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嫌夫养成贤-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房及厢房的门都偏小,熊大姐庞大的身子进不去。只有后院的厨房门要宽些,几人把门板抬进厨房放下。这个厨房没做过饭,只是在有客人来的时候烧过水。此时,周嬷嬷手脚麻利地烧起水来。
  打发马二郎去华大夫那里要治外伤的药,最好能把华大夫请来,他曾经是军队的军医,治外医的手艺非常好。又让周大叔去找些旧布和绷带来,过会儿要用。火烧了一会儿,房里便热了起来。
  谢娴儿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把装眼泪水的小竹筒拿出来倒了一些眼泪在装了开水的大盆里。
  半刻钟的功夫,周大叔先抱着一堆绷带和大布单子来了,接着华大夫也被马二郎“请”来了。
  华大夫听说给熊治伤还不愿意来,结果马二郎让小刀子强行把棉袍给他穿上,连拖带拽地弄了来。但当他看到谢娴儿和周嬷嬷两个妇人都不怕,也就硬着头皮进来。
  先看伤得最重的肚皮,把缠着的绷带一解开。肠子又如水一样流了出来。华大夫检查肠子断没断,马二郎帮忙,周大叔拿着烛台在一旁照亮,谢娴儿则轻声安慰着它。
  熊大姐疼得流着眼泪不住哀叫,身子不停地发抖,但还是没乱动。
  还好肠子没断,把肠子塞进去。赶紧用谢娴儿准备的“凉开水”洗了伤口。糊上金创药,再用绷带绑好。其它的伤口就好处理多了,用水洗净。糊上金创药,用布包扎好。
  做完这一切,几人早已是大汗淋漓,天光也已经大亮。
  华大夫被马二郎扶了回去。谢娴儿走之前,还摸摸熊大姐的脸说。“宝贝好好歇息,这里很安全,等我回去歇歇再来看你。”
  一晃过了半个月,熊大姐的伤势已经大好。能够在院子里缓慢走动了。这当然主要得益于谢娴儿在无人的时候,偷偷用光珠给它照过几次。
  如今,熊大姐正如谢娴儿叫的那样。成了玉溪庄的宝贝,无论男女老少都宠着它喜欢它。连太极都让着它。
  先谢娴儿还怕太极想不通,给它作工作。太极却大方地说,“人家哪有那么小气?熊大姐是女娃,你们宠着它也是正常。”
  为了便于熊大姐往来,院大门、院侧门和上房、东厢大门都被加宽了。
  自从熊大姐能进上房后,它都是同谢娴儿他们一起吃饭。为了照顾它,他们也不在侧屋的炕上吃了,而是在厅屋吃。几个人一桌,旁边地上太极一个大花瓷盘,熊大姐一个大铜盆。
  此时野林里的熊都已经开始找洞穴冬眠了,但谢娴儿不能让熊大姐冬眠。她记得前世动物园中的熊也不冬眠,为此还度娘过,说熊冬眠的前提是皮下脂肪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因为熊大姐之前受的伤极严重,本来已经养起来的膘已经瘦下去很多。
  为了让它继续保持身材,谢娴儿抓住熊大姐爱美的性格,跟它说,“你不能再胖了,否则做的裙子都穿不了。再说,你如今在庄子里住着,随时有吃的,不需要睡长觉也能活下去。”
  果真,熊大姐为了美,每顿只吃半盆子食物。
  绿枝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远大理想,被老太太特批为大丫头,专门负责照顾太极和熊大姐。
  这天早晨,喜欢睡懒觉的熊大姐起了个大早。因为它的裙子不注意被挂破了,它趁着天黑没人看到,来找绿枝给它换裙子。
  此时丫头们都起床了,绿枝领着它进了东厢厅屋。因为它的衣裳放在北卧房里的柜子里,绿枝去拿衣裳,而熊大姐进不去,就坐在门口往里看。谢娴儿已经起身了,在银红的服侍下正坐在床上穿衣裳。
  看到熊大姐伸个头看他们,就笑着招呼它道,“宝贝今天这么早?”
  熊大姐一看就受不了了,原来娘亲和三个弟弟们竟然睡在一个床上,唯独把它甩去另一个院子。它极其伤心,坐在地上痛哭起来。
  它的痛哭其实就是哀鸣,呜呜咽咽,又大声,把院子里的人都惊着了,跑来看是怎么回事。
  谢娴儿也吓着了,赶紧下地跑去问它道,“哎哟,宝贝怎么了?”
  熊大姐一只大肥掌抹着眼泪,一只大肥掌指着床继续痛哭着。
  太极一下蹿到熊大姐身边安慰它,真哥儿和显哥儿也醒了,想爬起来却被屋里的绿枝和银红按住。
  谢娴儿如今已经比较了解熊大姐的性格了,想一想就知道它是吃太极跟自己睡一个床的醋了。忙道,“宝贝,你不能跟我们睡一个床的。不说这个床经不起你的重量,就是我们睡在一起,你睡着了一个翻身,我们不是都得被你压成肉饼?”
  老爷子和老太太进了屋,气乎乎的老爷子本来想说谁惹它了就用大板斧砍谁。可是却只见谢娴儿、太极跟它在一起,这个话就说不出口了。
  傻子也知道柿子按着软的捏,大声吼道,“宝贝儿怎么了?是不是二郎那傻小子惹着你了?你等着,我大耳巴子抽他。”
  才在院外打拳回来的马二郎听了,气道,“宝贝儿哭又关我什么事了?我才从外面回来,什么事都不知道,又在骂我。”
  老太太赶紧摆手说道,“都别添乱。”又问谢娴儿,“宝贝儿啥事这么伤心啊?”
  谢娴儿说了自己的猜测。
  老太太一听是这事,也犯难了。几人一商量,不能睡一张床,就住一栋厢房吧,把东厢南边的耳房改造出来给它住。熊大姐听了,才止住了哭声。
  早饭过后,周大叔就领着几个人来改造房子。耳房本来就偏小,直接把镶窗户那堵墙拆了,连着原来的门一起做了两扇对开大门。里面什么家具也不放,只丢了几个熊大姐喜欢的玩偶,和一个放零食的铜盆。
  下晌房子就改造完了,熊大姐钻进去看看新居,又钻出来对着谢娴儿几人直笑。看来,它很满意了。
  这天夜里便飘起了鹅毛大雪,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早晨一推门,地上、树上、房顶上厚厚的一层白雪。谢娴儿前世是南方人,看到这一片银妆素裹,很是有些激动。
  早饭过后,众人都在温暖的上房厅屋里说笑。闲不住的老爷子和孩子们也不愿意出去,因为外面的雪太大,又冷。
  马二郎觉得自己是公职人员,不好再耽搁久了。又见熊大姐今天身体、心情都不错,于是回屋把那两块炭石拿了来。
  问道,“熊大姐,这两块炭石是你在哪里捡到的?”
  熊大姐听了,本来微笑的嘴立马闭上了,脸转向一边,鸟都不鸟他。
  马二郎还不知道怎么回去,莫名其妙地看看熊大姐,又看看众人。
  老爷子聪明了一回,哼道,“你个傻子,它是咱们家的宝贝儿,要叫它宝贝儿。”
  哦,他一激动就忘了熊大姐喜欢人家叫它宝贝儿。忙道,“宝贝儿,我一高兴就忘了,快别生气了。快告诉我,这石头是你在什么地方捡到的。”
  熊大姐听了才转过头来,低鸣了几声。熊话除了太极谁都听不懂,一屋子人相互看看,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熊大姐见状,只得起身,扭着胖胖的身子出了门。L
  ps:谢谢亲的月票和平安符,非常感谢。祝亲们中秋快乐!

☆、第158章 忙碌

  看样子熊大姐是要领马二郎去找石炭了,马二郎高兴地跟了出去。谢娴儿也紧随其后,被马二郎劝住了,“今儿太冷,丫头就不要去了。”
  马二郎去外院把周大叔、周大栓、小刀子、小斧子及几个护卫叫上,周大叔赶着装了铁锹、锄头等工具的马车,其余几人骑着马跟在熊大姐后面。熊大姐若立着身子就走得很慢,被马二郎不住地催促着,只得爬下四掌着地,才快了起来。好在它今天穿的是新做的橙色绣花的短衣短裙,不像大裙子那样碍事。
  由于雪大,外面的行人很少。偶尔碰到几个人,他们看到一头大熊穿着奇怪的衣裳在前面跑着,后面跟着骑马的人和马车,都惊诧不已地停下看热闹。
  不过,看到骑在马上的是玉溪庄的贵人,赶车的是玉溪庄的庄头,也都不敢多说。
  熊大姐走的是由玉溪庄去后山野林的老路,沿着山脚往南走。在遥遥看到玉青江的时候,有一大片布满碎石的荒地,零零散散长着几棵树。树都不大,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这片荒地连着大山,山上有更大一片荒地,同样是布满碎石。夏天时,这里杂草众生,足有成人那么高。一到冬天,这里就荒芜一片,与被大树小树覆盖的远处形成了鲜明对比。
  熊大姐在这里停了下来。它来到山边,用铁勾一样的爪子刨雪,露出地面,又开始刨土。
  马二郎让人拿着锄头在一旁挖,当大坑挖到近一米的时候,便能看到一两块石炭。而且越往深挖石炭越多,到两米多的时候,就是大块的煤层了。
  这些石炭埋得如此浅,极利于开采。马二郎兴奋得不得了,吩咐人把车里的两个筐拿出来,装满石炭。周大叔回庄子送石炭,再回来继续装。这里本就人迹罕至。又下了如此大的雪。更不会有人来。
  晌午时,王喜赶着一辆马车来了,原来是周嬷嬷和王石头家的送饭来了。谢娴儿想着他们不会这么快完事。便提前让人把饭菜做好给他们送来。为了御寒,还带来了几斤烧酒。
  饭菜是用大木桶装着的,外面盖着大褥子,所以饭菜一拿出来依然冒着热气。众人就捡了干树枝烧了一堆火。围着火堆吃饭喝酒。今天的菜特别好,土豆烧肉、白菘炒肉。白面馍。
  马二爷喝了一大口酒,豪爽地说道,“大家伙好好干,回去每人赏五两银子。”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几个人一直挖到天快黑了。马二郎觉得差不多了,又让人把这片大坑埋上,才回了庄子。
  老太太和谢娴儿都在上房等着。马二爷洗漱干净进了上房,边吃饭边说了情况。
  老太太高兴地说。“还好石炭埋得浅,你们能够露天开采。若是挖井取炭,凭你们几个不懂行的人还真不行。不过,朝庭不许私人开采石炭,等你们挖够了自己要用的就停手。”
  马二爷领着人连挖了三天,觉得差不多够用了,就没再去了。不过,那些能看到煤层的大坑还是填了起来。
  次日起,马二爷又钻进玉溪炼铁工场。他早出晚归地忙乎,老两口和孩子们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他是职务在身的公职人员,想赶紧把事情做好回去应卯。再说,他也着急想看弄出来的结果呐。
  每天晚上,马二爷顶着风雪披星戴月回到庄子,看到那扇透出橙色灯光的小窗时,心情就一下子灼热起来。他知道,那扇小窗里温暖如春,还有一抹比春花更灿烂的笑靥专为他绽放。
  他顾不得此时自己的形像有多不好,快步进了东厢南屋。咧嘴一笑,牙比脸还白。
  谢娴儿起身笑道,“二爷回来了,饿坏了吧?快去洗洗,回来就吃饭。今儿有你喜欢的四喜丸子,还有花雕酒。”然后把他的换洗衣服递给银红。
  马二爷点头说道,“好,丫头等着我。”
  片刻后,一身清爽的马二爷便回来了。屋里不止温暖,还飘着一股酒菜香。
  他边吃边喝,边跟谢娴儿讲着这一天工场里的事情,又会提一些问题。谢娴儿能说的就说,不能直接说的就启发他。马二爷做这些事情很聪明,自己听不懂搞不懂的,就用本子记下来去工场和工匠们一起探讨研究。
  两人几乎每天要说到深夜,谢娴儿才会起身回北屋卧房歇息。
  第二天天还未亮,马二爷起床开了门,谢娴儿已经领着丫头等在厅屋了。丫头们服侍他洗漱,谢娴儿则找出他的衣裳。哪怕知道他一进工场就又要弄得浑身脏兮兮的,但还是一丝不芶地把他收拾得利利索索。
  开始一两天,马二爷还有些不以为然。暗道,不到半个时辰又弄脏了,干嘛还那么费事。但看到谢娴儿认真地打扮着他,打扮完了,还会抿嘴笑道,“没有谁比我相公更俊俏了。”那得意的样子,让马二爷根本说不出别的话来。
  之后,谢娴儿陪他一起吃过早饭,再送他到东厢门外。依然是那句天天说的话,“二爷请慢走。”
  马二爷已经非常习惯地看着她说,“爷知道。”然后,踏着咯吱咯吱的雪走出了内院大门。
  此时,上房的灯才开始亮起来,老爷子和老太太要起床了。
  这天早晨,已经吃过早饭的谢娴儿服侍一家老小吃饭。老太太先对她进行了充分肯定,又开始表扬马二郎,“二郎这孩子原来这么吃得苦,做起事来也有一股子韧劲,是我们之前看错他了。”
  又对咕噜咕噜喝着羊奶的老爷子说,“老公爷以后不许再叫二郎傻小子了,他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将来的前程不会比咱们家其他孩子差了。”
  老爷子抬起来头来委屈地说,“花儿,自从我打了那个傻……,哦不对,我又说错了。”他拍了自己嘴一下,又重新说,“自从我打了那个——小子,又骂了他,孙媳妇就再没跟我笑过了,也不做我喜欢的吃食。花儿,我以后再不打骂二郎了,你让孙媳妇跟我笑笑,好不?”L
  ps:谢谢亲的月票和礼物,非常感谢!求订阅。

☆、第159章 变聪明了

  听老爷子如此说,老太太笑了起来,说道,“老公爷得罪的又不是我,我说了不管用。你得罪谁了,就去跟谁说。”
  老爷子潜意识里是很骄傲的人,这辈子除了对他母亲和花儿认过错,对谁也没认过错。现在让她跟谢娴儿认错,哪怕他再喜欢这个孙媳妇,也有些不自在。他揪着胡子在那里纠结了半天,神情还甚是委屈。
  谢娴儿看他那样气得牙痒,哼了一声扭过身嘟着嘴不理他。这老孩子变聪明了不少,记性也明显好了许多,可气人的是欺负马二郎也变本加厉了。马二郎才好不容易才被自己树立起了一些信心,她可不愿意让这老孩子再去打击他。而且,每次看到马二郎被欺负,她的心都会很疼。
  老太太自然知道谢娴儿的心思,只笑不言语。
  老爷子看花儿不帮他,这个孙媳妇不理他他又实在难受得紧。似乎遥远的记忆里有句话,叫英雄不吃眼前亏,好像还有一句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老爷子摇摇头,头都想疼了……
  想通了,便讨好谢娴儿道,“孙媳妇别生气,等见到二郎我就跟他说我再不打他骂他了。”
  谢娴儿转过身认真地问道,“爷爷说的当真?”
  “比真金还真。”老爷子用了句谢娴儿爱说的话保证道,又伸出小手指说,“不信咱们就拉勾。”
  老孩子一手揪胡子,一手伸小指,样子很可爱。但此时他不灵光的脑袋绝对想不到,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这个孙媳妇一威胁他就伸出小指臊他的脸。让他面红耳赤却又无可奈何。
  谢娴儿道,“拉勾就拉勾。真哥儿去帮娘跟太爷爷拉勾。”
  真哥儿起身过去跟他拉勾说,“我替我娘跟太爷爷拉勾,若是太爷爷再骂偶爹爹,就不是好太爷爷。”
  显哥儿见了,也跑去跟老爷子拉了勾。太极见了,也起身跳上老爷子的腿伸出小爪子。老爷子乐起来。又拉着太极的爪子晃一晃。熊大姐今儿起了个大早。见了,也扭着肥身子来到老爷子身旁伸出大肥掌来。看到它如铁钩一样的爪子,老爷子小心奕奕地抓住一个铁钩拉了拉。
  晌午。老爷子终于如愿以偿地吃上了想了好几天的清蒸桂鱼。不知为何,这道菜孙媳妇做的就是比别人做的好吃。
  谢娴儿怕他们争嘴,共蒸了四条。老爷子敞开肚皮吃了一条半,太极吃了半鱼。熊大姐看太极喜欢。把自己盆里的半条也给了它。熊大姐虽然喜欢争宠吃醋,但平时还是很有个姐姐样。十分照顾这三个小弟弟。
  进入腊月后,天气更冷了,而且几乎天天都下雪。月初就应该上山找圆通大师给老爷子看病,但由于路不好走一直拖着。
  九日下晌。雪终于停了。老太太把谢娴儿叫去上房商量道,“这雪终于停了,明天孙媳就陪着你爷爷去趟大觉寺。让圆通大师再给他把把脉,你正好也该侍弄双茶映月了。”
  谢娴儿也是这么想的。便点头道,“孙媳也是这么想的,我现在就去做些素点给圆通大师带去。”便回了东厢。此时孩子们还睡着,她拿了经过“处理”的几瓶调味料去了后院厨房。
  真哥儿、显哥儿和太极晌觉醒来后,看到久违的太阳十分兴奋。两个孩子穿得圆滚滚地去敲熊大姐的门,大声喊道,“姐姐起床床了,太阳照屁屁了。”
  太极也立着身子用爪子挠门,扯着嗓门叫着。
  打着呼噜的熊大姐终于被他们叫醒了,爬了出来。看到天晴了,它也高兴。便趴在地上,示意弟弟们骑到它背上去。
  太极先爬了上去,接着是显哥儿,再接着是真哥儿。等弟弟们坐好了,熊大姐就悠哉乐哉地走起来。它先在内院散步,但院子太小,来回打转转得它头晕。又出了内院,去了大门外。绿枝、青瓷和粉蝶有些不放心,一直跟在他(它)们身后。
  熊大姐也知道不能去远地方,只绕着院子转,把外面的几只土狗和一些鸡吓得到处跑,闹腾得一阵鸡鸣狗吠。下人们都乐滋滋地远远看着,不一会儿,离得较近的村民家的孩子也跑来看热闹。
  真哥儿和显哥儿兴奋得不得了,大声笑闹着。
  第二天,晴空万里,冬日阳光虽然亮的耀眼,却一点也不温暖。冒着冷嗖嗖的寒风,谢娴儿陪着老爷子上了马车。
  谢娴儿上身穿着老太太送的紫貂皮妆花袄,下身穿着深红色棉裙,倒也不觉得冷。老爷子披着青色狐皮披风,虽然六十多岁了,却年轻得像五十出头。整个人气宇轩昂,精神抖擞,若是不说话,任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傻子。
  来到大觉寺,圆空大师给老爷子把脉。谢娴儿领着太极去侧屋给双茶映月“治病”。等她侍弄完茶花出来的时候,圆空大师已经把完脉了。
  圆空大师请太极上炕吃素斋,老爷子也伸过头去跟太极抢着吃。还说,“你分我一些吃食,等我有了好东西也给你一份儿。”
  老和尚哈哈笑道,“马施主的心智似乎高了些。没想到,迷心草之毒除了茶花茶能解,还有其它能解此毒之物。”
  谢娴儿可不敢说自己给老爷子用过什么,笑道,“很多东西都相生相克,或许就端巧吃了一种能克迷心草之毒的也未可知。但是吃了那么多的东西,谁知道是哪一种吃食起了作用?再说,用处也不算大,要不我爷爷的毒早就解了。我们还是盼着双茶映月开了花,能够彻底解了他老人家的毒。”
  “是极。”老和尚点头道,又冲谢娴儿笑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自从女施主与双茶映月结了善缘,多次用心侍弄它。此花虽还未开,但马老施主的心智就开了一窍了。”
  谢娴儿也不理这个老半仙是不是另有所指,跟着呵呵傻笑了几声说,“这说明双茶映月跟我爷爷有缘啊,它的病还未好全,就把我爷爷的病治好一些了。”
  她扶着老爷子出门的时候,又碰到了朱得峙和朱得宜。L
  ps:谢谢亲的月票,非常感谢!有亲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夜里咱们就出去赏赏月。共赏一轮圆月,清泉唯愿明亮的月光把清泉的祝福送与每一位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60章 好事将近

  老爷子积年威名,即使生病了,还是十分受皇上敬重。皇上都敬重他,别人更是如此。朱得峙和朱得宜先跟他笑道,“老公爷好。”
  花儿说过对人要有礼貌,老爷子虽然没有跟他们说话,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又异口同声跟谢娴儿道,“真巧。”
  谢娴儿也笑道,“是挺巧的。”
  朱得宜又笑道,“显哥儿多得二少夫人照顾,谢谢了。”
  谢娴儿笑道,“朱公子客气了,显哥儿甚是懂事,我非常喜欢他。”
  朱得宜看到谢娴儿扶着老公爷要走了,又道,“老公爷,晚辈这里提前给您道喜了。”
  老爷子反应挺快,说道,“我又不娶媳妇儿,道啥喜?”
  谢娴儿一愣,问道,“喜从何来?”
  朱得宜所问非答地笑道,“也该让显哥儿早些回王府了,她二姑姑好事将近。”
  谢娴儿有些莫名其妙,见他不愿意再往下说,便扶着老公爷走了。
  下了山,正碰上坐着马车来的马三爷和马四爷,便一起回庄子。
  由于路滑走得慢,到了庄子已经午时末,孩子们和熊大姐已经回房去午歇了。老太太看到两个孙子来了也高兴,赶紧吩咐厨房备酒备菜。半刻钟后,羊肉汤锅便端上来了,这是寒冬腊月里最御寒的吃食。
  马四郎笑道,“莫非奶奶未卜先知,算到孙儿要来,所以提前煮了这么多的羊肉?”
  老太太笑道,“羊肉汤是早就熬好的,至于这个羊肉却是不需要久炖。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话音刚落,丫头们就端了几大盘卷在一起的肉片和几种调料进来。
  马三爷说,“这个厨师的刀功真好,肉片切的如纸一样薄。”
  老太太笑起来,说道,“你们偿偿这种羊肉的吃法,二郎媳妇说这叫涮羊肉。看看有没有以往咱们吃的炖羊肉味道好。”
  马二郎、马四郎学着老爷子和谢娴儿的样子吃了起来。一吃就欲罢不能,大呼好吃。几盘子肉卷不够,又上了几盘子。
  吃饱喝足。才说了二人是奉马国公之命来接他们回京城的。本来前些天就想来接他们回京过腊八节,但连着下了那么多天的大雪,怕路上不好走所以一直耽搁到今天。
  “我爹说天气太冷,这里条件又没有京城好。所以请你们一定要跟我们回去,明天一早就动身。”马四郎说。
  马三郎也道。“是啊,快过年了,家里人都惦记你们。”
  老爷子在庄子里极好玩,有熊大姐。又能出去到处转转,比关在国公府里自由得多,所以根本不想回去。
  听了两个孙子的话。便不高兴了,毫不客气地撵着他们。“回你们自己家去,这是我跟花儿、孙媳妇还有重孙子的家,我们不欢迎你们。”
  老太太也不想回去,马二郎做的事情还没结束,她也急着想早些知道结果。便道,“我们现在不能回去,二郎还有些重要的事情没做完。你们也看到了,这里的条件很好。外面虽然比京城冷些,但屋里却是暖和的。你们先回吧,年前我们赶回去就是。”
  谢娴儿突然想到朱得宜让显哥儿早些回王府的话,便跟老太太说了。老太太一惊,“咱们家有喜事,顺王府的二姑娘好事将近?”
  说完看了看马四郎,猛地起身道,“难道是那刁蛮丫头看上了咱们家的四郎,想嫁进马家?这怎么行!不行,我得赶紧回去,现在就走。”然后连声吩咐王嬷嬷、青草快些准备回程的东西。
  众人一听也吓了一跳,那朱颜是出了名的刁蛮任性,她和七公主的跋扈在上京城内家喻户晓。若是她嫁进马家,那这个家可就别想消停了。
  马四郎更害怕,他若是娶了那个母夜叉,这辈子都别想有好日子过。他也站了起来,要马上跟老太太一起回京想办法。
  马三郎劝道,“奶奶,四弟,稍安勿躁。这时候已经末时,路又不好走,此时启程着实不妥。咱们在这里好生合计一番,再收拾收拾,明早天亮了再走如何?”
  老太太一想也对,又坐了下来。拉着马四郎说,“孙儿别担心,奶奶无论如何不会让你娶那个不省心的丫头。”
  谢娴儿搞懂了,原来是顺王府的朱颜看上了马家的宝贝蛋马四郎。谢娴儿也不愿意让朱颜嫁进马府,那人纯粹是个搅家精。大夫人若是坏了汤的耗子屁,朱颜就是倒进一锅粥的大茅坑。若把大夫人的破坏力比作手雷弹,那朱颜的破坏力至少得是原子弹呀。试想这样的人进了马家,马家还能过太平日子吗?
  几人开始商讨对策,谢娴儿也积极踊跃地发言。老爷子坐在那里很难受,不时地拉拉老太太的衣裳,扯扯谢娴儿的发梢。
  谢娴儿也才知道,钻石小马哥十六岁还没有订亲的原因竟然缘于皇上几年前的暗示。马家人分析,那时候马四郎还小,皇上看上的应该不是马四郎,而是还没有生病的老爷子。自从老爷子病了后,皇上就再也没提过马四郎的亲事。但他也没说让马家自行给马四郎婚配的话,马四郎的婚事也就一直这么拖着。
  老太太猜测,若是朱颜想嫁给马四郎,肯定走不通皇上那条路,多半会请太后下懿旨。太后是朱颜的亲祖母,又比较偏心姚氏的子女,反倒对先顺王妃生的朱得宜不甚喜爱。
  若是太后下了懿旨,皇上也不好忤逆他老母。若马家执意不同意这门亲事,就是违抗懿旨。所以,必须要在太后下旨之前想办法把这门亲事给拒了。
  几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熊大姐扭着肥身子站在了侧屋门口。它今天穿了一套墨绿色掐荷叶边的短衣短裙,肩上坐着太极,一手抱个孩子。
  马三郎和马四郎吓坏了,但还是壮着胆齐声呵道,“快把孩子放下!”
  老太太忙道,“别乱喊,它是咱们家的宝贝儿。”
  只见老爷子哈哈笑起来,跑出门道,“宝贝儿,我等你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L
  ps:谢谢亲的月票,非常感谢亲对文文的支持!求订阅!!!

☆、第161章 沧海遗珠

  熊大姐瞪了几眼马氏兄弟,便坐下把弟弟们放下。真哥儿和显哥儿见叔叔来了,都跑进侧屋来给他们行礼。
  老太太道,“好了,你们领着太爷爷去外面玩,我们还有事要商量。”
  他们走后,老太太简单讲了讲家里的新成员熊大姐,马三郎和马四郎听了直呼不可思议。
  晚上,众人又陪老太太说了一阵子话,也初步商量了几个对策,便各自回屋歇息。马三郎和马四郎被安排在西厢客房,马三郎太疲倦,一挨枕头就睡着了。而马四郎则心事重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便翻身起床,穿上棉袍,推开小窗。
  一阵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让马四郎混沌的思绪有了几分清明。只见漫天繁星闪烁,烘托着那轮不算很圆的明月。在马四郎看来,那些星星乱糟糟的,就如同他此时的心情。他的目光下移,院子里的灯光基本上都熄灭了,唯独对面那扇小窗透出橙色烛光。
  他知道,小窗里有个妻子正在等待未归的丈夫。
  这时,小窗上出现一个低着的头影,拿针线的手不时地上下舞动着。这是他曾经厌烦透顶的谢娴儿,九个月前跟他有过短暂的交集,而自己像却躲瘟疫一样躲开了她。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一颗最明亮闪耀的珍珠。自己枉自被喻为才高八斗、聪明过人,却是一叶障目。
  如今,这颗珍珠被二哥捧在手心,成了自己敬重又欣赏的二嫂,是爷爷、奶奶最喜欢的二孙媳妇。
  马四郎呆呆地看着那扇小窗,不知何时马二郎从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