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主貌美如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抓周礼上用的物件都是陆珊吩咐人准备的,准备好了又亲自检查了遍。
  云雾看过那些东西笑着说:“也就是在皇家,要是普通人家,谁家小娘子抓周抓这些。”
  “我们家的小娘子不是普通人,当然与众不同了。”玉露并不觉得有异,大概也是被同化了。
  云雾微微一笑,并不说话。顾盼当然不普通了,只是她不普通的程度,不是常人可以想象和预见的。
  陆珊参加过的抓周礼不多,可她从没见过哪家孩子抓了不是家长准备的东西,那些个瑕疵就不是该出现的。
  到了顾盼这里,陆珊也是自信满满,无论她闺女抓了什么,众人肯定都是有吉祥话可说的。
  陆珊绝不会想到,自己也有翻船的时候,顾盼挑来拣去,最后抓了个谁也预想不到的玩意儿。


第167章 天意(中)
  为了讨个好兆头; 有些人家会在抓周的前几日利用颜色或是香味对孩子进行一番特训,指引他们抓到自己希望他们抓到的物件。
  所以书香世家的小郎君抓周,十有八九抓到的都是笔墨纸砚;换成武将人家的小郎君,肯定就是弓箭刀枪居多了;小娘子倒是不分文武,不是琴棋书画,那就是针线笸罗了。
  也有人家对小孩子的选择不进行干涉的,反正抓周的物件都是家中长辈准备的,总不会让不好的东西混进去,无论小郎君小娘子抓到什么; 都能说出一番好的寓意。
  陆珊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事前什么也没教过顾盼,她爱抓什么抓什么。
  可是陆珊哪能想到; 他家闺女在堆满物件的地毯上挑来拣去,最后竟然抓到了一只小小的玺印。
  如果顾盼抓到的是普通玺印; 人们倒也不会多想什么,因为寻常人家抓周; 也多有放个官印进去的。
  然而顾盼抓在手上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玺印,而是历经九朝从轩辕皇朝沿用至今的传国玉玺。
  顾盼哪里明白什么是传国玉玺,她抓着小小的玺印,兴奋地哇哇直叫。
  无奈众人太过惊讶; 谁也无暇理会兴奋不已的齐国公主。见没人搭理自己,顾盼从地上爬了起来,扑哒扑哒跑向元琪; 身上的金铃铛随着她的跑动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父皇,你瞧!”顾盼献宝似的举着自己的小手,陆珊只说让她随便抓个东西,可她抓好了,居然没人理她,宝宝好委屈,宝宝好想哭。
  “我们盼盼最厉害了!”元琪抱孩子的姿势太熟练了,看得众人又是一惊,陛下这是有多宠爱齐国公主,不是经常练习的话,哪能抱得如此轻松自如。
  顾盼一向和元琪亲热惯了,便是今日人多了些,还有好些是不认识的,也不妨碍她嘟起小嘴,用力在元琪脸上左右各亲了下:“父皇厉害,最喜欢父皇了!”
  陆珊已经没空计较女儿的偏心了,那个不小心混进去的传国玉玺除了是元琪放进去的,根本没有第二种可能,可是元琪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陆珊有点想不明白。
  陆珊尚且想不明白的问题,其他人就更想不通了。如果顾盼是个小皇子,元琪的做法很好理解,皇后生的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抓周时抓个玉玺,日后说起也是一段佳话。
  但是顾盼是公主,再天资聪慧也只是个公主,九五之尊的位置注定与她无缘,抓个传国玉玺有意义吗?
  见陆珊迟迟不语,顾盼以为她生气了,忙从元琪怀里挣脱出来,扑哒哒跑了过去,一把抱住陆珊的腿,娇声道:“也最喜欢母后啦!”
  陆珊哪里是在生气,她是被元琪不按套路出的牌搞懵了,此时回过神来,急忙抱起女儿,脸上一阵乱亲。
  很明显,皇帝夫妇没有解释的意思,他们也不需要给谁一个交代,众人陆续缓过神,纷纷夸赞起了顾盼,这个说她聪明,那个夸她大气,至于她抓到传国玉玺的事,谁也不敢多提。
  其他人是没有胆量问,可有两个人,那是不可能不问的。
  比起虞妙歌,陆珊的动作更快一步,她当天晚上就把元琪按在了床上进行拷问。
  “七哥,你老实交代,你到底什么意思?”陆珊琢磨一天了,愣是没有想明白元琪的想法。
  元琪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的放矢的,他从来不会因为单纯的好玩和有意思,就去做某件事。
  因而陆珊很确定,把传国玉玺放进去让顾盼抓周,绝不会是元琪一时兴起心血来潮,他必然是有着某种目的的。
  元琪微微眯起眸子,始终笑而不语,他知道陆珊在想什么,他更知道自己的解释陆珊是不会相信的。
  因为这一回,元琪真的什么目的都没有,他就是很好奇,在事前完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把小小的传国玉玺放到抓周物件里,顾盼有没有可能把它抓出来。
  说实话,传国玉玺是放进去了,可元琪对顾盼,事先并没有报以多大的信心。
  和陆珊准备的那堆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比起来,不过成人拇指大小的传国玉玺并不起眼,若是眼神不好,直接错过都有可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顾盼别的什么都不抓,抓到了也都扔掉了,最后就是要了传国玉玺。
  然后元琪就有点茫然了,难道冥冥之中真的是有天意的?
  “七哥,你别不说话,你快告诉我,你究竟怎么想的?”虽然陆珊自己也曾竞争过银河帝国的皇帝位置,可在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女性皇帝的世界,她并没有让女儿当皇帝的想法。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顾家的公主较之过去任何时代的公主都算很幸福了,可以从政也可以从军,婚姻还有相当的自主权,哪怕这是皇权的胜利而不是女权。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男性的体力优势在农业社会的大背景下无可比拟,个别女性的高社会地位代表不了整体,陆珊没有挑战社会学和经济学原理的打算。
  在星际时代,男女的社会地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不仅是因为女性摆脱了生育的负担,还是因为在星际飞行和跃迁的过程中,女性表现出了比男性更明显的耐力优势。
  简而言之,任何权利都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依靠他人的施舍不会有真正的平等。
  只当公主的话,顾盼可以向当年的陈国敏公主看齐,也可以向姑姑秦国长公主看齐,她还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像燕国大长公主那样,安然享受帝国嫡公主应有的荣光。
  但是女皇,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顾盼有弟弟,那她什么也不用想了,皇位肯定轮不到她。
  可要是顾盼没有弟弟……
  陆珊不愿意假设这样的后果,倒不是她重男轻女,而是她不希望自己的宝贝女儿活得太累。
  陆珊尚且不会这样想,元琪的想法又是哪里来的,他们两人都很年轻,顾盼也不过刚满周岁,再给她添几个弟妹正常得很,又不是每个人的运气都像顾茂那么极端。
  “我也没想什么,我就是很好奇,盼盼到底会不会抓到玉玺。”元琪实话实说,可陆珊会不会信,他就没有把握了。
  陆珊猛然瞪大眼睛,满眼写着难以置信:“七哥,你别逗我,你知不知道这会被解读出很多意思来?”元琪倒是玩开心了,今日这事儿传出去,满朝文武心里还不知道要打多少小九九。
  “随便他们怎么想,反正我什么也没说过。”元琪说着顺势拉了把陆珊,再一个翻身,把她压到了身下,“珊儿与其担心这些,不如我们多努力,早日让盼盼当上姐姐。”
  陆珊想想也是,只要顾盼有了弟弟,抓玉玺那个事就什么含义也没有了。
  虽然所有人都在盼着皇帝夫妇尽快添丁,可到了齐国公主四岁启蒙进宫学,她还是光荣的独生女一枚。
  元琪不欲宝贝女儿太过孤单,把遥京的世家贵族翻了个遍,给顾盼找了十几个年纪在四岁到七岁之间的伴读,其中就包括莫语和陆慎。
  给公主挑伴读不稀奇,以前的公主也是有伴读的,多是世家出身的小娘子。
  但是顾盼的伴读与众不同,小郎君多,足有十几个,小娘子却少,总共只有三个。
  也是元琪太挑剔,给女儿挑伴读不仅看家世,还看个人能力,明明都是小孩子,还挨个进行面试,不符合要求的统统不要。
  有人就在暗地里嘀咕了,这哪是给公主挑伴读,给皇储选伴读,也不过如此了。
  景和十二年,北疆烽火再起,这次不再是前几年的试探和小打小闹了,而是真皋人孤注一掷,倾力南下。
  此前六年,盛宁王朝和光明王朝的合作还算愉快,双方求同存异,一个向西,一个往北,共同挤压着真皋人的生存空间。
  就在昨年,陆珊联合拓跋羽,打了一波很漂亮的反击战。此役过后,陆珊灭了西夷人的国,盛宁王朝光复朔州。拓跋羽则是在阿尔斯兰岭以东取得了胜利,夺回了富庶的三河平原。
  西夷是北元最重要的属国,一旦盛宁王朝夺回朔州,就能以此为跳板,直接出击塞外。
  三河平原更不用说,那是真皋人的大粮仓,不然只靠草原上的那点出产,如何支撑得起真皋人的骑兵。
  较之皆大欢喜的盛宁和光明,真皋人的上个冬天过得极其惨淡,今春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完全在元琪和拓跋羽的预料之中。
  皇后娘娘最擅长的事情是带兵打仗,盛宁王朝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心情都是有些复杂的。皇后能打胜仗当然是好事,可她能不能抽空也给皇帝生个儿子,不然打赢了又如何呢。
  不是没人给元琪上折子,说后宫空虚陛下子嗣单薄,建议他再纳两个妃子的。
  可问题是元琪不听,折子看过就看过了,不会驳回也不会回话,跟石沉大海毫无区别。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没这个打算,众人想想也是,宛州是皇后娘娘打回来的,现在朔州又是,若是陛下纳了旁人生了儿子,好像是有点说不过去。
  也有人提出疑问,盛宁王朝的军队没人了吗,为何非得皇后娘娘亲自上战场,换个人不行吗?
  答案很简单,不行。
  单论排兵布阵的功力,陆珊没到完全不可取代的地步,换个人也许没有她打得好看,但也不是不能打。
  陆珊真正不可取代的地方在于她能提供最精确的地图以及恐怖的物资运输能力。
  没有这两点,盛宁王朝和光明王朝的合作不可能这么顺利,陆珊灭国西夷也不会呈现出碾压式的优势。
  但是这些,偏偏是元琪不能对任何人说的。
  “父皇,母后有消息传回来吗?”自从陆珊出宫,顾盼每天下课就往御书房钻,想看有没有前线的最新消息。
  元琪摇摇头,面色稍显凝重。与真皋人这一战注定不好打,即便是打赢了,也只是个开端,更麻烦的还在后头。
  “盼盼想母后了?”宫里的孩子总是比较早熟,哪怕顾盼是唯一的公主,似乎也不能例外。
  已经抽条不少的小姑娘点点头,明艳秀丽的小脸上显出几分六岁孩子该有的稚气。过了会儿,顾盼又道:“父皇,你和母后会给我生弟弟吗?”
  元琪没有回答女儿的问题,反而问道:“盼盼想要弟弟吗?”
  小姑娘咬了咬唇,犹豫道:“可不可以不要?我只想要妹妹。”


第168章 天意(下)
  元琪闻言略有些诧异; 可他不动声色,只是温柔地笑问道:“为何不想要弟弟?”
  小姑娘把嘴唇咬得更紧了,似乎想说什么,可又不敢说出来。
  元琪也不着急,只淡淡地笑道:“盼盼还没想好么?你可以想好了再告诉父皇。”
  顾盼眨眨眼,用小孩子特有的敏锐打量着元琪的神色,片刻方鼓足勇气道:“他们都说,父皇母后生了弟弟,弟弟就是太子。”
  “他们是谁?”元琪的关注点颇有些与众不同。
  顾盼摇摇头; 表示自己记不清了:“很多人都说过,我记不得了。”
  宫里只有顾盼一个孩子,上到太皇太后; 下到宫女太监,谁不盼着皇帝夫妇尽快添个皇子; 有人甚至还在猜测,顾盼名字中的“盼”字; 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小姑娘当时可伤心了,抱着元琪一通大哭,说为什么她不是父皇母后期盼的孩子。
  元琪哄了好久才把女儿哄过来,他告诉顾盼,她的名字是在出生前就取好的; 那时他和陆珊并不知道她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因为无论男女,都是他们盼望多时的宝贝。
  顾盼从来都把元琪的话当做真理; 父皇说什么就信什么,这才没有再闹了。
  因为陆珊当时不在宫里,元琪哄好女儿甚至没有通过虞妙歌,直接就把乱嚼舌根子的宫人全部打发了。
  “盼盼不想让弟弟当太子么?”自从顾盼开始读书,元琪跟她说话就是用很平等的语气了。
  “如果弟弟做得比我好……”顾盼说着说着,神情中竟透出几乎委屈来,“可是……”
  虽然女儿的话没有说完整,可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元琪全都明白了。倘若他与陆珊生了儿子,太子之位不用多说,自然是他们的长子的,其他人连肖想的资格都没有。
  可要是他们一直没有儿子,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皇帝无嗣,最惯常的做法是过继兄弟的子嗣,可元琪只有圆圆一个弟弟,他与平原公主成亲数年,膝下儿女皆无。
  亲兄弟指望不上,堂兄弟也不是不能考虑,可元琪就连堂弟也少得可怜,而且年纪一个比一个小,像顾英家的顾沁,就比顾盼大了半岁,等他成亲生子,顾盼估计都有儿子了。
  “盼盼觉得不公平吗?”元琪明白女儿在委屈什么了,如果有了弟弟,她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就输了,所以她不想要弟弟。
  元琪更明白,顾盼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根源其实出在他身上。
  都说顾家养女儿就跟养儿子似的,可从开国皇帝的陈国公主算起,算到今天的元琳,不走寻常路的顾家公主也不是很多,真正能对政局造成深远影响的,至今没超过十位。
  但是元琪培养顾盼的方式,又与先祖们有所不同,他不是在给未来的儿子培养帮手,就像元琳之于他,他是在培养王朝的储君,只是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也不敢相信罢了。
  元琪并不是一个相信宿命的人,他和陆珊一样,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
  所以哪怕身边有不止一位来自未来的先知者,他们也从来不多问什么,面对波澜起伏的局势,他们更相信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判断。
  可是顾盼,算是元琪的一个例外。
  顾盼半岁就会开口叫人了,虽然口齿不是很清晰,可也很让人惊喜了。
  某日元琪下朝回宫看女儿,当时云雾带着小姑娘在暖阁里玩,元琪想给女儿一个惊喜,就没让人出声,自己蹑手蹑脚走了进去。
  也不知是顾盼做了什么引起了云雾的感叹,总之隔着一道墙壁,元琪听到了云雾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果然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这么小就这么有气势。”
  暖阁里没有其他人在,云雾的音量也是压到了最低,差不多算是自言自语了,可元琪从小习武的,就算从来没有用武之地,耳目也比常人清明许多,要不然也听不清云雾说了什么。
  元琪知道云雾来自后世,还是来自他和陆珊据说很有名的后世,因而无意中听到她的这番话,元琪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到底要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他才可能把女儿立为皇储,元琪想了又想,答案万变不离其宗,无子或是幼子早夭。
  顾盼抓周礼上的玉玺是元琪放进去的,他事前没有提前训练过女儿,可顾盼其他玩意儿都不要,偏偏抓了玉玺出来,让元琪的心情十分复杂。
  仅凭云雾一句话,仅凭顾盼一次抓周,不可能让元琪下定决心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女儿为皇储,他还是想要儿子的,毕竟上千年的传统如此,立儿子为太子才是名正言顺。
  可元琪又舍不得养废了顾盼,万一命运真的要她走到那个位置,她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元琪不允许自己的女儿成为任何人的傀儡。
  今天之前,元琪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妥,事关王朝传承,他来不得半点掉以轻心,多一重保险总是好的。
  然而六岁的女儿告诉他,她只想要妹妹,不想要弟弟,这让元琪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似乎不是那么妥当。
  顾盼到底还是年幼,不想要弟弟之于她是一种本能,可为什么不想要,她自己是说不清的。
  见女儿面露茫然,元琪又道:“父皇母后成亲时曾经想过,以后要生很多孩子,可是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都是女孩,万一生了弟弟,盼盼会怎么办?”
  顾盼终于不咬唇了,她改成了皱眉头,好半晌才不那么情愿地道:“弟弟也是父皇母后的孩子,我不会欺负他的。”
  元琪欣慰地笑了笑,打发顾盼出去找小伙伴玩耍了,有关女儿的事,等陆珊回来,他们必须好好商量了。
  顾盼到底还是小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的,兼之陆珊又不在宫里,弟弟暂且看不到任何踪影,只要元琪有心引导,她很快就不再提起此事了。
  而在万里之外的苍茫戈壁,陷入有生以来最震撼场景的陆珊暂时还不会想到,他家闺女如此年幼就提前进入了叛逆期。
  陆珊上辈子就是军人,准确说是军官,银河帝国前线身份最高的指挥官之一,直接或是间接死于她手下的敌人不计其数。
  来到盛宁王朝,虽然大环境不是很允许,可陆珊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王朝军队的指挥权,并且先后光复了宛州和朔州,实现了南渡以来最成功的两次反击。
  长期以来,陆珊始终觉得,面对战场上的生死肃杀,她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毕竟这是战场,交战的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敌人心软,因为那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可追击真皋人到了塞外,陆珊的想法还是隐隐有了动摇,她甚至会想,这样的杀戮什么时候能到尽头。
  从乌雅人手中夺回宛州,从西夷人手中夺回朔州,双方的死伤不能说不惨重,可陆珊的想法,始终没有迟疑。
  原因很简单,那时她知道战事的休止符在哪里,到底不是自己的故土,确定死守不下去了,乌雅人和西夷人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然而和真皋人的交战,却让陆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厌倦,她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她更不知道要杀到什么时候这一切才能结束。
  与南侵时的打不过就跑不同,被打回了自己的老巢,真皋人的抵抗愈发顽强,而盛宁军队付出的代价也愈发惨重。
  但是陆珊不能不打,在从前任何一个朝代,草原上的各个民族都不是铁板一块,他们由众多部落组成,其中哪个强大了,就纷纷奉他为王,若是衰弱了,那就再换一个。
  到了真皋人这里,情况发生了变化,博塔宏图改变了草原的版图,他把南下的乌雅人以外的草原部落都变成了真皋,自立国号为元。
  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的草原帝国给南方的中原王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若非如此,交恶多年的盛宁王朝和光明王朝也不可能联手,还不就是敌人太过凶残,不联手谁也活不下去,他们才不得不如此。
  让陆珊感到不舒服的点不在于她杀了多少人,而是亲自到过了草原和戈壁,她更切身地明白了一句古语,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面对光脚的真皋人,他们这些穿鞋的中原人真的很为难。
  自古草原民族南下,目的都是很简单的,粮食不够吃了打个秋风,能在中原留下来最好,留不下来也没关系,抢了金银粮食和女人回去就行,大不了日后再来。
  可是中原王朝反击呢,顶了天也就是把人打残,暂时威胁不到北疆,可只要草原上还有人,类似的故事就会重演,根本不可能杜绝。
  简而言之,对中原王朝来说,这是没有真正胜利的战事,哪怕战场上打赢了,算经济账也是输的。
  靠着强大的外挂,陆珊短期内打败天下无敌的真皋骑兵不是没有可能,可她不可能杀光每一个真皋人,便是真的杀光了,只要草原还在,不出二十年,这里一样会孕育出新的对手。
  陆珊茫然且不爽的点就在这里,她没有办法永绝后患。
  如果陆珊是个原装古人,她兴许能对自己多出几分信心,前人做不到的事,我未必就做不到。
  偏偏她又不是,在陆珊生活的时代,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早就不是地球了,可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古地球时期的数千年政治史,人们是从来没有忘记研究的。
  虽然发展的进程不尽相同,可在古地球时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
  最终化解这场矛盾的,不是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文明,可以盛宁王朝目前的生产力而言,在陆珊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这个苗头的。
  顾元娘掀帘走进帐篷时,陆珊正坐在灯下发愣,竟连有人进来了也没发现。
  “想什么这么入神,都有点不像你了。”虽说是在调侃陆珊,可顾元娘本身的情绪,也不是多高涨。
  陆珊抬起头来,眼中瞬间多了几分清明:“这么晚了还过来,有新消息?”晚间的例会半个时辰前就开过了,若不是有事,顾元娘这个时候不会过来。
  顾元娘点点头,眼神晦暗不明:“两个消息,一个算是好消息,另一个……”
  “另一个怎么了?不是非好即坏么?难道还有第三种可能?”陆珊皱着眉头问道。
  “博塔宏图死了。”顾元娘先说了好消息,打算让陆珊先高兴高兴。
  果然,陆珊闻言蹭地站了起来:“怎么可能?我那一箭并不致命。”三日前的一次交战中,陆珊运气不错,意外射中了博塔宏图的右肩。
  只是……
  肩膀受伤又不是致命伤,陆珊一贯也没有在箭头淬毒的习惯,博塔宏图怎么就死了,真是让人意外。
  “谁知道呢?”顾元娘说着耸了耸肩,“也许是旧伤复发,也许是医术不精。”她倒没有陆珊那么意外,博塔宏图五十多岁的人了,常年征战不休,不知道积累了多少伤病呢。
  陆珊击了下掌,重新坐了回去:“博塔宏图死了,他的儿子们大概要乱了。”这对盛宁王朝而言,绝对算是好消息。
  真皋人奉行强者为尊,偏偏博塔宏图的四个儿子都很能干,彼此之间谁也不服谁,铁板一般不可动摇的北元帝国,搞不好就要四分五裂了。
  想了想博塔宏图的死给盛宁王朝带来的好处,陆珊又问道:“另一个消息是什么?”
  顾元娘沉默了,她咬了咬唇,片刻方道:“拓跋羽受伤了,据说伤得很重,极有可能不治……”
  “什么?”陆珊再度拍案而起。盛宁与光明的合作,并非所有人都是支持的,盛宁这边好说,元琪本身是赞成联明抗元的,底下人如何想并不重要。
  光明王朝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拓跋秋在与盛宁王朝联合这件事上是比较犹豫的,若非拓跋羽坚持,双方极有可能无法达成共识。
  如今博塔宏图死了,真皋人显而易见会陷入混乱,如果拓跋羽也死了,两国的合作就堪忧了。
  可从长远来说,拓跋羽的死对盛宁王朝又未必是坏事。拓跋秋儿子不少,最能干的就是拓跋羽,有他在,下面的弟弟都不敢作妖,他一旦不在了,诸子夺嫡在所难免。
  只是拓跋羽的太子妃是盛宁的华阳长公主,更是顾元娘的亲妹妹,让她们说拓跋羽死得好,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拓跋羽身边有四妹的人,这个消息不会有假。”顾元娘的内心远没有她的脸色平静。
  陆珊舒口气,轻叹道:“这一仗,大概要提前结束了。”
  博塔宏图和拓跋羽的死讯很快传回遥京,最不安的人大概就是平原公主了,她的哥哥死了,她日后在举目无亲的遥京该如何自处。
  顾洛从宫里出来就回了兰陵王府,听说王妃不在卧房而在花园,便没有回屋,直接就过去了。
  平原公主正跪在湖边小声说着什么,转头看到顾洛吓了一跳,她下意识往后一退,差点掉进湖里,幸好被顾洛及时拉住了。
  “你伤心也就算了,可别做傻事,不管怎么说,你还是兰陵王妃。”顾洛与平原公主成亲六年,感情始终不咸不淡,可到底是娶进门的妻子,该护着的时候,顾洛还是不会失责的。
  顾洛不说这话还好,平原公主原本只是默默流泪,听了这话再也忍不住哭出声。


第169章 青梅(上)
  景和十二年的战事以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间提前结束了。
  单看战果; 盛宁王朝是当之无愧的获胜者,可回到遥京时,陆珊的心情却一点不比出征前更轻松。
  “真皋人汉化的程度到底还是不够,博塔宏图死了,他的四个儿子竟然争也不争,直接就把偌大的汗国分成了四份,倒给我们减轻了不少压力。”元琪说出这话时,心情略显复杂。
  起初得到博塔宏图的死讯,元琪肯定是感到庆幸的; 因为博塔宏图之于真皋人,就如同当年的轩辕大帝之于中原人,没有博塔宏图就没有完整强悍横扫千军不可一世的北元帝国。
  真皋人奉行强者为尊; 没有中原人嫡长子拥有优先继承权的说法,谁拳头最硬谁就是老大。
  博塔宏图其实不止四个儿子; 只是其他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就是不出彩没有姓名权; 只有四个跟着他南征北战多年的,个个手下都有一班人马,随时随地可以独自称王。
  元琪当时还想,博塔宏图死得突然,死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哪怕就是指定了其他人搞不好也不服——他死后为了争夺汗王的位置; 他的几个儿子肯定要打起来,不可能再铁板一块。
  哪知真皋人的思维方式比较特别,四兄弟互相看了看; 觉得彼此实力都差不多,真打起来谁也占不了便宜,就是赢了也得脱层皮,干脆就不打了,拿出地图划拉了下,把家给分了。
  陆珊的心绪也简单不到哪里去:“北元帝国变成四大汗国,再说没有内耗,可以后不是一个老大了,早晚要起纷争,给南边的压力不可能赶得上以前了,倒是拓跋家那边……”
  元琪知道陆珊要说什么,接着她的话就说了下去:“拓跋秋原就对合作之事不置可否,都是拓跋羽在操办。如今拓跋羽没了,北元也分裂了,我们的合作……差不多也到头了。”
  除开拓跋羽的死这个意外不提,盛宁王朝与光明王朝的合作算得上是双赢的局面。
  过去十几年真皋人的势头太猛了,两家真是各自为政,真皋人灭了乌雅人不难。而没了光明王朝作为屏障,空有半壁江山的盛宁王朝也是再无回天之力,肯定会被真皋人一路碾压的。
  如今博塔宏图死了,北元帝国分裂了,就是拓跋羽还在,两家的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