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天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苏容特意准备的绣品《心经》屏风,也不过让皇帝多看了两眼。可是苏容却注意到,装着百寿图的竹筒,却被皇帝亲自收在身边,看得严严的。
    皇子、公主们结束之后,是皇室宗亲,再到文武大臣,礼单和部分寿礼,在殿中展示过后,一一收入宫中内库。停了许久的歌舞,再次响起,皇帝起身向众臣敬了三杯酒,寿宴便结束了。
    文武大臣们出宫归家,皇子、公主们先回各自的母妃宫中。像太子和湖阳、舞阳、长乐等人,生母早去的,皇帝亲自给女儿们安排了暂息之所,便招手叫过太子和苏颜,带着两人回了太极宫。
    皇帝已微有醉意,拉着太子的手,不停的说话,从太子刚刚出生,再到他呀呀学语,开蒙读书,入朝理政等等,全都数了一遍。亏得皇帝记性好,太子第一次背书,第一次拿笔,第一次受罚,第一次生病,真是记得清清楚楚。
    照太子的性子,本该早就不耐烦了。他今天去静静的坐在皇帝身边,听得分外认真,时不时执壶给皇帝倒上清茶。
    苏颜发现皇帝说到最后,眼睛都有些红了,他用力拉着太子手,反复念叨,“七郎啊,阿爹老了,这万里江山早晚要交到你肩上。趁着阿爹还能动,得多教教你,不能让你被朝中这些老狐狸们坑了啊!”
    苏颜跟太子使了个眼色,让他陪皇帝入内殿休息,自己则悄悄起身,在贾乐的引导下出了大殿。
    贾乐对着苏颜笑得很是热情,“太子妃请随老奴来,圣人早就给您和太子殿下准备了休息之所。”
    苏颜微微颔首,浅笑道:“有劳贾公公。”
    贾乐带苏颜去的宫殿是太子在太极殿中的常住之所。皇帝的每一座宫殿中,都有这么一间独属于太子的房间。
    苏颜正打量殿中眼熟的摆设,贾乐便跟她告辞,“太子妃,您请休息,老奴先退下了。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这殿中宫女。”
    “嗯。公公慢走。”苏颜侧头叫自己的贴身宫女,“紫芳,送送贾公公。”
    紫芳才送到外间,贾乐连忙伸手相拦,“娘子回去伺候太子妃吧,不劳你再用。”说完,麻利的转身就走,步得快得让你都追不上。
    紫芳也没坚持,站在原地目送贾乐出了殿门,才回转内室,跟红桑两人,服侍苏颜宽衣卸妆,然后躺在床上闭目小憩。
    太子哄得皇帝睡着了之后,才轻手轻脚的出来。太极殿他都是惯熟的,也不用太监引路,自己轻车熟路的回了自己的住处。
    一进内室,帘帐低垂,紫芳、红桑都在角落里倚着墙坐着休息,整个屋内静悄悄。
    太子下意识的放轻了脚步,对着已经起身的紫芳和红桑摆了摆手。两婢会意,慢慢退出了内室。太子也不用人伺候,自己解了外衣,又拿了温着的帕子,擦了擦脸,直接就上了床,把娇妻往怀里一搂,静静睡去。
    圣寿之是,白日大宴群臣,晚间则是家宴。由后宫的嫔妃和皇子、公主们参加。比之白日的大宴,晚上的家宴更自由些。
    皇帝过来时,甚至都没穿龙袍,只着了一身便装,倒背着手,面含微笑,踱着方步的过来了。
    满殿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嫔妃们,都盈盈起身,莺声燕语的向皇帝行礼。
    老皇帝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小老婆们,再看看从大到小的儿子、女儿,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第三代少了些。七个出嫁的公主,只有三个生了娃儿,其余的还未有动静。皇子们这里,能让他欣慰一下的是,除了孙女外,终于添了个孙子。虽说,这个孙子来历不太光明,孙子的娘也不太着他待见,但是他总是个开了个头,以后孙子就会源源不断的生出来了。
    皇帝捻着胡子,半眯着眼幻想着他过六十大寿时,满席各种年纪的小萝卜头拉着自己的衣摆叫祖父时的情景,自己咧着嘴傻乐。
    太子有点黑线的捅了捅他爹,低声道:“阿爹,醒醒,还没到作梦的时候呢。”
    皇帝被太子戳得有些痒痒,情不自禁的嘿嘿一笑,顿时间殿中人的目光,光明正大的聚集到他身上。皇帝忙控制住自己过蠢的表情,脚下挪动,用力踩上儿子的脚,眼睛也顺势狠狠剜太子一眼。
    
    第一百一十六章 晚宴
    
    之前白日的大宴之上,都已经让太子占满了风光,晚上还要时时刻刻霸占着皇帝的目光,不只是年轻的宫妃们心存怨意,便是其余的皇子、公主们也都有些想法。
    新安公主第一个蹦出来,“父皇,女儿新近练了一曲,以贺父皇圣寿。”
    皇帝的注意力被拉了回来,纵使不大待见新安公主,这会也和善笑道:“新安也会弹曲了?快奏来听听。”
    新安公主行了一礼,以金银线绣出花纹的长裙,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着微微的光芒,衬得新安公主越发娇艳。美人弹筝,不在听曲,只为赏其美姿。
    新安公主的筝弹的如何先不评说,可她的姿态无疑是优美的,很是赏心悦目。
    一曲平沙落雁结束,新安公主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皇帝,皇帝夸了一句,“确实有所进益,不过,还得努力。”刚刚的筝曲,错了有大半,但是看在这个女儿从来没有完整的弹过一首曲子的情况下,如今已经算是不错了。
    “父皇,比太子妃如何?”新安公主追问道。她自从出嫁后,自己开了一府,被上都一些官员女眷和好些登徒浪子捧得,有些飘飘然,认为自己容貌或许不及苏颜,但是在才华上,只要稍加怒力,肯定能甩她一条街。报着这个希望,她最近十来天,苦练筝艺,安心在圣寿这晚,大展其才,在所有人面前,打败苏颜。
    就算面对女儿殷殷期盼的目光,皇帝也没法违心的说自己闺女那错误百出的筝曲,会比儿媳妇好。他只能含糊的鼓励一下,“新安弹的是筝,七娘却善琴,都不是同一种乐器,有什么可比性。”
    太子向来看不上新安公主,再加上这个四姐跟自己老婆不大对付,今天还敢在父皇的寿宴上,想拿自己爱妻给她当踏脚石,真是美的她。太子斜眼打量了下新安公主,倨傲的开口:“真是笑话,像四姐这般一首曲子弹错一半的,连宫中有点才学的宫女都不如,还敢跟颜颜比。”
    皇帝略尴尬的轻咳两声,“七郎,你四姐已经很努力,不要这么刻薄。”
    太子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了。
    新安公主没得到自己想象中的赞美,反而被太子奚落一顿,她又不能拿太子出气,顿时大高兴的撅着嘴回去了。新安公主的驸马伍逸名,是个挺清秀的男子,只是看着身子瘦弱一些。他私下里轻声劝慰,新安公主恼了,用力一推他,差点没把驸马给推坐到地上去。
    伍驸马当众被新安公主这么对待,自感面上无光,眼底恼意一闪而过。若不是处于皇宫家宴中,他早就甩袖子走了,还能留在这里,受新安公主的气。
    新安公主和驸马闹得有点不愉快,德妃早就注意到了,她趁着皇帝没注意的时候,下死力的瞪了新安公主一眼,示意她老实些。新安公主对她的母亲,还是有些畏惧之心的,不大情愿的坐正了身子,回身招宫女拿酒来,自斟自饮,自得其乐。
    德妃现在已经不求新安公主能给自己脸上增光,只要她不做蠢事,连累自己丢脸就行了。她给自己的小女儿阳安公主使了个眼色,让她看着点新安公主。阳安公主对着德妃轻轻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三皇子周王把这一幕看在眼里,他偏头低声跟自己的王妃朱氏道:“王妃,看着新安一些,别让她惹事。”顺便,还招了宫女过来,吩咐道:“把新安公主的酒,换成果露。”他可不想新安在这里喝醉了闹起来。
    宫女领命而去,没一会儿,新安公主手中那壶酒喝完,又叫宫女给她换上一壶新的。才倒了一杯,一饮而尽后,她转身欲怒斥宫人,却被早一步赶过来的周王妃朱氏拦住了,“妹妹,你已经饮了不少烈酒,为了身体着想,便喝些果露吧。”
    新安公主才不把这个继嫂子看在眼里,不屑的撇嘴,“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管我。”总算她还知道,这是在宫中宴会上,没有高声。
    朱氏看她就像看个不懂事的孩子,温声道:“妹妹……”
    新安公主看都不看她一眼,涂成紫红色的红唇轻启,吐出两个字:“你滚!”又对那个宫人娇蛮的命令道:“给我换成三白酒,快点!”
    宫女左右为难的看了看周王妃,又看了看新安公主,终究是新安公主给她的恐惧更多些,慢慢行了个礼,“是,公主。”
    朱氏眉头微皱,抬手止住宫女,语重心长的劝诫道:“四妹妹,不要任性。”
    新安公主猛得起身扬声问道:“父皇,今日是你的圣寿,宫中美酒可是管够?”
    皇帝正拿着筷子,沾着白酒逗弄自己最小的儿子。刚刚两岁的十五郎,被酒辣得只摇头,却依然固执的涨嘴,等着皇帝喂他,弄得皇帝大笑:“好小子,是朕的儿子。”十五郎的生母李婕妤,娇嗔的看了皇帝一眼,“圣人,十五郎还这么小,您就教他喝酒。”
    美人含嗔带情的模样,让皇帝色心顿起,正想着说两句话逗逗李婕妤时,就听得他闺女高声问他,酒是不是可以随便喝。
    皇帝疑惑的抬头,“怎么回事?”周王妃怎么跑到新安席上去了。
    新安公主不满的一指周王妃朱氏,直接告状:“父皇,三嫂不让儿臣喝酒。”
    德妃厉声喝道:“新安!”
    新安公主更委屈了些,“父皇,你看连阿娘都向着三嫂。”
    周王妃朱氏就没想过,新安公主会来这么一出,她难掩面上的尴尬之色,连忙拜倒,“父皇,都是臣媳的错。”
    皇帝对朱氏印象不错,又知道自己这个女儿性格太过刁蛮,好言好语的说:“三娘起来吧,新安任性了些,你要多担待。”又虎着脸对新安公主道:“新安,你三嫂也是为了你好,看看你这是什么样子!”
    皇帝虽说是训斥了新安公主,却亲自吩咐宫女,去取来好酒,任新安公主喝个够,还很体贴的道:“喝多了,就睡到你母妃宫里去。”
    新安得了这一句,得意的冲着朱氏扬了扬下巴,阴阳怪气的道:“三嫂还是回去伺候三哥的好,我就不劳你操心了。”
    朱氏被新安公主当众给了个没脸,只能强忍羞意回了周王身边。周王略有歉意,“让王妃受委屈了。”
    朱氏对着丈夫端庄的一笑,“王爷这是说得哪里话,本就是该臣妾做的,有何委屈。”
    周王本来就觉得这是王妃该做的事,再听朱氏这么说,刚刚升起的那点歉意瞬间就飞走了,他对着朱氏点了点头,温声夸赞了下,“王妃果然贤淑。”
    朱氏得了丈夫这两个字的评价,仿佛得了天大的夸奖一般,眼睛里都放光了,整个人一扫刚刚的尴尬,显得极为容光焕发。
    坐于周王附近的几位皇子妃,互相看了看,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不以为然。特别是苏容,更是得出一个结论,受了委屈必须得跟丈夫说,你要不说,他就认为你是理所当然该做的。还有朱氏,她跟前世那个把贤良淑德四个字刻在脑门上的太子妃,说话行事越来越像了。
    宴会还在进行,晚上虽也有歌舞,但是大部分的节目都是皇子、公主和宫妃们,亲自下场演来以娱皇帝的。
    就像安王夫妻的琴萧合奏,齐王夫妻的双人剑舞等等,都是比较精彩得了皇帝鼓掌叫好的。就连向来端正的周王和周王妃,此时都起身,至场中彩衣娱亲。苏容悄悄的看了一眼稳如泰山的太子夫妻,如今场中除了两三个小皇子,只有她们家和太子夫妻两个没有表现了。也不知道苏颜心里怎么想的,想是要压轴出场,把之前的人都比下去?苏容心里转了好几个转,面上丝毫不漏,甚至还在周王妃的曲唱到精彩处,含笑抚掌。
    苏颜根本就没想在这里表现什么,太子在皇帝那里得到的关注够多了,适当的也该让皇帝分出些关注给别人。再说,她们夫妻今天在大宴上已经出够了风光,晚宴留其余的皇子、公主们,也少得些埋怨。
    太子根本就是不想表演给他的兄弟姐妹看,更别说现场还有宫妃在,他就更不可能主动求演。在他心里,那些宫妃算个什么东西,也有资格听他弹琴。
    淑妃眼看着别人的儿子、女儿的都下了场,就自己儿子坐得那个稳当,心里有点着急,悄悄给儿子、儿媳使眼色。
    苏容冲着淑妃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轻轻戳了丈夫一下,示意他去看淑妃。
    吴王无奈的笑了笑,长身而起,“父母,儿臣也显丑了。”
    皇帝在所有的儿子、女儿里,除了太子,最喜欢的就是吴王。见他出来,忙笑道:“六郎,若是不好看,朕可要罚你。”
    吴王温文尔雅的说:“儿臣定当尽力。”
    吴王好琴,未成亲时,便常常于自己的住处抚琴自娱,皇帝有时也会招他过来,听他弹上几曲。说起来,吴王的琴艺与陆霁不相上下。
    苏容对于这点早有所了解,之前也曾随上都有名的琴师学习过,定亲之后,更是勤加练习。受天赋所限,她的琴技只能是技,未能达到艺的地步,却也可以得丈夫一句肯定,比之上都内大部分的名门贵女都要好很多,甚至比一些以琴技出名的闺秀,还要出色。
    她十分肯定,以苏颜的对于古琴的喜爱和某些固执,她肯定不会在寿宴之下,当场演奏。就像苏颜常说的,琴为心声,用以自娱,不为娱人。
    吴王与苏容双琴合奏,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方式,然后渐渐合成一曲。外行人听来,两道琴音一沉稳,一婉约,彼此之间配合无间,隐隐透着缠绵之意。再加上两人,时不时对视的目光,更是让这场演奏美的如画一般。
    皇帝都有些看住了,等琴曲渐渐归于寂静,他才击案大笑,“好,好,好!”
    吴王与苏容两人并肩而立,同时行了一礼,皇帝抚着胡子,对淑妃笑道:“如此佳儿佳妇,爱妃眼力不错。”原本的吴王妃,皇帝选了赵御史家的三娘子,却架不住淑妃喜欢苏容,枕头风吹得多,皇帝便改了主意,依了淑妃和儿子的意愿。如今看来,这个儿媳妇到也选得不错。
    殿中一片赞扬之声,苏容略有羞意的微垂了头,被吴王牵回了座位。
    太子悄悄撇嘴,跟苏颜咬耳朵,“可惜了六哥的好琴艺,还得将就你姐姐……”吐嘈完才反应过来,苏容是他家卿卿的姐姐……完了,说错话了。他小心瞄瞄爱妻的表情,见她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慢慢伸手去握她的小手,“颜颜,我错了。”下次一定不会再说你姐姐了。
    苏颜用力掐了他一把,也小声道:“七郎原没说错,却不该在这里说。”大家都坐在一处,被人听去多不好。
    太子连忙点头,表示明白爱妻的意思,要八卦、吐嘈什么的,回到东宫,关上房门,他们夫妻两个随意聊。
    皇子和公主们都下过场之后,该轮到年轻的宫妃们了。她们大多才进宫没多久,地位既低,又无儿女,平日里见到皇帝的次数也不多,只好卯足了劲儿,在今天这种场合表现自己,以求在皇帝心里的印象能加深些。她们所求也不多,无非是多承宠几次,好运的有个一儿半女,后半生也就有靠了。
    新安公主这会已经喝得差不多,她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大声道:“父皇,咱们都彩衣娱亲,太子和太子妃怎么半点表示都没有。”
    皇帝对这个女儿真是有些头疼,招手叫过宫女,“新安醉了,扶她去德妃宫中休息。”
    酒鬼一般情况下都不承认自己醉了,她歪歪斜斜的奔着太子而去,嘴里还道:“儿臣没醉。”
    宫女这时也过来,扶了新安公主就要往外带,“公主,奴婢扶您下去。”
    新安公主用力挣扎,喝骂道:“贱婢少来拉扯本宫,小心本宫叫人砍了你。”醉酒的人力气都很大,再加上她是公主,宫女们也不敢太过用力辖制。新安公主挣脱了宫女的手,往旁边走了几步,脚下一个踉跄,直接压翻了一张食案,然后撞到一个香软的身上。
    新安公主身上本就酒气熏人欲醉,还混合了各种食物的味道,这么靠在苏容身上,让她一阵恶心。那种感觉一起,胃里翻江倒海的,根本压都压不住,让她“哇”的一声,就吐了出来,正好吐了新安公主一身。
    新安公主本就醉了,被她一带,也跟着吐了一地。
    大殿之内气味醉人,太子拿了香囊直接捂住苏颜鼻子,拧着眉头,又摸个香囊出来,捂了自己的。淡淡的薄荷香气,驱散了让人作呕的气味,他皱得紧紧的眉头,才算慢慢平缓。
    “呕……哇……”终于有第三个忍不住的吐了出来,却是坐在与吴王和苏容相临的赵王妃魏六娘。
    这下大殿里热闹极了,皇帝的脸都是青的。杜贵妃强忍着恶心,吩咐宫女赶紧收拾。还抽空跟德妃道:“妹妹,劳烦你把四娘带回宫去吧。”
    新安公主这会儿,已经瘫到宫女身上,睡死过去。德妃恨得要死,还得跟皇帝请罪。
    皇帝不耐烦的挥挥手,“行了,你先把新安带走吧。”可是心里又实在堵得慌,“德妃,新安也不小了,你得好生教导她。”把皇帝的寿宴弄砸了什么的,真不是一句任性就可以说得过去的。
    “圣人,咱们先去偏殿吧。”杜贵妃建议道,她慈爱的看了看苏容和魏六娘,“看魏王妃和吴王妃这难受样,想是身体有些不适,得招个太医来给她们好好看看。”
    淑妃和徐昭媛看着自己儿媳妇,脸上也不好看。特别是淑妃,看向苏容的目光都带着冰刀。
    苏容吐得昏昏沉沉的,软软的靠在宫女身上,难受得要死,什么也顾不得了。
    吴王挺担心苏容的,对着杜贵妃拱手为礼,“多谢贵妃娘娘。”
    皇帝对着贾喜摆了摆去,“去招太医过来。”就率先捂了鼻子,去了偏殿,他还不忘叫上太子和苏颜,“七郎和七娘随朕来。”至于其他人,管你们去哪。
    好容易都在偏殿里安置妥了,皇帝靠在软榻上,闭着眼,让宫女给自己按揉抽疼的额头。太子扶了苏颜在椅子上坐下,殷勤的端了清茶喂她,“颜颜,喝口茶,会好些。”
    皇帝睁开眼,“朕的茶呢?”
    太子冲着贾喜的方向扬了扬下巴,“那里。”
    皇帝有心说想要你手里的,可刚刚儿媳妇喝过一,他也不好意思,只能哼一声,接过贾喜手中的那盏,小声嘀咕:“不孝子!”
    太子早就被他爹骂习惯了,听也当没听见,接着喂他媳妇,还不怕轻拍她的后背,温柔的问:“好点了没。”
    浅浅的茶香很好的安抚了苏颜翻腾的胃,她轻轻吐了口气,娇声道:“我好多了,七郎你呢?”
    太子握着她的手,温存的道:“我没事,你别担心。”
    小夫妻两个这么恩爱,皇帝很欣慰,可是儿子这么半天也没关心自己一句,他又生气。左右纠结之下,最后气鼓鼓的把脸扭到了一边,我不看行了吧,可他还总忍不住偷偷的去瞧。
    苏颜戳了戳丈夫,太子早就看到了。在爱妻的催促之下,起身走到皇帝身边,一把扯下他捂着头的帕子,捅了捅他爹,瓮声瓮气的说:“往里点。”
    皇帝一翻身,把屁股冲着儿子,故作不耐烦的说:“朕不待见你,离朕远点。”
    太子斜眼去看傲娇的老爹,“那我可真走了?”
    皇帝瞬间翻身坐起,揪着太子的领口,查觉到自己攥得太紧,还特意松了松手,才气势如虹的吼道:“混小子,老子是你爹,你多哄老子一会儿很难么!”
    太子头疼的说:“阿爹,您多大了,还要人哄!”
    皇帝瞪圆了眼睛,“怎么的,你小时候常哭,还不是朕哄你!”
    “难道不是阿爹把儿臣弄哭的么!”太子从小记忆力就好,一脸我什么都知道,你少骗我的表情。
    皇帝略心虚,“反正朕是哄了。”
    “噗……”苏颜忍不住扭头偷笑,每次和皇帝、太子私下里相处时,总是会让她忍不住偷笑。
    完了,跟儿子吵得太开心,一时忘了还有儿媳妇在场,这就尴尬了。皇帝讪讪的看了苏颜一眼,见她眉眼弯弯的,轻咳一声,“七娘啊,茶还喜欢么?”
    “嗯,喜欢。”苏颜弯了弯眉眼,心情极好的点了点头。
    皇帝特别慷慨的道:“贾喜,把雀舌都给太子妃送去。”
    苏颜也没客气,起身盈盈一拜,“谢父皇。”
    太子戳戳他爹,“我的呢?”
    “你没有!”皇帝没好气的道。
    太子顺手把皇帝腰上的羊脂玉佩揪了下来,放在手里扔着玩,不客气的说:“这个归我了。”
    皇帝:“……”卧槽,还带强抢的!
    皇帝和太子吵闹了一场,刚刚被闹了宴寿的恼怒去了一半还多,脸色越见和缓,甚至还特别慈祥的问:“七娘,刚刚没吃饱吧,想吃点什么,朕让御膳房去做。”
    苏颜歪头想了想,盈盈笑道:“不如让儿臣去给父皇下碗长寿面吧。”
    皇帝心中一暖,缓缓点头:“好。”
    苏颜对着关切的看过来的丈夫,甜甜一笑,才侧头对贾喜道:“有劳贾公公,带我去御膳房。”
    太子追在后面不停的嘱咐,“看着点火,可别烫到。”
    皇帝黑线:“不放心,你就跟着去!”
    太子真有这个心,苏颜轻推丈夫,“我没事,你陪父皇说话。”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孕
    
    御膳房位于太极殿西北,是整个一个建筑群,最为显眼的是随处可见的铜皮包裹的大缸,里面盛满了水。
    今日宫中夜宴,御膳房上上下下全都崩紧了神经,不等到宫中圣人睡下,今天的事儿就不能算完。躲在门外偷偷打磕睡的小太监,突然远远的看着两排灯笼向着御膳房缓缓过来,本来有些迷糊的他,猛得惊醒,用手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错,连忙跑进屋内,“师傅,师傅,有人过来。”
    同样在打着瞌睡的大太监,本来也半闭着眼养神,听到小太监的话,猛的起身,“谁来了?”他神情紧崩,生怕是今天宴上那道菜惹得贵人心烦,着人来找御膳房的麻烦。
    小太监摇了摇头,“我就远远的看着好多亮着灯笼往这边走,具体是谁不知道。”
    “你……”大太监也没心思跟小太监计较,连忙出了门,往门伸长了脖子往前看,果然看许多太监宫女,大约数去足有四十多人,手中的灯烛把路上照得通亮。正在心里猜测,来的人是谁,便看到太极宫贾总管的小徒弟,神情颠颠的跑了过来,神情有些倨傲的说:“太子妃驾到,叫御膳房的人都出来迎接。”
    太子妃?大太监整个人都是蒙的,本能点头哈腰,“小的马上就去。”
    “嗯。”小太监扬着下巴,冷淡的应了一声,紧接着就往来路迎去。
    大太监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总管厨房跑去,今天,御膳房总管肯定在厨房。
    这边,贾喜半弯着腰,亲自掌灯引路,还不如细心而轻声的提醒,“太子妃,小心脚下。”
    苏颜笑道:“贾总管,凡你告诉御膳房的人,大晚上的,不必兴师动众的出来。前面宴席未完,他们各自都有责任在,不好让他们离岗。你只着人问清楚,长寿面该在哪里煮就好。”
    贾喜连忙点头,“老奴明白了。”他都没多话,只对着一个年轻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刻就先走了。
    之前的小太监兴冲冲的往回走,正碰上这个。“李哥哥,你这是作什么去?”小太监殷勤的凑了过来,亲热的问道。
    “太子妃有吩咐,带我去御膳房。”李太监端着架子。
    小太监面上热情的引路,其时心里恨不得李太监敢快去死,省得挡了自己的路。
    御膳房的人,本来听说太子妃要过来,全员整理衣袍,打算出迎。接着就来了个人,说是太子妃来下碗长寿面,其余人的各守其位,不许随意走动。
    等到苏颜过来时,便只见到了御膳房的总管和管着白案的徐大厨,两人被小太监带到苏颜面前,按头便拜,“见过太子妃。”
    “平身。”苏颜温和道:“父皇薄有酒意,本宫想给父皇下碗长寿面。敢问总管,应该在去哪里?”
    “这边,请殿下随老奴来。”御膳房总管连忙在前引路,这可是在贵人面前表现的机会,必须得抓住了。
    苏颜厨艺寻常,好在只是下碗长寿面,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技巧。厨房里,制作各种面食的面都已和好,都放在一边醒着。
    按照御膳房总管的想法,太子妃只要在一边看动动嘴就行了,其余的都可以用徐大厨来。
    苏颜摇了摇头,“应该有熬好的骨头汤吧?”
    “有,有,猪骨、牛骨和整鸡熬的好汤,用文火整整熬了十二个时辰,保证清而至鲜。”
    有好汤,这面就成了一半。自有宫女过来伺候苏颜挽袖洗手,然后跟所有人一起,看着太子妃揉面、擀面,再做出只有一根的面条。大锅中的水早已烧开,面条下进去,只几个翻滚就已熟了。苏颜连忙捞出,先过一次冷水,才放入老汤中,切上一些细细的香葱叶,撒入面中,一碗简单的长寿面就制成了。
    只有皇帝的还不成,还得给自己丈夫也做上一碗,不同于做寿的皇帝,太子那碗里,就是平常的刀切面。同样的汤,同样的香葱叶,最后再点上些香油、陈醋,放入食盒,交由宫女提着,回转太极殿。
    皇帝和太子已经等了好久,见到苏颜回来,都眼巴巴的看着她。苏颜亲自动手,端出两碗鲜香扑鼻的热汤面,放在两人面前,不大好意思的说:“汤是御膳房熬好的,面也是人家和好的,我只负责煮熟了。”
    “那也是七娘亲手做的么。”皇帝满足的咬了一口,连声夸赞:“好,好,好。”
    太子更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家卿卿的面有多好吃。苏颜有些脸红,“是御膳房的人手艺好,跟我没大关系。”
    皇帝一碗热汤面下肚,之前的恼怒全都飞到了九宵云外,“御膳房今天伺候的不错,赏。”
    太子瞪着他爹,“颜颜呢?”
    皇帝想了想,才开口道:“前几日永昌府进上了些玉石,看着到也不错,都给七娘拿去做些摆件玩吧。”
    大夏跟前朝一般,玉中最贵者便是和田白玉,其余则是黄玉、青玉、墨玉等,永昌府进上的翡翠,算不上多高档的东西,只因为颜色多,到可以做些摆件、盘、碗等物。
    不过,永昌府地处偏远,又多是山间林地,多毒虫,很少有商人会过去。再加上好玉难得,翡翠虽然比不上羊脂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名贵的东西。也只有皇帝,才有这个底气,拿着极品的翡翠,送给儿媳妇,让她随意雕些东西来玩。
    太子见他爹心情转好,又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