此了。”薄荷越发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