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算是亲眼见证了秦宜宁与逄枭之间的感情,亲眼看着他们一起经历风雨,到如今他们彼此都在默默的为对方付出,秦宜宁为了不给逄枭添乱,遇上外婆被抓了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逄枭,用计谋自己解决。

    若能得此良人,恐怕为彼此牺牲性命都不觉得可惜。

    哄着两个孩子睡下,恰好赶上钟大掌柜从外头回来。

    秦宜宁到前厅见了钟大掌柜。

    “陆德含那里怎么样了?”秦宜宁笑着问。

    陆德含是当初大周兵马围城,燕朝又遭受旱灾饥荒时,秦宜宁卖掉逄枭送她的“宁园”来救助的灾民之一。

    后来秦宜宁跟随父亲去了大周,如陆德含,刘九儿这些人就留在了大燕她的田庄里做事。陆德含和刘九儿与秦宜宁相识的久,秦宜宁对他们有活命之恩,他们对秦宜宁也是忠心耿耿。

    这次需要一个生面孔来支撑起粥厂,秦宜宁自然想起了他们,与廖先生和钟大掌柜商议了一番,就决定了待到赵万金和赵一诺兄弟不方便出面时,便启用了陆德含。

    “陆德含做事认真,人又憨厚,现在已经换了身衣裳只顾着在粥厂坚守了,灾民们饿不着,王妃放心吧。”

    “那就好。”秦宜宁笑道。

    “王妃做的是活人性命的好事,陆德含当初也是被王妃救的,这会子吩咐他来做这等好事,他一百个愿意,对王妃和王爷的为人也是赞不绝口。还一直嚷嚷,‘王爷和王妃做了这么大的好事,还不能宣扬开是自己做的,真是受了委屈。’”

    秦宜宁摇头失笑,“又不是图名,有些事嚷嚷开会引来麻烦的。”

    “可有些人做善事也是为了名声。与您如此默默地做事相比,那些只为了名声便不入流了。”

    “能为了名声做好事,那也是好人。多一些那样的人,咱们施粥的压力或许还能减轻一些呢。”

    秦宜宁压低声音,又问道:“赵一诺他们打听清楚牢里的状况了吗?知道我外婆和赵万金都关在何处了吗?”

    钟大掌柜笑道:“应该是打听清楚了。廖知秉和赵一诺没有与我细说,想来待会儿他们回来亲自回您。”

    秦宜宁便点头,与钟大掌柜又聊了庄子和铺子里的事。

    过了半个时辰,廖知秉和赵一诺也回来了。

    “王妃,事情我们都已经打听清楚了。老盟主的监舍我们看过了,我大哥所在之处也探明白了。”

    赵一诺脸色极为难看,不等秦宜宁发问便道:“老盟主性命无碍,也没有受刑,但是关押她的牢房却是个站不直躺不下的木质笼子,人在里面只能蜷缩着,不打不骂,也没有人审问,但是着实难受的很啊!咱们的兄弟探查时发现老盟主鬓边的头发都白了,整个人憔悴的不成样子。”

    秦宜宁听的心都揪了起来,手里紧紧攥着衣袖,掌心的汗将衣袖都浸湿了。

    她的担心和不安不能在下属面前透露半分,她若是乱了,又怎么驭下?可是心里的绞痛和不安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压制的。

    “那赵堂主呢?”

    “我哥哥还好,受了一些皮外伤,被抽鞭子了,但是我大哥他武艺高强,内外兼修,这些皮外伤动不了他的根本,而且他在牢里已经闹了两次大事,杀了两个故意找茬又有来头的死囚。将高典史气的鼻子都快歪了。”

    这事秦宜宁整个计划中的第二环。

    在让高典史激起所有穷苦人的不满之后,在利用牢中之事,来激起富人的不满。

    赵万金杀掉的那两人,是秦宜宁事先就调查过的。

    有钱人家和官宦人家哪一个府里没有一些腌臜龌龊事?更有很多主子打死人了,犯了法的,只要疏通疏通关系,就可以弄个替罪的代替自己来坐牢,他们在外头再多走动,就算是死囚都有可能关个一年半载就放出来了。

    而这些代替主子蹲监牢的,大多数主子的忠仆,再或者是重金买来的混混,再加上一些本来就有后台的二世祖,这些人就形成了牢中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

    他们来坐牢也不是真的坐牢,除了住的环境差一点,贿赂了狱卒之后在牢里吃香喝辣也不是不可能。

    她当初就告诉赵万金,在牢里寻那些有来头背景的,真正作恶多端的杀两个立威。

    高典史专管当地的刑狱抓捕之事,又颇吃得开的样子,如果这些有背景的囚犯有在高典史眼皮子底下丢了命的,那么富人们的矛头也会指向高典史。

    秦宜宁道:“多亏了赵堂主,只是他到底是为此受了伤,若是有办法,你们找机会给他送一些药去,至少不要伤了根本才好。”

    说到此处,秦宜宁又歉然的道:“到底是为了我的安排,害的赵堂主受了伤,我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嗨!盟主说的这时什么话?咱们江湖儿女,出来混的便是要讲义气,莫说是受伤,为了救出老盟主,就算丢胳膊断腿也是值得的,何况我们都是些糙人,皮厚骨头硬的,那么一点皮外伤根本算不得什么,盟主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你们不在意,那是你们讲义气。可我却无法心安理得的看着赵堂主吃苦,只有等计划成功后,我再想法子补偿了。”

    秦宜宁依旧觉得很抱歉。

    赵一诺潇洒的摆了摆手,秦宜宁是个心存仁善的盟主,做任何事都不会用他们这些手下的性命去开玩笑,就算然他们受点皮外伤她都会心存愧疚,何况是性命堪忧之类的事?

    能够追随如此仁厚的盟主,也是他们这些盟众的福分。

    ——

    腊月二十九这日,旧都飘起了雪,大雪纷纷扬扬,给整个灰蒙蒙的旧都铺上了一层雪白的绒毯,那些地龙翻身后坍塌歪倒的建筑和裂纹斑驳的粉墙,就显得更加灰败了。

    此时杨府院中的仆妇们都很忙碌。

    明日就是除夕,小年那日府里虽然彻底的洒扫过了,可今天这场大雪落地就半融不融的,人踩过后就成了满地的湿泞。杨知府喜洁,若是惹了大人不快,那可是连年都要过不好的。

    高典史被下人引着进府来时,看到的就是满院忙碌的仆婢。

    沿着青石砖路来到外院书房,下人进去回话,不多时便出来道:“高典史,知府大人有请。”

    高典史忙肃容敛目,理了理身上的衣衫,垂首快步撩起暖帘进了屋,转过一道博古架,见了正端坐在红木大画案后正在看书的杨知府,立即撩袍摆下拜,叩头道:“见过知府大人!”

 第六百八十六章 知府

    杨知府垂眸看一册诗集,仿佛没看到面前站着的人,那轻视的态度让人心里很是不快。

    可高典史此时完全没有胆量愤怒,所有心思都在分析上官为何不悦之上。前思后想,也没有个头绪。

    “府台大人,卑职高文耀给您请安。”足等候了一炷香时间,高典史沉不住气,再度行礼。

    杨知府哗啦翻了一页书,冷淡的斜睨了高典史一眼,慢条斯理问道:“知道本府找你来,所为何事吗?”

    “回大人,卑职不知。”

    “不知?”杨知府将手中诗集随手丢在案上,带翻了笔架倒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大人息怒!”高典史忙行大礼。

    杨知府是大周吞并大燕后新提拔上来的,原本是大周的官员,高典史则是旧都的老人儿了,两人本就生分,且杨知府为人又隐身,待人接物素来亲疏得当,温和有礼。在高典史的面前,他还没使过这么大的脾气。

    高典史拳头紧握,浑身的肌肉都有些抽搐起来。

    杨知府面沉似水,眼神中含着怨怼,愤然起身,指尖颤抖的怒指着高典史,好半晌才压下即将脱口而出的斥责,改而沉声道:“高文耀,你暗中做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吗?”

    高典史浑身一个激灵,头垂的更低了。

    杨知府绕过桌案,缓缓的走到高典史面前。

    从高典史的角度,就只能看到杨知府脚上的一双官靴。

    “你私下里与谁联络,得谁授意,帮谁办事,本官都不管,也不想参与。但是你做事也要有个分寸,你要知道你是在为谁做事,又要做到什么程度!

    “本官不会上报朝廷,也不想偏帮着任何一人。但你不要得寸进尺,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本官下辖的治安。”

    高典史此时心里终于明白了。

    看来杨知府知道了他私下里是忠心于镇南王的。

    他本来就是大燕人,从前也是燕朝的官儿,燕郡王如今虽成了镇南王,可他皇室正宗的血脉却货真价实,高典史这一次捉拿郑氏,便是得了镇南王的吩咐。

    只是没想到,他的儿子竟然会出了那样的事,如今半死不活的躺在家里,整日哭号不断。

    他自己也觉得,那个钱贵不论是踢伤了他的爱子引得他去拿人而犯了众怒,还是在牢里杀了两个死囚犯闹的富户们都来给杨知府施压,这都是有所预谋的。

    那老太婆关起来不少日子了,没见她与外界联络,可外界发生这些事,高典史又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自己那只是巧合。

    现在听了杨知府的话,高典史头脑中一阵清明。

    原来杨知府也觉得这些事与他关了郑氏有关?那个郑氏是个什么来头,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能量?!

    只不过,心中虽然是这么想,高典史又哪里敢承认?

    在杨知府这个大周朝的官员面前,承认自己听了尉迟燕的吩咐做事,那岂不是等同于参与到了某些不可言说的活动?将来腔子上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大人,您是不是误会了什么?卑职一心为朝廷做事,不敢有丝毫的私心,又哪里会替旁人办事?”

    杨知府冷笑了一声:“明人不说暗话,难道还非要本官将一切都说明白不成?”

    高典史的心突突直跳。

    杨知府的话音却转为温和:“罢了,本官的意思你应该都已明白,赘言无用。你尽快善后,不要影响到本官便是了。相信以高典史的能力,如今这个状况如何平息,对于你来说也是举手之劳。”

    高典史额头上冒了汗,连连点头道:“是,卑职一定尽全力尽快解决!”

    杨知府颔首,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就又回到方才的位置去看诗集。

    高典史垂首退下,出了书房的门才悄然松了一口气,由下人引着快步往杨府外去。

    待到出了角门,被一阵迎面而来的冷风一吹,高典史才感觉到浑身都是汗,脑门上的汗被冷风吹干,冻的他一个哆嗦,忙袖手缩颈的快步离开。

    不过才走出五六步,就听见背后传来一阵错杂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

    高典史好奇的回头看去,正看到两辆马车停在了杨府门前。

    这两辆车都是单驾的寻常油壁车,车子看起来半新不旧,毫无特点。

    但是拉车的马匹,竟然都是毛色光亮的汗血宝马!

    更令他惊讶的,是马车旁跟随的八个高壮的汉子。

    那八人都身材壮硕结实,且行动间步履轻盈,高典史也是练过的,一看便知道这些人都是内外兼修的高手,十个他绑在一起,都赢不过他们之中随便一个的一根手指头。

    这护卫可比汗血宝马都要值钱!

    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家,能用得起这样的护卫?

    高典史站在角落,好奇的伸长脖子。

    就见一个护卫去叩门,门子快步往府里去了。

    不多时,却见杨知府和几个女眷的身影从角门处一闪而过。

    随即,杨府的正门居然打开了!

    要知道,正门寻常时候是不会打开的!

    高典史更好奇了,将自己藏在墙角,专注的盯着马车。

    只见马车的暖帘被一只素白的手撩起,从里头探出个身着绿色披风的女子。

    那女子二八年华,梳双环,着绿衣,做丫鬟打扮,容貌说不出的俏丽,俏生生的站在那里,就像夏日绽开的一朵芙蕖,高典史这种见多了风月的,见了那美婢都禁不住吸了口冷气。

    那俏丫鬟撩着暖帘,探身搀扶。

    随即便见一位身材高挑,身着月白长衫,身披紫貂绒大氅的年轻公子探身下了车。

    待到看清那位公子容貌,高典史连呼吸都给忘了!

    他只当那个俏丽的丫鬟便是个绝色美人,谁承想这位公子的容色,却远胜于那丫鬟百倍!

    再仔细一看那公子行走的姿势和身段……

    这哪里是位公子?分明是一位男装打扮,容貌英气的高挑女子!

    高典史从没见过这样的美女,不由看的呆愣在原地。

    不光是高典史,就连率领家眷来门口迎接的杨知府,此时也是一副怔愣住的模样。

    只见那女子走到杨知府面前,不卑不亢的行礼,仪态雍容端丽,穿着男装丝毫不显得女气,但也完全不觉得爷们和粗鄙,声音带着几分矜贵与自持,非常合时宜的透出几分亲切。

    “叔父安好。”

    杨知府终于回过神来,咳嗽了一声,又恢复成平常的模样,伸手虚扶了一下:“秋姑娘,免礼。”

    “叔父太客气了,唤我飞珊便是了。”秋飞珊转而看向杨知府身后的知府夫人,“婶娘安好。”

    知府夫人还有些懵,富态的圆脸上还有些许怀疑和探究,客气的挤出个笑,道:“切勿如此多礼。外头天寒,还是入府再叙吧。”

    “正是如此。”杨知府也点头。

    杨知府与知府夫人,便引着秋飞珊先行入府。

    门子则忙碌的拆了门槛,下人和护卫们赶车马车从正门进了杨府,随即府门又咣当一声关上了,彻底隔绝了高典史的视线。

    高典史目瞪口呆的看着全过程,脑子里还是那位秋姑娘的容颜,又惊讶杨知府隆重的迎接,呆愣了好半晌,才摇着头叹息着快步离开。

 第六百八十七章 围攻

    “回王妃,高典史今日去拜访了杨知府。咱们的人仔细探查过,是杨知府命人去寻了高典史,并非高典史主动去拜访。”惊蛰安排人一直暗中观察高典史,如今得了消息立即就来回话。

    秦宜宁秀眉微蹙,抿唇沉吟道:“杨知府一直闭门不出,想来是个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更是个不愿意搀和到旧都发现如今纷杂局面中的。高典史如今眼瞧着触了众怒,又被卷进了麻烦里,杨知府这个时候找他去,难免有违他的处世之道。”

    “王妃所言极是,杨知府一直保持中立,王爷来时他没有出面接风洗尘,镇南王那边,杨知府也从未曾表露过亲近之意。”

    秦宜宁起身想了片刻,就也释然了,“现在城中看起来风平康静,实则百姓们和达官贵人们对高典史都很不满。杨知府既是个躲避纷争的人,便绝不想看到手下的人给他惹麻烦。叫高典史过去,说不定是吩咐他接下来怎么做呢。”

    “是这个道理。”惊蛰颔首,嘲讽的道:“高典史抓了老夫人去,想不到却给自己惹火烧身,儿子出了大事不说,发现如今还犯了众怒,也不知他现在回想起来,会不会后悔拿了老夫人去。”

    秦宜宁摇头失笑:“他不过是奉命行事。而且母后主事之人必定是希望南方不和之人,再笃定一些说,这件事八成就是镇南王一方吩咐的。高典史以为自己站对了队,未免就错了注意,若说他不后悔那是假的。”

    “正是如此。我若是他,便会有一些自知之明,不再瞎折腾了,自己倒霉不算,还要带累身边的人和老百姓受罪。”惊蛰嘲讽之意更甚。

    他虽然是银面暗探出身,可对于大燕皇室丝毫提不起半点喜欢,对昏君鄙夷,对懦弱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印象。

    如今尉迟燕想着匡复大燕,为的到底是自己的皇帝梦,还是为了寻常百姓的福祉,这已经是一目了然。自从大燕归顺大周,大周也没有将燕地的百姓们区分对待,反而日子还安稳了一些,难得稍微稳定,如果他是寻常百姓,一定希望上位者不要再瞎折腾了。

    想了想,惊蛰又道:“还有一事。咱们的人在杨府门前看到杨府有一位特殊的访客。”

    “特殊?”

    “是啊。杨知府带着家眷,亲自迎了出来,还开了正门迎人进去。”

    秦宜宁惊讶不已。

    一般大户人家的正门是不会打开的。更合论是杨知府还是带着几家眷亲自打开正门迎接。如此隆重,放在秦家也就是当年尉迟燕还是太子的时候造访秦府,他们家曾这样欢迎过。

    “可看到是个什么样的客人了?”

    “看到了。说是个穿男装的绝色女子。因为距离较远,对方话音又不大,是以只大约听到了那女子叫杨知府叔父。”

    秦宜宁缓缓的点头,“要过年了,亲戚来串门也是有的。”

    只是奇怪的是,杨知府那隆重的态度。

    当今世上,女子身份本就轻于男子。

    以杨知府的身份,若此女子不是身份高贵或是特殊,他又如何会大开正门带领家眷相迎?说是叔侄关系,秦宜宁却是不信的。

    不过如今她有要紧的事做,反倒对杨知府的隐私之事并不关注。

    午后,钟大掌柜、赵一诺和陆德含都回来了。

    “王妃,咱们的行动明天开始吗?”

    “明天开始吧。”秦宜宁有些愧疚的道,“明天过年,那样做有些残忍。只不过过年的时候计划才最容易成功。”

    钟大掌柜不以为然的道,“王妃就是心太善,您能帮助大家度过这个严冬已经是仁至义尽,您又不欠他们什么,也没有养活他们的义务,更不会伤害他们性命,只饿一天也死不了人的,等到救出老夫人,您在继续施粥,对他们的恩情又如何不能抵消一天的饥饿?”

    “话虽如此,但我还是有些内疚的,毕竟我帮助他们虽是真心的,但也利用了他们的怒气。”

    钟大掌柜笑着摇了摇头,秦宜宁毕竟还是年轻,心思太过柔软了。

    既定了计策,众人便纷纷下去准备起来。

    到了次日,百姓们再去广场领粥的时候,粥棚下却不见冒着热气的大锅,也闻不见是浓郁的米香气了。

    “昨儿还好好的,陆大善人还带着掌柜来施粥呢,怎么今儿不来了?”

    “莫不是今天陆大善人回家过年去了?”

    “不会,陆大善人不会丢下我们的。昨天还说了今日照常施粥的!”

    “该不会是被高典史给抓了吧!高典史专门抓做好事的善心人!”

    ……

    也不知是谁这么说了一句,很快,高典史将再度给了百姓们生存希望的陆大善人也给抓了的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流言已变成言之凿凿。

    “高典史未免太过分了!先前有一位要做好事的老夫人,只因为孝敬他的银子不够多,就被关进了大牢。后来又当着咱们的面抓了钱大善人,现在又抓了陆大善人,这是存心要门死啊!”

    “操他奶奶的高典史!自己吃香喝辣,养出个儿子追鸡撵狗他都不管,却偏偏要欺负咱们穷人!连一碗薄粥都不给咱们吃,这是逼着咱们一头碰死在他家门前!”

    “死什么死!老子要死也先把那龟孙子揍死!”

    几个难民忍无可忍,破口大骂,众人的愤怒情绪被那糙话激的又升了一层。

    他们的心里早就憋着气,眼看着钱大善人被打被抓,他们为了吃饱饭也为了自己的性命做了缩头乌龟,心里早已愧疚的很,如今又听说陆大善人也被抓了,他们上哪再找一个善心人来给他们白吃白喝?

    “既然高典史不给咱们活路,咱们宁可拉着他做垫背!”

    “兄弟们,咱们去抄了他家,把做好事的大善人都救出来!”

    “对,让高典史把大善人都放出来!”

    救出大善人,他们就有饭吃了,就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他们人多势众,就不怕高典史不答应!

    饥寒交迫的难民们怒吼着,挤挤挨挨的就往高家方向冲去。

    因施粥的时间很长,旧都附近知道了这个消息的难民都用了过来,是以现在难民的队伍已不是初时的百余人,而是几斤千人。

    且除了那些家中实在没有壮丁的老幼妇孺,在严寒之中,穿着单薄的衣衫排队领粥的,大多都是一家之中的男丁。

    就算饥饿熬憋了他们的肚皮,熬光了他们的肉,让他们瘦的像芦柴,可心里那股属于男人的尊严和怒气,到底在百般压抑之下爆发了。

    是以这近千人且大半是男丁的难民队伍一涌到高府门前,直就将门子吓的将门闩闩上了。

    “不好了不好了!大人,外面来了好多难民!”门子连滚带爬,屁滚尿流的往里通传。

 第六百八十八章 虚张声势

    即便门子不说,府里的人也都惊慌的出来探看。

    因为将近一千人的怒吼声实在太过震撼。难民们已愤怒的失去理智,高府大门紧闭,连个屁都不敢放的模样,又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高家的位置距离衙门只隔着一条街,转个弯对面就是旧都知府衙门。

    这沸腾的人声引得衙门口的官差都吓坏了,也都慌乱的缩回衙门里关好了大门。

    百姓们一看那些凶神恶煞的官差,竟然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的,顿时信心倍增,汉子们带头破口大骂,捡起手边一切东西,如石块、烂泥,马粪等物,使劲的往高典史家的大门上砸。

    “放钱大善人出来!”

    “姓高的,你不得好死!”

    “你怎么不断子绝孙!你把做好事的大善人都放了!”

    ……

    立着大门最近的几个砸的最欢,因为每次命中都能砸的那门抖一下,还留下一大块脏污。眨眼之间高家为了过年而特地挂了红灯笼贴了对联和门神的大门,就已经被脏污之物糊的一块一块的斑驳,看起来惨不忍睹。

    更加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愤怒之下的难民们那磅礴的气势。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当初抵抗大周的燕朝军队有这种气势,恐怕逄枭若想打进来还要费上一番功夫!

    “怎么回事,外面是怎么了!”

    高家内宅,高金氏尖叫着抓住高典史的袖子猛力摇晃,惊慌之下手心里都布满了冷汗,尖锐的指甲掐的高典史手臂刺痛。

    高典史一把将妻子搡开,快步走到廊下,侧耳细听外面的吼声。

    虽然叫嚷声纷杂混乱,可是人总是对自己的名字格外敏

    感。外面的人一句句都在指着自己骂,其粗鄙不堪入耳的程度前所未有。

    在高典史有生之年,他还没被这么骂过,更何况是这么多的人一同怒吼。

    那震天的声音,惊的周围所有人家都紧闭府们。一场民变一触即发。

    饶是高典史有天大的胆子,现在也已经彻底慌了。任凭是谁,被上千人异口同声的怒骂怨怼着,心里都不会安然平静。

    “老爷,怎,怎么办,怎么办啊!”高金氏也听出了门道,声音尖锐惶恐的再度抓住了高典史的袖子。

    高典史这时还哪里顾得上金氏?用力将人推开,快步就往外院奔去,一边跑一边吩咐家丁护院:“抄家伙,堵住了前后门,连狗洞都别放过!别让那群叫花子闯进来!一旦那些人闯进来,府里从上到下,包括你们,一个都别想活!”

    早已被吓软了的家丁护院强撑着别叫自己像个孬种,腿脚发软乱作一团的去抄家伙,拿斧子的,抄门闩的,甚至还有冲进厨房拿擀面杖的。

    高金氏被吓的后退几步躲进房里,吩咐身边的丫鬟婆子赶紧抬着矮柜子来堵门。

    “快快快,别让那些臭要饭的闯进来!”

    “可是太太,老爷还在外头呢……”

    “哎呀管不了那么多了!”高金氏又惊又惧,退到拔步床边搂着昏睡中的高少爷,口中不住的咒骂着,“那个杀千刀的东西,好日子没让我们娘儿们过上,让他害的我儿断了根,这会子又招了一群暴徒来家里,如果被那群人闯进来,咱们妇人还有清白可言吗!”

    丫鬟婆子们被吓的差点哇的一声哭出来。堵门窗不说,还抓了针线簸箕里的剪刀在手上。没抢到剪刀的,还有去翻高金氏妆奁寻大簪的,握匕首那般握着大簪,耳朵贴着窗子听外头越来越沸腾的怒吼声,有那年纪小的丫头吓得腿都软了,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捂着嘴压抑的哭着。

    高家妇孺如此,高典史却从惊慌之中回过神来,转为了愤怒。

    他毕竟跋扈多年,身为当地一霸,如何会惧怕一群穷叫花子?往日只有他杀人,还轮不到这群瘪三来杀他!

    高典史穿上官服,挎着佩刀,叫上家丁护院怒冲冲直奔正门。

    一扇大门相隔的门外是震耳欲聋的怒骂声,那山呼海啸一般的气势,是个人便很难不去惧怕。

    高典史却压下心中蔓延而上的恐惧,扶着佩刀的刀柄沉声吩咐道:“开门。”

    “老爷,这可不能啊,外面那些人可都是一群野人,要是开了门让他们闯进来,府里可就完了!”

    “是啊老爷,咱们还是快跑吧!”

    “往哪里跑?”

    高典史怒斥除了馊主意的下人,冷笑道:“上千人,难道踏不平一道木门?如果只关着门,你当他们不会冲进来?我姓高的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开门!让我去会会那臭叫花子!”

    下人们不敢违拗高典史的意思,他那紧紧握着刀柄的手,让人看了就举得他有可能随时挥刀砍向他们。

    面前是高典史,门外是一群愤怒的暴民,他们都不知该先躲哪一个。

    就在众人犹犹豫豫之时,高典史已经愤然挥开拦路之人,下了门闩,亲手将角门拉开,扶着刀子大步走了出去。

    怒瞪着面前聚众闹事的暴民,高典史目眦欲裂,咬牙切齿的高声呵道:“还不给老子安静!要造反吗!想死吗!”

    难民们被呵斥的先是一愣,有一部分人的声音就弱下去了。

    毕竟自古民不与官斗,这些百姓平日都是被欺压惯了的,以他们卑微的身份,还真的没有当面与高典史这样的人斗法的经历。

    如此一来,当场便有许多难民被吓的呆愣住了,叫嚷的声音都弱了下去。

    高典史嘲讽的冷笑,气势凛然的大步上前,用刀鞘指着众人道:“你们是想造反闹事不成?还不快散开!否则本官叫了军队来镇压你们!忠顺亲王你们知道吗?忠顺亲王是谁你们不知道,那虎贲军的主帅逄之曦你们总该知道!忠顺亲王是虎贲军当年的主帅,现在王爷可驻扎在平南军大营里!要是你们再闹事,我就请王爷来平了你们这群暴民!”

    这一下子等同于在众人的身上又浇了一瓢冷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