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尘落长安-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韶凝视着手中的杯子,别有深意道:“殿下,此事臣恐怕无力相助,但臣相信陛下仁慈,太后也会护着殿下周全。所以殿下不如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

高俨犹豫地点了点头:“您的意思,仁威懂了…”

“殿下是少年英雄,又位居高位,凡事当小心行事才是。”段韶牵了下唇。

高俨站起身,抱拳道:“多谢您的教导。叨扰多时,既然您也觉得此时不宜伐周,那我也不便多说其他。今日还有其他的事,改日再来拜访您了。”

他又对长恭行了一礼。

两人回了礼,看着他渐渐走远,长恭开口道:“孝先兄…”

段韶抬手制止了他:“琅琊王英雄少年,可惜锐气太重,不懂得遮掩锋芒…”

“孝先兄是指伐周之事还是和大人之事?”长恭问道。

“都有,他有鸿鹄之志,不容小觑。”

长恭点了点头,又有些遗憾:“当年妹妹也常称赞他,只是可惜…”

“和士开府邸之事,你可知道他先前说的话?”段韶看着前方问道。

长恭颔首道:“有所耳闻,‘你们所建的宅邸早晚当就,何太迟也?’此话没有什么奇怪的。”

“这句不奇怪,可是接下来的却不是…”段韶转头看向他,“听说和士开他们听完这句话后说:‘琅琊王眼光奕奕,数步射人。刚刚只是对聊一会儿,便不自觉地出了汗。我在天子面前都没这样的感觉。’”

长恭大惊:“您的意思是?……”

“据我所知,琅琊王在邺城的府邸靠近北城,那附近有武库,这恐怕让某些人不放心了,所以现在急于夺他最后的兵权,让他远离京师…”

“那?…”长恭又看向已经消失人影的方向。

段韶也望回远处,叹道:“皆有天命,我要说得和刚才送他的一样,我们只需静观其变…”

长恭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心中却莫名担忧起来。

他今日可能听到不该听得事情,希望不要卷入才好。

高俨离开后便向着自己姨父冯子琮的府邸而去。

边行他边思索着。

父皇高湛死后,他虽然还有母后胡氏宠着,但是各方的供给已经不如父皇在世之时。况他先前手握重兵,皇兄高纬总是忌惮于他。

前段皇兄将他明升暗降,治书侍御史王子宜与他的左右开府高舍洛、中常侍刘辟疆说:“殿下被疏,正由和士开离间,怎么可以出北宫入百姓丛中?”

他虽然年龄尚幼,又何尝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和士开如此奸佞,多留一日便是朝廷的祸患,先前他可以忍着,但如今若再隐忍,还不知道自己的下场会不会和赵郡王叔一样呢?!

他的姨父冯子琮,前两年曾被外放。但因为此事非皇兄的本意,所以后来皇兄特意下旨赏赐其鼓吹,又给他加兵五十人,令他听将物度关。

后因母后胡氏想为四弟齐安王高廓成家,替他纳了姨父的长女为妃。姨父也因此得返邺城,授为吏部尚书。

去年,斛律光大将军兵度玉壁,至龙门。周致书于齐,需要两国谋划商议。所以皇兄诏姨父奉命前往军营,协助斛律大将军与周将韦孝宽当面相谈。

最后齐国得了龙门等五城,皇兄以姨父之功,封其昌黎郡公,迁尚书右仆射,仍摄选侍中如故。

如今姨父日益得宠,又因权力之事与和士开生悉。

若想除掉和士开,恐怕需要他帮忙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太忙,更新得都晚了些。





第26章 外患稍平
简介:汾北诸城战事多,黄河岸边白骨累

……………………………………………………………………………………

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周陈国公宇文纯及大将田弘连克齐国宜阳等九城。

不久宇文护赶来前线,坐镇潼关,遣自己的亲信,中外府参军郭荣于汾州观城势,以御齐军后援。

经过观察,郭荣认为汾州与姚襄镇相去悬远,且两城相对孤迥,难以相救,请于州镇间更筑其他城池,以便相互控摄。

宇文护认为有理,便派他在姚襄城南、定阳城西修筑城池。

时斛律光被宇文宪所阻,两军对持,不能赶来增援。

邺城收到消息后,段韶主动请缨。

高纬遂令段韶与兰陵王高长恭带兵前往支援斛律光破敌。

宇文宪收到消息,命身在姚襄城中的刘雄与宇文盛于齐长城以西,连营防御。

段韶与长恭引兵而至,围攻姚襄、汾州二城。

汾州被围已久,粮道断绝,如今又临敌军后援,汾州刺史杨敷只能据城守之并且继续向宇文护和宇文宪求助。

为了守住汾州,宇文宪又遣宇文盛再去突入汾州送粮。

但齐军包围甚严,宇文盛无法进入,只得趁着齐军攻势渐弱时,且战且退,回防姚襄,再派人去修建大宁城以作接应。

此时郭荣已在姚襄城南更起城镇,东接定阳,又作深堑,断绝了齐军的道路。

宇文宪听说新城竣工,遣将军韩欢和刘雄去增援郭荣,可惜韩欢中了段韶设下的埋伏,刘雄也身负重伤,最后只得率领着二十余人,据堑力战。

宇文宪为此赶来亲自督战。

他一身黑甲,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带兵冲向了齐军,奋力斩杀着周围的齐兵。

齐军因为他的骁勇,一时有些退却。

正在此时,宇文宪突然觉得眼前银光一闪,他迅速仰面躲过,再抬头时正发现一身白甲的鬼面将军停在离自己不远的位置,而他手中的长戟又迅速地向他袭来。

他抬剑挡下,嘴角不自觉地勾起,心中只觉得热血沸腾。

是他?!

他用力振开长恭的戟。

长恭借力收回了攻势,稳住身形,隐藏在面具下的脸上也洋溢出难得一见的兴奋和喜悦。

邙山之战就想和他好好打一场,可惜胜负未分,今日倒想和他分出个胜负来!

正思索间,宇文宪的长剑已经直刺过来,长恭用戟抵住,又转动手腕,将戟向他的左肩插去。

宇文宪抓住马鞍,一个闪身,在马背上翻了一圈,又借力跳起向他砍去。

一黑一白两个身影大战十几个回合却未分出胜负。

剑戟碰撞的“呯啪”之声,让两人丝毫不敢懈怠。

夕阳的余晖打在脸上,打在鬼面上,两人的额头都渗出了汗珠,只是远远望去,白甲的鬼面遮掩住面容,显得更为潇洒一些。

宇文宪左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正要再次冲向长恭,两军的营帐中突然传来鸣金的声音。

宇文宪有些遗憾,但是心知自己刚刚落了下风,若是再战十几个回合,自己必败。

他是领军者,不可恋战。

他有些不甘地握紧了剑,下令收兵。

长恭骑在马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很佩服这位与自己几乎同龄的将军,而且他们似乎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不过他再厉害,自己也要守住自己国家的土地,不让他继续前进!

夕阳的光辉渐渐消失,夜幕也即将降临,长恭不再观望,也下令收了兵…

*******************************************

夜晚,齐军营帐中,几个蒙面的黑衣人跪在段韶与长恭身前。

段韶吩咐了几句,挥手示意他们按照刚才所说的去做。

不消片刻,营帐中只剩下两人。

长恭看着离去的几人,不由地想到刚刚的事情。

宇文宪不是因身为周国皇帝的弟弟才徒有虚名的将军,虽然他不及孝先兄,却也让白天那场仗变得有些吃力。所以与其和他正面冲突,不如想个法子避开他,以计取之,减少伤亡。

商讨之后,他们决定秘密调来几个壮士,让他们从北面突袭姚襄城。

等他们混入城中,再派另一些人偷偷渡过黄河,与姚襄城内联络,好里应外合。

“咳咳…”段韶的咳嗽声打断了长恭的回忆,他忙上前扶住他。

“孝先兄?”

段韶抬手示意他无妨,但是又禁不住咳嗽了几声:“真是老了,这身体不中用了。这事别说出去。”

长恭皱了皱眉,但还是点头恭敬道:“我明白您的意思,您也要注意才是…”

“放心吧,这一生戎马的,这点儿小病算不了什么。等打完这仗,休息休息便好。”段韶随口敷衍着,又道,“召集一些精锐的士兵,我们去选些人,分批渡河。”

长恭颔首应下,出了营帐。

不久,黄河之上,几艘小舟开始启动,借着夜色掩映度过了黄河。

往返几次,已有近千人到达河的另一岸。

巡逻的周国士兵听到躁动,这才发现了异样,但是为时已晚,他们还不及通报,突袭的士兵便在城中斩杀了看守城门的士兵,引大军入了城。

周军慌忙地应对着突然出现的齐兵,很快便大败,其仪同若干显宝等人皆被虏获。

宇文宪听说姚襄失守,心里憋屈,但还是冷静地下令人马后撤观望,不可冒进。

齐军乘胜出击,准备攻下郭荣在姚襄城南、定阳城西修筑的城池。

段韶见到宇文护令人在汾水之上建起的浮桥,很快便想到了对策。他迅速下令齐军士兵从上游借着水流放出大筏,击垮浮桥。

宇文护见状,忙令郭荣督战水军,找些熟识水性之人,引取其筏,力抗齐兵。

齐军营帐之中,段韶和长恭等人立于地图前,面上稍显严肃,郭荣所建的新城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城池,却没想到如此难攻…

段韶看着下面争相请命的诸将静默良久,见长恭一直没有说话,问道:“你怎么看?”

长恭想了想,道:“水战非我军强项,却是郭荣之长,这么打下去对我们不利,很难夺下城池。”

段韶嘴角含笑地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不知孝先兄可是有了对策?”长恭问道。

段韶指着地图:“郭荣新建的此城,一面临河,三面险地,不易进攻。即使攻了下来,也只不过是一座城池而已。倒不如再作一城堵住它的归路,转攻服秦,夺下服秦后,再齐心协力进击定阳。我认为这才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长恭听后深以为然。

诸将士也面面相觑地讨论起来,认为这个主意好。

于是齐军放弃了郭荣所建的新城,转战服秦。

一切如预想的一样顺利,服秦城很快便是齐国的囊中之物。

段韶不敢多加停留,夺下城池后又迅速下令前往定阳。

定阳城主开府仪同杨范听闻齐军的到来,固守不下,高挂免战牌。

见此景象,段韶决定先拿下汾州,以此震慑定阳城主。

齐国的士兵们在汾州城外架起云梯,挖掘起地道,昼夜不停地攻城。

汾州刺史杨敷亲自披甲执锐,与士兵们共同捍卫。他拒守汾州已有累旬,发出去的求助不知道有多少,但却等不到救兵。

如今城下五万齐兵,越攻越急,而城中兵将已不满二千,战死者已十有四、五,加之粮储又尽,公私穷蹙。

汾州城外,宇文护早已派宇文宪来营救。但面对段韶和齐国的五万大军,宇文宪远远观望几日,却未有行动。他现在兵少将少,外围的齐军太多,很难突入不说,很可能一不小心救不了汾州反而赔上更多人的命……

杨敷等不来救兵,心知汾州必陷,于是召来全城的将士,给他们倒上酒。举着酒碗,怆然泪下:“我与你们都在边镇,很想同你们一起齐心协力破敌,保全我们的城池,但强寇四面围攻日久,我们的粮食已经用尽,救援也被断绝,死守穷城非丈夫也!现在我们仍有数百人,不如突围出战,一决死生,以此得到一条生路或许还有希望。我宁可在朝廷受罪,也不能死在贼寇手里。我意已决,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将士闻言皆涕泣如雨,称愿意追随。

于是杨敷率领军士于夜间突出汾州城的包围,一路箭雨,杀退不少齐军。

但齐军势大,他们的箭矢很快便用尽,只得拔出兵器,继续斩杀周围的齐人,希望能杀出一条路来。

段韶闻言,亲带精骑前来,不一会儿便将突围的人几乎砍杀殆尽。

杨敷等人被齐军团团围住,他警惕地看着周围,最后对上段韶的眼睛,仰天大笑。

段韶看着眼前疯狂的人,淡然道:“你是我朝前宰相杨愔的侄子,我敬重你的忠烈,速速下马,束手就擒,我定向我朝陛下保全你做官。”

杨敷擦去嘴角的血,高举起手里的兵器:“天要亡我!我宁可战死也不屈于你等贼寇之下!”

话毕便带着剩余的将士冲了上去。

“孝先兄,此人交给我吧。”长恭一张鬼面骑马立在段韶旁边,请命道。

段韶点了点头。

长恭策马一跃上前,几个回合便将杨敷打于马下。

段韶骑马跟了过去,看着倒在地上的杨敷,对长恭道:“别杀他,带回去。”

长恭应下,吩咐士兵将他绑了。

杨敷看着眼前用长戟指着自己的鬼面将军,愤恨地捶打了下地面…


夺下了汾州,段韶回攻定阳。

两军相持已有月余,虽然齐军夺下了定阳的外城,但是杨范依旧居于内城,严令士兵们不可迎敌。

齐军无从突破,而段韶的身体情况也越来越差…

他强撑着自己的身子,带长恭登山观望城池良久,决定要加紧攻势,速战速决,防止周国的援兵前来。

于是,他下令齐军屠杀定阳外城,将斩获的百姓首级送进内城,以逼杨范应战。

命令刚下不久,段韶便再也支撑不住,病倒在军中。

长恭心急如焚,和诸多将领一起在帐中问着军医段韶的情况,得来的只是军医们的摇头叹息。

“长恭…”段韶艰难地睁开了眼。

长恭闻声忙来到榻边,声音有些喜悦却难掩担忧:“孝先兄,你醒了?”

“你替我领军!”段韶简单地说出了这几个字,又吃力地掏出兵符交给他。

“这…”

“如今军中唯有你可以替我继续领兵,我军士兵尚不知晓我病倒,周军也不知道我的病情,一定要严守此事,否则战局恐会有变!”

长恭紧紧握住它递来的兵符,坚定道:“您放心,我会夺下定阳!您好好休息,等我的好消息!”

周围的将领们也忙道:“我等定随兰陵王夺下定阳!”

段韶表情有些痛苦,抬手示意长恭低下头。

长恭忙附耳过去。

段韶声音沙哑:“如今子城未克,可用此法攻之。这座城池的三面有深深的溪谷,并无可走之路,只有东南一处有路。贼寇若是突围,必走那里。应当挑选精锐的士兵守住那条路,这样一定能擒住他们。”

“您放心,我亲自带兵前去!”长恭在他身边说着,又握住他的手。

段韶似乎安了心,缓缓闭上眼睛。

长恭站起身,吩咐尉相愿尽快将段韶秘密地送回邺城救治。

安排好一切,他领着千余人前往东南涧口设伏。

到了深夜,杨范果如段韶所料,想要从东南的小路逃跑,却没想到鬼面的将军突然杀出。

月光下,恐怖的面具反射出淡淡的银光,让杨范等人心生畏惧。

长恭挥舞着长戟,趁着众人愣神之际迅速将他们拿下。

*******************************************

宇文护收到汾州、定阳先后失守的消息,差点气晕过去,忙遣宇文宪带领诸将退守,并令他来潼关商讨对策。

摆脱了宇文宪大军的束缚,斛律光领着五万齐军汇聚在宜阳城下。

城下,暗红的战甲连成一片。斛律光搭弓射箭。随着箭冲上城楼,他高喊着下令士兵们夺回宜阳!

周军见状,开门迎敌。两军在城下大战几日,但宜阳却依旧没有被齐军夺下。

从夏末到初秋,已可以感觉到丝丝的凉意。秋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几日的大战令周齐两军都伤亡惨重。

斛律光见到齐国兵士渐渐开始厌战,虽然不甘心,却还是决定放弃宜阳。

为了缓解士兵们失落的士气,他领兵转攻拿下了周国的建安等四城,捕捉俘虏一千多人。

押解着俘虏,他领兵返回邺城。


邺城的铜雀台上,高纬边欣赏着歌舞,边听闻斛律光回来的消息。

想到前线捷报连连,他终于舒了口气,忙传来百戏班子庆祝。

正看到兴头上,穆提婆上前道:“陛下,既然已经打完仗,应该让斛律大将军尽快遣散军队,不应让军队一同入城呀!”

高纬闻言脸色微变。

高阿那肱见状,也凑过来说:“大将军是您的岳丈,又手握重兵,深得人心,若是带着士兵们一起入城,大将军也许没什么,但是下等的士兵不懂规矩,若是冲撞了您,岂不是罪过?”

高纬紧了紧拳头,语气带上些刚才没有的厌恶:“和大人,您怎么看?”

和士开将视线从歌舞上收回,勾了勾唇,对高纬抱拳道:“陛下是天子,岂是谁都能见的?但斛律将军此次功高,您应尽快让他单独进宫见驾受封才是。”

高纬表示赞同:“和大人所言有理,那就帮朕拟旨,让人传令给斛律将军,令他遣散军队速速回京受封!”

“是!”和士开应道。


斛律光领着大军向邺城前进,很快便碰上邺城来得传令兵。

他抬手令队伍停下。

来人上前将皇帝的旨意宣完。

斛律光不禁眉头紧锁。

此次征战,军士中很多人都有功劳,如今没有得到朝廷的慰劳和恩泽,就要遣散,实在不妥。

思索再三,他没有理会这道旨意,而是写了表章派人秘密送往邺城呈递给高纬,同时令军队继续向邺城前进。

高纬收到表章,又听说军队还在前进,心中不快,又遣人去下令军队停留,不得前进。

此时,斛律光已经行至紫陌,收到敕书,他只好下令将士先行安营扎寨,等待朝廷封赏。

高纬得知军队仍未遣散,心里厌恶更甚,还没来由地一阵恐惧,只好像祖珽问言。

祖珽闻后,不自觉地勾起了唇,献言道:“陛下莫慌。臣以为此事可以派人去宣读诏书并且给将士发些赏赐,再令斛律将军遣散军队,速速入朝觐见。您已经犒劳三军,大将军若是再不遣散,便是抗旨了。”

高纬觉得有理,遂让祖珽帮他去处理这些,又让人随便找些美酒和器物一并运去,好打发走那些士兵…

等到诸人退下,他才惊觉自己的里衣有些湿。

他一直忌讳他这个岳丈。因为在他面前,总觉得他这个皇帝很渺小…

他的皇后,斛律光的女儿,和她父亲一样是个严肃的人。

虽然他们刚刚成亲的时候,他对她有感情,但是时间越久越觉得她实在难讨自己的喜欢,所以有了其他妃子后,他也就对这个皇后没了兴趣…

可话说回来,他的这个岳丈毕竟是几朝老臣,自己也需要他来守护疆土。所以他不敢对他的女儿不好,更是对他尊敬有加。

这次,他既然又立了军功,不如就先拜他为左丞相,别封清河郡公,也体现出自己对他的看重。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汾北的战况汇报,终于让两大小将军大战了~~黑白武士即视感或者是光与暗的对手关系是不是扯了些?
关于他们的兵器,我知道上部用的好像不是这个,全当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宪哥哥没准下次继续换,剑好像亮点不大,还是戟感觉酷,可是被长恭占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流星里选的话,没准宪哥哥用镋会很酷O(∩_∩)O~





第27章 兄弟阋墙
简介:朝野欢腾士开除,行差一步琅琊憾

……………………………………………………………………………………

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清晨柔和的光晕洒在邺城的大地上,不时有几片树叶随风划出优美的弧度。

入秋以来,气温骤降,萧瑟的景象让人心中升起一阵阵寒意。

神兽门就在眼前,和士开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如往常一样最早赶来宫中上朝。

领军库狄伏连见到他,忙上前握住他的手:“和大人,今天有一件大好事!”

和士开正在诧异,王子宜走过来,递给他一封信函,恭敬道:“恭喜淮阳王,陛下有敕令,请您到台省相见。”

和士开手执着信函,略感奇怪,正要开口询问,身后突然涌出十几个军士。

“你们干什么!”和士开厉声喝道。

王子宜递给军士们一个眼神,笑道:“陛下怕和大人有危险,特派人前来保护!”说完还不及和士开反应,便连拥带押地推着他向台省行去。

“狗奴才!瞎了狗眼了!”和士开嘴里谩骂着,但却隐隐觉得不妙,虽然他克制着自己的恐惧,头上还是渗出细密的汗珠来。

经历了那么多宫变的他,已经感到阴谋的味道,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自乱阵脚。这里是皇宫!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谁敢动他?!

行至台省,前方的两个人转过了身,他们嘴角挂着笑容,略带玩味地打量着和士开。

这两人正是高俨和冯子琮。

和士开又惊又惧,声音难掩颤抖:“琅琊王,您这是要做什么?!”

“和大人,昨夜我做了个梦,梦到赵郡王叔,他说他当年死得太冤,请我帮他伸冤。您觉得今日我要做什么?”高俨递给冯永洛一个眼色,又将锐利的目光移回和士开身上,掏出明黄的卷轴,“这是皇兄的敕令,和大人今日就束手就擒吧!”

“胡说!陛下不可能下令抓我!”和士开挣扎着想要逃跑,库狄伏连忙带人将他擒住。

和士开大惊,喊道:“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你们大胆!…”

冯永洛一剑挥去,和士开只觉得颈间一凉,有液体抑制不住地流了出来…

他不敢置信地看向眼前的少年,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突然想起先前胡长仁要杀他时坊间的歌谣,歌曰:“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而前段民间又流传了新的童谣:“和士开,七月三十日,将你向南台。”一群儿童唱完,都拍手齐叫:“杀却!”

他当时听后甚感气愤,下令抓了不少儿童,令他们不许传唱。

今日,正是这歌中之日……

他张着嘴,努力呼吸着空气,手慌乱地去堵住脖子上留下的血…不会的!这些歌谣不足为信,他害过那么多人,但一直是权利之路上的胜者,他不会死!

他抬眼看向眼前屹立的少年,突见他拔出身上的刀对着他的胸口直直刺来!

“这一刀我替死去的乐陵王兄,河南王兄,河间王兄,赵郡王叔,长仁舅舅,还有其他死于你手的大臣还你!算是便宜你了!”

和士开捂住胸口,痛苦难耐。

他一直恐惧这个皇帝的弟弟,从先皇在世时便开始,可万万没想到竟然这么容易就死在他手里…

他也从未想过自己会迎来这样突来的死亡。

今日,他就要这样死了吗?!…

公主曾让他发誓,若是违背了此誓,他便不得好死…

可是他从不相信会有人来惩罚他,因为他一直靠自己活着…

他也从不后悔去违背誓言,因为若是他不违背,也许他已经死了很多次…

他和士开,两代皇帝的宠臣,两宫争相抢着的男人,他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金银珠宝,美酒佳肴,妻妾成群,当年他体会着和皇后通奸的快感,如今偶尔也要感受下和别人妻子通奸的快乐…

这一切都是那么正常,有谁敢反对他拥有?!敢指责他拥有?!……

但是这一次,他真的要死了吗?……

他拼命睁着眼睛,却觉得眼前越发模糊,眼前的景象也渐渐变歪……

倒地的一瞬间,他看到高俨和冯子琮松出口气……

隐隐听到高俨嘲讽地声音:“你既是父皇的宠臣,早该去伺候父皇了,这样也不枉你虽是奸臣,却也做了回忠臣!”

冯子琮看着身边收回刀的少年,又看向地上面容渐渐失去血色的尸体,不久前的事情历历在目。

那日,高俨来到他府上说:“和士开罪孽深重,侄儿想要杀掉他,不知姨父觉得如何?”

他听后虽然有些震惊,却正和他的意思。

他与和士开早有间隙,而不仅陛下更加偏袒和士开,太后也向来视他如宝。

现如今,更有比太后势力更大的陆郡君为他撑腰。

若是他不先下手,恐怕不久后在和士开的挑唆下,他又会被陛下疏远,而这一次和士开肯定会斩草除根!

权利的路上向来是先下手为强,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既然琅琊王有此意,他便依赖这个侄子,这是他最好的选择。

况且,和当今圣上比起来,琅琊王才略武艺更胜一筹,此次若是能除掉和士开,再将他推上帝位取其兄代之,不仅齐国会比现在好,自己的前途也会比现在好很多!

所以,他当即和他制定了计划,准备矫诏除掉和士开。

经过部署,琅琊王令王子宜写了表章,细数和士开的罪过,并请求拘审他。

他则借着自己官职的便利,将文书掺杂在其他的文书之中,一并上奏。

陛下向来不喜欢处理政事,听了几个便一并点头同意。

琅琊王也因此顺利拿到批好的文书,敕令领军库狄伏连收押和士开。

起初库狄伏连不信,将此事又禀报到了他这里,让他重新启奏陛下。

他心里捏了把冷汗,却又庆幸还好是被他碰到这事。

为了让库狄伏连坚信此事,他厉声斥道:“琅琊王得了敕令,有什么必要再奏,你按他的命令做便是,如此行事,难道是不信任琅琊王?!他可是陛下的亲弟弟!”

库狄伏连将信将疑,又有些害怕。但是觉得确如他所说,琅琊王毕竟是陛下的弟弟,而且这话又是从他这个太后的妹夫,陛下面前的红人口中说出,便选择了相信。

他迅速去征调京畿的军士,埋伏在神兽门外,并告诫守门之人不要让和士开进此门。

于是,便有了今晨这一幕。

只是没想到一切进行地如此顺利,顺利到他都不敢相信和士开已经死了…

“姨父,奸臣已除,我们…”高俨刚刚的严肃不在,多了几分晚辈的谦恭。

冯子琮收回神思,恭敬道:“殿下,事已至此,我们不能终止!” 

周围的人闻言也开始附和起来,请求殿下废兄自立。

高俨听后面色转白,他只是想除掉和士开一人,并未想过其他事情。

哥哥再不好,终究是他的哥哥…虽然他曾经很想坐那个位置,也觉得那个位置不适合哥哥…可是…他握着拳,双肩几不可察地颤抖着。

库狄伏连没想到和士开会被杀,已经吓得有些犯懵,但是听到冯子琮等人的话忙静了静心神,上前道:“我等愿随殿下杀入宫中!”

冯子琮说得对,事已至此,若是不继续,早晚也是死,不如拼出一线生机来!

“殿下,您还犹豫什么?!若是晚了,或许今日在这里的人都活不了?!”冯子琮厉声道。

高俨松开手掌,终是点了点头。

他稳住心神,恢复一贯的自若,坚定道:“姨夫,你先回皇兄那边去,告诉他和士开已死,若是他因为害怕主动让位,我们也不必再做什么。若是他不让的话,你尽量稳住他,我去率领京畿三千多军士,让他们驻扎在千秋门,等你消息。”

“是!”冯子琮领命而去。

*******************************************

昭阳殿中,刚刚醒来的高纬正在与穆黄花缠绵。

冯子琮急促地声音打断了他的美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