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妻多娇[封推]-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着古人平均年龄是五十岁来算的话,这得足足还个七十多代人,到那时候本朝说不定早已经不存在了。
    想想都醉了。
    齐夫人一笑:“谁叫钟家家大业大呢。”
    苏颖抿了抿嘴儿,也不知道秦夫人是帮钟家呢还是在黑钟家呢。
    齐夫人转眼又说了:“这谁家还国债,不都是变卖家产,凑齐银子还上去为皇上分忧。尚书夫人没经过这事儿。怕是不清楚那里头的门道吧。”
    苏颖吊吊眉梢,李家没还欠银?怪不得呢,这是要和老姐妹同仇敌忾啊。“李尚书素有贤名。怎的对这造福百姓的事儿不上心?”
    如果可以的话,苏颖真想把之前秦夫人对她的说的那句,“旁人劝不得,侯夫人这做人家妻子的如何能劝不得?”还回去了——“旁人劝不得,秦夫人这做人家妻子的如何能劝不得”,就只用改一个称呼。啧啧。
    齐夫人干巴巴的笑着,并不接话。这样的话。叫人家怎么回答。毕竟大帽子都扣下来了,人家若是反驳。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可若是同意了,那就得验证啊,还钱证明自己的素有贤名不是说着玩的,证明自己真的是想造福百姓的。弄到最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胡氏都要开怀大笑了,这姑奶奶的嘴忒毒。
    苏颖同齐夫人以及胡氏说了几句话,就过去了季夫人那边,到底这里是人家家,在人家家里跟人吵起来,怎么说都有些不好意思。
    季夫人也是在肚内叹气,一个两个的都不叫人安生,可她也不好说苏颖,瞧秦夫人气的鼻子都歪了。
    季夫人也是见识过苏颖那张嘴的,想当初潘如月硬闯上门后,大家都在,苏颖就是笑容淡淡的把人说的快要吐血。
    秦夫人的离开,实际上也没造成多大的影响,众人笑笑,便是一致把之前的小插曲揭过去了。
    苏颖眼中流光溢彩,脸上笑容就一直没下去,等坐上了回程的马车,听芦荟说了几句话之后,苏颖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
    落地有声啊,总不好叫秦夫人做一回无名氏——替钟家打抱不平的无名氏——总得叫钟家知道,到时候要谢要怎么的,都好说啊。
    还有,秦夫人今次出门,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的。苏颖“以德报怨”,免费帮秦夫人弘扬她的好名声,都没有问她要银子呢。
    苏颖这么做,也不是闲来无事吃饱了撑的,又或是给找补找补,实际上也是不愿意李二奶奶夹在中间受气。
    毕竟苏颖这边儿是跟秦夫人你来我往好不痛快了,可别忘了李二奶奶往后都还要在秦夫人手底下过活呢,依着秦夫人的脾气,很有可能回过头来就迁怒到李二奶奶身上来。
    现在总归是要给秦夫人找点事做,让她没时间来找李二奶奶的麻烦,就算日后抽出空闲来了,那时候事情都已经成定局了。

  ☆、310章 错综复杂

秦夫人看李二奶奶不顺眼,变着法子的磋磨这做儿媳妇的,这是很明显的事儿。
    原本来看呢,做婆婆的往自己儿子房里塞人,在这大环境下,是很正常的。
    可不正常的地方就是,秦夫人并不是把自己身边的大丫环赐过去,而是费尽心思的找了个远房侄女,里面还有钟继夫人掺合。
    里面果然是有猫腻的。
    苏颖和李二奶奶交好,对李二奶奶在夫家的遭遇,如何也不会真的就当是听不相干的路人的故事,听过就算了。
    她要是真相信了那都是一般婆婆都会做的事儿,她还真就是神经太大条了。
    其实,很多迹象都能表明问题。
    就比如说秦夫人过寿的时候,她自己不下帖子,反而是叫李二奶奶这个好友过来请人。
    还让李二奶奶这个次子媳妇帮衬着大儿媳妇操办寿诞,乍一看是给李二奶奶这个儿媳妇做脸呢,可实际上不也是给一直管家的大儿媳妇没脸么。
    非但如此,在寿诞上还请了钟继夫人来,还是想做和事佬,其中的真心假意,苏颖在心里冷笑一声,该说秦夫人不愧是和钟继夫人一挂的么。
    且不说其中又发生了什么苏颖不清楚的,再说今日在季家,秦夫人可是好大的威风。
    姜夫人想给苏颖盖一个“善妒不贤”的戳儿时,还记得把地盘摆在自己家呢,可秦夫人就那么大喇喇的在季府,去人家家里做客的时候,毫不顾忌的说起来。更可笑的是。秦夫人还用钟家做筏子,搞了半天,连李家都还没有还上国库欠银呢。
    苏颖虽然和秦夫人接触不多,但她从侧面了解过秦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侧面的来源,一个是作为儿媳妇的李二奶奶。二个是曾经很有可能会成为儿女亲家的平阳侯夫人,三来可就是秦夫人的老姐妹钟继夫人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就苏颖知道的消息来说,用这个做判断有点武断,但多少还是可以用来做参考的。
    现如今,秦夫人这为老姐妹家出头的举动。可真是“可歌可泣”啊。
    苏颖在觉察到秦夫人阴恻恻的目光之后,就觉得来者不善了,其中她和李二奶奶相谈甚欢的时候,这做婆婆的让丫环来把人叫走的小插曲,看起来没什么。苏颖表现的相当客气。
    当然,只除了当着秦夫人派来的丫环的面,和李二奶奶打了几回机锋,转眼就把花厅里的诰命夫人的话题调动起来,去给秦夫人戴高帽子了。
    接下来的事儿,真要说起来,并没有多出乎苏颖的意料。倒不是苏颖未卜先知,而是。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点明傅奕阳行事不够圆滑了。
    因为追缴国库欠银的事儿,傅奕阳以及户部都成为众矢之的,尤其还是在户部尚书病倒。户部侍郎顶上的情况下。
    这追缴国库欠银本来就是件得罪人的事儿,而且傅奕阳本身又是勋爵出身,年纪轻轻身居高位,本来就让人眼红。
    苏颖也不是多清楚,陈宛秋这段时间的高调,以及某些人在她身后的“捧杀”。又给傅奕阳以及勇武侯府带来多少影响,甭管这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正如苏颖曾经想过的。不能不管陈家的事儿,不能不在陈家出事时不管不问。这都是形势所逼,谁让陈家是傅奕阳的母族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过,不管傅奕阳作风强不强硬,这次国库欠银一案,本身就触及了世家贵族的利益,更不用说在这追缴一案后的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了。
    在这种情况下,总会有个焦点,或者说有个靶子,来转移一定的注意力。
    傅奕阳被屏风选中,这其中要真是没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谁会信。
    只是没有传到苏颖耳朵里来,或者说,没有谁真的当着苏颖的面,直接指出来,而且还义正言辞的,一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姿态,甚至连“积福积德”这种话儿都说出来了,确实蛮叫人错愕加震惊的。
    不管为了什么,只能说,秦夫人也蛮拼的。
    李二奶奶实在是个妙人,很会审时度势,不然,又怎么好巧不巧的,秦夫人“出口成章”的时候,她就更衣了。
    又等着秦夫人被苏颖的话儿弄得就差七窍生烟的时候,就适时出现“解围”了呢?
    苏颖垂下眼眸,觉得她担心李二奶奶应该是有些多余的,比起自个,李二奶奶可是八面玲珑的多,还有也有能耐的多。
    今日的谈话,苏颖可不会再真觉得,李二奶奶能知道坊间那么多八卦,都是自个八卦出来的。她以前还真那么认为,现在想想觉得有点蠢。
    所以这一次,想来李二奶奶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好。
    秦夫人从季府“落荒而逃”,原本在季府做客的李二爷也慌忙告辞回来。
    原本身体不爽利就没跟着出门会客的李家大少奶奶朱氏得了信,一挑眉毛:“出了什么事儿?”这才到什么时辰,连宴席都没开了吧?
    下面的丫环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朱氏悻悻的不愿意动弹,她还真是愿意身体不爽利到起不来呢。
    不过知道秦夫人回来,不得不迎到了内仪门。
    一路上,秦夫人又怎么消得了气,看朱氏也不顺眼,甩开了朱氏伸过来扶着的手,只扶着闻讯赶来的李姑娘的手进去了。
    朱氏面上十分尴尬,因而见了随后下来的李二奶奶脸色就不怎么好,李二奶奶生受了,不等朱氏再发难,就自顾自的跟她解释了秦夫人发火的缘由。
    朱氏一听自己是被扫到了台风尾,心里不由得忿忿,转而又故作担忧的说:“这如何是跟勇武侯夫人计较上了?侯夫人可一向不是和你亲密么。不看僧面看佛面,怎的给了婆婆难堪?”
    李二奶奶刚才解释缘由的时候,说的言简意赅,可到了朱氏嘴里,反而事像挑拨苏颖和李二奶奶的关系。而且错还在了苏颖身上。
    李二奶奶眼里的不悦一闪而过,她上手扶了朱氏一把,跟着往前走,只苦笑着说:“不瞒大嫂,我也是一知半解的,只知婆母和侯夫人闹将上了。对其中的缘由却是不知的。我若是清楚,这会子必是上去劝一劝婆母了。怒伤肝,婆母可是咱们家的定海神针,若是她老人家被气出个好歹来,那咱们家不都跟着动摇几分的。”
    对李二奶奶的说辞。朱氏自然是不信的,又听她后头狂拍秦夫人的马屁,更是在心里嗤笑。
    要说这家里对秦夫人不满至极的,朱氏自认是一个,她这个弟妹也绝对是一个,尤其是近来秦夫人这个做婆婆的,关心起儿子来,旁的不管。只管往儿子房里塞人。
    再者,朱氏本是管家媳妇,可这管家媳妇儿做的忒是憋屈。处处被做婆婆的掣肘。可偏偏这还是做婆婆的主动放权的,但权真的被放下来吗?
    对此,朱氏可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做婆婆的贪权,这很正常,可秦夫人留给朱氏的就是个烂摊子,内里亏空。公中银钱有限。原本这种情况就该开源节流,可结果呢。开源没做到,更不要提节流了。
    选秀日子越来越近。李姑娘的开销就越拉越大,这些作为疼爱自家姑娘的好婆婆却在银钱上半点不知慷慨,那银钱从何来,还不是从公中出。
    秦夫人说的很好听,等日后李姑娘出息了,阖家不都跟着沾光。
    朱氏能说什么,不得咬牙硬撑着。这还只是一部分,反正朱氏对秦夫人这做婆婆半点好感全无,有时候都恨不得这老虔婆早死,她就能跟着松一口气了。
    朱氏相信李二奶奶这个妯娌,也跟她是一样的想法。
    李二奶奶当然知道她这一番话忒假忒浮夸,她自己都恶心的不行,不过李二奶奶还是给她大嫂提供了点可供开脑洞的素材——国库欠银。
    李尚书乃是上皇在时的老臣,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尚书和当今皇上没有半点香火情,当年夺嫡时,暗中支持的也不是今上,不过等皇上登基后,仍旧是在一部尚书的位子上。
    这次在归还国库欠银上态度不积极,又和钟家关系好,钟家欠了国库一百三十多万,都不在意,也没有要还的意思,还想着到最后肯定也会不了了之了。
    那李家欠了国库五十多万,也不知是不是受了钟家的影响,也跟着没还。
    朱氏一听李二奶奶说的国库欠银,眉心就跟着一跳,李二奶奶不管家不清楚,可她明面上还管着家,心里清楚知道公中能有多少银子。
    莫说五十万两,就连五万两一时半会儿的都拿不出来。
    正心惊肉跳着呢,到了秦夫人住的上房,还没进到屋子里呢,她们的小姑子李姑娘就神色不愉的说:“母亲不舒服,刚歇下了。”
    朱氏扯了扯嘴角道:“既是不舒服,合该请大夫来。”走路生龙活虎的,恨不能吃人,哪里像是生病的样子,恐怕是心理不舒服吧。
    李二奶奶接话道:“已是叫人去请大夫来了,既是婆婆已经歇下了,我们只在外头等着。”省的再被殃及了。
    朱氏倒也不介意李二奶娘抢了她的话头,她还对李姑娘说:“劳烦妹妹了。”
    李姑娘矜持的点了点头,落下帘子进里屋了,对朱氏和李二奶奶这两个嫂子不怎么客气。
    李二奶奶眼里的嘲讽一闪而过,该怎么说她这位被婆婆娇纵着的小姑子呢?外头她有一份“贤良淑德”的好名声,可那就能骗骗不知情的,但凡知情一些的,就知道那好名声是怎么来的。
    再说了如今她是有秦夫人撑腰,又是未嫁的姑娘,她们这做嫂子的让着她,不会跟她一般计较。可这小姑子也未免把这客气当着她们好欺负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秦夫人尚在不如何。可别忘了日后当家做主的是朱氏,一旦秦夫人没了,且等着瞧吧,这样子不会来事的小姑子,哼!
    若是这小姑子嫁的好还好说一些……李二奶奶想到一茬。隔着帘子往里面望了一眼,好似能瞧见里头,秦夫人正在装病,她那小姑子在一旁作孝女呢。
    这时候,从季府匆匆回来的李二爷耷拉着脸过来了,去给“病”了的秦夫人请过安之后。就拉着李二奶奶回到自己的院子,有些气急败坏的问:“这是怎的了?”
    李二奶奶又把先前诓骗朱氏的说辞拿出来说,末了又说:“这事儿原不该问我,合该问问老太太……跟前的金珠,她一直随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的。”
    李二爷闻言瞪了李二奶奶一眼。李二奶奶假意哼了一声:“你瞪我作甚,我在这里头还左右为难呢,一边儿是婆婆,一边儿呢又是侯夫人。且不说这里头当着那么些个诰命夫人的,生了什么龌蹉,到底是在人家季府,我们这道儿半路离开了,就叫人家主人家脸上不好看了。”
    秦夫人这一次里子面子可都全没了。李二奶奶心里很有些幸灾乐祸,不过现在也不是光顾着乐呵的时候。
    李二爷冷呵了一声,“平日里只听你说和那勇武侯夫人多亲香。怎的人家却是半点都不顾念着你们俩的情分,把母亲气的不轻!就算是那勇武侯府多有能量,可也不该如此猖狂!”
    李二奶奶被李二爷不分青红皂白就胡乱推卸的做法半点都不苟同,也不多和李二爷理论,挑高了半边眉毛,轻嗤了一声:“咱们家可是欠着国库五十余万两银子罢。不知道咱们家是打算如何的还头?”
    这话儿原本没头没脑的,可李二爷却是一愣。忙道:“可是听着什么消息了?”
    李二奶奶张了张嘴,她能打听来的不少。可这家里头她哪里能插得上嘴,正想说什么呢,外头就有丫环通报:“大夫来了。”
    李二爷站了起来,李二奶奶在心里冷笑一声,秦夫人又来这一套,不过看这一次不叫她偷鸡不成蚀把米,她就再给李二爷纳一房来!
    等李二爷站起来去上房,李二奶奶把她的贴身丫环叫过来,在她耳旁嘱咐了几句。“只管做的不着痕迹的。”
    “奶奶,您只管放心罢。”
    李二奶奶转眼一想,她那小姑子跟在她那好婆婆跟前长大,好婆婆不知跟她灌输过多少要高嫁,最好入宫的念想。
    平常家里头的从上头的主子到下面的仆从,都抬着敬着,便是到外面交际应酬的时候,也多是跟身份不如她的大家千金来往,长此以往,李姑娘心气儿自然而然的就高了起来,她断然是不能忍受被撂牌子的,尤其是还输给出身不如她的秀女。
    所以,从这点上还真是最好切入了。
    李二奶奶掸掸袖子,慢了李二爷一段路子。再想着她那大嫂,在捧杀小姑子的事儿,真是和她很有默契。
    也不对,这把小姑子往一径儿往高处捧的,主要还真不是她和朱氏这个大嫂,而是秦夫人这个做人家亲娘的。
    她们这做人家大嫂的也不过是处处让着金贵的小姑子,下人又是最会看菜下碟,迎高踩低呢。
    大夫请来了,一诊断,秦夫人是气着了,气得病了。
    李二奶奶对这诊断一点都不意外,秦夫人被气的不是一般的狠,不然也不会,二话不说,很失礼的离开季府了。
    李姑娘眼光只往李二奶奶身上瞟,李二奶奶在心里哂笑,不等秦夫人这做婆婆的发难,又或者是李姑娘这小姑子的“快人快语”,只是认了错。
    只说她当时就不该离了秦夫人半步,可人有三急,她想去更衣这真是忍耐不了,只至于叫秦夫人跟苏颖起争执的时候,没能在身旁帮衬。
    李二奶奶脸上也带着窘迫和懊恼,又苦笑着询问秦夫人,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竟是惹的一眨眼的功夫就闹将了起来,还闹得大家不欢而散?
    朱氏眯了眯眼睛,捂着帕子咳嗽了一声,跟着搭腔,说了:“若是那勇武侯夫人的不是。咱们如何是不能叫人这般欺负到头上来的?这不把婆婆放在眼里,岂不是把咱们尚书府也不放在眼里了,如此便是如何,也要去讨要个说法的!便是她代表的是勇武侯府又怎样,咱们有理在手便是到了哪里都站得住脚跟。”
    朱氏表明立场。可这话儿听到秦夫人耳朵里如何会是滋味,简直就像是戳到了她的肺管子上,当下冷冷地看了朱氏一眼。
    朱氏捂着帕子低下头,心里更是确定,今日这事儿十有八、九是秦夫人理亏,不然依着秦夫人无理还能搅三分的左性子。恐怕早就闹得人尽皆知了,哪里还用得着生一肚子气,把自己给气得不行。
    李姑娘见状,宽慰秦夫人,细声道:“原我从苏家姑娘那边瞧着。以为勇武侯夫人是个宽和仁厚的性子呢。可如今冷眼瞧着,却是有些个激进,没那般平易近人了呢。”
    这话儿一说,不说李二奶奶皱了眉头,就连朱氏眼里都闪过一丝错愕。
    朱氏说话的时候是带着倾向性的,可她没有把话说死,言语中都是“要真是勇武侯夫人那边的错,就如何如何”。
    可到了李姑娘嘴边。几乎是把话儿给锁死了,而且还把苏家给带上了。说人家这做姑姑的不宽和不仁厚,再反推回去。就是说苏家姑娘性子也不大好么?
    再有这样的话儿,是个未嫁的姑娘能说的么?
    秦夫人没觉察到不对劲的地方,冷笑道:“我活到这么大把年纪,什么都经历过了,吃的玩的,不说不说样样见识到了。也有十之八/九,如今可是开了眼界!”
    阴仄仄地看了一眼李二奶奶和朱氏。挥挥手,叫她们出去。只留李姑娘。
    李二奶奶掀开帘子,隐约听到秦夫人冷冷的说:“明知自己根基浅薄,却不广结善缘,殊不知爬的越高,摔得越重。”
    李二奶奶攥着拳头,脸色不怎么好看,朱氏也听见了,扯了扯嘴角,讥讽的笑了笑,也不知是在讥讽谁。
    李二奶奶很快就恢复成常态,斜睨了随着秦夫人出门的大丫环一眼,那大丫环被瞧的毛毛的,心里有些发紧。
    李二奶奶借着更衣,把这段躲了过去,可她一直跟在秦夫人身边,却是实实在在知道事情原委的,可却是说不得。
    朱氏也看了过来,李二奶奶却是只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对上朱氏的目光,竟也是恍若无事的朝着她笑一笑。
    朱氏在心里冷哼一声,只吩咐着那大丫环好生照料着秦夫人,说完就扶着丫环的手往外走。
    秦夫人喝了药,便是昏睡了。李姑娘便有了轻松的空档,由丫环服侍着用了饭,照旧在园子里散散步。
    路过假山的时候,却听着有窃窃私语声,想来是躲懒的小丫环,李姑娘身边的丫环瞧见主子一蹙眉,就想着出声训斥,却不料李姑娘耳朵尖,听到了“秀女”这样的字眼,就制止了自己的丫环,想听听这两个小丫环能说出个什么来。
    “……但凡是想叫贵人高看一眼的,都还了欠银呢。”
    另一个道:“这是哪里来的道理?还有别是你自己瞎琢磨的吧,外头的事儿哪里是我们该懂的。”
    “我才不是自己瞎琢磨的呢,”声音低了下来,李姑娘隐约听到“钟夫人”“不小心”的字眼,“想来咱们府上也该还了吧。”
    另一个道:“这等子关乎阖府的大事儿,你瞎跟着操心作什么,左右和咱们这样的小丫头可有什么关系。你若是有这等子闲心,还不如多想想往上挪挪等吧!”
    “你这小蹄子,往后可什么事儿都不和你说了!你不是想知道那方姨娘的事儿吗?我倒是知道了一些,今儿你求我我都不和你说了!”
    ……
    待两个小丫环走后,李姑娘才由着丫环扶着走出假山。
    那丫环啐道:“这两个惯会嚼舌根的小蹄子,等禀明了大奶奶,打她们板子。”又小心翼翼的窥了下李姑娘的神情,道:“姑娘可是别把她们乱秃噜的话放在心上,断是个没个准的。”
    李姑娘抿着嘴,什么话都没说。

  ☆、311章 网开一面

李姑娘郁郁不平的带着丫环走了,身后远远地影子一动,两个小丫环从游廊拐角处探出头来,正是说话的那两个。
    这两个身上穿着红比甲,这样的打扮多是上房的小丫头,只这两个小丫头扯扯身上穿的衣裳,避着人回了二房所住的院落。
    李二爷正在跟李二奶奶生闷气,李二奶奶扯着帕子抹着眼角,“原人家便是那高高在上的侯夫人,岂是我个五品宜人能去攀扯的,往后只管断了这份子交情,也省的叫人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黑心肠烂心肝,合着外人挤兑自家人罢!”
    秦夫人这做婆婆的分明就是知道这一层关系,可她若是能顾忌到一星半点儿,今日就不会鼓捣出的这么一出!
    苏颖都顾忌着这一层关系,对秦夫人多加忍让,又生怕她这做儿媳妇的受秦夫人迁怒,还处处的抬着秦夫人一分呢。
    可结果呢,之前秦夫人当着大嫂和一众房里人的面,指桑骂槐的好不痛快。好罢,秦夫人是做婆婆的,养尊处优,被人奉承着惯了,骂几句痛快一番,她这做儿媳妇的能说什么!
    可她那小姑子也敢借机攀扯上去了,若不是秦夫人纵容,她一个未嫁的姑娘家会说出那样不妥当的话来!
    再如何,李二奶奶在上房都得生生受了!
    等回了自己院子,李二爷又是一通不阴不阳的讽刺,李二奶奶可不稀罕受这等子气,噼里啪啦的说这样一通反话儿!
    李二爷再想刺一刺都给憋会肚子里了,他还当人家勇武侯府是那些家世不如李家的软柿子。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呢。也不过是因为李二奶奶和苏颖交好,一时间脑袋没转过弯来,把苏颖当成是和李二奶奶一个辈分的了。
    殊不知人家是堂堂的侯夫人,品级在那儿摆着呢,不能是他能随意替秦夫人出气就能随意在背后“义愤填膺”的!
    一转回弯来。李二爷口气软和了几分,道:“这不是瞧着母亲气出病来,我就失了分寸,一时没按捺住我这急脾气罢,方才那些话儿你别放在心上了。”
    李二奶奶在心里冷笑,李二爷会失了分寸。秦夫人若是没说这些颠倒是非的话儿糊弄他,她就把头扭下来给她那婆婆当夜壶去!
    可嘴上说着:“二爷这话儿可真是折煞我了!”说着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李二爷原本脸色也不大好,她这一哼叫他看过来,见她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眼窝处透着些黄,倒显得比往常更觉得可怜可爱。
    心里头便是软了几分,遂拉下身段来哄了几句,李二奶奶方才破涕为笑。
    李二奶奶咬死了她对发生了什么不知情,这会子如何也不会透露出半句来的,更何况秦夫人那边儿既是已经咬死了是苏颖“仗势欺人”,那李二奶奶若真是说了半句与秦夫人这话儿意思合不上的,岂不是就还是那“合着外人挤兑自家人的黑心肠烂心肝”!
    再说了。李二奶奶自个不说,李家人今儿听信了秦夫人的一面之词,那么明儿就等着妥妥打脸吧!
    秦夫人莫不是认为她认定是苏颖“仗势欺人”“性格睚眦蛮横”。今儿在场的那些诰命夫人们也会跟着睁眼说瞎话?可别忘了今日她们去的是谁家?
    那季家可是老侯爷的母族,莫说帮亲不帮理了,便是这件事是秦夫人先挑起来,经过苏颖那一番“辩白”的话,人家是‘亲’和‘理’都占了。
    更何况秦夫人自己输不起,来一出失礼而退走。便是没将人家主人的脸面放在眼里,一步步来便是步步都落到下乘!
    这还不算。今日季府请的本是交好的亲朋好友,来的诰命夫人李二奶奶都记得分明。那些人家分明不管什么身家,可多半是已经偿还完国债,剩下的可都是陆陆续续在还的。
    秦夫人一番话可就是显得多“出淤泥而不染”了,那些人没在秦夫人振振有词的时候,出声附和,又在苏颖辩驳后,没出声打圆场,这种乍看像是中立的姿态,实际上还不过是建立在她们都是来客的身份上。
    那一时她们不好说什么,可等回到自己府里,难免不会就今日发生的事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二奶奶眯了眯眼睛,她真是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她那位好婆婆,到时候被流言打脸时的情景了。
    既是秦夫人都被气病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儿就得暂时往后排,李二奶奶心知肚明,可就是假装不知情,又催着李二爷去上房尽孝,她自己眯着眼往秋香色迎枕上一靠。
    大丫环桃红过来,凑到她跟前把话一说,就连后头李姑娘身边的大丫环说的那几句话都学了。
    那大丫环以为四处无人,说话也不大顾忌,那两个小丫头又没有真的走远,模模糊糊的虽然听得不大真切,但大概意思还是能琢磨出来的。
    桃红撇嘴道:“原还不曾有什么呢,叫那妮子一说,便是没什么也有什么了,也不知太太和姑娘是怎么调/教出这么一个实诚人哟。”
    李二奶奶虽然不管家,可这几个主子跟前得用的大丫环媳妇子的,她心里还是有数的。
    听桃红这么一说,眯着眼想了一圈,心里头不由得一动,嗤笑道:“既是姑娘身边的,如何能用那面上贤良,实际上内里藏奸的!”
    说罢指着手边的一碟子果子点心,对桃红说:“把这果子散给那小丫头罢。”
    那两个小丫头欢天喜地的接了。
    “大嫂那边儿可有什么动静?”李二奶奶虽说想到一点,可有不太确定,不过这件事即便真是叫她那大嫂知道了,李二奶奶也不是多在意。她那大嫂可不是个蠢的,再说了她作为管家奶奶,里头可不知道受了多少窝囊气。
    旁的不说,李二奶奶只搭把手办了一回差儿,不说油水没捞着多少。反倒是往里头贴了几十两银子。
    李二奶奶不觉得是她那大嫂故意掣肘她,再找人一查探,稍微一琢磨,就明白里头是怎么一回事了。
    她们妯娌俩平时表现的不怎么对付,可却是有共同的‘敌人’的,如此。她那大嫂必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桃红一边用剥了皮的鸡蛋给李二奶奶敷眼,一边笑着回答说:“大少奶奶病了有两日了,今儿有一番折腾的,瞧着都憔悴不少呢。”
    瞧瞧自家奶奶的神情,桃红压低了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