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大小姐-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去后院转转就走了,你先休息,明儿我再来。”大家闺秀的时间不属于自己自由支配,在外面留饭都需要跟家里报备,更别提留宿了。

    “好。明儿你来,咱们接着聊聊你找如意郎君的事儿。”林老大暧昧的笑着说。

    瘦下来了,也收完了孝,婚事必须提到日程上来,看李丹丹羞得发红的脸蛋,可以推测出应该是有了意中人的阶段。

    实在是忙,旅途劳顿,百废待兴,姊妹两个还没详谈这个话题呢。

    就剩这一个没解决终身大事了,当老大的既然来到身边,必须加把劲儿出把力不是?

    李丹丹离开了,林葱儿又安排了一个军卒出门去采购各式菜种子,其余人全部负责除草,后院校场附近有一口深井,打水上来浇灌花园子。

    华嬷嬷小睡了一会儿,再出来的时候,林葱儿已经亲自在灶房忙碌了,婆子丫鬟们在旁边打下手,她要做红烧肉,做了好大一锅,香气能传出二里地。

    新买来又刷洗干净的食盒和磁盘,盛放上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块儿,再撒几片香菜做点缀。

    将军夫人亲自下厨,还做了一份鲜辣水煮鱼片,也装进食盒,摆满了灶房案几。

    这是给多少人送饭啊?

    林葱儿摘下围裙,布置军卒外送“外卖”买家,柳树巷胡同内五个邻居,再加上皇宫内院的十八公主,李丹丹家的“学士府”,官驿里的杨县令,甚至包括两个曾经到过寿安县城颁旨的太监。

    当然,太监们的食盒要略小些,菜品也只送一样,跟十八公主区分开来。

    说好的要夹着尾巴做人,还要多抱几根粗大腿,现在就开始做吧,别害羞,别扭捏,别清高……

    华嬷嬷非常满意这种接地气的表现,她就是从深宫里出来的,了解往里面送东西的套路,细细叮嘱了军卒,目送马车离开。

    “估摸着,很快,万岁爷还得有旨意。”华嬷嬷说。

    林葱儿不在乎这事儿,反正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皇帝老人家不喜欢秦立生,更不会喜欢秦立生的夫人——长在乡野的一颗大葱,所以,不指望被额外宽待,别专门欺负就万幸了。

    新来的邻居亲手做的两道菜品,在各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本来呢,没有男人在家的妇人,都习惯了藏头缩尾憋在院子里,胡同里新进了什么人,暗戳戳打听打听就行了,基本上不会第一天就交往起来。

    现在,林葱儿来了,这丫生来就是破坏秩序的种儿,一入住就开始执行“敦亲睦邻”政策,像一枚石子,投入深不见底的水潭,激起几朵水花儿。

    食盒很快回来了四个,两个空空如也,两个还是装着俩瓷盘,只不过内容换成其它菜品。还有个深不可测的武侯府,门房直接留下了食盒。

    相同之处就是,都没见人回访。

    一直到掌灯时分,将军府的军卒们全数儿回来了,正围着各自的餐桌热热闹闹聊天儿喝酒,院门被拍响,来客人了。

    这可是新居迎来的第一个访客,意义非常重大。

    俩军卒举着火把随侍左右,林葱儿亲自出迎,必须给这个面子啊,因为前来的竟然是位老人家,棉布短打扮,软底布鞋,花白头发上别着一根乌黑木簪。

    这就是个庄户人家的装扮,可是,没人敢小看,人家身上自带一股子气势。

    这老人走路带风,双臂摆动有力,目视前方脖子都是直的挺的,不需要解释,这是军人出身无疑。

    林葱儿打量完老汉,老汉也扫视了一下女主人,眼神里透出了些许的不屑,扬着下巴问道:“你就是秦小子新娶的夫人?怎么弱鸡一样?风一吹就能跑吧?”

    这说的是什么话啊!敢情儿您不是前来“敦亲睦邻”的,您是来挑事儿的!

    林葱儿圆眼睛一瞪,回答道:“就是我,不服?来战?”

    不服,来战!

    将军夫人这是把刚刚许诺的夹起尾巴做人和多抱几根粗大腿给忘记了吧?两句话就惹起暴脾气了?

    老汉个子高,居高临下的眼神更不屑了,从唇齿间溢出一声冷笑:“毛丫头,还来战,老夫一根手指头就能戳倒……”。

    他话没说完,林葱儿扬声对后面喊:“春花,取我的棍来!”

    “你……毛丫头还有棍子?”简直耸人听闻,老爷子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下热闹了,吃饭的全部跑出来,又被女主人摆手撵到后院校场去,正好嘛,场地宽敞,适合小战一场,松松筋骨。

    冷郎中胡子一撅一撅的,站在华嬷嬷身边做讲解员,华嬷嬷是个武盲嘛,见到干闺女在灯笼火把的映照下蹲身起势,双截棍之间的铁环熠熠生辉,还骄傲的不行,觉得肯定要赢了。

    冷郎中却说:“葱丫头打不过他。”

    滚犊子的吧,华嬷嬷都想学着林葱儿的口气骂上一句,怎么长别人威风灭自家志气呢?明明咱有武器,他没有。

 第四百六十九章老客来

    只能说,华嬷嬷是真的看走了眼,不但是看谁胜谁负看错了,在京城呆了许多年,竟然都没认出这位老汉是哪一尊神。

    敢一张口就叫秦立生“秦小子”的,身份能低了吗?

    满心以为干闺女用棍子跟平民老汉对打,肯定稳赢呢还。

    老汉来了兴致,林葱儿又有心显摆一下自家的双截棍,话说得有许久没松松筋骨了吧?看这老汉是有本事的,也不需要藏私,全力使出来就行。

    “嘿嘿哈哈……”,将军夫人就差唱着歌伴奏了,双截棍“飕飕”迎面砸到老汉眼前。

    老汉上半身往后一仰,避过棍子锋头,大手向前一捞,竟然是要徒手夺棍的姿势。

    林葱儿迅疾跳开,棍子在身后一个回旋,再出手,攻击的是老汉的下三盘,这下可没办法抢棍子了吧?

    老汉抬脚后跳,眼睛里熠熠生辉,闪出无限兴味儿,嘴里还叨念:“毛丫头,这还有点儿意思……”。

    林葱儿的剽悍劲儿被激发出来了,她的双截棍本领跟训练有素的老汉在实战中确实算不得高超,但是她能发狠儿,打起架来不服输,一招接着一招,热汗频频头发散乱都浑然不觉。

    这才是酣畅淋漓的打法儿,老汉手掌刚刚握上双截棍棍头儿,小腿肚上就被踢了,紧接着一个乌压压的头顶猛冲上来,直接去撞老汉的腹部……

    “这是什么棍法?”老汉松开了棍子头儿,“哇呀”怪叫着往后退。

    这得算是双节棍法跟“泼妇打架法”相结合的新招数。

    而且人家明明露出败相了,照旧威武不屈继续缠斗,双截棍只要没被彻底抢走,就玩了命儿的在三百六十五度角抽向对手。

    老汉到底是收着手呢,还是真的年纪大了气力不济?反正到最后扬声叫停的是他。

    “毛……毛丫头不打了!刚刚吃的几块儿红烧肉还没过夜,就得被你打不出滋味儿来啦!”

    难不成红烧肉吞到了肚子里,还能一宿儿香着嘴巴不成?

    冷郎中赶紧借此机会递梯子:“小闺女住手!”

    一时着急,把从前常用的昵称也喊出来了。

    林葱儿的双截棍在空中挽出一个棍花儿,利利索索背在了身后,保持着前腿弓后腿蹬,左臂半弯挡在身前,右手执棍与耳部同齐的姿势。

    没见识过双节棍棍法的古人,还真的能被这个姿势糊弄住,反正首次看到将军夫人发威的军卒们,竞相叫起好来。

    华嬷嬷也牛气哄哄的对冷郎中低声说:“这不就是咱家赢了?”

    冷郎中撇撇嘴,声音压得更低:“人家是让着咱呢,没使全力。”

    那边厢林大小姐也不甘心的说了一句:“虽然您留了手,但是,要真打起来,我这棍子肯定也能砸您一个乌眼青!”

    “好好好!”老汉朗声大笑,拍拍肚皮说,“秦小子家里的,等哪天老夫肚子里油水吃腻歪了,再来找你消食儿!”

    肯跟他这么拼命对打的人,实在太少。

    林葱儿把棍子丢给身后的军卒,抬胳膊胡乱把发髻重新一挽,迅疾扎成一个被华嬷嬷深恶痛绝过的“丸子头”,这才跟老汉正式叙谈。

    “这位……大伯,是哪家邻居?”

    琢磨半晌儿才吐出来个“大伯”的称呼,辈分不好论啊。

    能说出刚才吃过“红烧肉”的话,证明乃是被自己送过美食的邻居。

    暗戳戳的,林大小姐心里也有了猜测。

    果然,老汉抬手一指前方左侧:“毛丫头,咱住对门儿。”

    那叫什么对门啊?林葱儿不由得翻翻白眼珠子,您老人家占据了柳树巷胡同多半条街,宅子得有秦将军府的三倍,要论起对门来,您跟四家对门儿!

    华嬷嬷低呼一声:“武侯府?”

    老汉接着自我介绍:“照规矩来,毛丫头当得叫我一声‘陆伯’,老夫跟你公公有点儿交情。”

    陆武侯!老侯爷!

    第一个“敦亲睦邻”政策的呼应者,很不错。

    一老一少迅速聊到了一起,话题跳跃度很大,一会儿是“红烧肉”,一会儿是“水煮鱼”,一会儿是“双截棍”……

    “陆伯你喜欢我家的口味儿啊,那正好,住的这么近,您天天过来吃饭我都欢迎。明儿咱吃‘酱肘子’怎么样?”

    林大小姐在“吃”之一途上就是一朵盛开的奇葩,你还没吃,光听她眼放贼光的讲述一遍,就能垂涎三尺。

    只有“真爱”,才能让眼睛放出那样的光彩来,才能描述出那样极致的效果来。

    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陆武侯一脸纠结,无奈跺脚道:“那不行!夫人有命令,不能在外面贪嘴。”

    “哇……”,惊掉一地眼珠子。

    陆武侯惧内?

    在场诸人只有华嬷嬷一脸早知道的神情,她原先在深宫里是听说过陆武侯的英名的,宫里女人多无聊,喜欢谈论些官员轶事,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陆武侯惧内的故事,初见时华嬷嬷没把老汉跟惧内的武侯联系起来。

    跟众人的反应截然不同的还有一个人呢,将军夫人呗。

    林葱儿双掌一拍,称赞道:“怪不得您一大把年纪了身子骨还这般健硕,敢情儿后面有个贤内助啊,肯听夫人话的男人都是好男人,陆伯您是最棒的!”

    夸孩子呢吧这口气,然而偏偏老爷子爱听,看向林葱儿的眼神更柔和了,他有了新主意:“毛丫头,你非要求请我老人家吃‘酱肘子’的话,那就再诚心些,也请上你伯娘呗?”

    伯娘?哪儿又多出一门亲戚来?林葱儿颇有些哭笑不得,这还是自家非要求请人吃饭……

    “好,我明儿给您夫人下帖子共聚晚餐。”林葱儿答应得挺痛快。

    老爷子高兴了,手舞足蹈的比划着说:“那明儿除了酱肘子,你再做点清淡的菜肴,你伯娘不喜欢口重的。”

    好吧,看在老爷子这般关爱自家夫人的份儿上……

    “青菜我们家院子里就有,你们别买了,叫丫鬟去对门儿摘,千万别客气,菜长的旺,我们家都吃不过来,瞎的心疼。”老爷子又流露出大方豪爽的一面,更让新邻居欢喜了。

 第四百七十章敦亲睦邻1

    老陆武侯本来只是因为吃着红烧肉跟水煮鱼两道菜对口儿,专门跑去秦立生的将军府打声招呼,结果遇到自来熟的林葱儿,不打不成交,赤手对战双截棍,倒是结下了忘年交。

    这不,因为到底要不要去武侯府摘菜,将军府里起争执了。

    华嬷嬷连连摆手劝阻,林大小姐哪里肯听?

    “人家就是客气客气,哪儿有一边下帖子请人赴宴,一边去人家的菜园子里讨要东西的道理?这不规矩。”华嬷嬷振振有辞,原先在林洼村的时候,好赖能有个林有财应合着劝阻闺女的不合理行径,可是现在,就剩一个冷郎中算是长辈,却一个“no”都不敢说,全凭林葱儿折腾去。

    华嬷嬷势单力孤,林葱儿嬉皮笑脸,一边儿吹着请帖上的墨迹,一边点头哈腰,说出的话却还是反对意见。

    “干娘莫着急,虽说咱现在也能在集市上买到青菜,到底不如现摘的味道鲜美不是?反正就在对门儿,跟自己家也没啥区别。”

    听听,浑不吝的干闺女又犯浑了,才见了一面的老爷子,当自己家亲人了……

    华嬷嬷死活不放春花等丫鬟去对门儿摘菜,结果,侯府来人了。

    来的是位管家,承了主家的姓氏,也姓陆。

    管家身后跟着几个汉子,庄稼汉一样的汉子,个个手里掂着两个麻袋,里面鼓鼓的,有的麻袋还能从外面看出绿意。

    “给夫人请安。”陆管家彬彬有礼,就是走路有些瘸,行的礼也略歪。

    林葱儿这会儿还拿着请帖没放下呢,眼神从管家扫到后面的汉子,忽然,鼻子就酸了。

    她不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尤其是嫁给了秦立生,夫妻之间又交了心,对于前线上回来的将士,便额外会更关心一些。

    陆家的下人,竟然个个都带些残疾,管家腿瘸,得算最轻的伤患,还有的一只眼睛,有的少个耳朵,有的……缺一截胳膊。

    华嬷嬷和一票丫鬟都被吓到了,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冷郎中在后院,带着几个留守的军卒清理校场,还要搭建一所鸡窝,给尊贵的白凤乌鸡居住。

    唯一能保持面不改色的,只有一个将军夫人。

    她努力让自己笑的更甜蜜些,指指陆管家身后的庄稼汉问:“麻袋里可是送我的青菜?这么多样儿!太感谢了!”

    看来陆武侯府上能赶上三个将军府的面积,蔬菜种植占的比例颇大。

    陆管家又是一拱手,笑说:“老侯爷惦记着给您青菜这档子事儿,看您家里没去人采摘,便命我等摘了送过来,侯爷还嘱咐,侯府里真的种了很多菜,尽管叫丫鬟小厮的去摘。”

    都当秦将军的小夫人也必然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主儿,所以,一直没人提起邀请林葱儿到侯爷府做客。

    电光火石之间,将军夫人已经拿定了主意。她先请几位身带残疾的“庄稼汉”帮着把麻袋送去厨房,然后手拿请帖跟在陆管家身后。

    “我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给侯夫人送请帖吃个晚饭,再顺便瞧瞧您家的菜园子,学些种菜的本事回来。我们家的花园有计划改造成菜园子……”。

    她甚至想学着老武侯的做法儿,自己一个人走去对门儿串门儿。

    华嬷嬷哪里能放得下心?指派了春花与夏草同去,并暗暗嘱咐,若发生了什么意外之事,赶紧跑回来叫人。

    林志真送来的四个丫鬟都被将军夫人重新赐名了,跟着春花的名字取的,依次是“夏草”、“秋果”、“冬雪”。还有一个擅长厨艺的被派到厨房跟着两个婆子,取名就叫“佳肴”。

    这次是“夏草”首次跟随新主人抛头露面,所以神情举止颇有些激动,对春花更是亲热有加,一口一个“春花姐”的叫。

    林大小姐听到身后的动静,忍不住又在琢磨,看起来夏草可以培养成商业人才,这丫头脑灵活且口齿清晰很擅于表达……

    不过,那样的话,还得劳烦华嬷嬷费心费力重新给她找贴身丫鬟。

    华嬷嬷说过,京城里规矩严,从来没见过谁家的夫人小姐单独出过门儿,后面跟着的婆子丫鬟越多,证明家底越深厚,地位越尊崇。

    给将军夫人配四个丫鬟,华嬷嬷已经觉得够少了。

    “哎,就听干娘的吧。”林葱儿在心里叨念,多四个跟屁虫而已,这年头当主子的都没有隐私权,吃饭睡觉全得有人盯着。

    结果,进了对门儿,看到和听到的一幕幕场景,又彻底的颠覆了林大小姐的思想观念。

    女眷来访,侯夫人出来待客,还是老侯夫人,据说现任的侯爷另有住处,这处大宅子就俩过了气儿的主子。

    陆武侯惧内之名远扬,是自年轻的时候起,所以,老爷子就娶了一门亲,一个媳妇,未曾纳过妾。

    不纳妾的人家,自然人丁不兴旺。

    老夫人生长子的时候,老侯爷还在边关浴血鏖战,老夫人整日忧心,生产便极艰难,大出血,伤了根本,虽然勉强抢回一条性命,却再不能受孕。

    这倒也清净,小侯爷没有兄弟与之争锋,顺顺利利承袭了武侯之位,也不需要跟他爹似的到边关锤炼,幸幸福福舒舒坦坦娶妻生子纳妾生庶子……

    他倒是没闹着分家,但是在爹娘跟前儿不自由,所以远远地在内城另一角儿的别院里居住,每月初一十五回老侯府嘘寒问暖拜见父母。

    这些小道消息,是华嬷嬷跟林志真送来的两个婆子一起拼凑起来的,看到老侯夫人的时候,林大小姐平白的多了几分孺慕之情,对于敢在大圣王朝让丈夫传出“惧内”名声的女子,没办法不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老侯夫人娘家姓魏,身上也有诰命,还是一品,按大圣王朝的规矩,林葱儿应该行半身蹲礼参拜,她是三品淑人嘛。

    原本觉得老侯夫人肯定属于剽悍强壮的体型,做事儿说话肯定杀伐决断,对别人要求特别严格,所以林葱儿还真的就把双腿膝盖认真屈了屈。

    “拜见伯娘……”。

 第四百七十一章敦亲睦邻2

    结果真的让人意外,魏夫人双手托住林葱儿的胳膊,柔柔的声音清泉似的淌过:“休要客气,咱们坐着说话。”

    晕晕乎乎的,林葱儿就被牵引到一把木椅上,她抬眼打量眼前的魏夫人,也打量侯府客厅的布置。

    竟然……如此简单,简单到粗暴,简单到贫瘠。

    说是家徒四壁,又太夸张了,桌椅长几也是配备的,长几上还有两个大花瓶,墙面上也有装饰物,斜挂着一把宝剑……

    除此,客厅里就没别的了。

    再说回魏夫人的穿衣打扮,也可以用“简单”两个字来形容,细棉布的青色襦裙,交领与斜襟上同色丝线的刺绣,如意纹。

    头上只插着一根银钗,连颗宝石也没镶嵌,头发也花白了,但梳的一丝不苟,干干净净露出白皙的额头,有美人尖儿。

    最让林葱儿诧异的是魏夫人的长相,原本想象中的剽悍强壮根本跟眼前人不搭边儿。

    魏夫人身姿纤弱,风一吹就倒的表象。

    标准的鸭蛋脸,无一丝赘肉,五官也个个精致小巧,活脱脱就是产自江南水乡的娇俏女子。

    唯一张扬点个性的地方,大概就是那双眼梢挑起的丹凤眼了,鱼尾纹极细,眼睛不大,却有神采,睫毛一眨,会说话。

    完全颠覆了想象有木有?如果就这样回去转告给华嬷嬷,也未必能相信对不对?

    林大小姐有些怅然,她自认是外貌协会的资深VIP会员嘛,忍不住出口念道:“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这是魏晋时期曹丕的诗句,被信手拈来赞扬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听起来不合适,但是,魏夫人是真的美丽,越看越能发现,她的简单的美,精致的美,被岁月积淀之后的美,美的婉约,婉如清扬……

    “怪不得侯爷回来说,毛丫头是个性情中人。”魏夫人早已过了被人赞声美丽就害羞的年纪,相反,她极坦然的接受赞美,极坦然的向林葱儿的方向推了推茶盏。

    “嘿嘿,”林葱儿傻笑说,“性情不性情的无所谓,您生来就美的人理解不了,我这种距离美貌十万八千里的柴禾妞儿的感受。”

    这话听起来是在客气,其实不是,这是林大小姐内心真实感受。

    要么就肥胖成大象,要么就瘦成芦柴棒,都不怎么受欢迎。

    前世今生,自己美到不可方物,美到灭绝人寰的美梦,都没敢做过。

    魏夫人听到这番话,眉头微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圈儿林葱儿,很认真的打量了,然后客观的评价说:“你很好看啊,长相跟举止让人舒服,愿意亲近……”。

    这评价足够中肯的,尽管跟美人不搭边儿,但是令人看了舒服,也算是最高赞誉。

    “真的?我这模样现在看着,还行?”是女人都会有纠结自己长相的时候,浑不吝的林大小姐也不例外。

    她也不等魏夫人回答,身随心动,站起来转了一圈儿,裙裾飞扬……

    下一句话:“我也这么觉得,长成这般就够幸运了,早先腿瘸手瘸的时候,我就想啊,只要健康就万事大吉,只要不需要拄着木拐托着胳膊,就是完美的柴禾妞儿!”

    “腿瘸手瘸,是怎么回事?”魏夫人问道。

    “说来话长……”,林葱儿在喜欢的人面前向来可以化身“话唠儿”的,“得不得不得”,信口把曾经的悲惨命运以调侃的形式讲了一遍。

    “你受了许多苦,”魏夫人一脸唏嘘的说,“现在手还疼吗?腿,也没大碍吧?”

    “现在好着呢,偶尔变天儿的时候泛酸,不过,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时空,具备这样一条能提前预知天气的腿,还是很幸运的。”

    林葱儿的浑不在意与洒脱风趣彻底取悦了魏夫人,短短半个时辰的会面,她已经开始自然亲昵的称呼“葱儿”了,甚至商量:“今儿在我们家吃饭吧?你那边刚来,东西肯定还没配备齐全。”

    就住在对门儿,抬腿就到,到哪边吃饭都很方便。

    不过,自来熟的林葱儿拒绝了提议,她在哪边吃都没关系,可是华嬷嬷跟冷郎中呢?也叫到这边来的话,关系没这么熟。

    “您给我送的青菜那么多,今儿不吃明儿就蔫了,我家里还有两个长辈置办好了其它食材,也省的来回再倒腾,下次再来您这边吃饭。”

    “你的长辈?倒是没听侯爷说,是你父亲吗?”魏夫人知道秦立生是孤寡的命,所以只猜测是林葱儿的家人,刚才听故事又记得说是受后母的委屈……

    “不是,我爹在寿安陪着哥跟弟弟呢,跟着我来的是一位干娘,和类似干爹的一位。”

    这闺女坦荡荡,麻利爽把自己的所有背景全交代明白了,就是这样简单的农家女。

    魏夫人忍不住感慨:“怪不得老侯爷回来后老是夸你,你对他的眼缘啦!你看我们家,发现什么不同旁人家的地方没有?”

    林葱儿凝神沉吟:“不同之处?没有吧?……是您家的下人跟旁人家不同?”

    跟新封的将军府倒是很接近的,下人,或者说是身边跟随的人,一水儿的汉子,旁人家可都是实打实的丫鬟小厮侍候着的。

    而且,武侯府的下人一样的汉子们,数量更多,年龄更长,还个个貌似都有残疾。

    秦立生给自家夫人指派的军卒,最起码都很年轻,还有几个是尚未成亲的,正好让林葱儿帮着解决婚姻大事。

    “我们家,就俩婆子跟我是女人,婆子也是军卒的家眷,只在白日里侍候我,府里其他活儿全是退伍的老兵来干。”魏夫人说着,自己笑起来,“外面不知道多少人笑话我这个侯夫人呢。”

    把退伍的伤残的军卒留在自己府里相伴终老,陆侯爷的为人真让人钦佩啊!

    林葱儿还有一丝丝疑惑:“在战场上负伤退伍,肯定有军功在身,国家……朝廷……不应该大力抚恤给他们养老吗?”

 第四百七十二章敦亲睦邻3

    “抚恤,也是有的。”魏夫人苦笑,“只是每一场战争下来,伤亡甚众,朝廷下发的抚恤金,到底是杯水车薪,给每个军卒养老是不可能的。”

    所以,实在无法维持生计的,又是老侯爷的亲兵的一部分,留在了侯府。

    林葱儿大受震动,对啊,现在的大圣王朝,战争还靠着刀枪棍棒和肉搏血拼,伤亡量自然巨大,战争之后的伤兵安置,必然就是一个额外头疼的问题。

    “不能让英雄在前线流了血,还得回后方流泪。”她喃喃道。

    脑海里有什么东西闪电一样掠过了,她需要好好思索一下,可以为退伍的老兵伤兵做点什么。

    接下来,魏夫人饶有兴致的带着林葱儿参观了一番自家的菜园子,令林葱儿大开眼界。

    因为,这是真正的菜园子,整个武侯府内的植被,除了树,就是菜,再不还能看见见缝插针生机勃勃的野草,如果有花,那肯定就是菜的花、草的花……

    怪不得陆武侯昨日第一次见面就极度热情的要送给新邻居青菜吃,还强调说“种的多,吃不完”,当时以为人家是客气,华嬷嬷今早还极力阻拦来摘菜的行为,结果,真的不是客气,青菜种植量确实大,确实……吃不了,好多瓜秧菜秧上的果实都在枝头变老了……

    伤兵们大多是庄稼汉出身,退伍后别的干不了,种菜还是没问题的,侯府被赏赐的田地,也都是退伍军卒拖家带口的在打理。

    这也是一条安置的法子,只可惜,秦立生在京城没有根基,就这一个将军府,良田商铺统统没有。

    或者秦老将军那一辈儿是有的吧,或者是都留给了秦立生兄长的遗孀与儿子。

    林葱儿决定绕过这件事,既然秦立生的嫂子连小叔子成亲都不理会,这桩亲戚关系不续更好,而且人家也从来没有为难过林葱儿,林大小姐更做不出来去争抢老将军遗产的糟心事儿来。

    谁有也不如自己有,谁挣的也不如自己挣的花用起来舒心。

    一老一少两个“军嫂”相携参观侯府,最后,竟然到了大厨房,林大小姐看到炊烟滚滚,执意想进去参观一番。

    主要是觉着,全是男性做活儿的厨房,肯定具备了“食神”的功夫了吧?要知道在前世,虽然大多数人家的厨房里还是女人掌勺,但是各种厨艺争霸赛上,牛气哄哄拽霸天的可基本上清一水儿的是男爷们儿!

    这证明什么?证明男人下厨很合适啊,不给男人下厨的机会,那就是剥夺了他展示才能找到自信的光辉舞台!

    然而,侯府再次给了林葱儿一个大意外。

    厨房里面清一水儿的老爷儿们是不假,一个个掂刀的摘菜的噗烹炒的也不假,就是这锅……貌似忒大,貌似数量忒少,貌似不精致。

    站在侯府的厨房内,这感觉,怎么说呢?就是活脱脱的在野外在战场,烽火稍停的空隙,火头军放下后背上的大铁锅,架个临时锅灶,一溜儿排开十几个相同型号的大铁锅,先烧开水,再把菜啊肉啊骨头啊统统丢进水里,“咕嘟咕嘟”,有空就等炖熟了,没空就半生不熟的也能吃,大海碗盛满,地上一蹲,墙根一眯,就可以开吃。

    果然是退伍军卒的作风,果然是战场上久经历练的“火头军”的技术,佩服,佩服!

    林葱儿一脸的便秘,走出厨房低声询问:“伯娘,您……也吃大厨房的饭?一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