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大小姐-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骨肉亲情的冷郎中,对林大小姐也是发自内心的关切,他打算今儿夜里跟林有财同住,林葱儿若是发热,招呼一声就能诊治。

    千万别!林大小姐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还指着大地锅比划浴桶的形状,那意思就是,我只要好好泡个热水澡,就不会有事儿,您回去休息……

    然后,林葱儿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来,从怀里摸出两张银票塞给冷郎中,在空中比划二层楼的形象。

    用这笔钱把二层楼盖起来,就可以热热闹闹全住到一起了,冷郎中也搬进去。

    “这钱尽够了,我琢磨着,把后院起大些,蒸馏酒的家什还得安装在咱这边,歇马亭那边,恐怕以后要跟李氏宗族起争议。”

    这样确实更保险,按照大圣王朝的风俗,李青林老帅哥膝下无子,死后家产要留给族里的,谁知道到时候还值不值得继续合作下去?

    林洼村则不同,这里有林葱儿的根儿,父老乡亲总得给几分薄面,何况还有大牛来福俩兄弟?

    林家人齐齐点头,冷郎中揣到怀里银票:“明儿小闺女要是没问题,我就再去县城一趟,找两个能起二层楼的泥瓦匠。”

    尽管二层楼计划始终没正式启动,林大小姐为此却勾勒了好几张图纸,只等工匠找到了,再做合适的修改。

    老闷葫芦回了一趟自己的卧室,抱了个钱匣子出来,两张二十两的银票,几个散碎的银块儿。

    这就是近段时间来父子三个挣下的所有家当,一拿出来,大牛兄跟小来福的脸上就有了满足的光彩。

    林葱儿摆手摇头,冷郎中也说:“有这三百两银票,够用了,你们且收着这些周转。”

    林家父子三个却齐齐不同意,来福脆生生的说:“给姐姐,接头发……”

    “噗——”,冷郎中第一个喷笑了,第一眼看到小闺女变成了个“秃尼姑”时,他也被吓了一跳,但是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蹊跷。

    “所谓‘壮士断腕’,形同于小闺女割发引火之举,大丈夫做事,就应该不拘小节,当机立断,手腕尚且可以割断,何况头发?小老儿如今看小闺女,头发短了更精神。”

    知音啊!林大小姐的鼻子又酸了,可惜,冷郎中这样深奥的道理,林家父子不一定能听得懂。

    你也太小瞧人了吧?你听听,大牛兄向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家开口就问:“师傅,你是说,葱儿的头发是自己割断的,用来点火?”

    “傻小子!不然呢?难道山里的野兽不吃人肉专啃头发?”

    冷郎中对待大牛向来严厉。

    大牛还挺习惯这种严厉,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咱们找葱儿的时候,看到的火光,就是头发烧起来的!”

    大牛兄用着那样崇拜敬佩的目光看向林葱儿,大小姐都羞愧了呢。

    “葱儿,你这脑子,是怎么想出来用头发引火的?”

    来福也跟着表达孺慕之情:“姐姐最棒!姐姐最聪明!”

    好吧,从此以后,这头短发就不但不会被家人诟病,并且,还将成为林大小姐的骄傲,被兄弟们景仰的丰碑!

    大地锅中的热水开始沸腾了,小来福接收到了来自冷郎中的一份教导。

    “壮士断腕,是什么意思?”

    “是指勇士的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丈夫做事,一定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林大小姐想起了自己刚刚制定的“小神童培训计划”,就当,现在开始了吧!

    杨茉莉主仆三个熄灯休息了,林葱儿好好泡了个热水澡,有几次差点儿睡着儿,大牛带着来福隔一会儿敲敲窗户,才算顺利完成沐浴任务。

    也许是兄弟两个商量了什么,当林葱儿开门让大牛倒水的时候,小来福抱着自己的枕头,脸蛋红红的说:“我跟姐姐睡……”。

    难为三岁的娃儿,跟着大人们熬到了这个时辰,林大小姐心里软的一塌糊涂,给小家伙铺好了被褥,自己才很不习惯的躺到了外侧。

    她真的很不习惯跟别人同塌而眠,上次杨茉莉赖在这里,林葱儿就没睡好。

    好在这次是真累了,朦朦胧胧间,感觉到一只小手放在自己额头上,反复的放了几次,然后,身边的小人儿又躺了回去。

    这是强撑着没睡,担心自己发热吧?

    林葱儿转过身子,伸手给小孩儿掖了掖被子。

    姐弟两个这一通睡,可就难醒了,林有财跟大牛今天都没收拾去县城摆摊儿,做好了饭就开始等,杨茉莉主仆三个都把肚子填饱了,姐弟俩的屋里还没动静。

    皮脸从林有财的屋里窜出来,它倒是机灵,昨夜里连酒都没喝,就躲到林有财的炕上补觉儿去了,那屋最肃静嘛!

    这是昨夜救援工作的大功臣呢,红儿前来招呼大牛兄把蒸馏酒搬回来,皮脸“嗖”一声就跃上了大牛兄的肩膀,嘴里“叽叽”乱叫。

    大牛应诺:“今儿晚饭准你多喝一杯酒。”

    “叽叽叽叽”,皮脸继续抓耳挠腮的叫。

    “那——多喝两杯?”

    “叽叽”,皮脸欢天喜地。

    杨茉莉看得双眼冒星星,合着双掌惊叹:“它会数数儿!”

    大牛兄笑起来,一边跟着红儿往外走,一边泄密:“皮脸能数到三……”

    “叽叽”,松鼠猴很骄傲的翘尾巴,暴露出……猴屁屁……

    “嘻嘻——真可爱!”香兰跟着主子赞叹不已,本来心里暗暗抱怨这家的卫生条件太差的香草,也跟着笑了。

    卫生条件确实很差,林大小姐的新房计划里有这个环节,按她的设计,接近前世的卫生间盥洗室,所以,首先要考虑排水问题。

    此刻的林大小姐,就在睡梦中琢磨那些管道呢,被外面的说笑声惊醒,本想起身,又发现肚子上搁了两条腿,小来福的脑袋却不在枕头上。说实话有点儿担惊受怕,原本热闹的评论区,忽然就安静了,因为上架的缘故吗?情人节刚过就不爱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发型是个问题

    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福偷偷让全身转了个九十度角,这会儿依旧睡得香甜。

    林大小姐蹑手蹑脚下炕穿鞋,忍不住用手反复去摸后脑勺儿,猛不丁去掉了三千青丝,轻松的都不习惯了呢。

    屋里有靶镜,尽管模糊,也能瞧清楚头发的轮廓,果真,惨不忍睹。

    这得修剪修剪才有样儿啊!

    林大小姐为难了,到哪里找合格的理发师,来补救自己的“秃尼姑”发型呢?这门技术她是真没学过,学过也没办法自己整理后脑勺。

    想剃个精短的毛寸头,简直难如登天。

    先出来洗漱吧,老闷葫芦见到闺女安然无恙,才算松了一口气。

    “没发热?”

    “没有……”,林大小姐能够发出声音了,只是嘶哑的厉害。

    “洗了脸赶紧吃饭,在锅里温着呢。”老闷葫芦放下了心,背着手去后院看望鸡群与母羊。

    杨茉莉捂着嘴巴围着林葱儿打转,俩丫鬟去灶房帮忙拾掇饭菜,林大小姐慢吞吞洗漱完毕,嘶哑的问:“看够了没有?一会儿,罚你给我把头发剪齐了。”

    “还要剪?”杨茉莉的眼珠子瞪成铃铛大小,“葱师傅,这都没法儿看了,您再剪,就得直接当姑子去了。”

    头发长见识短了吧?林葱儿翻白眼儿,用脚尖在地上勾画了一个“童花头”的内外轮廓,她考虑过了,旁的发型,更没人驾驭得了,上齐下齐的“童花头”,应该难度最低。

    “这……能行吗?”杨茉莉蹲到地上琢磨那个可爱的发型,嘴里嘀嘀咕咕。

    林葱儿简单填饱了肚子,洗碗的活儿被香兰香草包下来了,她乐得轻松,在枣树下安排大牛兄去县衙送酒。

    “来福,留在家,你,跟爹,出摊儿……”。

    还有呢,“买糖买大瓷罐……”。

    冷郎中也过来了,给林大小姐把了脉,证明没有问题,身子骨好得很。

    正好,三个人做伴儿去县城,冷郎中还要找工匠盖房。

    这个时辰赶过去,还能赶上集市口的人流高峰期。

    林有财临走前唇角翕翕,被冷郎中拉去了牛车上。

    看着距离院门远了,冷郎中才笑道:“兄弟,你这个闺女通透的很,昨儿个刚被吓了一下,这几天保准儿不会上山了。”

    他没说出口的是,过上几天,好了伤疤忘了疼,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家里一开始盖房子,林葱儿哪里还会有时间往山上跑?

    迎面来了一辆马车,两匹高头大马后面,坐着乐滋滋的马车夫阿安,昨儿个赶回县城虽然饿着肚子,但是为小姐给闺蜜送信,得了不少赏钱,今儿一早儿又去各家取回信,荷包又满了一回,嘿嘿……

    看到林大牛三人,阿安热情的打招呼:“大牛哥,林爷冷爷,出摊儿去啊?”

    冷郎中是习惯了被尊称为“爷”的,可是林有财不习惯啊,被人叫“林老掌柜”还扭捏的厉害呢,何况是“林爷”?

    “嗯呢,我们还要去县衙送酒。”

    林大牛高声答应着,牛车马车交错而过。

    冷郎中在劝解脸红脖子粗的林有财:“以后被人尊敬的日子还有的是呢,你看看你这三个儿女,个顶个的聪明孝顺,别说是‘林爷’,我估摸着啊,到明年,寿安县城的人都得尊称你个‘林老爷’!”

    “那可不敢,万万不敢想……”,林有财是真心谦虚,就目前的生活状态,每天都有银钱进账,远远超过家里的田地收成,他已经满足的不要不要的了。

    可是大儿子不这样看,大牛同学抖一记牛鞭,响亮的宣告:“等咱家的二层楼盖起来了,给爹给师傅一人做一身翻毛儿的大皮袄,再用金子打两根旱烟枪,天天儿站村口跟人侃大山。”

    “臭小子!哈哈哈……”,两个长辈被大牛描绘的那副恶俗的画面给逗笑了,冷郎中隔空弹了大牛一个“脑嘣儿”。

    今天没带着小来福,冷郎中有时机谈一谈齐氏的问题。

    “有财兄弟,你到底是咋想滴?齐氏还是常到摊子上去吧?”

    拉面摊儿摆在集市门口,齐氏确实隔三差五的就遛逛一遭儿,林有财跟大牛不好意思跟她起争执,来福又喜欢这样跟亲娘常见面,事情可不就越发的不好说了么?

    “听说,齐氏的娘家嫂子想把她再嫁出去,可是带着个宋香儿,不好找富贵人家。”林大牛瓮声瓮气的接了话茬儿。

    那一家子人,都指望着靠嫁人享清福,又想人家有钱又想啥活儿都不干,老的小的确实不容易出嫁。

    “宋香儿那丫头也不是个好缠的,有财兄弟啊,你要是再被猪油蒙了心,又把那母女俩接回家里来,这日子可没法儿往下过了。”

    冷郎中是站在林葱儿跟林大牛的角度上看待这件事的,自然,逮着机会就要给林有财敲边鼓。

    “那不能哩!”老闷葫芦的黑脸更红了。

    齐氏确实存了回来的心吧?上次还塞给来福两双鞋子,一双是来福的尺寸,一双是林有财的。

    那鞋子林有财可不敢穿,又不敢当面退给齐氏,又怕被闺女看到了,藏在牛车车板夹缝里,天天跟怀里揣着个兔子似的不安心,最后,偷偷摸摸去找,发现无影无踪了,猜测是被牛车颠簸掉了,这才一颗心落了地。

    必须承认,老闷葫芦纵使性情比早先蜕变了很多,但是,在拒绝人这方面,还是差强人意。

    但是,这也仅限于没有金钱纠葛的事情上,一旦触动到老闷葫芦的荷包,那还得另说。

    如今的闷葫芦负责掌管父子三人的银子,跟从前的麻木不仁状态可大不相同。

    那银子,是一个一个铜板攒起来的,是给三个孩子盖一座豪华漂亮的二层楼用的,任何外人想划拉出去了,都坚决不能同意。

    这个外人的范畴,很不幸,也包括齐氏。

    被包括进去的齐氏尚且不自知,今儿一大早儿她就带着宋香儿从娘家出来了,因为太郁闷了嘛,久居娘家的妇人,怎么可能受到嫂子们的热烈欢迎?

 第一百九十五章齐氏赊账1

    母女两个肚子里都憋着一口恶气,结果赶到集市口还没看到林家父子三个,按照往常的习惯,那三个“挣钱迷”早开始煮面招呼顾客了。

    百无聊赖的俩人顺势去集市里面逛逛,托了小来福的福,有不少小商贩认识齐氏,那家子闷葫芦出身嘛,根本没想起来或者没好意思把自己家里的情况告诉过别人,这些别人对于小来福的聪慧会算账又都稀奇的很,自然,对于这位经常刷个脸露一面的“来福娘”,印象还不错。

    “来福娘要看着喜欢,尽管拿去用,回头我跟小来福算账。”

    做买卖的,个个恨不能把自家的货早早推销出去。

    “来福娘要鸡蛋不?你们家现在可发达,上次来了个卖鸭蛋的,全被你家闺女包圆儿了,听说以后尽管往家里送呢。”

    宋香儿的脸色便狰狞了起来,凭什么那个处处不如自己的傻大葱爱买什么买什么啊?反正商贩说了,找来福算账,叫他孝顺孝顺亲娘亲姐姐,也没什么不对的!

    “娘,那就多要些呗,咱们的伙食也改善改善。”

    齐氏也心动了,拎一篮子鸡蛋回去,嫂子们肯定就能给个笑脸儿,再说了,自己和宋香儿最近都瘦了,应该补一补。

    不用自己出钱来采购东西,可真舒坦啊!

    集市内外哪家没在门口吃过拉面啊?那林家人憨厚实诚,不可能欠钱不给,来福娘来买东西啊,随便拿!

    甚至,距离集市口稍远的一家银铺,伙计也认得齐氏,已经拿东西拿到手软的母女两个,本想一人添置一套银首饰的,掌柜的没同意,只根据林有财父子的大致财力,赊出去两对银丁香耳钉。

    还要签字画押留下凭据,不认字,摁手印。

    齐氏母女这才有些慌乱了,没有继续下去赊欠行动,急火火雇了辆牛车,仓皇赶回了齐家坝子。

    “给他生了个好儿子呢,哼,拿他这点子东西,还算便宜了他们!”

    “甭担心,就那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的泥腿子,肯定闷头认下这些账。”

    母女两个互相劝慰着,劝着劝着,就不觉得心虚了。

    反而,还觉得很不够,很是便宜了林家人……

    老闷葫芦一行三个终于来到了集市口,冷郎中忙自己的任务去,父子两个抓紧摆摊升火,跟来往的人打招呼。

    “小来福怎么没来啊?”打招呼的人都很关心那个聪明的小娃娃。

    “娃儿小,困觉儿呢,今儿叫他在家多睡一会儿。”老闷葫芦回答,手底下不停劳作。

    还好,起初一切顺利,拉面也开始煮了,大牛眼前的竹筐子里,铺了一层铜板。

    最先给齐氏赊鸡蛋的小商贩,第一个揭开了讨账的序幕。

    “今儿多亏来福娘照顾生意,这不,两篮子鸡蛋早早的卖完了。”

    “许婶儿会做买卖哩!”

    林大牛没当回事儿,他煮着面呢,锅里“咕嘟咕嘟”响,来福娘那个名字给忽略过去了。

    要钱的问题可不能忽略,这位许婶儿把空空的鸡蛋篮子举起来晃一晃,说道:“婶儿给你们个赔钱价儿,一篮子鸡蛋,只收一两银子。”

    这话说的音量高亢,底气充沛,一下子,俩闷葫芦都愣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们——不买鸡蛋,家里母鸡还有二十多只呢。”林大牛扫一眼许婶儿的空篮子,一头雾水。

    许婶儿的声音又拔高了好几度:“你们这一家子,还没对头儿呢吧?来福娘可没说你家养着那么多只母鸡下蛋,早上提走了一篮子鸡蛋,叫我跟你们算账。”

    “轰——”,林家父子瞬间懵逼了。

    “谁?你说是谁?”

    “你媳妇,来福娘啊?就经常在你们摊子上照应来福的那个,我们大家伙都认识,你可别想赖账!”

    林有财彻底傻眼,嘴里结结巴巴,被一群看热闹的围着议论着,根本就听不清楚他在说啥。

    多少人劝过他跟齐氏要断就断利索,可是他总想着那是来福的亲娘,当面撵人不合适……

    林大牛看向佝偻着后背傻呆呆的亲爹,心里也是难过,他本来打算暂时替齐氏付了鸡蛋的钱的,可是,昨夜里林有财把所有银两都给妹妹筹备盖房了,这刚出摊儿,铜板的数量还不够。

    “许婶儿,我们今儿没带银子,你等再卖一阵子的……”。

    到这个时候,父子两个还抱着侥幸心里,认为大肆渲染自家的丑事很丢人,最好不说出去。

    可惜,现实总是要来打脸的,经过集市口卖鸡蛋的许婶儿这么一咋呼,风一样的速度就传开了。

    赊账有风险啊!

    卖布的,来了。

    卖麦芽糖的,来了。

    卖腊肉的,来了。

    卖针头线脑绣花用品的,来了。

    ……

    这些还都不算重磅炮弹,银铺的小伙计,才算呢!

    感谢掌柜的慧眼如炬吧,没赊出去两套银首饰,两副银丁香,要价二两银子,因为常喝拉面关系熟,零头抹掉了。

    今儿的拉面摊子,没办法继续做买卖了。

    林有财乌青着脸愤怒的跳脚,嘶吼的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

    尽管齐氏赊欠的账目不算巨额,老闷葫芦也接受不了,谁从他手里挖钱,都不行!

    “那个来福娘是从村里撵出去的!跟我们家没关系!”

    你说没关系就没关系啊?被赊欠了银子的商贩们可不同意。

    “三不五时就在你们家摊子上转悠,你那时候怎么不说跟你们没关系?看你们父子模样憨厚,竟然想出这样的法子赖账?”

    林大牛脑门上青筋直跳,这样下去真不行,这份银子也不能付,齐氏尝到了甜头儿,肯定还有下次下下次!

    “各位大叔大婶儿小兄弟,我林大牛对天发誓,说的话都是真的,来福娘不是我的娘,现在也不是我爹的媳妇……”。

    谁要听你们家的糟心事儿?想赖账,门儿都没有!

    摊子上的锅都被掀了,碗盘也飞了,桌凳,也被人拿走了。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啊,人群一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第一百九十六章齐氏赊账2

    林有财是炮火集中地,林大牛抱着竹筐子去捍卫牛车,车上面还有要送县衙去的“一品香”美酒呢,十坛子,被砸了被偷了可真要了命……

    集市中心的衙差,终于赶到了。

    平常交的税,没白交;送的礼,没白送。

    林有财被带进衙差办公的屋里,跟十几个被赊欠了货款的正主面对面,终于,不得不,把自家的前事一桩桩一件件,血泪控诉出来。

    就好像站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扒衣裳,扒完了还得揭脸皮,一层一层生生往下揭,直到露出血肉来。

    卖鸡蛋的许婶儿还是第一个跳出来发言:“林家兄弟,你要是早说明白来福娘是这么个人,我们说什么也不会给她骗走东西,要不是你们随便她在摊子上转悠,我们也不会认定你们还是一家人!”

    林有财早就觉得无地自容,闻言立刻伸手,“啪啪”狠抽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局面,一下子,被定住了。

    本来还要持续攻击这个老糊涂的商贩,都要不好意思穷追猛打了。

    但是,欠钱总得有人还啊!难不成让商贩们自己花时间花气力找去齐坝子讨债?

    好在有万能的衙差在,也愿意帮林有财一把,前段时间吃的肉干儿,味儿还没忘呢。

    但是,还有点小问题得公事公办。

    “林有财也是有责任的,这样吧,我们派人去齐坝子把大家的货或者钱要回来,衙差的费用林有财出。”

    老闷葫芦点头答应,商贩们也觉得这法子可行,自己不用搭钱搭人力,把东西要回来也不算赔本儿。

    衙差一一记录大家的损失,又嘱咐了几句遇到类似情况可别再让人赊欠了……

    老闷葫芦佝偻着腰背,捂着微肿的脸颊走出集市,闹了这么一出儿,依然热闹的集市上,好多人在对他指指点点,目光里有的是同情,有的是鄙视,有的是讥笑。

    齐氏,彻底成为一桩耻辱,一桩老葫芦的人生中,最大的耻辱。

    林有财的每一步,都走得艰难,那些讥笑那些指点利箭一样扎他的心窝子,他再次审视自己的人生,剖析自己的劣性,他终于真正明白,懦弱的男人,有多么可耻……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性格买单,早晚,都避不过。

    拉面摊子上,剩下两个铁皮炉、一只沾了泥土的铁锅,一辆空荡荡的童车。

    林大牛在弯身清扫地上的碎瓷碗,这是他的习惯,从最早的,在学堂门口卖煮玉米棒子开始养成的。

    “爹,咱先去县衙送酒吧,明儿再来出摊儿。”

    没有抱怨没有指责,大儿子甚至没对藏在牛车上的那双鞋提过异议。

    老闷葫芦啥都没说,默默地搬运童车到牛车上,父子两个赶着牛车离开了集市口,离开了指指点点的人群。

    “爹,你要是愿意给齐氏还账,那……也依着你。”

    十几两银子的债务,现在能支付得起,尽管,大牛这心里也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但是,看见亲爹愁苦成这样,脸颊上还红肿着,当儿子的,不忍心。

    老闷葫芦还是不说话,他的眼睛是直的,直直的,盯着黄牛后臀上的一块儿黄毛儿。

    曾经的林有财,就是这样不喜欢,不擅长说话的。

    大牛心里沉重,来到县衙还是挂上了一抹笑,跟守门的衙差说一声找师爷送酒,很快,一个穿长袍头顶个师爷帽的中年男人,从里面走出来,守门的衙差恭恭敬敬叫一声“杨师爷”。

    这位师爷跟县太老爷一个姓氏呢,林大牛跟着施礼称呼。

    “跟上次阿安送来的那坛是同样的酒吧?”师爷问。

    “嗯呐。”林大牛谨慎的回答,这样的时刻,林有财向来是不接话的,何况今日。

    “林洼村,林葱儿所酿的酒?”师爷再次确定。

    “嗯呐。”

    “搬进去!”师爷一挥手,看门的两个衙差立刻行动起来。

    “小姐在你家还好吧?”师爷又问。

    “嗯呐,都好,阿安今儿个也回去了。”

    杨师爷的脸上露出笑意来,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并一张白宣纸,一个指印盒,里面红彤彤的朱砂样的东西。

    杨师爷指指纸张的一角道:“不认得字不要紧,摁个收钱的手印。”

    大概这酒钱要从县衙的账面上走,林大牛接过白宣纸,认真打量。

    “纹银一百三十两,购寿安名酒‘一品香’十坛……”,他连猜带蒙的念了出来,倒很是惊了杨师爷一下。

    这样子从肤色从穿着上怎么看都是标准的庄稼汉子,能认字的,可是极少的。

    “你认字?那拿笔墨来,签个名字就好。”

    林大牛连连摆手,黑脸膛红了,很是不好意思的说:“能认得几个字,写不好。”

    还是摁手印方便,妹妹说过,认了字,最起码不会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会写不会写,写的好看不好看,没关系。

    林洼村村东头林氏家规第一条:林葱儿说的话,总是对的。

    第二条……对不起,没有第二条。

    所以,林大小姐认字,轻易不写字,林大牛认字,坚决不写字……

    只要别耽误了小来福,就好。

    现在可真耽误不了了,杨茉莉来了,小来福同学的培训工作,县令小姐承担了一部分。

    “换我写!”杨小姐实在看不过眼,林葱儿想教给林来福三百个字,才写到第二张,就被无情的嫌弃了。

    “你瞧瞧这一个,狗爬似的!”杨茉莉嘴巴也够毒的,小来福在一旁听得“咯咯”笑。

    “这一张,哎呀喂,蚂蚁军团啊……”!

    好吧,受够了嘲讽的林葱儿,还有别的本事呢,讲故事,然后让来福复述,锻炼口头作文的能力。

    第一个,“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看到一个细长口大肚子的瓶子,瓶子里装了一半水,乌鸦的嘴巴够不到……”。

    终于成功扳回一局,莫说小来福听得津津有味儿,杨茉莉跟俩丫鬟,再带一个马车夫阿安,全支棱着耳朵呢。

    轮到小来福复述的环节,大家伙笑成一团,因为小孩子说话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开头一句结尾一句,两句话把故事讲完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多收了三个学生

    林大小姐还有一项本领,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么惊世骇俗,为了培养来福讲故事的顺序,“唰唰”几笔,画了几张“乌鸦喝水”图画,标上“1、2、3、4”阿拉伯数字。

    小来福是能看明白的,早先教数数儿就用的阿拉伯数字嘛。

    可是杨茉莉不懂啊,一个劲儿的追问这是什么东西……

    林大小姐的被崇拜值,加分啦!

    目不识丁的阿安跟香兰香草,个个双眼冒红星星,跟着林葱儿这个乡下丫头,竟然很轻松学会认字了,还知道了“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学生,增添了三个;先生,增添了一个。

    杨茉莉完全忘记了自己来林洼村的最初目的,快两天了没摸一下双节棍,倒是玩的特别“嗨”,又写又画比林葱儿的热情度都高。

    葱师傅是个奇人啊!就连杨茉莉这位县令家的大小姐都头疼的作诗,也是张口就来。

    伴随着小来福的童声稚气,杨家主仆四人,也有意识无意识的,背过了四首诗,简单的,五绝,也很棒的啊!

    阿安今儿个勤快的厉害,什么活儿都抢着去干,嘴里还一直嘟嘟囔囔的,手里也比比划划,老天爷,他也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安排来福的课程,林葱儿总是兴之所至,既然家里多了几个人,认字的内容就加了大家的名字,香兰香草都要感动的哭了。

    尽管条件简陋,在林洼村日子可过得舒心,听故事认字写字,林葱儿还在灶房指点做饭的技巧,对待他们总是很平等的态度……

    小姐也是真心高兴的,杨茉莉一整天笑的比在县衙后院一个月笑的都多,她也跟着在灶房凑热闹,抢着往铁锅沿儿上贴饼子。

    但只一样,说好的今天要给林葱儿修剪头发,杨小姐迟迟没有勇气,下不去手。

    “来福的课程安排完毕,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了。”

    葱师傅下了最后通牒,只能指望杨小姐了,那俩丫鬟一听下剪刀剪头发,就抱着头往外跑,又不是剪你们的,至于吗?

    “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