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小娇妻,殿下狠心急-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门小娇妻,殿下狠心急!》
作者:芯草
【文案】
杨倩倩以为重生了,不是商家小姐,便是皇后王妃,现实却是,她,不但样貌奇丑,满脸恶瘤,身上还带有一股奇异的怪味,村姑也就罢了,还是有史以来最丑的村姑。奶奶恶毒,爷爷冷漠,大伯野蛮,二伯奸诈,小姨小叔懦弱,娘亲跟人跑了,留下一个瘫痪在床的爹爹和五个小孩,这日子要怎么过?
===============
☆、第001章 重生到古代
赵水儿背着背篓,不顾初冬的露水,便到山脚下割草去了。
哥哥们都下地种菜去了,她自然要担负起割草喂水牛的任务。
据说,他们家原来也是地主,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落魄了,她祖祖的祖祖便带着他们这一只迁到了这个湾里,当时湾里只有他们赵姓的人居住,便被村里人称为赵家湾。
赵家虽然也穷,但是还是有一头水牛的,分家后,大伯、爹爹、还有爷爷三家一家喂养十天,农耕的时候轮流使唤。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她的小手不断的挥舞着镰刀,背篓里先用鲜嫩短小的小草装满,然后在面上一层层的铺上较长的猫儿草,重的尖尖的,再用竹绳绑好,把背篓立起来,尽比她身体还高,幸好上面的都是一些枯草,要是全是青草或者树枝柴火,她就背不动了。
忙碌了那么久,加上她身子本就瘦弱,虽然是初冬,可她早已汗流浃背,歇了一会儿,她走到一处岩缝下的山泉,泉水滴滴答答掉落在石板上,形成了一个小哇,干净清澈的能倒影出她的影子,泉水沿着石头低矮处渗出,像一块小瀑布,捧起娟娟而流的泉水,饮了一口,甘甜瞬间沁入心扉,让人精神一振。喝了几口解渴,也不敢多喝,毕竟初冬早晨的温度还是有点低,喝的多了,她真怕她瘦弱的身体会生病。
她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望着山下升起的袅袅炊烟发呆。
初冬,像他们这样的山涧,几乎是看不见太阳的,没有雾气便已是好天气了。
想着前两天醒来后,整整三天,她都浑浑噩噩的,疑似在梦里,直到昨天,她才接受了她重生的事实。
对,她本不是赵水儿,她只是一抹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她原名叫杨倩倩。
二零一五年春节过后,她刚从一段刻骨铭心的网恋中走出来,世界那么大,她也想出门走走,却不想她的身体越来越差,竟已到了癌症晚期,她没有告诉老家的妈妈和妹妹,独自一人在外地,最后孤独的死在出租屋里,醒来后发现自己重生了。
重生也好,前世除了妈妈和妹妹,她本就了无牵挂,妈妈有妹妹照顾,她也放心。她相信,凭着自己是二十一世纪新型人类,在古代农村虽不能混的大富大贵,至少吃饱穿暖应该没问题吧,可是事实却不是她想的那样,别人穿越,要么穿越成为商家小姐,要么穿越成为皇后王妃,而她,怎么就那么倒霉,不但穿过来样貌奇丑,满脸恶瘤,身上还带有一股奇异的怪味。
这下好了,她的世界总算清净了,不但被原来的世界抛弃了,还给了她一副人见人嫌的村姑模样。
记得她刚醒来的时候,前身赵水儿的记忆便涌向了她的大脑,可是即便如此,她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年代,只知道还是有皇帝的,至于皇帝是谁,在她可怜的记忆里,根本就不存在于这样的信息,只听哥哥们说,好像大陆上有三个国家。至于村里人,除了他们赵家湾的,其他的信息也一概没有,因为她丑陋的面容加上身上难闻的异味,所以她很封闭,应该说至今她还没走出过赵家湾。
据哥哥们说,家里太穷,三年前,娘亲丢下瘫痪在床的爹爹跟别人跑了,留下他们几个孩子,大哥十二岁,二哥十岁,三哥八岁,而自己才六岁,还有一个小弟四岁,还真是能生啊,两年一个,两年一个,一点都不耽误。
大伯在家跟仇人似的,两个堂哥更是经常欺负他们;二伯出远门学艺,早就在外面安了家,育有一独女,小小年纪便被宠的无法无天,回来过一次,那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样子比镇上的千金小姐还娇贵。
爹排行老五,四年前村里征兵,本来是要家里长子去的,可爷爷奶奶偏心,硬是把爹爹推出去顶了数,结果出门还不到半年,便被人抬着送了回来,给了几两银子作为补偿,回来后从来不跟家里人提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事,一问就急。
小姑和小叔都还没成家,跟着爷爷奶奶,奶奶算是奇葩中的奇葩,只喜欢小叔,其他几个就跟不是亲生的一样,赵水儿有时估摸着,也许这就是小时候听爸妈常说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吧,爷爷冷漠寡言,对谁都不冷不热,唯独对爹爹,每每见面都会露出嫌恶的表情。
☆、第002章 分家
半个月前,奶奶和大伯一家终于忍受不了自家吃白饭的人太多,提出了分家。
这次名义上的分家,其实只是一个过程,实际上这家早就分了。从爹爹当兵回来瘫痪在床后,大娘和娘亲便天天没日没夜的吵闹,爷爷奶奶也不管,反而分开了吃,屋子也分了住,只是田产还没有分断,管你吵得天翻地覆,第二天照样干活就行。
赵家是前些年搬迁逃难到这的,在刘家村本就根基不深,于是就请了村长和村里的长辈来家里主持分家。
分家,房子显然是不够的。
按照规矩,祖屋是由老大继承,因为爷爷奶奶都还在世,所以就把赵家院子分成了两份,右边主屋三间厢房自然是爷爷奶奶同小叔子小姨子住,一间牲畜草屋,一间厨房,大伯家的人很会讨好奶奶欢心,自然分了左边二间厢房,一间牲畜草房,一间小厨房,半间堂屋,说是半间,其实整间还不是他们家在用,二家各占一方,最后就只剩下中间一间厢房,一间厨房,便分给了爹,大伯家就二个儿子,加上他们两人才四人,而我们家却有六口人之多,最后还是村长帮着跟爷爷奶奶好说歹说,才答应在外面给起两间房,说是起房子,其实他们心里的小九九谁不知道啊,还不就是想把我们一家人赶出去,自立门户。而且,说好的帮忙起房子,结果就给了一两银子了事,半分忙都不肯帮,前身就是因为帮忙给起房子的乡亲们提开水过去,不小心从三米多高的田埂上掉到田里挂掉的。
身体的本身叫赵水儿,名字倒是挺灵动的,他们爹爹也算是识过几个字,所以他们兄妹四人的名字也不是太难听,大哥叫赵子烨,二哥叫赵子龙,三哥叫赵子赫,小弟叫赵子默。
房子分好了,接下来便是田地。
赵家本不是当地人,迁到这个湾里落户后,村里也没有打算给他们这外来户分田割地,赵家老祖没办法,只能带着子孙开垦荒地,经过几代人勤勤恳恳的耕种,湾里山下的田地倒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颇有梯田的架势,前些年,村里人见湾里良田富饶,便起了分瓜之心,最后没办法,给新迁到赵家湾的陈家分了一小半,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只是这些年赵家本来人丁就单薄,大伯家又全是好吃懒做的,二伯在外,爹又不能下地,他们几个小辈也还小,小叔小姨倒是勤快,可是赵家几十亩地主要就靠他们,也是鞭长莫及,总不能叫爷爷奶奶还下地吧,所以,这好多田地早就荒废了,虽不至于杂草丛生,但也种不出什么粮食来了,加上赵家湾地形特殊,没有河流水源,基本上就只能靠天吃饭,这几年年年干旱,水田几乎颗粒无收,要不是赵家祖上勤劳持家,留了一些存粮,估计赵家也快吃不上饭了。
先是分旱地,赵家共有旱地三十亩,看着挺多,可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种庄稼的荒地和沙土地,真正能收粮食的也不过十五亩,虽然二伯不在家,也和小叔一样算是跟着爷爷奶奶,但分数不能少,便分成了五份,连同爷爷奶奶,每家三亩;剩下的十五亩,仍旧是每家三亩,爷爷奶奶手里的三亩旱地,等老两口去世后再由四个儿子平分。
旱地分完了,便是十亩水田,还没开始分,大伯和大娘就不干了,说我们根本就没法下地,我们还小,也不会伺候地,那水田分给我们家就是浪费了,村长和村里的长辈些一想,也是这个理,本来湾里水田就不多,商量后决定,我们家就不分水田了,把二伯家分得的三亩旱地给我们换二亩水田,这样也不算亏了我们。
赵水儿后来听哥哥们说到这,便在心里狠狠的啜了一口,二亩水田换三亩旱地,这是不亏?村里谁不知道,一亩水田相当于三亩旱地的价,二亩水田都能换六亩旱地了。当然这是后话,即使她后来知道了,分都已经分了,没办法,总不能反悔吧。
至于家里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还有养的牲畜之类的,之前早就分过了,现在当着村长和长辈的面又重新拿出来,也由大家商量着分了,唯一的一头猪给了大伯家,鸡两只,就我们和爷爷奶奶一家一只,牛算是一个重要的大件,由爷爷奶奶看着,三家一人供养十天,要用的时候轮流使唤。
最后便是大头了,粮食和银子。
庄家户人家虽说田地是最主要的,可眼下已经进入秋季,眼瞅着就要过冬了,今年庄稼地里的庄稼因为干旱都几乎颗粒无收,那么这个冬天怎么熬过去就成了大家伙的首要问题。
田地分的再多那也不能救命,现在大家伙谁家都没有多余的粮食,而过冬的银子就成了迫切的需要。
由于之前本来就分开过的,银子自然是没有的,不然当时就拿出来分了。
那么要分的便只是粮食了,这怎么个分法也是各执己见,大伯家也是伤透了脑筋,按人口分,老五家那么多孩子,自己肯定吃亏;还是像分田地一样按五份分,他也得不到好处,老二和小叔的那一份,显然他是得不到的,可是这些年都懒散惯了,以前地里有啥活,他还能指唤老五家的几个小孩做,现在分家了,估计也指唤不上了,如若不多分点粮食,这个冬天怎么过?
最后,还是奶奶英明神武,分粮食可以,但是他们年纪大了,该孝顺的也要孝顺,分了粮食,便也算是给了一份家底,每年交二两银子,五担粮食。
大伯家一听不乐意了,他们家一年还挣不到二两银子的收入呢,可是不乐意也不能将就他呀。最后还是村长做主,拿出一圆桶的粮食,大伯和爹爹一家分了一百斤。
这么点儿粮食,不知道能不能过去这个冬天,况且他们家还要盖房子,乡里乡亲的,即使不给工钱,怎么着饭也的开吧,何况还有明年一年呢,地里的庄稼到了明年这时候才有产出呢。
村长还是挺公正的,分粮食理所应当,这几个小娃也帮着做了不少活,可又要交银子又要交粮食,老五家一个壮劳力都没有,养活自己都困难,那里有能力交孝敬银子呢?这些年他们是怎么对老五家的,村里大伙儿都看在眼里,即不养就别谈孝,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最后奶奶说不交可以,但是以后老五家就算分出去了,婚、丧、嫁、娶、各房管各房,就当没他这个儿子,任何事情都不能牵扯!
爹爹没办法只好同意,又签了一份分家契约,这就算是彻底舍弃他们家了。
想着这些,赵水儿便心情沉重,歇好了,站起身,拍拍那身补满补丁的蓝底白花衣裤,跺了跺露出脚趾头的破布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用镰刀撑起身体,背起一背篓牛草和柴草往家里走去。
她还要回家做早饭呢,想着哥哥们干活也该饿了,还有爹爹和弟弟。
哎,六岁,在现代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呢,可她却早已背上了这个家庭的家务。可是,总要活下去的,不是吗?不能再这样疑惑失落下去了,再怀恋原来的世界也是于事无补,还不如积极的面对。
☆、第003章 家徒四壁
赵水儿从左边小门进了院子,放下背篓,把面上的猫儿草放在院子一角,晾干后便可以当引火柴烧,然后又把割的青草分一些出来放在关着水牛的圈门外,高大的水牛一看见吃的,便昂昂昂的起身过来,一头扎进青草堆里啃了起来。
她将剩下的放在墙角边,这才穿过院坝,走进家里。
“爹,我回来了!”赵水儿对正在灶门前一边烧着火,一边缝缝补补的赵兴富喊道。
赵兴富脸色严肃的抬起头,看到是自家丫头回来了,忙换上笑脸柔声道:“水儿回来了,默默,给你姐姐倒一盆热水,洗个脸,一会儿你哥哥们也该回来吃饭了。”
她爹才四十出头,本来五官端正,相貌朴实憨厚,可是现在却像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头发已经斑白,面容枯瘦,早已不复当年的英姿飒爽。
“好!”水儿答应了一声,便走出灶屋,拿了矮凳子,坐在街沿上,换上一双干爽的布鞋,将脚上那双被露水打湿的破鞋斜放在门边的小凳子上,晒晒,等会儿出门的时候再穿。
赵兴富瞧着水儿单薄的背影,心中一酸,不自觉的就想流泪,这些年他没本事,苦了几个孩子,特别是水儿,要不是家里没钱给她看病,她的脸也不会成现在这样子,家里几个孩子都生的极好,唯独水儿,哎,都怪自己,没能力照顾好她,可怜的水儿,现在还小,要是大了,那可怎么办哟。
换好鞋子,水儿便向厨房走去,看到默默正站在凳子上,小手费力的拿着一个水瓢,端着小半瓢的水往小铁锅里倒,小铁锅放在两个大锅中间,靠近烟囱,无论那一口锅烧火,都能把小铁锅里面的水烧热,在农村,为了省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水儿看着弟弟笨拙的动作,不禁眼睛一酸,接过水瓢道:“默默,你下来,以后这种事姐姐来做,你那么小,要是摔着了怎么办?”
“姐姐,没事,我可以的,爹说了,男子汉大丈夫,不能闲着吃干饭,要帮着家里做事!”从凳子上下来,赵子默挥舞着小手,正经的口气,已然像一个小男子汉,可是,他本来才四岁啊,还是一个奶娃娃呢,也许真的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吧。
把洗脸盆放在洗脸架上,把默默从凳子上抱下来,开口夸赞道:“好,默默是小男子汉了,都能帮着姐姐做事了,来,姐姐给你洗脸!”
谁知小家伙却不领情,反驳道:“姐姐,我自己洗,你昨天不是才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吗,默默要自己洗脸!”
说完搬过凳子,踩上去拿起洗脸帕自己动手洗脸,乖巧的模样看的人心疼不已。
赵水儿侧过身,抹去眼角的泪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挣钱,让这个家过上好日子,让哥哥弟弟上学读书,可是,她忽略了,她才6岁,要撑起一个家谈何容易呢。
洗脸的时候,手一不小心触及了脸上的恶瘤,赵水儿忍不住心里一阵难过。
她一直安慰自己不要在乎容貌,可是连洗脸也不方便,只能小心翼翼的拿水清洗,洗脸帕是粗麻布的,太硬,她只能用手轻轻的把脸上的水珠抹去,至于脸上的水渍只能等她慢慢的风干,大冷天的简直是活受罪。
洗过脸,哥哥们还没回来,爹爹烧着火,锅里的米粥也快熟了,她也不能闲着,便拿起棕叶扫帚走进房间,打扫屋子。
尽管不是第一次走进厢房,可是看着破旧陋烂的屋子,她还是有点不适应。
这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间厢房里,在北方,修一个大炕,一大家子都可以睡在上面,而南方却不同,南方湿气比较重,这里都睡床上或者床板上,有钱人睡的都是经过雕花处理过的拔步床,它像一间独立的小屋子,顾名思义,〃拔步〃就是要迈上一步才能到达的床,夏天的时候,四面挂帐,既防蚊蝇,又可方便主人起居。
而他们家,最值钱的怕就是娘亲留下来的架子床了,虽然比不上拔步床,架子床也比较舒适的,床的四角安立柱,床顶部安盖,床的三面装有围栏,多用小料拼插成几何纹样,也是四面挂账,只是这帷帐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已经破烂不堪了。爹爹和三个哥哥晚上便睡架子床,她则带着小弟睡在一张临时搭起的床板上,醒来后的第一晚,她睡在硬梆梆的床板上,烙的她第二天腰酸背痛,这是她穿过来后第一次怀恋现代的生活器具,至少有席梦思,软软的。
打扫完厢房,她又把灶屋扫了一遍,随后便听到门口传来咚咚当当的声音,猜想肯定是哥哥们回来了,勤快的打了一盆热水放到洗脸架上,放上毛巾,喊哥哥们洗脸吃饭。
又麻利的掀开锅盖,盛了四大碗稀饭,又拿出两个小碗盛了小半碗端到已经泛黑的旧桌子上,从抽屉里拿出昨天没吃完的腌咸菜,摆好碗筷,把爹爹扶到椅子上,安顿好弟弟,又转回灶间迅速的把锅刷了,打算掺上大半锅热水,火还烧着,不能浪费了。
大哥赵子烨看见小妹还在灶间忙活,便喊道:“小妹,别忙活了,你也来吃,割了一早上的牛草,肯定饿坏了!”
“大哥,你们先吃,我多掺点水烧开,一会儿来帮我们弄房子的人好喝开水!”
赵子烨走到她的面前,不顾她的反对,便抢过她手中的水瓢,颇有大哥的风范,“我来吧,你先去吃!”
赵水儿没办法,走到桌前,端起一小碗米粥慢慢的喝了一口,然后抬起头,看着爹爹、哥哥还有弟弟都吃完了,有些意犹未尽,但却都柔和的望着她。
“默默,分点给你,姐姐吃不完!”
“姐姐骗人,姐姐饿饿,姐姐吃,默默吃饱了!”说完他还摸了摸专门翘起来的肚子,以示自己真的饱了。
她那会不知道呢,早上起来是她放的米,米缸里只有一小碗米了,煮出来的粥只能用米汤来形容,怎么会吃的饱呢,估计爹和哥哥们都没吃饱吧。
哎,这个家,怎么办哦?
☆、第004章 打算上山
“爹,今天起房子那边应该没有什么事,地基和墙体垒好后要晾两天,我想今天到山上去看看。”
水儿刚说完,赵兴富脸上一愣,随即开口道:“你上山做什么?山上经常有野兽出没,我们祖祖辈辈住在这湾里,都没有进过山!”
“爹,我想进山找些吃的,分家的时候我们只分得了一百斤的粮食,我们一家六口人,估计都吃不了多久,加上我们起房子乡亲们来帮忙,虽然大家不要银子,可是中午饭我们要管饱吧,都是做苦力的,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帮我们干活,眼看一百斤粮食就没剩下多少了,而且现在青黄不接,青菜也才刚种上,就算我们勉强撑着把房子盖好了,到时候冬天到了,我们吃什么?”
赵水儿用她稚嫩的声音说完,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把剩下的稀粥喝了。
赵兴富觉得闺女考虑的很对,又欣慰又宠溺的说道:“爹知道你考虑的多,可是上山太危险,爹这个样子又不能陪你去,你一个小女孩爹怎么放心?粮食的事,不用你管,交给爹,爹再没本事,也不能让自己闺女上山冒险,实在不行,爹豁下这老脸,去借也不会饿着你们兄妹就是了。”
“是啊,妹妹,听说山上有老虎,狮子,还有狼,你那么小,我们怎么放心让你去!”二哥赵子龙也一脸的不赞同道。
见爹和哥哥都不同意,赵水儿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开口道:“爹,您不放心,就让大哥和我一起去吧,我听说山里有野菜野果还有蘑菇,到时候我们多采一些回来也能吃些天,而且我们只上去一点点,如果真有野兽,我们就往山下跑,我相信野兽也不敢追到湾里来!”
“小妹说的对,爹,我陪小妹去吧,找点吃的也好!”赵子烨作为老大,爹腿脚又不方便,他自然要撑起这个家,既然小妹有这么个好主意,他自然是赞成的,有吃的总比饿肚子好。
“对,爹,我也去,我们保护妹妹!”最小的三哥赵子赫也插话了,他们都是男子汉,肯定要保护他们家唯一的小妹,作为这个家里的男孩,更要承担养活这个家的责任。
看着他们如此懂事,赵兴富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可是也感到更加的自责。
如果,当初自己不去当兵,腿也不会残废,这几个孩子肯定都能去读书,将来定有大出息。而现在呢,他们都跟着他受苦了。第一次他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后悔,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千金也难买早知道啊。
赵兴福在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才开口道:“去吧,子烨,你是老大,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
“恩,爹,我知道了。”赵子烨闷声答应。
“谢谢爹!”赵水儿开心极了,能进山就好,进山便有机会,进山便有活路,进山才有宝贝啊。高兴归高兴,可她也没得意忘形,记得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可是爹,就让大哥和三哥陪我去吧,二哥留下来,新房那边有几个打石头的师傅要来打一些石头,到时候用来起院坝,二哥在家也要端些茶水过去,还有要去陈家磨坊磨一些米,缸里的米早上都煮完了。”
“水儿说的对,子赫,你就留在家里吧,你们三个上山也要小心些……”
听爹吩咐了一些进山要注意的事,赵水儿便收拾碗筷,打算把碗洗了再去。
“小妹,我来洗,水僵,别把你的手冻坏了!”子赫接过水儿手中的碗筷,打了一盆水,开始洗碗,这种小事,有他们这些哥哥在,一般都不会让水儿动手。
“好吧,我去准备下,等会儿就进山!”
兄妹三一人背一个背篓,提着篮子,拿了一把镰刀,便打算出门上山了。
赵水儿醒来后,默默就总是很粘她,见她要走,便吵扰着要跟去:“姐姐,我要去,默默也要去!”
“默默乖,姐姐去找好吃的,你在家乖乖的听话,姐姐一会儿就回来,好吗?”
“好,姐姐要带好吃的回来给默默,默默乖,听爹爹和二哥的话!”
“恩,这才乖!”说完,赵水儿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宠溺之情不以言表。
☆、第005章 山上宝贝多
赵子烨性子果断干脆,做事也喜欢雷厉风行,见小妹被默默拉着,忍不住催促道:“小妹,走吧,早去早回!”
“马上,爹,我们走了!”
“好,注意安全,别跑到深山里去!”
“知道了!”
……
出门了,三人一前一后走在田埂上,远远望去,大片的田地一直向下铺展,一层一层的,田里的稻子已经收割完毕,只留下一剁剁码的高高的稻草堆。田间地头,山涧小路到处都开满了金黄色的小野菊,这幅景象与地间劳作的村民,塘边放牛的牧童形成一副怡人的乡间美景,看的赵水儿如痴如醉。
走过三条田坝,就到了湾里,这里便是他们以后的新家,背靠着小青山,而山上则是一片色彩缤纷的树林,不同于春天那般郁郁葱葱,醉人的秋末是灵动的,没有明显的色彩界限,赤橙黄绿紫交相辉映,绚烂之极,耀人眼目。房屋左边有一个大水库,平时用来蓄水浇灌水田。赵水儿很庆幸,她爹总算是英明了一次,选了这么个好地方起房子,依山傍水,想不发达都难啊。
绕过新房,离山还有一定的距离,估计当时爹爹也考虑到了,山上有野兽,离山太近会很危险,所以选择此处修房子。
房子后面的地都在斜坡上,估计原来这些地也是山,但是被开垦出来后,种了多年,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块一块的,延伸到了山脚。
终于来到树林下,赵水儿随便捡了根竖直的木棍用做进山林的简单工具,便兴奋地向山林迈出了步伐。
茂密的参天大树遮挡住了阳光,山里昏暗一片,偶尔还能听到几句鸟儿的鸣叫。
山路崎岖,加上烂叶潮湿,路很是不好走,老是打滑,走了才一会儿,赵水儿终于累得坚持不了了,想准备歇一会儿继续走,可是哥哥们都没停下来,她也不好喊累,便只能坚持了,这身体,简直太瘦弱了。
一路上,水儿的眼睛都不够看。
这座大山,果然处处是宝啊!
正是初冬时节,野果子随处可见,有野葡萄、乌饭子、桃金娘、棠梨等等,看得水儿心花怒放。
这可都是宝啊!未来的生活,即便发不了大财,也可以过得衣食无忧。
水儿的心里美滋滋的。
“大哥,三哥,那树上有果子,我们摘些吃吧?”好久没有吃水果的赵水儿,看到树上的果子很是激动。
“听爹说,山上有些果子是有毒的,能吃的又很难吃,咱们还是算了。”赵子烨犹豫了番,还是拒绝了。他也是个才十二岁的孩子,自然是馋嘴的。可山里有些东西是不能碰的,要是有个万一,就完了。
听大哥这么说,赵水儿抬头看着离她最近的这棵果树,那上面的果子明明就是荔枝啊,红艳艳的,压满了树枝。
转念一想,也就知道为什么山上这么多野果,也没人摘了。不过,这么座大山,这么多种果子,总有没毒的吧?虽说有些有毒,但不能因为这就放弃一整座山啊。这座山可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好歹上辈子吃了那么多水果,学的又是农林专业,这些野果子野菜啥的倒也难不倒她。
“大哥,三哥,你们看,这种,这种,还有这种果子都可以吃,你们照着摘,有多少摘多少,现在冬天,吃不完也可以放着。
“好!”听到妹妹说可以吃,两兄弟便毫不犹豫的开始采摘。
这些天他们也发现了,妹妹醒来后就知道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田里长的像蛇的东西叫黄鳝可以吃,,野花可以泡茶喝,田埂上挖的的鱼腥草可以拌着吃,山崖上的金银花可以入药……等等,妹妹说是她摔到田里晕过去后,梦里有个老神仙告诉她的,妹妹当时说的煞有其事,他们怎能不信,况且,不管妹妹怎么知道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家,他们又怎么会不相信呢。
见有哥哥们摘那些水果,赵水儿也够不着,便继续往前走。沿着蜿蜒的山路,隐入了树丛和荆棘后面。
“小妹,不要走远,有什么危险就大声喊!”每隔一段时间,大哥都要大喊一声。
声音透过密密麻麻的树丛,传入水儿的耳中,隐隐约约的还有回响。应和着山间的虫鸣鸟唱,带给水儿一种奇异的温暖和感动。
“哎!大哥,不用担心,我就在这上面。”水儿直起腰身,清脆的应答。
“小妹,你等着点,我们这一会儿就摘完了。”赵子烨一边飞快的摘着水果,一边不放心的向妹妹喊道。
“好!”赵水儿嘴上答应着,脚下却没有停下,只是放慢了脚步。
哇,那是什么,蘑菇吗?真的有蘑菇,还是超好吃的松乳菇,这一片应该都是马尾松吧。前世,他们老家也有,春末或秋末,雨过天晴,人们便可在松林里看到一朵朵小伞粘附着松针,密密麻麻地露出地面。新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