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侯-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就双手拍腿:“他们不去跟相爷争执,难道指望朕去跟相爷争执?他们不闹,相爷怎么想办法?”
    相爷不想办法,这件事怎么解决?
    这件事其实最简单了,他一开始就说出了办法,他偷偷的先回京城,既能安稳麟州,又能瞒着安康山半路截杀,多么简单的事!
    真是急死人。
    一个个的只顾自己做好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门外响起轻轻的驳驳声,皇帝顿时躺回床上拉下帐子,内侍略有些惊慌的问谁。
    “陛下。”门外响起内侍的声音,“项都督求见。”
    项云虽然不像崔征那么难缠,但现在皇帝烦了,做戏也懒得做戏,躲在帐子里道:“不见。”
    内侍便去门边低声道:“陛下吃了药才睡下,有什么事,让项都督先与相爷说。”
    门外的内侍应声是离开了,但很快又回来。
    “项都督说,他有让陛下进京的好办法。”他隔着门缝低声道,“想先跟陛下说。”
    门内的内侍心里先骂了声这兔崽子收了项云多少钱,不过听到这句话犹豫一下转回去告诉皇帝,他是知道皇帝心思的,皇帝做梦都想回京城
    果然皇帝坐起来,神情有些惊讶,项云不是和李明玉一样,不赞同他现在立刻回京城的吗?想要挟天子以赚功名权势吗?又要做什么?
    皇帝思索一刻让项云进来了。
    项云俯身道:“臣说的陛下不回京城,麟州有兵马,京城有楚国夫人振武军,有利于与安康山对战,但此战术只是针对兵马,并不是针对地域,所以陛下回京城,一样可行。”
    皇帝坐直身子,但又有些不解:“那要怎么可行?”
    “请陛下准许臣先去京城,代楚国夫人守城。”项云道,“然后楚国夫人来麟州,亲自请陛下回京。”
    他抬起头看皇帝。
    “楚国夫人如此诚意,陛下怎能不回京?”
    那就堵住了这群不想走的人的嘴,是楚国夫人逼皇帝的,与皇帝无关,也与麟州的官将无关。
    皇帝放在膝头的手攥起。
    “而且楚国夫人盛名,振武军威武,有她镇守麟州,军民必能安心,免去长途跋涉回京之苦。”
    那样也就不是他这个皇帝抛下子民了,万一麟州有事,那就是楚国夫人的事,与皇帝无关。
    皇帝站起身来:“项都督思虑周全啊!”

第五十二章 达成一致
    这种事当然不能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皇帝立刻召来了崔征,让项云把这件事再给崔征说一遍。
    “相爷,你觉得如何?”等项云说完,皇帝迫不及待的问,神情欢喜,“有楚国夫人在麟州,麟州的民众就能安心了。”
    崔征皱眉道:“多此一举,大费周章”
    两地兵马将官调换的确是很麻烦,距离远,兵马多,来来去去要耗费不少时间。
    项云道:“可以只让将官调动,兵马不用动。”
    崔征看他一眼:“现在可是征战的要紧的时候,临阵换将不是什么好事,项都督很有信心吗?”
    项云道:“别说是卫军,只要有心杀贼,哪怕是一群流民,在我项云手里皆能成军。”
    温文尔雅的项云在说起征战的时候,有毫不掩饰的傲气。
    皇帝连连点头:“项都督有勇有谋,善领兵。”
    前些时候安康山占据河东道,蓄势进攻麟州,李明玉又突然不告而别,是项云带着伤病的身子排兵布阵,不仅稳住了麟州,还指挥张安王林将麟州的外的安德忠叛军击退五十里。
    崔征道:“事无绝对,没有发生的事不可断言。”
    虽然这样说,但他没有再将带来的回京城的文书打开让皇帝批阅。
    项云道:“这是我从战术和战事局势上来想的,具体可不可行,怎么操作,还要相爷和大家商议周全。”
    崔征嗯了声,项云便施礼告退,走出门边,听崔征在内对皇帝道:“陛下先看看这些”
    皇帝的声音有些忐忑:“不是说不用把人都带走,还用看吗”
    崔征的声音有些恼怒:“陛下,难道你打算孤家寡人回京吗?”
    “当然不是,当然不是。”皇帝连声道,“朕这就看”
    项云迈出门,门在后关上,隔断了其内的声音。
    蒋友在室内等候,看到项云进来忙询问:“如何?崔相爷同意吗?”
    他不问皇帝,而是问崔征,听起来有些大逆不道,在室内的老仆便走到门外守候。
    项云道:“相爷跟陛下一样,都是想要回京的,所以只要我的目的是要他们回京城,他就会同意的。”
    蒋友松口气:“那就好,我还担心他不信都督呢。”
    项云笑了,扶着桌子慢慢坐下来,看了眼舆图,这些日子他这伤病身困在皇宫斗室,但心神一刻也没有离开外边的广阔天地。
    “他信不信我不重要。”他说道,“他不信武鸦儿就够了。”
    崔征举着灯仔细的看舆图,皇帝在他身后跟着看。
    “相爷,你看什么?”他问,又道,“你看,总体来说我们卫军占据优势,安贼的叛军四分五裂了,所以项都督说的”
    “项都督这个办法可行。”崔征道,接过皇帝的话。
    皇帝大喜:“相爷说好就一定好。”
    崔征对这虚假的夸赞毫不在意,依旧看着舆图:“他这个办法对于回京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没必要。”
    皇帝顿时又忐忑:“也是更稳妥吧,多做比少做事总要好一些”
    “那可不一定,有时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崔征断然反驳,比如这次回京,除了考虑怎么安置民众,怎么有序回京外,其他的事都不需要考虑,尤其是那些惧怕危险,考虑自身利益而阻止回京的人更不用理会,当机立断快刀乱麻。
    皇帝被他再次反驳,神情讪讪,不说话了,看着面对舆图的崔征,眼中闪过一丝恨意。
    室内的凝滞崔征并不在意,他看完舆图站直身子。
    “但把楚国夫人调来麟州是很有必要的。”他道,“她不能在京城了。”
    皇帝问:“为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更愿意此时让楚国夫人守京城。
    崔征点了点舆图:“振武军势大。”
    皇帝也贴近端详舆图,视线在其上游走,淮南道,宣武道,混杂着白袍军剑南道兵马的旗帜,但都是由楚国夫人插手安置的,江南道也插着一只小小的楚军的旗帜,山南道韩旭这边也算是半个楚国夫人吧,河北道这边已经被武鸦儿收复。
    皇帝伸出手掌落在舆图上,好大的手掌都盖不住。
    “武鸦儿桀骜不驯,陛下数次召回他都无视,如今坐拥大夏半边卫道,说句不好听话,跟安贼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了。”崔征道。
    皇帝道:“朕相信武鸦儿和楚国夫人的忠心。”
    崔征道:“臣也不怀疑他们对陛下的忠心,但是,陛下不能给他们壮大野心的机会。”
    皇帝看着舆图轻叹一声,说出真心话:“忠心也好野心也好,朕哪能左右,朕现在,是要仰仗他们啊。”
    崔征道:“正因为陛下仰仗,才催生了他们的野心,所以陛下应该多仰仗几人,而不是只武鸦儿一人。”
    “李明玉还小,剑南道兵马众多,朕留在身边。”皇帝不再掩饰,坦然道,“项都督可以放出去。”
    他看着舆图走了两步。
    “项都督有侄项南在淮南道独当一面,又有东南道齐山做亲,齐山虽然不能全心尽力助他,至少不会添乱。”
    “京城如果到了他的手里。”
    皇帝的手掌在舆图上一抹横扫。
    “项都督就能和武鸦儿不分仲伯。”
    这个皇帝心里什么都清楚,就是不说,只让别人说,崔征早就看透他了:“臣就是这个考虑,才觉得项都督这个办法可行,而且有更深远的意义。”
    “但有个最大的问题。”皇帝再次踱了几步,停下转头看崔征,“楚国夫人肯来麟州吗?”
    那可是京城,天子也马上回归的京城。
    楚国夫人贪权霸道好名,岂肯舍弃这个全天下都瞩目的地方?
    崔征道:“让韩旭给她写信。”
    皇帝瞪眼:“这,这?”
    韩旭跟楚国夫人关系匪浅的事朝中多有笑谈,皇帝当然也知道,比朝臣们知道的还详细,内侍打听到山南道那边说,韩旭贴身放着楚国夫人的信。
    但这件事可非同小可,能讲男女私情?
    “这行吗?”皇帝压低声音,楚国夫人听不听韩旭的先不说,“怎么跟韩旭说啊?”
    难道要以朝廷的名义让韩旭去勾引人妻?
    崔征看皇帝古怪的脸色,忙道:“当然是把韩旭调来麟州,陛下回京,朝廷也不能一下走搬走,需要一个可靠的臣子来安稳麟州。”
    皇帝松口气连连点头:“这样好这样好。”
    “有了文臣,还需要武将。”崔征道,“韩旭与楚国夫人熟悉也互相信任,由他出面请楚国夫人来镇守麟州合情合理。”
    皇帝抚掌:“万幸我大夏有如此良臣勇将。”
    项云很快被召来,皇帝告诉他经过相爷的深思熟虑,同意他的提议。
    “项都督以探路的名义。”崔征道,“先带着兵马和几个大臣回京,大臣们会携带陛下对楚国夫人的表彰以及请楚国夫人协理麟州的诏书。”
    项云道:“楚国夫人协理麟州的诏书让臣拿着吧,涉及用兵,臣可以与楚国夫人来谈更合适。”
    谁拿着都一样,崔征点点头。
    项云道:“臣还要请陛下赐臣一道诏书。”
    皇帝大方道:“你要什么诏书?”
    项云俯身道:“请赐臣便宜行事如朕亲临之诏。”
    皇帝一惊,崔征看着项云眼神微凝。
    便宜行事,如朕亲临。
    如果到时候那楚国夫人不肯听命来麟州,他项云是不是敢斩杀了她?
    这一次不待崔征说话,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将双手放在膝头,道:“准。”

第五十三章 有我先行
    回京,是麟州如今最大的话题。
    皇宫里朝堂上官将们争论,权贵富豪们你来我往商量,市井街头巷尾到处争执。
    “怎么走?不可能所有人都走,麟州到京城多远?”
    “不管多远我都要走,我家就是京城的,就是死我也要死回去。”
    “既然不怕死,你干吗还跑?当初你直接死在京城多好。”
    “我先打死你好了,省的你死在半路上无人安葬。”
    街上茶棚里里说着说着,脾气火爆的人就打了起来,有鼓噪的有劝架的还有被侵扰也跟着胡乱打起来的,如今这个时候,人人焦躁不安,一点就燃。
    姜暗坐着的桌子被撞的乱晃,他一手端起茶盘,一手从中捏着干果继续吃,看着打架混乱的场面开心的笑。
    有下人挤过来喊了声暗爷:“刘先生回来了,找你。”
    姜暗一边吃一边笑:“让他等着,我忙着呢。”
    那人便也坐下来,从他的盘子里捏瓜子磕,一面看打架的人群:“这是今天第几次打架了?上午那场买菜的赢了还是补锅的赢了?”
    “补锅的赢了。”姜暗笑呵呵答,将盘子往怀里拉,“别吃我的,你自己买去。”
    下人啊呀一声来抢:“这麟州的果子茶都贵的吓人,我哪里吃的起,我省下钱还要娶媳妇生孩子呢。”
    姜暗呸了声:“我也要娶媳妇生孩子呢。”
    两人一边看热闹一边你争我抢,又有人挤过来,喊了声暗爷,附耳低声说了一句话,姜暗立刻将手里的茶盘子放下。
    “别吃了,大公子有事。”
    姜暗在军营摸进了营帐,看着坐在白虎皮上的少年不由肃正了身形,他来麟州后,第一次站到李明玉面前。
    印象里那个小孩子已经有了大都督的仪态。
    而且站到皇帝跟前比大都督当年还年轻。
    麟州人多眼杂,他来了后只通过身边人给李明玉讲了讲京城的事,此时李明玉竟然跑到军营来找他,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你立刻回京城。”李明玉道,“皇帝要让项云去京城。”
    姜暗惊讶:“去做什么?”
    李明玉道:“暂时只打听出来这个,是陛下崔征和项云三人的密探,我去问了项云,他也没有告诉我。”
    姜暗肃容道:“那肯定不是好事。”
    李明玉道:“我这边会继续打听,你在这里无法施展手脚,回姐姐那里更能帮忙。”
    姜暗在这里是楚国夫人的随从,到处都是束缚。
    姜暗应声是,看着李明玉柔声道:“都督放心,不管遇到什么事,大小姐都能应对。”
    李明玉笑了,起身对他一礼:“姐姐有叔叔们相助,我一点都不担心。”
    姜暗笑吟吟的还礼:“公子,你在这边也要多加小心。”
    李明玉点点头,高兴的对他说:“敏叔叔也在这里呢。”又看身边的人,“这件事也告诉敏叔叔。”
    身边的人道:“敏爷有事忙去了,暂时还找不到他。”
    李敏在剑南道一向是飘忽不定,除了李奉安也没人能使唤动他,他会定期给李明玉这里报行踪,但不能管他的行踪。
    李明玉便道:“那就别打扰他。”
    姜暗摇头:“他能有什么正事,小姐那边的胭脂水粉变的花样应着节气的送。”
    “那就是他的正事啊。”李明玉笑道,“元吉叔叔跟我说过,当年敏叔叔跟父亲说了,没有人做事了,他才做事。”
    而现在剑南道做事的人济济无数。
    姜暗辞别李明玉回到住处,思索怎么离开,有人拦住他再次说:“刘先生找你。”
    想着这个刘范一心要请陛下回京,急急忙忙跑来这里,才引起项云崔征皇帝的密谋,姜暗心里更不想见他:“就说我不在,忙着伺候京城那些老爷们呢。”
    下人这次揪住他:“刘先生病了,说快要死了。”
    姜暗吓了一跳:“他被人打劫了,还是染了疫病了?”
    刘范这些日子一直在麟州外跑,姜暗也不管他,只知道越跑越远,麟州人口多,但都聚集在州城附近,其他地方人烟稀少盗贼横行。
    下人忙道:“装的。”
    姜暗差点呛到,这个刘范搞什么!
    刘范躺在客栈逼仄的小床上,不是他故意清高住的寒酸,楚国夫人给他的钱,在京城足够住上房小院,但在麟州就只能是一间普通客房了。
    他的脸色蜡黄,身上散发着腐臭味道,似乎马上就要死去了。
    “脸是染色,身上是摸了臭豆腐。”下人笑道,“没想到刘先生还有这个本事,我都差点被骗过去。”
    姜暗皱眉道:“你要做什么?你要装病刚来的时候装,这时候是不是太晚了?”
    刘范声音沙哑道:“我要回京。”
    姜暗愣了下:“回京?陛下要回京了吗?”
    刘范道:“我要自己先回京城,你想办法立刻把我送回去,我已经让人给崔相爷说了,我病了,要死了,等不到陛下回京了,我要在死之前向楚国夫人请罪。”
    姜暗狐疑问:“你这是新的催皇帝回京的手段吗?”
    刘范多次求见追问朝廷什么时候回京,崔征和皇帝一直不见他不回答。
    但这个手段不行吧,崔征哪里会为了他死而瞑目立刻让皇帝启程?他就算是崔征的爹也不行!
    果然崔征听到通报后连见都不见:“那就让他先回去吧。”
    虽然不知道这个刘范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正想着回京的姜暗立刻依言而行,用两辆车拉着着刘范离开麟州,一辆躺着刘范盖着厚厚的被子,只露出脸,一辆拉着棺材
    “这谁啊?够排场的,带着棺材行路。”
    “你没认出来啊,楚国夫人的使者啊。”
    “真的假的,怎么脸变的更鬼一样!”
    “听说是来的路上受了伤,原本就撑着,现在撑不住了”
    “撑到现在也不错了,你忘了,当时进城的时候,有不少人怀里抱着灵牌呢,那都是死在路上的。”
    “真是可怕,楚国夫人的使者,竟然也这么危险,那我等可怎么行路。”
    “不能离开麟州啊。”
    “我听说陛下说不走。”
    刘范车辆经过引发的议论很快又被有关回京不回京的议论取代了,楚国夫人的使者死不死,跟他们没关系,大家更关心自己的死活。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日死哪里!”
    一个狂生喊道,举着酒从人群中挤过去,喝醉了脚步踉跄,将酒洒了人一头一身,引得街上骂声一片,还有人要打那狂生,但没打过
    “大爷的拳头可不是棉花。”那穿着华丽相貌英俊的狂生挥动着拳头,又拍着长腰,“待大爷赎回宝剑,一剑送你上西天。”
    他腰上玉带斑斑,其上原本缀着的宝石都不见了,想来跟口中说的宝剑一样,不是输了就是卖了。
    这些游侠儿!不管什么时候都活的荒唐。
    街上的民众纷纷避让,狂生饮酒高歌吟诗走过闹市,迈进一条小巷,他跌跌撞撞醉眼朦胧,但当脚下突然横来一条腿的时候,又稳稳的收住脚。
    “干”他骂道,要把手里的酒壶往这条腿上砸,身形才聚力,那条腿上多出一绿枝,枝头盛开的碗口大的花儿,颤颤巍巍含笑
    他的身形立刻绷住,半点酒也没洒下,唯恐惊扰着花儿。
    “这花好看吗?”握着花枝的人问。
    向虬髯将视线从花移到人的脸上,无奈道:“大叔,你有完没完啊?”

第五十四章 小事一桩
    巷子里传来打斗声叫声骂声,街口巷尾,包括巷子里的墙头上都有人立刻窥探,但也只是窥探,看到两个衣着华丽的男人打在一起,大家并没有惊叫喧哗,更没有喊报官
    麟州的官府那么忙,麟州的人那么多,谁管这些小事。
    向虬髯被按在地上,他喊:“别踩”
    话没说完,一只脚就踩在他的脸上,话也被踩回去。
    “没完?没完?没完?”李敏狠狠跺了几下,“是我没完还是你没完?”
    向虬髯气的跳脚,要不是看在这只脚上穿的鞋子漂亮的份上,他就要吐口水了。
    “当然是你没完!”他在抬脚的空隙喊道,“大叔,不就是一朵花吗?你还没完没了了。那朵花再美再金贵,能有我美我金贵?插在我头上是不枉花生了,你应该高兴才是。”
    李敏一脚将他踩进泥沙里:“你长的这么丑,还敢跟花比美!”
    向虬髯能从这人抬脚的空隙说话,但却不能躲开,只得被踩在地上摩擦。
    这个打架一点也不激烈,窥探的民众有些无趣,新来的看热闹的询问:“为什么打架?”
    先前的民众想着听到的叫骂:“好像是比美。”
    新来的围众看看地上的男人再看看站着的男人,点头:“是难分上下啊。”
    李敏看着而被踩的一脸泥的向虬髯,满意的点点头,抬脚在他身上擦鞋
    站在不远处的仆从忙提醒:“小爷,正事,正事。”
    在李敏抬脚的一瞬间,向虬髯从地上鱼跃向前,因为仆从一句话,李敏的脚又落下,虽然没能踩住向虬髯的脸,但踢在他的腿上,伸手将他拎住,反手按在墙上。
    “那个”李敏眼神有些茫然看仆从。
    啥正事来着?
    仆从无奈走近些,用口型说了项云两字。
    李敏哦了声,想起来了,按着向虬髯的脖子,在他耳边低声问:“我就说你是没完没了,你怎么又回来了?”
    被按在墙上向虬髯说话不受影响,声音淡然:“某以四海为家,回家怎么了!”
    李敏捏着他的脖颈拧了拧,道:“别跟我装模作样,你是算着项云伤养的能出来走动了,就回来了继续刺杀了吧?”
    项云虽然经历过战败重伤,但因为前一段指挥防守麟州,又再一次重新回到众人视线,声名还更上一层楼受伤的坐着轿子都能将围麟州多时的叛军击退百里,不是勇将是什么。
    至于先前战场陷入围困重伤,那又算什么,受伤的人都是英勇敢战的。
    皇帝朝廷是麟州人的天,项云就是顶着天的柱子。
    项云清廉勇猛善战,爱民护兵尊将,提起项云没有一个人说坏话,这样一个人人敬爱,关系大夏,关系每个人的生死的人,竟然有人要刺杀他,那此人是多大的恶人啊。
    向虬髯被这样直接问,没有半点恶人的惊恐,傲然一笑:“项云一日不死,某一日不死。”
    李敏呦呦两声:“那可不一定,我杀了你你又能怎样?”
    要说的又不是这个,仆从只能走过来自己低声问:“谁让你杀项云的?”
    向虬髯侧着脸斜着眼看了眼这个壮童:“当然是某自己。”
    “你不用问啦,管它谁呢。”李敏对仆从道,再次捏着向虬髯的脖子狠狠拧,“你能杀得了谁?你能杀得了”
    他的话没说完,手里一滑,胸口一痛,向虬髯竟然蓄力挣脱了他的束缚,长手长脚灵活的几个翻转,躲过了仆从的拳脚,人翻上墙头飞奔向街口
    巷子口墙头上看热闹的人顿时乱叫着避开,唯恐踩破自己的头,伴着吱哇乱叫,向虬髯没入嘈杂的街上。
    李敏甩着手一脸嫌弃,叫住要追的仆从。
    “他在麟州跑了不用管。”他说道,“还跟以前一样盯着项云就行。”
    至于这个刺客是什么人来自哪里叫什么,他才懒得理会,他只是要看他杀人而已。
    仆从走回来问:“小爷去见公子吗?”
    “人丑还用什么粉啊!粉也丑,黏我一手。”李敏将手在仆从身上擦了擦抱怨,摇头,“你去吧,我不去,李奉安可没说让我带孩子。”
    现在有这么多人带孩子呢,韩旭来了,剑南道也不用他操心,李明玉这边将官们得心应手,大小姐那边更不用说,楚国夫人当上了,丈夫,前夫,情夫都有了
    想到这些他就忍不住笑。
    “我给大小姐多做些胭脂水粉,都是天下最好的。”
    仆从知道他的脾气,也不相劝,应声是自去了,不多时就回来了,带来了一个新消息。
    项云要去京城了。
    “还没打听出来是做什么,很私密,越私密的事越有问题,肯定对大小姐不好。”仆从一脸肃重,“公子和大家都很担心,怪不得适才看到姜暗急急忙忙的回京去了”
    他的话没说完,原本在专心磨指甲的李敏啊呀一声抚掌:“那太好了。”
    好?仆从眨眼。
    “我还说那项云躲在皇宫里不出来,这下好了,他要出门走那么远的路,我们就能跟着看那小子刺杀他了。”李敏眉开眼笑兴致勃勃,扔下小挫刀,“你猜这小子几次能成?我高看他了,应该问,这小子能出手几次?”
    仆从有些无语:“小爷,项云此行威胁小姐”
    李敏嫌弃的看他一眼:“你傻啊,项云要是被那小子杀了,还有啥威胁?”
    也对啊,仆从恍然,忍不住自己也笑了,是有点傻啊。
    “不过,他要是杀不了呢?”仆从又问,虽然是问话,但脸上没有丝毫的担忧,反而笑意依旧。
    他看着李敏,那小子杀不了,小爷出手的话天下谁又能逃得了?
    李敏哦了声,将象牙妆奁合上:“大小姐就应对啊,元吉他们都在呢。”
    行吧,小爷还是小爷,仆从不再问了,主动将象牙妆奁收起:“我把咱们的东西装好。”
    李敏指点:“别忘了带我新做的枕头,离了它我睡不好。”
    皇宫窄小的一间室内,一个老仆也在收拾东西,满是担忧:“老爷身子还没好呢,走这么远的路。”
    项云在案前看舆图,闻言笑了笑:“走路也可以养身子,身子在哪里养都可以,路可不是随时都有。”
    老仆感叹:“老爷太辛苦了,家里要是多些人帮忙就好了。”
    项氏虽然也是个大族,但到底是底蕴太薄了,比不上那些豪门望族枝繁叶茂。
    “不是我们底蕴太薄了。”项云道,“是我们没有机会。”
    先前的大夏盛世太平,大家族们枝叶繁茂,便越枝叶繁茂,将这天遮挡的密密麻麻,现在好了,大树乱倒下,才有他们崛起的机会。
    机会也是要靠自己把握的。
    想一想,如果李奉安不死,现在他项云估计不知道在哪里替李奉安领兵打仗,为李奉安增光添彩,看李奉安枝繁叶茂。
    哪像现在他成了皇帝的左膀右臂,只是可惜,剑南道那么多兵马不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了。
    不过机会又来了。
    项云看着案上摆着的明黄卷轴,李明玉吵闹着不让陛下回京,想要把皇帝挟在身边,他心里当然也是如此念头,但是他也愿意让陛下回京,回到一个只有他没有楚国夫人的京城。
    他伸手拿起卷轴,如朕亲临四个字在身前展开。
    在陛下没有回京城之前,他就是京城的主人。

第五十五章 不值一提
    一阵风卷着雪粒呼啦啦吹来,路上的人纷纷裹紧了衣衫,姜暗则兜帽掀开,仰起脸迎接风雪。
    “到家了。”他说道,深深的吸了口气,看着前方风雪中隐隐可见的城池,“离家好久好久了。”
    旁边的随从裹紧了斗篷:“还不到三个月吧。”
    去的时候走得慢,这个回程他们只用了半个月。
    姜暗伸手抓风雪:“从秋天走到冬天,难道还不久?”
    随从笑着不再反驳他,转头看到坐在车上的刘范也爬出来摘了帽子在吹风,忙喊道:“刘先生,你都要死了,可不能受凉。”
    刘范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出了麟州也依旧装病,脸始终涂黄,身上摸臭,坚持躺在车上,也不怕颠簸的真快死了。
    他黄着脸感受冰凉的风,不理会这个随从的嬉笑:“今年冬天的雪这么早,会很冷。”
    姜暗笑道是啊是啊,说着话队伍行进未停,虽然有风下雪,路上还是有来往的行人,田里还有忙碌的农户,扯着一张张麦草在遮盖刚冒出头的绿油油的作物。
    “人能挨冻,它们可不能挨冻。”
    “哎呦,人也不能挨冻,我可看到你家领了一车草修补房子呢,咱们村里数你家多。”
    “你的眼神不好吧?我家可没有多拿!”
    田里手里忙碌的农户嘴里也没有闲着说说笑笑,但也不是都这么和气,有妇人扯着嗓子高声骂,骂的无非是谁家多占了她田,要去找村长,要去告官。
    路上的行人有骡子有马匹,有坐车的妇人有背着的小孩子,你喊我让让,我喊你看路,嘈杂吵闹,但看到他们这一队兵马过来,再看楚和振武军的旗帜在其中,不管是什么人都立刻避让到路边。
    乱世征战,军法为先,敢有惊扰行军者,是要重罚的。
    这是在楚国夫人治下不管男女老幼富户流民乞丐都知道的规矩之一,城池村镇都会张贴宣告,差役们也会不断的重复宣讲,也经常会看到违法规法被抓去劳役或者驱逐的人。
    楚国夫人仁善,治下的城池村镇都有施粥的棚子,让进入这里的人总能有一口吃的活下来,但楚国夫人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
    她喜欢好名声,喜欢人人都称赞她敬爱她,喜欢人人都听她的话,顺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