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匡扶后周-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十余里。
然而就在这时,张毅却看到了远处营中摇曳而上的黑烟,看到了大堆大堆燃起的火光,鼻子里更全是烤焦粟米的味道!难道是被敌军袭营了?张毅很是诧异,随后他就遇到了北撤的周军士卒,连忙上前打探。原来李谷已经下令撤兵,并纵火焚烧带不走的粮草物资。
张毅大吃一惊,立即策马往李谷营中赶去。在出示董遵诲的印信之后,张毅很快就来到了李谷身前,对李谷稽首说道:“贫道(道士身份不用下跪)受开国伯董遵诲将军委托,特意前来向李将军禀告:陛下已经御驾南征,委派李重进将军为先锋,董遵诲将军为副先锋。为防浮桥有失,董将军所部正抓紧时间赶往正阳!”
李谷长叹了一声,低声说道:“你来晚了一步啊!我布置在淮河一线的防御部队已经被刘彦贞所部击溃,刚刚我已经下令烧毁大营中带不走的器械、粮食,为撤退做准备!早知道援军来的这么快,我岂会凡是这等错误?!”
张毅这个人,虽然喜好道法,但对军事谋略也有一定的见解。何况董遵诲在他临来之际,反复向他提点那刘仁瞻的厉害,也给他打足了预防针。张毅便对李谷说道:“贫道随从师门游历天下,也曾听说过这刘仁瞻。这个人志军严明、骁勇善战,贫道从十余里外就能见到大营里的黑烟,刘仁瞻在城墙之上,看得应该格外清楚。按照他的脾性,一定会出城追击,将军可要小心!”
李谷大笑,“来得好!正愁他缩在乌龟壳里不出头呢!只要他敢出寿州城,我就让他有来无回!这样吧,道长替我向陛下献上奏疏,就说:
南唐刘彦贞所部兵力雄厚,加上南唐舰队又在淮河中央行进,布置在淮河两侧的弓箭手根本无法施以有效进攻,我阻击部队已经被他们悉数击溃。如果浮桥陷落,我军军心势必动摇,极有可能全军覆灭,微臣不得已,这才烧毁物资,准备后撤。如今淮河水位日益见涨,陛下如果御驾亲征,万一被那南唐舰队断绝了粮道,则大事去矣。还请陛下暂留陈、颖二州,陈兵威慑。而臣等到李重进抵达之后,便会与他携手作战,攻击刘彦贞所部。不过,在臣看来,只要咱们能够充实战备,就算是一时退却,也能够卷土重来,还望陛下勿怪!”
张毅连连点头,表面上很是体谅李谷的样子,心中却不以为然。浮桥就算是被刘彦贞夺去,依靠军中储备的粮草物资,李谷也能坚守一段时间,等到主力的到来。可现在倒好,李谷烧毁了军中带不走的存粮,也就失去了在淮南南岸坚守的依仗,他其实是将全军带入了被动!
过去有人说,李谷为人厚重刚毅,善于评论,时称“朴(王朴)能荐士,谷能知人”。看来这李谷也只能做个大总管之类的角色,指着他开疆扩土,未免有些个勉强。
张毅连忙答应下来,在临行之际,再次提醒李谷注意那刘仁瞻的袭击。等到张毅离开之后,李谷笑着对众将说道:“区区一个道士,哪里知道什么是军事,无非就是董遵诲临行教唆而已!我们已经围困寿州月余,刘仁瞻哪里还有什么兵力出城袭击,他难道就不怕抽调人手后寿州城空虚吗?!”
众将大笑,韩令坤却轻轻皱眉,这董遵诲提醒得倒有些道理,刘仁瞻可不是善类,必须加以提防。但韩令坤在李谷帐下多日,知道李谷的脾气,他眉头一转便上前说道:“那咱们根本不用考虑这刘仁瞻了,直接撤军就是!那董遵诲一个黄毛小儿,而且远离战场,他能知道什么?!”
李谷却笑着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人家董遵诲也是一番好意,老夫也得从谏如流。也罢,老夫就留你率一军断后,以防万一。其余人等,则随老夫撤离。董遵诲虽然有一定能力,但兵力太少,谁知道他能不能保住浮桥?!咱们万万不可大意!”
不久,李谷领军撤离,命韩令坤率领两千五百人马悄悄留下,负责断后。城头上刘仁瞻立即召集手下,准备出城追击。
刘仁瞻之子刘崇低声劝道:“父帅,周军围城月余,军中折损甚大,疲惫不堪。现在好不容易才盼到他们撤离,咱们还是赶紧休息一番,就不要再出城追击了!”
刘仁瞻怒道:“你懂什么?!咱们疲惫不堪,那李谷所部又能好到哪里去?!现在他们烧毁了粮草物资,一心退却,正是咱们追击的大好时机。如果让他们撤回淮河北岸,休整后再次出击,那咱们寿州就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崇儿,你只要听我的命令好好打仗就是,用不了想太多!”
刘崇有些个不服气,撅着嘴不说话。刘仁瞻有些个失笑,懒得与小孩子一般见识,挑选了两千士兵,命令他们在西门处集结。
半个时辰之后,刘仁瞻来到西门,却见士兵们大多坐在地上,酣睡不醒。刘仁瞻想起儿子的话来,叹了一口气,对众将说道:“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惫,可这是难得的破敌良机,万万不可轻易放弃!刚刚刘崇说士卒疲惫,可敌军攻城月余,损失更在我军之上,他们更加疲惫。咱们正要抓住这个良机,以报仇雪恨!孙羽,你是我手中第一大将,你觉得如何?”
孙羽连忙上前,其实他非常同意刘崇的建议,但他也明白刘仁瞻的意思,点自己的名字决不是让自己带头反对。再说了,自己作为寿州第一大将,哪里能有怯战之心呢?于是孙羽连忙上前说道:“大帅放心就是,我这次亲自领军出击,一定会在李谷身上,狠狠地割下一块肉来!”
刘仁瞻连连点头,“这就对了,咱们只打刘谷部将,绝不攻击李谷本部。能够以优势兵力围城月余而取不到任何战果,这刘谷可是咱们的好朋友!”
众将大笑,孙羽也连声大笑:也对,那李谷分明不通军略,又怎么会防备寿州的追兵?自己有些个多虑了。于是孙羽向刘仁瞻行礼告别,便率领亲兵将那二千士卒全都唤醒,悄悄出了西门,往李谷撤军的方向追去。
早有斥候得到消息,迅速报于负责断后的韩令坤。韩令坤低声笑道:“刘仁瞻这家伙果然不死心,传令下去,全都埋伏妥当,离开道路至少二十丈,咱们这次要打寿州军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他的命令,所部士兵连忙继续留在山林之中潜伏,静候追兵的到来。大家攻城月余未得寸功,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正准备发泄一番,敌军来的正是时候。
再说孙羽率领部队,唯恐李谷逃离,沿途不断加速,很快就来到了那韩令坤埋伏的山林附近。他正要领军加速通过,突然心中悸动:这山林不对劲!偌大一片山林,居然听不到飞鸟的鸣叫声,很像是被人所惊走,难道有伏兵不成?!
想到这里,孙羽立即点出二百士兵,命令他们入内查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时的耽误总比悔恨终生强,这可是打仗,容不得半点大意!
二百名寿州军士兵,努力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走进了树林。刚离开孙羽的视线,大家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呵欠。守城这么多天,人家李谷的攻城部队还能轮番歇息,可刘仁瞻只有这么多人马,只能够频繁作战,士兵们已经疲惫异常。不过大家还是有些个兴奋,据说周军忙于撤退毫无防备,大家只要追上去就能对周军展开屠杀!这样的好差事,纵使已经疲惫不堪,也让大家有了点行动的**。
士兵们往里走了十余丈,就懒得再往里搜查。大帅都说了,敌军已经狼狈撤离,大家还盼着追击途中建功勋呢,干嘛把时间浪费在这树林中?!没有鸟叫还不正常,现在天气变冷了,也许早就冻死了呢!
很快士兵们就从树林里走了回来,向孙羽禀报并无发现任何异常。孙羽虽然心中悸动,却还是下令继续追击,于是率领部队一头闯进了韩令坤的伏击圈。
半个时辰之后,孙羽仅以身免,狼狈地逃回寿州。刘仁瞻大怒,但却无力再次出击,只能眼看着韩令坤所部在城下挑着尸首耀武扬威、得意离开!
……
第355章迎头痛击
卷三'第355章迎头痛击
………………………………
第355章迎头痛击
就在韩令坤率军伏击孙羽所部的时候,张逸也遣人向董遵诲报告:他已经到达了正阳,发现浮桥安然无事,只不过当地守军毫无战心,根本没有组织有效防御。张逸正在抓紧组织守军修建防御工事,还请董遵诲火速增援。
董遵诲皱了下眉头,掏出地图来大略一看,便将随同张逸信使来此的一个守军头目叫了过来。董遵诲轻轻一点地图问道:“这是哪里?有没有咱们的驻军?”
那个叫做司徒亨的头目伸长了脖子,连忙回答道:“将军,那里是下蔡镇,应该有咱们的数百名驻军,还有投石车。”
“有投石车?”董遵诲有些个诧异,连忙问道:“轻型的还是中型的?我听说李谷不是调集所有投石车前往寿州了嘛,下蔡镇怎么可能还有投石车?!”
“是重型投石车!”司徒亨连忙回答道:“他们本来是要从正阳这边过浮桥,可是我们害怕他们的设备压垮浮桥,就建议他们前往下蔡镇。那里河两边相对狭窄一些,就算是架设加重的浮桥,也比我们正阳这边要容易。”
董遵诲大喜,因为紧急来援的原因,他的军中并没有配备重型武器,基本上无法正面对抗刘彦贞的舰队。不过下蔡镇那里水道狭小,又有投石机作伴,正是阻击刘彦贞的最佳地点。而且在下蔡镇作战,还可以避免正阳浮桥直接暴露在敌军射程以内,大大增强了安全系数。
于是董遵诲立即下令,全军转往下蔡镇,阻击刘彦贞所部人马。幸好转世重生的董遵诲运气不错,等他来到下蔡镇的时候,不仅刘彦贞的舰队还没有赶来,而且司徒亨所说的四辆重型投石车、六辆中型投石车居然还都摆在原地,虽然操纵他们的士兵已经一哄而散。
不过董遵诲并不指望他们,在董遵诲的军中,就有二百名经过严格训练的投石车操纵手。自从董遵诲在晋阳城尝过远程引导的甜头之后,他就在军中抽调人手展开这方面的训练,同时也顺便培训了不少投石车的操纵手。此次南下,考虑到李谷军中有不少投石车,董遵诲特意将他们带上,没想到歪打正着。
下蔡镇地形十分特殊,不仅易守难攻,且淮河在这里打了一个弯,水道变得有些狭窄。虽然水流并不喘急,却也暗流不断、很是凶险,可只要控制了下蔡镇,就能够控制淮河往来通行!
董遵诲立即下令,将投石车全都搬到下蔡镇旁边的小山丘上去,这样有地势优势,投石车可以射得更远,而且山上也有不少山石,石弹可以就地取材。接下来,除了一部分人修建防御工事外,剩下的人全都在搜集石头做石弹。
尤其是下蔡镇濒临淮河,交通便利,镇上还有几个货仓,里面居然有数十罐菜油。董遵诲命令将它们全都搬上山,同时命人编制藤球备用。
全军三千人忙活了大半夜,这才开始歇息,除了值守的士兵,大多数人都很快进入了梦乡,营地里鼾声一片。
而此时刘彦贞的船队也在下蔡镇东面二十里的地方抛锚,所有船只都停了下来。
刘彦贞这个人既没有聪明才干,也不懂军事谋略,而且待人态度十分傲慢,只知道贪赃枉法。不过他也有升迁的办法,那就是送礼,不断地贿赂朝中重臣。结果一来二去,就连丞相魏岑都向皇帝推荐刘彦贞,大家都说他治理民众的本领好比龚遂、黄霸,指挥军队作战的能力赶得上彭越、韩信!南唐皇帝李璟一时不察,就委派他担任了全军的统帅,命他迅速赶去增援寿州。
刘彦贞见船突然停止向前,便命人将前锋官咸师朗叫了过来,诧异地问道:“咱们为何停了下来,前面航道上不是没有别的船只吗?就算是有别人的船只,咱们全都是水军战舰,难道还怕他们?!”
咸师朗连忙回答道:“启禀大帅,淮河在前方拐了一个大弯,水流窜急、看似平静的水面下还有暗流,我军逆流而上,不得不加以重视。何况我听船工们说前面水道很是狭窄,夜里行船不便,大船极容易撞在河岸的峭壁上。”
刘彦贞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水军们不肯趁夜前进,还有这等说法。那咱们明日迅速通过前面水道,争取明日下午抵达正阳,烧毁李谷所修筑的浮桥!”
咸师朗连连赞同,说了许多奉承话。等他告辞的时候,刘彦贞笑着说道:“咸将军,长夜漫漫,我这里有两个小兵很是仰慕将军,还望将军教授她们骑术。”
刘彦贞说完后一挥手,立即从旁边走上来两名小兵,不过仔细一看,却是两名侍女假扮的小兵。咸师朗大喜,连忙道谢,很快就领着她们回到自己坐船,整整教了一夜的“骑术”!
等到了天明时分,腰酸腿软的咸师朗这才罢休,好不容易才从床上爬了起来,指挥大军西进。此时已有性急的五六艘船赶在了头里,率先闯进了前面那狭窄的水道。
看着越来越近的南唐军战船,董遵诲大声喊道:“投石车,攻击!”
听到他的命令,四辆早就上好弦的重型投石车立即发动,将石弹重重地弹射出来,其中三枚同时命中一艘南唐军战船。其中一枚石弹正好砸进了人群之中,就听噗的一声,周边已经溅满了鲜血,成为了活生生的屠宰场。而其余两枚正中船体前甲板,就见在那石弹的攻击之下,战船就像是纸糊的一样,被那石弹轻易击穿,河水很快就从船底的破洞处冒了上来!
这艘战船的船长匆匆跑到那两个破洞旁,往下面一看,顿时绝望地喊道:“弃船,弃船!”
听到他的命令,士兵们连忙跳下水去,拼命向远处的船只方向游去。而中弹的船只也在缓缓下沉,不久就消失在水面之下,只剩下一个刚形成的漩涡。
下蔡镇的周军投石车很快装填完毕,再次击发,接着就将旁边的一艘南唐战船击沉。一艘一艘又一艘,短短半个时辰,足有七艘战船被投石车击沉,吓得南唐军的战船不断后撤,愣是不敢向前!
刘彦贞也在远离战场的己方战舰上看到了这一幕,他怒声责问道:“为什么不还击?你们还在等什么?!”
咸师朗连忙上前解释道:“大帅,看那石弹的个头,对面肯定是驻有周军的重型投石车部队。咱们船上都是轻型投石车,对方超出咱们射程,咱们根本无力反击。”
刘彦贞皱了下眉头,“那就抢滩登陆,与他们在陆地上交锋!要是被敌军堵在这里,咱们就成了大笑话!”
咸师朗不敢反对,于是立即调集一军士兵分乘二十艘战船,前往下蔡镇试探周军兵力。这二十艘战船在行进途中就被周军的重型投石车击毁了三艘,紧接着在靠岸途中又被周军六辆轻型投石车击中了八艘,只有九艘战船成功登陆,卸下了不到一千二百名士兵。
这些士兵登陆以后,立即分散开来,奔着后周军占据的山头要地就冲了过去。不过董遵诲手中足有三千人马,岂会担心他们?董遵诲一声令下,张逸、石守信、韩重赟、曹铨等人各率一营人马,迅速冲了上来。加上中型投石车不断地进行定点清除,周军很容易就将这南唐兵马击溃。
可是,就在周军忙着击溃这一千二百人的时候,南唐军趁着周军中型投石车转移火力的大好机会,迅速登岸,在咸师朗的指挥下,足有五千人马冲上岸来,对周军盘踞的山头发起了攻击。
这时,董遵诲才感觉到了麻烦,他看着越冲越近的南唐军士兵,便大声下令道:“上藤球!”
听到他的命令,中型投石车部队立即往筐子里放上了浸满油的藤球,而后点起藤球,猛地将其抛出。
那藤球全都浸满了油,成为了空中的大火球,砸到地上就是一片火海;在空中爆炸也是火海一片!
咸师朗根本就没有想到敌军还有这样的花招,他只好督促士兵尽量向前冲锋,与周军士兵黏到一处,免得被这火球袭击。就连咸师朗自己,也被迫冲到了头里。
可是咸师朗没有想到,周军还有远程引导这一办法。在士兵们的引导下,投石车越打越准、越打越近,根本不怕误伤。别看着藤球带着熊熊烈焰擦着士兵们的头皮射了出去,可愣是一地火油也没有落到周军士兵们的身上。
南唐军有数万人马,确实有拼的底气,在不计成本的进攻下,终于掩护己方投石车顺利登陆,与周军展开了对射。这时周军的投石车害怕被敌军拦截,也不敢再发射火油蛋,只能够扔着石头与南唐军对抗。→文·冇·人·冇·书·冇·屋←
打啊,打啊,从早上打到中午,又从中午打到晚上,愣是没有一个人投降!眼看着南唐军不断登陆,而自己这边的投石车却因为过于频繁的使用断掉了皮索,董遵诲也只能下令全军撤退!
不过,在撤退的路上,董遵诲并没有遇到任何追兵,看来南唐军队也伤得不轻!那么,正阳见喽!
……
第356章三军会师话决战
卷三'第356章三军会师话决战
………………………………
第356章三军会师话决战
刘彦贞在董遵诲撤走二十里以后,终于在咸师朗的护送下登上了下蔡镇附近的山丘。看着山丘上被砸得稀烂的投石车,刘彦贞志得意满地说道:“别看周军嚣张得意,最后还不是被我军砸得稀里哗啦!”
咸师朗见周围并无外人,便低声说道:“大帅,这些投石车都是周军自己砸烂的,并不是我军所为。想来是周军害怕耽误行程,这才主动将投石车全部破坏。”
刘彦贞笑道:“如果不是我军攻势凶猛,敌军怎么可能轻易撤退?!终究还是在咱们的努力下,这才逼退了周军,我会上奏陛下,为你请功!”
咸师朗连忙拜倒表示感谢,同时识趣地说道:“如果没有大人的巧妙指挥,末将哪能逼退敌军,主要还是大人的功劳!”
于是将帅和谐,互相拍着马屁,乐呵呵地指挥舰队向前。只是下蔡镇这里的二十余艘沉船、数千具南唐将士的尸体,却被刘彦贞、咸师朗选择性地无视。
离开上蔡镇后,刘彦贞所部并没有受到董遵诲的阻击,一天之后,逆流而上的他们顺顺利利地来到寿州附近。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池州刺史张全约也曾听说过刘彦贞,并知道这家伙有些个小心眼,两人不敢怠慢,连忙前去拜见刘彦贞,并为他张罗着接风宴。
不过这次刘彦贞态度十分坚决,不仅没有接着接风宴的机会收取程仪,还对刘仁瞻等人说道:“本帅前不久在下蔡镇与周军狠狠地打了一仗,斩获甚多,打得周军董遵诲部狼狈逃窜。如今听你们一说,原来李谷也吓得往回逃,本帅这就督促将士展开追击!”
刘仁瞻连忙劝阻道:“将军不必心急,现在您的主力部队尚没有抵达,只有先锋部队在此。敌军李谷部逃脱,想来是畏惧您的威名(刘仁瞻很恶心这番说辞,不过看着刘彦贞前来救援的份上,就吹捧他一二吧)。现在只要您统帅大军缓缓前进,就能收复失地,何必急着与敌军交锋?再说了,万一交战不利,那就会导致大势去矣!”
刘彦贞冷笑着说道:“火来水挡,兵来将御,敌军既然胆怯逃走,咱们正好乘势追击,为啥不去?!刘仁瞻将军,是不是前天你出城反击失败,失去了信心,吓破了胆子啊!”
被刘彦贞一顿嘲讽,刘仁瞻也生气了,爱死死去,老子是懒得管你了!
池州刺史张全约觉得刘仁瞻说的也有些道理,便竭力劝阻,可刘彦贞冷笑着说道:“怯战者自然会找出一大批的理由来,不知张将军是留守寿州,还是奋勇向前?”
张全约被刘彦贞一激,立马说道:“当然是奋勇向前,可……可……”
“没什么可是,我在船上等你,过期不候!”刘彦贞冷笑着说道,转身离开。
刘仁瞻长叹一声,对张全约低声说道:“刘彦贞骄傲自大,又毫无军事才能,如果与周军对峙,瞎指挥的他一定会遭受败绩,只可惜咱们没有权利节制于他!如果刘彦贞战败,我会尽力守卫寿州,给你们留得退路,希望你也尽力聚集部队,撤回寿州。”
张全约向刘仁瞻郑重行了一礼,转身离开。刘仁瞻叹息一声,对手下的部将说道:“我刘仁瞻世受国恩,定当以死相报。城存与存,城亡予亡!”
说完后,刘仁瞻忍不住落下泪来,部将们很受感动,全都宣誓效忠。于是刘仁瞻立即率领部队加固城防,储存粮草物资,做好死守的准备。
再说董遵诲在下蔡镇阻击刘彦贞所部,取得了较大战果,后来虽然被迫撤退,却也成功推迟了刘彦贞所部的推进速度,策应了李谷所部人马的撤退行动。等到董遵诲率军返回开阳后,李谷所部人马和李重进所部人马很快与其会师,后周军队终于有了与刘彦贞正面决战的底气。
在三军会合之后,按理说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李谷应该接掌帅印,李重进、董遵诲两人皆该是他的下属。可郭荣已经对擅自烧毁粮草物资并擅自撤兵的李谷很是不满,特意派人前来宣召,免除李谷的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一职,任命他判寿州行府事。同时任命李重进暂时指挥全军,担任都部署一职。
李谷脸色灰败地交出帅印,寿州现在仍在刘仁瞻的控制之下,自己的这个判寿州行府事只是个虚职而已。早知道皇帝会这样处理、早知道李重进、董遵诲的援军来的这么快,我当时绝不会烧毁粮草、擅自撤退!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看着蹒跚离开的李谷,李重进轻轻摇头,何必呢?!随即他转过身来,对董遵诲说道:“道安,你刚刚与那刘彦贞交过手,感觉他们战力如何?”
董遵诲笑着说道:“战斗力还不错,能够在投石机的呼啸声中坚持进攻,这些士兵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之卒。只不过他们的将帅都是些猪脑子,只知道正面强攻,不足为虑!而且刘彦贞自视甚高,骄傲蛮横。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他们的水军很强,而我军几无水军!不过投石车倒是能压制他们的战船,我听说李谷大人烧毁了所有的投石车,不知李将军带了多少?”
李重进摸了下鼻子,苦笑着说道:“一辆也没有,我部急于赶路,哪里会带那些东西。你刚刚说在下蔡镇用投石车教训了南唐军队一顿,你有没有携带投石车转移?”
话还没说完,李重进就不由得苦笑起来,董遵诲当时忙着撤离,没被南唐军队黏住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带出投石车来。可是失去了远程打击武器,他们该怎么击败南唐水军呢?
两人皱紧了眉头,董遵诲猛地一拍大腿,大声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咱们还怕他们?!既然没有投石车,那咱们就在陆上与他们交锋。反正他们气势汹汹地杀过来,肯定不会放弃与咱们交战。”
李重进眼前一亮,笑着说道:“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而且咱们还可以预设战场,提前修好防御工事!明日,愿与君一同破敌!”
……
第357章正阳大战之斩杀咸师朗!
卷三'第357章正阳大战之斩杀咸师朗!
………………………………
第357章正阳大战之斩杀咸师朗!
李重进与董遵诲商议片刻,决定留李谷所部在淮河西侧驻守,自己则率领本部人马渡过淮河,在东岸布下阵势,准备与那刘彦贞决战。
虽然两军被浮桥分割,乃是军中大忌,但李重进已经携带了足够的粮草,就算是被割断了退路,也能坚守一段时间。而李谷所部人数众多,韩令坤又取得了小胜,鼓舞了士气,并不怕刘彦贞所部的进攻。而且就算敌军占据了开阳之地、成功地分割了李重进与李谷所部的联系,可皇帝郭荣的御营主力即将到达此处,到时候三军合力,刘彦贞所部就会灰飞烟灭!
再说刘彦贞这边,总觉得后周军会望风而逃,既没有把董遵诲等人放在眼里,也没有做太多准备。为了以壮声势,他甚至还兵分两路、水陆并进。水面上二百余艘战船逆流而上,陆地上队列更是绵延了三十华里,前锋已经饿得前心贴后心了,落在后面的辎重部队还没来得及送饭呢!
连续饿了两三次前锋部队后,士兵们叫苦不迭。刘彦贞便命令不怎么听话的张全约负责执掌后勤部队,一定要确保前线将士吃上及时的伙食。张全约很是生气,对刘彦贞发配自己的举动不满;但他也偷偷松了一口气,就算刘彦贞真如刘仁瞻所说战败,处于后军的自己也能逃得性命!
这一日,刘彦贞终于率领部队来到了正阳附近,却见后周军队锦旗招展,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刘彦贞这下可就慌了神,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而且军队匆匆忙忙赶到这里,连早饭也没来得及吃,饿着肚子打仗哪里还有气力?!
幸好副将咸师朗连忙上前提醒:“大帅,咱们军中有不少防御器材,全都在船上装着呢,不如立即卸船,就地防御!”
刘彦贞连连点头,立即下令。就见战船避让到一侧,辎重船只不断向前。水道一共就这么窄,于是水面上就乱成了一锅粥。本来瞄准后周军的战船全都被堵在后面,失去了用武之地。
南唐将士累得喘着粗气,将那些个提前打造好的拒马从船上搬下来,在上面插上利刃,然后用铁索连接。同时南唐前锋部队纷纷竖起打造好的厚实木盾,不断用手中的长刀敲打着木盾挑衅。为了防止后周军队攻击部队侧翼,刘彦贞还派出不少人马在侧翼撒下了许多铁蒺藜,做好了防御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也累出了一身臭汗,至于早饭,哪里还有心情去吃!于是刘彦贞坐镇中央,咸师朗坐镇前阵,紧张地盯着前方,根本就不敢随意动弹!
看着南唐军那严密而坚固的防御工事,李重进大笑,董遵诲也连连发笑。南唐军他们明明兵力占优,却愣是没有勇气发动进攻,其实就是些软柿子。而且刘彦贞一路叫嚣着灭亡周军,如今却只敢缩在防御工事后面发抖。这样的纸老虎,又有何惧?!
李重进对董遵诲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如咱们各率一支部队,对刘彦贞发动攻击,以钳形攻势击溃刘彦贞所部!”
董遵诲点头笑道:“正合我意,咱们俩看谁能先擒获刘彦贞!”
李重进大笑,立即返回阵中做准备。董遵诲也来到阵中,对麾下众将安排道:“我刚刚与李重进将军约定,以钳形攻势来破除敌军的防御。所以我决定做如下安排:我率领一千人马做主攻;石守信、韩重赟,你们两人各率五百人马作为我的左右两翼,随我一同冲阵。张逸你率领五百名弓箭手留守后阵为大军作掩护,张毅你精通医术,率领剩下的士兵看护我军伤员。大家听清楚没有?行动!”
不到半刻钟,董遵诲所部就准备妥当,立即展开行动。眼看着董遵诲所部逐渐上前,咸师朗立即大声喊道:“放箭!”
听到他的命令,数千名弓箭手立即斜向上举起手中的弓箭,紧接着释放了手中的箭矢,就见数千支长箭急速斜飞向天空,而后冲着董遵诲所部就射了过来。
董遵诲大声喊道:“举盾!”
听到他的命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