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妾[榜推]-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有一个三皇子,身后没有任何势力,若是魏国公府能成功扶持了他登上帝位,魏国公府就是第一等的从龙之功。
    若是以前,她或许还真的可能会考虑她的提议,扶持三皇子也说不定。但如今,她却是看开了。
    魏国公府其实已经是团花紧簇了,根本没必要再去争这一个从龙之功。何况水满则溢,皇上也不会允许魏国公府更进一步以免威胁皇权,魏国公府若是太过上蹿下跳,说不好等不到魏国公立下这个从龙之功,便将拿了魏国公府开刀,他们又何必吃力不讨好呢。
    何况她多少了解皇帝的性子,哪怕没有二皇子,皇帝也不会意属三皇子做太子的。这无关皇帝不满意三皇子,而在于赵婳懂得太多了。看得懂朝政,能教导三皇子治国之略,有这样一个生母,若是三皇子做了皇帝,皇帝只怕要担忧大齐出现牝鸡司晨的事情来。
    所以说在这后宫里面,懂得事情太多了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皇后没有与杜麽麽多说什么,将手上的经书递给她,道:“将经书供到佛堂里面去吧,既然是宁妃的一片心意,那就供给菩萨看看。”
    徐莺自然很快就知道了赵婳去找皇后的事情,也多少能打听到赵婳找皇后的目的。更何况皇后急于在皇帝面前自证清白,根本不怕这件事往外传出去。
    对于徐莺来说,赵婳如今就像是个跳梁小丑,上蹿下跳,除了让皇帝更加厌恶之外,也就是让别人看笑话的份,所以她对此并不在意。
    她现在更关心的,反而却是另外一件事——刘嫔突然向皇帝自请去慧明寺为皇家祈福。
    刘嫔的这一个自请可不同于当日赵婳的自请,而是真正的、自己去请求说要去替皇家祈福。
    徐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发了好一会儿的呆。自从发生当初那件事以后,她和刘嫔的关系就不如从前了。可是他们当初毕竟是一对关系很好的朋友,徐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却没办法无动于衷。
    徐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嫔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两年来她和刘嫔的关系虽然不复从前的亲近,但她并没有纵容宫里的奴才去作践为难她,她在宫里过得并不艰难。她正在犹豫要不要将刘嫔请来问一问的时候,刘嫔却先主动来了她的宫里。
    两个人的疏离感和生疏感多了不少,刘嫔给她行过礼,然后两人坐下后,却是好一会的相顾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后还是刘嫔先打破了沉默,开口道:“娘娘,臣妾向皇上自请去寺庙祈福,而皇上也同意了,应该过几日臣妾便要离宫去慧明寺,而且以后都可能不会回宫了。”
    徐莺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道:“本宫听说了。”说着张了张嘴想要问她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可是多想了一会,又觉得问这个没意思。
    问了又能怎么样呢?然后劝她留下来?留下来以后呢,然后她们就和好如初吗?其实她们都知道,她们回不到最初了。
    刘嫔沉默了一会,又继续道:“臣妾总觉得,离宫之前,应该来看一看娘娘的。臣妾没有家人,也没有多少朋友。可是在臣妾心里,娘娘却是臣妾唯一……”她说到这里,却没有再说下去,转开头忍了忍眼中的湿润,又接着道:“无论如何,臣妾欠了娘娘一句对不起。当初是臣妾的错,信错了人,为此差点害了三公主他们。”
    徐莺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刘嫔又接着道:“在离开之前,臣妾想要见一见三公主,可以吗?”
    徐莺知道刘嫔对三公主的感情不一般,在她和皇帝在南疆的那两年,是刘嫔一手将三公主抚养长大的,她没有儿女,几乎是将三公主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的。而三公主这两年和她虽然也不如以前亲近,可徐莺却知道,三公主心里对她也还是关心的。特别是在三公主知道刘嫔要去祈福之后,她虽然没有直接说,但这两天却也是表现得闷闷不乐的。
    徐莺没有办法拒绝她,更不希望三公主因此留下遗憾,于是转头对梨香道:“去让三公主出来,让她见刘嫔。”
    梨香道了声是,然后去了三公主的房间。三公主很快就出来了,她脸上有些郁郁的神色,见到刘嫔,嘴巴嚅嚅了几下,最终喊了一声:“刘庶母妃。”
    从那件事以后,三公主对刘嫔的称呼就从“刘姨姨”变成了“刘庶母妃”。
    刘嫔看着她,几乎要落下泪来。这个孩子,她看着她出生,看着她长大,当初徐莺不在京城的两年,她手把手的将她带大,她陪伴她走过了最孤独的岁月。当初她们在宁国长公主府生活的两年,也是她一生中不多的快乐时光。是她让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了色彩有了意义。
    她本以为她能在她旁边陪伴她一直到她长大的,哪怕只是以一个姨姨的身份,可最终,她们之间还是少了那么一丝缘分。
    刘嫔弯起嘴角对她笑了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露出一个好看的笑容来,她希望在离宫之前能够给三公主一个好的影响,让她以后想起她时,是这样一个好看的笑容,而不是别的。
    她走到三公主面前蹲下来,与她平视着道:“昕儿,姨姨要离开宫里了,姨姨想要最后抱一次你,可以吗?”脸上流露出的,是小心翼翼略带着祈求的神情。
    三公主看着她,抿着唇不说话,眼眶红红的,原本明亮得如水晶一般的眼睛,此时弥漫着一层氤氲的雾气。
    过了好一会之后,三公主才张开了双手,对她做出了拥抱的动作。
    刘嫔这才松了口气,然后伸手抱住了她,将下巴靠在她的肩膀上,用脸颊去磨蹭三公主的脸颊。
    三公主的身上很温暖,衣服上面带着淡淡的葡萄香。刘嫔觉得很幸福,这两年多来,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从来没有像这一刻让刘嫔感到幸福过,幸福到令她舍不得放开。
    过了许久许久之后,她才有些眷恋的放开了三公主,握着三公主的手,对她道:“昕儿,谢谢你。”
    三公主看着她,嘴上动了动,大约是想要对她说什么,可是最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刘嫔重新站起来,然后对徐莺道:“多谢娘娘。”
    徐莺却不知道她谢什么,谢她愿意见她,还是谢她让三公主出来见她。
    而刘嫔说完舒了口气,却又接着道:“臣妾宫里还有要整理的东西,便不叨扰娘娘了。”说完对徐莺屈了屈膝,道:“臣妾告辞。”
    徐莺对她点了点头,默了一下,终是又道了一句:“你……以后多保重。”
    刘嫔郑重的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三公主看着她的背影,胸口有些闷闷的。直到她快走出门口的时候,三公主突然对着她轻声唤道:“刘姨姨。”
    刘嫔停下了脚步,几乎是有些是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有些错愕的回过头来,不可置信的问道:“你刚才喊我什么?”
    三公主又唤了一句:“刘姨姨。”
    刘嫔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一直忍在眼眶里的眼泪便吧嗒吧嗒的流了下来。她有多久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她以为她这辈子都听不到这个称呼了。
    她重新跑过来,抱住三公主,脸上是有些喜极而泣的表情。而三公主亦是眼睛湿湿的,主动伸手抱住她,接着哽咽着道:“刘姨姨,你以后要保重。”
    徐莺看着她们,突然感觉自己的眼睛也湿润起来。不由转过头去,悄悄的用手指擦了擦眼睛。

  ☆、第一百七十六章 

徐莺坐在小榻上,看着正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六皇子发呆。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八个月大的六皇子正处于会滚会爬的阶段。此时便躺在铺着锦垫的地上,学着糯米团的样子翻滚来翻滚去。在他旁边的糯米团躺在地上翻滚一下,他也跟着翻滚一下,糯米团翻回来,他也跟着翻回来。糯米团匍匐在地上看着他,喵喵的几声仿佛在问他为什么要学他,而六皇子也跟着翻身伏在地上,抬起头来看着糯米团哈哈的大笑,笑得一张胖嘟嘟的小脸眉眼弯弯的。
    奶娘大约是觉得六皇子这样学猫不大好,想要去将六皇子抱起来,六皇子却一边用力挣脱奶娘的手一边哇哇的大叫,对奶娘要抱他起来的行为十分不满。奶娘不敢硬将他抱起来,免得他不高兴哭起来,所以只好又重新将他放回到锦垫上面。
    三公主在旁边教训他道:“蠢死了,你跟糯米团一样是猫吗,竟然学猫。”
    六皇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对着姐姐咯咯的笑起来,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笑着笑着还伸手去拉三公主的手,嘴里啊啊的叫,也不知道他想要三公主干什么。
    三公主却像是看懂了他的意思,手叉着腰道:“你想要我也和你一样,学猫在地上滚来滚去的?我才不要像你这样蠢,竟然去学猫呢。”说完用手轻轻捏了捏六皇子的鼻子,又道:“小笨蛋,再学猫,小心你以后变成猫了。”
    六皇子眼睛亮亮的看着她,接着撇撇嘴,将头一扭,十分傲娇的不理教训自己的姐姐了。
    糯米团大概是不想跟六皇子玩了,弓着背从地上站起来,然后“喵”了一声,接着卷起尾巴走了。六皇子却不高兴了,对着它啊啊了两声,跟着跟火箭一样,扑溜扑溜的一下子爬着追上了糯米团,然后伸手抓住糯米团的尾巴,啊啊的对它叫,好似想要它留下来继续陪他玩。
    三公主怕六皇子激怒了糯米团,令糯米团回过头来反而要伤了六皇子,连忙将六皇子手里抓着的猫尾巴解放了出来,然后抱起六皇子又教训他道:“小笨蛋,小心它回过头来咬你。”说着用帕子擦了擦他有些脏的脸。
    六皇子的奶娘过来奉承三公主,笑着道:“三公主真是疼爱六皇子。”
    三公主看了她一眼,然后道:“当然,暎儿是我弟弟,我不疼他疼谁。”说完又继续替六皇子擦脸去了。
    奶娘笑着道:“是是是,三公主现在爱护弟弟,以后六皇子也一定爱护姐姐。”……
    这本应该是温馨的一幅画面,可是不知为何,屋里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气氛。
    而皇帝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画面。
    皇帝从三公主手里接过六皇子,抱起他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然后温声问道:“暎儿今天乖不乖啊?”
    六皇子一见是父亲,吧嗒一声在他脸上印了一脸的口水和鼻涕,以表达自己的欢迎之情,接着看着皇帝脸上的口水,又咯咯的笑了起来。
    徐莺连忙用帕子将皇帝脸上的口水和鼻涕擦了擦,接着轻轻捏了捏六皇子的鼻子,温声教训道:“坏家伙,尽做坏事。”
    六皇子却不知道自己错了,反而拿起徐莺的手,板着她的手指玩起来。
    皇帝笑着对徐莺道:“这小家伙,像昭儿小时候的性子,调皮。”
    徐莺瞪了一眼皇帝道:“这还不是你给惯出来的。”特别是四皇子,现在无法无天的性子,皇帝对他的纵容,绝对要占很大的部分。
    皇帝笑道:“是,都是为夫的错,是为夫教导孩子无方,不关娘子的事。”
    这明明是很正常的一句话,但不知道为什么,徐莺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味,总觉得他还有潜台词似的。
    徐莺没有再理她,挥着帕子自己先转到小榻上坐着去了。
    皇帝陪着六皇子玩了一会,然后将孩子交给奶娘,道:“六皇子脸上脏了,你们抱下去帮他洗一洗。”
    奶娘道了一声是,然后抱着六皇子下去了。
    三公主见父皇和母妃好像有话要说,于是和奶娘一起去给六皇子洗脸去了。
    皇帝走到徐莺身边坐下,然后揽着她的腰,然后问她道:“你今天怎么了,看起来怎么不开心?”接着想到刘嫔,又问道:“在为刘嫔的事?”
    徐莺玩着手上的帕子,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深深的叹了口气,道:“今天刘嫔来看我了,我以前不觉得,但今天我却突然发现,其实我挺愧对刘嫔的。”她顿了顿,又接着说道,称呼也从刘嫔变成了刘姐姐:“因为当初瑶公主和杨婕妤想要害昕儿、昭儿和晗儿的事,我责怪刘姐姐没有保护好昕儿他们,更加责怪她太过信任小桃,差点导致会令人悔恨终生的结果。可是如今想想,就因为这一件事,我责怪她到现在,却将以前许许多多次对我的好,对昕儿他们的好,全都忘记了。当初她和皇上在苗疆,她代我照顾昕儿的事,后来我常将昕儿和昭儿他们托付给刘姐姐照顾的事,每一次刘姐姐都是尽力尽心护着昕儿他们,做到了无愧于心。她为昕儿他们,不知道挡住了多少的风雨,可是我……”
    她说着,眼睛红了起来,声音也略带了些哭腔,有些压抑着心里的难过道:“刘姐姐为我做的,远比我为她做的要多得多。我是个坏人,其实我一直在以怨抱德。”她说着转过身来,将脸埋到皇帝的胸前,哽咽出声。
    皇帝轻轻揽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她道:“你不要这样想,你为她做的也很多。当初是你救了她的命,后来也是你护着她才让她在东宫在皇宫立足,让她不受下人的欺负。就是你们关系疏远的这两年,你不还是依然没有容许宫里的奴才随意欺负她吗。”若不是莺莺,凭刘嫔无子无女无娘家,又没有他的宠爱的情形,她又怎么可能在后宫活得那么轻松自在。
    徐莺却摇了摇头,道:“这不一样。我为刘姐姐做的,不过是举手之劳,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可是刘姐姐为我照顾保护昕儿他们,却需要竭尽全力,费尽心思。”
    徐莺说到这里,突然抬起头来,看着皇帝道:“皇上,我很少求您什么,我今日想向你求个恩典。”
    皇帝一边握着她的手,轻轻的捏着,一边看着她道:“你说。”
    皇帝道:“你别让刘姐姐去祈福,你将她送出宫去。反正你也没有宠爱过她,也不喜欢她,你找个名目,比如让她假死然后换个身份之类的,让她出宫嫁人。她也才二十多岁,还有大把的人生,实在不应该在寺庙里枯寂。”
    皇帝看着她,脸上的神色未明,徐莺则被他看得有些忐忑。刘嫔虽然不得皇帝的喜欢,但名份上毕竟是皇帝的女人,若是让她出宫嫁人,难免会让皇上觉得被戴绿帽子。她如今这样说,其实并没有站在皇帝的立场,敢这样说也多少是仗着他喜欢她而已。所以她也怕皇帝会因此跟她生气。
    皇帝看着看了她一会,却并没有生气,反而笑了一下,用手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道:“你又怎么知道,我没有这样问过刘嫔她愿不愿意出宫去。”
    徐莺有些错愕起来,皇帝则又轻轻抱了抱她,将她揽紧了一些,然后道:“不愿意出宫是刘嫔的意思,想要去寺庙为皇家祈福也是刘嫔自己提出来的。”
    当初刘嫔来跟他自请去寺庙祈福的时候,他并不在乎刘嫔,但却在乎莺莺的心情。他知道莺莺的朋友少之又少,对刘嫔,莺莺心里还是在乎的。所以他问刘嫔愿不愿意出宫去,若是愿意,他可以让她病亡,然后给她换个身份,让她出宫重新开始。
    他并没有宠幸过刘嫔,除了他不喜欢刘淑女之外,更多的还因为她是侍奉过先帝的女人。前朝有不少新旧两代帝王宠爱同一名女子的,在皇家来说,伺候过先帝的女子又成了新帝的妃子,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但皇帝却并不喜欢。与其说他将刘嫔看成自己的女人,他更多的是将刘嫔看成了先帝的女人。就是刘嫔在外头重新嫁人生子,皇帝也不觉得是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要带绿帽子也是先帝戴,而先帝早已经是黄土一抔,便也用不着拘这么多的小节了。
    但最终,刘嫔并不愿意出宫去。
    徐莺有些不理解,问皇帝道:“她为什么不愿意出宫?”
    皇帝轻轻掐了掐她的脸,道:“傻瓜,刘嫔在宫外早已无亲无故,就算让她出宫,她能去哪里呢。这世道对女子多少有些不公平,她没有娘家,没有亲人,嫁人若是遇上品性良好的人还好说,万一遇人不淑,她受了委屈又该如何?可是你让刘嫔将希望放在一定能嫁个好人上,这也不符合刘嫔的性子。”
    皇帝顿了顿,又继续道:“刘嫔十一二岁就进了宫,到现在已是十几年了,皇宫固然有她厌恶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却是她十几年来唯一的栖身之所。无论她在皇宫也好,还是去寺庙祈福也好,只要她还是我的妃子,她就能得到皇家的庇护,不比出宫嫁人强得多。”
    徐莺有些闷闷的,靠在皇帝身上道:“那难道真的就要让刘姐姐在寺庙里青灯古佛一辈子吗?”
    皇帝对她道:“这是刘嫔自己决定的,她能做出这样的决定,那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过利弊的。”
    徐莺其实心里也明白,只是心里大抵郁结着一口气罢了。徐莺又道:“那既然刚才的请求不作数,那我再换一件事求皇上。”
    皇帝嗯哼了一声,然后等着她说。
    徐莺道:“你升一升刘姐姐的份位吧。她这样去寺庙,难免让人以为是她做错了什么事,然后被你发配去的。你若是升了她的份位,这意思就不一样了。而且有个妃子的品级,刘姐姐在寺庙里也能好过一些。”
    皇帝道:“没问题。”反正现在妃位还有的是空位,升刘嫔的份位也没什么,顺便让她占着一个妃位,也免得那些朝臣三不五时的就要在他耳边聒噪一下选秀纳妃之事,眼睛也盯着妃位上的空缺。趁着这个机会,顺便将江嫔也一起升了。江嫔以前虽然犯过错,但这些年却十分循规蹈矩老实本分,不管怎么说,她生了二公主,生母的份位高一点,与二公主也有好处。
    徐莺转过头来笑着对皇帝道:“谢谢皇上。”
    皇帝捏了捏她的鼻子道:“好了,你也别担心刘嫔了。刘嫔去慧明寺,又是以替皇家祈福的名义,对刘嫔来说反而是好处。”
    刘嫔虽然及不上赵婳聪明会钻营,可对事情,可比赵婳看得清楚。
    等过了两日,皇帝下旨,正式升刘嫔为康妃,升江婉玉为顺妃。晋封典礼免除,直接发金册。
    而又过了两日,刘康妃正式离宫去往慧明寺,名义即替皇家祈福。皇帝称赞其大义,令后宫除皇后、贵妃之外,亲自送迎。
    慧明寺离皇宫并不太远,不过一日的功夫就到。而在去的路上,坐在马车里,刘康妃的宫女十分不解的问刘康妃道:“娘娘,我们在宫里好好的,您为何要自请去寺庙祈福。”在她看来,在宫里当妃子,和去寺庙念经,实在是不用多想就能做出的选择题。
    这宫女是当初小桃死后,分到刘康妃身边伺候的宫女,所以情分自然比不上她和当初的小桃。
    刘康妃却有些漫不经心的道:“在皇宫和在寺庙又有什么不同,寺庙是冷清了些,可皇宫不是比寺庙更冷更寂静。”
    她从前一直想要安安静静的,既不想要和人争什么,也不想要得到皇上的宠爱,只要给她片瓦遮身之所就好。可就是这样,这后宫总还是有人会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来暗算你。你不想害人,可是总有人会借着你的手来害人。那样的地方,其实又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她以前也没想过要去寺庙,还是宁妃当初去祈福的事给了她方向。然后她认真想想,去寺庙其实也是一个好去处。
    她是皇帝府妃子,在慧明寺里没人敢将她怎么样,甚至反而要奉承着她,不比她在皇宫里强。而等皇帝百年之后,若是她还活着,无论是哪位皇子继任新帝,对她这样一个无儿无女没娘家没威胁,偏偏又替皇家祈福了一辈子对皇家有功的太妃,新帝乐得高高的供着她,以显示自己的仁德厚爱。而她只要不自己作死,她甚至能比宫里那些普通的太妃过得要好。
    宫女又问道:“娘娘,难道在宫里就没有你留恋和挂念的人吗?”
    宫女意指皇帝,但刘康妃却想起了三公主和徐莺的脸。
    其实皇宫也是有她牵挂的人的,她一生坎坷悲苦,除了当初她伺候的小姐以外,徐莺和三公主是她这一生唯二的温暖。可是徐莺有皇上的宠爱,三公主有皇上的疼爱,她们比宫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活得幸福,其实也用不着她来担心和挂念。
    她以后在慧明寺里,会为她们祈福,让菩萨保佑她们一辈子幸福安康。
    她想到这里,不由伸出手拉开了车帘子,从车窗望向皇宫的方向。
    而在皇宫里,徐莺和三公主站在玉福宫的门口,也同样在望向去往慧明寺的方向。
    三公主拉着徐莺的手,有些悲伤的问她道:“母妃,刘姨姨在寺庙里,会好好的吗?”
    徐莺握了握她的手,道:“会的,一定会的。”
    三公主又问道:“那我以后还能再见她吗?”
    徐莺道:“以后有机会,母妃带你去看她好不好?或者等你以后出阁了,有了自己的公主府,你也可以常去看她。你刘姨姨很疼你。”
    三公主点了点头,接着又有些愧疚的道:“我觉得有些伤心,以前我不应该疏远刘姨姨的。要是以前我对她好一点,或许刘姨姨就不会想着要去寺庙了。”
    徐莺叹了口气,然后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
    这个时候,玉福宫的里面,突然传来五皇子惊讶的声音:“呀,母妃,你快来看呀,六弟会站了,我看见他刚才站起来了。”
    四皇子不知从哪里突然蹿了进出来,风一样的跑回了屋子里面去,一边飞跑一边道:“我来看看,我来看看,我们笨蛋小暎儿是不是终于会站了。”
    徐莺也瞬时被吸引了注意力,高兴问道:“真的吗?让我看看”说着拉了三公主的手进了里面。

  ☆、第一百七十七章 

    又是一年春。
    春光灿烂,阳光明媚,百花绽放,一派欣欣向荣之色。
    穿着一声蓝色衣裳的二皇子从宫外走进来,夕阳的余晖照在他身上,将他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如今的二皇子,已经是一位十四岁的翩翩少年郎,长相清秀,气质沉稳,身姿如松。他脚步沉稳的一路从皇宫走过,身后跟着自己的表兄赵二和恭王的嫡次子李昌,另外还有几个随身保护他的侍卫。
    等路过御花园时,正看到四皇子正在御花园的一块空地上,带着一群侍卫正在玩蹴鞠。在空地的旁边,已经围了不少的宫女和太监,太监和宫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谈论这这场球。
    二皇子往四皇子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便看到四皇子正十分认真的踢着脚下的球,旁边两个侍卫则左右夹攻的围着他,眼看着就要从他脚边将球抢了过去,但四皇子却不知怎么的将球一挑,然后一拐,身子一个漂亮的旋转,然后便跳出了那两个侍卫围成包围圈,然后重新踢着球,一路到了球门,然后一个漂亮的射门,球准确无误的踢进了球门里。
    场上的侍卫停了下来,然后互相对望了一眼,接着拱手笑着对四皇子道:“四皇子,属下们认输了。”
    四皇子却严肃道:“不行,你们根本没有用全力,再来。下一场一定要用全力踢,不许让我。”
    二皇子这才知道,原来四皇子是以一打三。
    侍卫们有些无奈起来,他们虽然有些让着四皇子的意思,但为了不表现得太明显,他们也是用了八分的力,可就算这样,四皇子以一打三能打赢了他们,也足以表明四皇子蹴鞠踢得十分出色了。若是一对一来打,他们是绝对比不过四皇子的。再加上他们比四皇子大了六七岁,就这来说,这一战他们输得十分惭愧。
    站在二皇子身边的李昌看着四皇子,不由赞叹道:“早就听说了四皇子的蹴鞠踢得好,但没想到踢得这样好。听说上次他和景川侯家的邓愈比赛蹴鞠,邓愈这个人自小就眼高于顶,一副看谁都不起的模样,又是出了名的喜欢蹴鞠和蹴鞠高超。结果没想到小他一岁的四皇子反而赢了他。现在在南书房里,邓愈仍是对谁都不服气,就服四皇子。”
    说着语气里还颇有一股赞赏的模样。
    赵二不满的瞪了李昌一眼,然后转头去看二皇子的脸色,却看到二皇子的脸色沉了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李昌则终于知道自己说错话了,颇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四皇子得皇帝宠爱,母妃又是专宠后宫的贵妃,二皇子对四皇子一向有种难言的心结的。
    赵二想劝二皇子走,开口道:“二皇子,我们走吧。”
    二皇子却没有说话,想了想,突然走到球场里,浅笑着唤了一声:“四弟。”
    四皇子一开始并没有发现二皇子他们,直到听到声音才惊讶起来,将球交给身边的侍卫,过来对二皇子拱了一下手,道了一声:“二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二皇子温声道:“我从宫外回来,抄近路回皇子所,所以才路过这里。”说着又笑着道:“你在跟侍卫比赛蹴鞠?”
    四皇子摸了摸自己耳朵,笑容飞扬的道:“不是,邓愈约了我下次再比一场,所以我让侍卫陪着我练一练球。”
    二皇子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四皇子的肩膀,道:“那你一定要好好练,千万要赢了邓愈那小子,莫丢了我们皇家的脸。”
    四皇子听得有些不舒服起来,不过就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而已,四皇子自然想赢,但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不是输不起的人,顶多等下次再赢回他来而已。怎么到了二皇子嘴里,就上升到皇家的脸面来了,难道他输了就丢了皇家的脸了?
    不过二皇子说话向来喜欢话中有话,四皇子也早已习惯了,闻言没说什么,只是道:“二哥如果没事,我去练球了。”
    二皇子却突然道:“正好我也没什么事,我来陪你练一场吧。”
    四皇子看着二皇子的脸,说是陪他练一场,但他眼神却表现出想认真和他比一场。
    但四皇子却不怎么想和二皇子比,倒不是怕输,而是怕自己赢了。怎么说二皇子都比他年长几岁,又是嫡长子,万一输给了他,对他总是不怎么好,况且二皇子又是那种有些输不起的人。但让他为此故意输给二皇子,四皇子也是不愿意的。
    四皇子正想着怎么拒绝,二皇子却已经将身上的佩刀之类的东西解了下来,挽起了袖子,对四皇子道:“来吧,你来进攻,我来防守。”
    四皇子只好从侍卫手上接过了球,让侍卫退下,然后自己和二皇子,一人攻一人打。
    二皇子自小身体弱,哪怕后面治好了,身体也还是比常人要弱一些,不同于四皇子是摔地滚打长起来的,所以运动一类的游戏二皇子并不擅长。
    二皇子对张开手,眼睛肃杀的看着四皇子,全力认真的防守着。
    在比赛中,尽全力才是对对方的尊重。所以四皇子也没有客气,认真的全力进攻。他身体灵活的,或挑或踢的带着球转了几下,再来几个假踢,不到半刻钟,就甩开了二皇子的防守,然后踢着球快速的到球门的方向跑去。
    而这时候,二皇子刚刚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