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是绝没有胆子敢在秦槐远面前说谎话的。

    可是若说了实情,她在长辈心里的位置可就真的全完了。

    思及此,秦慧宁咬了咬牙,哽咽道:“父亲息怒,我知道这事是我的不是,原本是我与宜姐儿有些不对付,我乳娘就给我出了个主意,说借此可以打压宜姐儿的锐气,我没想那么多,就将事交给乳娘去安排了。没想到她竟陷害了宜姐儿身边的瑞兰偷窃。”

    说到此处,秦慧宁抬眸偷偷看了一眼秦槐远,见他面色沉静,依旧是方才的站姿,宛若老僧入定一般,也不知有没有听进去自己的那番话,说的就越发忐忑了。

    “我,我原想着说出来的,可是乳娘也是为了给我出口气,在想那瑞兰不过是被打两下撵出去,也就罢了。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秦慧宁再度抽噎起来,不住的用袖子拭泪,仰着头偷眼去看秦槐远。

    谁料秦槐远也恰在此时垂眸看来,二人的视线相对,秦慧宁被吓得心扑通乱跳,险些跌坐在地上。

    “你没想到?”

    “我真的没想到,我是……”

    “住口,不必说了。”

    秦槐远声音淡淡的,回头吩咐外头的长随启泰:“你去告诉里面,一则将慧宁姑娘的乳母拉到门外打四十板子,撵回家去永不许录用。二则将慧宁姑娘身边的婢女都换一批新的,原本伺候慧宁姑娘的人让老太君和大夫人酌情放在别处,只一点,不许这些人再近身伺候任何一位姑娘。”

    秦慧宁呆呆的望着秦槐远,忽然大哭着就要去抱秦槐远的腿:

    “父亲,你不能这样!蔡妈妈和我身边的人是无辜的,再说你将他们都处置了,往后叫女儿怎么抬起头来做人?还有谁敢跟在女儿身边?我虽不是你亲生的,可也是养在身边多年的,你难道一点都不在乎我的死活了吗!”

    秦槐远拂袖挥开秦慧宁,蹙眉继续道:“三则,慧宁姑娘这次犯糊涂,是因身边刁奴挑唆,让所有人都管好自己的嘴,不得背后议论。四则,慧宁姑娘住在老太君院子里不合适,容易气到老人,将慧宁姑娘迁出慈孝园暖阁,搬去雪梨院,去雪梨院帮四小姐搬家,将‘硕人斋’清扫干净,给四小姐住,也方便她时常去老太君处走动。”

    秦慧宁听见后头秦槐远吩咐所有人都不得议论时,还松了一口气。只是再听到下面的话,她当即面无血色的跌坐在柴房冰凉的地上。

    “硕人斋”是秦槐远少年时独居的小楼,原来是叫“清心斋”的。

    秦槐远容貌出众,当时的老老太爷还健在,有一天逛园子路过“清心斋”,就指着那匾额道:“什么清心斋,又不是和尚庙,我大孙子这么英俊,将来至少要娶一个媳妇儿,纳十个美妾才是!”又拉过秦槐远来问:“来来来,蒙哥儿给祖父背个形容美人的诗。”

    当时的秦槐远还小,被逗的脸红脖子粗的背了一句《诗经》中形容齐女庄姜高贵美丽的诗。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老老太爷就说:“这诗说的就是我大孙子嘛!以后这清心斋就改叫硕人斋好了。”

    老老太爷一句话,哪里有人能不听?

    当时的秦家还不如现在富贵,宅子还没有现在这般大。扩建了一次,又建了一次后花园,这硕人斋还一直保留着。

    后来老老太爷驾鹤西去,秦槐远每当想念祖父时,还常会去硕人斋坐一坐。

    秦慧宁小时候就喜欢这一处的风景,跟父亲撒娇开口要过两次,父亲都不肯给。

    祖母当时安慰她,说以后硕人斋是要给嫡子住的,她是女孩子,不能住。秦慧宁才渐渐的熄了心思。

    想不到,如今父亲会开口将硕人斋给了秦宜宁!

    秦宜宁不也是女子吗,凭什么秦宜宁能住,她却不行?!

    可是即便心里再不甘,秦慧宁也已经来不及去妒忌了。

    她紧接着想到的是自己堪忧的处境。

    从慈孝园搬去雪梨院,又被撵走了身边曾经服侍的所有人,等于是两眼一抹黑,她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

    “父亲,求您开恩,您不能这么对我啊,往后女儿还要过日子,您这样,叫我怎么有脸活下去,您不如赏给我一根绳子,叫我吊死吧!”秦慧宁再度去抱秦槐远的腿。

    秦槐远退后两步,蹙着眉摇头。

    一个养在孙氏和老太君身边娇贵宠大的姑娘,脑子里却只有一些小算计,全无大局观,遇到事儿只会哭闹,完全无大将之风,足可见骨血的重要。

    到底,还是他亲生的女儿继承了他的血脉。

    秦槐远虽然对秦慧宁有父女的情分,可心里到底也不满自己的亲生女儿被诬陷欺负的。

    至于为何他与太子会那么巧合的在假山后听到碧桐的话,秦槐远不用想都知道这是那个小丫头安排的。

    秦槐远被自己的女儿算计了,只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该教育女儿是要教育,心思不淳的人却要先惩教。

    “慧姐儿。”秦槐远的声音如常,就连声调都没有拔高,平铺直述的道:“你身为我的女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应该清楚。你不必用上吊这类事威胁我,我不是老太君。”

    秦慧宁吓得眼泪都不会流了。

    这件事父亲竟然知道了!她一直以为父亲不会参与内宅之事的!

    “愚人者,必自愚,你说是你身边的人做的坏事,让你背了锅。好,我信你,处理了你身边的人。下次再犯,便不该是身边人挑唆了吧?你若没能力约束下人,那么你的将来我也要重新掂量了。你好自为之。”

    秦槐远平淡的丢下一记重锤,转身便走了。

    秦慧宁呆坐在半晌不能回神。

    秦槐远的话每一句都是在扇她的耳光,她的脸上虽没被打,也火辣辣的涨成了紫茄子皮。

    可是不甘和怨恨却比从前更甚。

    她的确不是亲生的,可也不能这样对她啊!宠了她那么多年,突然告诉她她不是嫡女,将她拥有的一切都夺走给了秦宜宁,她何其无辜!

    ——

    秦槐远虽然吩咐了启泰,但是有些话还是要亲自与老太君说的,是以离开柴房,就直接去了老太君处。

    老太君才刚被气的眼前发黑,差点喘不过气来,这会儿已经缓过来了,正靠在柔软的大引枕上吃参汤。

    见秦槐远来了,老太君面上不自禁露出个愉快的笑:“外头的事情忙完了?”

    “已经忙完了,母亲这是怎么了?身子不爽利?”

    “哎!”老太君叹了口气,将刚才孙氏与她叫嚣的事情说了。

    秦槐远沉默片刻,道:“母亲不要生气,孙氏的脾气您是知道的,回头儿子说说她。”

    见秦槐远每天忙的团团转,还要为了这种事情烦心,老太君心里对孙氏就越发不喜起来。但是看在儿子的面儿上,也不好在继续揪着孙氏不放。

    秦槐远又将方才的决定告诉了老太君。

    当听到要将秦慧宁搬去雪梨院时,老太君皱了眉:“她身边的人不好,打罚了也就是了,雪梨院那般偏僻,让她从我这里搬出去只让她回兴宁园便好,何必让她去那么偏的地儿?”

    “母亲,她在兴宁园,孙氏怕会更容易闹事。而且雪梨院偏僻,宜姐儿能住得,慧姐儿就不能?”

    老太君被秦槐远这一句话堵得哑口无言,讪讪的道:“当时不过是怀疑宜姐儿的血缘,气头上才随口说了那么一句,我难道就是苛待孙女的坏祖母了?”又道:“那硕人斋,怎么你终于舍得给人了?”

    秦槐远也不会抓着母亲的不是不放,笑着道:“闲置着也是闲着,宜姐儿已经十四了,顶多住几年就要出阁了,将来若有嫡子再搬进去也没什么不好的。”

    一说到秦宜宁的婚事,老太君就想起了今日太子看秦宜宁的眼神,“太子殿下她是不是对宜姐儿……”

    秦槐远高深莫测的一笑,“母亲,如今我已做了太子太师,地位自然不同于从前,我的女儿要成婚,怕也不是单纯能咱们家做得了主的,往后静观其变就是。”

    老太君一听就明白了,笑道:“要是天家愿意做主,那也是咱们秦家的荣幸。宜姐儿去硕人斋也好,离着我近不说,硕人斋是你从前起居读书的地方,也让她染一染书香。”

    “正是这个意思。”秦槐远微笑着点头。

    “回老太君、大老爷的话,大夫人和四小姐预备了乌鸡汤送来,给老太君补身子的。”吉祥进门来,笑吟吟的回话。

    随后便是孙氏提着个黑漆螺钿的食盒,红着脸腼腆的进门来。秦宜宁则微笑着跟在她的身后,一同给老太君和秦槐远行礼。

 第六十章 话不说不明

    孙氏会主动端着乌鸡汤满脸羞涩的来示好,这完全出乎老太君的意料。

    秦嬷嬷才刚悄悄地与老太君说过,孙氏去暖阁见了蔡妈妈,出来后就气冲冲的将秦宜宁拉走了,明摆着是要拿秦宜宁出气的。

    老太君都已经等着听人来回孙氏又闹成什么样儿了。

    谁料想不过这么一会儿,母女俩竟都笑吟吟的,仿佛一切不愉快都没发生过,秦宜宁也完全不似被训斥了的模样,孙氏竟然还主动软下身段来道歉了。

    老太君和秦槐远都了解孙氏是个什么性子,不约而同的对秦宜宁赞许一笑。

    “老太君,才刚是媳妇一时冲动,一切都是我的不是,我是心疼女儿,却不是不孝顺婆母的,您知道我素来就是这个性子,冲动之后又后悔,媳妇在这儿给您赔罪了。”

    孙氏越说声音越干涩,这已是她能说出口最软和的话了。

    才刚秦宜宁与她分析秦槐远必定会来,不如趁此机会表发现,她起初还不想来服软。可是服软在秦宜宁口中却说成“以退为进”。她想想也有道理,自己与秦槐远之间的关系的确需要修复,不能闹的更僵了,她这才暂且听了秦宜宁的建议。

    且不论孙氏心里如何想,孙氏能这么做,秦槐远却是满意的。

    “母亲就不要生气了,您若是气坏了,可叫儿子怎么办?孙氏脾气急,素来有口无心的,她心里还是孝顺您的。”

    孙氏肯服软,儿子又说好话,二人给老太君搭足了台阶儿,老太君也觉得面子上过得去,不想为难儿子,便道:“你起来吧,都是一家人,以后不要如此了。”

    孙氏闻言松了一口气,忙将黑漆螺钿食盒打开,将乌鸡汤端了出来,亲自拿了调羹服侍老太君用。

    老太君其实才吃了参汤,这会儿还不想吃乌鸡汤。不过考虑到儿子,她还是就着孙氏的手吃了半碗。

    孙氏的心这才完全放下,羞涩的看了一眼秦槐远。

    秦槐远面色平淡的对孙氏点了下头。

    孙氏的脸上又开始泛红,心里雀跃起来。

    秦宜宁看父母这样,暗自松了口气。

    家和万事兴,母亲与老太君为敌与丈夫叫板的作为太不妥了,她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人劝和来的,幸而她的口舌没有白费。

    老太君笑着对秦宜宁招招手,让她到自己身边来,“我和你父亲正说到你的事呢。”

    秦宜宁上前来,问道:“祖母是不是与我父亲说我不好生学习,把先生气到了?”

    “你这丫头。”老太君被她逗的噗嗤笑了,“你不好生学习,祖母就先打你手板子了,还要等到这会子告诉你父亲?才刚是你父亲说,让你搬到硕人斋住,硕人斋与后花园比邻,景色极好,冬暖夏凉不说,里头还有许多你父亲的藏书,你父亲年少时就是住在硕人斋的。如今那些藏书也许你看,让你染一染书墨香,你说可好不好呢?”

    秦宜宁去逛后花园时,早就注意到硕人斋那雅致的院落,也打听过来历,此时心里是极为喜欢的。

    她面带喜色的道:“多谢祖母,多谢父亲!若去了硕人斋,我就可以常常来祖母这里蹭饭吃了!”

    老太君闻言又笑了起来,指着秦宜宁直叫“泼猴儿!”

    秦宜宁说常常来蹭饭,虽是一句顽话,却是在告诉老太君和秦槐远,她领会了父亲的安排,必然不会辜负。

    秦槐远见她一点就通,心中满意,想起今日之事,他语气平淡的道:“宜姐儿,假山后说话的丫头是你安排的?”

    老太君闻言询问的看着秦宜宁。

    孙氏惊讶的瞪大眼,叫道:“果真是你害慧姐儿!”

    孙氏的嗓音太尖锐,将原本轻快的气氛破坏的一干二净,秦槐远闻声不悦的看了她一眼。

    秦宜宁已经不想去在意孙氏对她的态度,只当自己听不见这一句,笑着对秦槐远道:

    “回父亲,此事的确是我安排的,慧宁姑娘趁着我在祠堂背书时,吩咐碧桐和蔡妈妈设计骗出瑞兰,诬陷她偷窃祖母的翡翠镯子。瑞兰无缘无故的被打了板子,若不是运气好,她可能会被当场打死。”

    “我能理解慧宁姑娘的苦衷,但是不能原谅她为了一时爽快,就罔顾她人性命的作法,她对我不满,可以尽冲着我来,可她不敢,也无能,就去害我身边一个无辜的婢女,瑞兰何其可怜?”

    “至于被赶出去的碧桐和小艾,碧桐偷了我的首饰才被我拿捏,小艾也素来手脚不干净,他们两个也算是应有此报,出去了再找新的营生也不至饿死。”

    “所以今日,我只是让真相大白而已。”

    “而已?”秦槐远轻笑道:“你这个‘而已’做的可是够大的,你可以直接来与我说,也可以与你祖母说,为何偏要将事情弄到太子跟前?你就不怕毁了你爹的仕途?”

    秦宜宁听得出秦槐远半真半假的埋怨,也看得出老太君在秦槐远说到仕途时皱紧的眉头。

    她并不紧张,继续道:“我自然想到了这些,只是父亲的仕途并不会受影响。太子性情温和,醉心书画,虽有心励精图治,却无那个天赋,他缺少的,恰好是父亲拥有的。”

    “父亲政治敏锐,手段老辣,审时度势眼光极准,太子往后仰仗父亲权谋之处良多,是以于他本性上来说也好,于他对未来的考量也罢,都不会在意这些女孩子家的小事。何况父亲在太子的面前也言传身教了第一课啊。”

    秦槐远问:“哪一课?”

    秦宜宁笑道:“您教导了太子,何为仁慈。”

    秦槐远闻言,朗声大笑。

    分明是这小丫头利用太子在场来将了他一军,知道他为人师表自然不能在太子面前打杀下人,从而保全了碧桐和小艾的性命。这会子她反倒能口灿莲花的说出这番话来。

    秦槐远笑的难以抑制,拍着秦宜宁肩膀道:“宜姐儿不着痕迹拍马屁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了。”

    老太君见儿子如此欢喜,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近些年来,秦槐远已经很少有如此开怀大笑的时候了。

    而且仔细咂摸秦宜宁话,老太君惊讶的发现,秦宜宁在做事时已经思考到各方面的反应,针砭时弊也极为精准,果真是她宝贝大儿子的亲闺女!

    老太君搂过秦宜宁,点了下她鼻尖儿道:“你这泼猴儿,明明自己使坏,还能说出这些弯弯绕来,这次慧姐儿有错在先,你这样做也就罢了,往后可不许你如此了!”

    “祖母教训的是,孙女谨记。”她当然不会利用手段去害无辜的人,只是被人欺负到头上,她绝没有忍气吞声的道理。

    秦槐远笑了一场,觉得满胸的郁闷都散了,对秦宜宁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对她未来的安排也有了新的思量。

    他不会将一个头脑愚笨的女孩子嫁到需要尔虞我诈之处,因为那样即便门第高,日子也不会幸福,弄个不好还会让女孩丢了性命。但是聪慧又善于审时度势的,必然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母亲,您今日乏累了,早些歇息,儿子与媳妇先告辞了,明儿在来看您。”秦槐远站起身。

    孙氏还在刚才的冲击之中没有回过神,见秦槐远起身行了礼,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也跟着行礼。

    老太君看到孙氏这个模样,知道儿子少不得要费一番唇舌,叹了口气摆摆手道:“你们去吧。”

    待到秦槐远和孙氏走后,秦宜宁笑着道:“想必搬家的人忙的差不多了,孙女也告退了。”

    这是在留出空间来让老太君休息。

    老太君点头,让她回去安置。

    秦嬷嬷就笑着扶老太君躺下,道:“老太君再没什么不放心了吧?”

    老太君仰躺着,看着帐子上的五福捧寿叹息道:“这一家子里,总有一个好的一个不好的,两个人相互拉扯着,长房里是这样,二房三房也是这样。我老喽,真是没有力气管那么多了。”

    秦嬷嬷笑道:“老太君哪里老了。奴婢还要跟在您身边再服侍您五十年呢。”

    老太君噗嗤笑了:“五十年?咱俩还不成了老妖精了。”笑过之后又道:“说搬家,慧姐儿那怎么样?”

    秦嬷嬷想了想,策略的道:“慧宁姑娘还好,只是心里不平,这会子许是在雪梨院哭呢。不过身边一切安排的都妥当了,奴婢叫葛家的去做管事妈妈,另外选了您身边的富贵和彩云两个大丫鬟先去伺候,明儿采买来的婢女就到了,再给慧宁姑娘挑最好的。”

    老太君点头道:“葛家的倒是个本分人,希望她能安安分分的劝着一些慧姐儿。我从前看慧姐儿是极懂事的,怎么现在就……哎!”

    秦嬷嬷笑着开解了老太君一番,哄着老太君歇下了。

    而秦宜宁这厢,已经带着身边一众人到了硕人斋,她还特地请了詹嬷嬷也一同来住。

    詹嬷嬷这些日在秦家将姑娘们脾性都摸透了,知道秦慧宁不安分,住在雪梨院必定事多,秦宜宁开口相邀,便欣然答应了。

 第六十一章 宣见

    硕人斋坐北朝南,背靠花海,面朝竹园,翠绿油漆的如意门掩在竹林小径之后,还没进院门就感觉到幽静舒适。

    一行人推门而入,入眼的同样是一片竹林,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直走,便是硕人斋面阔五间高两层的阁楼,抄手游廊将整个硕人斋竹园环抱怀中,直连通到倒座房。

    “果真是大老爷曾经住过的地方,单看这景色清幽,便已非同凡响了。”詹嬷嬷不由得发出赞叹:“宫里也有这样的所在,却不是拿来给人住的,只是做为贵人们平日游幸所用。”

    “宫中殿宇辉煌,贵人们游幸这类阁楼也是寻个野趣儿罢了。”秦宜宁可不敢拿自家的房子与皇宫比较。

    詹嬷嬷赞许的点头。

    天色已暗,廊下有人点了灯,因是秦槐远吩咐,早已有人将整个院落打扫干净,是以秦宜宁楼上楼下都看过后,便将住处分派了下去。

    杂使的小丫头们住在倒座,秦宜宁的闺房在二层正中间,左手边第一间住着詹嬷嬷,第二间住着瑶琴和玉棋,右手边第一间住了冰糖、松兰和秋露,第二间安排给祝妈妈和柳芽。

    一层的格局敞亮许多,正厅左右两侧各有两道宝瓶形的落地罩,将五间各有所用的房间隔开来。

    落地罩上簇新的浅绿纱帐是才刚换上的。屋内的一应摆设俱全,多宝阁上还摆着一尊红珊瑚盆景,看起来雍容富贵。

    秦宜宁吩咐人将登录的册子拿来看过,便笑着递给了秋露,一面往东侧最里头的书房走,一面道:“往后库房的事还是交给你。”

    秋露接过来点头:“姑娘放心,钥匙我都贴身放着的。”

    书房很是宽敞,地当中摆设红木大画案,画案上一个青花瓷的笔筒里插着一大把各式的笔,有几支还是秃毛。一方样式简单的端砚放在画案一角,搭在上头的墨块已磨掉了大半。白瓷大笔洗里的清水应当是才添的,地上的瓷缸里还插着一些卷轴,想来是秦槐远的旧作。

    秦宜宁坐在画案后铺了厚实褥垫的圈椅上,背靠着直通棚顶塞的满满当当的书架,深吸了一口气,笑道:

    “怪道老太君说让我来染一染书墨香,这里果真有一股书香气。”

    冰糖点头,指着那用了一半的墨道:“这个墨是香的。那炭盆里还放了薄荷香片。”

    秦宜宁一愣,赞叹道:“你的鼻子真灵。”

    冰糖得意洋洋的道:“我从小就练的,有些药材混在药里,我也能一闻便知。”

    秦宜宁点点头,叹息道:“在大宅子里过日子,没有一技傍身怎么行。我也该好生跟着先生学一学了。”

    又对瑶琴道:“我才刚在西次间看到墙上挂着一架古琴,瑶琴姐姐是个中好手,我还想拜你为师呢。”

    瑶琴笑道:“奴婢雕虫小技,姑娘若看得上,启蒙是可以的。”

    “姐姐的琴艺出众,就不要自谦了。”秦宜宁又看向玉棋:“还有下棋,我是完全的门外汉,还请玉棋姐姐为我启蒙。”

    “姑娘抬爱,奴婢定当尽力。”玉棋欢喜的应下。

    安排好了往后该做的,秦宜宁便让大家都各自歇下。

    秦宜宁回了卧房,坐在妆奁前拆了头发,又在松兰的服侍下洗脸匀面,换了一身寝衣躺下了。

    “折腾了一天,真够累的,竟比我打猎还累。”

    今日是松兰上夜,她将被褥铺在外间临窗的罗汉床上,只留了一盏灯,披着一件小袄散着头发来为秦宜宁放下浅紫色的轻纱床帐。

    “姑娘今日大获全胜,和打了一场仗也没什么区别,能不累么?”松兰如今对秦宜宁是满心的感恩和敬佩,语气都比从前温顺恭敬了许多。

    秦宜宁掩口打了个哈欠,裹着被子侧睡成温香软玉的一小团,咕哝道:“松兰你也快睡吧,你的伤还没好利索呢。”

    松兰隔着帐子,笑着道:“是,奴婢守着姑娘,姑娘睡吧。”

    ——

    秦宜宁自搬到硕人斋,生活便更加忙碌起来,除了每天必须的给老太君和孙氏晨昏定省,上午和姐妹们一起与詹嬷嬷学规矩,下午还要与西席念书,再闲下来她要练写大字,要与瑶琴和玉棋学弹琴下棋,与松兰和冰糖学针线女红,整日里忙的连午歇的时间都要算计。

    虽然忙碌,秦宜宁却很开心。

    她从前忙着生计,吃饱饭就该偷笑了,又如何有闲工夫学习这些?

    如今可以衣食无忧,她舍不得辜负时光,竟是将自己忙成了个陀螺,她原本过目不忘,但凡用心,学起来也容易,是以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她的长进已经很大。

    看着秦宜宁如此努力,詹嬷嬷作为旁观者,都会被她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打动,忍不住私下里多教她一些,秦宜宁受益匪浅,对詹嬷嬷也十分感激。

    转眼间就到了腊八。

    秦宜宁早早的起来,就被冰糖按着往脸上涂了一些带着药香味儿的白色膏子,又在手心和手背上又涂了祛疤的浅绿色药膏,让她躺一刻钟再去洗脸。

    冰糖道:“姑娘手上的疤痕已经好的差不多,往后坚持用沤子润手就足够了。”

    秦宜宁躺在贵妃榻上,闭着眼小幅度的动嘴:“我也觉得手上的皮的变嫩了,以前皮糙肉厚的,被针扎一下都未必疼,昨儿晚上跟松兰学盘针,不留神扎了一下,没流血我还感觉到了。”

    松兰和秋露端着热水和锦帕进来,闻言都笑了:“姑娘还说自己皮糙肉厚?如今您皮肤嫩的像豆腐似的,昨儿慧宁姑娘身边的富贵还悄悄问我们来着,说姑娘都用什么匀面。”

    冰糖笑道:“那姐姐是怎么回答的?”

    松兰道:“我说,姑娘用的就是公中分例每个月给的玫瑰花沤子啊,姑娘是太师爷的女儿,随了太师爷,天生丽质是必然的,回家之后吃得好住得好,皮肤也自然好。”

    冰糖点头:“对,才不告诉他们,他们对姑娘不存好心。慧宁姑娘都去雪梨院里还不学着安分呢。”

    秦宜宁却若有所思,待一刻钟到了,用温水洗了手脸,搽了沤子后,秦宜宁才对冰糖道:“你这么好的手艺,只用在我一人身上岂不可惜。你有没有想过,将你调制的祛疤润肤的膏子卖出去?”

    冰糖闻言一愣,眨了眨眼道:“我家的手艺,我不想外传的。”

    “你只做成药,也可以略微改动药方,将其功效减弱,用一盒就能治好的伤疤你用三盒,外头的人都会争抢着要买的。如今国情动荡,往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你总要有银子傍身才安全。我虽然有银子,也不会丢下你,但你毕竟身份特殊,也要有所防备才是。”

    冰糖想了想,慎重的点头道:“我知道姑娘是一心为了我的。我好好想想。”

    “也不急于一时,你若是有心做这个小买卖,我就让钟大掌柜去帮你联络一番,你只管安心调制药膏就是了,其实你不光可以做药膏,还可以将这些祛疤美肤的成分搀在擦脸的沤子里,或者是胭脂里。女子爱美是天性,不必一擦就见效,缓缓的可以见效,京中就会有大把的贵妇人和小姐们舍得用银子了。”

    松兰和秋露都点头,拉着冰糖道:“姑娘说的对,你有这本事,不如挣点银子钱傍身。”

    冰糖想了想自家高尚的父亲,“高尚”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害的唐家被灭门,也就不在端着了,笑道:“那姑娘帮我去联络,得了银子咱们分。”

    “我可不要你的银子,若是生意能成,往后我脸上擦的就都白拿你的来用。”秦宜宁点了下冰糖圆圆的苹果脸,就笑着去让松兰给她梳头了。

    冰糖看着秦宜宁的背影,感激的笑。

    腊八自然要吃腊八粥,大燕还有腊八送粥的习惯,秦宜宁刚到慈孝园,还没进屋,已经听见屋内传来一阵愉快的笑声,空气中一股腊八粥的甜香。

    将披风笑着交给随行的松兰,秦宜宁便进了里间,端正的先给老太君、孙氏、二夫人和三太太行礼。

    老太君笑道:“宜姐儿来啦,快过来尝尝东宫送来的粥。”

    东宫?

    是了,太子如今是秦槐远的学生,腊八节自然也会送粥的。

    三太太奉承道:“咱们可是托了大伯的福,东宫的腊八粥可不是人人都吃得到的。这样儿我哪一天回了娘家,又多一个可炫耀的。”

    二夫人微笑不语。

    老太君则被三太太逗的哈哈大笑。

    正当这时,大丫鬟吉祥快步进来,行礼道:“回老太君,才刚二门上的婆子来传话,说大老爷身边的启泰来告诉的,曹家刚来人送了粥。”

    一句话,说的老太君心里忐忑起来。

    曹家与他们家素无往来,怎么会忽然想起送腊八粥了?

    不等老太君回答,外头又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