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宜宁笑着任凭他动作,又道:“这个四通号,说不得背后投奔了什么人,否则他们为何要早早就布局来针对我们?在旧都,最恨我们的人是谁,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尉迟燕没那么大的本事,我怀疑这些都是顾世雄的手笔。不愧是三朝元老的老帝师,手段依旧不减当年。”

    逄枭感慨道:“若是尉迟燕身边没有顾世雄,他恐怕也早就歇了心思,安静的做个富贵闲人,任凭圣上养着他,而他乖乖的呆在牢笼里研究书画了。”

    “那对于他其实也未必是坏事。”秦宜宁也有些感慨。

    曾经她与尉迟燕的关系虽然不密切,还甚至因为拒婚而开罪过尉迟燕。可尉迟燕好歹是个人品正直端正的人,比他那个昏君父亲要强上千万倍,他的心里有百姓,有家国,只是能力不足,并没有做个一国君王的能力,但他总体上也不是个坏人。

    但现在,他走上了争权夺利的道路,早在他被顾世雄说服,抛下妻妾去寻找宝藏开始,他就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心系百姓,单纯只因无能为力才失败的,值得同情的亡国之君了。

    秦宜宁道:“尉迟燕针对咱们是一定的,四通号既然能听尉迟燕的吩咐来做这个圈套,咱们也该让他们交个束脩了。”

    “交束脩?”逄枭回眸看着秦宜宁。

    秦宜宁便凑近逄枭耳畔,低声将自己的办法说了。

    逄枭听的面上渐渐挂了笑意,最后轻轻的刮了一下她挺翘的鼻头。

    “你这个小坏蛋。所以你才刚才叫住我?”

    “是啊。”

    “那个柳掌柜还对你千恩万谢呢。若是他知道会被坑,说不得还要再哭一场。”

    秦宜宁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若非不得已,我也不想这样做。这样那办法其实真的有点不光彩。但是也没道理人家害咱们,咱们就不能反击,难道他们害人的做法就道德了?这个时候不是讲什么道德的时候,我也不是什么善心的人,没的有人打了我左脸,我还要笑着伸出右脸。”

    逄枭见她很是气愤的模样,不由得笑着是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肩头,长臂一伸,就搂着她绕过椅背坐在了自己腿上,双臂将她圈在身前,先去啄了她的额头一下。

    “你不用觉得过意不去,因为你做的没有错。若不是你保持冷静,方才我可能就错过反击的最佳机会了。”

    这么说着,逄枭越发觉得能有个如此聪慧的贤内助着实是他的幸运。

    “宜姐儿,你怎么这么好呢?”逄枭低沉的声音在秦宜宁耳畔倾诉着,“我心悦你,真是越来越心悦你。”

    他宛若琴音的声音和温热的呼吸就在耳畔,秦宜宁被他环抱着周身都是他熟悉的清爽气息,整个心都酥软的快要融化了。

    脸红红的靠在逄枭的怀里,索性将脸埋在他的静窝处,秦宜宁的心里前所未有的安宁和平静,好像现在不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有逄枭陪着她,她都不会害怕了。

    逄枭依着秦宜宁的办法,立即就命人去城中宣传起来。明日午后,在粥厂外的大广场上,忠顺亲王有要紧的话要跟大伙儿说。

    旧都的老百姓们虽然不都是穷困到需要去粥棚吃饭的程度,可难民们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秦宜宁从大年初一起就让陆德含继续去开粥棚施粥,好帮衬这些苦命的百姓度过严冬。这些人虽然每天会定时来领粥,但回头也是要回家的。

    他们分别住在城中各处,街坊邻居们都从难民们的口中听了不少忠顺亲王的好话。

    甚至有些人街头巷尾闲磕牙时,都将忠顺亲王是如何力挽狂澜、惩奸除恶,如何杀了恶人高文耀的故事说成了一部精彩的书。

    是以当忠顺亲王要在粥厂钱的广场上将话的消息传开时,许多百姓都好奇不已的决定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而尉迟燕和顾世雄这里,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王爷,姓逄的这一次不知又要弄出什么幺蛾子,照例说他现在应该已经焦头烂额了才是。”

    尉迟燕双手撑在画案上,低头望着纸上一张还没有细致描绘五官的美人图,闻言抬起头来,笑道:“他不急才怪。从天而降一大笔饥荒,他上哪里还的出来?而且这一次拿不出银子的后果还十分严重。军队里那些糙汉子们可不是好相与的,到了该发饷的时候不发饷,谁还跟着他?闹出兵、变来都有可能。”

    顾世雄闻言也笑,“这一次咱们总算是扳回一城。也不要让姓逄那煞胚一直得意下去。”

    尉迟燕用红木镇纸仔细将画纸赶平,笑着道:“明儿倒是要去看看,姓逄的到底要闹什么幺蛾子。”

    如此大的危机,尉迟燕可不信逄枭有本事能够解除。跟百姓讲几句话若能弄来银子,他当年还至于那般困窘吗?

    同一时间的杨府外院书房。

    杨知府侧身坐着临窗摆设的官帽椅,面上着几分调侃的笑意,玩味的道:“不知这一次逄之曦又要做什么了。”

    秋飞珊优雅的端坐在主位,接过婢女端上的热茶,笑着用青花盖碗来暖手,并未多言语。

    杨知府见状便闭了嘴,收起了方才的鄙夷和轻蔑之心,正色道:“明日我们也去看看吧。”

    秋飞珊颔首,轻笑道:“经过上一次的事,我还真的有些好奇他究竟会怎么做。而且上次宴上见了忠顺亲王妃……那着实是个美貌聪慧的女子。”

    杨知府想起昨日所见王妃那宛若娇花映水一般的模样,也不由得赞同的点头,随即笑着道:“秋姑娘也比她更加出色。娇美的花儿固然夺人眼球,但总比红梅少几分风骨。”

    秋飞珊对这种奉承话也只是一笑置之。

    对那个容貌绝色,拥有一双十分明澈双眸的女子,秋飞珊听多了她的传奇,也早已有结交之意。只不过……现在看来,他们之间的立场怕是不容易成为朋友了。

    次日晌午,得知消息的百姓们纷纷往粥厂前的广场聚去。而入杨知府、尉迟燕以及当地豪绅,也都早就订了附近茶楼酒馆二层临街的包间,等着亲眼去看一看忠顺亲王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到底是要做什么。

    秦宜宁没有去包间,而是被精虎卫以及银面暗探们簇拥着,就乘着马车等在街角处。

    逄枭一身蟒袍,披着黑貂绒大氅走到了空地的中间,直接切入正题:“乡亲们。今天本王召集大伙儿来此处,是有一件事儿与大家说。”

    如此平易近人的语气,让寻常百姓们心里很是受用。

    而他平时的话语,也让那些并不识得几个字的百姓们都能不费力气的听懂。

    逄枭道:“大家也知道,本王此番奉旨前来领平南大元帅一职,也是初来此地,对这里的一切也是刚刚开始了解。就在昨日,本王竟然得知一个惊天大消息。”

    他故意在此处停顿,将所有人的好奇心都勾了起来,就连包厢里坐着的尉迟燕、杨知府等人也都好奇的屏息凝神。

    逄枭道:“昨天本王才知道,原来平南军,竟然欠了三百万两白银的外债!”

    此话一出,惹得众人皆惊。

    有人是想不到逄枭竟然会将这种事情说出来,譬如尉迟燕。也有人惊讶过后饶有兴味的观察逄枭的神色,譬如杨知府。

    百姓们更是炸了锅。

    三百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这一辈子或许都无缘见到三十两白银放在一块儿!三百万两,那简直是他们想象不出的多少。

    这是一笔树木惊人的巨款!

    大家都议论起来,为什么平南军会欠了这么多的债!

    逄枭又高声道:“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当初,咱们燕地刚刚归入大周时,圣上考虑到百姓们都过的太苦了,就免去了本地的十年赋税。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而平南军呢,这十万将士们为了保卫家国,必须要驻扎在这里。大家伙儿也知道,北方那边鞑子不老实,就是咱们在这里说话的这会儿,北方正在打仗呢。圣上现在着重考虑北方的老百姓不被鞑子欺负,所以就只能吩咐平南军在当地自筹军饷。可是,这没有税收,粮饷从哪里来?”

    逄枭一摊手,“这个时候,四通号主动站了出来,借了三十万两白银,为平南军解决了军饷问题!”

 第七百零四章 甩锅
 
    “四通号此举,着实仁义!不但帮着军队解决了最大的难题,还间接的让咱们旧都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让大家伙至少能够不必担心会被外敌侵扰,可以放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逄枭说到此处,已是颇为动容的模样:“如今这个世道,像四通号这般仁义的买卖人已经不多了!要是搁个别人,做了好事还不得去嚷嚷个天下皆知?可四通号不一样,他们行好事又低调,不肯自己宣扬开来,只默默的为大家伙儿做力所能及之事。这种精神,着实是让本王感动。”

    逄枭一面摇头叹息,一面感慨,话说的声情并茂,周围的百姓们见了,也都不由跟着感慨。

    “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般行好事的商家。”

    “是啊,只可惜我们都是一群穷光蛋,若不然,要买什么一定要买四通号的。”

    “你不知道吧?四通号什么都有,就是咱们去乘船,船桨上都刻四通号的大名呢!”

    “你又吹牛,你不识字,怎么认出是四通号的大名?”

    “我听人说的,不会有错!”

    ……

    众人议论纷纷,对于四通号如此行好事不张扬的做法,没有不挑大拇指的。

    逄枭见大家都如此赞誉,给足了众人议论的时间,这才朗声又道:“四通号做事仁义,心里有家国百姓,可是咱平南军欠了四通号的银子,难道就不还了?”

    一句话,将众人的注意力又引到了他的身上。

    逄枭中气十足的道:“人家再仁义,也不能让人家白拿银子出来。三百万两白银不是小数目,四通号的柳掌柜前儿去与本王哭诉,他们今年过年都险些过不去,用了人家三百万两银子这么久都没还,虽然本王是刚来任职元帅,可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

    “今天,本王就将话撂在这儿!这个钱一定要还上,绝不会亏了四通号这样的良心买卖人!若是还不上,那便是做官的无能!”

    此话一出,百姓们都欢呼起来,对逄枭这种有担当的行为纷纷赞誉。

    因为他的话中已经说明,这笔银子不是他逄之曦去借的,是他上任之前前一任欠下的,这事儿本来就与他没有关系。

    可是他上任之后,还是义无反顾的将这个责任扛了起来,给了四通号一个承诺。

    如此光明磊落有担当的做法,将逄枭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又拔高了几分。尤其是那些亲眼见到逄枭惩治高典史的难民们,此时他们心中,战神王爷的名号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百姓们欢呼着,纷纷赞许逄枭的作为。

    而各个包厢中的各路人,这时都是一副面色惊愕仿若雷击的模样。

    尉迟燕的拳头紧紧握着。面色因惊愕和气愤而涨的通红。

    想不到,逄枭竟会如此不按套路出牌!

    正常人是会明知道眼前有陷阱,还义无反顾的一脚踩进去的吗?

    那银子明明不是逄枭去借的,如今却要他来还,且三百万两的大数目又不是三文两文,他哪里来的底气能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发下这种豪言?

    他难道就不怕,以后一旦拿不出来这笔钱来,就会被人想起今日所说的话,被戳脊梁骨?

    还是说,逄枭现在手中已经有了三百万两银子,如今嚷开来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博得个名声?

    可是,就算手里有银子,三百万两难道是随便就能掏出来去给别人填坑的吗?

    尉迟燕不懂逄枭的做法,真真不懂!

    心中的郁气积压着无从发泄,尉迟燕忍不住低声骂了出来:“真是有病!”

    顾世雄闻声看向尉迟燕,摇了摇头,心中不由得叹息。

    若是尉迟燕能有逄枭的半分手腕和政治头脑,他何至于一大把年纪都快入土了,还要为了这些朝务而烦心。

    “王爷,这恰恰是忠顺亲王的高明之处啊。”顾世雄叹息着道:“他若是将事情完全推开,难道不怕四通号会在外宣扬平南军主帅欠债不还的消息?”

    尉迟燕被问的语塞,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就算自己亏损一点,能够不背骂名,对逄枭这样的人来说也是划算的。

    只不过能够一口气拿出三百万两银子,足以证明逄枭的财力和魄力。

    顾世雄看着尉迟燕的面色变化,就知道他一定是想岔了,无奈的道:“王爷,您该不会是以为逄之曦会自己掏腰包来还债吧?”

    “难道不是吗?”尉迟燕惊讶又疑惑的问。

    顾世雄有一种扶额的冲动,声音都变的有些有气无力起来。

    “他一定是事先想好了其他的来钱办法,要么是能够弄来这笔巨款,要么就是有办法让四通号无法再要钱。总之,逄之曦是绝不会自己拿出那么一笔钱来堵窟窿的。

    “他是平南军的主帅,如果这一次着了道,无奈之下自己掏腰包,那往后的日子再遇上这种事,还会有人让他自己吃亏。时间久了,岂不是多少银子都不够? 1

    “人都是自私的,说不定到时候他不肯出钱,还会被人说成不肯为家国做贡献,到李启天哪里去参他一本呢。”

    顾世雄说这一席话,声音十分温和,已经是用上了最大的耐心。

    他都已经这个年纪了。若是临终前不能将尉迟燕教导好,他这辈子最后的梦想终归算不上圆满。

    可尉迟燕却不大理解。至少现在他还没有想透。

    果然,就在尉迟燕和顾世雄说话的时间,逄枭已经又朗声道:

    “杨知府来了吧?”目光直接就望向了酒楼二层的窗口。

    尉迟燕这里角度,看到的就是逄枭向着他的这个方向看过来。

    就在尉迟燕惊讶之时,所有百姓都已经顺着逄枭的视线看过来。

    尉迟燕隔壁的包间里,秋飞珊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杨知府,道:“你还是露个面吧,若是这会子执意不出现,说必定外头立即就会说你为了逃避责任,做了缩头乌龟。”

    杨知府的额头一阵抽痛。

    这种明知道是圈套,还要一脚踩进去的感觉着实是不怎么美妙。

    可是正如秋飞珊说的,他能做“缩头乌龟”吗?若真那么做了,以后在旧都行事他还如何能立威?

    杨知府咬着牙,只得站起身,走到一个外面无法看到秋飞珊的角度,将格扇窗推开了。

    外头的百姓们一下子就看到了杨知府的身影。

    因为上一次杨知府答应了百姓们的条件,大家的心里都当杨知府是个非常为民办事的好官,是以这时众人看着他的眼神都充满了期待和崇拜。

    杨知府见状,只好挤出个笑容拱手道:“王爷怎会知道本府在此?”

    逄枭还礼,隔着人群高声喊道:“杨知府心系百姓,何况知道本王要与百姓说话的消息您一定知道了,杨知府怎么会不来?”

    不给杨知府反应的时间,逄枭又道:“乡亲们!今天杨知府在这里,本王就当着大家伙儿的给个说法。”

    直视着杨知府的方向命令道:“杨知府,本王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将那三百万两银子还给四通号。如果还不上,你的知府就不要做了。”

    杨知府差点被气的一个倒仰。

    一开始听逄枭说的那些话,还当他要自个儿出这笔钱呢,他就只等着看热闹,想看看逄枭最后怎么圆上这个谎话。

    谁料想,这个不要脸的家伙居然是让他来还钱!

    杨知府差点当场就骂人。

    可楼下一双双的眼睛都在期盼的望着自己,杨知府现在等于被绑缚在道德的高台上凌迟,只要他还想要名声,想在这里继续安安稳稳的做个官儿,他现在就不能摇头。

    因为军队素来都是打仗的兵刃利器,是不事生产的。圣上吩咐军饷自筹,本来就是要地方来出这笔钱。这是合情合法,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旧都没有税收啊!

    “王爷……”杨知府开口,喉咙的声音非常干涩。

    但下一瞬逄枭的动作,就将杨知府气的鼻子都歪了。

    逄枭竟然对着百姓们拱拱手,就带着手下们离开了!

    这家伙,将这么个大黑锅甩给他,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杨知府的牙齿咬的咯吱咯吱作响,一时间都不明白,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竟然还能自称一声英雄!他竟推辞的机会都没有给他留!

    杨知府对着满目崇拜的百姓们拱拱手,强迫自己露出温和的笑容来,安抚着众人。

    秦宜宁在马车上看了全程,回府的路上嘴角的笑意就一直都没有退去。

    她帮逄枭出了个主意,却没有想到逄枭竟然会这么有趣,将事情办的如此漂亮,让她这个知情者笑了一路。

    一想到杨知府那张被欺负狠了还要强作微笑的脸,秦宜宁就忍不住又噗嗤一声笑出来。

    到了秦府门前,逄枭早已经等了秦宜宁多时。

    见她回来,逄枭上前来代替了冰糖和寄云的位置,扶着秦宜宁下车。

    “怎么笑成这样?有那么好笑吗?”逄枭轻点了一下秦宜宁的额头。

    秦宜宁点头,“你是没有看到杨知府那张脸,我只要一想到他曾算计你,如今却被你用阳谋坑的毫无还手之力,我就想笑。”

    阴谋固然要紧,可是能让人觉得有趣的还是阳谋。明摆着告诉对方,却用实力来碾压,这样赢了才有成就感。

    二人进了府,逄枭的大手牵着秦宜宁细白的小手,笑道:“他不会善罢甘休的。想来不一会儿就要找来了。”

    果不其然,逄枭话音方落,身后的下人就小跑着上前来回话:“王爷,杨知府求见。”

 第七百零五章 认了
 
    “他来的倒是快。”逄枭声音含笑,回眸望着秦宜宁道,“想不想看好戏?”

    “才刚都已经看了一场了,这会子不继续看下去岂不是可惜?”秦宜宁笑道,“不过我看那杨知府也并不无辜,圣上吩咐军饷当地自筹,他身为知府,难道对军饷的事就完全不知情?想来是那卢樟的做法他是知道的,其中的确切数目他也该有耳闻。可他一直都闷声不理会,就是想等着有个背锅顶缸的来旧都时,好将自己摘出去。”

    想想杨知府的所作所为,再想想他前倨后恭反差甚大的做法,以及当日去杨家时见到的那个身着男装容色绝俗的姑娘,秦宜宁脑海中似有些想法一闪而过,却没有真切的抓住。

    见她脚步放缓,逄枭问道:“可是有了什么想法?”

    秦宜宁摇摇头道:“没什么,你在哪里见杨知府?”

    “去前厅吧。那里正好有个屏风。”

    秦宜宁又笑起来,跟着逄枭去了前厅。

    逄枭亲自将一把交椅放在屏风后,又铺上了厚实的坐垫,还将自己肩头的大氅摘了给她围在身前。这才走到厅中道:“请杨知府。”

    “是。”厅外,虎子立即叫人去请杨知府来。

    此时的杨知府满脸通红,被气的眉头紧锁,浑身都像在被火烤一般。

    在秦府外等候的这段时间没能让他冷静,反而更加激起他的怒火。

    就算逄之曦是平南军主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战神王爷,可在他的眼中,他也不过是个处境堪忧的家伙。他自己都已经被圣上忌惮,浑身都是破绽了,却还不知道检点,依旧在旧都招摇,他就不怕自己参他一本,圣上直接将他拿下?

    正因为有这种底气,杨知府对逄枭的鄙夷更甚,对此行的信心也越大。

    是以下人来引着他去前厅时,杨知府都身板挺直,压着怒气,脚步用力的像要将地上的青砖都跺碎了泄愤。

    “王爷,杨知府到了。”

    虎子往里通传一声,就眉开眼笑的为杨知府撩起门帘。

    杨知府大不如内,看到在首位慵懒坐着吃茶的逄枭,也不行礼问候,直接开口就是质问:“王爷怎生如此阴险,竟然这般坑我!”

    逄枭仿佛没有察觉到杨知府的怒气,笑眯眯的站起身来,“哎,杨知府请坐,不要动怒,怒大伤身啊。”

    屏风后的秦宜宁透过雕花的缝隙往外看,就看到杨知府的一张脸涨的更红了,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眨眼间就能被气昏过去。

    杨知府怒不可遏,强压着性子在客位坐下,看到下人上了茶,端起来便灌了一口,谁知入口的茶竟是滚烫的,疼的他一下子将茶吐回茶碗里,想吹气扇风给舌头降降温,又挨着自己的身份,要在此处端住了架子。就只能绷着脸忍着。

    逄枭仿佛没察觉到杨知府的窘迫,忙关切的道:“是不是茶太烫了?这些蠢东西是怎么当差的!”

    逄枭对着外头训斥,婢女们都急忙跪下请罪。

    杨知府没心思去理会这些,摆摆手说了句:“无妨。”随即便道:“本府与王爷素不相识,又不曾结怨,为何王爷今日要这般陷害我!”

    “什么陷害?”逄枭目露惊愕的道:“杨知府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本王何曾陷害过你啊?”

    “那请问王爷是什么意思?今日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将那么难办的问题丢给我,难道那不叫陷害吗!”

    逄枭无奈的道:“杨知府的想法是不是有什么误区?难道筹备平南军的军饷,不该是有你负责吗?”

    一句话将杨知府说的语塞,圣上吩咐自筹时,就已经将平南军的军饷问题交给了当地的财政。

    “可是王爷别忘了,现在旧都是没有税收的!”

    “哎,那能怎么办?北边的战事紧张,圣上现在忙着与鞑子作战,对于南方也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啊。我等既然在朝围观,食君俸禄,难道不该为君分忧吗?”

    “你!”杨知府怒道,“王爷不要东拉西扯,你明知我说的不是这个!王爷如今是平南大元帅,平南军现在整个儿都是你来负责,难道筹备粮饷还要交给我?更何况先前平南军还欠下了三百万两白银的巨款,这银子又不是我借的,现在凭什么要交给我来还?你这不是坑人是什么?”

    “哎,原来杨知府也觉得这是坑人。”逄枭一摊手,颇为无奈的道,“四通号就是这么来坑本王的啊。”

    杨知府气的脸色紫涨,嘴唇颤抖,半晌都没说出话来。

    “敢情你被坑了,所以你就来坑我?!”

    逄枭摇头叹息,直说无奈,还探身过来帮忙出主意:“杨知府别气了。今儿个在百姓面前,你都已经将责任承担下来了。就算你不为了平南军的将士们考虑,怎么也要为自己的官声考虑啊,你都答应了偿还那三百万两白银,若是这会子撂挑子不干了,外头的人还不定怎么说您呢。”

    “我几时答应了,那是你硬逼着我!”

    逄枭故作沉思,随即笑道:“要不您去找找四通号的掌柜?杨知府与四通号的人,应该很熟悉吧?”

    此话一出,屏风后的秦宜宁也倾身上前,仔细看着外头杨知府的神色。

    杨知府像是被吓了一跳,眨眼就回过神来道:“此话从何说起?”

    逄枭笑着道:“杨知府别紧张,本王也只是推测,您是知府,不会连本地有多少商家分别都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吧?若是真不知道,那岂不是您的失职?

    “我相信以杨知府对圣上的忠诚,是绝不会容许这类事情发生的。而且杨知府的才华,也不会出现这种失职。那么四通号里里外外,杨知府必定摸清楚了,才会默许平南军里的人去与四通号借钱。

    “本王初来乍到的,与四通号的人不熟悉,可您不一样啊。不如您去与四通号通融一下,迟个几年等朝政稳定,国库充裕了再还钱?”

    杨知府的手都被气的发抖。

    好个身忠顺亲王,竟是在这儿等着他呢!

    杨知府一时间心绪难平,有些担心,却将担心都压了下去,对逄枭更加厌恶和气愤了,咬牙切齿道:“我哪里认得四通号的人!王爷不要想当然了!”

    “不认得吗?本王觉得可不太像。”逄枭惋惜的摇了摇头,“那本王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还钱之事还是要仰仗知府大人,你办事,本王还是放心的。”

    杨知府豁然起身,怒瞪着逄枭:“不是本府欠下的银子,凭什么要本府来还!”

    逄枭也失去了逗孩子似的耐心,慢条斯理站起身来,懒洋洋道:“本王也想问,不是本王欠下的银子,凭什么要本王来还?杨知府不如回头去帮本王问一问四通号的掌柜?”

    杨知府心里咯噔一跳,可面上丝毫没有露出任何表情,只是愤怒的道:“若是做知府就要被如此对待,那这个知府本府不做了!”

    他是地方官,他的任命可不是一个小小亲王说的算的,若是他执意不敢了,逄枭对他也没辙,传扬开来更是没法与圣上交代。

    是以杨知府对自己的这一招非常自信,就等着看逄枭是如何屈服的,到时三百万两银子的压力就反丢给逄枭,他倒是要看看,这位传说中的战神王爷哪里有本事还债。

    然而,让杨知府万万没想到的是,逄枭竟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好吧,既然杨知府觉得做本职之事如此为难,本王也就不强求了,杨知府不如将官印交出来吧,本王会想法子帮你解释清楚的。”

    杨知府当即就呆愣在原地。

    不做知府了?

    他点灯熬油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好出头,做上了知府,还积累了人脉,难道要因为这等事就放弃了好不容易的来的权力?

    不说权力,就单他背后的人,就不会原谅他的做法。

    逄枭微笑走到杨知府的面前,又道:“杨知府是不是太惊喜了?要不要本王派人去取官印来?那样就不必麻烦杨知府的家人了,”

    杨知府眼皮直跳,好半晌才挤出一句:“不用。”

    听着他生硬的宛若石头的声音,逄枭禁不住笑起来:“这就对了。本王就知道杨知府是个有担当的好官。不管是谁欠下的债,只要到了杨知府这里,当场就能想到办法。既然杨知府不想交出官印,还想继续做这个知府,那杨大人做一些分内之事为圣上分忧,是不是也是理所应当的?”

    杨知府咬着牙道:“应当。”

    “好,爽快!”逄枭抚掌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杨知府仔细着,赶快将那一大笔的银子还上吧,本王就在府里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好消息?

    杨知府撇了撇嘴,逄枭简单的到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