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萌见秦宜宁身边没有人伺候,原本还要跟着,秦宜宁笑着道:“这两日我就先安排你还俗的事,到时候跟在我身边也名正言顺,瑞兰的伤势还要靠你来医治,你就先留在瑞兰身边吧。”

    唐萌虽还穿着道袍,可心理上已将秦宜宁当成主子,便听话的点了头。

    “姑娘放心吧,我自小跟着父亲学习医术,治个皮肉伤还难不住我。”又抓起秦宜宁的手看了看,笑道:“姑娘手上的疤痕不少,以前一定吃了很多苦吧?我这两日就将祛疤的药膏调制出来,姑娘擦一盒,保管手上恢复如初,就连姑娘的皮肤我也有法子调理。”

    哪里有女子不爱美的?看着府里那些水光玉润的姑娘,秦宜宁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太糙了,风吹日晒的,手上疤痕茧子不说,就连脸上的皮肤也要比其他姑娘粗糙一些,只是仗着年轻看不明显罢了。

    如今听唐萌说有法子,秦宜宁欢喜的道:“那我可就指望你了。”

    唐萌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捣鼓这些我最在行了。”

    秦宜宁又嘱咐了唐萌和瑞兰一番,便离开了踏云客栈,乘马车往定国公府去。

    ——

    午膳过后,正是定国公夫人听管事嬷嬷们回话、收发对牌的时间。

    议事的暖阁里正忙着,包妈妈悄然到了定国公夫人身边低声回话:“老夫人,姑奶奶来了。”

    定国公夫人皱眉,“让她吃饱了就好生回去歇着。在房里闹还不够,这儿正忙着呢,哪里有闲工夫理会她。”

    “母亲说什么呢。”

    不等包妈妈出去传话,孙氏已经自己撩暖帘进了门。也不管周围那些管事嬷嬷,就大步走到定国公夫人身畔。

    “母亲,您说秦蒙怎么还不来接我!”

    定国公夫人听的额角青筋直跳,无奈的摆了摆手。

    包妈妈立即会意,带着管事嬷嬷们退了下去,将暖阁的空间留给母女二人。

    定国公夫人这才道:“你这会子急了,哪个又叫你回娘家来了?这一次依着我看,就完全是你的不是,你自己犯了错,难道还指望着别人低头服软不成?你若聪明的,就赶紧回去做你的太师夫人,别将夫妻间的情分都消磨干净了,到时候有你哭的。”

    “母亲,您是不是我亲娘啊,怎么每次见了我都只知道训斥我,都只说我的不是,您怎么不看看秦蒙都做了什么。”

    定国公夫人觉得心累,抚着额头疲惫的道:“菡姐儿,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道理还用我说吗?你婆婆和你夫婿根本也没针对于你,他们说宜姐儿的事,你就臊了,还拿出你定国公府小姐的身份来压制人不成?你别忘了,你可是秦家的媳妇!”

    “难道我做的不对?宜姐儿私自出门去见外男,我管教女儿,秦蒙不但挥开我的手,险些就将我推了个跟头不说,还斥责我,说我的规矩不怎么样,对女儿却下得去狠手,还说我才该学规矩!”

    孙氏抹眼泪:“我到底是哪里对不起他了,他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这般下我的面子,我规矩不好,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山里回来的丫头不成?他自己说宜姐儿犯了错,我替他管教,他居然还骂我!”

    孙氏的抱怨,这段时间定国公夫人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这会子听着她哭哭啼啼,若这不是自己的亲生闺女,定国公夫人真想将人直接丢出去自生自灭算了。

    “菡姐儿,你要清楚,宜姐儿不只是秦蒙的女儿,也是你的女儿!你的夫婿疼惜你们俩的孩子,难道你不该高兴吗?哪里有你这种做娘的,还跟自己的女儿攀比起来?我看你哭的不是眼泪,都是脑浆子,你脑子里是不是早就空了。”

    “母亲!您怎么这么说我!”

    “我说的难道不对?这几天我就在观察你,你自己头脑理不清,旁人说了你又不肯听,只一味的知道哭闹,还等着秦蒙八抬大轿来抬你回去不成?我告诉你,现在秦蒙已经是当朝太师了!你再不回去,仔细姨娘都能骑你头上去!”

    “我……”

    “你愚蠢又糊涂,还识人不清,秦慧宁撺掇你,你四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能中圈套,这会子还有脸哭?!我瞧你是该哭哭你的脑子了,简直愚昧的不像我的女儿。”

    孙氏被当面训斥的呜咽起来。

    定国公夫人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所幸站起身来要出去。

    正当这时,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包妈妈笑吟吟的在廊下道:“老夫人,您看谁来了。”

    暖帘一撩,秦宜宁笑吟吟的进了门来,身上猩猩红的锦缎披风映着她白里透粉的俏脸,漂亮的就像是后院新开的梅花。

    “外祖母。”秦宜宁墩身行礼。

    定国公夫人惊喜的将人搀扶起来:“我的宜姐儿,大冷天的怎么来了?”

    秦宜宁看了看一旁的孙氏,就向定国公夫人眨了眨眼睛,摘了披风交给包妈妈,便到孙氏跟前行礼。

    “女儿见过夫人。”

    孙氏此时正在生气,一想到这次的事起因就是秦宜宁私自出府去,见到人自然不喜欢,抹着泪哼了一声别开脸。

    定国公夫人看的蹙眉,却站在原地没动。

    她想看看秦宜宁想做什么。

    秦宜宁见孙氏哭的眼睛通红,还对自己不理不睬的模样,就知道七八天过去孙氏还没回过味来,只得端正的跪着。

    “夫人不要动气,一切都是我的不是。”

    孙氏冷哼道:“你还知道你有错?那怎么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出去见外男,还单枪匹马的跑去宁王府要人了,好大的胆子啊你!”

    “当时也是救人心切,想着尽人事罢了。没想到宁王会直接将唐姑娘给了我。不过也正因为有了此事,父亲才能登上太师之位,也算是因祸得福了。”秦宜宁低垂着头回话。

    孙氏听了,根本没懂是什么意思。

    定国公夫人听着却是点头,暗想自己没有看错人,上前去将秦宜宁扶起来,道:“地上凉,坐着说话便是,你母亲现在气头上,有些事情想不通,你给她说说她就知道了。”

    “是。”秦宜宁感激的对定国公夫人笑了笑,随即将宁王的计策,唐萌一事引发的格局变化,曹太师官职被撸和秦槐远为何能登上太师之位的缘故一一与孙氏说了。

    孙氏已经不落泪,而是有些惊愕的看着秦宜宁,“这些话都是你爹教给你的?”

    “都是女儿自己想的,”秦宜宁羞涩一笑,道:“我也是乱想的,不知道对不对,而且我觉得,若是我这么当上了太师,一定会立即参宁王一本的。”

    定国公夫人听的眼中精光一闪,笑着问:“为何这样说?”

    秦宜宁笑道:“皇上必定不会喜欢看到臣子结党的,宁王本来就是个武王爷,在军中有一定的威信,若是再与新任太师交好,皇上哪里能放心?我想就算我父亲不这么做,宁王也会再弹劾我父亲的,只有两人不亲近,才能维持朝局的平衡。”

    “好孩子。”定国公夫人拉过秦宜宁,将她搂在怀里,拍着她的背道:“你说的没错,你外公今儿才与我说了你父亲参奏了宁王的事。我果真没有看错你,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孙氏听的惊呆了,愣愣的看着秦宜宁。

    定国公夫人见状叹了口气。

    秦宜宁则是再度给孙氏跪下,道:“无论如何,女儿私自出门都是不对的,夫人怎么教训女儿都使得。那日父亲也是在气头上,情绪激动才会言语不得当,如今父亲荣登太师之位,大后天太子还要亲自登门,府里还要办请师宴,母亲如今是太师夫人,若不在场,父亲的脸上也过不去啊,您与父亲伉俪情深,哪里有隔夜的仇呢。女儿今日来,是特地与您赔罪,求您回府去的。”

 第四十八章 亲情的滋味

    秦宜宁这般恳求,说的孙氏心里已经有所松动了。

    她想不到,在她看来明明是秦宜宁不对的一件事,暗地里却有这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相互影响。

    而这么复杂的事,她听着都觉得理解困难,秦宜宁却能够自己想明白,只看定国公夫人赞赏又欢喜的笑脸,孙氏就知道秦宜宁如今有多得喜欢了。

    孙氏素来不觉得自己笨,她一个内宅妇人,从来都觉得只管好内宅方寸之地就罢了,如今却觉得秦宜宁的这件事,给了她一个启发。

    孙氏喃喃道:“想不到内宅里的事还会受前朝的影响。”

    定国公夫人听的又想扶额。

    “这不是明摆着吗,朝堂风吹内宅草动,你这是摊上了秦蒙是个厚道的,若是那其他人家,内宅多几个不同人家来的小妾,你就知道朝堂中的事怎么影响内宅了。宜姐儿都这么恳求你了,你还不答应回去?”

    孙氏低头看向满眼期盼的秦宜宁,缓缓点了头,“好吧,看在你诚心认错的份上,也怕叫你父亲在太子面前没脸,我还是回去吧。”

    定国公夫人听的松了一口气。

    孙氏看不明白,她却是明白的,秦宜宁这一次来,分明就是为了给孙氏一个台阶下。

    这一次的事本就是孙氏做的不对,不但主动挑起事端,还开罪了秦老太君和秦蒙,想指望婆家的人来接人是不可能的,就只能自己找台阶,如果秦宜宁不来跪求,这个台阶早晚都需要定国公府来搭,到时候少不得又要自降身份,让孙家人在秦家人面前没脸。

    定国公夫人思及此,便忍不住道:“你静下来也好好想想,宜姐儿这般懂事,委屈了自己来给你搭台阶儿,可府里那个呢?”

    “宜姐儿是解了禁足立刻就来了。府里那个可是没有禁足的!你在娘家住了这么多天,她怎么什么表示都没有?连派个人来问问都不曾!你出府时,她撺掇你,说会来陪你,待你真的回娘家了,她却把脖子一缩不管你了!两个女儿都是你的,可是各自都是什么性格,你现在也该看清楚了吧?”

    说到此处,定国公夫人扶起秦宜宁,“宜姐儿跟我来,你母亲需要静一静,咱们去里头坐坐。”

    秦宜宁担忧的回头看看孙氏,这才跟着定国公夫人去了里间,将外间的空间都留给了孙氏。

    孙氏的脑海中不停的回放着方才定国公夫人的话,面色已变了几变。

    而秦宜宁这厢则是与定国公夫人紧挨着坐在临窗的如意回纹罗汉床上。

    定国公夫人拉着秦宜宁的手道:“宜姐儿,你是个好孩子,外祖母知道你受了委屈了。”

    秦宜宁连连摇头:“哪里有什么委屈的,我能回家来,能够侍奉在亲人身旁,已经很满足了。母亲的为难我知道,即便我身体里流着她的血,对于她来说,亲生子被换走这个发现实也很难接受,而且母亲已经在努力的接受我了。这一次的确是我犯了错,惹了母亲生气她才会如此的。”

    “你这孩子。”定国公夫人干燥温暖的手一下下摸着秦宜宁披散在背后缎子一般的长发,心里像是被谁揉了一把。

    明明自己受尽委屈,还在不停的为生母说好话。

    或许是隔辈人比较亲,或许是二人真的有缘,定国公夫人此时真的将秦宜宁疼进心里了。

    秦宜宁想了想,就道:“外祖母,我还有两件事想与您说,您见多识广,必定知道怎么做才最好。”

    晚辈的请教,定国公夫人素来是有耐心的,何况还是她喜欢的秦宜宁在问话。

    定国公夫人慈爱的笑着,拉着秦宜宁的手,将包妈妈捧上的黄铜镂空雕月季花的暖手炉放在她手上。

    “有什么问题,你说?”

    秦宜宁感激笑着,将暖炉放在定国公夫人手中,二人一起捂着一个手炉。

    “外祖母,是这样的,如今我将唐姑娘安排在踏云客栈暂住,她已经真心认了我做主子,将来会跟在我身边服侍,她对医术上有研究,我也想带着她在身边,也算是多个帮手。我想找个时间去给她还俗,外祖母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

    “你是担心他们唐家和清流之间的关系,你父亲会不喜欢?”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力。

    秦宜宁笑着点头:“是啊,我也怕影响到国公府和曹家、宁王的关系。”

    定国公夫人笑道:“你不必担忧,如今朝中情况已经稳定,宁王又说将人给了你,想必教坊若无皇上的旨意,也不会来要人的。至于曹家,曹太师虽然不再是太师了,但朝中的势力依旧在,他们的炮火如今都是对着宁王和你父亲的,倒是暂且不会在意你一个小女子。”

    “唐姑娘是个苦命的孩子,你们又有缘,她若肯真心对你,你就带着她在身边也是好的。至于其他的咱们可以走一步看一步。”

    其实定国公夫人说的这些,早已经在秦宜宁脑海中盘旋很久。她自己虽然想的到,可是话从定国公夫人的口中说出来,却莫名的给了她安心的感觉。

    “是,我知道了。”秦宜宁绽出个大大的笑容,脸颊上的小酒窝让她的模样极为讨喜:“有外祖母帮我,我就像是有了主心骨似的。”

    “傻丫头。”定国公夫人搂着秦宜宁的肩膀摇晃。

    这孩子多年来孤苦伶仃的,大事小情都要自己拿主意,而她独自一人在外面生活,恐怕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到她的未来和生死,这孩子就是再聪明,选的路就是再正确,一个人也难免会恐慌吧?

    这么分析着,这些年来她竟然从来没有人可以依靠。也难怪现在在她的怀里会露出这样满足的笑容。

    她的笑容和依赖,让定国公夫人觉的心里又酸又麻,眼眶一阵阵发热,心疼的像快哭了。

    秦宜宁并未察觉定国公夫人的情况,转而道:“外祖母,孙女还有一件事儿求您。”

    “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定国公夫人笑着道。

    秦宜宁将瑞兰如何出了府的事大致上说了。

    定国公夫人听的眉头紧锁,眉心的川字纹挤的更深了:“想不到秦慧宁竟然会这样!她这是为了自己一时的爽快,就罔顾人命啊!咱们家里可从来没有出过这种姑娘,能够陷害无辜人性命的!”

    定国公夫人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凝眉道:“宜姐儿,这件事我来处置吧。”

    秦慧宁到底还是孙氏的养女,无论做出什么事来,旁人不会说秦慧宁不好,只会说孙氏教养的不好。虽然嘴上骂孙氏,可做母亲的少不得还要为女儿着想。

    秦宜宁立即明白了定国公夫人所想,点头道:“外祖母要如何教导慧宁姑娘都使得,只是这一次的事我已经有了做法。”

    定国公夫人挑眉看向秦宜宁。

    秦宜宁将自己的安排部署都说了。最后吐了下舌头道:“到时候,还少不得要扯了外祖母的名头来说话。”

    “你呀。”定国公夫人噗嗤笑了,对秦宜宁反击时还不忘了保全人性命的做法很是喜欢,笑着点了一下秦宜宁的额头:“随你这小丫头去折腾吧。”

    “是,多谢外祖母。”秦宜宁起身笑着行了一礼。

    看着面前娇娇俏俏的女孩子,定国公夫人心里的喜欢又多了一些。

    一个仁善孝顺,一个自私歹毒,这两个孩子虽然都聪明漂亮,可是一比较品性,心里的那杆秤就已经不自禁的偏向秦宜宁了。

    “母亲。”这时候,孙氏面色尴尬的到了内室门前。

    定国公夫人一看孙氏那样子就觉得气闷,没好气的道:“做什么?”

    “母亲,我已经命人将东西都收拾好了。”言下之意是可以随时回秦府了。

    定国公夫人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

    她分明就是早就急着回去了,只是一直拉不下脸来罢了。这一次秦宜宁配合的给了个台阶儿,她自然就顺杆子爬了。

    “去吧。你回去好生想想我的话。”

    “是。”孙氏低下头。

    定国公夫人就吩咐了人去备车,亲自为秦宜宁整理好了披风,这才道:“你要带着唐姑娘去还俗的事我来安排,唐姑娘出家的道观名叫‘仙姑观’,距离京城倒是不远,观主我也认得,这样,明儿个我安排好了就派人来接你,我正好也去‘仙姑观’打醮。”

    秦宜宁惊喜的望着定国公夫人:“外祖母,这怎么好呢,大老远的要劳动您出去。”

    “怕什么的,我也是闷了,想离开这么多人出去走走,清静清静,你不用多想,到时候你就跟着我去,也免得有人欺负了你。”定国公夫人想了想,又道:“明儿我只带着你,其余人都不带。”

    孙氏在一旁腆着脸道:“母亲连我都不带吗?”

    “带着你做什么?没的在我眼前惹我生气,明日我要带着我的宜姐儿出去好好散散心。”

    秦宜宁笑吟吟连连点头,欢欢喜喜的与定国公夫人道别,跟着孙氏一路乘马车回秦家,路上还忍不住在笑。

    原来有人关心的滋味这么好!

 第四十九章 偷鸡不成

    马车缓缓的停在了秦府的侧门,孙氏从窗帘的缝隙往外看,表情有些僵硬。

    秦宜宁观察孙氏的神态,便知道孙氏一定是觉得自己主动回来跌了体面。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也难怪定国公夫人会生那么大的气,孙氏都这个年纪了,行事还如此随性,这么多年来她能稳坐丞相夫人的位置,婆母与妯娌相处的也还算融洽,也真是好运气。

    但是饶是如此,孙氏的事秦宜宁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夫人,您别生气了。女儿已经知道错了。”秦宜宁故意将孙氏的尴尬和扭捏歪解成生气,陪笑道:“待会我一定会在老太君那里说明白,夫人是为了教导女儿才回来的,老太君知道了一定也会放下心,不会再为了教导女儿之事发愁了。”

    孙氏闻言一愣,并未立即反应过来。

    倒是一旁服侍的金妈妈笑起来,心中对秦宜宁的感官已经大反转,从前对秦宜宁有多少质疑,现在就有多少尊重。

    “夫人瞧瞧,四小姐真是有心,您就别在为了此事动气了。再说都是一家人,您与老爷这么多年的夫妻了,哪里有过不去的坎儿呢?男人家爱面子,您略让一步也就过去了。”

    “凭什么要我让步。”孙氏小声嘟囔着,却也并未发怒。

    秦宜宁看透了孙氏的心思,想了想又暗示道:“夫人既不气了,咱们便进府去可好?这会子去见老太君回了话,您也好回兴宁园修整一下,毕竟也这么多天不在家了。”

    孙氏闻言果真精神一凛,她想回去看看她不在家这几日,秦槐远歇在哪个姨娘屋里。

    “走,回府!”不再犹豫,孙氏吩咐跟车的婢女去叩门。

    金妈妈见状,便笑着对秦宜宁点了点头,秦宜宁也温和的回以一笑。

    马车进了府,孙氏和秦宜宁又换了代步的油壁小马车到了二门前才下车。

    才进了慈孝园,迎面就见大丫鬟如意正在与小丫头说话。

    秦宜宁先笑着道:“如意姐姐忙着呢。”

    如意见来人是秦宜宁,面上便堆了三分笑,再看金妈妈、采橘和采兰伺候着孙氏回来,立即就笑着行了礼:“大夫人、四小姐万安,老太君这会子正得闲,您二位快请进。”一面说着一面在前头引路。

    廊下的婢子已经往屋里通传过了,两个婢女撩起了暖帘,吉祥和秦嬷嬷都迎了出来。

    秦宜宁扶着孙氏进了屋,各自解了披风,秦嬷嬷和吉祥立即笑着接了过去。

    一抬眼,秦宜宁看到了碧桐。

    碧桐的眼神不敢与秦宜宁相对,见秦宜宁看过来,连忙低垂了头,身子不自禁的瑟缩。

    秦宜宁也只当没看到,扶着孙氏绕过黑漆雕“喜上眉梢”的插屏到了里屋。

    屋内的摆设又有了变化,原本冷色调的椅搭、桌巾和引枕如今都换成了猩猩红的,插瓶的新鲜花朵也选了红的,红花陪着雪白的美人花觚,入目就给人喜庆之感,正配合秦槐远升官这样的大喜事。

    老太君穿了一身绀青的锦缎绣大朵仙鹤云回纹的袄子,盘膝坐在临窗的罗汉床抽旱烟。

    秦慧宁则在一旁捧了精巧的痰盒伺候着磕烟灰,见秦宜宁与孙氏一同回来,面上着实有一些惊讶。

    秦宜宁目光扫过满脸惊愕的秦慧宁,扶着孙氏跪下,端正的给老太君行了礼。

    孙氏忍着尴尬道:“老太君,媳妇儿回来了。”

    老太君吧嗒了一口烟袋,冷淡的哼了一声,只留给孙氏一对儿白眼仁。

    孙氏的脸一瞬涨红,连耳根和脖颈都红透了,她咬了咬牙,强忍着屈辱道:“前些日子,是媳妇太过冲动,还望老太君不要介怀。”

    “介怀?”老太君随手将烟灰磕在痰盒里,黄铜烟袋和陶瓷磕碰出响亮的声音。

    “我要是介怀,这些年是不是早被你气死了。孙氏,你说这些年在秦家,我这个做婆母的可曾给过你气受?还是说我秦家有什么地方对你不住?你到底有什么不满意的,就这般三天两头的挑事儿?你说,是我儿配不上你?还是你瞧着我这个老太婆不顺眼了?”

    孙氏咬着牙,一言不发。

    老太君又数落道:“你进门这么些年,也没给蒙哥儿诞下个男丁,你说,我可曾怪罪过你什么?你那日无事生非,句句都戳我的心窝子,你是要我老太婆如何是好?”

    老太君委屈的将烟袋一丢,秦慧宁立即接住,仔细的熄灭了,又拿了帕子来伺候老太君擦手。

    老太君抬眸看了一眼秦慧宁,又道:“你说,这些年你自己不会教导孩子,慧姐儿我就仔仔细细的养在眼皮底下,你不会与妯娌相处,我背后给你在老二、老三媳妇面前说了多少的好话?你这些都瞧不见,就是别人对你好你也都当做理所应当不成?”

    “蒙哥儿好歹也是朝廷大元,你一个女流之辈,不能给夫婿分忧,不但屡次找麻烦,还当面与他争吵,三从四德你都学到哪里去了?这难道就是你们定国公府的家教?”

    孙氏委屈的哭了起来,心里只想着一个问题:要不要忍?要不现在就回娘家去算了!再不用看这些人的脸色!

    老太君数落了一番,心里也畅快多了,见孙氏哭个不停,哼道:“怎么,你还委屈?”

    “老太君。”秦宜宁见老太君训也训过了,该撒的气也撒了,这才行礼道:“您千万息怒,这次的事都是我的不是,夫人也是教子心切才会如此的,夫人这些日在定国公府也时常与外祖母探讨教导子女的经验,这不是想明白了就赶着回来了么,求老太君顾念着一家子的和睦,就别生气了。”

    老太君如今对秦宜宁的印象,早已不是她刚回府的时候,因为秦槐远将秦宜宁当做儿子一般的教养,老太君对秦宜宁也多了几分重视。

    老太君清楚,孙氏有定国公府那么强硬的靠山,自己也不能将她如何,既然以后还是要继续接纳她,说的太过了反而不好。

    思及此,老太君便道:“罢了,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下不为例。”

    “是。多谢老太君。”孙氏给老太君行礼,着实松了一口气。

    秦宜宁则是笑着道:“多谢老太君开恩。”

    “罢了,你这丫头就知道嘴甜。”老太君慈爱的笑。

    一旁的秦慧宁看着秦宜宁三言两语就劝住了老太君,原本还存了几分希望的心,现在也彻底希望破灭了。

    看来,老太君是真的认下秦宜宁,且喜欢到言听计从的程度,在无反悔的余地了。

    她的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秦慧宁焦虑的咬了咬唇,随即上前去扶着孙氏的手臂:“母亲,这些日您怎么样?府里有些事情,女儿抽不开身,一直不得闲去看您。”

    孙氏心里一直盘旋着定国公夫人说过的话,此时再看秦慧宁,眼神都变的复杂了许多。

    “事情,什么事?”

    秦慧宁看了一眼老太君,又看了看秦宜宁,勉强一笑,仿佛有苦自己咽下也要保全别人一般,只道:“也没什么的。”

    先说有事,孙氏一问又说没什么。

    这明摆着就是在耍心机,为了勾起孙氏的兴趣。

    孙氏只要有兴趣,自然会去查,而孙氏无论怎么查,外头的传言都是对秦宜宁不利的。这几日孙氏不在家,外头的不堪的传言就会降低孙氏对她的好感。

    秦宜宁看的清楚,却并不表态,只是面色如常的微笑着。

    孙氏也果真有些好奇。但是碍于老太君在跟前,并未当面问起,只想着待会儿出去在问秦慧宁。

    秦慧宁见孙氏没有如往常那般开口就接话,有些懊恼,转而又问:“母亲怎么与宜宁妹妹一同来的?是路上碰上的?”

    又是一个圈套!

    秦宜宁刚想插嘴,孙氏却已先一步没心没肺的道:“是宜姐儿去国公府磕头认错,我才回来的。”

    老太君听的眉头一皱。

    秦慧宁捕捉到老太君的神色,心里得意,面上不动声色的点头:“原来如此。到底是宜宁妹妹出门方便,说走就走了的。”暗指秦宜宁出去根本没有与老太君回话。

    秦慧宁是想借此事,在老太君面前指责秦宜宁如今竟然可以说出去就出去。

    可是秦宜宁却知道,这句话一定会引起老太君对孙氏的不满。

    老太君果真沉下脸来,道:“宜姐儿去磕头认错你才回来?怎么,若宜姐儿不请你,你还不回来了?”

    “我……”孙氏一怔,立刻摇头道:“老太君别误会,只是赶巧罢了,就是宜姐儿不去我也会回来啊。”

    老太君已经懒得再听孙氏多言,不耐烦的摆手道:“罢罢罢!你去歇着吧,想来你也懒得来看我这个老婆子,往后你的晨昏定省都可以免了。”

    孙氏脸上一白,随即愤然的看向秦慧宁。

    多日积压的不满和怀疑,都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

    孙氏沉着脸,废了很大的力气才没有当着老太君的面吵嚷出来,咬着牙道:“既然如此,那媳妇就告退了。慧姐儿,宜姐儿,你们都跟我来。我还带了东西要给你们。”

    说罢转身就走。

    秦慧宁的脸白了,忐忑的跟了上去。

    秦宜宁无奈的摇摇头,给老太君行了礼,这才紧随后头跟了出去。

 第五十章 脸疼不疼?

    孙氏一路上都绷着脸紧闭着嘴,仿佛只要稍微一开口,就会嚷出什么不好听的来。

    见孙氏这样,随行的金妈妈、采橘和采兰都噤若寒蝉。

    两婢女一左一右扶着孙氏,生怕她走的急了磕碰到。

    金妈妈则不着痕迹的落后几步,给一旁的秦宜宁使了个眼色。

    秦宜宁见了,会意的点了下头。

    金妈妈就仿佛有了主心骨似的松了口气。

    这几日她是看明白了,秦宜宁在老太君和定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