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静湖思及此处,就愧疚的想用头去撞墙。

    “逄狐狸……那个,先前是我不对。你媳妇将计划想的很好,又是那么信任我……如今她没事吧?她……怎么样了?难道是还没到旧都?”

    逄枭并非斤斤计较之人,况且穆静湖的为人他了解,答应了朋友的事,若不是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食言而肥的。

    是以逄枭并不责怪,笑着道:“ 好在有惊无险,我及时赶到了,从山贼手里救了她。”

    话虽说的轻松,可是一想秦宜宁落在山贼手里不知道会经历什么,穆静湖就咬着下唇低下了头,随即给逄枭郑重的行了一礼。

    “哎,木头你这是做什么。”

    “我心里愧疚,你受我一拜,我心里还踏实点。”穆静湖诚恳的道。

 第八百四十章 抓住了

    逄枭哪里能让穆静湖将这一礼行下去?他当初肯答应帮忙,就已是天大的情分了,逄枭自知所求之事又不是什么简单的事,穆静湖哪一次帮忙不是出生入死?

    何况这一次的事也怨不得穆静湖,他感激穆静湖还来不及,哪里会怨怪?

    穆静湖的手臂被逄枭一双大手紧紧的搀扶着,无奈之下只好停下动作,望着逄枭真诚的双眼,穆静湖越发的愧疚,脸都憋的红了。

    逄枭怕穆静湖不自在,就问起泊安镇秋家别院的事。

    穆静湖的僵硬和尴尬这才好些,想想当日之事,义愤填膺道:“秋家人简直太可恶,竟趁人之危!当日我师伯推算出命中有一死劫,你也知道当初我是如何入的师门,不得已只好留下保护师伯,就耽搁了跟秦氏一起出城的时间,后来我决定带上师伯连夜追上去,结果就看到了满地尸首,正要检查一番,秋家的人就忽然出现,将我与师伯都抓了。

    “当我本来有带着师伯逃离的能力,可师伯误中奸计,我没法扔下她自己逃走,就只好一起束手就擒。在秋家那段时间,他们真是极尽羞辱之能事,偏生我不能保证师伯安全之前不能动作。

    “不过好在我后来将师伯救了出来,师伯足智多谋,想了绝佳的办法收拾了秋家。”

    逄枭听的扬眉,“我听说秋家分院失了大火,整个宅子都给烧了?那里头的人呢?”

    “都烧死了吧。我师伯配置了迷魂药,后来我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宅子,约莫着人都死光了。”

    穆静湖说这话时,似乎毫无心理负担。他一直都是这样,虽然为人讲义气讲信用,但那只是对自己在乎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将他教导成了一个超然于世间的性子,可以说,不是熟悉的重要的人,在他的眼里可能都与蝼蚁差不多。

    虽然他不是杀人如麻的恶魔,也不会闲着没事就去杀个人玩,可如这般因被绑架就杀了人全府的事穆静湖也做得出来,说不定穆静湖还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一报还一报的。

    思及此处,逄枭到底没有将自己的那一套想法去灌输给穆静湖。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他无法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穆静湖。

    逄枭便转移了话题问,“这么说,你是在你师伯的指挥下少了秋家别院,然后与她一起逃出来的?”

    “正是。”穆静湖仿佛这才想起了什么,往后头的马车一指,“我师伯就在车里。”

    逄枭向着马车看去,心中一瞬涌起的杀意几乎快要抑制不住。

    从前与天机子合作时,逄枭对此人无感,但对此人的批算却心生厌烦,只厌烦时也不是非要将人杀了才罢休,是以才能一直保持无视的态度。

    可是天机子对秦宜宁颇为针对,甚至想过杀掉秦宜宁,为的就是她的那个什么狗屁批算。

    眼角余光看到身边浑身紧绷的穆静湖,逄枭到底还是松开了方才瞬间紧握的拳头。

    就算看在穆静湖的面上,他也不能现在动手。

    自从马车停下,天机子就一直都没敢露面,直到听见穆静湖说了她在撤离,天机子一时间恨不能去狠狠戳这小子脑袋几下。

    只是等了片刻,不见逄枭上来掐死自己,天机子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才六端正了神色,撩起车帘,保持着道骨仙风的姿态探出身来,滚圆的身子灵活的跳下马车,拍了拍衣裳,揖手道:

    “福生无量天尊,王爷一向可好啊。”

    逄枭笑了笑:“本王很好,多谢仙姑记挂,倒是仙姑,多日不见,您还是这般精神。想来这天下能学佛又修道的,也唯仙姑一人了,真真道法佛法皆精湛,超然物外赛过神仙啊。”

    “哪里哪里,王爷过奖了,老道姑天赋一般,全靠同行衬托。”天机子谦虚的道。

    穆静湖:……

    默默地别开眼,不想承认这人是自己的师伯。

    逄枭凤眸微眯,薄唇含笑,“既然安全,那咱们稍作休整便启程回旧都吧。”

    “也好。”

    “不用了!”

    穆静湖和天机子的声音一起传来。穆静湖答应的自然,天机子反对的激烈。

    穆静湖诧异的看着天机子,“师伯,您不回旧都想去哪里?”

    天机子高深的道:“咱们自有去处,旧都暂时不去了。”

    “不行,我还要回去看珊珊的。珊珊挺着个大肚子,这一次估计被我吓的不轻,我得回去陪着她。师伯也许久没见珊珊了,咱们一同回去不好么?”

    天机子眼角余光观察逄枭的表情,心里暗骂穆静湖这死木头不开窍。

    她要跟逄枭一路回旧都,万一他路上临时起意要暗杀了她怎么办?就算逄枭在乎穆静湖的感受,可也不至于为了朋友的感受就封过她吧?

    “不好,当然不好了。”天机子掐着手指头道:“我那一劫还没过呢,方位不吉,不能去旧都。”

    “可先前您不是说只要我在您身边,危机自可解除吗?”穆静湖狐疑的道。

    天机子想起当日忽悠人说过的话,唇角抽了抽。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与现在能一样么。”

    穆静湖看出来了,天机子就是找各种理由不想去旧都,或者说她其实是不想和逄枭同行。

    穆静湖的心里有些不舒服。

    天机子要杀掉秦氏,以逄枭对秦氏的重视,都没有要杀了天机子,穆静湖知道这其中有自己的缘故,心里已经很感动了,人家不计较,偏天机子小人之心起来。

    “不,我就是要回去陪着珊珊,师伯若是想一个人走,那岂不是故意要独子去面对危险?反正您说过,只要我跟着保护您就没事,那您去哪里还不是都一样?”

    天机子一时语塞,有些后悔当日用穆静湖留在身边就可化解危机的话来忽悠他。

    逄枭看了半晌的热闹,适时地道:“仙姑也许久没去旧都游玩了吧?如今旧都风土人情未变,何况你与内子还是旧相识,此番也恰好可以见面一叙。”

    天机子的脸色变了几变。提起秦宜宁,她就觉得牙疼,她批算了多少人,计划了多少事?从前攻无不克,未尝一败,可每次事情遇上秦宜宁,都会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让天机子怎么也把握不住方向。

    这秦宜宁真真是个巨大的变数,对于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她想杀秦宜宁,让一切回归正轨,可一直都没有机会,天机子也十分有自知之明的认定了自己往后可能也没有这个机会。

    天机子犹豫的环顾一周。

    逄枭怀目光灼灼,穆静湖神色倔强,后头还有牵着马站的笔直的骑兵们。

    她默默地估算了一番逃走的可行性,最后还是任命的点了头,矜持又端正的道:“也好。”

    逄枭笑了笑。虽然他的笑容非常和善,可在天机子看来,却充满了讽刺意味。

    穆静湖点点头,刚开口要说话,却忽的神色一凛。

    逄枭也同时眉头紧锁,向着背后的一片土坡而去。

    穆静湖像一只飞掠过湖面的白鹤,几个起落就闪电般的到了山坡后,从矮树丛里逼出一人。

    那人身着寻常百姓穿的短褐,头发凌乱,面上蒙了一块布,只露出眉眼。

    逄枭和穆静湖却看得出,这人眼神精明,脚下轻盈,气血凸出,应当是个不弱的高手。

    “你是何人!”

    那人转身就逃。

    穆静湖面色凛然,飞身便追。

    逄枭回头让虎子看住了天机子,带着骑兵就飞奔上去,马蹄溅起烟尘,众人吆喝着,围猎一般将穆静湖与那跟踪者一同包围在了圈内。

    如此一来,跟踪者当真插翅难飞。

    穆静湖只怕那跟踪者是秋家派来的,手下丝毫不留情,而对方的武艺高强也着实超出了穆静湖的预料。

    二人过招,身形快如闪电,眨眼便是几招攻防。逄枭端坐马上,看的入神,若是穆静湖不在,这个跟踪的探子他恐怕会抓不住。

    可穆静湖到底厉害,那跟踪者不敌,被穆静湖一脚踢中胸口,跌飞出去。

    逄枭手下的平南军早就看的手痒,呼啦啦潮水一般涌了上去,在穆静湖的帮助下毫不费力的将人给绑了。

    将那人的蒙面摘去,入目的是一张平凡的脸,脸色还有些蜡黄。

    穆静湖回头看逄枭。

    逄枭走到这人跟前上下打量一番,“将他看好了,咱们回去再审。”

    “是!”周围回应之声如潮水。

    被绑住的那人不停的扭动,眼中充满倔强,看向穆静湖时似乎还有些一言难尽。

    如果他没有去掉易容,穆静湖和逄枭就都能认出他来了。他便是秋飞珊安排来跟踪逄枭,打算审时度势的柳掌柜。

    只可惜他怕漏了馅儿给秋飞珊惹祸,来时就去掉了易容。

    如果他易了容,穆静湖说不定不会抓他,他活着也还能找点别的理由,说句太太担心老爷,穆静湖一准儿心软。

    可现在,柳掌柜走到这一步就只能咬紧牙关了。

    逄枭回头笑着拍了拍穆静湖的肩膀,“亏了你在,否则这人怕要跑了。”

    “不算什么的。”穆静湖笑着摇头。

 第八百四十一章 宝贝

    柳掌柜无比的郁闷,眼看着穆静湖与逄枭客气寒暄,心里百般苦说不出,要是穆静湖知道他抓的人是他,不知会做何想法呢。

    逄枭吩咐人将柳掌柜捆结实了,打算一路带回旧都再行审问。

    回眸看向天机子,逄枭凤眸中有精芒闪过,“咱们今日就先做修整,明日启程回旧都。”

    天机子只能郁闷的点头。

    次日清晨,逄枭便带着队伍开拔,穆静湖与天机子自然同行。至于泊安镇上的案子,那已不是逄枭该管的事了。

    逄枭怕秦宜宁惦念,吩咐人先快马加鞭赶回去送信。

    而此时的秦宜宁,正焦急又欢喜赶往秦府。因距离近,秦宜宁根本不用人备车,一路小跑着就往外去。

    冰糖跑的气喘吁吁:“王妃您慢着些,您仔细脚下!”

    秦宜宁却不听,将冰糖、秋露几个甩开老远,只有寄云的速度一直跟得上。

    到了秦府门前,门子早就得了吩咐,笑着行礼,语如渐珠:“给王妃请安,秦家夫人带着两位小少爷来了,这会子正在慈孝园,大夫人吩咐小的在此处守着,王妃来了只管往慈孝园去。”

    “知道了。”秦宜宁脚步不停,进门就往慈孝园跑。

    寄云小心的护在一旁,看秦宜宁这样焦急,都觉得心酸的很。

    两位小少爷五个多月离开,现在眨眼都已一岁零八个月了,这样大的孩子,会说话,会叫娘,可是不论是王爷还是王妃,都还没被叫过一声。

    王妃的日子过的太苦了。

    “王妃您慢着些,您先站住歇一歇,眼瞧着就到慈孝园了,咱慢慢走过去吧。”

    秦宜宁微微气喘,听了寄云的劝,不跑了,走的却飞快。

    一路到了慈孝园,过穿堂直接快步沿着青石砖路走向正屋。

    站在屋门前的婢子立即往里头回话:“四姑奶奶回来了。”

    有婢女从里头撩起了墨绿色福寿花开的门帘。

    秦宜宁一路直冲进了门,绕过镂空雕花喜鹊登枝屏风,倏然停住了脚步。

    老太君和郑氏正一左一右的侧身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俩人都伸直了腿,挡住里头的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穿了一模一样红绫小袄,略壮一些的正在乱爬,瘦一些的拿着九连环安静的摆弄。

    秦宜宁呆站在原地,近乎贪婪的望着两个孩子。

    壮实的是弟弟晗哥儿,他从小就活泼。

    安静的是哥哥昭哥儿,他生来比弟弟瘦弱一些,性子也更为乖巧。

    从前在襁褓中还看不出,如今孩子长开了一些,就能看出他们除了眼睛像她,整个轮廓都像逄枭。昭哥儿更乖巧,眉心一点小红痣显得人更俊俏一些,像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晗哥儿却是十足的淘气小子。

    见秦宜宁进来,呆呆的看着孩子却不靠近,屋内众人都笑起来。

    郑氏笑着道:“宜姐儿,快过来。”

    秦宜宁紧张的手上都出了汗,僵硬的走过去,先给众人都行了礼,随即忐忑的看着郑氏。

    郑氏笑着伸手,一把将正乱爬,嘴里还不停的发出“咻咻咻”声的晗哥儿捞了过来。

    被打断了动作的晗哥儿不满的道:“外曾祖母,您做什么呀!”

    小孩的声音奶萌奶萌,吐字清晰,底气十足,一双灵活的杏眼一转,就落在了秦宜宁的脸上,奶声奶气的“咦”了一声。

    秦宜宁急切的向前走了一步。

    晗哥儿却将脸埋在了郑氏怀里,偷偷的看秦宜宁。

    秦宜宁的心都快碎了,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

    昭哥儿却将九连环一丢,双手撑着罗汉床自己站起来,迈着小短腿在榻上走了两步,好奇的歪着头看秦宜宁。

    秦宜宁紧张的攥着袖子。

    昭哥儿的眼中闪着灵动的光,抿着小嘴,严肃的问:“娘亲?”

    秦宜宁连连点头,忍着泪意点头,笑道:“是,我是娘亲,昭哥儿怎么认出娘亲的?”

    “昭哥,看画。”昭哥儿认真的道。

    郑氏解释道:“我特地让你二表嫂画了你的画像给孩子们认。”

    “外祖母……多谢您。”秦宜宁的眼泪终于然不住,扑簌簌的滑落下来。

    似乎是惊讶大人也会掉眼泪,昭哥儿和晗哥儿都有点呆住了。

    昭哥儿伸出双手:“不哭。”

    晗哥儿也从郑氏怀里钻出来,像与哥哥比较似的,利索的说道:“娘亲不哭,娘亲吃糖。”说着话就往郑氏怀里摸,明显对糖藏在什么地方非常熟悉。

    秦宜宁哽咽着大步上前,双臂一伸,将两个孩子都搂进怀里。

    她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了,她的孩子虽然与她不熟悉了,可是还知道叫她娘!

    秦宜宁感激的看向郑氏:“外祖母,多谢你,若不是您教导的好,孩子们都不认得我了。”

    眼前这般场景,将老太君、孙氏和二夫人等人都看的不由得心酸,跟着落泪。

    昭哥儿和晗哥儿闻着秦宜宁身上的味道,似乎是觉得熟悉,一点都不抗拒,还往秦宜宁的怀里钻。

    晗哥儿更是好奇的去抓秦宜宁的长发:“娘亲,你给晗哥儿买了好多点心吗?”

    郑氏道:“我教导这两个小家伙叫娘亲,昭哥儿还好,性子乖巧一些,可晗哥儿这个小调皮鬼整天追着我问东问西,问娘去哪里了。我就告诉他们,你去京城里做正事,回来给他们带点心。”

    秦宜宁了解的笑着点头,“点心自然带了,只是点心太甜了,昭哥儿和晗哥儿都只能少吃一点。不然会有虫子去咬牙齿的。”

    晗哥儿有点不满意,“晗哥儿能吃的,虫子不咬。”

    昭哥儿却言简意赅:“虫子咬。”

    晗哥儿不满的冲着哥哥道:“虫子不咬,能吃饭,能吃点心。”

    “咬的。外曾祖母。”说话要笨一些的哥哥焦急的回头向郑氏求助。

    郑氏笑着摸了摸昭哥儿的头,“昭哥儿说的对。”

    两个孩子认真的讨论虫子到底咬不咬的问题,看的秦宜宁心都化了。她这会儿恨不能立即变出一座点心山来,否则都无法弥补她缺席了这十四个月的时间。只是郑氏将孩子们教导的非常好,她做母亲的更不能破坏规矩。

    孙氏见了就笑着道:“这两个小机灵聪明着呢,会叫娘,会叫外曾祖母,还会叫外祖母,我看这孩子随了你与王爷,都特别的聪明。”

    老太君上了年纪,就算不喜秦宜宁,可对软绵绵白嫩嫩的两个小团子却喜欢的不得了,此时感激的道:“还不多亏了亲家母教的好。这段日子真是辛苦了。”

    “哪里话,都是自家人,何谈辛苦。”郑氏微笑着给秦宜宁让了位置。

    秦宜宁也不再客气,侧身坐在罗汉床沿,搂着两个孩子低声说话。

    昭哥儿:“娘亲,香香的。”

    晗哥儿:“娘亲,你比画好看!”

    昭哥儿赞同:“好看。”

    晗哥儿搂着秦宜宁往她脸上涂口水:“娘亲,亲亲。”

    秦宜宁搂着孩子们喜欢的亲了这个亲那个,只觉得世上最为满足的事莫过于此了。

    老太君吩咐两个儿媳去张罗饭菜,孙氏和二夫人便领命退下了。

    郑氏笑着问秦宜宁:“宜姐儿打算将两个哥儿带回王府吗? ”

    秦宜宁犹豫了一下,道:“是想带回去,只是他们一直都跟在您身边,一时间要带走,怕是会不习惯。要不我在家住几天,与孩子们熟悉熟悉再说?”

    “也好。”郑氏道,“先住几天,让老太君和你母亲与孩子们亲香亲香,我再陪你回王府去,送了他们安生了我再回去。”

    “多谢外祖母。”秦宜宁感激不已。

    郑氏将两个孩子照顾的这么好,大夏天的,孩子们身上既没起痱子也没有蚊虫叮咬,还都如此玉雪可爱,这都是郑氏的功劳。

    一家人吃了丰盛的晚宴。

    席间,秦宜宁牵着昭哥儿和晗哥儿的手,带着他们挨个儿叫人。

    昭哥儿聪明又安静,记忆力极好,教过的事一遍就能记住,见过的人也是一样,只是他说话不如弟弟利落,稚嫩的声音往往说的都是很短的词,神态却非常认真。

    晗哥儿相反,说话溜,又淘气,看到蚂蚁洞都要撒泡尿,偏偏他淘气起来大眼睛灵活一转的模样可爱到不行,让人怪罪都不忍心。

    有了这两个宝贝,笼罩在秦家上空的阴霾都散了。

    许是母子天性,到了晚上时,秦宜宁已经与两个孩子非常熟悉了,她亲自照顾孩子,不假他人之手,给孩子们洗澡,换衣服,擦头发,又搂着他们进了碧纱橱躺下,拿了蒲扇给他们轻柔的打扇。

    孩子们似乎见了秦宜宁也特别兴奋,到了半夜还不肯睡,猴在秦宜宁身上玩闹,晗哥儿还特别喜欢搂着秦宜宁的脖子说话。

    直到了半夜,孩子们都玩累了,秦宜宁就拿了小薄被给他们盖,轻柔的扇着风哄着他们入睡。

    冰糖、寄云几人看到秦宜宁这般,也都放下了心,留下秋露上夜,其余人也都各自去歇下了。

    一夜无话。

    次日清早,秦宜宁带着孩子们吃过饭,正要教导他们识字,纤云就快步进来回道:“王妃,王府老太爷、太夫人和老夫人一同登门来了。”

 第八百四十二章 小住

    第八百四十二章  小住

    秦宜宁面上的笑容未变,笑着道:“昭哥儿,晗哥儿,你们太姥娘、外曾祖父和祖母来了,我们昭哥儿和晗哥儿想不想太姥娘?”

    昭哥儿认真的点着头,奶声奶气道:“太姥娘,想了。”

    “想了。太姥娘会功夫!吼吼哈哈!”晗哥儿兴奋的耍了一趟拳,小胳膊小短腿竟然打的有模有样!

    秦宜宁看的惊讶:“晗哥儿这本事跟太姥娘学的?”

    两个孩子同时点头。

    秦宜宁笑起来,吩咐了寄云去取两个孩子出门穿的衣服来。

    今日二人穿的都是鹅黄色的绫袄,脖子上挂了小金锁。秦宜宁也穿着鹅黄褙子,一手牵着一个,弯腰放慢脚步配合两个孩子的速度,一边走,一边教给他们所见的花草叫什么,草丛里蹦过去的小虫又叫什么。

    马氏等不及,快步走进院子里来,正看到了这娘儿三,禁不住笑起来,这母子三人凑在一起太可爱了,像是一窝毛茸茸的小鸭子。

    “哎呦我的心肝肉,昭哥儿,晗哥儿,快来给太姥娘亲香亲香。”

    马氏给快步冲了过来。

    昭哥儿和晗哥儿立即迈开小短腿迎了上去,和马氏抱了满怀,异口同声道:“太姥娘!”

    “嗳!”马氏喜欢的亲了这个又亲那个。

    秦宜宁走到跟前,笑道:“外婆。”

    马氏见秦宜宁笑的花儿似的,气色也格外好,不由调侃道:“见了两个宝贝疙瘩,是不是什么担忧都没了?”

    “是啊,多少不愉快都能过去了。”秦宜宁笑,蹲下来摸了摸孩子们的头。

    “娘亲。”

    “娘亲!”

    两个孩子不约而同,一个是语速略慢,一个中气十足,叫的秦宜宁心都已经软化成一滩水。

    马氏欢喜不已的牵住了晗哥儿的手,秦宜宁则是拉着昭哥儿的小手,二人都侧着身子,配合着孩子们的身高和速度缓缓走向前头。

    昭哥儿性子安静,和秦宜宁并排走着。

    晗哥儿却像一头小牛犊,拉着马氏的手使劲儿的往前拽,还奶声奶气的催促:“快走呀,太姥娘你快点呀!”

    马氏一边“好好好”的答应着,一边与秦宜宁道:“晗哥儿这性子和大福小的时候一模一样,你是不知道,大福小时候作妖都能作出个花样来,给他外公的晒的烟叶里撒尿,偷喝了他外公的茶叶还往里兑沙子,哈哈,再大些,上房揭瓦都已是常事了。”

    秦宜宁听的噗嗤一声笑了:“这小子还不是一样,昨儿看到个蚂蚁洞都故意尿了一泡。”

    马氏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秦宜宁就弯腰将昭哥儿抱了起来。

    小孩又乖巧又安静,在秦宜宁的肩头找了个舒服的角度靠着,小手还抓着秦宜宁的长发,如此信任又依赖的模样,让秦宜宁喜欢的亲了亲他的头顶。

    几人一路到了慈孝园,进了屋,便见姚氏正坐在侧坐着,与老太君、郑夫人和孙氏聊着天。

    郑夫人笑道:“亲家太太对待宜姐儿的好,我心里很是感激。我平日里在南燕,极少有机会回来,前些日子秦家出了那般大事,我也是急得不行,奈何远隔千里毫无办法。亏得亲家太太仁义,对秦家帮衬良多,我还要在此多谢你。”

    郑夫人做了那么多年大燕定国公夫人,就算家族败落,雍容的气度仍旧在。

    她说起话来声音不高不低,态度温柔和煦,将没有的事说成有,软巴掌不客气的扇过去,讽刺的姚氏一阵难堪,脸上都热了起来。

    姚氏心里憋着气,话音就有些尖锐:“郑夫人不必道谢。秦氏也是极出色的,不愧是秦府里养大的姑娘,规矩极好,从来不冲撞婆婆,王府里也凡事都上心,大事小情都少不了她张罗,我这个主母都常常插不上手呢。”

    秦宜宁从来没在秦府长大,她这么说,就是在骂人秦宜宁没规矩,冲撞婆母,还夺走了她管家权力。

    孙氏自从上一次秦家人被赶出来,心里就已经对姚氏不喜了,如今听她登门来还敢阴阳怪气,便有些憋不住脾气,刚要发作,却被郑夫人抢了先。

    郑夫人道:“多谢亲家太太的夸赞,身为王妃,宜姐儿不过是做分内事罢了。您往后就该多敲打她,在人前教训她,人后也多讽刺她,免得她骄傲。”

    姚氏被气的差点一个倒仰。

    孙氏心里暗爽,笑起来。

    老太君则是端了蜂蜜水吃了一口,仿佛在压下嘴角的笑意。

    二夫人在一旁看的尴尬,毕竟是姻亲,真闹起来为难的还是秦宜宁,她眼角余光看到门口有人影走动,便笑着道:“他们这不是来了么。”

    众人被分散了注意力,都往门前看去。

    秦宜宁和马氏正领着孩子们进屋来,虽将方才的话听了一半,但这时也只能当做没听到。

    两方人见面,自然客气了一番相互见了礼。

    姚氏心里憋着气,面上依旧笑着,打量着昭哥儿和晗哥儿。

    “这两个孩子倒是玉雪可爱,不过还是像娘多一些,不太像他爹。”

    姚氏一直怀疑双生子的血脉,甚至给秦宜宁下过红花,此时气不顺,心里的观念又已顽固,自然是转挑两个孩子像秦宜宁的地方看,譬如说他们那与秦宜宁非常相似的杏眼。

    可若说孩子们不像逄枭,那便是睁眼说瞎话了,孩子们的眼睛虽像秦宜宁,但五官长得却像逄枭更多一些,任凭是谁看了第一眼都能看出这是逄枭的儿子。

    姚氏如此,让马氏尴尬不已,奈何人多,她无法当面管教,就只能歉然的对孙氏和郑夫人几人笑了笑,随即道:

    “你那眼睛怕不是也老花了?两个孩子长得多像大福小时候,尤其是晗哥儿那个性子,我看你下回出门也带着镜子吧,免的看错。”

    姚氏被生母说的脸色腾的涨红了。

    郑夫人和孙氏这时更加确定秦宜宁在王府的日子一定会被姚氏搅合。

    郑夫人想了想便拉着马氏的手,笑着商量道:“老姐姐,我好容易来了一趟,下次再来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我想念孩子们,想留他们在秦府陪我一阵子,宜姐儿这丫头与孩子们也分不开,顺带留宜姐儿也住几天,您看……”

    马氏心里明镜一般,郑夫人这是看不惯姚氏的做派,怕秦宜宁受委屈,这是在委婉的让秦宜宁回娘家。

    马氏非常的焦急,也非常生姚氏的气。丢人丢在家里就算了,想不到他出门来还浑身是刺。

    可是凭良心说,谁家的女儿出阁前不是爹娘手心里的宝?宜姐儿是个好孩子,做爹娘的看到孩子受委屈,谁能受得了?这是宜姐儿的爹不在了,否则怕不是会好好的教导教导姑爷。如今一家子女眷没别的办法,也就只能让宜姐儿回家来住,离姚氏远一点。

    马氏叹了一声:“也好,宜丫头也可以多陪陪你。正好王府也近的很,我想看两个小家伙儿了,就登门来看。”

    转而望着老太君,笑着道:“到时候老姐姐可不要嫌我烦啊。”

    老太君上了年纪,秦槐远的事让她受了打击,身体就不如从前了,后来虽知道了秦槐远没有死,可身体到底受了损,这时已经有些精神不济。

    她强打精神,笑着道:“亲家就不要客气了,咱们两家就是一家,您随时来咱们都欢迎,哪里还会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