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汴京春深-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哥万福金安。”六娘上前,福了一福,忧心地看了垂眸不语的九娘一眼。
  九娘回过神来,侧身低语:“六哥——”待要行礼,一只手已托住她手肘。
  “还是我来吧?”苏昉收了自己的伞,上前来,挡在赵栩和九娘前面,伸出手。赵栩这是什么也不顾了?他替阿妧撑伞,成何体统!给亭子里的众人看见又算什么!他那性子,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来,就是他现在拖着阿妧就此离去,也不无可能。
  九娘挣了挣,那只手却铁钳似的,不但牢不可脱,还火热烫人。
  赵栩这是怎么了!九娘求助地看向看看苏昉,满脸疑惑。
  “我,来。”赵栩微微眯起眼,吐出两个如玉击石的字。
  连六娘都似乎感到了一种危险的气息,她笑道:“阿昉哥哥,劳烦你替阿婵撑伞吧。我和阿妧都比她们高,她们也费力得很,还难免会不周到。”
  苏昉深深吸了口气,看着九娘点头道:“好。”他转身接过六娘女使手中的伞。
  待他们二人带着女使已快走出垂花门。赵栩垂眸看了看身前的人,放开她的手肘,低声道:“走罢。”
  这样的见面,从来不在九娘的预料里。一言一行,她几乎失去了应对的能力。这时才慢慢定下神来,九娘提起裙摆,缓步前行。
  那手,那伞,那香,那人,未离须臾。
  那句想问的话,在赵栩舌尖翻滚,他却不敢问出口。芙蓉池边,他开口问了,却只遗下那根喜鹊登梅翡翠簪在冬日池水中无影无踪。他不知道心中这句问出来,又会如何,他不知道自己还承受不承受得住。
  “伞。”九娘看着那油纸伞全在自己这边,忍不住轻声提醒道。话一出口又后悔莫及,那下过千百次的决心,却抵不过想到他会被雨淋湿的一念。这就是所谓的心不由己么?
  油纸伞却又朝她这边倾斜了一下。九娘的肩膀轻轻碰到身侧人的胸口,她一惊,下意识快步向前走了两步,脸上扑来沁凉的细雨,转瞬又被油纸伞遮住。
  赵栩正待说出口的“阿妧”两个字,就此生生囫囵咽了回去,心中酸涩难忍,那涩意直窜上眼底。阿妧这是在躲着他,避之不及吗?若是这段路能走一辈子才好,他一直不问,她就也不会说那些话了吧,就这么并肩走下去,没有旁人。
  不远处已是亭子,还未到垂花门,孟彦弼已笑着迎了上来,伸手扶住了九娘:“我来我来,阿妧,仔细脚下,这石板路还挺滑的。”
  赵栩默默收了伞,看着她身影流风回雪般渐渐离去,陈太初和苏昉、六娘正在亭子下面等着九娘,簇拥着一同上了亭子。
  赵栩方才被轻触过的胸口烧起一团火。他抬起头,木栏杆后面,一个人探出头来正看着他微笑,一把宫扇越过栏杆对他招了招。
  

第142章
  亭外春雨潇潇, 亭内悄然无声。官家看着眼前行着跪拜大礼,仪态无懈可击的两个少女。
  左边一个身穿鹅黄对襟牡丹纹半臂配杏红旋裙,秾纤合度, 仪雅端方。右边一个穿藕色对襟海棠纹半臂配丁香色旋裙,轻云笼月,仙姿玉态。两人都梳着双丫髻, 带着小巧的珍珠花冠。一时也看不出哪个是姐姐哪个是妹妹。
  “免礼, 你们两个和阿予都是姐妹相称,莫要拘束, 抬起头来吧。”官家柔声道。
  六娘和九娘齐齐应了是, 微微将头抬起少许, 依旧垂眸看着前面放着矮几的地面。九娘留意到官家的矮几下随意搁着一双腿, 竹叶暗纹的白绫袜松松的半褪着,两只石青色僧鞋歪在一旁。九娘留意到那微露出来的小腿格外纤细,怕还没有侄子孟忠厚的粗,心里一跳, 立刻收回了目光。
  “三弟你看看, 可分得清哪个是六娘哪个是九娘?”官家笑着问崇王。
  崇王叹道:“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绿波。曹子建诚不我欺也。两位佳人,看似年龄相仿,子平看花了眼,分不出来。”
  官家笑问:“你们两个,哪个是六娘?”
  六娘平举双手齐眉,一拜到底:“孟氏六娘参见陛下。”
  官家点了点头,气度雍容,言语自如,不愧是梁老夫人亲自抚育长大的。
  “我记起来了,你是有品级在身的,封号还是娘娘亲自赐的。淑德啊,娘娘要宣召你入宫做慈宁殿掌籍女史,你可愿意?”
  六娘微微一顿,再拜到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六合之内,八方以外,皆沐王恩。娘娘有所差遣,孟氏莫敢不从,自当尽心尽力。”
  她的声音柔和中带着坚定,最后一句,略带了些微颤抖。官家满意地点了点头,到底还只是个孩子呢,也不容易了。想了想,又问道:“甚好。若你在宫中做事,上司的德行有失,淑德你该如何?”
  “自当犯上进言。”六娘毫无犹豫。孟存心里咯噔一声,暗暗叫苦。官家虽然问的是上司,可言下之意恐怕指的是站在亭子门口的那一位。为妻者,当以夫为天,为臣者,当以君为天。唉!阿婵这孩子就是太过顶真死板了。
  官家扬了扬眉,有些意外:“哦?你不怕上司为难你拿捏你责罚你?”
  “怕。”六娘眉眼不动,面色自如。
  官家失笑道:“倒是个实诚的孩子,那你为何不明哲保身?”
  “六娘幼承庭训,有幸读过几本书认得几个字。虽身为女子,却也知道君子之怀,蹈大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比起被责罚,六娘更怕自己成为小人。”六娘温声答道。。
  “那若是娘娘有错,你可还会进言?”官家笑容不减,继续问道。
  六娘犹豫了一下:“娘娘行事,非常人可揣摩,对错是非,更非常人可判定。六娘只知若非德行有亏,小疵不足以妨大美。”
  “掌籍一职,在二十四掌中排第五,可见娘娘甚信任你的才学。孟氏族学,扬名天下。之前我也见过孟氏女学出来的张氏,考校过一番,确实才情兼备,也配得上五郎。淑德你说说,这天下百姓心中,什么最为重要?”官家招手将赵栩唤了过来,指了指崇王。赵栩跪在案几边上,替崇王倒了一盏茶,将他面前的酒盏挪开,又弯腰替他将那两只僧鞋套上。
  崇王笑着摇摇头,看向眼前的孟六娘。
  六娘心中甚是为难,思忖着该如何作答。答不好,官家也不可能违背太后的意愿免了自己进宫,还丢了族学的脸。她虽然一贯平和不争,可要在父亲家人面前,显得不如张蕊珠,她却也不愿意。但若是答君王或朝廷,却也未见出色。
  这时身边的九娘交叠在小腹前的双手轻轻动了动。六娘眼角见她手指微动,离裙一分,直指地面,顿时明了。
  赵栩眼皮微抬,将九娘细微动作尽收眼底。
  “陛下,天下百姓心中,以田地为最重。”六娘语气不变,心中暗暗舒出一口气。
  孟存和苏瞻都面容一肃,心中对太后更添了敬佩。
  官家轻笑道:“难道我这大赵帝王,在百姓心中,竟然不比这几亩薄田重要?”
  孟存眼皮一跳。苏瞻嘴角微微勾起,甚是期待。
  “《史记》有言: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自始皇帝一统天下,千年来朝代更替,帝王轮换未断。六娘没有见过百世千世传下来的基业,可中原大地,无论分成多少国,这土地,纵然因涝灾旱灾兵祸荒废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八年,始终还是会有人去耕种去收获。所以百姓心中最重的,六娘以为,一餐饭而已。”六娘的声音,清澈平静。
  官家哈哈大笑起来:“说到食为天,我也饿了。和重,今日倒要看看你今天准备了什么。”他看看赵栩,又看看六娘,甚是满意,就招手道:“太初,来这里。”
  陈太初行至案前,躬身行礼。
  官家看看陈太初和九娘,两人看着的确十分相配,问道:“九娘是忠义子孟叔常的嫡女?你母亲是和重的表妹?”
  九娘行了拜礼:“禀陛下。民女生母林氏,乃家父侍妾。民女蒙嫡母不弃,记为孟氏嫡女。”
  赵栩听她不卑不亢的声音,直接说了自己的出身,心里的苦涩更浓。
  官家有些吃惊,转念想到孟叔常乃是阮氏所出,却庸庸碌碌无所成就,不由得皱了皱眉,语带可惜地感叹道:“你父亲——唉,你能嫁去陈家,倒是个有福气的。等礼成了,太初,你便上书替孟氏请封吧。”
  九娘眉头微微一动。赵栩薄唇紧抿,正要发声,一柄宫扇忽地压在了他手上。他侧过眼,见三叔崇王正微微摇着头。
  陈太初一拱手,朗声道:“多谢陛下恩典!孟氏乃大赵百年世家名门。九娘乃先贤孟子后人,家学渊源,才德出众。能和九娘议亲,非九娘之幸,实乃臣之大幸。”他看了九娘一眼,对着官家跪了下去:“还请陛下恕臣唐突不敬之罪。”
  九娘眼中一热,自己何德何能,陈太初竟要、竟敢这么维护自己!赵栩双手已握成了拳,垂眸看着那柄宫扇。
  官家一滞,不免多看了九娘两眼,这般惊人的美貌,难怪陈太初在御前也要维护于她。他想起阿予,亏得陈青还是阿予的亲生舅舅呢,竟百般推托,不肯做自己的亲家。娶妻娶贤,长得好看有什么用!何况阿予也不比这孟九娘差!这么一想,官家心里越发不舒服了。
  “孟九娘。”官家有些酸溜溜。
  “民女在。”九娘声音略沉。
  “太初说你才德出众,你有何才德?不必自谦,说来听听。”
  陈太初心一沉,却不后悔自己刚才的冲动。这许多人面前,六郎面前,他陈太初若不能维护阿妧,又有何资格厚颜自称能护她一世?
  “禀陛下,太初表哥谬赞,民女愧不敢当。”九娘拜伏下去。
  “那就是太初高看了你?实则无才无德?”官家看向陈青。
  陈青何尝不知道官家忽然心里恼火朝九娘撒火的缘故,只当没看见官家的眼神,转看向儿子,心底为他叫了声好。陈家的儿郎,就该这么护短才对!至于九娘,才用不着他担心。
  “民女生于内宅一女流而已,岂敢妄言才德二字?所幸上有祖母和先生们教导,能为民女解惑;外有伯父们和爹爹支撑家业,能让民女生活无忧;内有母亲姊妹们相伴,能让民女不惧。尝闻司马相公有言:才德全尽乃圣人,才德兼亡乃愚人,德胜才乃君子,才胜德乃小人。”九娘顿了一顿:“陛下,不知在座哪位是圣人?还请赐教民女一二,也好让太初表哥知晓才德出众应该是怎样的,日后免得他用词不当。”她声音不高不低,甜美中略带了一丝随意的慵懒和三分自嘲,入耳难忘。
  官家眨了眨眼睛。圣人?就是他身为帝王,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圣人,隐隐觉得似乎被这小女子绕了进去,却一时无语。
  “圣人啊?圣人今日没来,在宫里统领后宫为官家分忧呢。”崇王懒洋洋地笑道:“大哥,阿予可一直跟我说起,这个九娘和她最是要好。若是知道你这么为难她,恐怕她晚上要找大哥闹腾了。”
  苏瞻凝视着九娘秀致无瑕的侧脸,眉目间自然流露的矜贵,隐约有种莫名的熟悉。这样的口气,有些自嘲有些自傲,还有些调侃,却令人哑口无言的口气,十分熟悉。
  官家叹了口气:“仲然,你孟氏女学果然非同凡响。”
  孟存一头的冷汗,赶紧躬身道:“多谢陛下开恩,九娘年纪还小,不懂事,冒犯天颜,委实是无心的。”
  “年纪虽小,倒也知道夫唱妇随,这亲还没成呢,就来不及地护起短来。汉臣你这毛病倒是传下去了。”官家摇摇头:“好了,你们两个去吧。”
  六娘和九娘跪拜行礼后躬身退出了亭子。走到后院花园垂花门口,六娘见到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退让一旁朝自己笑着拱手抱拳行礼,那一口雪白牙齿,诚挚的笑容,在这阴雨天中仿佛阳光一缕,令人自然而然地放松下来。方才出园子的时候,似乎他也是这般笑着行礼,可是她太过紧张,竟没有留意到是章叔夜。六娘微微屈膝后继续前行,心中若有所失。
  进了花园,六娘舒出一口气:“阿妧你胆子也太大了!”
  玉簪一听,吓了一跳,刚想问问九娘子见驾出了什么事,后头传来一声“阿妧——!”
  一行人回过头,见陈太初一个人没有打伞匆匆而来。
  六娘笑着,握了一下九娘的手:“我先进去了。玉簪,跟我进去吧。”
  玉簪犹豫了一刹,见九娘伸出手,便将伞递了过去:“九娘子,奴就候在正院那边的垂花门处。”
  九娘笑着点了点头。
  陈太初面上掩藏不住的笑意:“阿妧。你又长高了许多。”
  九娘见他两鬓沾着均匀的细微雨水,笑着福了一福,将手中的伞举高后偏了一些过去:“太初表哥也长高了许多,正好阿妧有话要同你说。”赵栩也长一样高了许多。
  “我们去廊下说可好?”陈太初伸手接过油纸伞:“对不住,今日是我太过鲁莽了。官家才刻意为难你。”
  九娘转身笑道:“无妨。多谢太初表哥,其实我的出身也没什么可隐藏的,官家说上几句也没什么,也没有说错。”
  看着他们两人绕过园子中心的一处竹林,往东面庑廊下并肩缓缓远去的身影,赵栩的呼吸似乎都停顿了。爹爹说的那些话没有说错?阿妧她也觉得嫁给太初是她的福气?她是在夫唱妇随彼此维护?
  “殿下?”章叔夜不解地抱拳问道,不明白这位殿下匆匆急奔而来为何又不进去说话,刚生出这个疑虑,就见赵栩已经拔足进了花园。
  赵栩从另一边绕过竹林,放缓了气息,轻手轻脚停在了东廊边的一座假山后头,刚屏息站定,就听见陈太初柔声问道:“阿妧,在你说之前,我想先问一声,阿妧你可愿为陈家妇?”
  九娘叹息一声,深深行了一个万福:“太初表哥,对不住!我也只是寻常女子,怎会没有这样的贪念。是的,阿妧贪图陈家的举家和睦,贪图叔父叔母的亲切通透,贪图太初表哥对阿妧的关怀备至,贪图一世安稳静好——”
  假山后穿来石子落地的声音,“喵”的几声,两只肥猫雨中从假山的山洞里先后窜了出来,转瞬没入竹林间。
  陈太初只觉得那两只肥猫格外可爱,不由得笑道:“阿昉家的猫和狗上回吓得跑了出去,后来又都自己认路找了回来,真是难得。”阿妧,这样的安稳静好,又怎么会是贪念呢?
  春雨柔柔,织成细幕。章叔夜看着赵栩踉跄而去的背影,十分纳闷。这位殿下,委实让人琢磨不透。
  作者有话要说:  很抱歉,我喝晕了。
  今天朋友请我们吃北京涮羊肉,人肉快递来的内蒙古羊肉,集装箱海运来的切羊肉卷机器,还有大大的铜锅。一群登上过珠穆朗玛峰(不只是大本营哈哈哈)的牛人,现在弹着吉他唱着歌,70、80、90、00在院子里客厅里泳池边房间里各归各high。
  我喝醉了,还以为喝酒前已经替换了。抱歉。
  今日依旧送红包哦。对不起大家了。也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别怕虐,各有各幸福,没有此时,后面的甜就淡了。
  

第143章
  眼前陈太初的笑容, 清澈温暖,暖阳一般,足以照亮这阴雨天。
  九娘轻声问道:“太初表哥, 阿昕她那样待你,又受了那样伤,你有没有想过要照顾她一辈子?”
  陈太初的笑意渐止:“自然是想过的, 在仁在义, 我都应该那样做,若没有这样的念头, 我陈太初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他顿了一顿:“可是阿妧, 我也只是寻常男子, 心中也有私念、贪念甚至恶念。若是粉饰一番, 是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比如阿昕的情意至真至深,我情有别钟只会辜负了她,配不上她。她值得更好的人待她一心一意。我也确确实实这么想过,这么安慰过自己。”
  九娘一怔, 眼中露出了些疑惑:“你为何说是粉饰?”她自己也是这么想阿昕和太初的, 也是这么想自己和太初的啊。
  陈太初静静看着她,坦荡荡地道:“我的私念,令我只想娶自己心悦之人为妻。我的贪念,令我不肯中途放弃你我两家议亲一事。我的恶念,令我宁可先辜负阿昕,也不愿就此失去问你可愿做陈家妇的机会。所以,阿妧,你看到了,我陈太初自私自利,托辞为阿昕好,实则只是为了我自己,甚至也会令你对阿昕心生愧疚。如此这般,你可还愿意做陈家妇?”
  一句句,震得九娘如梦初醒。这样的陈太初,不是她所知道的陈太初,比她想的还要好许多许多。
  而她,恰恰停在太初所说的粉饰那里,用所谓的“为他人着想”掩饰了自己的私念,以求自己的心安理得。她只想着将她没法心安的事转嫁给陈太初,让他为难,自己就能逃避开来,继续装扮成一个“好阿妧”,甚至还因此沾沾自喜于品行无瑕!她是错了,她错得比自己想到的还要离谱!
  “太初,”九娘深深屈膝一礼:“阿妧知错了,阿妧错得厉害。”
  陈太初一怔。
  “我视己不明,言己不忠。实在无地自容。”九娘诚恳地说道:“阿妧自视过高,心存杂念,多亏你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然我就成了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伪君子了。太初表哥堪是阿妧的良师益友!”
  陈太初苦笑道:“阿妧,我宁可你不要再说下去了。
  九娘也不禁笑了:“难道只许你说出你的私念贪念恶念,却要我做一个虚伪小人?”
  陈太初失笑摇摇头,看到廊下美人靠并未被飘雨打湿:“坐下说吧。我洗耳恭听。”
  两人斜斜面对面坐了下来。九娘伸出手,接了些檐下的雨丝,对着陈太初的耳朵甩了一甩,却没有半点水珠。两人面面相觑一刹,都大笑起来。
  若是她心无旁骛,和陈太初在一起,这一世未必能琴瑟再御,却定能岁月静好。
  “太初表哥,我今天原本是想要粉饰一番的。”九娘从袖中掏出帕子,擦了擦手,细细将微湿的帕子叠了起来,叹了口气:“对不住,我也想告诉你,你值得那更好的女子待你一心一意一生一世。若是同阿妧在一起,只怕会被我辜负了。”
  陈太初听着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从九娘口中说出,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看着面前瑰姿艳逸的少女,苦笑起来。
  九娘垂眸道:“我以前总以为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若能离于爱者,方可无忧亦无怖。”
  “阿妧,道可道,非恒道。你年纪尚幼,这样想,反而是着相了。”陈太初柔声道。
  九娘点点头:“你说得极是,我一贯好强,也没把婚姻事看得太重。商贾也好,士庶也罢,守住本心日子就不难打发。没想到——也想不明白,找不出缘故。”
  “阿妧,佛家有缘起一说,也有十二因缘的说法。缘起不由心,缘灭不由己。”陈太初感叹道,若是像阿妧想的这么简单,他也不至于那一眼就坠入网中了。
  “缘起不由心?”九娘点点头,略觉苦恼地低声道:“可是不由心,不由己,岂不是如浮萍一般任人摆布任人主宰?喜忧都由人,我不喜欢那样,很不喜欢。”
  看着她一脸的疑惑和苦恼,陈太初失笑出声,这是第一次听九娘说她的苦恼,想起她十一岁就在父亲面前侃侃而谈国家朝政宫廷大事,这个九娘,才是最真的九娘吧,让他无奈和心疼。
  “你在笑话我么?”九娘脸上一红,她也不知怎么就说了出来,陈太初身上自有一种力量,让她平和宁静。
  陈太初含笑摇头:“我在笑你和我同病相怜而已。可是阿妧,这样的不由心,不由己,如果视而不见,岂不是掩耳盗铃?又怎么能由心由己?若是害怕喜忧不受控制,难道就宁愿不再喜不再忧?这不就是你方才说的视己不明?你不过是害怕而已,我也这般害怕过。”
  “你也会害怕么?”在九娘心里,陈太初和赵栩,似乎从来没见过他们害怕什么,就算三年前对上阮玉郎这样的大敌,他们都斗志昂扬信心满满。
  “比你还要害怕。为何害怕?无非是求不得和得而复失。”陈太初叹道:“可不求,怎么知道求不得?就算求不得,也并没有失去什么,又有何惧?若是得而复失,没有得到又哪来的失去?就算失去了,也无非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可得到的或失去的,阿妧,你想一想,无论喜还是悲,也都是我们自己的。正如这庭中之花,开了以后,会凋落,或会被飞鸟啄了,或会被人剪了,难道因此就不开花?万法归宗,不过顺其自然。”
  九娘细细听着,太初所言,句句在理,而且多含禅理。可是顺其自然,何其难?
  陈太初静了片刻,才问:“是六郎吗?”
  九娘愧疚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今天官家考校六娘,意图明显,看起来太后和官家母子在太子妃人选上并无异议。
  陈太初看向雨中竹林,那两只肥猫不知道去了哪里。劝解母亲,劝解他人,他皆可娓娓道来,然而,劝解自己,却无从说起,心中那许多的期盼,欣喜,等待,想象,此时尽付东流,才真正体会到求不得之苦。从舌苔苦到心中,苦不堪言。忽然他想起苏昕倔强的下颌和明亮的眼神,还有她干净利落地喊自己陈太初的模样。她受伤醒来,是以怎样的心情说出她的伤和他无关的?又是以怎样的心情要成全他和阿妧的?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同周家定了亲事……是不是和他现在的心情一样?
  “阿妧,我真想自己更磊落大方一些,说些话,好让你知道六郎待你之心,或让你丢开身份门第去争上一争。”陈太初喃喃道:“不过我恐怕做不到这么漂亮,也说不出那些话。”
  九娘摇摇头:“太初表哥,多谢你。不用说那些。我之前并非有意隐瞒,我只是——”想起芙蓉池边自己对赵栩说过的话,九娘有些狼狈。她两世为人,太祖上头,会的不过一个逃字,存的只有得失之心。她所爱的,不过是她自己而已。
  “六郎可知道?”陈太初轻声问。
  九娘赶紧摇头道:“不!他不知道。”想到今天官家对六姐的那些话,九娘抿了抿唇:“我六姐就要进宫了。他还是不知道的好。”
  陈太初一愣,转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九娘低头,手中那整整齐齐的帕子,不知道何时被揉成了一团,铺开来也皱皱巴巴的。
  “我私心很重。”九娘低声道:“因有私心,才知道两家议亲,对我总是好事。因明白了这份私心,才想粉饰一番,换自己少了愧疚。可依然是因为私心,我不会告诉六哥。”
  她看向陈太初,袒露心声:“我不敢争,不想争,也不能争。在我心里,六姐比他重要,孟家也比他重要。他几次不顾性命救我,可是我仔细想想,若是六姐和他都有危险,我恐怕会弃他选六姐。我待他,比起他待我,天差地别。还不如索性无情无义,对他也好,对我也好。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孟妧,你可看清楚了?”
  陈太初沉吟了片刻:“阿妧,你这样说,我应该高兴才是。可你设这样的无解之题,妄自菲薄,却也不对。若有人问我,阿妧你和我娘都有危险,只能救一个弃一个,我只能选我娘,非无情,乃大义也。可若是要以我命换你命,我连选都不需选。你这样说若是只为了让自己心里头好过一点,倒也无妨。你是怎样的人,我看得很清楚,阿妧你自己也很清楚。”
  若以她的命换赵栩的命,她自然也不会犹豫。那又如何?她还是不会去争,想起一妃两夫人六妾侍,她就想都不敢再想了。
  “多谢太初表哥。”九娘折起帕子,站起身福了一福:“请太初表哥见谅,阿妧对不住你,议亲一事——”
  “阿妧,你既不争,可愿为陈家妇?”陈太初站起身,掷地有声地问了第三次。
  九娘一呆。
  陈太初一个深揖:“议亲一事,请阿妧见谅,太初不会停下来。”见九娘还有些懵懂,陈太初微笑道:“你若要争当燕王妃,你我亲事自当作罢。我绝不会夺人之好。可你若想清楚了不争,商贾也好,士庶也罢,汴京城里不会再有人比我更合适和你结亲。就算是官家御前,我也会护你周全。你既然贪图我陈家举家和睦,贪图我爹娘亲切通透,贪图有我待你关怀备至,贪图一世安稳静好,你所贪图的这些,恰好太初愿双手奉上。”
  “太初——”九娘眼中热热的。
  “阿妧,我的私念贪念恶念都还在,你说不争的时候,我心里的高兴远远多过替你和六郎惋惜。”陈太初脸上微红。
  “陈将军!陈将军——”两声轻咳后,章叔夜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惊醒廊下两个梦中人。
  陈太初和九娘朝园中望去。
  章叔夜眨了眨眼,努力露出自己整齐雪白的牙齿:“官家传旨用膳,请陈将军往夜雪厅。”他已经等了一会儿了,这样的恶人,他不想做的。
  陈太初笑着对九娘道:“我先过去了。”
  九娘看着他下了廊,和章叔夜快步远去。她想过陈太初会失意会难过甚至会愤然拂袖而去,她所有的预想设想,无论是对赵栩,还是对陈太初,似乎都落了空。他们,和她想象中的,和她所了解的,都不同了。
  男女之事,原来竟然无从预料吗?九娘这才想起,今日她还没有看清楚赵栩的模样。
  ※
  官家起驾离开苏家田庄时,崇王见赵栩并未请旨留下,反而带了赵浅予要一同回宫,倒有些奇怪,看着赵浅予嘟得高高的小嘴问道:“六郎怎么不留下?你们这社日玩些什么我也没看见。”
  赵栩笑道:“往常会一起去金明池骑马射箭,吃吃喝喝。今日下雨,就算了。早些送爹爹回宫。”
  官家上了马车,叮嘱崇王:“你看,孟家那个孟忠厚甚是可爱,陈青竟然又要有儿子了。子平你今天跟着我回宫,就去五娘那里好好看看礼部的闺秀像,选上一个,早些成亲生子。你的亲事,可要在六郎成亲以前办了才好。”
  崇王笑了笑:“大哥和娘娘是看中了孟家的六娘,要把她许给六郎?”
  官家懒懒地歪了下去:“娘娘看着那孩子长大的,是个好孩子,也配得上六郎。”
  “六郎难道没有自己中意的人?他也十七岁了吧?”崇王摇摇宫扇,不经意地问。
  官家想起几年前赵栩请旨要自己择妃一事,叹了口气:“以前倒是说过有那么一个女子,这两年没听他提起,就是有,到时候封个夫人便是。”
  崇王笑道:“大哥说得也是,世上哪有什么真情种呢,不过一个女子而已,过些时候就忘了。”
  官家一愣,看向赵瑜,他已经躺了下去闭上了眼。
  一个女子而已?过些时候就忘了?官家心中有些闷,疲乏上涌,也合眼休憩起来。
  行了没多久,赵栩对福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