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胭脂斗-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万事如意,太后容颜永驻……。”

    是女人就爱听好话,陆燕还那么年轻,比起什么万寿无疆的空话,当然是‘容颜永驻’更合她的心意,当即开怀道:“这小东西可真得意。”

    瑰阳也绕着永定高兴拍手道:“二哥哥的鸟真好,二哥哥的鸟真好。”

    李永邦听了这话,一口酒含在嘴里险些喷出来。

    李永定难堪的纠正瑰阳,小声道:“你姑娘家害臊不害臊,什么二哥哥的鸟儿,好好说话,是二哥哥养的鸟。”

    瑰阳一脸莫名的看着李永定,她不知道自己哪儿说错了,二哥哥养的鸟和二哥哥的鸟有什么区别?分明就是二哥哥的鸟啊!二哥哥的鸟会说话呢!实在是稀奇!她扯着李永定的膀子撅着嘴不满道:“怪道二哥哥一路上藏着掖着不给看,原是在太后跟前卖乖,这么好的东西也不给我弄一个。”

    福贵从淳亲王手里接过笼子,递到太后跟前,陆燕看着只觉得有趣,拿手拨弄了几下,那鸟叽叽喳喳的跳,又叫:“太后容颜永驻,太后容颜永驻。”

    席间的妃嫔们都稀罕死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看,昭贵人见缝插针道:“太后福气无双,连鸟儿都晓得给您贺寿呢。”

    福贵道:“是呀,太后,您瞧这鸟儿喙为红色,前胸为粉红色,故坊间有名,叫‘粉红佳人’。翅膀上的膀花看的出是刚出窝的新鸟。”

    新鸟爱叫,不像老鸟那么作。

    陆燕十分欢喜,总算给了永定一个笑脸。

    之后,仪妃又送了翠太平有象磬,谦妃送了一卷图轴,一只猴子伸长了胳膊在挑树上的马蜂,寓意‘马上封侯’;静贵人和昭贵人绘了一副白猿献桃:说的是牛头山法融禅师初到幽栖寺北面的山洞修行时,由于他具有超凡入圣的德行,以致百鸟衔鲜花来供奉他、群鹿卧石门听他诵经、虎狼等猛兽自动远离回避,猿猴主动奉上仙桃为他祝寿的情景。

    静贵人道:“太后身份尊贵,什么样的奇珍异宝没见过,妾身等不敢在太后跟前班门弄斧,若拿不出顶好的东西来未免教太后失望,太后也不稀得这些凡品,更何况祝寿讲究心意,臣妾便和昭贵人合作了这幅画,望太后别介意妾身们粗鄙。”

    太后扬了扬眉,笑道:“哪里,静贵人和昭贵人当真是心灵手巧,倒叫哀家刮目相看了。哀家听闻静贵人好佛,这幅画佛性十足,又包罗世间万象,实乃难得一见的佳作。”

    上官露不动声色的抿了抿唇,白猿献桃?

    白猿是假,里面的鹿是真,鹿通‘露’,说的是她上官露也要对太后俯首称臣。至于百鸟,说的不就是永定和瑰阳?那些虎狼猛兽,可不就是宫中众生像嘛。

    上官露对静贵人和昭贵人投去一个赞赏的目光道:“宫里仪妃擅琴,华妃擅香,裴娘子精于茶道,各有各的长出。但是论到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大概只有两位贵人能够做到。”

    静贵人和昭贵人被说的面上一哂。

    华妃看准了形势出列。

    她是故意押在静贵人和昭贵人后面的,为的就是那句‘东西不在贵重,祝寿讲求心意’,华妃开口道:“母后收了一箩筐的好东西,叫臣妾看的眼馋,臣妾其实才是那个最拿不出手的,远比不上静贵人和昭贵人。”

    福贵来接华妃的礼,才看了一眼嘴角就往下一耷拉,瞅了一眼华妃,心道这个娘娘还真是一毛不拔。

    仪妃肆无忌惮的笑道:“华妃姐姐真是好有心呢,写了那么一堆墨宝送给太后,嫔妾也是今天才知道,华妃姐姐的墨宝价值千金。”

    华妃抽了抽嘴角,向绿珠使了个眼色,绿珠于是忙道:“太后千岁,咱们娘娘可是一连半个多月不眠不休,四处翻查典籍,就为了搜罗历朝历代‘寿’字不同的写法,直搜罗到了九十九种才算完事。娘娘呕心沥血,一片丹心,都为了太后您。”

    谦妃抿了口茶,凉凉道:“什么场合?你主子不开口,你一个下人反过来替她说项?”说着,抬头乜一眼华妃:“是吧,华妃姐姐?礼轻情意重嘛,太后怎么可能会见怪于你呢。不过你宫里的下人嘴这么快,太后的寿宴上不好好的去主子背后站着却出来多话,华妃姐姐就这么管教宫人的?”

    绿珠缩了缩脖子,太后对谦妃道:“算了。”然后展开一张张宣纸,道:“哀家就觉得写得还不错,华妃有心了。”

    华妃委屈的一福身,故做了那么一副哀怨的形容想要给李永邦看,她思量李永邦冷落她这么久,这是唯一能夺回圣心的方法,谁知道向李永邦投去一个眼神,李永邦正抬着酒盅掩住半张脸,一双眼侧过去看上官露,上官露目不斜视,装作不知道,李永邦便时不时的瞄她一眼,华妃只得气馁的又坐回去。

    仪妃此时真想拊掌击节,高歌一曲大块人心。

    太后夸奖仪妃寿宴办的好,仪妃道:“这才是打头阵,戏班子还没上呢。”话毕,吩咐人让升平署的准备了。

    宫里有承应戏,即就那么一本戏谱,里面的戏码都是宫里老早排好的,主子们等节庆日按着戏谱点就是了。

    不用说,今天这样的日子《麻姑献寿》跑不了。

    太后笑道:“大伙儿也不用拘泥,年年都作寿,年年都听麻姑,实在是腻的很,你们大伙儿只按着自己的喜好点,也让哀家瞧个新鲜。”

    瑰阳第一个举手:“太后,太后,瑰阳想听《双包案》,听说里面有黑鼠精呢!”

    太后说好,戏提调在一旁记着,永定也跃跃欲试,问可不可看《三岔口》?

    太后瞥了一眼跟在李永邦身边的福禄道:“你们这么热闹,哀家也点一个《宇宙锋》。”

    宇宙锋说的是赵高从匡家处偷得宝剑‘宇宙锋’去行刺秦二世,二世震怒,抄斩了匡家,匡洪的儿媳妇艳(燕)容被秦二世看中,秦二世欲立为妃嫔。艳容在哑巴丫鬟的帮助下,假装疯癫,以抗强。(暴。

    福禄摸了摸鼻子,心想:我哪里像赵高?再说了就算我是赵高,太后您也不能是艳(燕)容啊,您有艳容那么高尚的情操吗?您满脑子想着父子通吃!我虽然是个宦官,却是个干净廉洁,忠心的不能再忠心的宦官。不像太后,当了女表子还顾着立牌坊。

    上官露见太后借机侮辱福禄,便道:“那臣妾也来参合一脚,臣妾想看《醉写》。”

    李永邦道:“不看《贵妃醉酒》倒看《醉写》?”

    上官露有意无意的说道:“都是和杨妃有关的,两出戏却说的是两个不同的故事。《贵妃醉酒》翻来覆去不过是男女情爱,《醉写》就不同了,那是杨妃得宠,她一家子跟着鸡犬升天,偏偏唐王看不懂渤海国王派使节递上的本邦文字,得知李白博学,遂求助于李白,又命李白代写草诏,以服渤海国王。李白狂放不羁,佯借醉酒,奏请唐王让国舅杨国忠为他磨墨,以辱权奸之臣。这出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为得便是警示世人。”

    太后脸色大变,怒极反笑道:“皇后说的不错,戏固然是戏,做不的真,但戏出自史,大覃史上也不是没有过累世簪缨的华族犯上作乱结果被夷族的,你说是吗?皇后!”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对着皇后一字一顿的咬出来。

    皇后知道陆燕含沙射影的说的是上官氏,不过大家彼此彼此,当年和上官太后联手的不就是陆燕的嬢嬢孝慎皇后嘛,所以谁比谁好啊,轮的到她来笑?

    皇后点头道:“太后所言极是!不过华族功高震主和外戚掌权到底还是两码事,他们一个是靠实力,一个靠裙带关系,还是很有区别的。”

    太后再也笑不出来了,轻哼一声道:“皇后贤德,这样的日子里还不忘警醒后妃们,真不愧为后宫表率。不过你们一个个的都抢着点了,哀家却还没点呢。”太后的话里依旧藏着机锋,“瑰阳既然要看《双包案》,哀家就点一出《狸猫换太子》,那可是包公最出名的案子,就接在瑰阳的戏后头吧。”

    上官露早就料准了她肯定要拿明宣说事儿,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道:“太后今天做东,是寿星,谁都不能和您抢,太后都说了是包公最出名的案子,那就把《狸猫换太子》放在《双包案》前头好了。一切全就着您。”

    仪妃道:“皇后娘娘思虑周全。臣妾也想看一出《二进宫》。”

    李永邦察觉出不对劲来,怎么又是《醉写》,又是《二进宫》的,弄得气氛剑拔弩张,他试图缓和一下,便道:“瑰阳他们都在,小孩子家家的,看个三岔口已经是打打杀杀得了,再说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看《二进宫》太严肃了吧?”

    李永定巴巴的望着李永邦道:“皇兄,臣弟也想看呢。”

    “臣弟回来的路上沿途听说书的几次讲过《二进宫》,就是没听过戏。”

    瑰阳扯了扯李永定的袖子道:“二哥哥,《二进宫》说的什么?好看不好看?”

    李永定望了一眼太后,道:“说的是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意图篡夺皇位。定国公和兵部侍郎在龙凤阁向李艳妃严词谏阻,君臣激烈争辩,不欢而散,直到李良封锁昭阳院,篡位之迹昭然若揭,两位忠臣再次进宫谏言。想来,这一幕幕应当是很精彩的。”

    话是对着瑰阳说的,但所有人都听见了,顿时宴席上默不作声。

    仪妃最先打破沉默,‘哈’了一声道:“陛下,您想看什么?”

    李永邦沉吟了一下道:“朕想看《拾玉镯》。”

    仪妃道:“那臣妾再点一出《醉打金枝》。这可是专门为了咱们瑰阳公主点的。”

    瑰阳眨巴着眼睛看她:“为什么呀?”

    仪妃打趣道:“因为咱们瑰阳长大了要找驸马呀,怕公主太骄纵任性,吓到了驸马,惹得驸马动手,到时候哭着进宫找陛下给你做主……这可怎么好!咱们得提前给公主提个醒。”

    仪妃的这个提议属于幼教范围,很得李永邦的心。

    瑰阳却不受用了,扁着嘴,对着仪妃叉腰道:“仪妃娘娘消遣我,那瑰阳今夜就缠着皇帝哥哥,不让他到仪妃娘娘那里去。”说完,双手捂住眼睛趴在李永定肩膀上嘿嘿嘿的笑。

    李永定‘扑哧’一声,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李永邦看着瑰阳无奈道:“你个鬼灵精,谁教你的这些呀。”

    瑰阳躲在李永定身后嘻嘻笑道:“大家都知道嚒,说皇后嫂嫂怀了小娃娃,皇帝哥哥睡到仪妃娘娘那里去了。”

    天地良心!!!

    李永邦转头看上官露——冤枉啊!

    继而狠狠盯着李永定。

    李永定一脸无辜,举起三根手指头道:“皇兄!臣弟一个字都没说,臣弟冤枉!冤死了!”

    “你自罚三杯。”李永邦愤懑道。

    仪妃更冤枉,她环视四周,看着众妃嫔望向她的里包含了各种羡慕嫉妒恨,仪妃只想说一句,她真的是请皇后来吃酸辣鱼砂锅,陛下非要跟过来蹭吃的!他们什么都没干啊!

    什么都没干!

 第64章 如珠算

    酒至酣时,编钟、琴筝一律退下,换上了铜钹、大鼓和竹笛、唢呐,升平署的太监上来禀命,说戏提调都准备好了,太后点头表示可以上戏。

    第一出《狸猫换太子》于是在万众期待中隆重登场。

    演包公的戏子把脸涂得漆黑,去陈州放粮的路上在天齐庙遇到一个老妇人告状,回朝后包拯便指仁宗不孝,仁宗大怒,欲斩包拯,亏得老太监陈琳将当年狸猫换太子之事和盘托出,包拯终翻此案,仁宗接亲生母亲李定妃回宫。

    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峰回路转,看的众人如痴如醉。

    临近尾声的时候,太后不无感慨的说道:“还好有忠臣如包拯,否则仁宗一直被蒙在鼓里。恶人抢了别人的孩子还享受着不属于她的荣华富贵,实在叫人咬牙切齿,苍天有眼啊!李定妃可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可不是嘛。”皇后接口道,“母后说的在理。这要是个有福气的人,那福气就跟长在骨头缝里似的,跌也跌不走。要是个没福的,做再多的事也不过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痴心妄想罢了。”

    太后道:“皇后七窍玲珑心,一点就透。哀家敬你一杯,你素日里要带着孩子,辛苦了。”

    早知道点这一出《狸猫换太子》是在这里等着自己,皇后也不恼,施施然站起来举杯:“是臣妾当敬太后。得空了让明宣也去永寿宫走走,同太后亲近亲近。”

    陆燕狐疑的看着上官露:她会不生气?又不是真的菩萨,半点儿气性都没有?!

    再一转头看见李永邦,果然,皇帝的脸色不豫,显然是不喜欢有人拿明宣说事。太后心底愈见恨了,不过一个野种,值得这样宝贝吗?眼下明宣和上官露,俨然已成为一体,到底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当真说不清楚了。

    两人唇枪舌剑,旁的人都没有插嘴的份儿,恨不能赶紧离了这硝烟弥漫的战场,唯恐被误伤,只有华妃淡定的挥着扇子作壁上观。

    李永邦其实很头疼,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但她俩算不上真的婆媳,太后总是话里有话,夹枪带棒的,难怪皇后不服。

    李永邦想了想,斟酌道:“为人处世,讲求公道是为‘正’,包公便是那正义之身,讲求机缘是为不争,李定妃隐于市井蛰伏多年,算准了时间找对了人,自然可以翻身,所以不争即是争。”

    太后幽幽道:“只怕有的人没那个命等到正义之师去救她就已经香消玉殒了。”

    此话一出,李永邦拉长了脸。

    太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他对着太后似笑非笑道:“母后对这出戏感慨似乎颇多,可是母后已贵为太后,是天底下最有福气之人,不知母后,您还有哪里觉得不如意的?”

    陆燕尴尬道:“并无。只是一时入戏,多哆嗦几句。皇后和仪妃安排的很好。”

    李永邦肃然道:“母后果然是个懂得惜福的人。儿臣的生母,孝睿皇后在世的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懂得感恩、惜福,若总是怨天尤人或好高骛远的话,只怕最后连微末的福气都消耗殆尽。毕竟福气是要靠老天眷顾才来的,老天老天,高高在上,是要我们去求他的,心若太大,欲与天比高……”李永邦‘呵’的干笑一声,侧脸望着陆燕,一字一顿道:“从九天浮屠到十八层地狱往往都在一念之间,你说是不是啊,母后?”

    陆燕绷着脸不说话,李永邦在这个节骨眼上谈到她的生母,无疑是对她的当口棒喝。

    但最气人的还在后头,皇后闻言美目一转,深情望了皇帝一眼,淡淡的笑道:“是啊,这一出戏委实是精彩绝伦,太后点的可真好,教人知道一个道理,不是自己亲生的,就不是自己亲生的。”

    一句话把太后气的七窍生烟。

    因为归根结底,亲生不亲生的,是她用来恶心上官露的,结果上官露本尊不以为意,倒是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以至于她之后看什么都索然无味,再吃什么都如同嚼蜡,特别是《双包案》里黑鼠精化作人形,与包公对簿公堂,加上王朝、马汉等人,一时间真假难辨。瑰阳一口一个‘哇——!’‘好可怕’‘翻跟斗呢!’‘谁是真的包黑炭呀,二哥哥?’……叽叽喳喳吵的太后脑仁疼,一想到紧随其后的还有《三岔口》《二进宫》和《拾玉镯》等等,不知道会受多少腹诽,陆燕当下只想赶紧退席。

    上官露摆下酒盅,摇了摇头,心中喟叹,太后说话不但没有语言艺术,连心理素质都不太好。这么一点小小的讽刺就玻璃心,抗压能力比她想的要差的多啊。

    她百无聊赖的拨弄着手指,对手那么废柴,她压根体会不到游戏的快感怎么办?

    好在有一个喜欢蹚浑水的华妃,一个劲的挽留陆燕道:“太后的生辰,怎倒比我们先走?定是大伙儿吵着了太后,叫我们给喧宾夺主了!既如此,就由臣妾送您回宫吧!”

    “不必了。”太后摆手,“哪里关你们的事,多年的老毛病了,天一热就有些犯晕。”

    皇后起身道:“大热天的,此处离永寿宫颇有些距离,费事太后您跑来跑去,不如就在两宜轩稍事歇息,臣妾宣个太医过来,看母后是否需要进些消暑的汤药。”

    太后若是身体不豫,依着祖宗规矩,后宫的妃嫔们是要轮流侍疾的,这时候大家看戏看的热火朝天,谁都不想去做下人的活计,且陆燕也没到那份上,不过是去避个风头,偏生皇后和华妃不依不饶的追着要伺候她,陆燕只得耐着性子堆着笑一再的推辞,皇后眉毛一抬,长长‘哦’了一声,像是终于了悟了一般,看了一眼正埋头嗑瓜子的皇帝道:“太后凤体,不可有半点差池和懈怠,陛下想必也很担心呢。”

    李永邦无奈的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瓜子,道:“是,那就由儿臣送母后进去吧。”

    太后抿唇一笑,眼底似漾起春风。

    众人突突打了个激灵,一下子都心领神会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光天化日的就这般眉来眼去真的好吗?

    连丽贵人都忍不住在心中啧啧称奇,皇后真是好修养,太后都已经一个大脚丫子踩到她脸上了,她居然还能心甘情愿的把陛下双手奉上,实在是女人中的楷模,女人中的典范,同理,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这么想,皇后既然不介意把陛下进贡给太后,那么应该也不介意大家伙一起分吃唐僧肉吧?从前就听人说皇后总给陛下安排侍寝,她还有点半信半疑,而今当真百闻不如一见。

    皇帝扶着太后的手臂进了两宜轩,走之前侧头望了皇后一眼,她也回看了他一眼,他嘴角微微向上一提,像是安抚她一样。

    李永邦想,人这一辈子呀,可能会遇到不止一次的心动或者喜欢,但是爱,很难。理解,更难。能做到一个眼神就彼此心领神会的,是难上加难。

    他觉得他和皇后正一步步的在精神上达成一致这条道路渐渐并驾齐驱,这是个很好的苗头。

    想到这些,扶太后进去似乎也没那么棘手了。

    望着他离去背影的凝香,却在心里默默的为李永邦点了一支蜡,说实话,皇帝傻,已经傻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能傻到什么程度凝香不知道,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出卖,皇后笑一笑,就三魂不见了七魄,乃至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看来是傻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她前几日还犹有些不甘的问上官露:“娘娘您为什么总把陛下往外推?”

    上官露斜靠在迎枕上,悠悠道:“他成天介的宿在我永乐宫不好,我有个孩子在手上已经树大招风。”

    凝香担心道:“娘娘莫不是要把小殿下送走吧?您舍得?”

    上官露淡然道:“舍不得又怎么样!他一个男孩子总有要长大的一天,现在就黏我黏的这样,我别提多担心这孩子将来会变得跟他父皇一样傻,总围着女人裙边儿转可怎么办!改天得把孩子弄出去放养几天再寻个合适的由头让那个傻子把孩子给我带回来。”

    凝香道:“娘娘您是神机妙算,可阖宫都是人精,谁愿揽下这个黑锅呀!”

    上官露怡然泰若的翻过一页画纸,道:“这黑锅他不背难道我背啊?反正不是他背就是我背,横竖我不背,那就只有他背。”

    凝香虽然是上官露的心腹,但上官露的计划从来是说一半留一半,坦白讲,即便是上官露把计划全部披露,她也未必能全听的明白,所幸就跟着主子的步子走吧。车到山前必有路。

    今日一看这排场,凝香差不多就心理有数了。

    上官露果然又要皇帝背这个黑锅,还给他找了个大家都认可的姘头,这样一来,树大招风的就不是她了。

    简直是撇的一干二净的。

    接下去是第二步。

 第65章 锦鲤鱼

    本来安排好看两出戏就带太后去游湖的,龙舟已经在外面侯好,奈何太后目下忙着勾。引皇帝,估计没有兴趣,所以阖宫的妃嫔都在皇后的带领下兴高采烈的上了龙舟,泛湖净初池。

    龙舟的舱盖是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的,雕成琉璃瓦的样式,再用黄油漆绘,弄得和宫里的真琉璃瓦一样,璀璨夺目。船舱的两边有玳瑁,珍珠,玉石等镶嵌的垂花扇,挂着缠枝牡丹纹的拢月纱,朱红的两根抱柱作为船舱的玄关界限,若非船头还竖了一根桅杆,玄底绣金的龙旗挂在顶端,随风飘扬,乍一看会以为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宫殿。

    龙舟上的陈设一应俱全,不单有宝座,香炉,还有卧房,书房,以及膳房,和更衣的地方。

    陪着龙舟的是两艘规格稍小一些的副船,一艘在前面开路,一艘在后面防着主子们有什么需索。

    太监们为了讨好主子,心知湖上时有水鸟飞过,便在副船上准备好吃食,那些鸟为了一口吃的便追着龙舟的尾巴,一边飞一边叫。宫里除了太皇太后,其实没有哪个正儿八经的主子是上了年纪的,故而上了龙舟的女眷,特别是位份高的便都集中在船头,这样一来,段婕妤、金才人还有关美人,裴娘子等,便不约而同的一齐退到了船尾。

    他们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出来的女儿,不曾这般声势浩荡的游过湖,因此没有机会见识鸟儿追着船尾跑的情境,此番都觉十分神奇。有趣的很。再说,就算见识过了,宫里规矩繁苛,等级森严,难得有机会放松一下。何必还要去船头凑热闹?

    鸟儿啾鸣,昭贵人闻声,便有意把静贵人一道拉过去瞧,一壁走,一壁道:“姐姐适才也看见了,陛下似乎十分在意皇后主子,妹妹心中到底有些忧虑,咱们今日的举止,怕不是有些莽撞了吧。”

    静贵人叹了口气道:“谁知道呢,从前只听说陛下和皇后的事,未曾亲眼见过真章,像今日这样,陛下护的那么厉害,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是博一把罢了。”

    昭贵人轻轻点头。

    她们这厢里已到了船尾,昭贵人下意识回头望了一眼丽贵人,丽贵人今天并没有疾步跟上来,她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丽贵人忙着巴结华妃,在船头站着。

    龙舟一路乘风破浪,划过荷叶田田的绿色碧莲,水下有硕大的锦鲤穿来游去。

    瑰阳高兴的直拍手,道:“好大好肥的鱼啊!”

    上官露摸着她的脑袋道:“你当着它们的面这么说,它们会以为你要把它们钓起来炸了吃,可都得吓跑了。”

    说话间,宫人们递来鱼食,都是搓揉好的面团,御膳特地在上面浇了香油,一拿出来,隔着不远的距离,鱼儿就能闻见,再加上天气炎热,纷纷扑腾出水面。看的瑰阳惊呼连连。

    上官露一粒一粒的往下丢,那些鱼儿闻风而动,开始从四面八方聚拢到船头,把船头包围的严严实实的,为了争夺吃食,一个蹦的比一个高,掀起的水花简直能打到人脸上来。

    这时候,粗壮的大鱼很占优势,他们嘴巴一张,就能塞下一个肉包都不止,在水里凫着,尽霸占地方,还把那些细小的鱼挤到底下和旁边去,哪怕小鱼来的再早也没用。

    瑰阳郁闷道:“唉,这样下去可怎么好,这些可都是鱼阿奶,鱼阿爷和鱼祖宗了,他们都那么肥了还抢什么吃的?不把吃的留给小鱼,小鱼可不都得饿死?猴年马月才能长大呀。”

    上官露招呼谦妃、仪妃和华妃过来一道试试,说:“本宫从前还纳闷,怎么话本子里的那些小姐没事就爱聚在一起倚着栏杆投喂这些鱼,本宫还当她们是大发善心呢,今日一试才知道其中意趣实在是妙不可言。”

    仪妃也玩的乐不思蜀,谦妃没留神,居然还叫一条鱼的尾巴掀起的水沾到了手上,腥味的很,丫鬟们忙端着水盆和布巾上来为她擦洗。

    华妃凑在上官露手边看她喂食,上官露笑道:“这喂鱼呀,大抵是世界上最难的事了,本宫也是今时今日才知道,要雨露均沾是何等的不易,愁死人了。”说着,指向湖里一条又粗又壮的金色锦鲤道,“喏喏,这条可不像极了华妃,嘴巴张的那么老大,肯定是饿极了。”

    此话一出,仪妃第一个扑哧一声笑起来,跟着谦妃也忍俊不禁。

    华妃道:“臣妾哪有那么贪吃?照臣妾说,那条红的肚子上有花斑的是仪妃,黑白相间的是谦妃。”

    谦妃和仪妃都不服,道:“咱们胃口再大能有那条青的大?你们看——!”

    放眼望过去,就见到一条青色的大鱼,几乎赛过一个男人的胳膊那样粗和长,从水底浮起来,一路向这里游来,就把其他的鱼都甩开了。谦妃怪声怪气道:“瞧这抢食的架势,一个顶百,真真像极了正歪在榻上嚷嚷不舒服的那位。”

    上官露故作不知道的问:“你说太后啊?”

    然后四个人一齐心照不宣的咯咯笑了起来。

    仪妃喟叹道:“哎哟,这么大一条,陛下可别被榨干了才好。”

    “你这张嘴啊……”华妃嗔了她一眼,没憋住,转过头去笑的捂住肚子。

    谦妃探头探脑道:“快来瞧瞧,哪条鱼像咱们主子娘娘!她尽拿咱们打趣,咱们也得把她逼出原形来。”

    仪妃指着一条通体白色的鱼,鱼腹部微微隆起,道:“那条!那条!”

    上官露道:“哪有?本宫明明是那条小红鱼,瞧见没有!你们都拼命扑过来抢食,本宫在角落里拿屁股对着你们,高冷的很。”

    “是,是,娘娘您高冷。”仪妃又拿了一坨食物搁在手心里朝小红鱼丢去道:“臣妾还就不信了,这世上会有不爱吃的鱼。”

    上官露乐呵呵道:“她就不爱,不信你拿好吃的丢她,她高风亮节,保证不吃嗟来之食。”

    仪妃和谦妃还有仪妃这时候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拿面疙瘩和粉屑丢它,可那条鱼竟然真的如上官露所说,丝毫不为所动。

    这么多鱼眼见食物落在小红鱼周围都扑过去抢,那条小红鱼就沉入水底,等鱼儿们都散开了,它又再浮上来透气。可它偏就是不抢食。

    谦妃纳闷道:“真有这样的怪鱼?不怕饿死呀?”

    “就是。”仪妃泄气的把食物交给旁边的丫鬟,“不丢了,她宁吃海底的水草,不吃咱们的香饽饽,气煞我也。”

    瑰阳也急,摇着上官露的胳膊道:“皇嫂,你让它吃呗,它为什么不吃?都饿的这么瘦了。”

    上官露两手一摊:“这……你皇嫂也没得法子呀。”

    瑰阳不信邪,待龙舟一靠了岸,立刻如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

    上官露在后面快步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