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小娇妻,殿下狠心急-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会儿时间,四菜一汤便做好了,这吃饭一张桌子肯定是坐不下的,又从杂物房拿了一张于爷爷平日里放做木活的工具的矮桌子,男女不同席,男人一桌,女人一桌,都是乡下人,也没那么多讲究,说说笑笑的吃得可欢了,一蒸子饭居然都被吃光了,赵水儿有些担心的望了望家人们。
  姨奶奶自然注意到了小侄女的表情,赶忙开口解释道,“让你们见笑了,今儿出发的早,一路上着急着赶路,也没顾的上吃饭,这两兄弟又帮着拿行李,饿的慌了。”
  “三姨娘说的啥话,怎么会呢!你们该早点说呀,吃了晚饭再收拾也不迟啊,这饿着了吧?”赵兴富摸了摸坐在姨奶奶边上的陶正喜,只见他正使劲的扒着碗里的米饭,这小家伙虽然个子比默默高些,可眼睛凹陷,小脸蜡黄,估计之前的生活还可以,只是这段时间生活不规律,又加上营养不良才导致身体快速的消瘦,可即便这样,他也比以前长期营养不良的默默长得好。赵水儿忍不住悲从中来,他们家可怜的默默,以前到底吃的什么呀,现在怎么补效果也不明显。
  饭后擦桌子扫地的,表叔表婶接手就做,一点也不偷歼耍滑,害的他们兄妹几个又无事可做了,赵水儿直嚷着自己吃的太撑,以前洗碗运动的机会现在也被抢了,要是长成大胖妞她可得找两位婶婶算账呢。
  一家子听了她话,忍不住都笑的前仰后合的,这丫头,闲不住啊。
  不过,话说回来,依赵水儿看啊,这家人可比大姨奶那一家子好相处多了,幸亏自家接待的是三姨奶一家子,不然,往后的日子估计难清静了。

  ☆、第135章 改房子重新安置

  第二天一早,赵水儿自然没有时间进空间,好在姨奶奶起得早,默默小家伙因为昨晚睡得早,醒的也早,自己笨手笨脚的穿好衣服起了床,去喂他的小鸡去了,而她就在床上装睡,等他们都出了房门,这才混进空间,在里面忙活了一阵子,把该收的瓜果蔬菜收了,放在大篮子里,这几天过年,空间里产出量大,堆了好多东西,今天已经初三了,等下场赶集就把这些东西给酒楼干果店送去,他们那过年前存的货估计也都用完了吧。
  忙完这一切,又把放在空间里的粮食拿了一些出来,这才走出空间。
  人多好干活,这人多了,鸡呀猪呀什么的早喂了!等她出来时,赵水儿没做到一点事,吃完早饭,于爷爷便带着二哥还有小宝去山上砍树做床架子了。
  “爹,昨儿我给你说起厢房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
  “行,爹原来想着等秋收后再起,现在既然你姨奶奶他们住下了,早点起也好,虽然后面的杂物房能勉强住下,可到底是堆杂物的,也不能让客人住久了。”
  “爹,要不我们多起几间吧,最好都起成砖房。”赵水儿毕竟是住惯了水泥钢筋的人,有点穷讲究!
  “小妹,这起砖屋,时间可要得多,银钱也要得多,村子里还没人起过呢,太惹眼了!”大哥提了反对意见。
  赵水儿一听,这才正视了一下自己的老实大哥!呵,有进步嘛,还相当明显!
  “起砖屋倒是用不着,而且,也不能起多了,这次地龙翻身好多村子都受了灾,我们村情况是最好的了,只怕村子里好多人家都得来亲戚,这粮食可贵了起来了,咱们还起屋子,要是这灾扩大了,我们怎么活?”爹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老江湖,有算计!
  “爹,你想得真长远!我听爹的!”赵水儿忍不住检讨自己的思想,其实这样住着也挺好的了,不要太奢侈了,奶奶家可还是看着的呢,太招风了不好,这灾年,还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再说,过段时间哥哥们就去学堂上学了,肯定要住在镇上的学堂里。
  赵水儿暗骂自己真是太没远见了!原来心里还想着,等哥哥们上学读书了,就去镇上买了房子住,离开奶奶一家子极品亲戚远远地!这时候,居然想着建什么房子,这奶奶一家,各种讨厌,各种自私,跟她家的距离自然是越远越妙了!
  “爹,我想了下,房子其实不用起也行,再过几天就要送哥哥们去上学了,到时候哥哥们走了,把你那间屋子还有我这间隔出两个小房间来,大表叔二表叔他们一人一间,你看怎么样?”
  “这样也行,两间厢房都大,隔出两个单间来,完全没有问题,起房子的事还是放在下半年秋收以后吧,开春了,村里大伙儿都忙着种粮食呢。”
  “嗯,要不今儿就动工吧!”赵子烨是个动作派,说干就干,把房子的事情解决了,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家里的地还没弄呢。
  吃了早饭,大哥便去陈二叔家请他找人帮忙,说了家里来了亲戚,因为人太多,住不开,得把两间正屋隔一下!
  “你这奶,真不是个省事的,怎么能把她家的亲戚往你们家领呢,太没眼色了!”
  “爹,你别啰嗦了,赶紧去帮忙找人吧。”钰菲心情复杂的叫了一声。
  “好好好,一听水儿家的事呀,你比谁都积极!”陈老二无意识的一句话,却让钰菲羞红了脸,见一旁的赵子烨没有注意,嗲怪的看了爹一眼,转身跑开了。
  陈老二丈二摸不着和尚,不知道自己又说错了啥话,惹的自家姑娘生气了,甩了甩脑袋,开始合计水儿家房子的事,她家厢房的地基面积确实不小,足有现代的四十几平米的样子,比一般的客厅还大,不过真要动手改,也是很快的事!
  当即便跟着赵子烨来到他家,仔细看了看,说出自己的想法,“老五,这马上便是春耕了,村子里也没有多少人手,家家都有事,不过起个隔墙,还是用土砖好了!再说,这天气,土墙怕是干不了,这土砖不同啊,都是干的,这屋子隔开后,在面上刷点白灰,一两天就干了!”
  “老二,还是你想的周到,我怎么把这天气给忘了,如此便用土砖吧,今天下午,我就让他们几个便挨家去借吧!”
  “老五啊,这事情,交给我就行了,我这就去村子里吆喝一声,叫有砖的都送过来,也就行了!”这垒墙什么的,他最在行了,经常性的出头帮这十里八乡的盖房子,自然养成了一股做主的气势,说完,不待赵老五同意便蹦跶着走了。
  陈二叔的办事效率真是太高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知道赵老五家来了亲戚,要垒隔墙,有空的立马把家里没用的土砖运了去,村长爷爷听说了,亲自叫上刘二叔拉着一百多快土砖送到赵水儿家里。
  “村长爷爷,您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
  “哪有的事,村长爷爷您尽胡说。您给我们运来那么多土砖,我感谢还来不及呢,哪敢不欢迎您呀!”
  “这丫头,过了年,大了一岁了,嘴巴子越来越甜了。”
  “谢谢村长爷爷夸奖。”
  “水儿呀,我们都听说了,你爷奶这一家子事。前段时间,好多村子都受了灾,死了好多人,屋舍庄稼被毁了,村子里没法住,大部分村民都出来投亲靠友了,我们村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得接到亲戚前来投奔的,你奶她们娘家亲戚也没法子,只好来投奔她,所以,虽然你们分家了,单独立户了,可毕竟亲戚见的情分在那,能帮一点是一点,你说是吧,赵老五。”
  “村长说的是,这能帮的我们肯定帮,这天灾谁也不容易。”
  “你们都是明事理的,我也就不多说了,听说你们要改房子,便把家里的土砖给送过来了,不过,别跟陈老二说的哪样,还要还,不用还了,这东西留着也没用处,我以后要用的到了,现做就是了!”
  这村里人家,谁有事没事,搞一堆土砖放着啊,总是算着要垒圈什么的,才做的!
  “谢谢村长爷爷!”
  “谢谢村长!”赵兴富坐在轮椅上,对着村长道谢作揖。
  二个表叔也在边上谢个不停,帮着把这砖给搬进了院子里!
  “丫头,别光顾着站着呀,让村长到堂屋坐,再给村长倒点茶叶水去。”赵兴富坐着轮椅上,在一旁提醒丫头,对这村长言了感谢。
  “哎,这就去!”赵水儿声音甜甜的应道,动作利落的进了灶屋端茶去了。
  陆续的还有人家送砖来,送来后便留下了,一会儿等着帮忙。
  这边有了村长的指挥,刘二叔带着人,便开始拌浆砌墙!四五个人,都是起屋子的老手,加上大哥三哥,还有两位人高马大的表叔也不差,知道要垒隔墙,便早早的把两间屋子中间的东西收拾开了,这基脚也清理的干干净净,浇水泡过了,这便马上可以动工了!两三个人站一堵墙,专有人递土砖,有人送泥灰!这速度,眼见这墙壁跟搭积木一样,蹭蹭的向上涨!
  陈二叔从村子里回来,见这边已经开始动工了,拿出从木匠刘四叔家里拿来的门框,还有窗架,比了尺寸,垒墙的时候让他们按照比的尺寸留了门。挨着堂屋的房间就用原来的门,而另一间则把门朝着内院开,这样进出绕过后院到堂屋,也不用穿过隔壁房间,方便大伙儿的起居。
  就这样,十几号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便热火朝天的开工了!
  家里有两个婶婶帮忙,很快中午饭便做好了,吃了饭接着垒另一间厢房,赵水儿见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便去找正在做床架子的于爷爷要了尺寸,打算去镇上买些被褥帐子。
  “爹,姨奶奶我去镇上买东西去了!”
  “水儿呀,让你表叔跟着你去,要不,这么远的路,可怎么处!”姨奶奶看她熟练的蒙上手帕,这丫头比她孙子大不了几岁,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机灵能干劲,可是每每看到她的脸便让人觉得心疼,有点于心不忍。
  “姨奶奶,不用了,我去一下就行了,镇上我经常去,很快的!表叔们在家,帮着理一下也好。”赵水儿自然是不要的,熟门熟路的犯不着嘛。
  “你一个人去可不行,喊上你大哥陪你一起去吧!”
  “没事,爹,我经常去,路也熟,再说了被褥那些去了也背不回来,到时候还不是得雇牛车,反正是坐车,不费力的,我走啦,会赶早回来得。”赵水儿说完挎着自己的小篮子走了。
  到了镇上,赵水儿本想把空间里的东西送出去,但走在街上看到好多门面都还没有开门,这才记起今儿才大年初三,估计也没开门吧。
  既然这样,她便直奔上次买棉被的杂货店,老板娘很会做生意,记性也好,记得年前他们买了好多棉花,给了个新年开门优惠,赵水儿没忍住,一口气买了六床做好的棉被,又选了三套好看的床单被套,约好了等会儿送到镇口,交了一半的货款,便辞了老板娘出来了。
  又转到了绣店去买帐子,因为打算把姨奶奶和爹那个房间都放上两张床,加上两位表叔隔出来的两个小房间,就需要买四床,姨奶奶和于爷爷都年纪大了,不适合太过花哨的颜色,便选了纯蓝色的棉布床幔,床帘子则选了绣有松鹤延年图样的,好衬又有意义。两位表叔则选了一床荷花图案的,一床梅花图案的,床幔子都是浅蓝色棉布的,让老板按照自己给的尺寸拿了四床,买的多,赵水儿自然的又讨价还价一番,最后四床帐子花了半两银子,同样让老板送到镇口,自己则挎着篮子轻轻松松的去喊了牛车,路上又买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吃食小东西,到了镇口,没等一会儿,东西便到了。

  ☆、第136章 家里安置妥当

  等赵水儿坐着牛车回来时,这屋子的隔墙都起好了,两面的白灰也刷好了,两个表婶正打着清水来,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把赵水儿屋里的床还有衣柜给擦干净了,见她买了东西回来,放下手中的抹布,手脚勤快的帮忙把被子床帐拿进屋子。
  下完东西,赵水儿才知道,村长爷爷看着大伙儿送来的土砖还剩了很多,便给爹商量,在西厢房后面再起一间小灶屋,现在已经差不多快完工了。
  原来的灶屋有三眼灶,本来也够用了,可厨房本就不大,人又多,除了十几口人的吃食,还要煮小花猪的猪食,转不开啊,加上现在天气冷,热个水洗点衣服啥的,更是打挤。
  还是村长爷爷懂她,有了两个灶屋,有谁想单独吃点啥也能自己做了,这样方便大伙的的事正是深的赵水儿的意呀。
  再说,这速度,快的真是让人感叹啊,才短短大半天的时间,两个房间的隔墙还有小灶屋,便起好了,通过这次的事,赵水儿更加肯定了,这村长爷爷是个急性子,什么事都恨不得一把打在嘴里,说实话,赵水儿也有点这个脾气,这时看着在西厢房那边指挥的村长爷爷,便更加亲切,人以类聚啊!
  今儿自然是不能马上住重整的新房了,将就着像昨晚那样再住一晚,反正刷上的石灰还没彻底干透,晾一晚上也是好的。
  看天色已然不早了,赵水儿便做饭招待来帮忙的人,两个表婶自然是主力!姨奶奶也是忙里忙外的,在赵水儿的指导下做了红烧肥肠、蘑菇炖鸡、爆炒猪肝,终于天完全黑透了下来时,厨房这边饭菜上桌,小灶屋那边最后一块瓦也上了顶盖上泥!两面隔墙,一间小灶屋,一天便宣告完工!这次两个表叔还有陈二叔申二叔,可算是出了大力,为了赶时间,那是一刻都不歇气的忙着。
  人多力量大,搁现代四十几平米的面积,分成两个房间,住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小灶屋打灶眼,两表叔说自己会垒,就定了明天自己垒了!只要大工程完工,便是好事!
  明天起了灶,安置好西厢房!这灶房也就算成了,这便又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当然这次招待的饭食比以前也好了很多,也不要带粮食来,鸡呀、鱼呀、红烧肉啊,哪是大碗大碗的盛,解渴的水果汁,可口的小菜,味道还与众不同,一致得到了众人的好评!
  吃了晚饭,来帮忙的各位叔伯哥哥们都打着火把回家去了,今儿忙完了,也可以去照管自己屋里的田地去了!
  走的时候,赵水儿给他们每人拿了一些瓜果点心还有吃剩下没动过的肉菜,算是感谢了。
  姨奶奶还有两位表婶见了,打心里直夸赵水儿这事处的好。
  当晚,赵水儿同默默依旧和姨奶奶挤在一张床上。石灰的味道,有些呛鼻!不过,也不是不能将就。这一夜,便各自将就着度过了!
  第二日一早起来,自然是喂猪的喂鸡的,各自忙着!赵水儿发现自从姨奶奶一家来了以后,自己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表叔表婶什么事也不让她做,都把她当成小孩一样。话说,她本来就是小孩好吧!
  闲着,也就四处走走看看!这院子里起了厢房,加上人多了,真心显得热闹了!
  两个表叔吃了早饭便开始动工,也就两个时辰的时间便砌好了,也垒了三个灶眼,这样贴墙安灶,挡火墙也省了,只不过是紧着墙边涂了一层防火泥罢了,灶心也很快用泥做好了,关于垒灶,据说还有一定的规定,一般人家打灶,总在屋子的东边或者西边,灶门朝向,还有烟囱的方向,操作台的方向都是有讲究的。
  除了赵水儿,爹和哥哥们都还没看过这种新式灶,真的非常的方便,几灶眼可同时炒菜,乡下地方,猪吃的,鸡吃的,什么也少不了!这种灶的打法,让在灶房干活的人可以同时烧几锅菜!这还是表叔在县城里跟人学来的!而且,这灶房还显得宽大了不少!灶得等干了才能用,幸好大灶屋那边有三眼灶,还能勉强凑合。
  说起来,这个小灶屋真心不大,跟现代小户型房子的小厨房差不多,除了灶台和一小溜供一人通过的过道外,仅做了一个小水缸,连多放点柴火的地方都没有!
  垒好灶,厢房那边石灰也差不多干了,当然这得利于这几天的天气,虽然没有大太阳,但南方风大,通风也比较好,吹一吹就风干了。
  而于爷爷这边,今儿已经赶出来一张床架子,加上之前做的两架,还差一架,便让所有人都能宽敞舒适的住下了。
  既然只差一架了,便先把两个表叔安置了。
  吃了午饭,爹和于爷爷看了看新砌的隔墙,已经干了,雪白的墙晃花人眼,摸了摸墙,勉强可以住人进去了!真要彻底干,还得几天,不过,能住人就得了,乡下人家,也不用太讲究!
  架子床是之前于爷爷来自己家时做的,坼了搬进屋后重新组装就行了,把床安置在靠墙边位置上,两个抽屉柜,当墙靠窗放着,衣柜安置在床头靠墙边。
  赵水儿拿出买好的床帐和崭新的被褥,自然有手脚快的两个婶婶,很快就铺设妥当!婶子们几下就把帐子挂好!拉得伸展展平整整一丝不乱的,加上于爷爷没事捣鼓出来的小型衣柜,还有床头柜,这样一摆正,一眼看去,这个隔间,看起来非常的温馨,新铺盖,新床帐,新衣柜,居然有哪么点点奢侈感。安置妥当,这下,两个表叔表婶就有屋子住了。
  只需要再做一架床,她也能有单独的空间了,就这样,大家算是安稳下来了,赵水儿每间屋子都去转了转,看着真心不错,找来当时起新房多配的几把心锁和要是,交到每个人手里。
  “姨奶奶,表叔表婶,虽说这院子没有靠近路边,但是在山脚下,时常有野兽出没,爹说了,要我们紧锁户门,所有我们一半都是锁着屋门的,各间屋子,便你们自己锁着吧!”经过上次奶奶上门鬼哭狼嚎的事件后,最近出门,赵水儿可都是把自己那间屋子锁了的。当然,她也不好明着说自己是防着亲奶奶一家,只好拿林中的野兽作为借口,可惜,陶家一个都没听懂。
  “真是的,我们这么大的人,还要你小娃娃来操这些心,放心吧,现在有你姨奶奶还有表叔表婶住在这,那些各野兽不敢来,来了我们也能打跑了,这些事呀我们操心就好了,你个小人家家的,就玩儿去呗!你叔、婶,都是能做活的人,放心!”
  大家接过自己屋子的锁和钥匙,各自收好,并没有放在心上。乡下人家,有什么好锁的?没得让人笑话!
  吃过晚饭,睡在崭新的床铺上,两个没有孩子的年轻人,因为长时间的颠沛流离,忍不住饥饿难耐,啪啪啪之后,二表婶孔氏小脸还泛着激情过后的潮红,随意的躺在自家男人臂弯里,看着满屋子暂新的家具被褥,忍不住八卦道,“陶平,你说这五哥家那来那么多的钱?之前不是听说是被你小姨赶出来的嘛,这赶出来的,你那抠门的小姨断不会再给他们银子吧?”
  “你好奇那么多干啥?现在我们住表哥家吃表哥家,好好帮着干活便是,等大年后,我寻思着,我们兄弟两人去镇上找个活做,多存点钱,到时候回乡重新把房子起起来。”
  “活我知道做,我这不是好奇嘛,五哥腿不能下地,肯定不能挣钱,他们家最大的老大也才十岁,虽然个个都精明能干,可挣钱也不是那么容易,凭他们几个也不可能挣得出这一家子行头的钱呀?难道是那个姓于的老头给他们的?……”
  “行了,你就别唠叨了,早点睡吧,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有些事可不要乱说,不该我们知道的,你去瞎琢磨啥?你还是管管你这张聒噪的嘴,不然早晚惹出祸事。”说完,陶平放开怀中软香迷人的身子,背对着自家婆娘,睡觉去了。
  他们两兄弟都是老老实实的人,可这媳妇就不可而知了。
  半夜,见默默和姨奶奶睡得熟,赵水儿悄悄地进空间劳作,现在人多了,赵水儿自然要多种些粮食,空间的地被分成四块,一块水果,一块蔬菜,一块粮食,还有一块打算种药材,其他三块都被她种的满满的,可这药材还真不好弄,不行,等哥哥们开学了,自己一定要去药店一趟,多买些药材种子种上,这年代,兵荒马乱的,随时有可能发生战事,药材可是万千穿越女必备的一项保命护了。
  第二天起床,这家里要做的活计,都被两个婶婶抢着做完了!这大年初几头也没什么事可做,他们也没亲戚可走,赵水儿便和两个叔叔还有哥哥去山上挖些野菜或者干货什么的。
  “小妹,我怎么觉得,这姨奶奶同奶奶真是不一样!”
  “大哥,我也这么觉得,不过,还是要日久见人心!慢慢处吧!”
  这到是,久了才知是好是坏,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第137章 上学堂的事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元宵节,除了奶奶家偶尔会有人过来打秋风之外,这个年过的还是挺高兴的。
  一大早,赵水儿便起来了,说好的今儿去镇上看元宵灯会的,她可是期盼了好久,来这的第一个元宵节,希望能看到电视里那些热闹的场面,猜灯谜,吟诗作对,俊俏的才子佳人,每一样都对她充满了吸引力。当然,那些小说里常有的刺杀抢劫什么的就不要了,她还是个爱命如财的小萝莉,可不想那么小就死翘翘了。
  “姨奶奶,您就跟我们一起去吧!”赵水儿笑着摇着姨奶奶的手,摆出一副小女娃撒娇的架势来!
  “水丫头,还是你们去吧,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跟着你们这些晚辈凑什么热闹,你们去,你们去!”姨奶奶摇着头,一手比划着让他们去。
  “既然这样,我也不去了,我在家陪娘吧!”大表婶换了一件新衣裳,赵水儿见天给她的布,一踏进堂屋,便听见娘说的话,孝顺的她赶紧也推了去镇上的打算。
  “老大媳妇,你去吧,我在家好好的,有手有脚,那用的着你陪。”
  “娘,我还是留下来陪你吧,这几天天气不好,您老不是有风湿嘛,还是躺着好些。”
  “真的不用……”
  “好了,都别争了,你们都去吧,家里有老头子我呢。”
  最后除了于爷爷还有姨奶奶,就连腿脚不方便的爹也去了镇上,当然不可能走路去了,搭的是村长爷爷的马车还有刘二叔家的牛车,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去镇上了。
  到了镇上,把马车牛车赶到刘四叔家开的家具行后院拴着,之后村长爷爷便带着爹三个哥哥默默小宝去了附近的一个小茶馆,向他们引荐永和镇青山书院的一个先生。
  村长本就是读书人,最喜欢的就是村子里多出几个读书人。赵水儿兄妹身世坎坷,能够攒出银钱读书他也是支持的,年前水丫头就给他说过,让他帮忙办理三个哥哥去镇上读书的手续,为此他还亲自去书院找了先生说情,让他们可以按月交束脩银子。这也是考虑到他们几个是没有大人帮衬孩子,手头紧,每个月缓一缓也能让他们日子好过些。
  可是现在,他们家又多了一个,这一家就是四个上学的娃,可不好办了,于是村长寻了赵老五谈话。
  “老五啊,之前丫头说要上学,我这边已经跟书院的先生都说好了,现在又要加一个,估计不好办呀!”
  赵兴富有些歉意的点了点头,知道这事让村长为难了,“村长,实在对不起,这事是我考虑不周了,要不这样,就让子赫暂时不去吧,他还小,去了学堂也不知道能不能认真学习?”
  “这怎么行,子赫这孩子学习能力可强了,听水儿说他都能背千字文了,这么好的苗子肯定要早点送到学堂让先生好好培养,放在家里还不得把他耽误了啊。”
  “可是,村长……”
  “老五,你别说,我知道,你是怕别人有闲话,对吧?”
  “恩。”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学了,住在自己家里的其他孩子就不管了,这事他赵老五做不出来。
  “你看这样行不,元宵节那天我们一起去镇上,我把书院的夫子请出来,让他看看你这几个孩子,如果他觉得可以,我们到时候再向他说说情,看能不能破例下。”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只是又要麻烦村长您了。”
  “都一个村的,说这些话就太见外了,再说,我可是还欠着你家水丫头一个人情呢,这次还了,不然憋在我心里闷得慌。”
  ……
  于是才有了在茶馆见先生的一事。
  今天几个孩子都穿着赵水儿让钰菲姐帮忙赶制的新衣裳,衣角都被理的整整齐齐的,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学院的夫子了,三个哥哥都紧张的不得了,只有小默默还有四喜一副好奇贪玩的模样,可能是少不更事吧,到底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小宝,沉着冷静,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比坐在轮椅上的赵兴富还要淡定。
  “苏兄,您来了,里面请。”村长爷爷今天穿了一件藏青色的袍子,见留着山羊胡子的先生进来,忙迎了上去。
  “刘兄呀,今儿可是元宵佳节,你把我老头子喊出来到底所为何事?还非得到这茶社来说,去家里可不更好?”
  “苏兄,实不相瞒,今儿请您来,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何事?难道又是你们村子里的事?”
  “进去坐下再说,我先向您引荐几个人。”
  “里面还有人?”这老刘,当村长当上瘾了,就那个小村长,芝麻点小事也要让他管,也只有他才有这样的耐心。
  “进去您就知道了。”
  村长拉着苏先生进来,赵兴富赶紧双手推了轮椅来到门口,几个小娃娃紧随其后。
  “苏兄,这就是我给您提起过的赵兴富一家。”
  “老五,这是青山书院的苏先生。”
  “苏先生,恕在下无理,不能起身相迎,您请里面坐。”赵兴富虽然没读多少书,可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对于应有的礼节还是明了的。
  “无妨,你腿脚有疾,怪不得你。”
  “苏兄,请!”
  见苏先生落座,赵兴富热情的喊来伙计,要了一壶上好的碧螺春。
  “苏先生,请喝茶!”
  苏启哲品了一口,看了看他身后的几个孩子,问道,“这几个就是你家犬子。”
  “正是,都过来见过苏先生。”
  “见过苏先生。”
  “都是些好孩子。”
  “苏兄,实不相瞒,之前不是给您说他们家有三个孩子需要上学嘛,年前地龙劫,好多村子被毁了,他们家来了十几口子亲戚,其他有一个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您看,能不能想办法一起收了。”
  “这确实不好办啊,今年的名额都已经招满了,连吴县长的公子想要进都只有等到明年了。”
  “这样了,苏兄,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这……”苏启哲有些为难的摇了摇头。他们学院现在只有两个夫子,现在已经有将近四十个人了,分成两班,一人带二十个人已经是顶天了。
  赵兴富看到苏先生的样子,顾不上失望,劝慰道,“苏先生,让您为难了,实在是抱歉,不过没关系,我这老三,明年上就是了。”
  “赵叔,还是让子赫去学堂吧,我不想去学堂。”小宝赶紧站出来,对着赵兴富郑重的说道。
  “这怎么行,子赫比你小,晚一年没关系,你今年都八岁了,再不去就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