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嫌夫养成贤-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辶健T侔咽稚系闹富啡∠吕矗馐撬詈笠谎资巍
  看着这点东西,又哭了,“听说衙里的差爷胃口大得紧,这点子钱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想了想,看看窗外,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几只小鸟儿在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谢娴儿和真哥儿正在午睡,下人们或是在睡觉,或是出去玩耍了。
  再看看左前方的厢房,那里装的是谢娴儿的嫁妆。从她们住的后罩房去厢房,有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正好可以挡住别人的视钱。
  于是她快步去了库房,挑挑捡捡,从一套金镶玉头面里抽出一支簪,又从一套点珠翠的头面里抽出一支钗。刚要放进怀里,突然背后悉悉索索一阵响动,吓得她手一抖,首饰掉在地上。回头一看,却是太极正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
  她低声咒骂了一句,“该死的畜生。”
  太极抖着胡子冲她大叫一声,“喵~”
  刘嬷嬷又吓了一跳,伸腿踢了一脚,太极慌忙跑了出去。
  她回房把银祼子和首饰拿帕子包好交给黄氏,嘱咐道,“把这些偷偷交给春小子,让他赶紧去当铺把首饰当了,记着要活当。然后马上去县衙打点打点,可不能让良子遭罪。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回府里求大夫人,只要她发了话,良子就定能放出来。”春子是她哥哥的儿子。
  梅氏答应着出去了。
  等了大概一刻多钟,刘嬷嬷理理头发,又换了身好衣裳,出了房门。她本想从剑阁的后门直接出去,刚下了石阶,却见银霜走了过来。说道,“刘嬷嬷,二/奶奶让你去库里把那架水晶座的小炕屏拿出来,说是放在炕上凉快。”
  刘嬷嬷道,“我们大夫人专门说了,二/奶奶年纪太小,不知道爱惜东西,嫁妆暂时不能让她动。”
  银霜道,“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我可不敢去传,少不了吃挂落,嬷嬷还是亲自去跟二/奶奶说吧。”
  刘嬷嬷咬咬牙,只得去开了库房,把炕屏拿去了上房。
  东次间里,谢娴儿正抱着刚睡醒的真哥儿在讲故事,几个丫在一旁做着针线。
  炕屏摆上了炕,谢娴儿让刘嬷嬷帮着白鹭配线,又对几个丫头说道,“你们也该跟着嬷嬷学学,为什么你们配出来的色就是没有刘嬷嬷配出来的好看,这些都是本事。单说红配绿吧,有些说丑得哭,又有些说赛西施,端看你咋配。”
  银红笑道,“是呐,光红色就有好多种,啥胭脂红、赤红、妃红、炎红、枣红,绿色又有好多种,啥红配啥绿,配出来当然就不一样了。”
  谢娴儿抿嘴笑道,“师傅已经来了,该偷师的时候就得偷。”
  丫头们都笑着奉迎刘嬷嬷,问东问西,刘嬷嬷急得心慌却走不开。
  不久,平哥儿和方哥儿来了,看太极有了精神,都吵着去院子里玩。
  “只能在树下面玩,不能太疯。”谢娴儿嘱咐着,又让青瓷端着蜂蜜水去院子里陪他们。
  等到日头坠了西,刘嬷嬷才出了剑阁。马府离谢府并不远,出后门走小巷更近些。
  刘嬷嬷来到谢府,直接去了正院,见到安平郡主便哭诉起来,“……那些乡下泥腿子太可恶了,头一天把寡媳送给良子当妾,后一天就狮子大开口地索要一百两银子。良子平时当差就老实,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他们就去县衙告状,说良子强抢民女。偏那县令大人不把咱们平原侯府看在眼里,我家良子再三说了他是平原侯府的管事,还是被关了起来。”
  
第45章 狡辩
更新时间2015…7…21 12:42:42  字数:2145

 安平对其它的话倒没怎么听进去,唯独那句“不把平原侯府放在眼里”的话刺得她不太舒坦。
  她把手里的茶碗往几上一撂,冷哼道,“别把你那个儿子说得多无辜,他干的混帐事我听了也不老少。”
  一句话便把刘嬷嬷噎得不敢哭了。
  安平一点也没觉得刘良母子已经不是平原侯府的奴才了,自言自语道,“刘良再可恶,那也是我们谢府的奴才,该咋发落自然是我们说了算。那个芝麻绿豆大的官也太没把人放在眼里了,打狗还要看主人,他竟敢直接把人给关了。”
  刘嬷嬷道,“是啊,我们奴才关了也就关了,只是连累得主子没了体面,真是我们的罪过了。”说着,又擦起了眼泪。
  “少说得那么好听,来挑拨主子生事,罪加一等。”是谢家大爷谢宗启进来了。
  他给安平见了礼说道,“我回府的时候,收到四妹妹差人送的信。刘良那个混帐东西太没有王法了,竟然想带着他的妾强住进后院正房,还差点把阻碍他的周二方打死。”又指着刘嬷嬷斥道,“我妹妹再是不得宠,那也是我们谢府的正经四姑娘,容不得你们这么样欺负。她的房间若是让一个奴才和贱妾住了,连我们的脸面都被踩在了脚下。”
  刘嬷嬷赶紧道,“大爷,冤枉啊,是那周二方和他婆娘哄骗四姑奶奶索要嫁妆,我把持得紧了些,他们就怀恨在心,恶人先告状,编了这个瞎话来说。我家良子就是再混,也知道他有今天是大夫人的恩,定不敢这样胡作非为,辜负大夫人。”
  又跪在安平面前说,“天地良心,我家良子实在是因我所累。前儿四姑奶奶还强要了一根百年老参给周二方,我说那周二方是个奴才,吃了这么好的东西要折福折寿。偏四姑奶奶被蛊惑了进去,说那是她的东西,她高兴给谁就给谁。老婆子绝对没有胡说,万婆子和魏婆子都在场的,若是大夫人和大爷不信,可以叫她们来问问。”
  谢宗启说道,“那嫁妆本来就是我妹妹的东西,自然是她想给谁就给谁了,还需要你一个奴才多嘴。”
  刘嬷嬷看了安平一眼,她可不敢说是大夫人让她把持嫁妆的。
  安平不赞同地看了谢宗启一眼说,“百年老参,就是你祖母、你父亲也不是顿顿吃。一个奴才哄编主子给他吃,当然要折福折寿了。”顿了一下,又说,“启儿,你让府里管事去京县县衙一趟,把刘良弄出来。”
  谢宗启急道,“娘,他们母子奴大欺主,做了恶事,咱还要去把人弄出来?”
  安平道,“咱们府里的奴才,即使真做了错事,也轮不到别人来替咱们管教。何况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
  “可他们已经不是咱们府的奴才了,连奴契都给了四妹妹。该如何处置,该由四妹妹定。”谢宗启道。
  母子两个正争执着,门口的丫头喊道,“侯爷回来了。”
  谢侯爷忙到下衙才看到那封信,看完后一阵气闷。想他做官二十几年,爱护官声就像爱惜羽毛一样精心,才把一个即将落魄的二流侯府重新振兴起来,他也做到了二品大员的位置。哪成想一个奴才却在外面打着他的名义作恶多端,生生要毁了他一世的好名声。
  他不知道刘良是谁,但恍惚记得他们府好像是有个庄子叫玉溪庄。便问长随谢晴天知不知道这个刘良是谁,在哪里当差。
  谢晴天正好认识刘良,便禀报说玉溪庄已经给了四姑奶奶当嫁妆,刘良母子做为陪嫁一起跟着去了马府。
  “四丫头?”谢侯爷无声地念了这三个字。
  谢娴儿那张泪光莹莹的、与他极其相似的精致面孔又浮现在他眼前,还有那几句他无法回答的质问,又在耳畔响了起来。
  从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女儿起,他都刻意不去想她。原来是不愿意想,想起就恶心。现在是不敢想,想到就有些莫名的心虚。
  谢晴天最清楚侯爷这段心事,看到他变幻莫测的脸,使劲减少着自己的存在感。
  谢侯爷沉默地回了家,安平就把刘良被刁民讹诈,京县县令又目中无人的事跟他讲了。
  谢侯爷摆手道,“少听他们巧舌如簧,孙县令已经给我写了信,人家人证、物证俱全,那刘良打着平原侯府做尽了坏事,正该让孙县令秉公处理。”
  谢宗启又把谢娴儿的信说了,谢侯爷还有些不相信,吃惊道,“那丫头再咋样也是我谢洪辉的女儿,他们竟敢如此欺负她?”
  谢宗启心道,她在府里十几年都是被奴才们如此欺负的,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但这个话他也不敢说出来。
  刘嬷嬷吓得磕头如捣蒜,“求侯爷、大夫人明查,是他们乱说的,我家良子根本没有做过那种事,是周家人索要嫁妆不成,编出来的瞎话。”
  谢娴儿和刘嬷嬷,安平本能地不愿意相信谢娴儿。便道,“这刘婆子在我身边二十几年,应该不敢拿这话来哄骗我。”
  正说着,丫头来禀,外院管事送了一封信给谢宗启,说是誉国公府世子爷让人送来的,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偷了主子东西的奴才。
  谢宗启看了信,冷笑着对刘嬷嬷说,“真是翻了天了,自己偷了嫁妆,却还倒打一耙。”
  又把信给谢侯爷和安平看了。
  月上柳梢头,“鱼娘娘”的故事还没讲完,真哥儿就睡着了,谢娴儿亲了他一下。
  睡在最里边的太极急道,“还有我,还有我。”
  谢娴儿又伸长脖子亲了它一下,小声说道,“能这么快把那恶婆子打发走,你立了大功,再奖励你一个。”说完又多亲了它一口。
  美得太极用小爪子捂着嘴直笑。
  这天夜里,谢娴儿睡得很沉。身边少了个间谍加容嬷嬷,轻松自在多了。
  …………………………………………
  求收藏!!!这部书的成绩不尽人意,现在都超过十万字了,收藏才那么一点。清泉再次厚颜打个广告,若亲喜欢这个文,就请收藏吧。
  gt;

第46章 老懒
更新时间2015…7…22 12:34:34  字数:2128

 几天后,刘良几宗罪并罚,被发配到北寒之地。黄寡妇更惨,据说被打了二十大板后让夫家领了回去,第二天便被沉了塘。
  谢娴儿也把刘嬷嬷、刘良、梅氏的奴契退回了谢家。
  周大叔被谢娴儿正式任命为玉溪庄的管事,俗称庄头。他本来就急着回庄子,说是快收麦子了,他得看着。这回又升了官,更是闹腾着要回去坐镇。
  周嬷嬷跟谢娴儿说,“栓子爹实在要回就回吧,剩下的也是卧床静养。只是那两个小子太毛躁了些,怕照顾不好他。我想着回去照顾他一段时日,却又放心不下二/奶奶。”
  谢娴儿道,“嬷嬷跟着周大叔回去吧,等他好了再回来。我这里你放心,现在的处境比在谢府时好过多了。”
  说完,谢娴儿把剩下的那半截人参拿出来,把周嬷嬷退给她的首饰一起包上,又从柜子里拿出五十两银票给她。还专门言明,人参给周大叔补身子,首饰给周大栓娶媳妇,银子是给他们的零用钱,以后她有钱了,还会多多地给。
  周嬷嬷吓坏了,“姑娘,这怎么使得,奴才用了这些东西是要折福的。”她已经听绿枝说了刘嬷嬷的话,她还觉得说得对。
  谢娴儿道,“你们放心用。还是那句话,是我给的,你们自然就受得。如果没有你和周大叔,我即使不死也傻了,哪里还会认字和做针线?我长这么大,用了你们家多少月钱我心里有数。”
  周嬷嬷一走,谢娴儿更觉得人手不够用。便又给谢宗启写了封信,同时带去的还有一个半米多高的大胖熊妈妈,一套小女孩带的小兔子系列头饰。头饰上还有一些小的水晶及珍珠做点缀,很是花了几两银子。
  这天是五月初十,衙门休沐。绿枝末时拿着信和东西去了谢府,一个时辰后便带着父母、哥哥的奴契回来了。绿枝家人都是府里做粗活的,契书由大总管统一收着。谢大爷打声招呼,大总管便把契书拿了出来。等明天衙门开了再去换个档,他们全家就彻底是谢娴儿的奴才了。
  此时,谢娴儿正牵着真哥儿带着太极准备去福庆院。看到绿枝的嘴角都咧到了耳后根,兴奋得小脸红扑扑的,谢娴儿的情绪也被感染了。
  她低头看看日渐胖起来的真哥儿,瞪着圆眼睛的太极,又看看银红手里的食盒,顿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前路还是没有那么暗淡无光嘛!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马府的福庆院里,主子们都在上房西次间进餐。老公爷不在,三爷一家三口又去了三奶奶秦氏的娘家,四爷外出会友。人少了,就直接在这里摆了饭。
  太夫人领着两个儿子及大爷马嘉仁在炕桌上吃,大夫人、二夫人领着五爷马嘉宇、张氏、谢娴儿、三个哥儿、谭锦慧在地下桌上吃。炕上还有个托盘,这是太极的餐桌,是几个小子为它争取到的福得。
  桌上有谢娴儿带来的水晶蒸饺,又好看又好吃。其实,府里厨子做的蒸饺也好吃,只是卖相没那么好看而已。而谢娴儿做的蒸饺,因为加了澄粉,皮子半透明,里面红红绿绿的馅儿清晰可见,看着要好看些。这个时代也有澄粉,只做粉皮和当淀粉用。
  二夫人夹着水晶蒸饺笑道,“二郎媳妇长得俊,做出来的吃食也俊。”
  众人很给面子地最先吃完了水晶蒸饺。
  太夫人又让丫头舀了一碗鲍鱼煨海参端给谢娴儿,“二郎媳妇太瘦了,小脸儿尖尖的。多吃些补品,长点肉。”
  这不是一碗海参,这是满满的荣耀。别说谭锦慧嫉妒得眼睛都红了,连张氏都有些吃味,谢娴儿赶紧起身谢过。
  真哥儿又适时地给谢娴儿拉起了好人分,跑到炕沿边上说,“太奶奶,娘把真哥儿养肥肥,她自己都不肥。”
  太夫人笑道,“是,你娘有功,真哥儿确是胖多了。”又跟马公爷说,“我就说嘛,咱们马府的小子们都是小马驹儿,健壮。根儿就在那儿摆着,真哥儿咋会被养得病病秧秧的?看来,还是那个崔二家的有问题,把真哥儿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偏还说得那么好听。”
  大夫人脸有些红了,站起身说,“媳妇失察了,误听了那奴才的话。”
  太夫人摆手道,“怪不得你,你有那么多事要做,还管着那么大的一个家,哪有精力面面俱到?”
  真哥儿又道,“奶奶更好,给真哥儿炖补品,真哥儿才长肥肥。”
  太夫人笑着放下筷子,捏着真哥儿的小脸说,“真哥儿真聪明,又夸你娘,又夸你奶奶。你长了肉,她们都有功。”又对丫头说,“再舀一碗参汤给老大媳妇,我知道她辛苦了。”
  二夫人叹着气说道,“唉,可惜我家方哥儿不在,否则也给我挣碗参汤喝了。”
  太夫人大笑不已,大声招呼丫头说,“去,给老二媳妇倒碗醋端过去。”
  众人都笑起来。
  马公爷也笑着拿了个鸡腿给真哥儿,“多吃些,身子长棒了好练武。”
  看到大夫人的脸上又挂上笑容,谢娴儿提着的心才放下来。
  饭后,又陪着太夫人坐了一阵,众人才起身各回各院。
  太夫人却道,“二郎媳妇等等,我有话跟你说。”
  众人走后,太夫人招手把谢娴儿叫到身边,拉在炕上坐下,又让丫头带着真哥儿和太极去厅屋玩。
  马国公、二老爷及世子爷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态度也特别和蔼可亲。马家的男人都俊,中青两代帅哥对着她和颜悦色,若搁平常,谢娴儿会受宠若惊,可现在却有些惴惴不安。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个恩宠来得太突然,让她不得不提高警惕。不会现在就让她回谢家吧?想到这个可能性,谢娴儿惊得出了汗。
  马府比谢府好混多了,她可不想走,更不想去当姑子。
  谢娴儿脑筋急速转着,想着各种当老懒的办法。
  ………………………………
  谢谢伊朲紅妝、闲来无事?、洳心的平安符,非常感谢!谢谢亲们的鼓励,有亲的支持,清泉会一直坚持写下去。再次求收藏!
  还有亲提出最好更新时间能固定,那就暂时定在中午吧。因为清泉这段时间比较忙,若是偶尔更新时间不稳定,还请亲谅解。
  

第47章 蹿门
更新时间2015…7…23 12:18:41  字数:2093

 实在不行,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先把舆论造开再说。这个法子对知识分子出身的谢娴儿来说还是有些丢面子,但也是目前最直接的办法。
  谢娴儿正想着如何当老懒,太夫人说话了,“二郎媳妇,老公爷在大觉寺里养病……”便把圆空大师让老公爷在乡下静养的事说了。
  “我们府里的庄子都在上京城郊的北边和西边,离大觉寺太远,不方便圆空大师给他老人家把脉。而你的玉溪庄正好在玉岭山下,气候宜人,又离大觉寺近,所以想让你祖父暂时去那里休养一段时间,你也要去他老人家跟前敬孝……”马公爷说道。
  原来是这件事!谢娴儿想仰天大笑几声。她做梦都想逃出后宅,到广阔的天地里去飞翔几天,没想到就这么实现了。看来,老天总会厚待穿越女滴。
  赶紧表态道,“爷爷曾经是大夏朝的大元帅,国公爷,是有大福的人。他老人家能去玉溪庄休养,整个庄子都沾了福气了,儿媳求之不得。再说,爷爷对儿媳很好呐。公爹请放宽心,儿媳一定会在祖父跟前好好孝敬,让他老人家安享幸福晚年。”
  几个男人很满意谢娴儿的表态,频频点头。太夫人高兴地拍着谢娴儿的手,反复念叨着,“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之后,几个人开始商量什么时候出发,怎么住,怎么把院子扩大些,带多少人的事情。
  谢娴儿几人离开福庆院的时候,银红手里多了个紫檀妆匣,里面有好几样漂亮首饰。
  正院里,马公爷跟大夫人说,“准备准备,娘五日后就去乡下,二郎媳妇和真哥儿都去。”
  大夫人已经知道老公爷和太夫人要去玉溪庄休养的事,也知道谢娴儿会去。但听说真哥儿也要去,有些不愿意了,说道,“真哥儿才长好了些,咋能又去乡下受罪?”
  马公爷不赞同地说,“去乡下咋会是受罪?这些孩子养得娇贵,去乡间跑跑说不定还会更健壮。再者,有个孩子在老人跟前陪着解闷,他们也不至于太寂寞。”
  大夫人便不好再说了。
  第二天,天空飘起了毛毛雨,马府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中。但是,谢娴儿要陪着老公爷和太夫人去乡下休养的事,还是像插了翅膀一样,很快在府里传开了。
  包括奴才在内,众人议论纷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谢娴儿受了重用,也有人认为谢娴儿是被放逐了。
  雨汀榭内,雀儿跟谭锦慧说道,“奴婢听说,那个人,”她用手比了个二字,“不会再回咱们府了。陪着老公爷去庄子休养只是一个打发她的说辞,以后老公爷和太夫人回了府,肯定不会让她跟着回来。”
  谭锦慧面上一喜,“那她之前不是白挣了那么些的油面子?”
  雀儿道,“要奴婢说,是她看不清形势。自己那么不光彩地进了府,又把二爷气走了,太夫人和国公爷不生气才怪,还能容她继续当着二/奶奶?大夫人又是姑娘的亲亲姨母,不替您谋划还能由着她翻腾?越翻腾走得越快!”
  谭锦慧的脸一红,啐道,“牙尖的小蹄子,怎么又扯到了我身上?”
  雀儿低声说道,“姑娘也别骂奴婢,奴婢自然是为了姑娘好。姑娘从小没了爹娘,心里有苦却是说不出来。您今年已经十六了,那事若再不早些订下来,年纪就拖大了。”
  谭锦慧幽幽叹了口气,目光转向窗外,远处的碧潭一片模糊,不知是雨还是泪。她何尝不想早些订下?只是老天都不帮着她,走了一个,又来一个。两个都不是姨母想要的,但两个姨母都没有办法阻止。
  剑阁东次间里,谢娴儿心情大好地坐在炕上往窗外瞧着,雨雾迷离中的剑阁也有了些诗情画意。突然,她闻到了几缕清香,再仔细一瞧,是栀子子花开了。几朵白色花瓣俏立在大片绿叶中,上面还挂着雨滴,更显朦胧而美好。
  “娘亲,你在笑什么?”正跟太极玩着的真哥儿看到娘一个人望着窗外傻笑,问道。
  “真哥儿快来看,花儿开了,好香。”谢娴儿指着窗外说。
  真哥儿听了站起身跑到窗前,却看见院子大门开了,张氏、秦氏领着平哥儿和方哥儿走了进来,打着油纸伞的丫头紧紧跟着。
  “二哥哥、三哥哥来了。”真哥儿大声叫道。
  大雨天的还来蹿门?
  谢娴儿赶紧下炕迎了出去,站在厅屋门口笑道,“哎哟,二位奶奶光临寒舍,真是稀客。”
  张氏和秦氏打着哈哈笑道,“我们是馋剑阁的点心了,大雨天的还要来讨两块。”
  他们来到房檐下,脱了木屐,一起去了东次间。
  几人盘腿坐上炕,白鸽和银红端上几碟小点放在几案上。
  谢娴儿冲张氏笑道,“三弟妹和我一样是无事忙。大嫂是个忙人,这个时辰不帮着婆婆料理家事,却来我这里躲清闲?”
  张氏笑道,“我先是跟着婆婆忙来着,后来看到表姑娘红着眼圈来了,像是有话要跟婆婆说,我就出来了。”
  “哦?莫不是谁给表姑娘气受了?”谢娴儿笑问道。
  张氏道,“谁敢给她气受?不过是又想死去的爹娘了,去婆婆那里撒撒娇罢了。”
  秦氏笑道,“二嫂不知道,咱们府里没有姑娘,表姑娘就当正经姑娘娇养着的。她撒撒娇,连那些爷都得让着。”
  几个大人聊着天,吃着点心。三个孩子跟太极玩闹着,看太极立着身子开抽屉、关抽屉,还把大奶奶的手帕偷偷藏在抽屉里,乐得在炕上直打滚儿。
  谢娴儿请他们中午就在剑阁吃晌饭,到时让丫头们把他们的饭菜都领到剑阁来,她再亲自下厨做道热干面。
  张氏和秦氏都笑说好,本来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孩子们更是高兴地欢呼起来。
  谢娴儿就让白欧先去把面揉好醒着,提醒她一定要多揉,热干面越有筋力,才越好吃。等煮好后她去拌就行了。
  这时,小丫头小绸大声禀报道,“表姑娘来了。”
  ………………………………………………
  谢谢亲的支持,因为有了你们,清泉写文更快乐了。继续求收藏。
  

第48章 心思
更新时间2015…7…24 12:29:57  字数:2152

 表姑娘来干什么?谢娴儿有些纳闷。
  只得起身说道,“快请。”
  谭锦慧来了东次间,看到一炕上的人,有些微愣。笑道,“二嫂这里可真热闹。”
  张氏笑道,“可不是,今儿我们也是头一次来,这回都凑齐了。”
  谭锦慧手里还拿了只鞋子,笑道,“我是来取经的,想跟二嫂学学。”
  “跟我学做鞋子?表妹可是找错了人。”谢娴儿笑道。
  “二嫂过谦了,上次你做的头花多好看,可都夸着你呐。”
  “鼓捣花啊朵的还凑合,绣花做针线是真的不行。”谢娴儿道。
  几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喊着“表姑姑”,谭锦慧答应着坐上炕。真哥儿正好挨着她,她摸了摸真哥儿的头说,“真哥儿长点肉真不容易,可别再瘦下去让你祖母心疼。”
  又问道,“听姨母说,二嫂要陪着老公爷和太夫人去乡下?”看谢娴儿点头,又笑道,“你们都是城里长大的娇小姐,不像我,在乡下呆过两年。虽然我祖父是个大乡绅,但我小时候淘气,还是偶尔会去田间地头跑的。”
  秦氏道,“我也去乡下庄子里住过几天,青山绿水的,很是好玩。特别是地头的野菜,炝着吃,味道极好。”
  谭锦慧老练地说道,“三嫂只是玩几天,并不是长住,当然新鲜了。乡下再怎么说日子也清苦些,出了院子就是田地,买根针都要走老远。万一生个病什么的,就更不好办了,即使是有好大夫跟着,也总不能把药房都搬去吧?乡下那点子草药是治不好病的,着实不方便。”说完又有些后知后觉地说,“哟,瞧我都说些什么呀,二嫂年纪小,可别被吓着。其实哪有那么多万一呀,还是三嫂说得对,乡下青山绿水的,很不错呐。”
  谢娴儿有些了然了,抿嘴笑笑说,“我也极想去看看乡下的青山绿水呐。”
  真哥儿站到炕沿边抱着谢娴儿的脖子说,“真哥儿也要去乡下看。”
  谢娴儿就势把他抱起来笑道,“去,去,咱们过几天就去。”
  方哥儿和平哥儿听了,都各找各娘闹着说,“我也想看,我也想看。”
  张氏和秦氏都笑说,“好,咱们以后去乡下看太爷爷。”
  谢娴儿余光看到谭锦慧一瞬间的脑怒,心里快乐喷了。小丫头一个,还跟姐姐耍心眼。
  小绫来禀,“白欧姐姐说面条已经煮好了,需要的调料也备齐了,请二/奶奶去厨房拌面。”
  谭锦慧听了,赶紧下炕说,“呀,快吃晌饭了?我得回了。”
  谢娴儿几人留她在这里吃,她摇头说,“不了,我还得赶着把这双鞋做完,姨母说她只喜欢我做的鞋子,穿着舒坦。”
  两人一道出了上房,谢娴儿站在房檐下目送谭锦慧走入雨雾中。她今天穿着一件湖蓝缠枝莲纹刺绣缎面褙子,浅藕色撒花百褶裙,小丫头在旁边帮她打着杏黄色的油纸伞,纤细的身影在雨雾苍翠中摇曳生姿,很是有些林妹妹的味道。
  望着这道亮丽的背影,谢娴儿无声地笑了一下。空有林妹妹的心思,却没有林妹妹的心窍。然后,带着丫头向后院走去。
  绵绵细雨连下了三天,终于放晴了。
  谢娴儿和几个丫头把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主要是收拾她和真哥儿的衣裳、被褥,还有厨房那套做点心的家什。太夫人说要住到出了伏才回来,所以东西拿了不老少。
  庄子不大,老公爷和太夫人要带些服侍的人,谢娴儿就不能带多了。筛选了半天,决定带银红、绿枝、白欧,真哥儿带了青瓷。把绿枝爹王喜也带上了,他是赶车的,帮着跑跑腿。
  谢娴儿私下跟白鸽说,“这次带了银红没带你,你也应该知道是为什么。把家里看好,特别是不能让剑阁的人出去生事,有什么事就找强子来送个信儿。”强子是绿枝的哥哥。
  如今,绿枝一家做为谢娴儿的绝对心腹已经来了马府。王喜和王强,专门给谢娴儿赶车和跑腿。绿枝娘,人称王喜家的被安排在了马府大厨房烧火。这个差事不体面,挣钱也不多,但大厨房的消息应该是最灵通的,外院、内院的事情,一般都会先在这里传播开来。
  白鸽道,“奶奶放心,奴婢会把剑阁守好的。这次周大叔受伤,也多亏银红家人帮了大忙,奶奶多给她份体面也该的。”
  谢娴儿点点头。安平给了刘嬷嬷一家给她填堵,但白鸽实实在在真不错。白鸽是她出嫁前才从外面买回来的,调教了几日就被派给她当差。
  或许白鸽属于那种有天份的好员工,稳重,心细,忠诚,又聪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胜任了本职工作。
  谢娴儿最不放心的是万婆子和谭婆子两人,愚蠢、嘴碎,又爱四处招摇。但她刚把刘嬷嬷一家打发走,不好马上再动这两个人,只得留她们一段时间。
  正忙碌着,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