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匡扶后周-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季札立即将金条塞到了怀里,笑着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喽。”

收下韩继勋的钱财之后,赵季札对韩继勋很是亲近了几分,又问起秦州如今的战备情况。这下可算是挠到了韩继勋的痒处,韩继勋立即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赵季札也不堪示弱,一个劲地提意见,不过却被沉浸在讲述中的韩继勋下意识地驳回。结果就是韩继勋越讲,那赵季札脸色越是难看。等到韩继勋发觉的时候,赵季札的脸色已经成为了铁青色。

韩继勋有些个后悔,却不愿再低三下四地乞求这无能的赵季札的宽恕,只好装作看不懂的样子,将赵季札客客气气地送出城去。

赵季札骑在马上,心中大怒。不就是能打仗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格老子提的这些个建议,可全是照搬的《孙子兵法》,你难道比孙子还会打仗吗?!居然对我不屑一顾,我呸!

气冲冲的赵季札很快就来到了凤州,此时凤州刺史王万迪正忙于对凤州的战备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哪里有心情招待赵季札这个废物?于是王万迪对赵季札敷衍几句,便将他送出城来,连程仪都没有奉送半点。

赵季札这次怒火万丈,他不知道向内宫送了多少礼物这才换来这巡查边境的差使,不就是为了向各地守将搜刮些金银珠宝贴补家用嘛!现在可好,一个对我看不上眼,另一个对我不屑一顾,咱们走着瞧!

数日之后,赵季札返回成都府,立即入宫求见。孟昶连忙召他入宫,询问这边境之事。

赵季札来到孟昶面前,用力磕了三个响头,而后长叹一声,红着眼不说话。

孟昶很是诧异,便疑惑地问道:“爱卿为何一语不发,有什么为难事吗?”

赵季札便苦着脸说道:“陛下,微臣本不想让陛下担忧,可这秦州、凤州的备战工作实在是太差。秦州守将韩继勋夸夸其谈,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恬;而凤州守将王万迪更是对周军毫无防备,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孟昶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叹息一声,低声说道:“朕早知道,这韩继勋才能有限,不足以抵御周军,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也只能让他暂任这秦州防御使一职。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为朕分忧?朕一定加以重用。”

赵季札大声说道:“微臣不才,愿为陛下抵御周军,一定让那周军片甲不回!”

孟昶轻轻皱眉,这赵季札怎么这么大的口气?难道是他巡视边境的时候发觉了周军的大漏洞,还是他想到了击败周军的主意?甭管什么原因,只要能击退周军就好。

于是孟昶任命赵季札为雄武军节度使,率领宿卫亲兵千余人前往秦州、凤州,协调两地防务,抵御后周大军。等到赵季札出兵之后,孟昶又觉得不很放心,于是命令权知枢密使王昭远巡视北方边境,在山口要地部属守卫兵马,防备周军的偷袭。

吩咐完毕之后,孟昶很快放下心来,评花问柳、饮酒作诗,成都府顿时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

第340章突袭赵季札

卷三'第340章突袭赵季札

………………………………

第340章突袭赵季札

春风得意的赵季札,带着心爱的侍妾慢慢往边境挪去,他的速度很慢,居然是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挪动,势要向沿途官吏们全都索要一番孝敬,也好填补下自己空扁的荷包。

就在赵季札大肆收礼的时候,郭荣将董遵诲叫到身边,仔细询问了一番殿前司部队的训练情况,然后对董遵诲说道:“道安,你能把这些人训练成如今的这个样子,很不容易。我也知道,这些个骄兵悍将,一定让你吃了不少的苦头。我听说你最近一直住在军营里,连新建成的开国伯府你都没有去过,实在是辛苦。而且就连你大哥中举,你也只是急匆匆前去恭贺一番,并没有陪着他宴请宾客,实在是为难你了!”

董遵诲连忙行礼道:“陛下,这都是微臣职责所在,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更谈不上为难!能为陛下分忧,乃是微臣的荣幸!”

郭荣对董遵诲的态度很是满意,示意内侍为董遵诲搬来座位,又命人为他沏上茶水。

见郭荣赐座,董遵诲并没有推辞。入宫前他正在训练士兵们站军姿,很是疲惫。如今坐到了椅子上面,格外舒服。而且他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并不太注重这些个虚礼。不过入乡随俗,董遵诲虽然坐下,却也没敢彻底放松自己,而是只坐在椅子上三分之一的位置,腰板挺直,神态恭谨地听着郭荣的训话。

郭荣笑着说道:“别紧张,咱们也不是外人,放松一下。”

话是这么说,但见董遵诲在自己跟前谨慎的样子,郭荣还是觉得十分满意。同时,郭荣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向自己据理力争的文臣来,心中略有不满。

郭荣笑着说道:“有这么一会事,朕说说,你听一下。前段时间朕已经命令王景、向训率军去收复秦州、凤州,让他们抓紧时间行事。不过最近战事陷入胶着,朕还听说那孟昶任命了赵季札为节度使,率领千余精锐士卒火速驰援秦州。朕觉得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殿前司所部已经训练了多日,也该去战场上磨练一番,在真实的战争中寻找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所以,朕准备让你率领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前往秦州前线,以战代训,你看如何?”

董遵诲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郭荣行礼说道:“陛下的意愿就是旨意所在,末将马上挑选部队出发,尽快赶到秦州前线!殿前司所部,定将为陛下开疆拓土、战无不胜!”

郭荣对董遵诲越发满意,特意留他在宫中用膳,这才让他离开皇宫。董遵诲出宫后连忙赶到军营,召集各营指挥使,对他们说道:“兄弟们,刚刚陛下传我进宫,对最近这段时间大家的训练情况很是满意。督促咱们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如今有这么一个以战代训的机会,大家谁有兴趣?”

董遵诲的话音未落,众人已经全都举起手来,就连王政忠、张毅两人也举手示意。董遵诲不由得失笑,看来大家对最近时间的训练感到了枯燥,不过我这个天天猫在军营里的人怎么就感觉不到呢?不是隔三差五就有夜间紧急集合,每天都有五公里越野跑做调剂吗,大家怎么这么想要外出?实在是让人费解啊!

董遵诲笑着说道:“这样吧,王政忠率领手下提前前往秦州、凤州,为咱们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粮食,多多益善。石守信、韩重赟、张逸,你们三人各挑选五百精锐士卒,做好随我出征的准备。张毅,你这次也随我出征,一会你马上联系楼观道的道长们,看看他们在秦州有没有道观、信徒,是否有可靠的情报来源。刘庆义率领其余人等留守大营,继续保持正常训练。这可是咱们殿前司组建以来的第一场作战,大家全都给我警醒一点,不要丢了咱殿前司的脸面!”

大家高声回应,“我殿前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当天下午,王政忠和张毅等人就率先出发,前去边境布置。而董遵诲也抽空回了一趟开国伯的新居,因为忙于训练的缘故,董遵诲还没来得及购买奴婢,他也只能安排侍卫们打扫一下卫生,免得污尘遍地。

董遵诲又对寄居在此的董遵训说道:“大哥,你真的没有心思出仕吗?我可已经跟人家打好招呼,别的不说,以你的才华,肯定能做个集贤校理。”

董遵训却微微一笑,“你大哥我只有两个爱好,一是看书,另一个就是解救失足少女。如今你已经能为咱们董家撑起一片天,我这个当大哥的,总算是可以偷懒,也可满足一下自己的奢望。道安啊,其实开封府里还是有不少好景致的,像易翠阁、静雅居等等,里面的姑娘可都是上品……”

董遵诲不由得摸了一遍自己的额头,自己的这个大哥,实在是没救了。不过这样也好,寄情与书中可以有效地避开政治漩涡。家中有一个显贵的嫡子就足够了,更需要一个宽厚老实的新族长人选,而现在看来,董遵训正是这最合适的人选。

这时董遵训压低声音问道:“道安,你这次急匆匆跑过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这时左右无人,董遵诲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将出征的事情告诉了董遵训。董遵训长叹一声:“道安,你一定要多多保重,万万不可以冒险行事!对了,等到朝廷收复秦州、凤州之后,别忘了送我几个当地出产的小侍女!”

被董遵训这么一说,董遵诲一肚子的离别惆怅全都烟消云散,他笑着对董遵训说道:“放心,大哥,我这个做弟弟的一定会买到‘如花’这样的极品,献给哥哥!”

第二天一早,董遵诲便率军出城。此时后周的漕运系统,经历了彻底的变革,枢密院和兵部掌控的船只,终于不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变成了现实,无论是船只的实际数量还是船只的大小规模,都比原先提高了数倍。

出示枢密院出具的令牌之后,董遵诲顺利申请到了西进的船只,率领部队火速登船。在航行数天之后,顺利抵达目的地,加入到对秦州的攻击序列之中。

董遵诲特意前去拜访王景,却发现这个一军统帅居然穿着寻常的铠甲,正在营外的高处观战。董遵诲上前见礼,地王景说道:“王将军,陛下有命,让我统领这些个士兵等候您的命令,达到以战代训的目的!”

王景连忙扶起董遵诲,笑着说道:“开国伯何必客气,咱们既然共同讨伐秦州、凤州等地,就要相互协作,共同奋进。我王景是个粗人,有话就会直说,希望你不要在意。”

于是两人商议一番,决定以董遵诲所部担任大营的斥候,反正他们拥有不少战马,做斥候绰绰有余。

董遵诲并没有直接申请参与到攻城中去,毕竟他的部队远道而来,无论是精神还是力气,都处在低谷,正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一番。而且,攻城战中攻方的损失较大,董遵诲可不希望刚叫熟大家的名字,又被迫换人重新开始!

王景继续与坚守秦州的后蜀将领韩继勋交战,至于董遵诲所部,一面分散开来控制秦州附近地区,一面调动主力部队对结寨自保的百姓们进行说服劝说;对于冥顽不灵者,董遵诲也不会不舍得动用武器。

五天之内,董遵诲就率军攻克黄牛寨等十八家坞堡、村寨,打得后蜀军节节败退。这时张毅通过楼观道得来消息,那深受孟昶信任的赵季札这次怂了,一听说后周接连攻克十余家坞堡,他就想要率军撤退。

昨天,赵季札一听说后周攻克散关的消息后,立即命人取来笔墨纸砚,上书朝廷,请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差遣,并派出士兵护送自己前往成都府。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很快就有人偷了赵季札的部分钱财后悄然离开,赵季札一边喊着晦气,一边命人抢先将自己这段时间搜刮来的财物和侍女妻妾全都送回成都府,免得被敌军骚扰。

不过,赵季札不会想到,当地那破落的楼观道已经出卖了他们的行踪,悄悄禀告给董遵诲。于是董遵诲率军偷偷出击,突然向那赵季札所部展开攻击。

赵季札作为军事白痴,哪里会是董遵诲的对手?!不久就被打得大败,连连后撤。眼看着视野里的骑兵越来越多,赵季札越来越感到紧张。等他突然听着士兵们接连的惨叫声,赵季札突然跳上战马,扭头就跑。

赵季札这么一跑,他手下的千余宿卫顿时失去了指挥,虽然他们也算是精锐部队,却被董遵诲所部死死压制,最后大半士卒被迫投降。

而赵季札凭借这绝世一跑震惊了数十万人,沿途后蜀的郡县都以为本国吃了个大败仗,全都变得人心惶惶。

在此情况下,蜀国国主孟昶,立即召集赵季札询问军事事务,吓掉了魂的赵季札却答非所问,根本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于是孟昶勃然大怒,下令将这赵季札押入大牢之中,三天后便将他斩首示众。

……

第341章破柴都

卷三'第341章破柴都

………………………………

第341章破柴都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董遵诲之所以能够轻易取胜,最重要的就是赵季札这家伙太菜。这次董遵诲突袭赵季札得手,斩获甚多。那赵季札身边的部队,全都是孟昶的宿卫出身,装备精良,不少人更是配有全副精铁打造的甲胄,这下可都便宜了董遵诲。不能说是鸟枪换炮,却也是面貌一新。

也许大家就要问了,董遵诲如今统帅的可是殿前司的人马,怎么还看得上缴获的兵器铠甲。唉,谁让中原战乱不断,而蜀地相对平静呢。大批技艺精湛的铁匠流落南方,而中原却在战火中国力不断衰退,现在后周秣马厉兵,也不过是在奋起直追而已。

看到远道而来的董遵诲所部占了大便宜,王景、向训等人也坐不住了,主动出兵进攻韩继勋、王万迪所部,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却也在气势上压到了敌人。大家于是说那董遵诲取得大捷也没什么了不起,随便挑支部队就能够打败蜀军。在这种乐观的情绪下,后周军队频频出击,百余人的小部队就敢去后蜀境内骚扰。

这一天,后周排阵使胡立率领百余名骑兵悄悄离开军营,南下蜀境。等到离开大营的视线,胡立大声吼道:“弟兄们,那董遵诲年纪轻轻有什么本事?不过就是有几分运气罢了。咱们只要立下战功,也能够得到上面的奖赏和提拔。趁着蜀军主力还没有赶到,咱们赶紧抢先立些战功!”

被胡立一番鼓动,士兵们气势汹汹策马南下,掀起了无数尘土。在斩杀了数十名蜀军辎重兵后,胡立一向越来越靠近那后蜀的边境。正好那蜀军行营都统李廷珪率军北上增援,发现了后周的这一小股骑兵。

李廷珪心中暗道:真是运气好了挡也挡不住,区区百余名骑兵,根本不是我大队人马的对手,应该很轻松就能将他们击溃甚至全歼。前几天那赵季札死后,陛下正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如果我将这战果上报,再适当地夸大一点,陛下一定会对我加官进爵,另眼看待。

想到这里,李廷珪立即命人布下伏击圈,而后挑选了五十余名骑兵,前去勾引那后周小部队。

且说胡立看到对面只有寥寥五十余骑蜀国骑兵,附近地势相对平坦也没有埋伏,心中大喜,立即督促部队上前进攻。蜀军骑兵稍作抵挡,便仓皇撤退。

胡立哪里肯让这到嘴的鸭子给跑了,立即率军追击。一个逃,一个追,很快蜀军骑兵就将胡立引进了伏击圈。

胡立这时才有些感觉不对劲,正想率军撤退,李廷珪已经领军杀出,将胡立所部团团围住。

就听那李廷珪大声喊道:“对面周将听着,只要你放下武器投降,我们蜀军保证你的生命安全,并给予你相应的待遇!”

胡立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吐沫,这幅说辞本是那董遵诲所创,大家觉得这说辞比起“投降不少”这四个字来要显得有水平,纷纷采用。却没有想到蜀军将领居然也开始这么说,是不是放回蜀国的老弱病残向他们传授的啊?

胡立大声喊道:“我乃是大周排阵使胡立,对面蜀将听着,只要你弃暗投明,我大周也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并给予你相应的待遇!”

李廷珪冷哼一声:给脸不要脸!他对周围的弓箭手低声说道:“给我瞄准了那胡立,老子要生擒他!”听到他的命令,周围的弓箭手全都搭箭上弦,缓缓上前。

胡立也对附近的士兵们低声吩咐道:“兄弟们,是我胡立无能,没能发现敌人的埋伏,连累了大家。”

接着就有胡立的心腹之人强烈反对,胡立的卫士长胡志民更是连声说道:“将军说什么呢,我等都是自愿追随将军!”

如果大家全都这么说,胡立自信还能够统帅骑兵们杀出一条血路来,毕竟他率领的乃是机动性最强的骑兵。可是,现在只是十余名心腹卫士表态,其余人却眼光游离,分明是有所不满。

胡立叹息一声,军心不稳谈何杀出重围,我胡立今天是栽倒在这里了。胡立长叹一声,低声吩咐道:“一会与蜀军打起来,大家立即分散突围,能跑出去一个是一个!我胡立今天战死沙场,孬好也得留下一份好名声!”

这次大家倒是齐声答应下来,谁也没有迟疑。其实,要不是马脖子下来还挂着蜀军辎重兵的首级,许多人早就举手投降了。早知道就不抢这首级了,战功没有抢到,反而惹到了催命符。

眼见着蜀军越逼越近,胡立大声喊道:“冲!”

一边喊,一边猛踹战马,冲着那李廷珪的方向就杀了过来。胡立的十余名心腹卫士紧随其后,将胡立的两侧团团护住。至于剩余的那些后周军士兵,全都猛催战马,向各个方向跑去。

李廷珪大声喊道:“来得好,今天老子要吃个独食,一个也不会放过!”眼看着胡立等人越冲越近,李廷珪大声喊道:“射马!”

听到他的命令,蜀军将士立即瞄准胡立等人的战马,不断射击。

胡立用力踹着战马,战靴旁边的马刺上已经是鲜血淋淋,可是他胯下的战马已经中了三四箭,早就失去了前进的勇气与力量。就听见那战马长嘶一声,轰然倒地。就在战马倒地前的一瞬间,胡立从马上跳了下来,顺势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卸去了冲力,也躲避开蜀军的箭矢。

胡立的手下中有七人在这箭雨中幸免于难,成功地跳到了地上。剩下的几人,不是被箭矢射杀,就是在跳马的时候被战马压住腿脚,失去了战斗力。

李廷珪哈哈大笑,立即督促士兵们上前将胡立等几人团团包围,自己则指挥着其余部队对那近百名四散逃亡的后周军士兵展开攻击。很快,除了十余名骑兵侥幸逃脱以外,剩下的所有骑兵都落入了李廷珪的掌控之中。这时,李廷珪才来到了胡立的包围圈外面,大声喊道:“胡立,降了吧!只要你放下武器,交待你们周军的布防情况、以及粮草运输情况,我就做主饶了你的性命,还给你个营指挥使当当。”

胡立向地上吐了一口血吐沫,大声吼道:“妄想!想我胡立,追随先帝(郭威)数年,大小战功无数,岂能向蜀国投降?就算是我答应下来,我在开封府的家人们也不会答应!”

有家人们做牵制,胡立岂敢投降?看着持刀备战的胡立,李廷珪叹息一声,对于胡立到也有些个同情,他缓缓举起手来:“弓箭手,预备!”

就在这个时候,胡立的侍卫队长,那个胡志民突然举起刀来,用刀背奋力砸在了胡立的手腕上。胡立手腕突然受疼,拿持不住手中的战刀,就见那刀一下子就跌倒了地上。

就听见胡志民大声喊道:“别射箭,别射箭!我们投降!”

胡立怒声斥责道:“胡志民,我胡立自问对得起你,你怎么可以如此回报与我?!”

胡志民眼光躲闪,不敢与胡立对峙。胡立摸了下肿胀的手腕,知道自己就算捡起战刀也没有气力再战,他轻蔑地看了胡志民一眼,突然吐了他一口吐沫。

胡志民没有躲闪,大声说道:“受了这一口吐沫,老子与你恩断义绝。你胡立有什么能耐,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装出怀才不遇的样子,其实不就和老子一样!要不是当初你领人屠了几个村子,将所得钱财全部送礼,你怎么可能被提拔起来?!老子也算是为你拼死拼活,可你就给了老子一个都头的小差事,对得起为你拼命的老子我吗?”

胡立怒声说道:“我怎么对不起你了?我从来不克扣你的钱粮,还给你娶了一房妾室……”

“打住!”胡志民怒声说道:“别提那个,提起来我就来气,那女人不过是你玩腻了的贱人而已。别以为我不知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每次我上岗执勤的时候,你就跑到我家来钻被窝。老子要不是没有出路,哪里会带上这顶绿帽子?!”

两人越说越是来气,大声吵了起来。李廷珪倒是听得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时,李廷珪的卫士们上前,将那胡立结结实实绑了起来;至于那反正的胡志民,在抛下手中的武器之后,也被卫士们团团围住。

有胡志民这个胡立的旧日心腹一一交代,李廷珪对后周的军事布防更多了一分了解。于是胡立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很快就被李廷珪砍下头来,硝制首级用来报功。

不久,李廷珪上书蜀廷,说自己击溃了后周两千余人,斩杀了数百名骑兵,并有蜀军排阵使胡立的人头为证。

孟昶接到消息,很是高兴,对李廷珪大加赞赏。李廷珪得了皇帝的赞誉,顿时翘起了尾巴。因为后周皇帝郭荣本姓为柴,李廷珪便命令士兵们在衣服上用炭笔花上一个斧头,自号破柴都!

……

第342章专打破柴都

卷三'第342章专打破柴都

………………………………

第342章专打破柴都

李廷珪作为孟昶的宠臣,一举一动都受到蜀**界的吹捧。“破柴都”的名号刚刚创出,就引来了蜀国上下的一致赞扬,仿佛单靠这个响亮的名字,就能拿下郭荣、灭亡后周一般。

很快,后周这边也得到了消息,众人反应不一。王景作为先帝的股肱大臣,又颇受郭荣的重用,对此自然十分气愤,频频叫喊要调集兵马,灭了这所谓的“破柴都”;而向训作为都监,肯定要以稳妥为上,主张先收复秦州等地,在于这“破柴都”计较。两人虽然意见相左,可也都主张慎重行事,不要再让这“破柴都”抓住机会。

董遵诲对此却有异议,他对王景、向训说道:“两位大人,这李廷珪前几天伏杀胡立,取得的战果很小;可让他这么一夸张宣传,搞得大家都有些个被动。如果长期下去,很容易影响我军的军心士气。据我部调查,这所谓的‘破柴都’不过是一军人马,两千五百余人。末将建议对高调宣传的李廷珪加以伏击,灭了他的锐气,让他不敢再如此趾高气昂下去!”

董遵诲虽然只是从三品的云麾将军,却是殿前司所部在西部地区的实际指挥者,更是皇帝眼前的红人。他的意见王景、向训不得不加以重视,免得被那董遵诲在御前告状。只是,现在王景两人的主力部队都忙于围城,实在是抽调不出人马。

见两人犯愁,董遵诲沉声说道:“我们殿前司人马,就是陛下身边的近卫。如今有人公开讥毁陛下,我们殿前司必须有所行动。只要两位大人为我提供情报支援,我们殿前司一定打出一场胜仗来,也不会辜负了陛下对我等的重恩!”

王景与向训对视一眼,便答应下来。反正只是提供一些个情报支持,又不需承担什么风险,王景、向训自然乐于效劳。

董遵诲回营之后,召集众将,对大家说道:“刚刚我在主营为大家揽了一个活,那就是消灭李廷珪所谓的破柴都!据说他们足有两千五百人,比咱们多出来一千人……”

石守信、韩重赟、张逸三人同时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石守信对董遵诲说道:“老大,我还以为有多艰难呢,原来对方不过是比咱们多了一千人而已。这有什么难的?只要你一声令下,咱们就给与他们决战。至于具体的迎战策略,老大您自己决定就是。”

说完,石守信打了个呵欠,就与韩重赟、张逸两人离开。刚刚他们三个正在打董遵诲发明的“斗地主”,正在赢钱的石守信哪里愿意放弃这牌局。

看着大咧咧离开的三人,董遵诲不由得轻轻摇了摇脑袋,都是我纵容惹出来的祸,要不然他们哪里敢如此放肆。唉,能者多劳吧。

于是董遵诲与王政忠、张毅三人围坐在一起,结合最近获得的情报,来分析李廷珪所部即将的动向。

王政忠对董遵诲汇报道:“李廷珪这个人,表面上大大咧咧,实际上却非常小心,自从取了“破柴都”的名号后,他就害怕我军的报复,一直躲在秦州、凤州身后,很少领军出战。”

张毅也连连点头,“末将也曾联络过楼观道中的好友,据说这个人有时候骄傲自满,有时候又很是谨慎小心,不过对于名头很是看重,也喜欢出风头,要不然他也不会起“破柴都”这么风骚的名字!”

董遵诲一边听着,一边轻轻点头,对两人说道:“听你们俩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道是否妥当。咱们可以以殿前司的名义,打出‘只打破柴都’的旗号,对秦州、凤州两地的民间武装进行清剿,对于投降蜀国的地方武装,咱们可以在缴获兵器、收取赎金后予以释放,引诱那李廷珪的注意力。当他知道咱们只有一千五百人的时候,肯定会忍不住前来占便宜,到那时就是咱们与他决战的时候!”

王政忠连连点头,指着舆图说道:“”咱们可以在这一带与各地武装兜圈子,而李廷珪要想攻击咱们,就必定会经过白涧,到时候咱们可以在这里设伏,将他们的前军一举全歼!要是运气好,甚至能拿下李廷珪的中军!”

董遵诲连连点头,“很好,咱们就依此行事,给李廷珪这个蠢驴一根胡萝卜吃,让他忍不住吃奶!”

没过几天,董遵诲所部“专打破柴都”的名号已经吹得十分响亮,传进了李廷珪的耳朵里。起初李廷珪并不以为然,当他听说董遵诲所部就是突袭赵季札的部队后,李廷珪这才有些重视,而且随着来告状的官绅越来越多,李廷珪也就有所心动,对方不过是一千五百人而已,我手下足有两千五百名将士,难道还怕他们吗?!

看到周军我不怕不怕了,我神经有点大,我不怕不怕不怕了。李廷珪一边哼着歌,一边率军前去追赶那后周殿前司部队。他一边骑马,一边在心中高兴地憧憬着:只要消灭了董遵诲的殿前司部队,就能替我主孟昶报了宿卫被灭之仇。到那时,自己就能顺利摆脱国主宠臣的标签,切实做出一番事业来。

也许是想得太过于专注,李廷珪居然从马上跌了下来。他有些个尴尬,连忙换乘了战马,待在了中军之中。

这时,董遵诲带着数名弓箭手悄悄趴在草丛之中,董遵诲低声吩咐道:“骑白马的那家伙就是李廷珪,大家等他进入了伏击圈,就一同射击,决不让这李廷珪生还!”

大家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听清楚了,绝不会误射目标。很快,有人就骑着李廷珪的马来到了白涧之中,于是董遵诲立即大声下令:“全军射击!”

坐在白马上的人,成了后周军的首先目标,足有三四十支长箭同时射了过来,将那冒牌货戳成了稀巴烂!

在接连完成数次射击之后,董遵诲立即命人吹响了冲锋号,亲自领军上阵冲杀。约莫半个多时辰之后,虽然没能斩杀李廷珪,可“破柴都”却也成为了历史!

……

第343章断我粮草?

卷三'第343章断我粮草?

………………………………

第343章断我粮草?

五代十国可不是拥有电话电报的年代,就在破柴都被董遵诲击溃的时候,后蜀成都府中正在为李廷珪的战功举行庆祝仪式。

孟昶笑着对群臣说道:“李(廷珪)将军七岁就开始侍奉先帝(孟昶之父孟知祥),如今已过去数十年。朕看重的并不单单是李将军取得的战果,更看重他的进取精神。在韩继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