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堂归燕-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从守卫们见惯了逄枭是如何疼媳妇的,大白天两人回去也都见怪不怪。大家就都聚在火堆旁烤肉说笑,只有几个龙骧军的人时常会伸脖子看一眼,只要逄枭不会逃走也就罢了。
逄枭这厢用竹排将入口遮挡好。
整个三角形结构的竹棚四周都被封闭起来,只有阳光隐隐透过竹子之间的缝隙照射进来,在暗处看,能看到飞舞的微尘。
秦宜宁拥着薄被笑着看逄枭。
逄枭也禁不住笑,脱掉外袍,瞪了靴子,躺在铺了厚实褥子和席子的垫子上,将秦宜宁纤弱的身体连同被子都搂了过来。
“王爷,他们都在烤肉?”言下之意是在问外头是否有人偷听。
逄枭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闭上眼,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听觉上,仔细又分辨一番,才以气音道:“他们都烤肉呢。”
秦宜宁便放下心来,低声道:“咱们已经没有信鸽了。不过我觉得我的人应该已经早就埋伏好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扣留
“青天盟的人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好歹还是有几分勇气和士气的,银面暗探的人虽只有六个,却个个都是精英,他们早知道龙骧军押送宝藏的有近三百人,也知道了回程的大约时间,必定会做详细计划,在什么地方下手最稳妥,什么时间最合适。所以我觉得这方面,倒是不必担心。”
逄枭的话很轻,一句句都是耳语,热气喷在秦宜宁耳畔,引得她一阵战粟。
秦宜宁想抬手揉揉耳朵,但双臂裹在被子里被逄枭搂着,她便只能在逄枭的肩头蹭了蹭。
逄枭轻笑出声,只觉得这样的秦宜宁就像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让人忍不住怜爱。
秦宜宁并不知逄枭心里是如何想的,她分析的却是现在的情况,过了半晌,在逄枭耳畔低声道:“银面暗探的人相比较来说忠诚一些,青天盟的却未必。”
“哦?”
秦宜宁将声音压的更低,道:“当初青天盟的盟主是我外祖母,她也是为了报仇才那么做,报完了仇,她不想再参与这其中的事,或许她当初也看出青天盟难以掌控了,便抽身而退,将青天盟交给了我。
“我虽顶了青天盟盟主的名儿,若盟中出了事,他们有可能会找我来帮忙甚至是顶缸,可实际上我若吩咐什么事,若对他们没有好处,他们也不会帮忙的。
“他们曾经在大燕是反贼,在大周本就没有落户,一个个都在边境上与鞑靼做些生意,这次能够捞上一笔,他们才会这么听话。但对于他们的忠诚,我是真的没有信心。”
逄枭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亲了亲秦宜宁的鬓角低声安慰道:“没关系,这也不怪你,我的人马都被盯着,不能妄动,能依靠的只有你的人,这也是无奈之举,启用他们总比看着宝藏落在李启天手中好。”
“其实我也是矛盾的。若是不动作,我怕李启天的这笔银子舍不得给百姓用多少,都来充实军队,会对你不利。所以我才决定暗中将宝藏劫下,不论是世家也好,李启天也好,都不能让他们平白的得了这些财富,把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起码能保证这笔银子用在正道。若将来有了必须撕破脸的一天,也能有一些底气。可是有时候,我又有负罪感。”秦宜宁轻声叹息。
身在局中,为了生存下去,为了保护身边的人,她似乎找不到其他的办法。
逄枭其实能够理解秦宜宁的心情,因为他也有同样的感觉。
可是他们现在都不只是代表自己的生命,他们还要为追随他们的那些人负责,就不可能不多做考虑。
“别多想了。咱们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能成功自然是好,如果失败了,咱们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逄枭低声呢喃,“不过这一次出门是我最安心的一次。因为你在身边陪着我。”
秦宜宁也笑了:“是啊,幸好我是陪着你来的,否则都不知要担心成什么样。”
他亲了亲她的脖颈,秦宜宁就轻笑着躲开。
二人嬉闹了一会,便又一同闭目养神。
秦宜宁虽然看起来像是睡了,但脑子依旧在飞快的运转。
其实她还是担心。
万一不能成功的抢到宝藏,若是他们逃脱成功还好。若是逃不掉,被人抓去一个两个的,将他们给招出来,事情就麻烦了。
若是将宝藏抢夺成功,不如李启天的意自然更好,可是她又担心宝藏到手,青天盟和银面暗探之间又发生争端。
京城里李启天已知的银面暗探不敢轻举妄动,她带出来的四个也是有数的,所以这次联络的是目前能联络上的在外的六人。
这六人武艺高强,受过专业的训练,若真的发生争端,到底是人多的青天盟胜,还是武艺高强的银面暗探胜,都还是未知。
秦宜宁现在只祈求千万不要发生这样的事。
他们现在没有信鸽,在那么多人的监视之下,也没法与外界联系,如现在这种完全封闭的情况,他们就只能等。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个月。
天气炎热起来,林中的蚊虫也多起来。而距离地龙翻身至今已经有将近两个月了。他们这些赈灾的队伍,居然因为宝藏的原因,还被李启天的一道圣旨困在林中。
他们的生活虽不方便,但是日常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只是秦宜宁前天被毒蚊子叮了,手腕上肿了一个很硬的疙瘩,又痒又疼,伤口还有些感染发炎,之后这两天就有些发低烧。
“宜姐儿,你觉得怎么样?”逄枭一手拿着一把团扇帮秦宜宁扇风,一手怜惜的揉着她的手心和手指。
秦宜宁笑道:“你别这么紧张,哪里就那么娇贵了,不过是被蚊子叮了一口有些感染了,不碍事的。”
“都是我,我若是不带你出来就好了。你就可以在家里,也不必住在都是蚊子的林子里。”逄枭心中懊恼,对李启天的怨就又多了一些。
“快别胡思乱想了,难道只山里有蚊子不成?何况咱们还带着冰糖一起来的,有她在,咱们都大可以放心的。”
逄枭点点头,有些庆幸的道:“幸好你带着冰糖。起初咱们谁能想得到,竟会被困在这山里这么长时间。现在天气热了,蚊虫蛇蚁的又多,我们这些糙汉子倒无所谓,你身子弱,却平白跟着我们受苦。”
秦宜宁张开怀抱,笑看着他的男人。
有时候这个男人就像个孩子,现在他委屈的模样更像是被踹了一脚的大型犬。
在看到她张开双手预抱他的时候,眼中迸发的笑意和欢乐便感染了她。
逄枭双手撑在她身侧,只将脸埋在她娇软的肩头和胸口。全身被她身上淡雅淡雅的馨香包围着,禁不住深吸了几口气。
“宜姐儿,你好香。”
秦宜宁双手搂着他的头和肩,闻言不禁脸上一红,嗔道:“胡说八道的。我又没擦香膏。怎么会香。”
在山里过日子,秦宜宁便极少上妆了。
逄枭却不信的埋在她怀里又使劲吸了几口气,道:“不是香膏,是你香,你身上香。”
他信誓旦旦这么说,让秦宜宁的脸都热了起来,只是她依旧舍不得放开手。十分享受与逄枭静静相拥的时刻。
“王爷。有圣旨到了!”竹排门外虎子的惊呼打破了这片刻安宁。
逄枭和秦宜宁都愣了,忙起身出去接旨。
第四百四十二章 挖坑
秦宜宁乍然站起身时还有些头晕,扶着竹棚的门框喘了几口气眼前才不觉得发黑。
逄枭走出几步,就发现秦宜宁没有跟上来,见她那般难受的撑着门框,忙折返回来,担忧的扶着她道:“怎么样?头晕吗?”
“还好,是有一些头晕,不过站一会儿便好了。”
逄枭担忧的紧锁眉头,扶着秦宜宁走向前。
近些日忠顺亲王妃染了病,所有的侍卫和龙骧军都已知晓。
因朝夕相处下来,他们都发现了逄枭和秦宜宁都是极好相处的人,对他们从不摆架子,也不会对他们摆出一张臭脸,更不会动辄迁怒旁人,是以他们对逄枭夫妇的印象都已改观。
那么一个娇滴滴的美人儿竟被困在山里受了半个月的罪,他们心里也都觉得不大好受。
是以此时看逄枭扶着秦宜宁出来,众人都很是同情。
来传旨的是个御前行走的侍卫,将圣旨展开来,众人就都跪在地上。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命忠顺亲王即日起带王妃奔赴灾区,全权处置赈灾事宜,燕郡王和顾世雄则押解进京。
逄枭叩头接了旨,就笑着问那侍卫:“圣上那里已经收到宝藏了吧?”
侍卫苦笑着摇了摇头,“圣上没有收到宝藏。季驸马派人出来迎接的人都快要迎到灾区了,也没碰上运送宝藏的人,宝藏凭空消失了!就连护送宝藏的尤猛将军和龙骧军也跟着一起音讯全无了。”
“什么!”逄枭惊愕的瞠目,“宝藏怎么会凭空消失了呢!本王是亲眼看着宝藏装箱上车运送的,确保万无一失才让他们启程,!难道……难道是尤猛?”
侍卫摇了摇头,叹息道:“圣上龙颜震怒,自得到消息就没睡过,安排我来给王爷传旨,圣上还嘱咐我叮嘱王爷一句。”
“请讲。”逄枭洗耳恭听状。
侍卫道:“此番去往赈灾,原本是打算利用那笔宝藏购买粮食和赈灾物品的,可是宝藏丢了,赈灾的粮食药品等物就要延缓一些,圣上知道王爷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便让王爷务必要想法子安抚民心才是。这里毕竟是大燕的地盘,这么长久的时间,灾区都不知情况如何了,王爷要去面对的,肯定是乱成一锅粥的一个烂摊子。但是圣上相信王爷一定有法子解决。”
秦宜宁在一旁听的直皱眉。
什么意思?
拖延他们在此处静等了半个多月,赈灾的时间迟了,难道李启天并没有额外安排人赶往灾区?
李启天没钱,她知道。
可是一个做帝王的,就算没钱也不能没心啊!
距离地龙翻身至今都已经快两个月了,全靠着当地的地方官来维持秩序,没粮没药材送到,更没有银子垫底,灾区的百姓吃什么喝什么?
还有地龙翻身之际掩埋在废墟之下的人,本来可以活命的,也很有可能因为救援的延误而失去性命。
可李启天却依旧一门心思的盯着宝藏,不管那些百姓的死活。
拖延了这么久,不安排人去安抚百姓,现在派逄枭去灾区安抚民心,却腆着脸让逄枭自己安抚民心,赈米钱粮什么都不给,这灾怎么赈!
没有物资,只去了个官儿,难道割肉喂百姓吗!
还是李启天认为他们光靠一张嘴就能安抚住灾区的百姓?
这分明是挖坑给逄枭跳,在最仇视逄枭的一片土地上,让他再度被民怨四起的局面包围在其中,根本就是借刀杀人!
李启天未免太过阴狠,也太过不择手段了!
秦宜宁的脑子里一瞬想了这么多,逄枭也照样想到了。
只是他现在没有别的选择,还要做出一副欢喜的模样,“圣上肯重用我,那是我的荣幸,你回去告诉圣上,请他放心,我必定不辜负圣上的信任,好生办差。”
传至的御前侍卫都有些懵了。
其只要不是傻子,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就都能想的清楚,忠顺亲王如此有勇有谋的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不理解,可他却欣然接旨,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王爷坦荡且忠诚。
御前侍卫很佩服战神王爷,是以在听闻逄枭的一番话后,十分动容的道:“王爷放心,您的话我一定会回禀圣上。”
逄枭笑着点头,道:“有劳你了。圣上这些日子必定心力交瘁,你回去也嘱咐厉公公,要多注意圣上的饮食和休息,勤召太医伺候着,国事要紧,可圣上的身体更要紧。”
“是。”侍卫重重的点头,将圣旨双手呈给逄枭,便去张罗着自己带来的队伍去接管尉迟燕和顾世雄,带他们启程回京了。
而那原本留下来看守的龙骧军,则是留在逄枭的身边继续保护。
秦宜宁抿着唇,身形有些摇晃的进了竹棚。
众人一看秦宜宁这般模样,也都不敢催着立即去往大燕旧都。
冰糖、寄云都急忙跟了进去。
逄枭歉然对龙骧军们拱手道:“这段日子辛苦兄弟们了。咱们准备一番,稍后再启程吧。”
“王爷说的哪里话,王妃身子不适,多歇息片刻也是好的,哪里谈得上辛苦不辛苦。”
“多谢诸位的体谅。”逄枭感激的笑着拱拱手。
众汉子都忙还礼。
逄枭转身走向竹棚时,众人看着逄枭高大的背影,还不由得有些敬佩。
如此一位战神一般的人物,在外冲杀的了疆场,在朝堂上能做的了能臣,私下里又对妻子这般爱惜,加之他爽朗的性格和强势的气场,着实让人心生敬服之意。
逄枭并不知道,在他不知情的时候已经收获了许多从属的忠诚。
他现在一心只想着秦宜宁的身体。
竹棚中,冰糖给秦宜宁手腕上了药,就道:“我回头再采一些药回来,咱们的药还是要再吃几副的,您只管安心,并无大碍,但也不能劳心费力的。”
“我知道了。”秦宜宁感激的对冰糖笑笑。
见逄枭进来,冰糖和寄云就都退了下去,招呼了几个人一同去采药了。
逄枭侧身坐在秦宜宁身边,怜惜的道:“事情来的就是这么不凑巧。”
“没什么不凑巧的,我身子没大碍,吃两天药就好了。回头让冰糖帮忙准备好路上的药,咱们还是不要在此处耽搁,尽快赶往灾区才是。免得落了人的口实。”
第四百四十三章 抵达
“我明白你心里的顾虑。可是你病了,却要因着我的缘故不能好生休养,甚至你生病都是因为跟着我出来吃苦。我心里很不舒服。”
逄枭握着秦宜宁的手,眼中只看得到她因低烧而泛着不正常红晕的脸颊,额头上冒出的虚汗,以及泛白的唇。
秦宜宁微笑着摇头,拉着他粗糙的大手晃了晃,“做什么要这样想呢?你我是夫妻,夫妻本就是一体的,不论会做什么,我都会陪着你的。”
“宜姐儿……”
“难道你不喜欢我陪着你?”
“喜欢,当然喜欢。”逄枭的声音低沉温柔,透着对她浓浓的爱意。
秦宜宁粲然一笑,道:“那不就行了。我也喜欢陪着你。这不就足够了?何况人吃五谷杂粮,哪里有不生病的?要是我没有跟着你出来,那我在家里生病不告诉你,你不是也什么都不知道么?不知道,也不能代表没有病过嘛。”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逄枭的心里就是有一种没能好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的负罪感。
心中虽然这样想,但他依旧笑着道:“你怎么说都对。”
秦宜宁送了他一个白眼。
“什么叫我怎么说都对?我说的本来就对啊,你这说法,倒像是我耍赖呢。”
逄枭爱极了她这娇俏的模样,尤其在病中的她,虚弱之中又透出几分调皮,这样与他说话时声音又娇又软,还带着一丝沙哑,倒像是撒娇一样。
逄枭简直要将秦宜宁喜欢到骨髓里去,他俯身将她紧紧抱在怀里,脸颊磨蹭她的,温暖柔滑的触感让他舍不得放开分毫。
“宜姐儿,我好喜欢你。你身上又香又软,我就想每天这样和你待在一起,什么都不做也行。”
秦宜宁听的失笑,“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何历史上会有哪些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存在了吧?”
逄枭埋首于她颈间,笑着点头,呼吸的热气都喷洒在她的身上。
秦宜宁禁不住笑,不由自主在逄枭的额头落下一个珍惜的亲吻。
逄枭感觉敏锐,当即就发现了她的吻,他也忍不住在她的颈间落下个轻轻的吻。
逄枭原本还想让秦宜宁多做休息,可秦宜宁坚持不能再继续耽搁赈灾的时间,逄枭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毕竟身边还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他若是不能立即遵旨,传到李启天的耳中,怕还要给他们夫妻安上一个延误赈灾的罪名。那么原本耽搁的赈灾,不怪他也成了怪他了。
准备工作很快就绪,队伍次日清晨便启程了。
秦宜宁夜里烧的厉害,还是清晨时才退了烧,是以上了马车她便昏睡过去。
逄枭没有心情在外头与龙骧军们骑马前行,只是担忧的皱着眉,在马车里靠着车厢坐着,将秦宜宁半个身体都搂在怀里,似乎这样能替她减少一些马车的摇晃和颠簸。
冰糖和寄云都坐在靠近车门的位置。
见逄枭如此心焦,冰糖忍不住低声道:“王爷,王妃身子没有大碍的,只是蚊子身上有些毒素,才引起了伤口的感染发炎,过两天王妃就会好了。”
逄枭知道冰糖的善意,微微挑起唇角点了下头。
其实他们都误解了。
他会因为秦宜宁生病而难过、担忧、心疼,与秦宜宁生了多大的病没有关系。就算秦宜宁只是为他缝补衣裳时被针扎一下,他依旧会有这样的情绪,因为那是因他而起。
他迎秦宜宁过门,本想让她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可到最后害她受苦的还是他。
这是一种比自责更甚,无能为力的挫败。
冰糖和寄云并不知逄枭怎么想的,但看逄枭愁眉不展的模样,便也不多言语。他们是真心追随在秦宜宁身边的,所以看到这样关切秦宜宁的逄枭,他们由衷的为自家主子感到高兴。
车队一路向前,越是靠近大燕旧都,四周的一切就越是荒凉。
龙骧军的汉子和逄枭身边的精虎卫倒是不觉得,可秦宜宁身边跟随的惊蛰四人,还有寄云和冰糖,都是跟随秦宜宁一起居住在旧都,经历过那一场大灾荒的。
如今虽然是地龙翻身,可处越是靠近旧都,路况就越差,渐渐的山体滑坡多起来,底面上动辄就忽然出现一道断层或沟壑,让马车停滞难以向前。
原本的河流现在露出干涸的河床,在河床上裂开了一道口子,那是将河水源源不断吸入的罪魁。
原本茂盛的树林,这会子也都变的东倒西歪旁逸斜出起来。
秦宜宁第二天身子终于好些,也不在发烧,只是身上没什么力气。
所以她一直是坐在马车上,撩起车帘看着这一切的。
在外骑马向前的一行人,对地龙翻身造成的惨状,如今真正有了直观的认知。
车队又绕过一块足有半个屋子那么大的巨石,便到了进入都城山路的一个转角。
从哪里,可以俯瞰整个旧都的建筑和房屋。
只见若大的一个城中,房屋倒塌,殿宇倾颓,这么看着就像打翻了的八宝粥,被搅合的一团乱。
他们一行人不必靠近,都能够体会到其中百姓们的凄惨发现状。
这不是饥荒,只是朝廷没有银子卖粮,而城里的人就算有钱,因为道路的阻塞运不到粮,连买粮的地方都没有。
更何况众人还要每天合起火来去挖掘掩埋在废墟之下的人。
在都城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两处,远远看去一直在冒着白烟。
冰糖有些好奇,“那两处是做什么的?咱们走的时候那边也没有什么作坊啊。”
秦宜宁闻言摇摇头,声音艰涩的道:“那或许,是焚尸坑。”
冰糖闻言,满肚子的疑惑都被这令人骇然的答案堵了回去。
那些从废墟之中挖除的尸体残骸,除了焚化以减少瘟疫传染的发生,根本就想不出其他的解决办法。
越是接近都城,路就越是不好走。
秦宜宁索性下了马车步行,可逄枭哪里舍得她这般辛苦,索性就是将她背在背上。
很快,一众人就来到了城门前。
看着地龙翻身后,原本坚固的城墙表面竟然被震的窸窸窣窣的掉了墙皮,裂开了数道裂纹。
透过城门洞往里头看,正能看到一片断壁残垣。
第四百四十四章 惨景
秦宜宁双唇颤抖,望着这熟悉的城门和曾经熟悉的街道,心里的酸涩与难过却仿若岩浆一般流遍全身。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这里生存的百姓,除了要受战乱的侵扰,还在不停的被各种天灾无情的折磨。
难道上天真的要将所有人赶尽杀绝吗?
她虽然没有在京城里住太长的时间,但是认祖归宗后,她始终将这里当成故乡,在这个城市中度过的时光虽然短暂,可是比她前十四年过的还要丰富精彩,让她记忆深刻。
所以一行人中,秦宜宁是最不希望看到旧都这样的。
逄枭搂着秦宜宁的肩膀拍了拍,就回头吩咐道:“咱们进城,先去衙门。”
“是。”
原本宽敞平坦的街道上横空多出一条地裂的深坑,两侧的房屋大部分都成了断壁残垣。
街上弥漫着一股死气,空气中混杂着一股白石灰的气味,焚烧尸体后挥散不去的焦味,以及来不及处置的尸体发出的臭味。
如今已是七月,旧都地处南方,这样的天气掩埋在废墟之中的那些不需多久就会发出难以想象的恶臭。
偏偏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街道四周到处都有褴褛的百姓搭建粗糙的棚子来住。自然也有那些房屋无恙,只是将墙壁震裂个缝隙的,总体还保持原样的,但那毕竟都是些大户人家。
通常那类完好的院落,在建造时工程和选料时就很用心。寻常百姓家大多住泥房,又哪里禁得住地龙连续翻身的折腾?
秦宜宁这一路看的眉头紧锁。那些或者熟悉或者陌生的街道,现在都变的一片破败。
逄枭知道她心里难过,这里毕竟是她的家乡,不由得搂紧她的肩,将她护在怀里。
而这一行人步行去往原来的“顺天府”,现在的“旧都知府衙门”的路上,所遇的百姓见到他们这一行人的模样,甚至都饿的没有力气抬起眼皮来看一看。
他们实在是太饿了。
城中的供给不足,城外通往城里的道路堵塞,城中的粮食有限,家中有存粮的店铺不肯开门营业,他们纵然有银子都发现买不到粮食。
而朝廷的赈济,一直没有来。
他们是大燕投降了大周的,在大周本就很难有归属感。
而现在,大周朝也正如他们所料想的那样,危难之际想不起他们这些百姓来。就如同曾经的燕朝皇帝,永远都想不起顾着百姓的死活。
所以换了一片天,又能怎么样?该被抛弃的还是要被抛弃。
逄枭这一路上看到那些面黄肌瘦的难民,修长的剑眉都在眉心蹙出几道皱纹来。
“刘嫂子,刘嫂子!”
正在这时,路边忽然传来一阵低弱的痛哭。
众人往声源处看去,却见几个灾民冲向了墙角处一个偏僻的小胡同。
胡同里,一个干瘪的妇人用腰带子挂在一根旁逸斜出的粗壮树枝上,在一片如盖的绿荫下晃荡着破旧的裙裾和赤足,脚下是几块散落翻倒的砖瓦石头。
秦宜宁一声惊呼,捂住了嘴。
紧接着逄枭用手捂住了她的眼睛。
虎子急忙跑过去询问,不多时垂头丧气的回来,在那一片灾民们哭都没力气哭的声音中,低声道:
“那个妇人是个寡妇,去年饥荒生病的丈夫饿死了,地龙翻身,她儿子和老娘都被埋在老房子下了,就她一个人是给城中一个大户人家做仆妇的幸免于难,可那大户人家养不起仆妇,把人都撵走了,那妇人本来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又跟着饿了这么多天,绝望之下就……”
逄枭拧着眉点点头,“知道了。走吧。”
一行人继续上前,将那些微弱的哭声都抛在了远处。
然而城中哪里又少的了这样的惨剧?
旧都知府衙门的院墙也被震的塌了一块,明显是随后补上的。
衙门的大门紧锁着,逄枭就吩咐人去叩门。
里头应声的人有气无力,在得知来人竟是钦差,急急忙忙的几人合力开了门。
几个脸色煞白的男子都急忙往逄枭一行人身后看,却只看到一辆代步的马车和马匹,没有看到粮草。
他们的眼中闪过失望,却还是恭敬的请人进去,又将大门仔细关好了。
李启天后来安排在旧都的地方官姓巩,名优,字仲堂,年四十,是北冀朝时的进士。一直都得李启天的重用,封为旧都的知府,管辖旧都以及周边几个县城。
见逄枭一行人来,巩优急急忙忙的迎出来行礼。
双方客气了一番,就进了前厅。
巩优开门见山就问:“王爷此番前来,可带来了粮草?”
逄枭苦笑着叹息,又不好直接说李启天没给拨粮,就只好道:“本王担心在去情况,就先来了。户部筹备的粮草想来随后应该会到。”
巩优不疑有他,叹息道:“这一路上不好走吧?”
不然也不会走了这么久。
逄枭听出言下之意,笑容越发的苦涩了,“本王也是赶鸭子上架,先前圣上定下的赈灾大使是燕郡王,谁知半途中燕郡王竟谋反逃跑了。为了这事儿,耽搁了好些天的时间,圣上随后才封本王为赈灾大使,顶替了燕郡王的任务。”
“原来竟是这样!”巩优这下算是彻底理解了,“那燕郡王也太过忘恩负义,圣上如此重用和信任,想着他毕竟熟悉此处才安排他来,为的就是百姓们的安稳,他可到好,竟借路逃走!”
逄枭见巩优这样,便知他是个直爽热血的正直性子。与这样的人合作须得直来直往,恰好也是他喜欢的方式。
“唉,别提他了。”逄枭叹了口气,又问:“城中情况如何了?本王一路看来,并未看到赈济的粥棚?”
巩优苦笑着摇头,惨淡道:“王爷您有所不知。这大燕旧都早就被掏空了,去年饥荒年,百姓就去了六成,六成啊!”
巩优痛苦的用右手的拇指和尾指比划着,“那大燕朝亡国一点都不冤!狗昏君没本事,害的百姓流离失所,实不相瞒,本官被委派而来时是去年冬天,那一冬天,城里都是个死城!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瘟疫,那都是幸运的。
“谁知道剩下的这四成人,转年就遇上地龙翻身了。这一下子还不知死了多少人。”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为民
秦宜宁就带着人站在逄枭身后,将这惨状听的分明,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的难过。
去年冬天,那些降臣的队伍分成几批离开了旧都去往大周都城,将荒年后那么个饿殍遍地、千疮百孔的城市留给了百姓。
她虽然竭力收留了许多百姓,在周边县城里到处都有她的土地,收留那些人去帮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