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世子宠妻如命[重生]-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是因为赵冉学的马球。”沈瑶月看他误会,疲倦地否认。她到底还要说多少次,自己不喜欢赵冉呢。同时她也开始迷惑一个问题。上一世,顾辰飞带人来救她,为她诛灭太师府,还在坟前让自己安息。她曾以为,这个人大约是有几分喜欢自己的。可是,如今看来,自己好像是误会了。
  顾辰飞想,难不成真是为了我?不能啊。必然还是为了赵冉,脸皮这么薄可不行。他忙说道:“为了谁不重要,你球练得怎么样了,需要我陪着你练会吗?”
  看他不知道又在盘算什么事,沈瑶月无奈道:“不用了。不过这件事情,你千万不要……”
  “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告诉别人的。”顾辰飞抢道,拦住了沈瑶月原本要说的“误会”二字。
  沈瑶月以为他终于明白自己的意思,点了点头。
  看她有些疲倦,顾辰飞说道:“你是要回去休息吧,我也该走了。”说完一纵上了墙,继而消失了。
  “这不走门的毛病,是怎么养出来的。”沈瑶月小声嘀咕说。
  一个月之后,在秋天的时节,沈瑶月决定从庄子上启程。
  虽然姐弟两个都黑了一些,不复之前皮肤白嫩,但看着弟弟比之前更加精神,沈瑶月很满意。
  临走之前,沈瑶月同老刘头夫妇商量了一下,带走了这刘五、刘六两位兄弟,作为弟弟的亲随培养。
  老两口自是高兴,一是儿女众多,并不是很担心子女离远一些,更何况他们本也在京城附近。二是如今沈瑶月姐弟心思聪慧,待人又是极好。沈从屿只有两个儿子,沈远舟是发妻所生,年纪又大一点。日后若是做了侯爷亲信,更是好事。
  回到府里,还未歇息,沈老太太就召了二位姐弟过去。
  自从小儿子去世后,沈老太太一直在郊外的宅子里修养。沈从屿将沈琴月的事瞒了些时日,等到定礼过了之后,才告诉了自己母亲。一听说家里出事,老太太忙回来了。自己最疼爱的孙女,如此不争气,她心中不满。又看着一向不喜的沈瑶月这时候躲了出去,更是不快。
  “祖母。”姐弟二人一同问安。
  “你们二人最近去做什么了?”沈老太君不冷不热地说道,也不让两个人坐下。
  “我和弟弟去了庄子上。前些时日母亲托梦,说思念我和弟弟。白日里便去白柘寺里念经祈福,晚上就去庄子里住下。还为祖母抄了地藏经,祝愿您老福寿安康。”沈瑶月面色平和,挑不出半点毛病。一旁的彤儿端了个托盘送上来。
  听了这一番话,沈老太太怔了下,说道:“你母亲已经过世十几年了吧。”
  “是。”
  沈老太太从红绸上拿起经卷,掀开看了看,字迹清秀,十分规整,一看就是用心抄写的。
  许是老太君的幼子去世,给她打击很大,今日又没了训斥沈瑶月的气势,她难得温和道:“既是累了,你们就先回去歇着吧。”
  沈瑶月恭敬道:“是。”这还是这么多年,第一次看见祖母如此和善的同她说话。以前来这里,不是吃一顿排头,就是看一会儿冷脸。
  出来后,沈远舟忙问:“姐姐什么时候抄的经啊,我竟然不知道。”
  “晚上抄的。”她每日监督完了弟弟锻炼,回去就抄会儿经书。因为她知道,过一阵子老太太会回来的。而回来后,肯定会诘问他们。
  “还好姐姐有先见之明,否则这次祖母又得责骂你了。”沈远舟庆幸说。
  因着当年祖母做主将自己送去乡下的事情,沈瑶月一直耿耿于怀,上一世绝不肯低头。可这一世,她目的明确,只是想保住自己和弟弟,不走前世的歪路。那么为了行事方便,必然要讨好这个祖母。
  而且,这次白柘寺普惠大师,告诉她八字毫无问题,事情更是离奇。自从她开始怀疑陈氏之后,对许多事情都充满了疑惑。那位道长的底细,也是未知。
  她必须在这个府中,有一些自由和权力,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回府之后,沈瑶月每天都按时带着弟弟过来晨昏定省。沈老太太自从小儿子死了之后,每日恹恹地,她就在一旁耐心地陪着,说一些逗趣的话。以前在赵府的时候,赵冉的母亲是个难缠的,但赵冉的祖母是个有些古怪的老太太,摸着脾气了,反而容易讨好。沈瑶月对这些事情颇有经验,对待长辈,无非是一片诚心加上一些合适的方法,只要不是两个人真的有仇,都能成功。
  沈老太太虽然不喜欢沈瑶月,可毕竟是十岁之前刑克父亲,现在的沈瑶月毫无威胁。而且自己一贯疼爱的沈琴月做出如此丑事,如今只在院子里闭门思过。等到日子一到,就嫁出去了事。
  另外的沈容月性子太软,上不了台面。沈远牧也是陈氏的孩子,不如往日待见。
  这个时机下,大夫人卢氏的两个孩子,就是最合适的,也是她如今最看得上眼的。更何况,这俩姐弟对她的确很用心。
  祖孙三人和睦的事情,府里的人很快就瞧进了眼睛。
  以前常有人在沈瑶月面前,说些沈老太太苛待自己母亲的话。现在那几个人看沈瑶月和沈老太太关系改善,心下都急了,时不时的提一嘴。
  沈瑶月听了只是点头,面上都没什么大的反应,只是悄悄记在心里。
  这几天沈容月也有空来画画,沈瑶月也就用心教导她。攒了几幅看得过去的画,拿给沈老太太看。沈老太太看她们姐妹和睦,倒也欣慰。
  就这样,她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这日一早,沈瑶月陪着老太君吃完饭,弟弟告辞回去念书了,她则在这里陪着闲聊。
  突然,管事秋嬷嬷过来道:“老太太,梅姨娘那里嚷了起来。”
  “为着何事?”老太君眉头一皱,她素来不喜欢这个眼皮子很浅的妾室。
  “为着的是二姑娘置办嫁妆的事情。前一阵子梅姨娘按着假装单子,给二姑娘置办了箱笼,太太那边的人今日说箱子裂了,说是梅姨娘故意让人用坏板子做箱子,不给太太和二姑娘脸面,三言两语的,就争执了起来。”秋嬷嬷道。
  “为着这点子事都能嚷起来,你们这些管家婆子都不做活了是吗?”沈老太太怒了起来。
  “祖母息怒。”沈瑶月忙倒了杯茶,奉过去。
  秋嬷嬷说道:“以前家里都是太太管事,如今梅姨娘刚接手,照应不到地方,也是有的。老太太还是该多当心自己的身体才是。”
  沈老太太喝了茶,平缓了两口气,就道:“瑶月,你去瞧瞧,她们在闹些什么。”
  “是。”沈瑶月答应了。
  “秋嬷嬷,跟着大小姐过去。”沈老太太又说。
  沈瑶月带着自己的嬷嬷和丫头一路过去了,远远地听着梅姨娘那里吵得是不可开交。
  “我知道太太院里的姐姐嫂子,都是头等主子。平日里小心做事,从不敢得罪你们。现在老爷吩咐我好生管家,我心里生怕出一点差池。你们倒好,变着法的挑我的错。我不活了!”
  梅姨娘平日里说话惯会拿捏腔调,如今作嚎啕的姿态,依然能够将一个尾音转三个调子。
  “姨娘说这些有的没的,是什么意思。”另一个声音道。
  陈氏现在被罚了思过,出不得门,往日当差的丫头媳妇,倒依旧在外面做事。今日在这边闹得是她的心腹余大娘,正气定神闲地在一旁挑刺。梅姨娘倒是坐着的,可气得脸都红了,旁边的大丫头楼儿在给她拍背顺气。
  沈瑶月款款地走过来,倒没有什么脚步声。吵架的几人都没有注意到,还是一旁的秋嬷嬷说道:“大小姐过来了。”
  终于是安静了,余大娘赔笑问好,梅姨娘原想坐着不动,看到老太太身边的秋嬷嬷也来了,忙站起来。沈瑶月就道:“祖母命我过来,问问这是何事。”语毕,她在旁边的凳子上坐着,等着人回话。
  “大小姐,有件事情你可要为二小姐做主啊!”余大娘先委屈了起来。
  “你虽是太太的人,可姨娘在这里,轮不到你先说话。”沈瑶月冷声斥道。
  看着一向笑得爽朗的大小姐斥责自己,余大娘愣愣地闭上了嘴巴。
  梅姨娘以为沈瑶月向着她,忙道:“姑娘听我说,前日我这些天一直在打理家务,虽说是忙,可二姑娘的终身大事要紧,什么都不敢耽搁,每一件都是催着人立刻办了。那日太太他们送了嫁妆单子过来,我看着箱子还缺几个,连忙找人去做了。木匠是外面顶好的老师傅,催着他们赶紧做好了。又是老成的小厮搬进来的,我看着顶好,才送给太太过目,太太当时也没说什么不好。可三天后,他们非得说我打的箱子开裂,说我黑心,用的烂木头。”
  “姨娘这意思是说我无事攀诬你?那日箱子接了过来,小少爷身子不舒服,太太就赶着去问药,并没有看箱子。我们太太一向待人厚道,相信姨娘是个实心人。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挨个瞧了一遍,谁知道箱子不仅里面坏了,连外面的清漆都掉了大半。我们原不想把事情闹大,可姨娘不依不饶,非说我们造谣。现在姑娘在这里,大可看看这箱子。”余大娘命人搬近点。
  沈瑶月低头看了一眼,那箱子里面的确有一块木板,很突兀的开裂了。
  “那日送来五个箱子,都是这样,我们只是搬来这一个。”余大娘语气悲愤。
  两边人各执一词吵了几句后,都冷眼看沈瑶月如何处理。


第10章 
  陈氏把控家中多年,一着不慎,被迫让权,怎能甘心?手底下的人办事,也必定时常给梅姨娘使绊子,再三发生纠葛。这次箱子事情虽小,只不过是许多件事积攒着发作了而已。
  梅姨娘虽然眼皮子浅,可这样明显的蠢事未必做得出来,八成是到了陈氏那里动的手脚,可这个推测无甚证据,她坐在那里沉思了片刻,淡淡道:“那日太太院子里,是谁接的箱子?”
  一妇人上前道:“是奴婢接的。”
  这妇人沈瑶月认得,平日里喊刘嫂子的,跟随陈氏也有些年头,算得上半个心腹。她轻轻蹙了蹙眉,问道:“那日你接箱子的时候,这箱子可就开裂掉漆了?”
  刘嫂子回忆了片刻:“当日二少爷病了,太太房中忙乱,我未来得及细看。”她自然不能说,刚到就发现了,否则沈瑶月必然问她,为何当时不报。
  “这就胡说了。二弟身旁的丫鬟婆子十数人,你平日里是掌管太太房里器物的,为什么请医问药,要劳动你?”沈瑶月声调不高,却是思路清晰,让人心中一凛。
  刘嫂子缄默了一下,余大娘赶着说道:“大小姐知道我们房里因着嫁妆还有少爷的事情繁忙,再加上太太如今不管家了,偷懒耍滑的事渐渐有了,能尽心的可不就这几个。”
  “我问她说话,有你什么事情?”沈瑶月冷冷地问道。
  刘嫂子只好说道:“那日我确然看了的,只是太匆忙,看着表面没有问题,谁知道箱子里面是开裂的。”
  “来人,去问木匠,这箱子开裂到底是什么原因!”沈瑶月吩咐说。一旁立刻有人去了。
  没一会儿,那人就回来了。“木匠坊的师父说,应当是保存不善,太过干燥,以致于开裂。”
  “这可和我没有关系。”梅姨娘说:“那日我忙的脚不沾地,箱子到了,立刻就命人送到太太那里了,可没存放。这一些人,都是见证。”
  沈瑶月打量了一圈,梅姨娘身后的仆妇们纷纷点头。
  “可有册子记录了?”沈瑶月问道:“我看一下。”
  “呃,没有。姑娘知道的,我不识字。”梅姨娘有点尴尬。
  府中做事,都是拿了对牌,做个见证。一般对清数目,支领、交割东西的时候,旁边会有人认真记录,方便日后查验。
  可梅姨娘不识字,跟着她的人虽说是风风火火做事,但看她不查问册子,就东写一笔,西写一笔,常有遗漏。这箱子一事,只有从外院接进来的记录,却没有送往陈氏那里的记录。
  余大娘就很得意:“梅姨娘并无证据不是,册子上可没写和我们核对无误了。”
  “我身后的人都可以证明。”梅姨娘急了。
  “可谁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最近拖赖着梅姨娘的福,才起来的?”余大娘冷笑。
  眼看形势就要僵持,梅姨娘猛地想起来:“那日老爷那边的小厮四喜正好在这,你们不妨问问他。”
  当下便传人去问四喜,那人问完话回来,说道:“果如梅姨娘所说,那日箱子一送来,就送去了。”
  “你待怎么说?”沈瑶月看着管箱子的妇人问道。
  看无从狡辩,刘嫂子骇得跪下:“那日太阳大,我搬得慢了些。”
  “箱子到你手里你没看出来有无问题,这是一错,哪天出的问题也不知道,这是二错。收了箱子却不好生保管,这是三错。不管好自己的事情,反而去忙别的事情,事后也不及时查验。府里要你这等偷奸耍滑之人做什么?”沈瑶月声音不高,但听得人心里害怕。
  “姑娘,我知错了。”刘嫂子道。
  “可怜我这样用心,总被这起子小人攀诬。”梅姨娘看着自己得胜,忙做了姿态说道。正想着要不要夸赞沈瑶月几句,又不想太过示好。
  沈瑶月却先开口道:“姨娘做事虽用心,可这些册子上的账目往来,牌子交割,也该一笔一笔的按着时辰记清楚了才是。就像刚才,若不是父亲的小厮那日正好经过,怎么可能澄清真相?”
  “我……”梅姨娘皱了皱眉眉头。
  “姨娘是长辈,而你们几个都是太太院里,办老了事的人了,论理我不该多说。可祖母让我来查问事情,总得说清楚了。如今这箱子将不对的,先存起来,再给二妹妹重新打点了,可不能再出乱子了。”沈瑶月的声音清清冷冷的,她本不是这样的性子,可前一世曾经看过身居高位的人训斥别人,学到了一些装腔作势的技巧。
  两边算是各打五十大板,谁都没落到好的说法。众人听得无话可说,都道:“是。”
  跟着过来的彤儿心中依然猜到陈氏院里的人嫌疑更大,可不明白自家姑娘为何把梅姨娘做事的纰漏也指出来。一旁的秋嬷嬷明了其中关窍,看向沈瑶月的眼神,倒是敬重了许多。
  “既然已经问清楚了,我得回去禀报祖母了,不能让她老人家等着才是。”沈瑶月站起来,款款地回去了。
  折腾了一圈,沈瑶月终于去和沈老太太回了这件事情。
  沈老太太听完了缓缓点头,道:“辛苦你了,折腾了一下午。”
  “原是应该的。”沈瑶月忙道,她知道老太太一向喜欢后辈谦卑一些。
  沈老太太方才露出笑容,说道:“也该吃饭了。来人,摆饭,叫大少爷过来。”
  今日里吃斋,府里小厨房是专给老太太做饭,就算是不见油腥,也做的滋味不错。晚饭祖孙三个一同吃了,吃完后又引得老太太开心一回,方才散去。
  沈瑶月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彤儿不停地道:“今日姑娘办的这事情,真是漂亮。以前从未看姑娘理过家事,没想到把这几个经过的老人,都能料理的清清楚楚的。”
  听着夸奖,沈瑶月心中倒没什么,前一世在太师府她被任命管家,婆婆第一个不喜她,故意让仆人们苛责她。在家中从未有人教过这个,她是凭着韧劲一点一点的学着,不知道被坑了多少次,受了多少委屈,才终于做到大家挑不出错。当时太师府是外戚,家里情形比永宁府复杂数倍,如今只是损毁些箱子,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她虽然这般谦让,秋嬷嬷却在沈老太太那里赞颂个不停。
  “您没见今日大姑娘料理事情的利落劲儿,不是老奴僭越,这些姑娘们,也就大姑娘同老太太年轻时候有些相像。”
  “唉,我也没想到。这个自幼养在外头的丫头,竟是这样的聪慧。”沈老太太叹气。
  “虽说大姑娘在庄子上养过几年,可她后来可是在尚书府长大,舅太太年轻时又是个灵慧人,怎么不可能教教自己的外甥女儿。”秋嬷嬷道。
  “可叹我抬举了陈氏母女这么多年,却给我闹出这么丢脸的事情。”沈沈老太太语气中流露出后悔。
  “这也怪不得老太太,当日给老爷娶二夫人,为的是绵延子嗣。谁知道大夫人去世后,她管家这样不力呢。”秋嬷嬷忙安慰说。
  “你冷眼瞧着,如今府上这般样子。该如何呢?”沈老太太问道。
  “这个……”秋嬷嬷心中有数,却不愿意直说,可对面老太太却执着地等自己回答,终于还是:“您是想要抬举大姑娘?”
  “什么抬举不抬举的。一家子内宅,没了母亲,本来就是长姐出头,怎么能让一个妾室管家。”
  老太太道:“他父亲常年在外,不懂这个,如今两边闹得厉害,我看瑶儿做事干练,正好继续历练些。难不成让我一把年纪,看着他们对牌子、领东西么!”
  “正是这个理了。”秋嬷嬷道:“我琢磨着,大小姐必然能做好的。”
  第二日早饭后,沈瑶月被单独留下来,沈老太太道:“府里这个情形,你也看到了。如今太太教管不力,惹怒了你父亲。梅姨娘她又没什么体统,整天和世家来往,又不像话。你的二妹妹不成器又要嫁了,三妹妹小。只有你一个明白人,我就想着,让你管些家务。”
  “这……”沈瑶月心中丝毫不惊讶,或者说她已经在等着这一天,面上还是要表现出迟疑和谦逊的姿态。“孙女没做过,怕做不好。”
  “这个家里,你是长姐,我看你是个聪慧的,承起担子来算不得难。再说,你若是有为难事,还有我在后面给你顶着。”沈老太太谆谆说道:“你要是觉得有什么麻烦,说给我。”
  就等你这句话。沈瑶月道:“家里情形复杂。若是孙女管家,年纪又小,又是第一次做事,担心底下人有不听从我的。必得派两个有威信的嬷嬷,教导孙女,防备是否有遗漏才是。”
  “这个简单,我给你派两个人跟着你。”沈老太太想了想,指了两个嬷嬷,又命秋嬷嬷跟着,去嘱咐管家娘子们。
  沈瑶月听了,忙谢过。
  接下来,有好多事情,可以开始做了。


第11章 
  一群在府里办事的管家仆妇都站在这里,刚才秋嬷嬷遣了人请了她们过来。大家看着沈瑶月坐在当中,面面相觑,不知是怎么了。
  “刚才老太太将管家的事情,交给了大小姐。让我过来说给大家知道,大家以后要尽心尽力,听从大小姐的安排才是。”秋嬷嬷道。
  众人心中虽诧异,当即应是。
  沈瑶月用和煦的目光打量着她们,这群人有陈氏的人,也有梅姨娘新近提拔上来的人,少数几个不站队的,现在都心思各异地看着自己。
  一切和前世差不了多少,她微微笑道:“现在家里事多,二妹妹又要嫁人,另外几位弟妹年岁尚小,就还我一个清闲人,祖母命我照管几天家务。我年纪小,做事情有什么想不到的,还望各位婶子大娘,多提点才是。”
  “姑娘过谦了。我等自当好生做事,为姑娘分忧。”众人道。
  听了老太太的决定,梅姨娘在一旁面色极差。
  沈瑶月自然没忘了安抚她几句:“我若有不懂的,必来问姨娘。到时候姨娘可莫要嫌我聒噪。”
  见沈瑶月给自己台阶下,梅姨娘脸色稍好,勉强道:“姑娘客气了。”
  当夜,梅姨娘院里。
  “我才当了几天家,这名头就让大姑娘夺去了。之前听说,她每天在老太太那里上赶着讨好。原本以为只是卖个乖,谁知道竟然盘算着这个!”梅姨娘愤愤道,忽略掉自己最近不合时宜的举动。
  “姨娘且消气。大姑娘虽然聪明,可到底没经历过,猛地担上这个差事,怎么可能事事平顺。回头拿个错处,禀了老太太。太太如今这样,管家权不还是姨娘的吗?”旁边的丫头楼儿劝说道。
  “那若是她不犯错呢?”梅姨娘问。
  “那就给她安个错处。姨娘觉得呢?”楼儿颇有些心思。
  那边陈氏院里,也在说这件事情。
  “太太,老太太把管家权给了大姑娘。”余大娘说道。
  听着这话,陈氏皱了皱眉头。当日圈套,她后来细细问清了,原本应该在那的沈瑶月并没有过去换衣服,而那个负责指错路的丫头,当时去给赵冉找衣服去了,也就没有人知道计划变了!
  更失策的是,她们没想到那个纨绔喝醉了酒喜欢梦游,睡了一会儿要出去,正好撞上了站在门口的沈琴月,一把将她抱了进去。此事一发不可收拾。
  闹出这种事情,被夺管家权,禁了足,也是意料之中。可陈氏心疼自己的女儿,因此想拿回管家权,好好的操办婚事,多多的给些嫁妆贴补。
  原以为给梅姨娘使个绊子,就算夺不下梅姨娘的管家权,自己说不定同她一起办事。可没想到,自己的人做事留了破绽,偏又给沈瑶月看出来了。本以为都是巧合,可现在发现,一向不得老太太喜欢的沈瑶月忽然入了眼。
  为何她这边在倒霉,而沈瑶月却是在走上坡路?
  看着陈氏不语,余大娘又说:“太太,可是担忧大姑娘?上次那事情她的确办的不错,是我粗心了。而且我们安插在她身边的梨花,前阵子也没有跟着她出去。太太你说,大姑娘是不是变了?”
  陈氏缓缓摇头,上次只不过是巧合罢了。她沈瑶月那副直肠子,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心机。“罢了,一动不如一静,她刚做事,必是有些岔子,我们只等着慢慢看就好。”
  “是了。”余大娘突然笑道:“那个梅姨娘估计也不会省心,这俩回头对上,有了好处岂不是太太的?”
  陈氏点头,又问起自己儿子的事情来。
  这个晚上,大家都在暗自动着心思,沈瑶月自然没有闲着。
  “大姑娘,这是家里最近的账本子,还有人事册子。”苏嬷嬷捧着一沓册子,放在桌案上。
  “大小姐可会看账本?”李嬷嬷在一旁问道。
  “舅母救过我一些。若是有不懂的,必定问两位嬷嬷。”沈瑶月笑道。
  见她这样说,两位嬷嬷没有再开口,只默默站在这儿等了许久。沈瑶月只低头翻看,丝毫没问一点儿问题。她们二人不由纳罕,猜不透这位大小姐是看懂了,还是信不过她们。
  实际上沈瑶月不仅看懂了,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门道。
  陈氏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做事很有条理,所以家中的事物安排的没什么大错。相反梅姨娘这几天上来,瞎派遣人,稍微乱了一些,不过些微调整,就能转好。
  府中管账,都是一笔笔的记好了,每隔三月对一次账,一年对一次总账。梅姨娘当家这两个月,细较起来,缺漏的账目有十数笔,少不得一一对照,将这些地方补全。只是两边都有些见不得光的账目,都用了不同的记账手法隐藏,这是最棘手和混乱的,要另想法子解决。
  沈瑶月慢慢地理了一遍,看着时候还早,就差人去请涉及这几件事情的家仆,一时间唤人过来对齐了。
  看她说话条理清晰,处事果决,两位嬷嬷方才知道,她是真的看懂了。
  之前的账目交割清楚,从第二天开始,沈瑶月开始管家。
  问了问几位管事大娘负责什么事情,点了点头,命她们继续去办。
  大家冷眼看沈瑶月做事的方法。初时,她们觉得大小姐从未学过家事账目的管理,做事必然混乱。
  可沈瑶月经过上一世的学习,能揪出账本中的每一笔差错来。她将有问题的,都默默记在心里。但凡有人不把她吩咐的事情放在心上,就立刻被她拿了错出来改正。
  就这样,她每日看账本子,记录的册子,裁断事情,吩咐仆妇去办,而沈老太太派来的人本就在仆从中有威严,负责监督是不是有人不尽心了。
  她也知做事有度,不可过于逼迫这些下人,但却要让人心生畏惧,不能偷懒。没过多久,大家纷纷都没了轻慢之心,认真做事。
  沈瑶月开始腾出手来,做她想做的事情。她拿到管家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能把握家里的人事,将自己和弟弟身边的隐患统统置换掉。
  另一个就是,查清当年的真相。只有掌控的东西越多,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
  前一阵子沈老太太回府,一天只许沈琴月吃一顿,罚十天。可十天后,大家都松懈了,再加上梅姨娘暗示,送饭的人越发不勤快。
  这事情三天前沈瑶月就听说了,只是懒得管。如今闲下来,看着在自己身边不远处,小心打量自己的梨花,说道:“今儿个二门上送来不少果子,梨花,我待会要见李嫂子他们,你拿了去送给二姑娘吧。”
  梨花听着自己小姐终于吩咐自己事情,忙点头应了,端了碟子急急地去了。
  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几位管家娘子商议完事情,从屋中出来。
  “姑娘,果子送给二姑娘了。”
  “二妹妹这几天过得如何?可是又瘦了?”沈瑶月道。
  梨花自然说道:“二姑娘这几天饭都不能好生吃。那边婆子们看她没了长辈喜爱,变着法儿作践。”她觉得这样回答,一则全了沈瑶月爱妹之心,二也算完成往日陈氏对自己的吩咐。
  “二妹妹吃饭这个事情,可是大事情。”沈瑶月一脸担忧地说道:“梨花,你这几天往二妹妹那里多去几次,看日常可短了什么,有没有丫头婆子不听使唤了,就来报给我。我现管家,处理这些事也便宜。”
  “是。”梨花忙应道:“大小姐的爱护姐妹的心情,我们也瞧在眼里,我必定不会辜负大小姐的嘱托,多多的过去。”
  “算了,要不你直接住过去吧,好好地去看着婆子们做事。”沈瑶月道:“你每天跑来跑去的,怪累的。”
  听到这话,梨花可急了,自从受到陈氏的指点,来到了沈瑶月这里,正要尽心监视。谁料陈氏那里出了变故,她正想是否要做那墙头草,两边都不得罪。可沈瑶月就借口轻装简从,只带了自小长大的丫头彤儿去了庄子上。
  本想等沈瑶月回来后,她小心讨好,主仆二人会越发熟悉。谁知道沈瑶月听她针线极好,就把出了毛的大氅拿给她改,一连拿了好几件。为了好生表现,她闷在屋里一直改。改完了,沈瑶月夸奖了她一番,她还以为自己要出头了,结果竟然要去毫无前途的沈琴月那里。
  梨花忙道:“可姑娘这里,怎么能离得了人呢。我若是常去二姑娘那里,姑娘这边该怎么办?”
  如今沈瑶月管家,她正好有机会卖弄,可不想走。
  “哎,我们姐妹一体,你不要觉得父亲一时冷落了二妹妹,就撂开不管了。再怎么说,她都是咱家的二小姐。”沈瑶月温声道。
  梨花听了委屈道:“我只是舍不得姑娘。”
  “这是哪里话?”沈瑶月笑道:“二妹妹一向睡得挺早的,你若是实在不舍,那就不搬。等她歇下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