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旧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继文和程灵慧对于今天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夫妻俩还是难分难舍。想要交待对方点儿什么,又想不起来说什么。
常继文换了五品的袍服出来。他长得姿容丰美,面相比实际年龄显小。被绯红色官服一衬,更显得芝兰玉树一般。一走出粮行,就引来围观百姓的一片赞叹声。听得程灵慧心里愁肠百结。这样的常继文,她怎么能放心让他独自一人往江浙去呢?要是真被人惦记上,万一被拱了,自己可到哪儿去哭去?不过,这些话在大庭广众是不能说出口的,只能化成缠绵幽怨的眼神,围着常继文绕。
因为圣旨上说即刻上任,沈聪等人只能在粮行前匆忙和常继文见礼。
沈聪是个大白脸,脸色如纸,冷冷冰冰的很少有表情。邓苦是个娃娃脸,虽然黑,可总是笑嘻嘻的模样。这俩人给常继文见完礼,分左右一站。百姓中顿时又是一阵惊呼。
奶奶,这俩人不就是传说中的黑白无常吗?
再看燕京和陈亮。这俩人,一个英武,一个俊秀,俱都是粉面明眸的少年郎。跟菩萨坐下的童子似得。那个师爷也是器宇不凡,容貌出众。常继文这一行人还没出开州府呢,一个个就被神化了。
程灵慧一直把常继文送出开州府十几里,直到看不见他们的影子了才回来。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说不出的难受。常继文走了,她在粮行也待不住,就把事情交给雇来的掌柜。自己骑了马回家去。
第140章 、找女婿
家里少了一个人就跟空了一大半似得。一连好些天,程灵慧都提不起精神。害得花如烟好一通笑话她,说她整个得相思病的样子。与其在家里这样神思不属,还不如去找常继文。
程灵慧正有此意呢,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动身了。江浙她又不是第一天去。道路熟悉的很。
程灵慧不爱受拘束。这次是去找女婿,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就没让人一同去。自己背个包袱就上了船。顺流直下到天津卫,再从天津卫出海。
走水路比陆路要快很多。程灵慧到了江浙的时候,常继文的人马还在某南打转儿呢。
苏同给常继文造的声势太大,让老百姓真的以为他是包龙图在世。开封府是包龙图的衙门旧地,包公祠里还供着真正的三口宝铡。老百姓对包公的敬仰敬重可想而知,就算是没人告状,光在路边等着看那三口铜铡的人也多的接肩摩踵。常继文要是能走得快才怪了。
程灵慧想要返回去找他,又觉得自己太矫情。索性就在扬州不走了。
扬州是六朝繁华之地。程灵慧跑单帮的时候来过这里,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没闲暇四处走。她在这里干等着也等不下去,就去找了原来管收粮食的中人。
粮行的买卖两口子是打算当养家糊口的营生,不但要做下去,还要传给子孙后代的。贩粮食是个薄利的买卖,吃不住有个天灾变故。总要有备无患才好。
她们两口子本来打算在江南两路开个分号,可后来发现,自己一个外地人,冒然插足当地的买卖,不是那么容易的。再说,他们开分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这边的钱,而是想以后万一再遇上大灾年景,和开州府那边周转的方便。要不然跟上次那样,事到临头现抓,两口子可不是哪次都顶得住的。
两人商量了,既然开不成分号,那就建个粮仓。这事本来打算的好好,开春就准做起来,谁知道又出了苏同要起复常继文这茬。这事就一拖再拖,拖到现在了。程灵慧想,不如趁现在做起来。
程灵慧想到就去做。起个大早就出城去找那中人。让那中人带她去各处查勘适合建粮仓的地方。
粮食的储存最要紧的就是不能潮湿。因为要装船运输的,还不能距离码头河道太远。又不能太近。太近了,万一河道涨水了,还不淹了。
总之,这地方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找好的。
程灵慧找了好几天。沿河的好地方大多名花有主。想要就得从人手里买。中人不过是个种稻的农户,并不认识那些能沿河圈地的富商豪贾。程灵慧只能别寻门路。
可她认识的人也有限。漕帮那些人门路倒是广,可彼此之间不过是互利的关系。真要说交情,那就是人家的少帮主救过她的命,她到现在都没找到人,当面向人家致谢。
想到这儿,程灵慧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去找找人家。于是买了些点心提着就往码头上去了。这些点心可不是谢礼,只是个幌子,拿着好看的。要真用几块点心感谢人家救了自己一条命,还不如拿块豆腐撞死算了。
程灵慧三不五时的到各个码头打听人家少帮主在不在。那帮主和少帮主的行踪别说底下的人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轻易告诉别人。程灵慧打听一次,人家敷衍她一次。所以,她这次也不指望一下子就找到人家少帮主。
果然,到了码头上。漕帮的人还是敷衍了事。
程灵慧也是无聊,就找个阴凉地。坐在那里看大运河上往来的船只。想象着常继文就在哪一艘上。
看了一会儿,觉得肚子里有些饿。拆开包点心的纸包,信手捏了一块吃。
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乞丐远远望着她手里的点心咽口水。程灵慧察觉到他的目光,捏了一块点心扔了过去:“给你。”
小乞丐接过,一把塞进嘴里,三口两口就咽下肚去。吃完还看着程灵慧。程灵慧把纸包往旁边一放,问道:“你几岁了?”
小乞丐摇摇头。
程灵慧拿出一块点心:“叫什么名字?”
“阿年。”
程灵慧把点心扔过去。这次小乞丐接住了,却没吃。把点心往怀里一塞,扭头就跑了。
程灵慧也不在意,继续吃她的点心,看她的江景。忽见一个穿着灰白色细棉布袍子的年轻人向这边走来,望着程灵慧道:“你刚刚给自己找麻烦了知不知道?”
“什么?”程灵慧抬头,一愣:“是你。”这年轻人就是被人追杀,拿刀逼着程灵慧救命那位。只是,时间过去快两年了,程灵慧的变化太大,他认不出来了。程灵慧却还能认出他。
“你认识我?”这人一口流利的官话,一点儿江南的吴音都没有。这也是不多见的。
程灵慧急忙摇头:“认错人了。”乖乖,这人有可能是走黑道的,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那人一笑,也不追究。下巴往不远处扬了扬。程灵慧顺着方向望去。只见那个叫阿年的小乞丐去而复返,蹲在他原先蹲的地方往这边看。目光触及那年轻人,顿时瑟缩了一下。
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
程灵慧知道,这样的小乞丐能活下来,一定不是一个人。她往四处张望了一番,果然看见不远处露出几个脏兮兮的小脑袋。心下明白,这小家伙儿是要给自己玩声东击西啊。一个人在这边儿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另外几个乘机偷自己的东西。自己被这些小东西盯上,还真是惹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程灵慧光顾琢磨这几个小乞丐了,冷不防那年轻人忽然长臂一伸,把程灵慧手中的点心拿了过去。练武之人,这么轻易的被人把手上东西拿去,那是很不能容忍的。程灵慧不由就变色:“你……”
那人伸出两根干净的手指,捏起一块点心放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闭着嘴巴咀嚼。吃完了点头:“不错,狮子坊顾家的白糖酥。”
程灵慧知道他是个麻烦人物,只想快点儿远离。索性把剩下的两包点心全给了他:“全给你。”起身便要走。
等她走出快两丈远了,那人道:“你的命就值两包点心吗?”
程灵慧回头:“你什么意思?”
那人笑眯眯的看着她:“你不是找我,说要当面酬谢救命之恩吗?”
程灵慧蹭蹭又走了回来:“怎么不早说?”
那人笑道:“我在回味这白糖酥的香甜,忘了。”程灵慧要信他才怪,他明明就是故意的。
程灵慧上下打量他:“你真是漕帮的少帮主?”
那人点头,一本正经道:“如假包换。不过,要是我爹在外面有个私生子什么的,也说不定还有别的少帮主。”天底下这么正儿八经编排老子的儿子,这人也真是头一份儿了。
程灵慧忽然如释重负。救命之恩大如天,这份恩情压在她的心头,很是沉重。今天这块石头可算卸下来了。
那人笑道:“很失望吗?难道我够不上英俊潇洒?”
程灵慧乘他不备,忽然出手。
那人反应敏捷,闪身避开:“我知道了,你是因爱成恨。想要和我同归于尽。”
两人一交手,程灵慧就知道这人功夫不弱。她也不是真要和人动手,就是想让他想起自己来。当下手腕一抖,抽出了腰间的绳鞭,‘啪’的挥出一鞭:“你可还认识它?”
那人面容一僵,看看绳鞭,又看看程灵慧。看看程灵慧再看看绳鞭。许久道:“我知道了,你把你哥哥的兵器拿出来了。一定是你哥哥回家和你说起我,你动了心思,想要挟恩图报,逼迫我以身相许。”
程灵慧闻言,真想一鞭子抽花他的脸。她以为常继文是世界上最不要脸的人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不要脸的。这孩子不是脑子有病,就是自负到有病。
“被我说着了吧。”那人有些得意,又捏一块点心咬了一口。
程灵慧摇头:“你错了。这鞭子是俺的,这世上只有这一条。俺把它拿出来就是想告诉你,那次俺救了你,后来你又救了俺,咱俩两清了。”说着把绳鞭收了起来。
那人笑道:“开什么玩笑?以为我是被骗大的?我要是没猜错,你这手使鞭子的本事是跟你哥学得。”说着又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程灵慧发现,他每块点心只咬一口,再吃的时候就重新拿一块。不由说道:“你就不能一块吃完,再吃另一块吗?反正没人跟你抢。”
那人笑了笑,也不在意:“你就说我猜对了没有?”
程灵慧摇头:“俺没有哥。”五爷一辈子就收了自己一个徒弟,别说亲哥,师兄也没有一个。
那人忽然把手里的点心冲着程灵慧兜头就扔了过来。程灵慧挥手挡开。那人俯身捡起一根树枝,拧身就刺。程灵慧不敢怠慢,聚起精神接招。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程灵慧自从生了孩子之后,生活安定,衣食无忧。功夫在不知不觉间就荒废了。一天不练眼生,两不练手生,三天不练就是门外汉。
程灵慧的基本功扎实,还不至于成门外汉。可腾挪闪转之间也生硬了。那年轻人身手不俗,两人一交手。程灵慧把看家本领使出来才将将打个平手。
女子的力气从来就比男子小。时间一长,程灵慧自然就落了下风。绳鞭的鞭梢被那年轻人拽住。要是别的兵器,程灵慧就松手了,可这条绳鞭是五爷亲传下来的。她说什么也不会丢开。两个人一人拽着一头儿,僵持不下。
那年轻人比程灵慧好不了多少,脸上一副厌恶的表情道:“林娇,你不是我的对手。”
程灵慧全神贯注,注意力全在手中的绳鞭上。根本无暇听他说什么。她是个犟头,越是遇到对手越不服输。乘那人说话的时机,脚下发力,猛然把绳鞭夺了回来。
第141章 、等什么
人越在乎什么,往往受制于什么。程灵慧十分看重这条绳鞭,怕遗失了,怕损坏了,所以,绳鞭虽然是她的看见本领,可使出来不知不觉间就有了许多顾及。
和人交手时顾及太多,就犯了武家大忌。可惜五爷当初千算万算,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没算到这个。
程灵慧夺回绳鞭,再不敢用。双手一绕就把绳鞭重新缠回腰间。
两人在这边儿动手,早惊动了码头上的人们。许多人远远围观。其中就有手里拿着扁担的。程灵慧不擅长空手拳,侧身一个箭步,伸手就把其中一个力夫的扁担夺了过来。向那人道:“还打不打?”
那人手中的树枝早就被程灵慧的绳鞭抽散了,此时也是赤手空拳。见状道:“那你可别说我欺负你。”伸手一招:“拿个家伙来。”沿大运河两岸,十个码头九个是漕帮的地盘。立刻有人给他扔过来一根大棍。
武者精神,别人不仁,自己不能不义。程灵慧抱拳行个起手礼:“承让。”
那人目中颇有几分意外,同样还礼:“客气。”
程灵慧并不客气,没等他话音落地,纵身一扁担就挑了过来。程家庄都是普通老百姓,练枪法都是用家里最常见的扁担,粪叉什么的。扁担不值钱,程灵慧又用的顺手。瞬间和那人打在一起。
程家庄是个小地方,程家庄的人虽然大多数以拖脚为生,也走南闯北。可大多数都是本份人,很少有机会和外人交手。认识程家枪的人并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程家枪的精妙绝伦。
五爷传给程灵慧的绳鞭不好轻易示人,耍程家枪却没什么顾忌。茶余饭后随手找根棍子就能舞上一段。这么多年下来,程灵慧的回手枪早就练得和绳鞭不分伯仲了。
两人交手不过几个回合,程灵慧就看出来,那人的大棍使得并不顺手。她也不是来找碴的,更不是来结仇的。不过是见那人身手不凡,这里又没人认识她,动了习武之人都会有的争强好胜之心。想要和那人切磋一二。当下停了手道:“你去换趁手的家伙什,咱们再打来。”
“呵。”那人看程灵慧这样子,明显是想要斗个高下。而且身为女子,程灵慧的身手真的不弱。当下也起了兴趣。说道:“这里人多眼杂,容易分心。你要不是不怕,咱们换个地方切磋。”
程灵慧把扁担往它主人怀里一扔:“谁怕谁。你说去哪里?”
那人道:“吕家坞。”
围观的人听见这个地名,纷纷倒抽一口冷气。
程灵慧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见那些人反应,心下警觉:“在什么地方?”
那人道:“沿河而下,不过一刻钟就到。”还不忘揶揄程灵慧:“你怕了?”
程灵慧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受激,闻言道:“废什么话,走着。”
那人带着她走到大运河边,跳上一艘小艇。程灵慧跟着跳上去。她水性不好,控船的技术也不好。脚落到船上,好容易才控制住身形,不使摇摆。
那人道:“坐稳了。”拿起竹篙,一点河岸。小艇滑入大河。
白天乘小艇在大运河上航行,程灵慧还是第一次。从近处看江水滚滚,看船只来往,说不出的新鲜。
那人控船的技术很好。小艇在江面上走得平稳又飞快。顺流直下,片刻间也不知走出多少路程。不到一刻钟功夫,岸边忽现一片葱郁的高大树林。那人驾着小艇,拐进运河边的一处长满水草的狭窄河道。
程灵慧这些天都在沿河两岸找可以建仓库的地方。这个地方她也注意过。可是那中人对此地一副避之不及的惊恐样子。无论如何都不肯带程灵慧过来。程灵慧也没办法。没想到今日,误打误撞竟然到了此地。当下问道:“这里就是吕家坞?”
那人笑了笑,没有答话。
沿着河道向上,又走了一两刻钟。只见河道两岸的树木遮天蔽日。虽然是白天,可还是透出一股阴森的气息来。也就是程灵慧自幼胆大,要是换了别的女子,乍然来到这陌生阴森的地方,非吓破胆子不可。
穿过那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明显就是人工修葺的河沿出现在眼前。河沿上是一处开阔之地,像是个荒废的小码头。
那人把小艇拴在河沿下一棵碗口粗的柳树上,跳上了一直延伸到河水里的台阶。程灵慧跟着跳了上去。
沿着长满厚厚青苔的台阶上到那处荒废的小码头。码头尽处是一片葱茏的树林。杨柳居多,有别的树杂间其中。那些树木虽然没有小河沿岸的树木粗壮,可也很是高大。
树林下藤蔓盘缠,青草茵茵。程灵慧暗道:“这里倒是个建仓房的好地方。”不由看得更仔细。竟在那藤蔓之下隐约看见一段残墙。
程灵慧走近了一看,果然是一段长满青苔的矮墙。顺着这段矮墙往树林中望去,树丛中高低起伏之处竟然都是残垣断壁。心中恍然,这里先前大概是一处庄园,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荒废了。想起那中人提及此地的惊恐表情,只怕这里还有一些故事。
她也没心思和那年轻人比斗了,问道:“这里是谁家的地方?”
那年轻人笑道:“你竟然不知道?”
程灵慧摇头,又沿着人工修筑的河岸边走边看。只觉得这里真是个做仓库的好地方。
那年轻人站在一边饶有兴味的看着她:“这里可是死过很多人的。”
程灵慧乍然听见这话,不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问道:“怎么死的?”
年轻人道:“听说是烧死的。整个吕家坞,六百多口子,一夜之间都被烧死了。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程灵慧猛然想起什么:“三十年前的事?”
年轻人点头。
程灵慧又四处查看了一遍,自语道:“原来是这里。”
三十年前程灵慧还出生,江浙又和沙溪县相距甚远。按说程灵慧不会知道这里的事情。可世上就是有许多巧合。程灵慧的奶奶年轻的时候是做神婆的。在沙溪县叫做善佑。
神婆、神汉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吕家坞的大火至今是一宗悬案。在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没有答案的事件往往归于神鬼的身上。就这样口口相传,就传到了程灵慧奶奶耳朵里。
奶奶就把被无数人加工过的事,当故事讲给程灵慧听。
程灵慧小时候,经常跟着奶奶出门。诡异的事也见过不少。鬼神之事是不是确有其事,她也说不清楚。不过,什么事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别人都畏惧的事,程灵慧反而没感觉。
“你不怕?”年轻人看着程灵慧。
程灵慧道:“有什么好怕的。三十年前的那把火又不是俺放的。”
年轻人走过来:“你只管到处乱走,还比试不比试?”
比武也是需要氛围的。程灵慧本来心里还有那么一点儿棋逢对手的感觉,这会儿早被建仓库的事冲的烟消云散。说道:“什么时候比不是一样。你跟俺说说,这个地方现在是谁的?”
那人闻道:“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程灵慧也不瞒他,说道:“俺是做粮食买卖的。总要有个放粮食的地方。”
那人道:“你想在这里建粮仓?”
程灵慧道:“那也得看这里的主人肯不肯让俺占。”
那人下巴往树林方向扬了扬:“那你问鬼去吧。”
程灵慧明白了,这里是个无主之地。好多天寻求无果,想不到今日得来全不费工夫。心里高兴,说道:“可惜今天来的仓促。”说完还向林中有模有样的拱拱手:“诸位,俺想在这里建个粮仓。诸位商议商议,看能不能应允。要是应允呢,麻烦夜里给俺托个梦。”
程灵慧半真半假,说的煞有介事。那人轻笑一声:“傻样儿。”
程灵慧疑惑的望过去,觉得他说话的神情有些别扭。
“看什么看?”那人轻哂。
程灵慧一本正经道:“俺不知道你为什么想起要带俺来这个地方。不过,要是俺建粮仓的事成了。还得谢谢你。”
那人道:“你不用谢我。我带你来这里,其实是为了吓唬你的。谁知道你胆子挺大。你也别拿建粮仓当借口。说得跟真的似得。我虽然没见过你,可是对你家也不是一无所知。你家做什么买卖的,我还是清楚的很。回去吧。”说完,沿着来路下了河沿。
程灵慧对他的话莫名其妙。两人虽然不是第一次照面,但她至今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听说漕帮帮主姓张。再一想,先前被争强好胜的心思占了上峰,竟然连这小子是不是漕帮的少帮主都没搞清楚。要是这家伙藏着祸心,自己今天说不得就遇到麻烦了。
她心里暗自责备自己过于莽撞,越活越回去。小艇已经出了小河湾,沿大运河往上,从新把程灵慧送回码头。程灵慧跳上岸,那人并没有跟上来,而是站在小艇上说道:“你回去安心等着吧。”
“等什么?”程灵慧不解。
那人一笑:“你说呢?”竹篙一点,小艇已经离岸。片刻就消失在来往船只之间。
程灵慧满头雾水的往回走。忽然看见那个叫阿年的小乞丐蹲在一边儿,叫了一声:“好小子。”
第142章 、人在江湖
小乞丐一看是她,跟个受惊的兔子似得,撒腿就跑。程灵慧不过是因为找到了建粮仓的地方心里高兴,一时童心大起,想要逗那小乞丐玩玩儿。见他果然被自己吓跑,顿时‘哈哈’大笑。
她自幼被当成男孩子养大,总是记不住女子的矜持。这一笑,顿时引来路人的侧目。程灵慧也不在意,反正这里也没人认识自己。
她环视四顾,一眼看见不远处还缩着一个小脑袋。正是先前和阿年一伙儿的小家伙儿。程灵慧几步走过去,一把将他提了出来:“你怎么见了俺不跑?”
这个小乞丐比阿年瘦小很多,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样子。虽然被程灵慧提了起来,可缩手缩脚的跟个球似得。程灵慧问他,他也不说话。
程灵慧知道,这些小孩儿其实都胆子大得很。提着他走了几步,一下子把他扔到了高高的货物垛上。仰着头看他:“叫声好听的,俺就放了你。”
小乞丐瞪着一双乌黑的眼睛,毫不犹豫叫道:“大婶好。”
程灵慧本来是逗着他玩儿的,闻言一愣,想不到自己现在都成大婶了。再粗犷的女人都有一颗永远少女的心。程灵慧高涨的情绪顿时低落下来。摸出几枚铜钱扔给小乞丐,转身就走了。也不管那小乞丐怎么从货物堆上下来。
回到客栈随便吃了点东西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一闭上眼,常继文的脸就在面前晃。常继文明明比程灵慧大七岁,可那张脸就跟二十来岁时候差不多,而且比她白。她自己现在都成大婶了,他还是一朵招蜂引蝶的花。
程灵慧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也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也不知身在何方。四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她试探着叫了几声:“继文,继文……”并无半点回声。
远处忽然窜起一点火光。火苗跳了两跳,忽然冲天而起。大火照亮了半边天空,程灵慧这才看清,着火的是一座庄院。奇怪的是整个庄院只听见大火辟剥之声,不见半个奔逃的人,也不见救火的人。
程灵慧正在诧异,忽见火光猛然熄灭,但是转瞬有窜了起来。火焰变成了诡异的蓝绿色,散发这阴森之气。火光中影影绰绰,仿佛有人影走动。
程灵慧使劲瞪大眼睛往火影里看,可怎么也看不清楚。只能大叫:“起火了,还不快跑。”
火影里的人影忽然齐刷刷矮了半截。程灵慧费了好气力才看清,那些人影竟然是在向着自己这边跪拜。正跪拜着,倏忽一下,眼前的一切全不见了。
程灵慧睁开眼,才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梦。大概是白天听说了吕家坞的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屋子里漆黑一片,远远听见敲四更鼓。知道离天亮还早。闭上眼睛接着睡。
醒来后思想起梦里的情景,又觉得是冥冥中自有定数。自己要在人家地盘上建粮仓,总要认真祭奠一下。鬼神之事虽然谁也说不清真假,可总不能不敬。当下让客栈的小二去买了许多香烛纸钱,并三牲祭礼。满满的装了一大车。也不往码头去,就沿着运河岸往吕家坞去。
走到一半,车夫听说是去吕家坞,说什么也不肯前行了。程灵慧好说歹说也顶用。这在僵持,忽听路边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这可把车夫的魂儿都给吓飞了。车也不要了,转头就跑。
树林中飞身跃出一人,几个辗转腾挪落在那车夫前面,脸上戴着个狰狞的面具,说道:“我又不是妖怪,你怕什么?”说着把一锭银子扔进车夫的怀里:“这是车马钱。”
车夫不过是个普通人,哪见过高来高去的江湖人。吓得抱着银子就没命的跑。
程灵慧看着车夫跑远,向那人道:“你吓唬他干什么?”
那人把脸上的面具一掀,露出一张俊脸。两道剑眉一挑:“你怎么知道是我?”
程灵慧无语,戴张面具就能被糊弄过去的,除非是傻子。
“你还真要去吕家坞祭奠。”那人侧身坐在了车辕杆上。
程灵慧拉着缰绳坐在另一边,问道:“你怎么在这里?漕帮很闲吗?”
那人似笑非笑:“这么快就操心起家事来了?”
程灵慧觉得自己和这人讲话,那就是鸡同鸭讲。索性就不说话了。以后在这里建了粮仓,少不得和他打交道。他愿意跟着就跟着吧。
通往吕家坞的道路三十年没人走过,已经淹没在荒林之中。那些后来长起的树木,有些都一抱粗细了。程灵慧料到通往那里的路不会好走,可没想到这江南之地气候温润,十分适合树木生长。三十年时间,根本就找不到路在哪里了。
程灵慧只好转回江边去。还好那自称漕帮少帮主的一直跟着,要不然程灵慧肯定雇不到船。
到了吕家坞,两人把香烛纸钱,三牲祭礼搬上岸。程灵慧化了纸钱,嘴里念念有词,把自己的来历和目的一股脑儿说了。
那人站在一边,忽然奇怪道:“你说你叫什么?程默之?”
奶奶常说,对鬼神要常怀敬畏之心。程灵慧正在祭拜,没空理他,说完那些话,正要伏地三拜。刚刚跪下香烛忽然爆开,燃烧的纸帛也忽然熄灭。程灵慧也没在意,起身从新点上。谁知膝盖刚落地,新点上的香烛又爆了。接连几次,程灵慧暗骂那香烛店的老板黑心。一点儿敬畏心,全折腾光了,也就不磕头了。重新点燃香烛,蹲在地上把纸帛一股脑儿全堆在一起烧了。
这次,那些纸帛烧地很是欢快。一会儿功夫就烧完了。那香烛也燃烧的十分顺畅。
那人等她祭奠完了,问道:“你到底是谁?”
程灵慧道:“开州府程默之。”
那人道:“可是有个兄长?”
程灵慧恍然:“你是不是把俺人成别人了?俺可没有兄长。”
“那就是师兄。”
程灵慧道:“俺家传的武艺,也没有师兄。”
“不可能。”那人道:“我认识一个人,武功路数和你一模一样。”
程灵慧沉思,关于五爷的过往,老一辈人讳莫如深,程灵慧父亲那一辈人都说不清楚。程灵慧也没听五爷说过还有别的师兄弟。
那人道:“你要是不信,我把他约出来给你见见。”
程灵慧心里还真是有些好奇,可想起五爷就想起他的教诲。五爷常说,好奇害死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那人是谁呢,反正碍不着自己什么。她还是安心做自己营生,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好。当下摇头道:”那倒不用。“忽然想起一事:“俺还不知道怎么称呼你呢?”
那人这才想起来两人并没有通报过性命,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