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一侯-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国夫人刚立了天大的功劳,别说把项南踹出淮南道,就是把项南杀了,皇帝也会装看不到吧。
在座的男人不说话了。
项老太爷收了呵斥,语重心长道:“安东这边也算是安稳,就是条件差一点,但如今我们项氏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六郎受伤暂且不能出山,而小南有了声名鹊起的好机会,待他将淮南道稳稳拿在手中,我们项氏在这乱世就能有一席之地。”
他将拐杖再次顿了顿。
“而且我们不去淮南道,也可以让皇帝让天下看到,我们项氏对太原府的眷恋,对失守的悲痛,恨不得与其共存亡之心。”
“留在安东,是一举三得,是项氏大兴之始。”
项家的人都不走了,作为项家的媳妇当然也不能走。
但作为媳妇总有办法可以去淮南道吧。
李明琪来项老太爷这里,从后门拐进来刚到窗下就听到内里齐阿城说话。
“祖父,我知道,现在父亲这样,南公子不能回来侍疾,但总要有人去跟他说说父亲的事,家里的事,另外帮帮他。”
“李大小姐当然不能去,她是南公子的妻子,五老爷的长媳,替夫尽孝才能让南公子安心。”
李明琪啐了一口,站在窗边听。
项老太爷叹一声:“阿城啊,我们留在安东,离不开你啊,仙儿她的兵马都送给小南去用了,如今能守着项家的,就只能靠你了,你若不在,项家难安啊。”
李明琪不听了,转身轻轻的走了。
“小姐。”念儿碎步迎来小声问,“怎么样?”
李明琪看着眼前破败的院墙,一群下人正在忙碌修葺,不远处的小花园,已经有项家的小姐和丫头们在玩耍
她将手里的金丝小团扇子用力的摇了摇。
“看来,项家的人是铁了心不让我们去淮南道了。”她说道,“我们得另找个地方去。”
(明琪的事还要写两章,不想看的攒着或者跳过,另外麟州那边之所以不提不是忘了,是因为李明楼已经派人去了,打算通过刘范的角度展开,暂时这里就不写了,么么哒,看书愉快)
第三十一章 我自回家去
齐阿城从项老太爷这里失败而归。
“这个项老太爷,是铁了心不让我们去淮南道。”侍女恨声道,“他是不是老糊涂了?我们去了淮南道那是帮他们项氏呢,项南公子一个人,能跟楚国夫人抢东西?我们东南道可以助他!”
“项老太爷才不糊涂呢。”齐阿城道,“我们去不去淮南道,我们东南道都是跟项氏绑在一起的。”
也是,只要齐阿城在项家,哪怕守着一座空房死人丈夫,为妻当妾都无所谓,项和齐两家就是亲家。
侍女握着腰里的佩剑:“小姐,我们要去淮南道,他们又拦不住我们。”
齐阿城看着侍女叹口气:“蛮蛮,现在我们不是在家里。”
侍女跋扈,当然是因为她这个小姐跋扈。
以往在东南道,齐大小姐要做什么,谁人敢拦,谁人能拦。
外边跟家里不一样,外边的兵马,外边的大人老爷们,都不姓齐。
“我们是来结亲的,不是结仇的。”齐阿城道,“就算我们强行离开去淮南道,但作为项家的媳妇,项家有一百种办法把我们带回来,闹起来,就只有撕破脸。”
撕破脸,跟项家成了仇,那就更没有办法进淮南道了。
侍女叹口气觉得没办法,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些什么,总要受到束缚。
齐阿城安慰她:“项老太爷是怕影响南公子的大计,淮南道这个地方太难得了,容不得半点闪失,等淮南道安稳了,项老太爷肯定会去的,我们就等呗。”
项老太爷那么大年纪都敢等,她青春年少的怕什么。
主仆两人说话,有亲兵来报“李大小姐也去见项老太爷了。”
齐阿城敲着桌子笑:“李大小姐也是坐不住。”
侍女撇嘴:“不信她能说服项老太爷,李家是刚救了项云,但正因为如此,项家才更急着要建功立业,更不会让她影响了前程。”
但很快又有消息传来,李大小姐和李奉景要走了。
侍女震惊:“这不可能。”
齐阿城也有些惊讶,李大小姐竟然能说服项老太爷?
侍女再次握住剑就要往外走:“也好,她能去的,我们也能去的。”
齐阿城拦住她,让人再去打听,片刻之后详细的消息送来了,李大小姐一行人不是去淮南道,而是去江南道。
“李大小姐祖籍在江南道的江陵府。”仆从道,“战乱后李家的人都搬到了山南道,但还有一部分人留守故土,李四老爷的女儿就在江陵府呢,李四老爷和李大小姐惦记女儿姊妹想回家看看。”
齐阿城坐下来冷笑:“这时候说回家,不是扔下项家跑了吗?”
项氏一族从太原府叛军铁蹄下逃出来,此时背井离乡可怜,更有项五老爷病的要死了儿媳归家了?
这就是跑了啊。
“李大小姐这么没耐心?”齐阿城问,“还是剑南道做大,她看不上项家这点薄利了?”
仆从道:“不是跑了,李大小姐说是到江南道为项南助力。”
“江南道现在以江陵府为主,江陵府是剑南道为主。”
“江南道紧邻淮南道,一向跟楚国夫人交好,境内现在还有楚军。”
“我到了江南道,江南道必定要以我为主,那江南道便也是以南公子为主,如此南公子掌控淮南道更能安稳。”
仆从说到这里,对齐阿城一礼。
“然后项老太爷就答应了。”
侍女结结巴巴:“这,这也行?她是骗人的吧!”
齐阿城道:“五老爷能骗人,别人怎么不能骗?”
她当然知道号称得了离魂症的项五老爷是装病,就算她的大夫是随军大夫,也能看得出来。
但人家病的理直气壮,揭破了又能怎样。
“李大小姐可能是在骗人,也可能是真的,不管真假,李大小姐去了江南道,对项南的确大有助力。”齐阿城坦然道,“项老太爷当然心动。”
侍女颓然无力的放下手里的剑:“小姐,那我们怎么办?”
齐阿城倒没有什么失望,抚了抚衣衫站起来:“她走了也好,项氏就由我来守护,不管将来项氏得了淮南道,还是得了江南道,我都有资格分一分。”
奔驰在郁郁葱葱的山谷里,迎面吹来的风驱散了夏日的闷热。
李明琪骑在马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念儿也学着她的样子大口的吸气:“啊,我闻到了我们院子里桂花的香气。”
“现在桂花还没开呢。”李奉景在一旁道,鄙夷的看了眼这丫头。
念儿不怕这个老爷,道:“桂花树也有香气。”
李奉景不跟小丫头计较,离开了荒凉的安东,看什么都顺眼,虽然眼前也依旧不见人烟荒凉,但这是江南道境内,踏上家乡的土地了。
李奉景还半路跳下来从地上抓了一把土狠狠的闻。
他离开家好像有一辈子了。
听到安康山打开逃离太原府的那一刻,他甚至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回不来了。
想到这里,李奉景心情再次起伏,眼眶发红,谁能想到此一趟送嫁,走出去竟然天地动荡变了模样。
念儿在一旁撇嘴:“四老爷想家想的又哭了。”
李奉景收起了眼泪,瞪眼看李明琪:“都是你,我早就说走,你不听,最后绕着一圈,还是要回来。”
李明琪喊了声四叔:“我们先前怎能扔下人家自己跑了啊,我不是怕别人戳我们脊梁骨骂我们不讲义气,我是怕被人说咱们剑南道胆子小嘛。”
李奉景哼了声:“现在怎么不怕了?现在跑跟先前跑,一样都是跑,你以为那项家的人不知道?”
李明琪嘻嘻一笑:“他们知道又如何?五老爷装病我们不说破,我们逃走,他们又怎好意思说破?”
什么离魂症,骗小孩子呢。
现在这世道,骗人都不怕对方知道是在骗人了。
李奉景也是满腔气恼,如今的项家,也不是他曾经认为的项家了,满肚子的烂絮,半点诗书文雅都没有。
他不想再提项家,前方有亲兵疾驰报“明华小姐来接了”,听到这句话,李奉景的心发烫眼再次红了。
他的女儿小小年纪迎战叛军。
他的女儿小小年纪能带兵守家园。
他的女儿!
李奉景一甩马鞭疾驰而去,不待他走出去多远,李明华就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兵马,旗帜飞扬,马蹄隆隆敲打在地面上,如同乌云带着滚雷而来,
乌云滚雷中有一队鲜亮的人,穿着铠甲,但明显身形娇小,头上扎着头红色的头巾,都是女子。
女子们如红云,红云最前方是李明华。
李奉景只看了一眼,就眼泪昏花什么也看不清了,晕晕乎乎的勒马,迷糊糊的看着有人在他马前下跪喊爹爹,然后伸手来搀扶他
李奉景掩面大哭:“华儿啊,爹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李明华心情也很激动,谁能想到父亲一去这么久,谁又能想到走出去的时候繁华盛世,回来连她这个女子都骑马携带兵器了。
恍若隔世。
父女二人哭诉一番,又惦念一番远在山南道亦是不能相见的亲人,李奉景说起前事忘记了如今,还是李明华收了眼泪问:“大小姐可好?”
李奉景这才想起来身后还有一个人呢,他擦了泪回头:“好,好的很,她哎?”
回头兵马已经跟来了,但骑在马上的李明琪和念儿都不见了。
“明大小姐呢?”李奉景皱眉问。
兵马们分开,一辆车缓缓驶来,黑马华车,四面垂幔帐,幔帐缀着珍珠闪闪发亮,隐隐可见其中有人端坐
李奉景顿时恼怒,这做派他当然不陌生,李明琪天天在太原府摆给世人看,现在竟然来摆给他的女儿看!
“你怎么”
他喝道,就要上前将李明琪从车里抓下来。
李明华拦住他,先迈步走到车前,屈膝施礼,恭敬道:“大小姐。”
随着她一礼,身后的侍女,兵马纷纷施礼高呼萱萱赫赫威武。
“恭迎大小姐!”
“恭迎大小姐!”
第三十二章 大小姐入城
江陵府内兵马奔走,引得民众们紧张的询问。
自从那次被叛军围城后,江陵府没有再遇到灭城之灾的危险,但最近形势危急,东南西北都在迎战叛军。
伤兵营人满为患。府外建了好多新坟,还有从楚国夫人淮南道那边传来的英雄庙,香火冲天
李明华小姐坐镇彭城大营。
但这些奔走的兵马没有全部出城或者站在城头准备拼命,在大街上也散布开,将民众拦在两边
一队官差跑过来,知府率一众官员衣帽崭新的匆匆而行。
民众们松口气,不是到了拼死守城的时候,是要迎客
有什么客能让知府等人如此郑重?这世道朝廷里可不会有大人们过来,被卫兵拦着的民众们踮着脚向城门方向张望。
城门那边传来轰轰的打雷般的吼声。
“恭迎大小姐!”
江陵府知府挺直脊背,将衣角扯了扯,走向前方的马车,先对着车旁翻身下马的李奉景抬手一礼:“四老爷啊,能再见到你,真是高兴啊。”
在这乱世里熟人能相见,总是让人欢喜又心酸。
李奉景上前握住知府的手,鼻音浓浓:“胡大人啊。”
两人握着手用力的摇晃,官员们也都上前,江陵府没有被破城,除了逃走的官吏,余下的还都是曾经的旧人,作为望族李氏四老爷,尽管是庶子,也跟这些人熟悉虽然那时候没有熟悉到大家互相握着手拥抱着流泪的地步。
劫后余生嘛,感情自然不同以往。
一番互相见礼,胡知府再次看向马车,这辆看着简单但又处处透出华丽的马车始终安静。
“大小姐。”他说道,“一路辛苦了。”
车帘没有掀起,内里有女声低低:“守护江陵府,大人也辛苦了。”
连面都不见,更没有下车,胡知府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位李家大小姐的事迹早有耳闻,他道:“回来就好,快,进城吧。”
他带着官员们让开路,驾车的卫兵催马,在众人的注视两边兵马拥簇,粼粼的向城中而去。
“快看!”
“那辆马车,上面都是珍珠。”
“真的是李家的大小姐回来了。”
街上两边的民众踮脚探头指指点点兴奋的看着走来的马车,垂下的幔帐轻轻的摇晃,如云如水一般轻柔,但又雾一般遮盖着其内的人,大家只能看到隐隐的人影。
但这也足够了,让很多人忆起了当初。
“当初大小姐第一次回江陵府的时候,就是这般,天上仙子。”
那时候啊,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做梦一般。
忆往昔的民众情绪激动。
江陵府也有很多外来的人,有些不解,尤其是看到跟随那辆车旁的李明华,他们倒是更熟悉这位小姐。
“大小姐,是明华小姐的长姐吗?”
“以姐为尊,不上马车,在一旁跟随啊。”
这可不像姐妹,像仆从。
“不是姐,这位大小姐论辈分,在家行三,要喊明华小姐一声姐姐。”
听到这个解释,外来的人更加震惊了,还有些不平。
“那怎能让姐姐这般”
“明华小姐可是我们江陵府的功臣。”
这话没有引来更多的人一起不平,反而都笑了。
“明华小姐的兵马是剑南道的,这位小姐就是剑南道的大小姐,没有她父亲的兵马,哪来的明华小姐守城大功啊。”
“这位大小姐是先剑南道大都督的女儿,如今剑南道大都督的长姐,英武大将军项云的侄媳妇,她的丈夫是皇帝新封的白袍将军。”
原来如此啊,听着这一串名头,外来的人咂舌。
那还真是大,小姐啊!
于是加入了其他人的行列,激动好奇跟着人群涌涌追随那辆恍若从天上来的马车。
兵马清路一直到李宅的门前,门前一排排的仆从分男女左右而立,看着驶来的马车齐齐的高呼大小姐。
马车没有停留径直驶入,大门徐徐的关上,遮住了民众们的视线,但有关大小姐的议论更加热烈。
唯有一个华服男子没有参与这议论,他站在墙角边,头戴斗笠,斗笠上簪花,腰里佩剑,剑鞘上缀满的宝石,一手摇着折扇,一手举着兔腿,华丽与油腻齐飞,斯文与不羁共存。
“大小姐,大什么大啊。”他咬下一口肉大嚼,“从太原府逃出来,脸丢大了还差不多。”
马车进了府里,仆从们都被驱散,幽静又华丽的房间里只有两个女子。
“得知消息仓促,大小姐住的这边没有收拾好。”李明华道,环视室内,“你看缺什么再布置”
她的话没说完,身前的女孩子就扑到她身上,双手环住她的腰,贴近她的脸,蹭啊蹭:“明华,我好想你啊。”
李明华看着贴在自己身上的李明琪,想当初,比自己矮一头呢,不知道李明冉是不是也长高了,三年没见了,真是好长又好快的时间啊
李明华伸手抱住她拍了拍,声音像在自己脸上蹭的少女的肌肤一样柔软:“好了,现在见面了。”
“明琪和四叔回江陵府?”
与此同时,李明楼也接到了消息,项南已经写信给她说了不让项氏族人进淮南道,李明琪身边留着的人也给她写信说了,项氏一族留在安东。
李明楼很清楚项老太爷不让族人去淮南道,其实是为了不让剑南道和东南道这两个大小姐涉足淮南道。
没想到李明琪很快找到了应对,既然守着项氏得不到想要的,就立刻舍弃另寻它路,还会用协助项南项氏做诱惑和理由。
“真是聪明的小姑娘啊。”李明楼感叹。
相比之下,自己那一世真是蠢啊,就那样全心全意的在项家,不,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心,什么都不想
如果不是想要活着,这一世她还会和那一世一样。
所以,那个和尚说要让她忘记,继续当那个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心的李明楼,绝对不行。
“小姐。”元吉问,“要不要阻止他们?”
元吉现在对项氏半点感情没有,听到李明琪还想用江陵府甚至江南道来助项南,神情很不好看。
李明楼道:“不用,那边有明华呢。”
李明琪让她意外,李明华也是如此,她也是聪明的姑娘。
李明楼将这些信放下,问:“刘范走到哪里了?”
刘范经过几日的深思写好了请皇帝回京的文章,又从京城里选出一些世家大族,一起去麟州请皇帝,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姜亮趁机又收了一次钱
前些日子在三千兵马的护送下出发了。
此一趟去麟州路途可不好走,安康山占据了太原府,安庆忠的兵马与之汇合在河东道,麟州外又有安德忠的大军徘徊,京城和麟州的路都被切断了,至今双方连消息都传送的艰难。
三千兵马并不多。
但这不是楚国夫人吝啬冷血不顾他们生死,楚国夫人要守京城,委实没有多余的兵马给他们。
京城要是没有了,他们就算到了麟州又有什么用。
“五天前在宁城遇到了叛军,逃出后,现在他们绕路往麟州去,预计最少一个月才能到麟州。”元吉在舆图上点了点,又问,“是不是太快?还要再慢点吗?”
李明楼道:“不用了,这就可以了,顺其自然,别让他们都死在路上了。”
又是叛军又是行路,刘范是个文弱书生,而世家大族这次又多是年长的人,信报说除了遇到叛军受伤,受惊,还有生病的,路途中治疗手段有限,零零散散已经有三四人亡故了。
他们的仆从抱着衣冠继续前行富贵险中求,他们出门前已经下定了决心。
元吉应声是,放下这些信报。
“武都督那边有新消息吗?”李明楼问。
元吉抬起头,看到李明楼问完嘴角弯弯一笑。
有什么好笑的?
哦,是笑武鸦儿追了安康山那么远,想着跟太原府的兵马里外夹击对付安康山,结果太原府三万兵马投了敌,把安康山迎进了城池,徒留他看着城池哀叹,只得离开回转北地这件事吧。
是挺好笑的。
元吉也笑了。
第三十三章 楚国夫人主事
武鸦儿那边没有什么新消息。
放弃追击安康山后,他就折返了回了相州,与梁振一起收整北地,那边叛军余众不足为惧,只剩下一个史朝,向更北处逃去。
元吉看着舆图,道“应该和梁振汇合了。”
李明楼道“那可以好好休整一番了,此战他大伤元气。”
打仗当然要舍出伤元气的决然,元吉想反驳,话到嘴边一惊,又咽回去,这个道理难道小姐不知道吗小姐只是感慨一下,他为什么想要反驳好奇怪,他不是这样的人啊。
而且,武鸦儿此战元气大伤,可以说是为了他们拿下京城。
他应该感激他,敬佩他
元吉深吸了几口气,道“要不我们增援他些兵马”话出口还是忍受不了,手放在膝头攥起来。
李明楼摇头“那可不行”
元吉的手松开,脸上浮现笑容。
“安康山得到了河东道,现在最危险的是我们。”李明楼道,“他应该给我们些增援才对,他可是我的丈夫。”
元吉笑了,但又觉得不是太想笑,不知道是哪里觉得不对
“小姐不用担心。”他道,“安康山此战也是元气大伤,短短时日他也不敢来攻打我们。”
李明楼道“今年冬天是关键,要做好秋收。”
现在是夏天,而且京城这边的秋收指望不上,京城,如同一座巨兽,需要大量的米粮。
“淮南道能自给自足。”元吉道,“再支援京城,也是杯水车薪。”
“连小君最近在剑南道收买米粮,估计差不多了。”李明楼道,“让姜亮给他写封信问一下进展,然后让余钱他们来殿内议事。”
元吉应声是,商议的是民生,他就不用参加了,先去找了姜亮,姜亮作为门客,理直气壮的跟着李明楼住在皇宫里,以至于京城很多人家都暗地里说他是内侍又贪财又无耻又狐假虎威。
刘范劝过他不要太过了,姜亮才不在意这些名声。
“我都这把年纪了。”他揪着自己稀疏的胡须让刘范看,“等我闭了眼,别人夸我赞我我也听不到了,我还是喜欢现在被人敬畏讨好。”
尤其是被当初他在京城当教书先生时,只能站在人群后踮脚看一眼的世族老爷们。
此生死而无憾了。
这种追求,刘范道不同没话可说,如果不是看在又贪财又无耻的姜亮至今里面穿着打补丁的旧衣,自己拿着针线对着灯缝补破袜子,手里始终端着的是那个旧茶缸,吃的喝的跟楚国夫人身边的小童们一模一样,手里一个钱没有还偷他的钱去买糖他就跟他割袍断义了。
元吉过来时,姜亮正在翻着厚厚的名册,脸上露出诡异的笑,不知道又在算计哪一家。
大夏几百年的盛世,养了太多了底蕴丰厚的世家,太平盛世民众以血肉滋养世家,现在该世家们养着民众了。
听到楚国夫人让他写信给连小君,姜亮立刻放下手里的事,铺纸研墨。
“京城里的人太多了,而那些世家们把粮都藏起来了,只肯给金银。”他说道,这里不是淮南道,京城也尚未安稳,安康山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不能用兵抄家灭族那一套逼他们把粮食拿出来,“还好有连公子。”
他挥笔如刀言语娇蛮。
“拿不到剑南道一半的米粮就不要回来了。”
传达了让姜亮写信,李明楼在殿内与官员们议事,元吉便回到自己的住处。
他没有住在皇宫里,住在宫门,理由是负责监察那些修葺皇宫的工匠。
方二和姜名在屋子里就着腌菜喝米酒,看到他闷闷不乐忙问怎么了,可是大小姐有什么事。
“小姐没事,我觉得我有事。”元吉拎起米酒喝了一口,将疑惑说给两人听,“我如今跟着大小姐,见到了比跟着大都督时还多的世面,反而变的心胸狭窄了。”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大小姐夸武鸦儿就想反驳诋毁。
“武鸦儿的确是一个值得赞扬的人。”元吉说道,“他勇武能战,除了最初那件事,他也算是言而有信,对我们颇有助力。”
这样的一个人,他应该称赞欣赏,为什么听到小姐提他就反感呢
“那不是你心胸狭隘了。”方二道。
不是吗元吉看他,方二冲他举起一杯酒“那是你警惕的本能更厉害了。”
警惕
“武鸦儿这么厉害的人,现在虽然跟我们合作,如果将来成为我们的敌人呢”方二道。
这样的敌人,太可怕,元吉和姜名都神情凝重。
“你看,能不警惕吗这是本能,他越值得赞扬,就越要警惕。”方二看他们,将米酒一饮而尽,“他毕竟不是韩旭,项云,项南之流。”
他对他们来说不知根不知底,除了捏着他的母亲之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掌控。
原来如此,姜名点点头,元吉散去了眉间的忧虑,端起酒杯也一饮而尽。
“更何况,那个武鸦儿是梁振的人。”姜名道,捏着腌菜哼哼两声,“梁振,现在不知道多得意。”
当初如果不是他们把他赶出京城,梁振也不会有今日。
元吉笑了笑“他做梦也想不到,是谁给了他的好运气。”
“我梁振所有的坏运气都是因为那个李奉安,他死了以后,我梁振就顺风顺水了。”
相州城门外,身穿铠甲身形消瘦,头发胡须花白的梁振大声说笑,他苍老了很多,但精神饱满,声如洪钟。
“剑南道如今成什么样,小儿都督被一个文臣韩旭扶持,他的女儿,竟然从太原府狼狈而逃。”
身边拥簇的将官们发出笑声。
说起来李奉安一辈子的英明就被他女儿毁掉了。
前方有马蹄声疾驰,卷起阵阵尘烟,一匹大黑马从尘烟中腾跃而来,其上红棉甲黑兵袍的男子瞬时耀目。
“我的乌鸦。”梁振大喊一声,张开双手迎过去。
“武都督来了。”其他的将官们也都一涌而上。
梁振已经将下马的武鸦儿抱在怀里,大笑着拍打端详“几年没见了”
武鸦儿笑道“四年了。”
梁振感叹“怎么过的这么快四年了,我竟然还没死。”
想到当初在京城枯坐,他觉得自己甚至活不过那一年。
武鸦儿笑道“老大人怎么会死叛军还没杀光呢。”
梁振哈哈大笑“我的小乌鸦嘴最甜了。”
四周的将官们神情古怪,武鸦儿嘴甜他们都是振武军的旧人,可从来没有这个感受,只感受到乌鸦的嘴又硬又狠
但再狠再硬也不过是一只鸟,憩息在梁振这个大树上,等大树一死,也就流离失所了,所以大家也不在意。
没想到这只鸟竟然一飞冲天了。
他们振武军也因此跟着声名大振,今非昔比了,诸人都跟着应和大笑。
“老大人先前在说什么”武鸦儿笑道,“笑的我在路上都听到了。”
梁振哼声“说李奉安的女儿,带着兵马在太原府,竟然不战而逃,李奉安的脸都丢光了。”
这次太原府的事也传遍天下了,剑南道的李大小姐也算是闻名了。
武鸦儿想着这个名字,有些许的熟悉,当初第一次去京城,他就听到这个名字,李大小姐派人来骂梁振,然后激将梁振进宫见皇帝,最后做成了小儿都督。
他当时想,这个李大小姐不一般啊,后来就听说嫁人了,就再没有了消息
没想到再次听到竟然是这个。
当初看走眼了或者说,这位大小姐只有计谋,没有勇武
他同意梁振的话,虽然安康山叛军是很可怕,但不战而逃,委实不堪。
“女子怎么了女子就该理直气壮”梁振道,伸手一拍武鸦儿,“我们乌鸦的妻子,楚国夫人,不也是女子看看她做了什么”
武鸦儿嘴角弯弯,她啊
“这个媳妇是我慧眼给乌鸦挑选的。”
“看看这夫妻两个,多么般配。”
“想当初,我为乌鸦的婚事愁白了头”
梁振的话回荡在诸人耳边,开始了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的故事,大家能怎么办谁敢打断大概只有故事里的主角了吧
没有人愿意听别人长篇累牍讲自己妻子的故事,多不好意思啊,多无聊啊。
诸人的视线落在武鸦儿身上,武鸦儿站在梁振身侧,认真又入神的听。
“他们夫妻两个就是天作之合”
听到句话,他展颜一笑,夏日枯败的城池前,宛若百花盛开。
双倍月票了乌鸦出来营业了哈哈哈
第三十四章 想见她便有她
今日梁振率部与武鸦儿在相州相见,振武军在安康山叛乱三年后真正的会和了。
而武鸦儿带的振武军中的一支鸦军此时也扩充壮大到比原本的振武军还要大。
武鸦儿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